xx银行xx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成效工作总结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2篇)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年初以来,我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各项工作部署,遵循“稳健、有效”原则,着重把握好“强管理、控风险、促转型、增效益”四个关键环节,围绕“大”、“新”、“特”三大定位,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以立足区域特色、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为切入点,进一步夯实双基管理,加快业务转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县域竞争力,把“三农”业务做好、做优、做稳,努力实现“三农”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将三农部前三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农户贷款(全辖,全年)三农人民币贷款(全年)其中:三农人民币对公贷款(全年)其中:三农人民币个人贷款(全年)扶贫重点县贷款(全年)新营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户数(户)余额比年初余额比年初余额余额比年初余额比年初增量________5____406 57845 275362____06659 807395____880 226705 62630 20296962____84 4786________94____3 60____044475 4007936____70 323____4 8305440________5672 3867 252725____5____ ____3____0 6023962509____ 252725____5____ 948____ 2726446453____6272____920 6530 34533 9742 46453____6272 937________8____59 ____5058 30296____8842____090 4350____9206____4492 30296____8842____87____7 2466357____69____22____6____00 4920____96____6 4202357____69____2282____ 52708____3____98 65232____2796 240____50 6499265232____2796____44____7850562220636437367____________622523____446347868二、业务经营特点(一)推进自身改革,做强、做实、做细农户金融业务2、调整分值、激励到位。
2024年金融服务三农情况总结样本(二篇)

2024年金融服务三农情况总结样本关于上半年“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如下:一、针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状况。
我支行目前尚未开展“三农”信贷业务。
二、关于“三农”金融创新的进展。
我支行未办理相关信贷业务,因此无“三农”金融创新的状况可报告。
三、鉴于我支行未涉及“三农”信贷业务,我们无法提供关于政府在加强“三农”金融服务配套措施的详细信息。
四、主要问题与建议:(一)面临的主要问题:1、信贷资源供应主体有限,导致“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显现。
尽管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共同构成,但实际信贷投放中,农业银行和____储蓄银行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关注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农村信用社虽在支农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但由于资金总量限制,存贷比偏高,导致贷款投放困难,无法充分满足约六成以上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
2、较高的贷款利率上浮增加了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成本。
据调查,农业银行的惠农卡小额贷款利率上浮____%,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利率上浮____%,而____储蓄银行小额农贷利率则上浮____倍。
(二)建议:1、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支农体系,以增强支农合力。
“三农”中的引领作用;农业发展银行需加快业务转型,拓宽商业化运作模式,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农村信用联社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增强支农实力,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____储蓄银行应增加涉农业务种类,扩大贷款规模,确保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发挥支农生力军作用。
2、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支农效果。
一是建立政府担保专项基金,通过多元化方式增强担保公司的资本实力,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再担保、担保与保险结合等方式,加大对“三农”融资的担保服务。
二是开发适应农村需求的支付结算产品,推广个人支票和商业汇票业务,逐步发展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电子支付功能,提供委托理财、代理、咨询等多元化服务,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2024年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

2024年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2024年,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的工作在国家农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积极践行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致力于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紧密围绕“三农”工作重点,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本部门积极响应银监会关于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坚持“服务农民、支持农业、保障农村”的宗旨,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我们在农村小额信贷、扶贫贷款、农业保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
二、拓宽农村金融渠道我们积极拓宽农村金融渠道,加强与县乡财政部门、农村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各方合作,推动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通过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日、金融知识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加强人员培训为更好地适应农村金融创新的需求,我们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金融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团队建设,组织开展了各类培训、讲座和交流活动,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四、加强风险管控在金融风险管控方面,我们密切关注农村金融风险动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警和应对。
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控,有效提高了三农项目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挑战。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策略,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农民金融需求不够精准化尽管我们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农民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民需求的调研和了解,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三、农村金融知识普及不够在金融知识普及方面,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但仍存在农民金融知识了解不足的问题。
2024年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

2024年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一、总体概述____年是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的发展之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牢记使命、砥砺奋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党中央提出的“三农”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我们始终聚焦服务三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导向,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效。
二、工作成绩1. 农村金融发展稳步推进。
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农村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全年累计发放农村贷款500亿元,同比增长20%,有效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资金需求,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农业保险服务提质增效。
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服务,通过开展大规模的保险宣传和推广活动,使农民群众更加了解和使用农业保险产品。
全年累计投保户数突破1000万户,同比增长30%。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金融支持力度,累计为农业保险提供贷款支持金额达到100亿元,有效保障了农业保险运营的顺利进行。
3.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浪潮下,我们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
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了多款农村金融服务APP,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全年累计新增互联网金融用户2000万人,同比增长50%。
我们还加大了对农村电商的金融支持力度,累计为农村电商提供贷款支持金额达到50亿元。
4.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开展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全年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00亿元,同比增长40%。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党建+扶贫”工作,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提升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存在的问题1. 金融服务精细化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服务精细化不足的问题。
部分地区和农户对金融服务需求了解不够,金融产品与农村实际需求脱节较大。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doc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年初以来,我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各项工作部署,遵循“稳健、有效”原则,着重把握好“强管理、控风险、促转型、增效益”四个关键环节,围绕“大”、“新”、“特”三大定位,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以立足区域特色、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为切入点,进一步夯实双基管理,加快业务转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县域竞争力,把“三农”业务做好、做优、做稳,努力实现“三农”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将三农部前三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农户贷款(全辖,全年)三农人民币贷款(全年)其中:三农人民币对公贷款(全年)其中:三农人民币个人贷款(全年)扶贫重点县贷款(全年)新营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户数(户)余额比年初余额比年初比年初余额比年初余额比年初增量xxxxxx5xxx406 57845275362xxx06659 807395xxx8802267056263020296962xxx844786xxxxxx94xxx3 60xxx0444754007936xxx70323xxx48305440xxxxxx56723867252725xxx5xxxxxx3xxx06023962509xxx252725xxx5xxx948xxx27264xxxxxxxxx02xxx6272 xxxxxx920 653034533974246453xxx6272 937xxxxxx8xxx59 xxx5058 30296xxx8842 xxxxxx090 4350xxx9206 xxx4492 30296xxx8842 xxx496xxx2466357xxx6 9xxx22xxx6xxx00 4920xxx96xxx6 4202357xxx6 9xxx2282xxx52708xxx3xxx98 65232xxx2796 240-xxx5064992xxx2946 65232xxx2796xxx7850562220636437367xxxxxxxxx622523xxxxxx446347868截至20xxx7 年9月末三农贷款余额275362万元,比年初增加xxx06659万元,完成43000万元计划的248.05%。
银行分行关于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汇报

XX银行分行关于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自我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XX银行XX 市分行严格按照XX市对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
按照市金融办的工作安排,我谨代表XX银行XX市分行,就前一阶段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
一、积极部署,多管齐下,以服务三农工作为己任,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我分行在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进程中,始终坚持“立足城乡,服务大众”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服务农村经济的投入总量和工作力度。
一是深入研究农户需求,全力推进涉农贷款。
XX区是三华李、青梅的生产基地,大部分果农都有贷款需求。
在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中,我分行认真分析农户、有所侧重,稳步拓展经济作物种植户贷款,主要抓好马蹄种植户、香芋种植户、蔬菜种植户、烟叶种植户等有规模种植的农户贷款。
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解决农户燃眉之急。
自今年4月份以来,我分行联合XX区金融办,分别在XX区莲塘镇、XX街道办、仁义镇政府召开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XX银行信贷产品推介会,使农民朋友了解XX银行贷款产品的特点和申请程序;并通过推介会的形式,倡导“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绿色贷款理念,促进农民依法诚信经营、珍惜信用记录。
通过召开三次推介会,我们感到广大农民对小额信用贷款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我们的小额贷款产品还是非常认同的。
5月25日,我分行与XX区金融办还到XX镇人民政府进行了沟通,商定于近期在XX再开一次推介会,进一步加大对产品的推介和宣传。
三是切实加强管控能力,不断扩大信贷规模。
我分行通过进一步加强对逾期率和不良率的控制,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农户到期转贷的相关工作、严防大面积农户逾期情况的出现。
截止5月25日,全市发放涉农贷款近3000多笔,发放金额近8000多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银行分行三农金融部年度工作总结材料

银行分行三农金融部年度工作总结ⅩⅩ年,三农金融部在市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室和本部员工的配合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行工作会议和三农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五种意识”引领作用,围绕“稳发展、促转型、强基础、活机制、控风险、转作风”的18字工作原则,细分市场,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加快了三农业务转型创新和结构调整步伐,延伸了农村现代金融支付渠道建设发展领域,提升了三农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将ⅩⅩ年“三农”业务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三农”业务总体情况(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截至ⅩⅩ年9月末,“三农”类主要经营计划执行情况较好,涉及省行综合绩效考核的四项指标“农户贷款发放、涉农贷款日均增量、惠农通有效服务点新增、千百工程客户增量”完成率均达到了120%以上,法人客户贷款增量完成率为96.78%。
农户贷款增量、惠农卡增量和农户关注类贷款三项指标也已完成省行全年计划,但农户不良贷款余额控制指标完成不够理想,较省行任务有一定的差距。
“三农”板块综合绩效考核在全省排名第二,较去年提升两位。
指标计划完成情况:截至9月末,农户贷款增量完成11,698万元,完成省行计划(5000万元)的233.96%;农户贷款日均增量8781万元,完成省行计划(5000万元)的175.62%;农户不良贷款余额4260万元,超出省行农户不良贷款余额控制计划1760万元;农户关注贷款余额10万元,完成省行农户关注贷款余额控制计划;农户贷款不良率6.83%,超出省行计划(4%)2.83个百分点;惠农用余额26,261万元;正常三级2户,信用余额2,250万元;正常四级27户,信用余额33,352万元。
县域法人贷款不良率为零。
2、“三农”个人贷款业务。
截至9月末,农户贷款余额62,339万元,较年初增加11,698万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701万元。
不良贷款余额4,260万元,较年初增加2,295万元,较9月末控制额超1,760万元,不良率为6.83%,较年初增加2.95个百分点。
2024年金融服务三农情况报告总结模版(2篇)

2024年金融服务三农情况报告总结模版摘要:本报告总结了2023年中国金融服务三农情况。
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面逐步提高,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农村金融风险的管控等。
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提升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引言2023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金融服务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针对2023年中国金融服务三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旨在总结金融服务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现状分析2.1 金融服务机构的分布情况在2023年,中国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还包括了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保险等。
这些机构的分布范围不仅涵盖了主要农区,也逐渐向基层农村延伸,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金融服务。
2.2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了满足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不同需求,金融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的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包括农业贷款、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满足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家庭消费的融资需求。
特别是农业供应链金融和农村电商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2.3 农村金融改革成效显著过去几年的金融改革一直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金融机构改革的重点是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投入。
通过协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支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问题分析3.1 农村金融服务差异化问题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仍然存在着差异化问题。
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上存在不平衡现象,导致一些农区的金融服务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也存在着差异化,使得一些农户和农业企业无法享受到合适的金融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银行xx 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成效工作总结20XX 年我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20XX 年全面推开,20XX 年 3 月我行组建“三农” 事业部制,借助总行、xx 省分行关怀指导,以蓝海战略为统领,抢抓事业部制改革和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截止20XX 年9 月30 日,全市县域支行分部各项存款余额xxx 亿元,比年初增加xxx 亿元,完成市分行全年任务127.5%;各项贷款余额xxx 亿元,比年初增加xx 亿元,县域行贷款余额占全市的49.6%;实现中间业务收入xxx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xx 万元;实现利润xxx 万元。
总结以上斐然成绩,我行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事业部管理体制(一)经营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行通过 3 年多事业部制改革工作,切实认识到县域资源的丰富性和市场空间的广阔性,深刻体会到定位蓝海市场是科学有效的破题方向,实施蓝海战略是县域农行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
(二)厘清事业部管理边界1、机构边界。
按照省分行要求,以地域为界,将我市县支行7个所有机构、所有业务,纳入三农金融分部管理、核算范围,各县域支行成为三农金融分部的基本经营单元。
2、业务边界。
三农金融分部客户营销、维护和管理事权的划分,原则上以地域为界。
注册地或居住地在县域的客户由三农金融分部管理,县域大型客户由城市板块提出直管客户名录,城市大中型涉农客户由三农金融分部提出直管客户名录,跨越城乡的集团性大型客户、垂直管理的系统性客户由城市板块公司、构等部门牵头营销和统一管理,三农金融分部负责上述各类客户的县域端的功能落地和客户关系维护。
3、职能边界。
我行三农金融分部对xx县域机构的客户和业务行使管理职能,并协助相关专业部门办理县域支行网点改造、电子渠道建设、科技建设、人员培训等工作事项。
(三)我行借鉴先进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对XX 县域支行三农金融分部中后台管理中心,采取矩阵制的双线报告模式,中后台管理中心直接向分管行长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同时汇报工作情况。
二、资本管理(一)实行单独的资本管理。
我行按照“总量平衡、单独配置、单独考核、自我约束”的原则,在一级法人体制下,对三农金融部实行单独的资本管理。
单独确定三农金融分部经济资本限额,单独编制下达“三农”经济资本限额计划,计量、监测、评价、考核“三农”经济资本占用率和回报水平。
按月计量,适时监测,对经济资本占用较高、非正常增加的行,及时分析增加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比率。
实现三农金融分部经济资本对“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的刚性约束,实现“三农” 业务总量、结构和速度的平衡协调发展,推动资本约束型、内涵式、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变。
(二)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培训辅导。
20XX年7月份,XX市分行计划财会部组织县域各支行行分管行长、会计科长进行经济资本管理培训,对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作详细讲解,提高全行对加强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有力促进经济资本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三、资金管理(一)建立单独的资金平衡与运营机制。
按照市场导向、差别管理的原则,在统一的资金清算体系、统一的IT 系统的基础上,我行对三农金融分部所辖7 个县域支行实行全额资金管理。
根据“三农”业务发展现状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面向县域支行研究制定市场化、差别化、多元化资金转移价格制度。
单独编制资金营运计划, 单独计提法定存款准备金。
合理确定“三农” 信贷产品价格(利率),提高议价能力和风险定价水平,综合考虑“三农”业务成本支出、效益状况、风险补偿,根据市场竞争情况、贷款风险状况和客户综合回报水平,按产品类别进行贷款定价,努力提高“三农”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实现“三农”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我行依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 分行人民币全额资金管理(试行)办法》,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对全行所有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对不同种类的不同产品分别计价,从而实现了资金统一配置、业务经营统一引导、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管理。
四、信贷管理一)xx 分行设置三农信贷管理部。
三农信贷管理部与信贷管理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同时设立了三农信贷审查和管理岗,落实了岗位职责,承担县域三农信贷业务管理职责。
二)下沉重心、就近审批。
xx 分行加大县域支行独立审批人派驻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县域支行授权方案,以省分行信贷业务直管行、重点行、极重灾行、空心经支行为突破口,完善专项信贷制度,进一步下沉经营重心,减少审批流程,尽可能就近审批决策。
设置了贷审会三农业务委员,由三农前台部门和中后台各大中心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兼任,具体承担三农信贷业务审议工作。
优化信贷审查审批人员考评模式,由对信贷质量的单一考评,转变为对信贷质量、业务规模、审批效率的综合考评。
完善推行网上审批,确保县域网上作业覆盖率达到100%,切实提高运作效率和评审质量。
五、会计核算一)建立完善了会计核算制度,实现了三农事业部财务单独核算。
我行以单独核算规则为基础,以新核算与报告系统为平台,进步完善事业部单独核算体系。
规范财务报告编报流程,在20XX年上半年实现了依托系统编制出完整的三农金融事业部财务报告,做到三农金融分部单独核算“一本账” ,实现了汇总生成、并表核算,确立了县支行的会计核算主体地位,实现了三农县域财务核算由“台账记载”向“财务核算”转变,由“报表还原”向“直接生成”转变,实现了三农县域直接成本费用和资产单独核算,并直接生成分摊前三农金融部会计报表。
以核算报告系统为依托,按照总行、省分行统一制定的分摊规则,将各级管理层应分摊损益全部分摊,对总行集中计提的减值准备归集到各县域支行,并生成三农金融部分摊后财务报告,定期编制三农金融部分摊前后报告,按季对县域支行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通报,为三农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决策有用依据。
(二)成立三农考核评价中心。
三农考核评价中心承担贯彻实施三农”金融事业分部绩效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费用分配、资金管理、固定资产分配等管理制度和办法,编制“三农”业务综合经营计划,实施经济资本和信贷规模管理,制定县域固定资产配置计划,实施“三农”金融事业分部预算和费用管理,依据内部转移计价和成本分摊方案,监测、反映及评价“三农”金融事业分部的经营成果等职能。
六、风险管理“三农”是弱质产业,风险集聚,我行以信用风险为标的,创新试验风险管控制度,坚持全面风险管理,创新管理手段,切实加强了“三农”风险防范。
(一)增强风险意识,强化了风险管控。
我行通过实施事业部制核算和三农盈利结构、产品分析等,三农金融分部及各经营单元充分意识到风险成本对经营成果的重要影响,积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创新管理手段,加强“三农”风险防范。
在试行风险经理派驻制度、推行风险等级预警制度、搭建信用风险共担平台等措施基础上,积极与当地政府、银监部门协作,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使信贷风险得到较好控制。
(二)推行农户贷款协管员制度。
在农房重建贷款集中的北川擂鼓和永安、江油武都等乡镇聘请协管员,协助管理农房重建贷款和小额农贷,提高对农户贷款风险信号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三)推行小额农贷“三包一挂”制度。
我行在三台支行创新试验了小额农贷“三包一挂”制度,并在全行推广,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直接与小额农贷的经营质量挂钩。
截止20XX年9月末,xx 不良贷款余额2716万元,比年初下降了163 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仅为 2.14%。
(四)推行风险等级预警制度。
采取“客户目录+特别授权” 模式,实行县域客户名单制管理。
20XX年11月先行试验“红、橙、黄”三色预警信号,将 1 09种风险信号依据风险类别划分不同等级,并建立预警信号的报告与处置、调整与解除、奖励与处罚等操作规程。
(五)实行风险管理新规定。
我行要求当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不超过0.1%,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控制在5%以内,三农对公贷款到期收回率不低于98%,三农个人贷款到期收回率不低于97%。
七、考评激励(一)建立单独的考评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省分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金融分部单独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优化指标结构和权重,分条线、分类别确定挂钩内容,细化挂钩方式,充分体现“三农”和县域业务经营特点,最大限度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落实价值管理理念,激励价值创造的环节和过程,引导各行科学发展,提升价值创造水平。
(二)制定奖惩标准我行制定了效益工资奖励标准和专项费用配置标准,对未完成任务的支行制定了扣减标准。
惠农卡发卡奖励 2 元/张。
小额农户贷款按当月余额净增额的3%0计奖,兑现效益工资。
农房重建贷款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净下降3 %。
计奖(不含政策性调整)。
对农房重建贷款本息收回正常贷款的按1.5%奖励手续费,不良贷款净下降按3%0奖励手续费,惠农卡发放有效卡并激活配置 5 元/张。
对20XX 年度未完成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授信及农户贷款计划任务的支行,按其未完成惠农卡任务数20 元/张、农户小额贷款授信11 元/户、农户小额贷款20 元/万元的标准分别扣减该行效益工资总额;同时将惠农卡发卡、农户授信、农户小额贷款以及农房重建贷款不良余额下降任务完成情况与各支行行长、 分管行长、 部门经理效 益工资挂钩考核。
八、搞活县支行( 一) 绘制精美生态图谱,制定服务三农发展规划。
为全面搞活县支行,更好的服务“三农” ,纵深推进县域蓝 海战略,我行着眼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局,加快经营战略转型,以 服务“三农”为重点、以地方主导产业为中心、以扩大优质客户 群体为目标的经营理念, 编制了全辖三农和县域金融生态图, 形 成了特色鲜明、定位明却、目标清晰的县支行发展模式,制定了“农行2010— 20XX 年县域三农业务发展战略规划”。
建立 xx 、 xxxx 三个新农村示范片,为搞活县域支行三农业务树立新 标杆。
(二)发展电子银行,开辟延伸服务的新渠道。
我行围绕县 域城乡两级市场和三大目标客户群体, 开展了全覆盖、 渗透式营 销。
在乡镇,扎实开展电子金融产品整村推进专项活动, 各类特色种养殖(植)户、外出务工人员、农资经销商、 户营销惠农卡系列产品, 绑定营销支付通、 手机银行、 金 E 顺短信通, 最大限度优化农村持卡客户用卡环境。
小分队深入没有物理网点且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 进企业、 进商 户、进农家,加大电子银行产品宣传普及力度,延伸服务半径, 拓展服务空间。
在城区,对于党政机关人员、学校教师、企业高 管等客户群体侧重营销贷记卡系列产品、 网上银行等产品。
对于 集团客户,批量营销银行卡,批量营销金 E 顺短信通等。
对于个 体工商户,采取客户经理“分街而治,分片包干”方式开展电子 银行产品“扫街行动”,重点营销转帐电话、POS 等收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