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篇目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
以下内容是为你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篇目》,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篇一】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篇目《踏莎行》作者: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翻译】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苏幕遮》作者: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翻译】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声声慢》作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必修三,必背课文原文加注释

---------------------------------------------------------------最新资料推荐------------------------------------------------------必修三,必背课文原文加注释蜀道难作者: 李白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1/ 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啊!多么险峻,多么高!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
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
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
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鸟才可以横渡峨嵋山顶。
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
上面有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
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
青泥山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盘绕着山峰。
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着胸口空叹息。
问你西游什么时侯回来?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
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林间环绕飞翔。
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
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让人听了这话红颜衰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 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古诗歌单元知识点归纳《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通假字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大哥娶妻商人妇(大哥:和古:年纪小了今:长子、长兄等)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因为长句(因为:和古:因此写下了今:表中原因)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悠悠不似向前声(向前:和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2)命遂命酒(命:吩咐,命令)命曰[琵琶行](命:起名)(3)为因为长句(v写下、并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为君翻成【琵琶行】(为:介词,为、替)(4)暂稀绝不通声杜勒旺勒沙托县(暂:副词,较长时间)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直白,不中车金证)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至于迷雾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较暗)(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语:骂人,提问)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别存有幽愁暗恨生(暗藏的)偏听则暗(糊涂,愚昧)四、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酒:名词并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商人韦尔尼重离别(轻、重:形容词并作动词,倚重、轻视)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并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反问其人,本(就是)长安倡女送客(于)湓浦口并使(之)慢弹数曲沉吟放拔插(于)弦中3、被动句感斯人言《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善处其时(通在“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2.特定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进洿池(工整)3.一词多义(1)甲壳类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2)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数罟不进洿池(墨)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扶苏以数谏故(屡次)(3)直直不百步耳,就是亦跑也(只,不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4)胜不违农时,谷不容胜食也(天下)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迷人的) (5)发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关上)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百发百中(升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穷兵黩武(军事力量)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4.词类活用(1)名词并作动词。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课文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
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应上“向黄昏”。
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
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
故推想如此。
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
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必背古诗文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雨巷作者: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氓》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文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备受教师们的重视,学生在学习必修三的时候有些古诗文是需要背诵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更多古诗文相关文章内容推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文(一)蜀道难(背诵全文) 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 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文(二)琵琶行(背诵全文) 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必修三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必修三高一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必修三中常见的古诗词和文言文:1. 《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3.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5.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6.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8.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9.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0.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1. 《岳阳楼记》: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2. 《滕王阁序》: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还要求理解其含义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特点和思想内涵。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1.蜀道难李白噫(y ī) 吁(x ū) 嚱(x ī)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蚕丛及鱼凫 (f ú)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 (s ài) 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能够横绝峨眉巅 (di ān) 。
地崩山摧壮士死,而后天梯石栈(zh àn) 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 (n áo) 欲度愁攀附。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 (y íng) 岩峦。
扪 (mén) 参(sh ēn) 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 (y 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 (ch án) 岩不行攀。
但见悲鸟号 (h áo) 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令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 ān) 瀑(p ù) 流争喧豗 (hu ī) ,砯 (p īng) 崖转石万壑 (h è) 雷。
其险也如( 若) 此,嗟 (ji ē) 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翻译:请问你此次西方游览何时归?山路险道峭岩实在难以登攀。
只听见古树枝头飞鸟在哀号,雄雌相随林间飞绕彷徨不前。
又听见月夜里杜鹃声声哀鸣,悲声回荡在空山中愁情更添。
)剑阁峥嵘而崔嵬 (wéi)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 (f ēi) 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磨牙吮 (sh ǔn) 血(xu è) ,草菅人命。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 (hu án) 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 (z ī) 嗟(jiē)!( 翻译:蜀道难走比登上青天还要难。
此情况即便听闻也要变容颜!连绵的山岳离天不到一尺远,倒挂的枯松斜倚绝壁绝壁边。
瀑布飞泻激流涌争相喧哗,撞击山岩的巨石响声似惊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一、寡人之于国也
(一)判断句
①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②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③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三)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
二、《劝学》
(一)判断句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三、《过秦论》
(一)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余威震于殊俗
②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③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④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宾语前置句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②陈利兵而谁何
(三)被动句
①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②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③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④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四、《师说》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