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数学1.1.程序框图教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 程序框图(第3课时教案

1.1.2 程序框图(第3课时)【课程标准】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2.掌握运用程序框图表达循环结构的算法;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运用程序框图表达循环结构的算法【教学难点】循环体的确定,计数变量与累加变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回顾练习引例: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计算1+2,得到3;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第九十九步:将第九十八步中的运算结果4950与100相加,得到5050.简化描述:进一步简化:第一步:sum=0;第一步:sum=0,i=1;第二步:sum=sum+1;第二步:依次i从1到100,反复做sum=sum+i;第三步:sum=sum+2;第三步:输出sum.第四步:sum=sum+3;……第一百步:sum=sum+99;第一百零一步:sum=sum+100第一百零二步:输出sum.根据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引入循环结构.二、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也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种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循环体: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计数变量:在循环结构中,通常都有一个起到循环计数作用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取值一般都含在执行或终止循环体的条件中.当型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直到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体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练习1:画出引例直到型循环的程序框图.当型循环与直到循环的区别:①当型循环可以不执行循环体,直到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②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③对同一算法来说,当型循环和直到循环的条件互为反条件.练习2:1.1.1节例1的算法步骤的程序框图(如图)说明:①为了减少难点,省去flag 标记;②解释赋值语句“2=d ”与“1+=d d ”,还有“1-<=n d ;③简单分析.练习3:画出100321⨯⨯⨯⨯ 的程序框图.小结:画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前: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③确定循环的转向位置;④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三、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条件结构通过判断分支,只是执行一次;循环结构通过条件判断可以反复执行. 联系:循环结构是通过条件结构来实现.例1:(课本第10页的《探究》)画出用二分法求方程022=-x 的近似根(精确度为0.005)的程序框图,并指出哪些部分构成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练习4:设计算法,求使2005321>++++n 成立的最小自然数n 的值,画出程序框图. 练习5:输入50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若60分及以上的为及格,设计一个统计及格人数的程序框图.练习6:指出下列程序框图的运行结果五、课堂小结1. 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主要用在反复做某项工作的问题中;2. 理解当型循环与直到循环的逻辑以及区别:①当型循环可以不执行循环体,直到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②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③对同一算法来说,当型循环和直到循环的条件互为反条件.3. 画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前: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③确定循环的转向位置;④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4. 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条件结构通过判断分支,只是执行一次;循环结构通过条件判断可以反复执行. 联系:循环结构是通过条件结构来实现.七、作业1. 设计一个算法,计算两个非0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结果(要求输入两个非0实数,输出运算结果),并画出程序框图.2. 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要求输入一个整数,输出该数的奇偶性),并画出程序框图.3. 设计一个算法,计算函数53)(2+-=x x x f 当20,,3,2,1 =x 时的函数值,并画出程序框图.4. (课本第11页习题1.1A 组第2题)5. 如果我国工农业产值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问几年后我国产值翻一翻,试用程序框图描述其算法.6.(课本第11页习题1.1B 组第1题)。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3 1.1 教学设计 《程序框图》(人教)

《程序框图》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程序框图的概念、基本图形符号。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一、复习回顾
通过复习算法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表示方法,引出本课的内容-程序框图。
算法有什么缺陷性?是不是不够宜观洧楚地让我们看到整个箅法的程序和步骤?我们平时一般为了能让个过程呈现得更加宜观,我们一般会选择如何解决?解决方法就是作图。
通过这几个问题,然后引出我们今大所要学习的内容,那就是为了能更形象直观地让我看到算法的整个程序和步骤,我们选择用一种新的描述方式来描述其法——程序框图。
用自然语言和图形描述来表示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是质数的算法。
自然语言描述
第一步: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否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能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不是质数;若没有,则n是质数。
图形描述
算
2.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思考1:flag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2 :d=d+1是什么意思?
思考3 :整个图形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各自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先提出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引出对程序框图概念和图形含义的理解。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人教B版数学必修三导学案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打印版高中数学编写人:校队: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程序框图的含义,能读懂程序框图,熟悉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过程,学习程序框图的画法;3、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知识清单:1、程序框图又称,是一种用、及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画出与下列名称对应的程序框:终端框(起至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执行框)判断框流程线连接点2、任何一种算法都是由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构成的,它们是、、。
3、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它由组成。
可用程序框图表示为:4、条件结构是指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可用程序框图表示为:5、循环结构中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教材分析:1、你能说出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特点吗?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用程序框图表示两种形式的条件结构,并指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3、归纳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步骤。
例题分析:例1、设计一个求任意数的绝对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例2、给定一个正整数n,若n为奇数,则把n乘3加1;若n为偶数,则把n除以2,写出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例3、设计求1×2×3×4×…×2014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知能达标:1、关于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有()①任何一个程序框图都必须有起、止框;②输入框只能放在开始框后,输出框只能放在结束框前;③判断框是唯一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图形符号;④对于一个程序来说,判断框内的条件是唯一的。
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关于条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有一个出口和两个出口;B、无论条件结构中的条件是否满足,都只能执行两条路径之一;C、条件结构中的两条路径可以同时执行;D、菱形框中的条件是唯一的。
【B版】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程序框图》教学教案1-新版

1.1.2程序框图学习目标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
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1.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设计计算机程序,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我们首先要画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图,使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直观化,使抽象的问题就得十分清晰和具体。
2.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弄清各种图形符号的意义,明确每个图形符号的使用环境,图形符号间的联结方式。
二、新课讲解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1.基本概念:(1)起止框图:起止框是任何流程图都不可缺少的,它表明程序的开始和结束,所以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
(2)输入、输出框: 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它可用在算法中的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3)处理框: 它是采用来赋值、执行计算语句、传送运算结果的图形符号。
图1-1中出现了两个处理框。
第一个处理框的作用是计算11222112D a a a a =-的值,第二个处理框的作用是计算1122212()/x b a b a D =-,2211121()/x b a b a D =-的值。
(4)判断框一般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有时也有多个出口,它是惟一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的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与“否”(也可用“Y ”与“N ”)两个分支,在图1-1中,通过判断框对D 的值进行判断,若判断框中的式子是D=0,则说明D=0时由标有“是”的分支处理数据;若D≠0,则由标有“否”的分支处理数据。
例1我们要打印x 的绝对值,可以设计如下框图。
【B版】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程序框图》导学案-新版

1.1.2程序框图
学习目标
1.熟悉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
3.通过比较,体会流程图的直观性、准确性.
重点难点
流程图的画法.
自主学习:
一、复习回顾
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及处理某些问题的算法后,你觉得用自然语言表述的算法有什么不方便之处?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新知学习
认真自学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流程图?
2.说出终端框(起止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3.说出输入、输出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4.说出处理框(执行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5.说出判断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6.说出流程线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7.出连接点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结如下表:
三、经典习题
例1判断整数n(n>2)是否为质数的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表示为:
例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画出流程图.(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
别为a,b,c,则三角形面积为)
)(
)(
(c
p
b
p
a
p
p
S-
-
-
=,其中
2c
b
a
p +
+
=.)。
高一数学人教b版必修3学案:1.1算法与程序框图

第一章 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入门向导】“孙子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算经十书》之一的《孙子算经》中.其原文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意思是说:今有一些事物,不知道它的数目,三个三个地数它们剩余二个,五个五个地数它们剩余三个,七个七个地数它们剩余二个,问这些事物的数目是多少?“孙子问题”相当于求关于x ,y ,z 的不定方程组⎩⎪⎨⎪⎧ m =3x +2m =5y +3m =7z +2的正整数解.《孙子算经》中给出了具体的解法,其步骤是:选定5×7的一个倍数,被3除余1,即70;选定3×7的一个倍数,被5除余1,即21;选定3×5的一个倍数,被7除余1,即15.然后按下式计算:m =70×2+21×3+15×2-105P .式中105为3,5,7的最小公倍数,P 为适当的整数,使得0<m ≤105,这里取P =2.你能想出一种算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吗?1.对算法含义的理解(1)算法是机械的算法的设计要“面面俱到”不能省略任何一个小小的步骤,有时可能要进行大量重复计算,但只要按步骤一步一步地执行,总能得到结果.算法的这种机械化的特点,在设计出算法后,便于把具体过程交给计算机去完成.(2)算法是普遍存在的实际上处理任何问题都需要算法,如国际象棋的棋谱、走法、胜负的评判标准,邮寄物品的相关手续,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等.(3)求解某个具体问题的算法一般是不唯一的算法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求解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算法.如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但不同的算法可能会有“优劣”之分.例1 早上从起床到出门需要洗脸刷牙(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面(3 min)、吃饭(10 min)、听广播(8 min)几个步骤.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好的一种流程( )A .1.洗脸刷牙、2.刷水壶、3.烧水、4.泡面、5.吃饭、6.听广播B .1.刷水壶、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3.泡面、4.吃饭、5.听广播C .1.刷水壶、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3.泡面、4.吃饭同时听广播D .1.吃饭同时听广播、2.泡面、3.烧水同时洗脸刷牙、4.刷水壶分析 处理问题的算法要求能够一步一步地执行,好的算法还要花费时间少.解析 A 中洗脸刷牙可以在烧水的过程中进行,听广播可以和吃饭同时进行;D 中吃饭要在刷水壶、烧水、泡面之后.答案 C2.算法与数学问题解法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算法与解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也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如教材中由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解法)出发,归纳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步骤;同时指出,这样的求解步骤也适合有限制条件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些步骤就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算法的获得要借助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求解方法,而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可利用这类问题的一般算法解决.(2)区别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所需要的程序和步骤的统称,也可理解为数学中的“通法通解”;而解法是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步骤,是具体的解题过程.例2 给出求解方程组⎩⎪⎨⎪⎧2x +y =7. ①4x +5y =11 ②的一个算法. 解 方法一 (消元法)S1 ②-①×2,得3y =-3,③S2 解③得y =-1;④S3 将④代入①,得x =4;S4 输出x =4,y =-1.方法二 (公式法)S1 计算D =2×5-4×1=6;S2 因为D =6,所以x =5×7-11×16=4,y =11×2-7×46=-1; S3 输出x =4,y =-1.点评 本题中的方法二,直接利用高斯消去法的算法步骤,显得更为简捷.3.程序框图(1)与自然语言相比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优越性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的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在处理条件结构或循环结构这样的问题时比较困难,不够直观、准确.程序框图是表示算法的另一种形式,它的结构清晰,步骤准确,有时能解决自然语言不易表达的问题.(2)画程序框图的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应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规则,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彼此之间能读懂各自画的框图.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来画;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唯一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符号;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语言要简练、清楚.例3 已知圆的半径,设计一个算法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近似值,并用程序框图表示. 分析 解答本题可由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直接求解,其中圆的半径可由算法输入. 解 算法设计:S1 输入圆的半径R .S2 计算L =2πR .S3 计算S =πR 2.S4 输出L 和S .程序框图:1.算法的确定性理解不到位例1 求2+4+6+8+…+100的算法.错解 算法:S1 计算2+4+6+8+ (100)S2 输出第一步中的结果.正解 算法:S1 计算2+4得到6;S2 将第一步的结果与6相加得到12;S3 将第二步的结果与8相加得到20;S4 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加到100;S5 输出运算结果.2.程序框图中循环结构功能、条件出错例2 如图所示是某一算法的程序框图,根据该框图指出这一算法的功能.错解 求S =12+14+16+18+110的值. 正解 在该程序框图中,S 与n 为两个累加变量,k 为计数变量,所以该算法的功能是求12+14+16+…+120的值. 1.按部就班法此法是基本方法,要求按问题的解题步骤“按部就班”地做,每一步都有唯一的结果,且在有限步之后得出结果.例1 写出作∠ABC 的平分线的一个算法.分析 解决这个问题,只需按作图方法“按部就班”地设计算法.解 S1 以B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边BA 交于M 点,与边BC 交于N 点.S2 以M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d 为半径画弧. S3 以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d 为半径画弧. S4 取第二、三两步所得的弧的交点P .S5 过B ,P 作射线BP ,射线BP 即为∠ABC 的平分线.2.公式法利用现有公式解决问题是设计算法的重要思路.例2 计算上底为2,下底为4,高为5的梯形的面积.分析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 =12(a +b )h .其中a 是上底,b 是下底,h 是高,只需令a =2,b =4,h =5,代入公式即可.解 算法如下:S1 a =2,b =4,h =5;S2 S =12(a +b )h ; S3 输出S .3.循环法有些问题需要重复计算,而这正是计算机的强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循环来实现. 例3 设计出一个求23+43+63+…+603的算法.解 S1 p =0,i =2.S2 p =p +i 3.S3 i =i +2.S4 如果i >60,算法结束,否则,返回第二步.S5 输出p .1.抓特征组成任何一个程序框图的三要素是“四框”、“一线”加“文字说明”.“四框”即起、止框、输入(出)框、处理框、判断框.“一线”即流程线,任意两个程序框之间都存在流程线.“文字说明”即在框图内加以说明的文字、算式等,这是每个框图不可缺少的内容.2.明规则程序框图的画法规则是:①用标准,即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②按顺序,即框图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③看出入,即大多数程序框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判断框是唯一具有两个出口的图框,条件分支结构中要在出口处标明“是”或“否”;④明循环,即循环结构要注意变量的初始值及循环终止条件;⑤辨流向,即流程线的箭头表示执行的方向,不可缺少;⑥简说明,即在程序框内的描述语言要简练清晰.3.依步骤画程序框图的总体步骤是:第一步,先设计算法,因为算法的设计是画程序框图的基础,所以在画程序框图前,首先应在稿纸上写出相应的算法步骤,并分析算法需要哪些基本逻辑结构;第二步,再把算法步骤转化为对应的程序框图,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很多细节,是一个将算法“细化”的过程.例4 某商场进行优惠促销:若购物金额x 在500元以上(不包括500元),则全部货款打8折;若购物金额x 在300元以上(不包括300元)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则全部货款打9折;否则,不打折.画出程序框图,要求输入购物金额x 元,能输出实际交款额.分析 由题意,实际交款额y 与购物金额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 =⎩⎪⎨⎪⎧ x , 0≤x ≤300,0.9x ,300<x ≤500,0.8x ,x >500.因为它需对x 进行三次判断,所以算法含有两个条件结构,写出算法步骤如下.解 算法如下:S1 输入购物金额x .S2 判断x ≤300是否成立.若是,则y =x ,执行第四步;否则,进入第三步. S3 判断x ≤500是否成立.若是,则y =0.9x ;否则,y =0.8x .S4 输出y ,算法结束.画法步骤 ①画顺序结构图,即起、止框及输入框,并且流程线连接(如图中①);②画条件结构图,即画判断框,里面填写“x ≤300”(如图中②).对于“是”画处理框并填入“y =x ”,对于“否”流向下一个判断框;③再画条件结构图,即画判断框,里面填写“x ≤500”对于“是”画处理框并填入“y =0.9x ”,对于“否”画处理框并填入“y =0.8x ”(如图中③);④画一个总的输出框并输出y ,以及起、止框表示算法结束(如图中④).最后,合成整个算法程序框图.1.(天津)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 的值为( )A .3B .4C .5D .6解析 i =1时,a =2;i =2时,a =5;i =3时,a =16;当i =4时,a =65>50.即条件a >50成立,所以输出的i 的值为4.答案 B2.(湖南)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x 1=1,x 2=2,x 3=3,x =2,则输出的数等于______.解析 由框图的算法功能可知,输出的数为:S =(1-2)2+(2-2)2+(3-2)23=23. 答案 233.(日照模拟)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输出的T =________.解析 按照程序框图依次执行为S =5,n =2,T =2;S =10,n =4,T =2+4=6;S =15,n =6,T =6+6=12;S =20,n =8,T =12+8=20;S =25,n =10,T =20+10=30>S ,输出T =30.答案 304.(威海调研)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量y 与输入量x 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该程序框图表达的是一个分段函数y =⎩⎪⎨⎪⎧2x , x ≤1,x -2,x >1. 答案 y =⎩⎪⎨⎪⎧2x , x ≤1,x -2,x >1 5.(抚顺模拟则图中判断框应填________,输出的s =________.解析 该程序框图是统计6名队员在最近三场比赛中投进的三分球总数,因此图中判断框应填i ≤6,输出的s =a 1+a 2+…+a 6.答案 i≤6 a 1+a 2+a 3+a 4+a 5+a 6。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教案

《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顺序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到学习程序框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体会程序框图的直观性、准确性.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顺序结构;2.难点: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教法与学法:1.教法选择:问题引导,合作探究2.学法指导: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切忌半途放弃.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出概念椭圆形框:)矩形框:表示计算、赋值等处理圆圈:二、例题详解,深化概念用图形的方式表达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清楚,步骤更直观也更精确.这里只是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程序框图的特点,感受它的优点,暂不要求掌握它的画法.三、思维拓展,共同探究四、变式训练,归纳总结这是一个累加求和问题,共99该算法是10099143131⨯++⨯+⨯ 的值.: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输出的b =7,求a 2的值.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算法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知道“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的和有限的步骤”.在算法概念的表述中,有范围限定词“在数学中”,因此学习的内容均为数学中的问题.有一个有前缀限制的基本特征词“步骤”,前缀中,“按照一定规则” 指的是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依据和表达方式,关注的是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也表示算法具有有序性.程序框图是算法的直观、准确的表达,是自然语言表达的延伸,也是后面学习算法基本语句的基础.程序框图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学生现实分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程序框图,可能会感到陌生,因此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举函数图像的例子,让学生感到程序框图并不神秘,并感觉到用程序框图表达算法更直观、更条理、更明确.3.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设计计算机程序,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我们首先要画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图,使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直观化,使抽象的问题十分清晰和具体.有了这个流程图,再去设计程序就有了依据,从而就可以把整个程序用机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程序框图是我们设计程序的基本和开端,也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1.1《程序框图》教学课件2

(3)处理框用“
”表示,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
公式等可以分别写在不同的处理框内,另外,对变量进行赋
值时,也要用到处理框;
(4)当算法要求我们对两个不同的结构进行判断时,需要将
实现判断的条件写在判断框内,判断框用“
”表示;
(5)一个算法步骤到另一个算法步骤用流程线连接,如果一 个程序框图需要分开来画,要在断开处画上连结点,并标出 连接的号码 1 .
开始 输入a,b,c 计算△ =b 2-4ac
1
1
是
△ <0
否
输出无实数解
输出两实数解
结束
三.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1)使用标准的框图的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其它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 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一种判断框是二择一形式的判断,有且仅有两个 可能的结果;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可能有几种不同 的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名称
起、止框
符号表示的意义
框图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 流程线
数据的输入或者结果的 输出
赋值、执行计算语句、 结果的传送
根据给定条件判断
流程进行的方向
连接点 注释框
连接另一页或另一部分 的框图
帮助理解框图
(1)起止框用“)输入、输出框用“ ”表示,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 要输入、输出的位置,需要输入的字母、符号、数据都填在
一.程序框图的概念
通常用一些通用图形符号构成一张图来表示 算法,这种图称为程序框图(简称框图)或流 程图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带箭头的流程线组成 的,其中图框表示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 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程线表示 操作的先后次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数学1.1.2程序框图教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2)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3)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教学重点】经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重点是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难点】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学法与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引入:
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1)程序构图的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的文字说明。
程序框名称功能
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
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
内。
判断框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
“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例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自然语言)
第一步: a=2,b=3,c=4;
第二步:p=
2+3+4
2
;
第三步:S=p(p-2)(p-3)(p-4)
利用TI-voyage200图形计算器演示:
A
B
结束
开始
p=
2+3+4
2
S=p(p-2)(p-3)(p-4)
输入S
应用:请写出求A (x 1,y 1),B (x 2,y 2)的两点距离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学生动手先构思算法,然后画出程序框图,个别好学生利用做TI 做实验) 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它的一般形式如右图所示: 注意:
1、 右图此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根据给定的 条件P 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 框或B 框。
无论 P 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 框或B 框之一,不
可能同时执行A 框和B 框,也不可能A 框、B 框都不执行。
2、 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例4、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
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解:
算法分析: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要验收这3个数当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3个数,这就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程序框图:(见课本)
利用TI-voyage200图形计算器演示:(学生先看,再跟着做)
(学生在利用图形计算器的过程中已经渗透着算法的奥妙)
应用:设计求一个数x 的绝对值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当然这个要求学生先画出程序框图,再利用图形计算器来解决,快的学生三分钟可以弄好)
运行
p
A
B
是 否 运行
循环结构:
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 成立时,执行A 框,A 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 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 框,如此反复执行A 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 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 框,离开循环结构。
(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 是否成立,如果P 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 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 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 框,离开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注意:
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
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但不允许“死循环”。
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
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
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例5、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
算法如下:
第一步:sum =0;
第二步:i =1; 第三步:sum =sum +i ; 第四步:i =i +1;
第五步:如果i 不大于100,返回重新执行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否则,算法结束,最后得
到的sum 值就是1+2+3+…+100的值。
运行
p A 成立
不成立 P
不成立
P 成立
A
程序框图(可参看课本)
利用TI-voyage200图形计算器演示:(先看当型循环结构)
运行
(学生会思考:若取不同n, 计算1+2+3+…+n又如何?)
(再看直到型循环结构)
运行
(已知循环次数可以用For语句)
运行
应用:设计一个计算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学生很快的把刚才那个程序改“he+ihe”为“he+he”即可)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的图形符号、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三种,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其中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循环结构必然包含条件结构,所以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算法的基本结构,无论怎样复杂的逻辑结构,都可以通过这三种结构来表达。
在具体画程序框图时,要注意的问题:流程线上要有标志执行顺序的前头;判断框后边
的流程线应根据情况标注“是”或“否”;在循环结构中,要注意根据条件设计合理的计数变
量、累加变量等,特别要条件的表述要恰当、精确。
利用TI-voyage200图形计算器时,很多学生已对它着迷了,学生会想出更多的问题,互相进行比较、讨论,自己出发掘比课本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