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超声鉴别诊断新方法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早期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早期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琚竹梅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16(016)009
【摘要】随着辅助生育技术近年来的发展,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由于输卵管间质部与子宫角部解剖位置相邻,早期超声诊断有时较难区分。
输卵管间质部有较厚的肌层,破裂时间推迟。
但此区域血管丰富,一旦破裂,稍有耽搁即能危及生命;宫角妊娠由于胚胎着床部位与输卵管间质部接近,超声检查有时较难区分。
二者临床处理不同,故早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超声对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的诊断水平,
【总页数】2页(P1288-1289)
【作者】琚竹梅
【作者单位】030013太原,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综检科彩超室【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J], 敬宗玉;罗晓燕;涂伟娴;田志先;文秋平;陈献明
2.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钟洁愉;张蒂荣
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J], 余静
4.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陈颖梅
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J], 罗红缨;颜淋林;李景;李红平;肖雅丽;张松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知识汇总宫角妊娠的诊断标准目前尚不统一,Jansen等提出的诊断标准为: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性增大,续以流产或破裂;直视下发现子宫角一侧扩大,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胎盘滞留在子宫角部。
符合上述一项者可考虑为宫角妊娠。
超声影像学诊断标准:孕囊位于宫角部位,并与子宫内膜线连续,而且其周围见完整的肌壁层。
宫角部妊娠和间质部妊娠的主要鉴别:角部妊娠与内膜相连,多数可超声引导人流术,间质部妊娠与内膜不相连,无法超声引导人流术;角部妊娠有肌壁完全包绕,稍外突,间质部妊娠有部分肌壁包绕,可见中断现象,明显外突;角部妊娠动态观察可以发展为宫内妊娠,也有可能出现破裂大出血,间质部妊娠直接诊断为宫外孕,必须手术处理。
宫角妊娠:妊娠囊位于宫角处,妊娠囊远离宫腔,妊娠囊与宫腔间的肌层很厚,妊娠囊周围的子宫肌层则很薄我想说说关于宫角妊娠和间质妊娠的一些观点!1、宫角妊娠和间质妊娠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等同。
但在有些资料上却错误的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超友们读到这类书时,不可被误导,如:陈铁福等翻译的《妇产科超声图谱》。
2、间质妊娠属于宫外孕,宫角妊娠属于宫内孕。
两者同属于异位妊娠。
所以平时下诊断时,遇到宫角妊娠不要下宫外孕这个诊断!3、宫角妊娠生长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向宫腔内生长。
这种情况下,胎儿一般会正常生长直至分娩,孕妇一般没有生命危险!第二种是向间质部生长,这种情况下,由于包绕孕囊的肌层会逐渐变薄,甚至破裂的可能,所以孕妇可能有生命危险!4、宫角妊娠和间质妊娠的鉴别诊断很重要!(liuyuan1527已经提过了)主要是看肌肉层是否完全包绕孕囊。
5、遇到上述第二种情况的宫角妊娠,一定要谨慎处理,定期复查,随着孕囊的长大,要定期测量肌肉层的厚度,随时提醒妇产科,让他们考虑如何处理。
(具体厚度多少可能会破裂,我没有查阅到,还请哪位高人指点!!我想是不是可以借鉴剖宫产再怀孕后的宫颈前壁的测量方法。
)1.宫角妊娠可观察到蜕膜化的子宫内膜在向宫底及一侧宫角延伸时,可将妊娠囊或妊娠样囊不均质包块包裹;而间质妊娠蜕膜化的子宫内膜在向宫底及一侧宫角部延伸时,逐渐消失,即形成“盲端”或“”鼠尾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

12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6月 第2卷第12期在统计学意义。
见表。
表 不同方法对应的诊断结果对比[n(%)]诊断方法例数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血管狭窄符合率CT血管造影6024(40.0)18(30.0)17(28.3)59(98.3)CT平扫6020(33.3)17(28.3)15(25.0)52(86.7)χ2//// 5.885P////<0.053 讨论脑血管病变作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头晕、头疼、呕吐以及意识模糊等症状,容易造成误诊,而脑血管病对患者危害较大,及时的确诊能够保证早期干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中通过对比常规CT平扫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应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CT血管造影检查经三维重建技术后对应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更多信息,较常规检查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更高,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果相吻合[4]。
脑血管病变在诊断过程中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诊断准确率更高,主要是因为诊断期间多层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更高,扫描期间可采用薄层技术,与脑血管病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相比,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无创性特点,此外,借助于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能够对获取的影像资料实施处理,将次要因素进行消除,从而有效反映出检查区域的血管走向、血管形态等,进而对脑血管病变区域、病变大小、形态、位置等作出综合判断,提高对疾病的诊断率[5]。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吴静泽,陈建军.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1):2107-2108.[2]王国鑫,张树伟.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1):2109-2110. [3]张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8):106-108.[4]林炬成.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0):36-37.[5]李伟钦,郑华英,麦神忠.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颈脑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优化及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4):78-79.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属于异位妊娠中的两种,将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研究。
孕早期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鉴别诊断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M
! h g 璺 璺 丛 2 Q ! Q ! : !
:
・
4 79 ・
发病率为 4 %~ 5 %, 好发 于中老年人 , 临床多无 明显症状 , 常因
( 收稿 日 期 : 2 0 l 4 — 0 1 . 0 6 )
孕早期宫角妊娠 与输卵管问质部 妊娠的超声鉴别诊断
南京 医科 大学 第 二 附属 医院 ( 2 1 0 0 1 1 ) 袁 源
子宫 角部 和输 卵管 间质部解剖部位相邻 ,早期 临床症状 相 似_ l J , 因此仅靠 临床 鉴别诊 断宫 角妊娠 与输 卵管 间质部妊
娠 常较为困难 。 而两者的妊娠结局和临床治疗方案截然不 同, 破 裂时间又相对较 晚 , 因而短时 间内出血量较大 , 后果 严重 。 因此 , 早 期及 时准 确 的定 位诊 断 显得 尤为 重要 。本 研 究 回
绒 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C G )  ̄值 增高或尿 H C G阳性或弱 阳性 。 2 5例因腹痛伴或不 伴阴道不规则 流血 就诊 , 8例 因行早孕 常 规检查就诊 , 结果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1 . 2 仪器 与检查方 法 :使 用仪器 为飞利 浦 I u 2 2 、 My l a b 7 0 x
由骨胶原纤 维结缔组织 、 新生 软骨 和反应 性新骨组成 的反应 区, 其 内有液体存在l 引 。反应 区内常 出现隆起 以及邻近的关节 囊增厚 、 粗糙 , 并有皮质 缺损 区 , 暴露 出髓 质腔和骨小梁 。股 骨颈疝窝 系股骨 颈反应 区的组 织和 ( 或) 液 体在 前部关 节囊 和髂 股韧带 以及髂腰肌 ( 腱) 的机 械性压迫下 , 通过 骨皮质疝 入松 质骨 内而形成 的窝状骨质缺损 。病理上 , 股骨颈疝 窝 内 主要 为致 密纤维结 缔组 织构成 , 并可伴黏液样变[ 1 1 。 3 . 2 典 型影 像学表现 x线片 、 C T及 MR I 表现病 灶最大 径线通 常< 1 0 mm, C T 图像 在病灶或相邻上下层 面上, 皮质 下大多可见与病灶相连 的局限性裂 隙样缺 损 , 可作为诊断 此病的特异性征 象 。病灶 内通常为纤维结缔组 织和 ( 或) 液体 , 有 报道病灶 内可含脂肪 成分嘲 。依据疝囊 内纤维结缔组织 、 液体含量不 同, C T多 为液 性和( 或) 软组 织密度 。病 灶当 内为液体 时 , MR I 上呈均匀长
经阴道超声在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

经阴道超声在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宫角妊娠及11例间质部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经超声追踪复查、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13例宫角妊娠中,有1例超声误诊为间质部妊娠,1例漏诊,11例正确诊断为宫角妊娠;11例间质部妊娠中,有2例超声误诊为宫角妊娠,有1例漏诊,8例正确诊断为间质部妊娠。
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子宫腔、宫角及间质部的细微解剖结构,能够确定孕囊与宫角及间质部的关系,并能将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进行鉴别。
标签:经阴道超声;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因两者着床部位的血管丰富,绒毛易侵蚀局部肌层及血管,导致严重的大出血甚至死亡。
虽然两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两者的手术方式不同。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妊娠追踪及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的24例患者,包括宫角妊娠13例,间质部妊娠11例。
年龄19~43岁,停经5~12w,血或尿-HCG阳性,因腹痛伴或不伴阴道不规则流血就诊;其中漏诊2例既往有慢性盆腔疼痛病史,且停经史不明。
1.2仪器与方法采用Acuson S2000、GE E8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MHz。
排空膀胱,截石位,探头套上避孕套后放入患者阴道内,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孕囊,盆腔有无积液,重点观察宫角区域:宫角有无突出,宫角及宫旁有无包块,包块与圆韧带关系(如图1),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观察宫角处或者输卵管间质部包块周边与内部血流信号,有生育要求的宫角妊娠定期复查孕囊向宫腔迁移情况及密切观察胎盘位置。
2 结果2.1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13例宫角妊娠:1例超声误诊为间质部妊娠,经腹腔镜检查为宫角妊娠后改经宫腔镜清宫手术;1例超声漏诊,后破裂出血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证实;11例术前超声正确诊断为宫角妊娠,其中8例经宫腔镜清宫手术证实,3例因孕妇有生育要求继续妊娠,2例早产手术证实胎盘着床于宫角区域并胎盘植入,1例流产后宫腔镜清宫证实。
经阴道超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分析

经阴道超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经阴道超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介绍了经阴道超声的应用背景,然后分别描述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特点。
随后对两者进行了详细的鉴别分析,包括临床表现、超声表现等方面。
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指出该研究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展望了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妊娠类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宫角妊娠,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鉴别分析, 临床意义, 研究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是引言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为读者提供研究所涉及的背景信息,使读者对研究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随着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在不孕症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这一技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两种常见的并发症,它们在临床表现和处理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容易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妊娠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诊断,传统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往往难以明确,因此需要结合经阴道超声等先进影像学技术进行准确诊断和鉴别。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妊娠类型的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些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风险。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经阴道超声影像学特点的分析,探讨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诊断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妊娠类型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一套准确、快速的鉴别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
孕早期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超声 表现特点与鉴别

孕早期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超声表现特点与鉴别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的表现特点与鉴别方法。
方法:对我院在2011 年4 月~2013年4 月收治的34 例宫角部妊娠和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由超声检查,诊断出宫角部妊娠15 例,间质部妊娠19 例。
经病理检查和手术证实,间质部妊娠20 例,3 例因超声检查误诊为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9.5%(17/19);宫角部妊娠14,1 例因超声检查误诊为间质部妊娠,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6.7% (13/15)。
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在孕早期质部妊娠和宫角部妊娠的检查、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间质部妊娠;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在异位妊娠中,间质部妊娠和宫角部妊娠的发生率较低,其比例大约为4.2%。
间质部和宫角部妊娠,受精卵着床处有丰富的血管,所以胚胎绒毛容易对病灶局部血管、肌层进行侵蚀,进而造成大出血、死亡等严重后果。
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在早期的症状颇为相似,但二者的治疗方式却大为不同,因此探讨二者的超声表现,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具有重大意义[1]。
为探讨两种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笔者对34 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4例宫角部妊娠和间质部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在21~44 岁,平均(30.2±4.3)岁,停经时间在42d~84d,平均(59.3±7.8)d。
经血常规或尿常规检查,所有患者的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呈阳性。
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32 例,腹痛19 例。
经阴道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宫角部妊娠或者间质部妊娠。
1.2 方法使用飞利浦非凡2540 超声诊断仪,阴式探头频率7.5MHz。
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的超声定位诊断

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的超声定位诊断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随访术后结果。
结果:38例患者中,宫角妊娠25例,间质部妊娠13例,超声正确诊断32例,准确率为84.21%(32/38)。
定位诊断要点为宫角妊娠的病灶与宫腔内膜相连,周围的肌层组织较厚且完整,而间质部妊娠的病灶与宫腔内膜不相连,周围的肌层组织薄且不完整。
结论:超声检查定位诊断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的准确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ultrasonography in locating diagnosis of uterus cornea pregnancy and interstitial tubal pregnancy.Method: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33 cases of pregnancy and interstitial pregnanc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n followed up the results.Result:In 38 cases,25 cases of uterine horn pregnancy,13 cases of interstitial pregnancy,32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ultrasound,the accuracy rate was 84.21%(32/38).The key points of location and diagnosis:the lesion of uterine horn pregnancy wa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terine cavity,the thickness and integrity of the surrounding muscle layer,while the interstitial pregnancy wa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uterine cavity,and the surrounding muscle layer was thin and incomplete.Conclusion:The accuracy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uterine horn pregnancy and interstitial pregnancy is high,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Uterus cornea pregnancy;Interstitial tubal pregnancy;Locating diagnosis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均属于少见而后果严重的异位妊娠,一旦破裂发生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超声鉴别诊断新方法
定义
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是受精卵着床于宫角区域不同部位的两种不同妊娠状态。
间质部妊娠(Interstitialectopic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间质部的一种输卵管妊娠,随妊娠进展子宫圆韧带往内侧移位。
宫角妊娠(Angular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着床在正常子宫体腔一侧角,子宫体腔输卵管出口内侧的一种偏心性宫内妊娠,导致子宫不对称增大,子宫圆韧带往外侧移位。
宫角妊娠这种偏心性宫内妊娠,其妊娠结局可足月活产,不属于异位妊娠范畴。
图1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着床部位示意图
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妊娠结局不同,临床处置原则迥异,及时明确诊断临床意义重大。
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是一线的筛查诊断影像技术,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子宫冠状面及斜冠状面成像评估和MRI是有重要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方式。
但有时凭影像技术不能可靠鉴别,腹腔镜被认为是确定妊娠部位的最终诊断手段。
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宫角妊娠误诊为间质部妊娠案例文献有诸多报道,两者的超声鉴别诊断,有时是一种挑战。
临床及超声诊断标准
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标准:(1)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性增大;(2)直视下发现一侧子宫角膨大,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3)胎盘滞留在子宫角。
符合以上任一点即可诊断(Jansen,Elliot,1981)。
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1)子宫体腔空虚;(2)孕囊或
不均质包块距离宫腔外侧大于1cm;(3)包裹孕囊或不均质包块的肌层厚度小于5mm(Timor-Tritsch,1992)。
该标准特异性为88%–93%,敏感性为40%。
图2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声像图。
经阴道超声旁矢状切面,示宫底外侧见一不均质包块(游标间),子宫体腔空虚。
“间质线征”(the interstitial line sign)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特异征象。
所谓“间质线征”,指宫底横切面宫角区域,自子宫体腔外侧与孕囊或妊娠包块相连的线状高回声。
“间质线征”特异性为98%,敏感性为80%(Ackerman,1993)。
图3 间质线征示意图 M:子宫肌层,E:子宫内膜,GS:妊娠囊,箭头:“间质线”。
宫角妊娠这种妊娠状态,目前仍未被完全认知。
这种偏心性宫内妊娠,没有超声能识别的具体解剖标示来做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妊娠囊着床越靠近子宫输卵管出口,预后越不好。
近年,加拿大学者提出了“包绕内膜”征(surrounding endometrium,SE)方法来诊断宫角妊娠。
该方法认为,凡是着床在宫腔内的妊娠囊,其周围皆有绒毛膜和蛻膜包绕,而着床于宫角区域宫腔以外的间质部妊娠,孕囊周围没有子宫内膜(蛻膜)包绕(Allison Grant,2017)。
图4 宫角部妊娠SE阳性。
图5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SE阴性。
一例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的启示
29岁女性患者,停经45天,验孕棒自测妊娠试验阳性,无不适,要求常规盆腔超声检查。
经腹盆腔超声检查所见: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可见最厚约7mm的无回声带;右侧宫角区域见一个22mmx20mmx22mm的妊娠囊,其内见长约4mm的胚芽,可见胎心搏动;妊娠囊包绕肌层厚约4mm,距宫内膜右侧外缘约6mm;子宫直肠可见无回声,最深约8mm。
超声提示:异位妊娠,胚胎存活,如孕6+周(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能)。
图6 经腹宫底部稍偏右侧横切面示:宫角区域见一妊娠囊,距宫内膜右侧外缘8mm,内膜腔见少许积液。
图7 经腹偏右侧旁矢状切面示:宫角区域见一妊娠囊,内见胚芽见胎心搏动;妊娠囊距宫内膜腔6mm,内膜腔见少许积液。
一小时后,于本院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见右侧输卵管间质部膨大约20mmx20mmx20mm。
腹腔检查提示: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行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切除+右侧输卵管吻合术。
术后诊断: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图8 腹腔镜下见右侧输卵管间质膨大约20mmx20mmx20mm。
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毋容置疑经阴道超声较经腹超声更有优势。
该病例宫腔少量积液的存在,提供了更好的宫腔内膜与子宫肌层超声对比分辨率,即便经腹超声亦可清晰辨别妊娠囊与宫内膜腔的相互关系,从而明确诊断。
由此,试想:在无法运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和MRI鉴别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时,宫腔生理盐水灌注超声造影(saline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SIS)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于是赶紧进PubMed,运气不错还真检索到一篇台湾学者的有关文献。
一种鉴别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的新方法
台湾学者廖迟原(音译)于2018年,报道运用SIS分别诊断一例间质部妊娠和一例宫角妊娠。
图9 36岁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女性患者,灰阶超声矢状切面示:妊娠囊(长箭头示)紧邻宫内膜腔(短箭头示)外缘,内膜腔内见无回声液体。
图10 用彩线描绘后示图:妊娠囊(长箭头示)紧邻宫内膜腔(短箭头示)外缘,内膜腔内见无回声液体。
图11 21岁宫角妊娠女性患者。
灰阶超声右旁矢状切面示:右侧宫角区域见妊娠囊,包绕妊娠囊肌层厚度2.2mm。
图12 SIS造影后右旁矢状切面示:妊娠囊位于宫腔内,周围环绕无回声,包绕肌层最薄处2.2mm。
宫角妊娠诊断明确。
关于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的几点认识
•包绕妊娠囊肌层厚度,不是鉴别两者的可靠指标。
AllisonGrant等44例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回顾分析,包绕肌层厚度小于5mm,出现于96% 的间质部妊娠病例,同时也出现于50%的宫角妊娠病例。
•妊娠囊与宫内膜腔关系的明确,妊娠囊位于内膜腔内还是外,是两者鉴别诊断的最可靠依据。
•宫角妊娠尚处未清楚认知阶段,可能并不像文献报告的那么少见或罕见。
因为囊胚着床于内膜腔宫角不同部位,虽胎盘位置不会移行,但妊娠囊及胚胎(或胎儿)可往宫腔中央部位生长,导致子宫形态不对称膨大并不明显,相应并发症的风险减低,多有较好的妊娠结局,从而未得到诊断。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 FGLKet al. Williams obstetrics.2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2014.
[2]Paula J.Woodward et al.DIAGNOSTIC IMAGING: OBSTETRICS, THIRD EDITION .Salt LakeCity, UT : Elsevier, Inc.2016.
[3] ElizabethKagan Arleo et al.Cornual, interstitial, and angular pregnancies: clarifyingthe term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Clinical Imaging;38(6):763-70.2014.
[4] Allison Grantet al. Can the Presence of a Surrounding Endometrium DifferentiateEccentrically Located Intrauterine Pregnancy from Interstitial EctopicPregnancy? J Obstet Gynaecol Can. 39(8):627-634.2017.
[5] T.E. Ackerman,C.S. Levi, S.M. Dashefsky, S.C. Holt, D.J. Lindsay, Interstitial line: sonographicfinding ininterstitial (cornual)ectopic pregnancy,Radiology 189 (1) (1993)83–87.
[6]Chi-Yuan Liao.Distinguishingbetween interstitial and
angular pregnancies: Is there a role for saline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57(2018) 605e607.
本公众号重要告示
自2020年4月始,易学超声回馈读者,进行赠书活动。
凡是关注易学超声的读者都是赠书入选对象。
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