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的方案共55页
道路边坡滑坡监测方案

目录1 概述 (3)2 监测内容 (3)2.1高边坡道路滑坡监测 (3)2.2 缓边坡道路滑坡监测 (3)3 监测方法 (4)3.1高边坡滑坡监测方法 (4)3.1.1 边坡倾斜情况 (4)3.1.2 边坡锚索应力 (5)3.1.3 边坡锚杆应力 (6)3.1.4边坡水平位移 (7)3.2缓边坡滑坡监测方法 (8)3.2.1 地下水水位 (8)3.2.2 滑坡体位移变化情况 (9)3.2.3不同深度土体位移变化 (9)3.2.4 边坡倾斜程度 (10)3.2.5雨量监测 (11)4 数据采集 (12)5监测系统云平台 (14)6产品简介 (15)6.1 BGK-6150固定式测斜仪/倾角计 (15)6.2 BGK-4900型振弦式锚索测力计 (16)6.3 BGK-4911振弦式锚杆应力计(钢筋计) (17)6.4 BGK-A3/A6振弦式单点、多点位移计 (18)6.5 BGK-4500S型振弦式渗压计 (19)6.6 BGK-3427型大量程位移计 (20)6.7 BGK-9010-011一体化雨量监测站 (21)1 概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公路、铁路项目越来越多。
在山区的铁路、公路工程建设中,道路多穿行于山川、河谷之间,经常要开挖大量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此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边坡岩土体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失稳破坏还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防止公路、铁路边坡失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危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监测显得非常重要,加大自动化监测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2 监测内容2.1高边坡道路滑坡监测高边坡的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道路施工开挖,使原有地貌产生较大变化,边坡上部结构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侧向应力应变,最终失稳造成边坡坍塌或滑坡现象产生,因此对高边坡的安全监测主要分以下几部分进行。
(整理)边坡监控方案

(整理)边坡监控⽅案⼀、⼯程概况:本项⽬穿⾏于重丘地区的群⼭峻岭之中,⾼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路堑边坡共29处(⼤于30⽶),⾼填路堤边坡6处。
⼤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定的影响;地下⽔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定的影响。
⼆、监测内容:本标段⾼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巡视、裂缝观测、坡⾯观测、⾼路堤沉降观测和⽔平位移观测。
1、⼈⼯巡视和裂缝观测:⼈⼯巡视是⼀项经常性的⼯作,我标将安排专⼈坚持每天进⾏巡视。
当坡体表⾯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观测:⾼边坡坡⾯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变形观测点,利⽤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观测,采⽤直⾓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各点在施⼯过程中的⽔平位移变化情况,从⽽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法。
3、⾼路堤沉降观测和⽔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平位移,采⽤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作与边坡施⼯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作与边坡施⼯作业协调⼀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监测资料1、资料报送程序;2、资料报送内容:a、⼈⼯巡视记录表;b、坡⾯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点进⾏综合判断:(1)、最⼤位移速率⼩于2mm/d;(2)、边坡开挖停⽌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坡顶有⽆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点或⼏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的监测资料相互进⾏对照、⽐较,以进⼀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高边坡、路堤监测方案

高路堤、高边坡施工监测方案1 概述黄祁高速公路,路基宽24.5m,路面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行车时速80~l00km/h。
对高边坡、高路堤本着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美观环保的原则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
2 监测技术方案2.1 监测对象本标段选择以下几类边坡作为监测对象:(1)路堑边坡:K35+530--K35+745、K37+670--K37+730、K38+600--K38+700、K38+967--K39+005、K39+410--K39+490、K39+900--K40+010。
(2)路堤边坡:K37+115--K37+159、K39+740--K39+840、K37+590--K37+640。
2.2 监测项目本工程监测项目为:(1)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2)地表裂缝观测;(3)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的观测;(4)锚索预应力量测;(5)钢锚管预应力量测;(6)锚杆拉力量测;(7)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3 监测方法与手段3.1 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边坡坡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分别采用极坐标法和测边三角形法进行。
采用极坐标法时,控制点选在边坡变形区以外通视条件好的地点,埋设钢筋砼桩,观测点选在边坡顶及平台或抗滑桩上。
初始观测:用2”级全站仪独立观测两次,每次观测一个测回,多次精测距离取平均值。
当两次观测的平面坐标差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时取两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
三角高程测量测高程时,当所测边长~<200m,竖向角≤20。
时,一次观测高程中误差≤4.8mm,两次观测高程差限差≤2 ×4.8=13.5mm时,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高程值。
采用测边三角形法时,控制点布设于变形区以外,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观测点如极坐标法布设。
在观测点上安置仪器,测量观测点到控制点的边长和竖直角,用2”级全站仪观测,测距精度为2mm+2ppm·d,对中误差≤0.5mm。
边坡特殊监测方案

湖南省高速公路边坡特殊检测说明根据湖南省高速公路边坡安全风险检查指引对湖南省各条高速公路的边坡进行常规检测,可以初步评定边坡的安全等级,对于风险评分比较高的边坡(II 类及以上等级边坡),则需要采取进一步的特殊检测。
边坡特殊检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边坡的等级、地质及支护结构的特点进行考虑,通常可以建立地表和深部相结合的综合立体检测网,并与长期监测相结合。
边坡检测方法一般包括:地表大地变形检测、地表裂缝位错检测、地面倾斜检测、裂缝多点位移检测、边坡深部位移检测、地下水检测,孔隙水压力检测、边坡地应力检测等。
表1为边坡检特殊测项目表。
表1 边坡特殊检测项目1.1地表大地变形量测地表大地变形检测是边坡检测中常用的方法。
地表位移检测则是在稳定的地段测量标准(基准点),在被测量的地段上设置若干个检测点(观测标桩)或设置有传感器的检测点,用仪器定期检测测点和基准点的位移变化或用无线边坡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测量的内容包括边坡体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变化速率。
1.2边坡表面裂缝量测边坡表面张性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往往是边坡岩土体即将失稳破坏的前兆讯号,因此裂缝一旦出现,必须对其进行检测。
检测的内容包括裂缝的拉开速度和两端扩展情况,如果速度突然增大或裂缝外侧岩土体出现显著的垂直下降位移或转动,预示着边坡即将失稳破坏。
1.3边坡深部位移量测边坡深部位移检测是检测边坡体整体变形的重要方法,测量的主要内容是观测边坡岩土体内部的蠕变,预测滑动控制面。
2、边坡应力检测2.1边坡内部应力检测边坡内部应力检测可通过压力盒测滑带承重阻滑受力和支挡结构(如抗滑桩等)受力,以了解边坡体传递给支挡工程的压力以及支护结构的可靠性。
2.2岩石边坡地应力检测边坡地应力检测主要是针对大型岩石边坡工程,为了了解边坡地应力或在施工过程中地应力变化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检测工作。
地应力检测包括绝对应力测量和地应力变化检测。
2.3边坡锚固应力测试在边坡应力检测中处除了边坡内部应力、结构应力检测外,对于边坡锚固力的检测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检测内容。
[广东]高速公路工程高边坡监控测量方案
![[广东]高速公路工程高边坡监控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fef23cb7360b4c2e3f642b.png)
XX高速公路XX至XX段第XX段高边坡监控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XX高速公路XX至XX段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其中本路段(XX+600~XX+233.444)深挖高路堑边坡共1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2处。
线路处于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其中主要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本路段次生断裂构造较发育,路段岩层产状较紊乱,部分线路小角度相交,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按照业主的安排分第三方监测项目和施工单位监测项目。
深层位移监测由第三方进行(本标负责钻孔、协助第三方完成监测设备的安装与埋设),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在第三方的协助下由本标进行监测。
详细监测点设置见下表。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初次埋设应在第三方监测单位指导下进行),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XX高速公路XX至XX段第11标段监测断面一览表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不满足不满足三、监测资料1、资料报送程序;监理确认后资料提交监测单位(汇总后交业主)有断面危险时2、资料报送内容:a、人工巡视记录表;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三)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工程建设如房屋、道路、桥梁等都需要在山区或陡坡地区进行,而这些地区的边坡往往存在较大的稳定性隐患,一旦发生边坡滑坡等事故,将给工程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边坡进行监测和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作原理边坡监测施工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监测点并采集相关数据,对边坡的位移、变形、应力、水位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专业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三、实施计划步骤1.确定监测点位: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确定监测点位的数量和位置。
2.安装监测设备: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3.数据采集和传输:设置数据采集系统,并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等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4.数据处理和分析:将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和预警信号。
5.预警和应急处理:一旦监测数据发现边坡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四、适用范围边坡监测施工方案适用于各类边坡工程,特别是陡坡地区和山区的边坡工程。
五、创新要点1.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结合专业的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建立完善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边坡发生安全隐患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六、预期效果通过边坡监测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预测边坡的稳定性,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边坡滑坡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达到收益1.减少边坡工程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2.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提高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
八、优缺点优点:1.能够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提前预警。
2.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2.3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XX至XX高速公路12标——路堑施工。
2.4监测内容
按照设计要求,如下路段必须设置监测断面:
1高挖路段
2四级边坡以上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3.1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江罗高速公路12标项目经理部建立了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总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部和安质部负责对路基监控量测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成立监控量测小组。
4-3-1
4.4深层位移监测
(1)在边坡适当位置建立测斜孔断面,并进行定期测取变形位移数据,是反映边坡变形、位移最直观和有效的方法,能掌握边坡施工过程及竣工后所处稳定状态。(2)先采用地质钻机在边坡钻孔并埋设测斜管(埋深应大于潜在滑动面10m),再采用测斜仪观测坡体位移。由前后次倾斜测量结果分析对比计算出坡体水平位移沿深度的分布。
(1)监控量测设计方案;
(3)监控量测结果及上报资料;
(4)监控量测数据汇总表及观测资料;
(5)监控量测工作总结报告。
七、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量保证措施:
1、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4.2监测范围
根据本路段路堑边坡的特点,设计对所有高边坡(土质边坡>20m,岩质边坡>30m)采用地表变形监测、对部分高边坡进行深层位移监测及锚索应力监测。各段边坡根据具体工程措施选用。
4.3地表变形监测
监测内容:边坡地表变形,观测裂缝发展情况;(2)工作方法:采用全站仪监测各位移监测点的坐标、高程;利用直尺量测裂缝宽度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各次测量数据监测边坡变形情况;(3)工作程序:在深挖路堑边坡范围内,从挖方边坡最高处开始设监测断面,并沿路线方向每隔30m~50m间距向两侧均匀布置监测断面。于断面边坡坡口线外2m处埋设位移监测桩(C15预制砼、0.2mx0.2mx0.8m,中间埋深钢钉测头)。开挖过程中,在对应边坡平台位置埋设位移监测桩,直至边坡坡脚;(4)位移监测断面可根据实际地形、施工情况及坡面边坡地质条件作适当调整;(5)位移观测基点宜设置在相对稳定的区域;(6)施工中应注意保护位移监测桩,避免被施工机具破坏,影响观测结果。示意图如4-3-1,4-3-2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案⽬录⼀、⼯程概况 (2)⼆、监测⽬的 (2)三、监测⽅案编制依据 (2)四、技术要求 (3)4.1、监测项⽬及⼯作量 (3)4.2、监测⼯期及监测频率 (3)4.3、监测警戒值 (4)4.4、监测等级 (5)五、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5)5.1、基准点的布设与保护 (5)5.2、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7)六、监测⽅法及精度 (9)6.1、控制⽹测量⽅法及精度 (9)6.2、各项⽬监测⽅法及精度 (11)6.3、巡视检查 (15)七、监测应急措施 (16)⼋、监测数据成果提交 (16)九、监测⼈员的配备 (17)⼗、监测仪器设备配备 (17)⼗⼀、进度保证措施 (18)⼗⼆、质量保证措施 (18)⼗三、安全保证措施 (19)⼗四、基坑监测平⾯布置图 (20)监测技术⽅案⼀、⼯程概况拟建项⽬为武警厦门消防⽀队经济适⽤住房项⽬⼯程北侧边坡,由于住房项⽬建设,将对场地进⾏开挖,形成本边坡。
坡脚为⼩区道路,标⾼约24.5m,开挖形成的边坡坡顶标⾼介于28.6~45.3m,边坡⾼为4.10~20.70m,边坡长度约180m。
中部由于开采⽯材,现留有长约82m的采⽯坑,⾼2~13m。
边坡北段及采⽯坑主要为岩质边坡,南段为⼟质边坡,为永久性建筑边坡。
根据《建筑边坡⼯程技术规范》第3.2.1条判定,K0+000~+090、B0+000~+082段边坡安全等级为⼀级,其余地段安全等级为⼆级。
⼆、监测⽬的1)保证施⼯安全。
边坡⽀护⼯程是⼀种风险性⼤的系统⼯程,施⼯应遵照动态设计、信息化施⼯规定,确保边坡及周边的安全。
2)预测施⼯引起的⽀护变形。
根据变形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措施提供依据。
3)控制各项监测指标。
根据已有的经验及规范要求,检查施⼯中的各项监测指标是否超过允许范围,并及时分析上报,以便做出施⼯调整的依据。
4)验证⽀护结构设计,指导施⼯。
结构设计中采⽤的设计原理与现场实测的结构受⼒、变形情况往往有⼀定的差异,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较以判断前⼀步施⼯⼯艺和施⼯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步的施⼯参数,做到信息化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