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二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二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二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代码:00530)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老通宝”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A.《山峡中》B.《在其香居茶馆里》C.《春蚕》D.《断魂枪》【解析】C 本题考查作品中的人物。

“老通宝”是茅盾小说《春蚕》中的人物,是处在时代变化中而不自知的中国农民的代表,他忠厚老实,勤劳俭朴,具有中国农民那种对生活十分执着的韧性和忍受精神。

2.描述封建礼教毁灭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幸福,使女主人公几乎一辈子与世隔绝、孤寂似墓中人的小说是()A.《菉竹山房》B.《小城三月》C.《春桃》D.《拜堂》【解析】A3.下列女性人物形象中,追求自由恋爱、敢于反抗恶势力的是()A.小芹B.阿毛C.翠姨D.萧萧【解析】A4.《断魂枪》的故事发生时间大致可以定为()A.鸦片战争时期B.晚清民初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五四”革命前后【解析】B 本题考查作品的内容。

老舍《断魂枪》写于1935年,故事发生的时间虽然不明确,但大致可以定为晚清民初,当时,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老大自居的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在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从母亲身边离开,且准备作他人的母亲,从此将有许多新事情等待发生。

像做梦一样,将同一个陌生男子汉在一个床上睡觉,做着承宗接祖的事情,这些事想起来,当然有些害怕,所以照例觉得要哭哭,于是就哭了。

”这段文字出自()A.《九十九度中》B.《小城三月》C.《小二黑结婚》D.《萧萧》【解析】D6.我国现代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是()A.《春风沉醉的晚上》B.《送报夫》C.《沉沦》D.《莎菲女士的日记》【解析】A 本题考查作品的相关知识。

《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
2.《围城》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
()
3.沈从文的《边城》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
()
4.张爱玲的《色,戒》是一部以_______为背景的中篇小说。
()
5.《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是_______。
()
6.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题的散文。
()
7.《白鹿原》中,白嘉轩和_______是主要的家族代表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鲁迅的成名作?()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呐喊》
D.《彷徨》
2.下列哪位作家是《围城》的作者?()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钱钟书
3.《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沈从文
B.丁玲
C.张爱玲
D.萧红
4.下列哪个作品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
A.《金锁记》
B.《红玫瑰与白玫瑰》
C.《色,戒》
D.《半生缘》
5.《平凡的世界》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2.《围城》的作者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幽默大师。()
3.沈从文的《边城》是以四川为背景创作的。()
4.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一部描写城市生活的长篇小说。()
5.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农村家庭奋斗史的长篇小说。()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现代派诗人的是()。

A.闻一多B.徐志摩C.辛笛D.戴望舒2.《灵魂的呼号》采用的叙述人称是()。

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3.小说《九十九度中》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林徽因B.萧红C.张爱玲D.丁玲4.在小说《断魂枪》中,自称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的人物是()。

A.孙老者B.王三胜C.沙子龙D.鬼冬哥5.《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思想内容是()。

A.表现生活贫困的青年女性备受煎熬的人生历程B.表现追求爱情的青年女性辛酸而痛苦的心理C.表现革命斗争中受到挫折的青年女性的不屈斗争D.表现身患重病的青年女性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6.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的作者是()。

A.张爱玲B.丁玲C.钱钟书D.许地山7.郁达夫是下列哪个文学社团的成员()。

A.南国社《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七月”派8.被闻一多誉为“擂鼓诗人”的是()。

A.艾青B.田间C.辛笛D.光未然9.《春末闲谈》在文体上属于()。

A.杂文B.散文诗C.谈话记录D.寓言故事10.下列作品中,收入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的是()。

A.《铸剑》B.《死火》C.《阿Q正传》D.《春末闲谈》11.“我是独自走上了被炸毁的楼,/而发见我自己死在那儿/僵硬的,满脸上是欢笑,眼泪,和叹息。

”这一诗句的作者是()。

A.田间B.穆旦C.艾青D.戴望舒12.《子夜》中的人物活动的舞台是()。

A.广州B.北京C.南京D.上海13.病孩王阿毛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桃园》B.《送报夫》C.《拜堂》D.《子夜》14.“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中的“小草”是指()。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

-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教师负责监视。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A]"孔乙己" [B] "狂人日记"[C]"在酒楼上" [D]"阿Q正传"2、"大荒集"是作家〔〕的散文集。

[A]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林语堂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典范〞。

[A]觉新[B]觉慧[C] 觉民[D] 天保4、梁遇春散文的总体风格是〔〕的。

[A]沉着幽默[B] 一本正经[C] 尖酸刻薄[D] 峻急激愤5、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个〔〕。

[A]破产的农民[B] 乞丐[C] 告密者[D] 土匪6、巴金的"家"是其〔〕中的第一部。

[A]"春秋三部曲" [B] "雷电三部曲"[C]"风雪三部曲" [D]"激流三部曲"7、穆旦诗歌中出现的上帝、〔〕等词,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控制着芸芸众生的力量。

[A]“圣人〞[B] “万有〞[C] “上苍〞[D] “天地〞8、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A]"红烛" [B] "死水" [C] "女神" [D] "野草"9、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北岛积极投身其中,并写下了著名的诗歌〔〕。

2012年4月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

2012年4月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

2012年4月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第一篇:2012年4月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鲁迅《阿Q正传》中,与阿Q展开一场“龙虎斗”的人物是()A.假洋鬼子B.赵太爷 C.王胡D.小D 2.下列作品中以农村土改斗争为题材的是()A.《桃园》B.《小二黑结婚》C.《暴风骤雨》 D.《财主底儿女们》 3.叶圣陶早期的创作特色是()A.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浓郁的抒情色彩B.冷静客观地描写灰色的卑琐人生C.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D.具有自叙传的特点4.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是()A.吴荪甫 B.赵伯韬 C.杜竹斋D.王和甫5.水生嫂这一主人公出自()A.《在其香居茶馆里》B.《华威先生》C.《春风沉醉的晚上》D.《荷花淀》 6.描写强盗生活为内容,被认为是开拓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的小说是()A.《山峡中》B.《荷花淀》C.《春蚕》D.《拜堂》 7.在《断魂枪》中,主动登门挑战并要求学习“五虎断魂枪”这一绝技的人物是(A.沙子龙 B.王三胜 C.孙老者 D.小伙计 8.《子夜》中,欲置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于死地的人物是()A.孙吉人 B.王和甫 C.屠维岳D.赵伯韬9.《呼兰河传》的作者是()A.萧军 B.萧红 C.丁玲D.老舍 10.巴金《寒夜》的故事背景是()A.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当权时期的天津 B.三十年代的上海 C.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D.解放前夕的北京11.巴金《家》中最后离家出走的叛逆者形象是())A.觉新 C.觉慧 A.《四世同堂》 C.《南行记》 A.《潘先生在难中》 C.《伤逝》 A.《祝福》 C.《桃园》A.在街头械斗中身亡 C.远走他乡,寻找出路 A.《倾城之恋》C.《金锁记》B.觉民 D.瑞珏B.《激流三部曲》 D.《倪焕之》 B.《断魂枪》D.《春风沉醉的晚上》 B.《春桃》D.《金锁记B.在新中国获得新生 D.精神崩溃,彻底堕落 B.《呼兰河传》D.《铸剑》 12.叶圣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13.下列小说具有明显“自叙传”特点的是()14.下列采用倒叙式叙事的作品是()15.《骆驼祥子》中,主人公最后的命运是()16.以曹七巧为主人公的小说是()17.女主人公为了赎罪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的作品是()A.《春桃》 C.《祝福》 A.王三胜 C.野猫子作品是()A.《断魂枪》B.《莎菲女士的日记》C.《沉沦》 D.《春桃》20.郭沫若《凤凰涅槃》采用的诗体形式是()A.自由体C.民歌体B.新格律诗 D.楼梯式B.《生活是多么广阔》 D.《沙扬娜拉一首》B.《铸炼》D.《向太阳》B.冯至 D.臧克家B.《丈夫》D.《拜堂》B.小黑牛D.老头子18.在艾芜的小说《山峡中》中,因身体病弱而被同伙残忍地抛入江中的土匪形象是()19.“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预测试卷(二)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预测试卷(二)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预测试卷(二)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哪位作家被钱杏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小说家”?A. 叶圣陶B. 朱自清C. 冰心D. 茅盾2. 《屏风后》是下列哪一位作家的作品?A. 陈白尘B. 欧阳予倩C. 夏衍D. 田汉3. 历史剧《屈原》创作于A. 1937年B. 1938年C. 1942年D. 1945年4. 季泽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 《春桃》B. 《生死场》C. 《金锁记》D. 《围城》5. 朱自清的《给亡妇》一文全篇都是A. 与孩子的对话B. 与父母的对话C. 与亡妇的对话D. 与朋友的对话6. 下列哪一部作品称的上是心理小说?A. 《人生哲学的一课》B. 《菱荡》C. 《金锁记》D. 《梅雨之夕》7. 方治国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 《子夜》B. 《潘先生在难中》C. 《街景》D. 《在其香居茶馆里》8.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丁玲到陕北以后创作的?A. 《梦珂》B. 《莎菲女士的日记》C. 《我在霞村的时候》D. 《韦护》9. “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以上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A. 袁可嘉B. 卞之琳C. 郑敏D. 冯至10. 下列哪一位人物形象最终决定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A. 翠姨B. 莎菲C. 何彬D. 涓生11. 李玉亭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 《围城》B. 《四世同堂》C. 《子夜》D. 《日出》12. 在小说中描绘山水田园画面,追求唐诗绝句意境的作家是A. 沈从文B. 废名C. 施蛰存D. 冰心13.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赵树理创作的?A. 《李家庄的变迁》B. 《三里湾》C. 《山乡巨变》D. 《传家宝》14. 陶家村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场景?A. 《菱荡》B. 《萧萧》C. 《林家铺子》D. 《春桃》15. 胡适的《蝴蝶》一诗创作于A. 1915年B. 1916年C. 1917年D. 1919年16. 下列哪一部作品曾与卢焚的《谷》等一起获得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A. 《荔枝小品》B. 《泽泻集》C. 《寄小读者》D. 《画梦录》17. 《昨日之歌》是下列哪一位诗人的诗集?A. 徐志摩B. 冯至C. 闻一多D. 卞之琳18. 鲁迅早期的白话小说《故乡》发表于A. 1918年B. 1919年C. 1920年D. 1921年19. 艾青的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于A. 1933年B. 1936年C. 1938年D. 1942年20. 以长篇小说《桥》而被周作人大为称道的小说家是A. 废名B. 沈从文C. 穆时英D. 许地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2)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2)

精读部分《小说》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王安忆作品的是()A、《小鲍庄》B、《无处告别》C、《与往事干杯》D、《少女小渔》【解析】(P125):A 王安忆(1954 ),女,生于上海,原籍福建同安。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雨,沙沙沙》、《小鲍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叔叔的故事》等,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天香》《喜宴》等。

2.下列文章中,在顺叙之中又时时运用了插叙和倒叙手法的是()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少女小渔》C、《百合花》D、《鞋》【解析】(P120):B 《少女小渔》小说围绕“假结婚”事件展开,在顺叙之中时时有插叙与倒叙,有条不紊,收放自如,言老练生动,精炼含蓄;心理刻画细腻圆融,细节描写真切自然。

例如,当洋老头与瑞塔侍窗弹琴、互诉衷肠时,小渔贸贸然闻入,小说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一方的尴尬、恼怒、自卑、羞愧、慌乱的心理活动,以及另一方的惊异、感动、敬服、羡慕的内心感受,丝丝入扣,浑然天成。

3.关于《鞋》的文章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A、《鞋》讲述了一位乡村少女定亲后给未婚夫做鞋的故事。

B、农村姑娘守明对她的未婚夫默默的爱恋,以鞋作为纽带,传递她浓浓的深情与期盼。

C、男子外出前约守明,两人相见时,守明提出让男子试鞋,几次请求都被拒绝,充溢着爱的寄托的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D、守明在做鞋时,态度认真苛刻,例如母亲摸了鞋底一下,她就吵了起来。

【解析】(P130):D 考查内容情节。

妹妹摸了鞋底一下,她就吵了起来。

4.《鞋》一文中,心理描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既吸收外国作家“心理分析”式的“心理描写内化”法,又继续了中国传统小说利用人物言行和环境烘托的“心理描写外化”法。

B、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刻画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C、“也许过个一年半载,她就过桥了,在那里的地里干活,在那个不知多深多浅的庄子里住,那时候,她就不是姑娘家了。

至于是什么,她还不敢往深里想。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试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试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试题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在现代派诗人中,最具先锋意识也最年轻的是《二十岁人》 (1936)的作者:( )A.卞之琳B.冯至C.何其芳D.徐迟2、《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三记”( 《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是40年代最杰出的讽刺暴露 性小说。

其作者是:( ) A.张天翼 B.沙汀 C.吴组缃 D.艾芜3、 40年代出现了许多杂文创作群, 在“孤岛”上海有“ 《鲁迅风》作家群”,在“陪都”重庆有 “《新 华日报》作家群”,在“文化中心”昆明有“学者作家群” ,而成就最大的是在“文化城”桂林的“ 《野草》 作家群”,其主要作家有:(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唐搜、王任叔(巴人)、柯灵B.郭沫若、冯雪峰、孔罗荪、田仲济、章靳C.闻一多、朱自清、吴晗、王力(了一)、钱锺书D.聂绀弩、夏衍、秦似、孟超4、在解放区的报告文学创作中,主要有《中国的西北角》、《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记王震将军》、《随军散记》、《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黑红点》、《刘伯承将军会见记》等。

其中,《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A.范长江B.丁玲C.周立波D.沙汀5、 19 21 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A.闻一多B.徐志摩C.戴望舒D.臧克家6、如果说,《雷雨》作为一首诗,那么,可以说诗人的灵魂和感情的化身则是:()A.侍萍B.蘩漪C.周萍D.周冲7、1907 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 __一社”,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B 狂人日记)。

[A] 《孔乙己》[B] 《狂人日记》[C] 《在酒楼上》[D] 《阿Q正传》2、《我的话》是作家( D林语堂)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林语堂3、萧红的小说《后花园》当中关于冯二成子与邻家姑娘的故事,象一篇典型的启蒙主义的小说,歌颂( B爱情)的力量。

[A] 友谊[B] 爱情[C] 人性[D] 青春4、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诗坛,( C废名)诗歌的玄学色彩很浓。

[A] 徐志摩[B] 戴望舒[C] 废名[D] 冯至5、在凌淑华的短篇小说《酒后》当中,妻子在家庭中处于(B主导地位)。

[A] 和丈夫不和的境况[B] 主导地位[C] 和丈夫平等的地位[D] 依附地位6、鲁迅的小说写到复仇的,除了《铸剑》,还有( B孤独者)。

[A] 《祝福》[B] 《孤独者》[C] 《复仇之二》[D] 《复仇》7、在中国文坛从( A晚清开始到五四),小说实现了从边缘向中心的移动。

[A] 晚清开始到五四[B] 从五四开始[C] 从民国开始[D] 从1917年开始8、下列不属于卞之琳诗歌的是( A新的粮食)。

[A] 《新的粮食》[B] 《距离的组织》[C] 《圆宝盒》[D] 《尺八》9、张爱玲在小说《金锁记》当中以( B曹七巧)为主人公,塑造了一位被金钱异化,自食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

[A] 白流苏[B] 曹七巧[C] 姜长安[D] 薇龙10、下列诗人曾获得“大十字勋章”的是( D冯至)。

[A] 徐志摩[B] 艾青[C] 郭沫若[D] 冯至11、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A红烛)。

[A] 《红烛》[B] 《死水》[C] 《女神》[D] 《野草》12、( A圆宝盒)是卞之琳诗歌当中具有“智性”特征的一首。

[A] 《圆宝盒》[B] 《灯》[C] 《向太阳》[D] 《火把》13、周作人著作的基本出发点是(D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

[A] 革命[B] 母爱[C] 童心[D] 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14、鲁迅的短篇小说《铸剑》收入其小说集(C故事新编)。

[A] 《朝花夕拾》[B] 《呐喊》[C] 《故事新编》[D] 《彷徨》15、对于曹禺的剧作《雷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是作家生命郁热的产物)。

[A] 是继《日出》之后,曹禺的第二部杰出剧作[B] 全剧的时间集中在两天中[C] 挣扎和残酷是作者想提供给读者的唯一的戏剧感受[D] 是作家生命郁热的产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话剧事业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ABCD )。

[A] 优秀的剧作家[B] 现代话剧运动的重要参加者和组织者[C] 主持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D] 抗战期间写作抗战剧本17、诗人戴望舒一生结集出版的诗集有([A] 《灾难的岁月》[B]《我底记忆》[D] 《望舒草》)。

[A] 《灾难的岁月》[B] 《我底记忆》[C] 《十年诗草》[D] 《望舒草》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沈从文是现代中国小说史上难得的文体家[B] 《断魂枪》写的是一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A] 沈从文是现代中国小说史上难得的文体家[B] 《断魂枪》写的是一个人与时代的关系[C] 老舍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和高峰[D] 鲁迅和茅盾都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最重要的作品都是短篇小说19、鲁迅的《野草》包含下列篇目([A] 《死火》[B] 《雪》[C] 《秋夜》[D] 《风筝》)。

[A] 《死火》[B] 《雪》[C] 《秋夜》[D] 《风筝》20、郭沫若曾参编过创造社刊物有( [B] 《创造季刊》[C] 《创造日》[D] 《创造周报》)。

[A] 《女神》[B] 《创造季刊》[C] 《创造日》[D] 《创造周报》21、下列关于《雷雨》的剧本结构正确的说法是([A] 戏剧冲突丰富激烈 [C] 全剧发生的时间集中在一天内[D] 场景只有两个)。

[A] 戏剧冲突丰富激烈[B] 场景共有5个[C] 全剧发生的时间集中在一天内[D] 场景只有两个22、《雷雨》包含着多样的悲剧([A] 女性被侮辱、被压抑的悲剧 [C] 纯洁的青春梦想破灭的悲剧 [D] 乱伦的爱情悲剧)。

[A] 女性被侮辱、被压抑的悲剧[B] 男性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剧[C] 纯洁的青春梦想破灭的悲剧[D] 乱伦的爱情悲剧23、田汉的剧作《名优之死》当中的人物有( [B] 刘振声[C] 刘凤仙)。

[A] 杨梦梅[B] 刘振声[C] 刘凤仙[D] 美瑛24、冯至《十四行集》最主要的艺术和思想渊源来自([A] 歌德[B] 存在主义哲学 [D] 里尔克)。

[A] 歌德[B] 存在主义哲学[C] 罗丹[D] 里尔克25、关于《子夜》的艺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小说气势恢宏,结构严谨[C] 小说缺乏应有的“偶然性”带来的趣味和灵动)。

[A] 小说采取的是“纵深化”而不是“蛛网式”的写作方式[B] 小说气势恢宏,结构严谨[C] 小说缺乏应有的“偶然性”带来的趣味和灵动[D] 小说作者在结构设计上并不追求符合“时代真实”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6、简述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要经历。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身上有苗族和土家族两个少数民族的血液。

14岁高小毕业后,沈从文进入地方行伍,跟随军队走过湖南许多地方,既见识了湘军的勇武,也见多了地方上的黑暗与愚昧。

五四运动后,沈从文阅读到许多新刊物,接触了新思想,渴望到外面的世界。

于是,北上想进大学学习。

未果,就以休芸芸为笔名写作,郁达夫、徐志摩都很欣赏沈从文的才华,是最初在文坛提携他的人。

后来,胡适介绍沈从文去上海公学教书。

1930年代,沈从文写出他的以湘西为主题的代表作品,主编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成为北方作家群中的核心人物。

1937年抗战爆发后,沈从文来到昆明,执教于西南联大,成为大学教授。

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仍在北京大学教书。

1949年之后,沈从文停笔,转而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1988年去世。

沈从文1930年代初期曾经回到家乡凤凰。

为当地变化深感忧虑:“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典范”,沈从文试图通过小说《边城》来描写“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以及“目前堕落处”。

1942年沈从文在他的重要长篇《长河》的题记里,把自《边城》以来的创作都说成是为了给这个民族寻找出路,探讨“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

这可以说是沈从文1930年代至1949年之间创作的最重要的动力,他的所有创作都可以归结为为民族寻找出路。

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史上难得的文体家。

他的作品在思想内涵上开创了既有别于“国民性批判”又不同于阶级斗争学说的独特的对于乡村生活的观照点。

27、简述歌德和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历程的影响。

冯至在1930年出国留学之前,即他写作《昨日之歌》等诗作的时代,还比较地耽于青春感伤的抒情,1930年至1935年在德国的留学,重新研读歌德和里尔克,使他克服了青春忧郁,告别青年而走向中年,有了更高意义上的完成。

歌德影响冯至的主要是他的“脱皮”和“断念”的概念,冯至后来对此有过追忆,他引用歌德给一个性格忧郁的朋友的话来表述歌德:“人有许多皮要脱去,直到他有几分把握住他自己和世界上的事物为止。

你经验很多,愿你能够遇到一个休息地点,得到一个工作范围。

我能确实告诉你说,我在幸福中间是在不住的断念里生活着。

我天天在一切的努力和工作时,只看见那不是我的意志,却是一个更高的力的意志,这个力的思想并不是我的思想。

”在冯至看来,歌德一生丰饶的背后,“随时都隐伏着不得已的割舍和情心情愿的断念。

”而割舍和断念并非出于被迫,而是出于更高的意志的引领,为了人类而工作的自觉责任,促使歌德将所有的激情、欲望以及痛苦、折磨都弃置不顾,惟有工作是永恒的。

这一切在转向之后的里尔克那里也能找到,“在诺瓦利斯死去、荷尔德林渐趋于疯狂的年龄,也就是从青春走入中年的路程中,里尔克却有一种新的意志产生。

他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浩无涯际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

他到了巴黎,从他倾心的大师罗丹那里学会一件事:工作,工匠般的工作”。

(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

“工作,工匠般的工作”,这是冯至从里尔克和歌德那里获得的重要的生存动力,从此写作不再是抒发个人情感,而是为人类工作的一部分,这种艺术观与人生观的改变,才促成了他后来的“完成”。

1937年抗战爆发后,冯至辗转各地,最后终于在昆明西南联大落脚,抛开了烦琐的日常事物,潜心于教学与研究,冯至终于将在德国的积累以多种形式爆发了,他写成了诗集《十四行集》,诗化小说《伍子胥》,并开始了关于杜甫与歌德的学术研究。

28、请从鲁迅对个体生命思考的角度谈谈散文集《野草》的基本内涵。

《野草》被称作是鲁迅的哲学,对人的个体生命的思考,是《野草》的一个重要内涵。

首先,在时间的坐标上,鲁迅将人的生命置于“将来——现在——过去”中考察,他否定了人们对“将来”的幻想与对“过去”的缅怀。

他说在将来的“黄金世界”中,也仍然有叛徒将被处死,在人类社会的任何阶段,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因此永远有矛盾和冲突,不可能出现一个和谐、绝对完美的“黄金世界”。

对于过去,鲁迅也持一种否定的态度。

在《野草》当中的一篇《风筝》,鲁迅也写到了童年的黑暗,儿童之间的伤害和压迫。

鲁迅堵住了人们心灵逃避的处所,就是要人面对现实,这可说是《野草》的基本思想,人必须正视作为人的基本的生存困境。

其次,鲁迅又关注个体生命和他人的关系。

他分别考察了个人与敌人、个人与爱人、个体与群众的关系。

对于敌人,他在《这样的战士》当中,提出了著名的“无物之阵”的概念。

战士向敌人掷去投枪,击中之后发现“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

无物之物已经脱走”,于是战士被无物之物耗尽了一生,“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

”敌人是几千年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而不是某一具体物或人。

而爱人的爱,也会成为阻碍战士前行的羁绊。

《过客》中的过客,连小女孩递过来的一块破布都不接受,就表明了对人间温爱的警惕。

而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把真实的生命的活动都当作表演,所以战士与绝望中拒绝表演作为“复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