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装工具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工装工具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一、工装工具的分类和标识1.1 工装工具的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工装工具可以分为固定工装和临时工装两类。
固定工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的工装,如夹具、模具等;临时工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临时使用的工装,如临时夹具、支撑架等。
1.2 工装工具的标识:对于每一种工装工具,应该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工装名称、规格、材质、制造日期等信息。
标识可以采用标签、标牌等形式,以便于管理和识别。
1.3 工装工具的存放:不同类型的工装工具应该分门别类地存放,避免混杂和交叉使用。
固定工装应该有专门的存放位置,临时工装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在易取得的地方。
二、工装工具的维护和保养2.1 定期检查:对于固定工装,应该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使用状态良好。
检查内容包括表面磨损、连接部位是否松动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理。
2.2 清洁保养:工装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油污、灰尘等污染,应该定期进行清洁保养。
清洁可以采用擦拭、清洗等方式,保持工装工具的表面干净。
2.3 润滑维护:对于需要润滑的工装工具,应该定期进行润滑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润滑油应该选择适当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三、工装工具的使用和操作3.1 使用规范:在使用工装工具时,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操作规程应该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3.2 安全防护:在使用工装工具时,应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佩戴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对于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的工装工具,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3 操作培训:对于不熟悉的工装工具,应该进行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有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工装工具的结构、使用方法、故障处理等。
四、工装工具的维修和更换4.1 维修标准:当工装工具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该按照维修标准进行修理。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工装工具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对于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规范工装工具的管理,提高工装工具的利用率和维护效率,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工装工具的准确计量和标识,以便追踪和管理。
2. 确保工装工具的存储、领用、归还和维护过程符合规范。
3. 提高工装工具的利用率和维护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 保障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三、管理责任1. 工装工具管理员负责工装工具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按需申请工装工具、正确使用工装工具并及时归还。
3. 质量部门负责对工装工具进行定期检验和校准。
四、工装工具的计量和标识1. 每个工装工具都应有唯一的编号,并在工装工具上进行标识。
2. 工装工具的计量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在标识中明确。
3. 工装工具的计量误差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
五、工装工具的存储1. 工装工具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和化学品的仓库中。
2. 工装工具应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合理的摆放和固定,以防止损坏和丢失。
3. 工装工具的存放位置应有明确的标识,以方便查找和归还。
六、工装工具的领用和归还1. 生产部门需要使用工装工具时,应提前向工装工具管理员申请,并填写领用单。
2. 工装工具管理员核对申请单和库存情况后,发放相应的工装工具,并记录领用信息。
3. 生产部门在使用完工装工具后,应及时归还给工装工具管理员,并填写归还单。
4. 工装工具管理员核对归还单和库存情况后,确认归还,并记录归还信息。
七、工装工具的维护1. 工装工具的维护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2. 工装工具管理员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工装工具,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3. 如发现工装工具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报告工装工具管理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八、工装工具的报废1. 工装工具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应报废处理。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工装工具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们的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工装工具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工装工具的安全和完好,减少损耗和报废率。
2. 提高工装工具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3. 管理工装工具的流转和使用,避免丢失和滥用。
4. 保障工装工具的维护和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三、管理流程1. 工装工具的入库a. 新购工装工具的验收:对新购工装工具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数量与采购合同一致。
b. 入库登记:将验收合格的工装工具进行入库登记,包括工具名称、型号、数量、规格等信息,并分配唯一的编号。
c. 入库存放:按照工具的种类和规格,将工装工具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易于查找和管理。
2. 工装工具的领用和归还a. 领用申请:员工需要使用工装工具时,需填写领用申请单,注明工具名称、数量和使用时间等信息。
b. 审批流程:领用申请单需经过主管审核,并由工装工具管理员批准后方可领用。
c. 工装工具的领用和归还记录:领用时记录领用人、领用时间和归还时间,归还时进行核对,确保工具的完整性和数量的准确性。
3. 工装工具的使用和保养a. 使用规范:员工在使用工装工具时,需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具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b. 定期检查和保养:工装工具管理员定期对工装工具进行检查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确保工具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c. 异常处理:如发现工装工具出现故障或损坏,需及时报修或更换,确保工装工具的可用性。
4. 工装工具的报废和处置a. 报废标准:工装工具达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予报废:无法修复的严重损坏、超过使用寿命、技术更新导致的淘汰等。
b. 报废程序:工装工具管理员对报废工具进行清点和登记,并填写报废申请表,经主管审核后进行报废处理。
c. 处置方式:报废的工装工具可以选择回收、拍卖或废品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置,确保环境友好和资源回收利用。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工装工具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工装工具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制定本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使用工装工具的部门和员工。
三、工装工具分类根据使用方式和特点,将工装工具分为以下几类:1. 手持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2. 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锤等;3. 测量工具:如卷尺、量角器等;4. 大型设备:如起重机、压力机等。
四、工装工具的购置和验收1. 购置:根据实际需求,由相关部门提出购置申请,并经过审批后购买。
2. 验收:在收到工装工具后,进行验收,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及时反馈给供应商。
五、工装工具的领用和归还1. 领用:员工需要使用工装工具时,填写领用申请单,并由上级审批后领用。
2. 归还:工作完成后,及时将工装工具归还指定的存放位置,由专人进行清点和登记。
六、工装工具的使用和保养1. 使用:员工在使用工装工具时,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使用,防止损坏工装工具和人身伤害。
2. 保养:定期对工装工具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维修:如发现工装工具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七、工装工具的存放和管理1. 存放:工装工具应存放在专门的工具柜或架子上,按照分类和编号进行摆放,保持整齐清晰。
2. 管理:建立工装工具管理台账,记录工装工具的名称、型号、数量、领用归还情况等信息,定期进行盘点和核对。
八、工装工具的报废和更新1. 报废:工装工具严重损坏或使用寿命到期时,应及时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2. 更新:根据工装工具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定期进行更新和更换,确保工装工具的质量和性能。
九、工装工具的安全防护1. 员工在使用工装工具时,应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
2. 工装工具存放区域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一、引言工装工具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工具、设备和器具,对于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工装工具,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本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二、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工装工具的选购、领用、归还和维护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2. 工装工具管理员负责具体的工具管理工作,包括工具的分类、编号、记录、盘点等。
3.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工装工具管理规范,正确使用工装工具,及时报告损坏或遗失情况。
三、工装工具的分类和编号1. 工装工具应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例如切割工具、装配工具、测量工具等。
2. 每种工装工具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四、工装工具的选购和领用1. 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合理选购适用的工装工具,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2. 领用工装工具时,员工应填写领用单,包括工装工具名称、编号、领用人、领用日期等信息。
3. 领用的工装工具应经过验收,确保其质量和完好无损。
五、工装工具的归还和维护1. 使用完毕的工装工具应及时归还到指定的存放位置,不得私自携带离开工作区域。
2. 工装工具管理员应定期对工装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3. 员工在使用工装工具时应注意保护,避免损坏或丢失,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的情况,应及时报告。
六、工装工具的记录和盘点1. 工装工具管理员应建立工装工具的台账,记录每个工装工具的编号、名称、领用人、归还日期等信息。
2. 定期进行工装工具的盘点,确保工装工具的数量和记录一致,如发现差异应及时调查并记录。
七、工装工具的报废和更新1. 工装工具管理员应定期对工装工具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严重损坏或无法修复的工装工具,应及时报废。
2. 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进步,工装工具管理员应及时更新和替换老化或不适用的工装工具。
八、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1. 生产部门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工装工具管理的培训,包括正确使用工装工具、保护工装工具、报告损坏或遗失等。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一、引言工装工具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对于保障生产的高效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工装工具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制定本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使用工装工具的部门和员工。
三、定义1. 工装工具:指用于生产、维修、安装等工作的各类工具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工工具、电动工具、计量工具等。
2. 工装工具管理员:负责工装工具的领用、发放、归还、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工作的责任人。
3. 工装工具清单:详细记录所有工装工具的名称、型号、数量、领用人等信息的清单。
四、工装工具管理流程1. 工装工具采购a. 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工装工具采购计划。
b. 根据采购计划,进行工装工具的供应商选择和比较,确保采购的工装工具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c. 确定采购合同,明确工装工具的数量、型号、价格等信息。
d. 进行工装工具的交付和验收,确保工装工具的完好无损。
2. 工装工具领用a. 员工根据工作需要,向工装工具管理员提出领用申请。
b. 工装工具管理员核对申请人的身份和工作需求,确认申请的合理性。
c. 工装工具管理员根据工装工具清单,发放相应的工装工具,并记录领用人、领用日期等信息。
d. 领用人对领用的工装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工装工具的正常使用。
3. 工装工具归还a. 领用人在工作完成后,将工装工具归还给工装工具管理员。
b. 工装工具管理员对归还的工装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工装工具的完好无损。
c. 工装工具管理员记录归还的工装工具信息,包括归还人、归还日期等。
4. 工装工具维修a. 领用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工装工具浮现故障或者损坏,应及时向工装工具管理员报告。
b. 工装工具管理员对损坏的工装工具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工装工具的正常使用。
c. 如无法修复,工装工具管理员应及时报废并记录报废信息。
5. 工装工具报废a. 工装工具管理员定期对工装工具进行检查,发现无法修复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工装工具应及时报废。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一、引言工装工具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产。
合理、规范的管理工装工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工装工具管理规范,以确保工装工具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使用工装工具的部门和员工。
三、定义1. 工装工具: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装配、检测等操作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刀具、量具、夹具、模具等。
2. 工装工具管理:指对工装工具的采购、领用、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过程的管理。
四、工装工具管理流程1. 采购:工装工具的采购应经过正规渠道,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采购合同应明确工装工具的规格、数量、价格和交付日期等信息。
2. 领用:员工领用工装工具前应进行培训,了解工装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领用记录应详细记录领用人员、日期、工装工具名称和数量等信息。
3. 使用:员工在使用工装工具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和可用性,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禁止将工装工具用于非指定的操作,以免造成损坏或者事故。
4. 保养:工装工具的保养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
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保养人员、日期、保养内容和结果等信息。
5. 维修:对于损坏或者失效的工装工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维修人员、日期、维修内容和结果等信息。
6. 报废:工装工具达到使用寿命或者无法修复时,应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记录应详细记录报废日期、原因和处理方式等信息。
五、工装工具管理制度1. 工装工具目录:建立工装工具目录,包括工装工具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目录应定期更新,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工装工具存放:工装工具应存放在专门的工具柜或者货架上,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管理。
存放位置应标明工装工具的名称和编号。
3. 工装工具借还:员工借用工装工具前应填写借用申请单,并经主管审批。
借用期限不得超过规定时间,逾期需重新申请。
工具工装管理规定(5篇)

工具工装管理规定第一章工具管理和供应第一条外购工具入库前,由工具计划员填写入库单,仓库保管员核对工具的名称、规格、数量与入库单完全相符,外观完好无损后,方可签章验收。
如属精密仪器和量具,由保管员请托计量室进行鉴定,取得入厂合格证后,方可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第二条库存工具应保证质量完好,帐物卡相符,并要定期盘点。
如发生盈亏或报废,造表报主管领导和财审部批准,年终进行一次性处理。
第三条各单位不得随意到外厂、外地采购和处理工具。
如有特殊情况,须经供应公司同意后,方能购置和处理,并按规定办理手续。
第四条工具发放实行以旧换新和按定额发放的办法。
发放业务只对各单位工具员,发放手续由工具库负责办理。
第五条万能量具凭计量室报废单,由使用单位工具员到仓库交旧换新办理领用手续。
因生产和工艺需要,车间的万能量具需要补充时,由使用单位提出计划,报供应公司和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给予补充。
第六条贵重工具(金刚石、金刚石砂轮等)设专用卡片,需增补时,经供应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发放。
使用单位必须珍惜爱护,严加保管。
凡属无故损坏或丢失,本人写出损坏、丢失报告,单位签署处理意见,办理完赔偿手续方可发放。
第七条供应公司负责对全公司工具进行调配。
工具计划员协调各单位业务关系。
第八条工具配备:机床工按机台配备;钳工、电工及其他工种按人员配备。
学徒工不配备工具,与师傅合用一套;电工未取得操作证以前不配备工具。
第九条公司内部人员调动,其工种不变者,办理转帐手续,工具可随人带走。
如工种变动,工具一律退回原单位工具室。
新工作岗位如需用的工具,由调入单位工具室重新按规定配备。
第十条离厂人员应到工具室办理工具移交手续,交清后工具员给予签字证明。
单位领导见工具员的证明后,方可在离厂手续单上签字。
不交或丢失工具者按丢失损坏赔偿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各单位工具室必须建立健全“工具分类帐”和“个人专用工具帐”,及时将收入、发出、报废的工具按帐面要求记帐。
工具室库存工具要做到帐、物、卡相符,摆放整齐有序,库内要做到整洁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装工具管理规范
1目的
1.1确保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2适用范围
2.1工艺装备:包括生产检测用的辅助工具、模具、夹具、刀具刃具、量具检具等。
2.2工位器具:指在生产流转过程中用以存放产品或工具的各种装置,包括工具箱、料箱、工具架、料架、运输小车、托盘等。
3职责
3.1工艺科:负责专用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设计,负责工装的编号、列表及定期质量检查,负责工位器具的验收。
3.2采购部门:负责标准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采购。
3.3检验部门:负责工艺装备的验收。
3.4使用单位;负责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
4工作程序
4.1工艺装备的分类(分为标准及专用两类)
4.1.1标准工艺装备。
是指国标、行标中涉及到的已定型的,如丝锥板牙、钻头、标准切削工具等,可通过采购获得。
4.1.2专用工艺装备,是指非标准的,需经专门设计,仅能适用于一定产品或零件加工的工艺装备。
4.2工艺装备的配置
4.2.1新产品在设计验证通过后,设计部门根据该产品的要求和特点考虑生产过程的方便性,提出专用工艺装备的配置建议,并明确主
要技术要求,它们包括模具、夹具、焊D胎、装配胎具、钻具等。
4.2.2工艺科根据设计部门的建议或现行工艺现状,考虑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效率,负责专用工装的设计、绘图、组织制造。
4.2.3各生产单位,提出标准工装需求数量、种类,经工艺科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做到及时供应、合理储备。
4.3工艺装备的验收
4.3.1外购进厂或制造完工的工装,由检验部门依据采购单据或图纸对其主要尺寸、外观、装配精度等进行检验。
在入库单据中签字以
示验收合格。
重要的工装(如模具、关键工序的工装等)需要经过试用验证,在保证安装正确、牢固的前提下,试做规定数量的
样品,以样品的检验单据,做为验证合格的依据。
4.4工艺装备的编号、列表、贮存、出入库
4.4.1经验收合格的工装,入工艺科工装库,由工艺科在其显眼位置用钢码打上编号,列人《工艺装备管理表》,并注明工装的类别(重
要、一般),重要工装需建立履历卡。
4.4.2暂未使用的工装,由保管员进行防锈处理,一般部位用 40号机油进行油封,精密部位或配合面用油脂进行油封,精密件浸于防
锈油中,已防锈的工装分类存放在规定的铁架上,并加上写有对应产品或零件名称的标牌或标签。
4.4.3工装库必须干燥、通风并设置适合于保管的各种架、盘、盒等,精度高或重型的工装不准堆叠。
4.4.4工艺科凭使用单位的领用单据,除去相应油封后,发放工装,并在管理表中注明其使用场所。
4.5艺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
4.5.1车间工艺员应指导和监督使用者正确安装和使用工装,使用完毕,使用者应对其进行清洁,除净油污,铁屑和杂物,集中分类保
存并加盖防尘,使用者应经常检查工装运间部位及基准面的磨损情况,定期对其运动部位加润滑油。
重要工装(如模具〕应按规
定要求填写履历卡(记录使用的次数、时间或首末件检查情况等)。
4.5.2工艺科每个月对库存工装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油封失效要及时去污除锈,然后重新进行油封;工艺科每隔3个月对已发放的工装
进行全面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重要工装要核实其主要尺寸、装配精度及外观质量,并在《工艺装备管理表》及履历卡
中做相应记录。
4.6工艺装备的检修和报废
4.6.1当发现工装有缺损而影响加工质量时,工艺科根据使用单位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修理。
并经使用单位负责人确认合格后方可投
人使用。
4.6.2对由于使用不当或正常磨损无法修复的工装经批准后予以报废,一般工装的报废由工艺科长批准,重要工装的报废由工艺及检验
部门负责人批准,由批准人员直接在《工艺装备管理表》备注中签字确认。
4.7工位器具的管理
4.7.1工位器具由使用单位提出所需的数量、种类或加工草图,由工艺科会同使用单位共同讨论式样,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由工艺
科绘图、组织制做,需外购时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做到统一式样、统一布置、统一标志。
工位器具的设计,应实现标准化,通
用化,做到使用可靠、搬运方便、安全经济。
4.7.2工位器具由工艺科验收合格后,发放各使用现场,使用单位指定专人保管,做好旧常的维护保养工作。
4.7.3工艺科负责工位器具的修理,对无法修复的经工艺科长确认后予以报废。
4.8公司自制、外购的各种量具、检具等由计量人员按规定的周期组织进行校准。
按《测量和监控装置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4.9模具的管理按《模具管理规范》执行。
5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
5.1测量和监控装置控制程序
5.2模具管理规范
5.3工艺装备管理表
工艺装备管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