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土方路基首件工程实施方案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实施方案经我项目部仔细研究决定,计划定于3月28日开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K2+020—K2+120)。
一、工程简介路基填筑K2+020-K2+120段处于96区,长100米,土方量约1560立方米。
二、首件工程实施目的1、验证施工组织程序的合理性。
2、确定合理的上土、翻晒、布灰、碾压等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3、取得对后续施工有指导性意义的试验数据。
4、取得路基施工机械设备运转可靠性的第一手资料。
5、通过对首件工程的质量检测,来检验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针对性,以及质保措施是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三、执行标准和依据1、《启东市江海南路项目投资协议书》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4、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5、启东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心相关文件6、启东市江海南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四、施工组织安排为使该首件工程得以取得成功,我项目部安排精于道路施工的朱凯同志为现场施工总负责,赵勇江同志担任技术指导,参与施工的人员有沈小如、季靖林、黄卫东等。
(组织机构见附图)1、要管理人员总负责人:李春蕾施工总负责:朱凯技术总负责:赵勇江质检负责人:秦建周试验负责人:黄卫东机械负责人:沈刚安全负责人:朱新星i.劳动力配置人数五、质保体系项目经理:李春雷项目副经理:施巍萍道路技术负责:赵勇江质检负责人:秦建周现场负责人:朱凯试验员:黄卫东质量目标:合格率100%,优良率:98%以上。
六、技术保证措施科学、规范、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是做好首件工程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做到: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以项目总工程师为主的项目经理部技术责任制,同时建立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技术承包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遵守施工程序,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坚决执行施工规范。
2)首件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3)如出现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2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⑴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设计图纸等;⑵国内现行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⑶**首件工程管理实施细则;⑷**铁路工程工地建设标准化细则;⑸**公司、监理站下发的各项文件。
二、首件工程的目的⑴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确定本地区经济合理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以及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最佳的机械配套,选定积极、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⑵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确定采用的机型、层厚、压实遍数同设计规定指标的规律曲线;⑶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合理的压实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⑷验证施工组织的合理性,选定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的投入情况;⑸总结施工经验,以便指导今后土石方施工提供可行性依据。
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于**,止于**,全长**公里。
海拔高度在**米,路基填筑的海拔集中在**的范围。
3.1地质概况本项目场区地貌类型为**,地势平坦,地表多为耕地。
土质主要为粉土。
地层以第四系沉积的低液限粉质粘土、粉土、和粘土为主。
地表土较松散,承载力低,固结程度差等特征。
3.2设计概况路基宽度为**m ,路基横断面组成为:路缘带宽为*x*m,行车道宽度为*x (* x* ) m ,硬路肩宽度为*x*m , 土路肩宽度*x*m。
护坡道均采用1.0m,,设4%外倾横坡。
3. 3首件工程位置概况根据我合同段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综合分析,拟选定**段作为我段土方路堤首件工程进行施工,该路段工作面平坦,交通及试验条件较好,试验路段的直线长度为2米,试验路填料来源利用取土坑,填料选择不使用淤泥、生活垃圾、有机土、表土、腐值土及液限值大于50塑限值大于26的土。
设置6个检测断面,20米一个断面。
沉降检测每个断面布置3个检测点,检测点标志采用埋设①18钢筋头测量时,各点位置准确量取,为了取得准确数据压实度检测每个断面一个点(规范要求每20m 2至少取2点,不足10m 2检验2点。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实施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范围 (1)三、试验段的目的 (1)四、试验段工程概况 (1)五、施工准备 (2)5.1、取弃土场 (2)5.2、改良土拌合站 (2)5.3、水泥 (3)5.4、土工格栅 (3)六、劳动力组织及机械配置情况 (3)6.1、劳动力配置 (3)6.2、材料配备 (4)6.3、设备配备情况 (4)七、试验段施工方案 (4)7.1方案概述 (4)7.1.1、主要设计参数 (4)7.1.2、土料拌合 (5)7.1.3、土料运输 (5)7.2、施工工艺 (5)7.2.1、施工步骤 (6)7.2.2、施工准备 (7)7.2.3、方格网 (8)7.2.4、上料、摊铺平整 (8)7.2.5、碾压夯实 (8)7.2.6、压实度检测 (9)二、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9)8.1、测量及填料控制 (9)8.2、整平控制 (9)8.3、碾压 (10)8.4、土工格栅铺设 (10)8.5、路基检测 (11)8.6、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 (13)8.7、沉降观测 (14)8.8、质量缺陷控制处理措施 (14)九、安全生产规程 (15)十、雨季施工措施 (15)十一、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16)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2-2015(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3)《高速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4)《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Q/CR 9210-2015(5)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6)《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5(7)《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Q/CR9202-2015(8)公司相关文件要求(9)现场踏勘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0)设计图纸、新建银西铁路(甘宁段)站前工程YXZQ-6标合同文件和设计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性施组编制二、编制范围DK367+255~DK367+455段路基改良土填筑。
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方案

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方案一、前言石方路基填筑是道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需要严格的方案设计和施工操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施工操作,以确保路基填筑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省某市某县城区,属于城市主干道工程。
道路线形为直线线形,设计车速60km/h,设计车道数4车道,路基宽度15米,总长1000米。
该路段交通量大,车流量大,对路基填筑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
三、工程要求1. 路基填筑材料:路基填筑采用碎石料进行填筑,碎石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道路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的要求。
2. 施工工期:本工程施工工期为30个工作日,需按时完成路基填筑首件工程。
3. 施工质量:路基填筑首件工程需要保证填筑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确保整个路基的平整度和强度。
4.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四、方案设计1. 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方案设计应遵循“合理、经济、安全、环保”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 路基填筑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勘测情况,确定路基填筑层的厚度为30厘米。
3. 碎石料选择:选择抗压强度高、颗粒均匀的碎石料进行填筑,最大粒径不大于30毫米。
4. 压实度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路基填筑层的压实度需达到95%以上。
5. 施工工艺流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清理地表、铺设碎石料、均匀压实、检测压实度等环节。
五、施工操作路基填筑首件工程的施工操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清理地表:对路基填筑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松散土壤,确保填筑层的夯实质量。
2. 铺设碎石料:将符合要求的碎石料均匀铺设在路基填筑区域,保证填筑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3. 均匀压实:采用振动碾压机对填筑层进行均匀压实,确保路基填筑层的密实度和坚实性。
路基填土方首件施工方案

路基填土方首件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本施工方案作为指导安全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1.2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17)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90-2015)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8)《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9)《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南》10)《贵州省平安工地-施工标准化创建场站管理办法》1)《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12)贵州省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纸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雷榕高速六分部分部项目经理部路基填土方作业。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贵州省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第六分部建设项目,线路右线起讫桩号K48+284-K61+117.5,全长12.83km,左线起讫桩号L2K48+292-L2K61+045,全长12.75km。
位于榕江县平永镇;道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4.5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雷榕高速六分部共44段路基,挖方总量约203万方,填方149万方。
路基土石方设置详见下表:表2.1-1雷榕高速六分部路基一览表雷榕高速公路项目办推行施工标准化,全面实现“品质工程”的各项目标,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在每一类分项工程大面积开工前先期进行首件工程施工,从技术培训、技术交底、设备进场、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制定详实的首件工程实施方案,按实施方案中的工艺技术要求先完成首件工程,然后对首件工程进行验收、总结、分析,并修改完善实施方案。
区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12.1、编制依据12.2、试验标准12.3、路基试验的目的13 、工期安排14、施工布置25 、路基首件主要及施工方法施工工艺25.1、路基首件施工内容资料25.2、路基首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26 、资源配置36.1、人力资源配置36.3、进场材料计划47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47.1、质量保证措施47.2、安全保证措施48、文明施工、环保保证措施48.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8.2、环境保护措施590区土方路基首件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青洋路快速化先导段K10+840.985~K13+150段路基工程土方回填量为25.9万m³,主要为4%灰土及6%灰土,4%灰土为河塘回填及路基中部填土,5%灰土为主线桥头高填土段路基中部回填,其余路基填筑均为6%灰土。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我部实际情况,计划将6%灰土原地面处理90区土方路基首件选择在K10+850~K11+000段左幅进行。
2、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2.1、编制依据⒈青洋路快速化先导段工程施工图设计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2、试验标准原地面处理压实度为90%。
2.3、路基试验的目的目的是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
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碾压遍数。
确切地说,就是寻求松铺系数与碾压遍数之比的极大值。
经试验获取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指标,并将上述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填土路基施工的经验资料,以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
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工作:1.将工程图纸进行分析,确定施工范围和填筑高度。
2.清理工地,将杂物、石头等障碍物清除。
3.准备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包括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石方、石料等。
二、施工工序及方法:1.原始地表处理:a)在施工范围内,利用推土机将表面土壤、植被等清除至规定标高。
b)对于软土地区,需进行土层处理,采取挖掘方式将软土清除至规定标高。
2.填筑料的运输与堆放:a)路基填筑采用石方填料,对于原料石方需进行筛分,确保符合要求的颗粒级配。
b)石方采用运输车辆将其运输至工地,并按照规定进行堆放,便于后续施工使用。
3.填筑料的铺设:a)在填筑路基前,需进行一次洒水,以湿润路基表面,提高填筑料的黏结性。
b)采用挖掘机等设备,将填筑料均匀地铺设在路基上。
c)在铺设过程中,对于填筑层与填筑层之间的接缝处,需与前一层次的填筑料进行压实和夯击,确保填筑层之间的紧密贴合。
4.填筑层的压实:a)采用压路机对填筑层进行压实,确保填筑料的密实度。
b)压实工序需按照工程规范进行,包括振动频率、锤重等参数的调整,以保证填筑层的质量。
5.填筑层的检测与验收:a)定期对填筑层进行检测,包括密实度、含水量等指标的测定。
b)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填筑层的验收,确保填筑层达到设计要求。
6.工程记录与报告:a)在施工过程中,记录施工的关键工序和参数,以便后续工程质量的评估和问题分析。
b)施工完工后,编写施工报告,总结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情况。
三、施工安全:1.在施工现场设置明确的标志牌和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2.严禁施工人员在高墙附近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3.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四、环境保护与监测:1.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扬尘、噪音等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定期检测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噪音等参数的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首件工程概况 (1)3.首件工程目的和内容 (1)4.施工组织计划 (2)5.填石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2)5.1.施工准备 (2)5.2.施工方法 (3)5.3.填筑施工 (4)5.4.碾压密实 (6)5.5.试验检测 (6)5.6.资料整理 (6)6.试验成果总结 (7)7.质量评介指标及标准 (7)8.质量保证措施 (7)9.安全保证措施 (8)10.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9)11.冬季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土方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贵州省六镇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六枝西互通延长线相关施工设计图及设计说明(2)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8)项目管理办法2.首件工程概况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省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六枝西互通延长线工程项目,六枝西互通立交连接线除收费站外连接S102省道部分在建设期间扩建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为23m,其延长线起讫桩号为:AK0+000~AK2+300,里程全长2.3km。
与S102省道被交线里程:LK0+000~LK0+750,里程全长0.75km。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有土石方挖方量39.46万m³,填方量48.93万m³。
根据设计文件及总体施组规划,并结合现场情况分析,计划将AK1+297~AK1+497填方路段作为路基填筑首件工程试验路段。
该段路基长200m,,填方量3.23万m³,差额回填土石方拟从AK0+211.3~AK0+521.63挖方路段进行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 (2)三、工期安排 (3)四、施工布置 (3)五、资源配置 (3)六、施工准备工作 (4)七、路基首件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5)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1)十、文明施工、环保保证措施 (13)96区土方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北段工程第SG05标段,起讫桩号为K10+705.5~K14+700,路线(主线)全长3.994km,挖土方44.69万m³(主要量为隧道),填土方179.1万m³。
本项目设计借方源为(取土坑K0+000),远运利用为隧道弃方。
根据施工进度立面图二、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1、编制依据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⑶、《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⑷、《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⑸、《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⑹、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等;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手册》;⑻、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2、试验标准土方路基各层压实度标准表13、路基试验的目的目的是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
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碾压遍数。
确切地说,就是寻求松铺系数与碾压遍数之比的极大值。
经试验获取压实机械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指标,并将上述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填土路基施工的经验资料,以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
三、工期安排路基土方填筑首件计划在2017年12月10日到2017年12月15日进行。
在此时间内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路基首件施工。
确保路基首件一次成功。
四、施工布置土方取自良田镇光明村取土场,距离项目部15Km,料源经试验室取样外委试验能满足93、94、96区路基填筑要求,土方拉运经施工便道至试验段现场。
五、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配置本次路基填筑首件施工人员配置见表2: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人员配置表表22、主要进场设备配置本次路基填筑首件进场设备配置见表3:路基填筑试验段进场设备配置表表3六、施工准备工作试验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翻阅图纸及各种规范规程,领会设计意图及规范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1、施工便道施工前按照《机场二高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中便道相关要求修建便道,作为施工机械设备进场的通道。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派机械和人员对施工便道进行维护,确保畅通。
2、土工试验施工前,对用于路基填筑的土进行调查和取样试验,测定其天然含水量、塑限、液限、填料粒径、CBR强度、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指标,并按规定送土样至中心试验室进行平行试验,有关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试验室对取土场取样并通过试验确定出土的各种参数为:3、施工排水施工前,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在全段路基两侧红线范围内边沟、排水沟的位置先进行纵向排水沟的开挖,沟底有一定的流水纵向坡度,沟内汇水能及时合理的排出。
在分层填筑路基时,做好路基边缘拦水埂,设临时急流槽,与临时排水沟相连,临时急流槽采用砂浆抹面或采用塑料薄膜、彩条布铺设。
七、路基首件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路基首件施工内容资料(1)、填料的试验、检测报告;(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7)、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
2、路基首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本段96区路堤填筑为填土路堤,94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在此基础上按卸土、粗平、精平、碾压四道工序对96区进行施工。
填筑方法采用水平分层摊铺,填筑时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先用推土机平行摊铺,再用平地机精平,人工配合拣除杂物,在每一断面(每20m设一个)用标杆记录每一层松铺标高,最后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叠幅碾压,做到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采用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法,为保证路堤全断面压实一致,确保边坡压实质量,边坡两侧各超填50cm,待边坡施工时刷去超填部分。
①、施工放样:路基填筑前要进行路基中线、边线测量定位,每20米为一断面,以控制填铺范围。
做好护桩,立出施工标尺,每个断面测量5个点,测量填筑前高程;路基左右边桩各引1米护桩。
推土机推平后,由护桩量出断面测点位置,测得松铺面高程,计算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完成后,同样测得压实后高程,计算压实厚度,得出松铺系数。
②、路基铺筑: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
拟定松铺厚度为25cm、30cm、35cm进行压实后对比,以确定经济松铺系数,进行压实,使之根据表1要求达到96区要求,记录每次达到相应压实度时的机械型号及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压实度等。
路基填筑工程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
路基填筑工程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
施工时,施工人员根据运输路基填料车辆的运载量(每车松土数量20m3计算,计算出每车土的填土面积,并用石灰在路基上画出范围,形成网格,根据计算单个网格边长分别为8m×10m、7m×10m(如下图,以7m×10m为例)、6m×10m,控制每堆填料间距。
测量出每个交叉点高程和坐标,作为填高的基准,填土厚度用标尺杆挂线控制。
运至路基上的填筑材料首先由推土机粗平,粗平后应对路网格示意图③、摊土:采用推土机对卸好的填料沿路线纵向进行粗平,并控制松铺厚度。
④、初平:采用推土机对摊铺好的填料沿线路纵向进行初步平整,使摊铺表面较为平顺,横纵向坡度较为顺畅。
同时对路肩部分进行初步碾压,以防止下道工序机械施工时造成路肩的松塌。
⑤、精平:在推土机初平后,采用平地机沿路线纵向进行精平,使填铺表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以保证压路机表面能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压实效果。
精平期间进行测量放样来配合平地机进行填铺面的横向(2%~4%)、纵向坡度的控制。
以利于路基排水。
随着填料的精平,需要对填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当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时,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超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时,可采用犁靶翻晒等方法降低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的2%左右以内时,才可以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小于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时,可采用洒水车洒水的方法增加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升至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时,才方可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⑥、碾压及压实度检测:行驶速度不得大于4km/h;B、静压后用压路机由边缘向中间开始振动碾压,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开始宜用慢速,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得超过4km/h ;振动先轻后重、由弱振到强振,碾压区域横向接头一般重叠1.5m~2.0m,做到碾压均匀,无漏压、无死角;C、振动碾压第3遍后对压实度、含水量、压实厚度、压路机的行驶速度等进行相关测取和记录,分别记录好达到压实度要求时的碾压次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与碾压时含水量的偏差、压实度等指标。
达到压实要求后再静压2遍起到整平作用。
当碾压6~8遍仍满足不了要求时,除继续碾压或翻动再压直至达到标准外,还应考虑降低松铺系数和找出其他原因;(3)整理试验结果及总结根据填筑的不同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机械组合及试验数据,绘制出压实度、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从而得出96区所要达到的最佳碾压遍数和达到设计压实度稳定的最佳松铺厚度,并做出试验总结,以指导全段施工。
3、施工报验在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先要完成自检同时试验监理见证,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及第三方中心试验室抽检,抽检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4、填土路基施工质量标准外观鉴定: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无局部坑洼、曲线圆滑、边线顺直,边坡坡面平顺稳定。
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A、压实遍数不合理。
B、压路机质量偏小。
C、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D、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E、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F、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G、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H、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2治理措施A、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B、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C、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A、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B、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C、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2预防措施A、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B、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C、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轨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D、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3治理措施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3)、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1原因分析A、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
B、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C、路基压实不均。
D、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臵台阶并压实。
○2预防措施A、应认真调查现场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
B、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C、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D、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1:5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压实。
○3处理措施采取边坡加设护坡道的措施。
(4)、路基横向裂缝○1原因分析A、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