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护士临终关怀实习小结

护士临终关怀实习小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患者对于医疗过程中的细节要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个时候,护士在患者的护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患者临终关怀方面。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有幸参与了一段时间的临终关怀实习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此次实习经历展开详细的叙述,并分享一些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要强调高质量护理的重要性。
在护理工作中,细节决定成败。
临终关怀实习期间,我亲眼见证了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对于温暖、安宁的追求。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细致入微的护理。
比如,及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卧位干燥洁净,及时更换褥垫,帮助患者调整体位等等。
这些看似微小的工作,对于患者来说却能带来无限的安慰。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一种敬畏生命的态度,同时也明白了做好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
其次,我要强调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患者在临终的时候往往有很多疑惑和焦虑,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我在实习中发现,只有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才能更好地提供帮助和安慰。
比如,有一位患者非常害怕孤独,当我靠近他、与他交流时,他的情绪明显得到了缓解。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我们不能只是专注于治疗护理,更要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过程中。
另外,我还要提到对患者家属的关心。
在患者临终关怀实习中,我们有时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为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我深刻理解到,对于家属而言,他们不仅仅是在失去一个亲人,更是在失去一段情感的支撑。
因此,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痛苦,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对处理一些紧急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当一位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时,我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在这种情况下,冷静、果断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应对患者的疼痛。
疼痛是患者临终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合理的选择药物,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
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对临终老人的观察和护理1、循环与呼吸临终老人有循环与呼吸衰竭,常见脉搏跳动快,不规则渐变弱而消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潮式呼吸时,应立即吸氧,病情允许给予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保护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备好吸引器。
例1男,82岁,临终前1月,食欲减退,大小便失禁,膳食部每餐提供的食谱均是色香味俱全,可老人均对饭菜摇头,为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他的饮食习惯,了解到他喜欢喝牛奶、冲麦片,于是除了耐心喂食、喂水外,还为他订了鲜奶,冲麦片喂他喝,尽量满足老人最后的偏爱,还每日为老人取下义齿清洗干净,给他做口腔护理,增强老人的食欲。
还有个特点,每次饭后半小时,老人便会抓住床档用力摇,查看他的纸尿片,就会发现尿片湿了,护理人员只要立刻帮他用温水清洁会阴,换上干净舒适的衣裤,老人就会平静地入睡。
例2:男,80岁,肺心病。
临终几天,精神明显倦怠,观察中,发现老人突然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发绀明显,测血压下降,皮肤湿冷。
护士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的氧气吸入,予半坐卧位,把口腔内分泌物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陪伴在老人旁边,减轻老人的紧张情绪,5分钟后,老人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血压回升、发绀减轻、皮肤转暖、神志转清后能轻声对护士诉说自觉舒服了许多。
例3:女,89岁,右股骨颈骨折。
老人临终前病情恶化,神志淡漠、言语模糊,右下肢活动极度受限,保持中立位,肢端血运差,皮肤湿冷、苍白。
在护理中,发现平卧的老人表现出张口欲言、双眼睁大、痛苦神态,于是,我们为其床上擦浴,翻身拍背,用50%乙醇按摩骨突处或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的护理,并换上干净衣服,保持床单干洁平坦,再予安置舒适卧位,做好保暖之后,老人痛苦神态消失,安静休息了。
在濒死状态下若疾病未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始终保持神志清醒,虽然各反射迟钝,言语障碍,但听力往往是存在的。
护理人员要尊重和尽可能满足他的特殊要求。
例4:女,92岁,脑出血后遗症。
临终关怀护理心得

临终关怀护理心得在从事临终关怀护理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令人感慨万千的时刻,也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临终关怀护理,不仅仅是一项医疗工作,更是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当患者走到生命的尽头,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我们作为临终关怀护理人员,首要的任务就是减轻他们身体上的痛苦。
这需要我们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比如熟练掌握疼痛管理的方法,合理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在最后的时光里能够尽可能舒适。
然而,身体上的痛苦或许还能通过药物来缓解,心灵上的折磨却更加难以抚平。
很多临终患者会感到恐惧、孤独、无助和绝望。
他们害怕死亡,担心被亲人遗忘,对未完成的心愿耿耿于怀。
这时,我们就需要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
倾听,是我们能给予的最温暖的礼物。
让患者尽情地倾诉他们的内心感受,无论是恐惧、遗憾还是对亲人的牵挂,我们都要耐心地聆听,给予他们回应和理解。
一个简单的点头,一句温柔的安慰,都能让他们感到被关注和在乎。
陪伴,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患者孤独无助的时候,我们陪在他们身边,握着他们的手,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独自面对死亡。
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仅仅是默默的陪伴,就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力量。
还记得有一位老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拒绝与任何人交流。
我每天都会去他的病房,静静地坐在他身边,一开始他对我不理不睬,后来慢慢地开始和我说话。
他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那些未曾实现的愿望让他满心遗憾。
我鼓励他把这些遗憾写下来,或者和家人分享。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的家人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听他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老人走的时候,脸上是安详的。
除了倾听和陪伴,我们还要帮助患者完成未了的心愿。
这可能是一次家庭聚会,也可能是一封写给亲人的信。
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少一些遗憾。
在临终关怀护理中,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合作也非常重要。
临终关怀的理解和思考心得

临终关怀的理解和思考心得临终关怀,听起来可能挺沉重的,尤其是咱们生活中总是想着“生死离别”,这话题一提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
可是呢,仔细想想,它其实也不全是那么沉痛,反而,能让人对生活和死亡有个更深的理解。
像是人生的“下半场”,虽然已经快结束了,但却是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你要知道,临终关怀并不是简单地等死,而是在临终的那一刻,给人最好的陪伴,给他们一个无忧的离开,带着尊严,带着安宁,带着平和。
很多时候,人们一提到临终关怀,脑袋里就会跳出一些白白净净的病房,医生护士忙得团团转,但患者早已神志模糊,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
这种画面让人心里发酸。
可是,临终关怀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让你感觉“死气沉沉”,而是让人在临终时,有机会去整理自己的心情,去和家人和解,甚至去面对那些遗憾和未了的心结。
人这一生,总会有些遗憾对吧?你没能当上自己想当的那个人,错过了那些心动的瞬间,甚至与亲友闹别扭。
临终关怀就是在这个时候,给你一个机会,放下那些心里的重担,轻轻松松地走完这一程。
我不得不提一个小插曲。
前不久,我有个朋友的外公因病住院,大家都知道他年纪大了,情况也不太好。
结果,家里人每天都在病房里走来走去,个个都是愁眉苦脸的。
可就快临终那一刻,外公突然笑了,跟大家说:“我这辈子,啥也没留下,不过心里有些话是时候说了。
”然后,他就开始慢慢地,慢慢地跟每个人说了些自己心里话,甚至还和亲戚们化解了曾经的一些矛盾。
那一刻,大家的眼睛都湿了,外公虽然已经气息奄奄,但大家都看到了他内心的安宁和释然。
临终关怀并不只是给病人缓解痛苦,更多的是让他们有个机会去“活得完整”,无愧此生。
咱们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死亡的意义,想着死就死了,反正也是必然的嘛。
可是临终关怀的真谛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死亡变得“温柔”一点。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死亡就像是最后一站,你可以不想停下,甚至想逃避,但你终究要面对。
临终关怀,就是给你提供了一些旅行的配套设施,让你能够安稳、舒服、自在地抵达终点,不带着遗憾、不带着痛苦,也不带着任何负担。
临终护理的经验总结和体会

临终护理的经验总结和体会“一个人死了,他身上所积攒的无价之宝,仍然在活着的人心中留下温暖的烙印”。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总是叹息不已,因为每当经历临终护理的时候,我就会看到家人把守在病床边,无时无刻不关心着,甚至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在病人身边,全心全意的照顾着,给病人提供精神力量的联系,最持久的安抚和关爱。
近些年来,我有幸陪伴过许多家庭,为那些濒临死亡的病人提供护理。
这些家庭中有好几个有着明显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同样地关心和尊重他们的亲人,不管怎样,他们都会把自己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病人的护理中,把家庭至上。
我也深切感受到了护士的工作,对于濒临死亡的病人来说,护士们肩负着许多责任不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进行有效的治疗,还要提供精神支持和慰藉,甚至是转正义的声音,能够让病人在最后的时刻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护士们的尽心尽力往往超出了病人的家庭可以提供的关怀,他们是每个家庭最后的依靠。
当病人在护士们的护理下渐渐离开这个世界时,家庭成员也不禁怀有心痛,而护士们也都能看出他们的心情,便尽量以温柔的话语来安抚,全心地陪伴他们释怀,把他们在痛苦中的情感一一的解开,陪伴他们度过最后的日子,令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痊愈灵魂。
护士们用双手穿梭在护理部门里,任劳任怨,没有什么不可能;可是护理不仅仅只是技术,它更深刻的含义在于爱心和耐心,它是一种无怨无悔的牺牲,是一份尊重,是一种关系,一种心灵的沟通,一种了解和宽容。
在临终护理过程中,要打开每位病人的心扉,让他们心里安宁,尊重病人的意愿,这是我反复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点。
这一切的经验告诉我,护士们在临终护理时的一切,都可以给病人留下一段温暖的回忆,让他们安心的离去。
作为护士,我们应该以最深的慈悲,最温柔的关怀,最谨慎的护理,把病人送到更高的境界;把最终的经历变成最珍贵的回忆,成为一段不朽的美丽。
浅谈对临终患者的护理体会

究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eiiea d e n pamay hns oma feh o dcn n t o hr c h ・1 7 ・ 7
Nu sn s a c ri g Re e r h
浅 谈 对 临 终 患 者 的 护 理 体 会
的死 亡 。 但 是 ,临 终 病 人 的 亲 属 一 般 不 能 接 受 自已 的 亲 人
1 、嘴唇 、舌 头等极易干燥 ,应 给予 口腔护理 。对有假 牙者 ,如病人感觉不舒 适时 ,应取 出假牙 。 2 、病人 的双眼如持续呈 睁开状 ,应该 用湿纱布覆盖 。 3 、病人 鼻腔如有分泌物 时 ,应涂 以矿 物质润 滑油 ,以
刘 丽 菊
山西省 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 ,山西 临县 03 0 32 0
【 关键词】 临 :l终患者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R 8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 (00 7 07 一 1 07— 57 21 )0 — 17 O
作为一名护 理工 作者 ,经 常可 以接 触 到即将 走 向死亡
物 。在 无 法 口服 时 ,应 通 过 静 脉 或 肌 内 注 射 给 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满 足 心理 及 精 神 的 需 要
、
安 排舒 适 的 环 境 1 、提 供 单 独 的环 境 ,或 以 屏 风 遮 挡 , 以免 死 亡 的 阴 影
1 、告知诊断及病情 :告 知病 人诊 断及 病情应 在病人有 心理准备 的情况 下 ,亲 属及 医务 人员 应及 时提 供心 理及感 情支持 ,使病人有 机会 冷静地做好下一 步的计 划。
3 、室 内应保持安静 ,并有适 当的照明 。因为在 濒死过 程 中 ,病人 的 视力 会 逐渐 模 糊 ,且 害 怕处 在 黑 暗 的房 间 , 但应避免过强 或刺 眼的光线 。 4、将对病人有意义 的东 西 ,如纪 念物 、照 片 、慰 问卡 及宗教物 品或标 志等 放置 在病 人能 看见 的地 方 ,或让 家属 根据病人 的意愿来 摆放这些物 品。
浅谈护理临终患者的心得体会

浅谈护理临终患者的心得体会临终关怀是由医生、护士、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至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病人在临终阶段,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维持病人身体舒适,控制疼痛减轻病人痛苦,给予精神和心理安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恐惧,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从满足患者要求的角度出发提高全面的细致的照顾。
笔者通过对10例临终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家庭电话随访,总结出以下心得。
1.护理对象1.1 病人病种肿瘤晚期、尿毒症病人3名,心衰、呼衰病人3名,脑出血、心梗病人2名,重度外伤病人2名。
1.2 病人性别、年龄男性病人5名,其中老年男性病人2人,年轻男性病人2人,另一病人为儿童。
女性病人5名,其中年轻病人2人,中老病人3人。
2.患者及家属的表现2.1 否认期病人和家属都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
病人不相信医生的诊断,认为医生为了创收夸大其病情让其住院治疗。
家属不相信检查结果,反复要求医生重新做检查以明确诊断。
2.2 愤怒期病人表现为生气和激怒,情绪不稳定,语言冲动,行为过激,指责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指责家属陪护欠缺,甚至会不配合治疗、护理,不满足其不合理要求而拒绝进食,以寻找内心的平衡。
2.3 协议期病人接受病情重、临终的事实,变得和善,情绪平稳,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配合治疗。
家属则要求医生用最好的药物、最先进的医疗技术进行治疗。
2.4 忧郁期经过长时间治疗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加重,病人出现沉默少语、心事重重、情绪低落、哭泣等反应,担心随时离开人世,希望亲人能够日夜守候在身边,希望医务人员对其进行特殊照顾时常守护在旁边。
2.5 接受期病人变得相对安静,表情淡漠,非语言性动作增多,喜欢独处,内心世界复杂,不再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睡眠时间增加。
3.临终关怀内容3.1 身体关怀为减轻临终患者的疼痛除遵照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外,还可以适时采用非药物止痛法,如松弛术、音乐疗法、催眠疗法、针灸疗法、服安慰剂等,从而减轻身体上的痛苦。
临终护理的心得体会优质

最新临终护理的心得体会优质临终护理的心得体会篇一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白衣飘飘、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
影视作品里的护士形象也个个年轻漂亮。
高翘的燕尾帽,挺刮的束腰白大褂,洁白的护士鞋,容光焕发,身轻如燕的地穿梭在病房里。
美得不得了。
人们把护士誉为“白衣天使”,然而“天使”的现实却不像称谓那么美妙,又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的困难、辛苦,谁能真正体会到从事过护理工作的苦与乐呢?为此,我有着切身体验和感受。
从小觉得护士是圣洁而美丽的。
20岁那年,我缘了护士梦。
当穿上护士服第一次踏进病房,看见那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身影,看见那一双双乞求的眼睛,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种使命:我明白了护士的价值和“天使”背后的无私的奉献。
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在病房区不停地穿梭繁忙,为病人测量体温、打针送药,当给病人穿刺,一针见血时,心里是快活的;当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为其疏通,心里是舒畅的;当病人高烧,耐心地为其做酒精擦浴,病人的高热终于退下去的那一刻,内心是惬意的;当看到自己护理的病人康复时,心情真是无比的舒畅。
当看到那一张张由陌生到熟悉的脸,由入院时的痛不欲生到出院时的神采飞扬,我感到一种欣慰。
记得有位患者出院时对我说:你笑起来很漂亮,很好看。
虽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我很感动。
作为一名平凡的护士,我不求感谢,不求回报,更不求鲜花和掌声,我只希望在我们付出宽容和爱心的同时,能收获一份尊重、理解和支持。
难道护士真的是无忧无虑的吗?不,护士有自己的愁与自己的苦。
当病人不理解时,我也会伤心落泪;工作操作失误时,我也会懊悔不已。
年青时我是个爱美的女孩,也像普通的花季少女一样,追求时尚,想把自己打扮成天使。
喜欢飘逸的长发,爱好那晶莹剔透的首饰。
可是,作为一名和传染病打交道的护士,为了遵守护士礼仪标准,为了自身防护,不得不将自己长长的秀发高高盘起,将精巧的首饰深藏闺中留于欣赏。
往往是里三层、外三层,被裹得严严实实,大圆帽一戴,双层口罩一捂,只剩下两只眼睛眨巴,甭说别人不认识你,连自己都认不得自个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例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使临终患者与家属接受临终事实,使临终者尊严地、无痛苦和无
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方法:通过护理14例临终患者总结经验。
结果:通
过精心护理患者和家属都能正视死亡,患者带着笑容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关键词】临终关怀:临终者:心理护理: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1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17-02 临终关怀是刚刚起步且又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是现代护理学需要研究的新
学科。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要求每一个护
理人员做好方方面面的护理工作的同时帮助病人在临终前度过他们有限的生命,
使病人在有限的时光内安祥、无憾地度过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50~60岁4例,60~70岁5例,70岁以上5例:晚期恶性肿瘤10例,白血病2例,多种慢性疾病、全身情况极度衰
竭者2例。
2 护理措施
2.1告诉病人真相:如果病人不知道自己即将死亡,她就无法将其生命的最后
阶段合理安排。
无法实现最后的愿望。
在告知病情时选择病人感觉舒适及安全的
环境,态度亲切、诚恳,力取与病人建立信任及亲善的关系,但不将一切实情全
部告诉病人,而是依据病情需要有目的、分阶段的告知,尽可能使患者了解他的
病情。
让她知道对她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而不是寿命的长短。
2.2心里护理:心里护理在临终关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为谈话制
定时间表,第一次交谈主动热情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职务,保持合适的距离(个
人距离是0.46~1.22米,在个人距离下会使双方都感到舒服一些)。
交谈中不用
患者不太熟悉的医学术语、含糊不清、意思隐晦的词语。
注意倾听,在倾听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
目光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和面部,时时地点头表示你一直在注
意倾听。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姿势和体语,以了解患者的感受。
临终患者易恐惧、焦虑、孤独、压抑等。
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临终者,帮助其建立正确
的人生观、生死观,正确看待生命和死亡,使临终者坦然地接受死亡。
尽可能地
陪老人聊天、散步、下棋等,使患者心理得到安慰,减少孤独感。
护理者要细致、耐心地开导临终者,晓之以理,悲观无望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加速死亡。
若能将
有限的生命投入积极进取的生活中,就会使生命达到充实,人生价值得到再体现。
鼓励临终者在有限的时间内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给自己一生划上完整
的句号。
2.3基础护理
2.3.1饮食护理:临终患者大多食欲不振,摄食减少。
向病员及家属了解病员的饮食好恶。
与医生、病员及家属共同制定病员的食谱,做到营养配餐个体化。
给
病员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进餐环境,以促进病员食欲。
进食期间保持安静,避免
分散注意力。
鼓励家属从家中给病员带一些喜爱吃的食物。
不能自己进食的要协
助喂食,并按其自愿的进食习惯及顺序,使患者满意。
给病人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喂饭速度要慢。
每次喂食量少,让病人充分咀嚼,平时与病员多交谈,使病
员了解进食对疾病的益处,让病员在思想上得到认同,在行动上配合,以保持和
恢复身体健康。
2.3.2睡眠护理:给患者创造舒适、安静、有助于睡眠的环境。
在病情允许的情
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尽量减少白天睡眠次数及时间,可促进睡眠。
如无
效可使用药物。
2.3.3皮肤护理:皮肤护理的重点是防止褥疮发生和减轻已发生褥疮的损害程度。
给病员制定一个翻身时间表,一种姿势不超过2小时,避免在翻身时拖、拉、拽
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屑。
骨隆突
处可垫气圈或海绵垫。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受压部位热毛巾局部按摩或用50%乙
醇按摩受压部位。
每次更换体位都应注意观察并按摩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
如皮
肤发红增加翻身次数。
鼓励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如发生褥疮,按褥疮护
理常规处理。
2.4对症护理
2.4.1疼痛护理。
临终患者疼痛的治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采用药物控制
疼痛和非药物控制疼痛两种方法。
药物控制疼痛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三阶段
止痛法。
非药物控制疼痛要训练病人使用各种非侵害性减轻疼痛的技巧,如意念
分散注意力或采取热敷、冷敷、按摩等皮肤刺激法以缓解疼痛。
鼓励病人对战胜
疾病充满信心,克服消极心里因素。
可组织病人参加各种活动,分散注意力,减
轻疼痛。
淡化“病人角色”,增加其参加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的情趣和意识。
2.4.2呼吸困难护理:晚期肺癌患者常有呼吸困难症状。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2.4.3消化道症状护理:临终患者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要根据患者偏好备餐。
量少、味美、清淡,尽量鼓励他人一同用餐。
避免强烈的烹
调味道。
注意口腔清洁。
2.5对家属的护理:临终关怀的对象不仅是临终者还包括患者家属。
利用心理
知识和心理治疗护理方法对家属进行关怀,使家属在患者死亡来临时做好充分的
精神准备,面对现实、尊重现实,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勇气。
2.6善后护理:认真做好尸体料理,对家属进行心理安抚,尽量满足家属的要求,提供各种居丧服务,做好善后工作。
3效果
14例患者都尊严地、平静地、无痛苦地离开人世。
其中11例通过临终关怀
护理树立了健康、积极地生命观,安心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
2例患者惦念
着儿孙,带着牵挂离开人世。
1例患者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很多愿望
没有实现,不甘心、不情愿地与世长辞。
4护理体会
临终关怀是现代护理学需要研究的新学科,需要医生、护士、社会志愿者等
共同参与,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旨在提高生命质量、减轻临终者痛苦、使之安
祥辞世的特殊服务过程。
护理对象不只是临终者还包括其家属。
家属往往比病人
本身更难接受死亡的事实,痛不欲生,还会产生相应的悲观情绪。
因此,对家属
的安抚尤为重要。
临终关怀护理的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
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尊严,提高其生存质量,并给予家属
心里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
做为护理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有高尚
医德医风同情和理解临终病人的处境,把减轻及缓解病人的痛苦做为工作重要目标。
二、熟知临终关怀方面的各种知识,热衷临终关怀事业,有奉献精神。
三、
具备较丰富的医疗护理心理学知识及过硬的医护技术。
善于与病人和家属交流思想,尽量满足病人的愿望及需求。
不做病人不希望的事情,将维护正常的医患关
系做为自己神圣的责任。
四、对待病人态度和蔼,亲切称呼,语言文明,工作热情。
主动与同事配合,各项操作做到细致、耐心、动作轻柔。
参考文献
[1]杨海燕。
临终关怀及几个问题的探讨。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2):288 [2]施永兴。
安宁护理与缓和医学。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9:4
[3]于晓莉,李群歆,孙艳伏等。
1例高龄晚期肺癌患者的循证护理,护理学杂志,2005.20(15):71
[4]李义庭,李伟,付丽等。
临终关怀学。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