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费曼人物评析

合集下载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简介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简介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简介理查德·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一生之中在物理学上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理查德·费曼虽然在物理学上拥有着超凡脱俗的成就,但是在文史类的学习上却是一个非常差的学生,甚至是一生之中都不善于英语的拼写。

1918年5月11日,费曼出生在纽约的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中。

1935年,费曼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先学数学,后学物理。

1939年,费曼本科毕业,毕业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上。

1939年9月,费曼在普林斯顿大学做惠勒的研究生,致力于研究量子力学的疑难问题:发散困难。

1942年6月,费曼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3年,费曼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参加了曼哈顿计划,后来费曼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1945年6月16日,费曼的第一个妻子阿琳·格林鲍姆去世。

这一年费曼开始在康奈尔大学任教。

1949年,费曼发表了“正电子理论”和“量子电动力学的空时探讨”。

1951年,费曼到加州理工学院做老师。

加州理工学院把他的一系列讲座收集在一起,出版了《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被称做“老师的老师”。

1960年,费曼再婚,之后生育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65年,费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费曼获得的奥尔斯特教育奖章。

1986年,费曼受委托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在国会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证明出事原因。

1988年2月15日,费曼因腹膜癌在加州洛杉矶逝世。

理查德·费曼是美国近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整化的计算方法,为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其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物理学著作,并且曾经参与美国核武器的研究,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理查德·费曼的成就。

理查德·费曼的成就一:首先理查德·费曼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建树,费曼的最主要的贡献是全面发展了将量子理论应用到当代前沿研究领域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并且由此对这个领域的当代图景产生重大的影响。

费曼:诞生天才的土壤是自由与兴趣

费曼:诞生天才的土壤是自由与兴趣

费曼:诞生天才的土壤是自由与兴趣费曼一生都觉得世界是有趣的,以纯真的好奇心去看这个宇宙。

他说,“我可以与怀疑、不确定、不知道共存。

我觉得比起知道可能是错的答案,不知道反而更加有趣。

”“I can live with doubt, anduncertainty, and not knowing. I think it ismuch more interesting to live not knowingthan have answers which might be wrong.”01继续闹吧,费曼先生100多年前,理查德·费曼在美国纽约出生。

费曼是谁?他是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开创量子电动力学、发明费曼图;他亦传奇无数,曾偷偷打开放有原子弹机密的保险柜、为舞厅老板出庭作证、在皇室面前边抽烟边讲烂笑话、身为物理系教授跑到生物系与学生一起上课做功课、飞到巴西参加音乐表演等。

费曼从不介意别人目光,他甚至写自传细说这些离经叛道的行径,使他可能成为物理学界里比爱因斯坦更有名的物理学家。

02“拼爹”的费曼按照费曼的经历和折腾程度,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一定是那种天才神童。

其实,他和爱因斯坦一样,很迟才开口说话,他也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而把自己对科学的聪明才智归功于父亲的启蒙。

费曼的父亲是个卖制服的商人,和物理学八竿子打不着,但费曼从父亲处学到了如何学习。

有一天,费曼在玩一辆玩具货车。

他在玩具货车上放了一个球,然后他发现当他把玩具货车向前拉时,球会向后滚。

费曼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玩具货车明明向前跑,但球却向后滚?他跑去问父亲,父亲对他说,“其实球并没有向后滚,你试试水平看着玩具货车,就会发现这只是错觉。

”费曼照做,果真发现球其实是向前滚的。

他再问父亲,为什么?父亲的答案影响他一生往后看待宇宙万物的态度:“那是个神秘的现象,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普遍的原理是,运动中的东西会继续运动,静止的东西会继续静止。

科学家们叫这做惯性,但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惯性。

从费曼的物理教学思想谈教学改革

从费曼的物理教学思想谈教学改革

从费曼的物理教学思想谈教学改革1、酷爱教学的物理大师—费曼理查德·费曼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约40年,30年代初,从普林顿大学毕业后,随即被征招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曾经以量子动力学上的开拓性理论获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个独辟蹊径的思考者、超乎寻常的教师、尽善尽美的演员,一个热爱生活和自然的人.物理教学是费曼一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非常热爱教学工作,他曾写到:“我不相信,如果不教书我还能过得下去,原因是,这样就算我一点东西都想不出来时,我还能跟自己说:至少我还活着;至少我还在做一些事情,而且在课堂上时,你可以思考一些已经很清楚的基本东西,这些知识很有趣,令人愉快,重温一遍又何妨?教学能给旧的知识新生命,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新想法,能从新角度看事物,你会觉得很愉快,学生问的问题,有时也能给你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对我来说,教书以及学生使我的生命继续发光发亮.我永远也不会接受任何人替我安排一切——快快乐乐的不必教书,永远不会!”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物理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技术课程设置过于陈旧,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政府和高等教育,在这个背景下,费曼参与了加州理工大学基础物理的改革尝试,很少有大物理学家教新生的物理课,而费曼却被这一挑战和机遇所吸引.因此费曼1961年9月到1963年5月在加州理工大学作了有关物理学导论的演讲.他的演讲经过莱顿和桑兹的整理以后,出版了《费曼物理学讲义》,这套书主要是说费曼对物理学的理解,受到了世界物理学界的赞赏,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讲义超过了他对物理学所作的其他贡献,最终成了物理学的指南,所以他被称为‘伟大的老师的老师”.2、费曼的探索性与原则性思想费曼的成功除了天赋以外,最重要的是他那独特的“原创”思想和对科学的一丝不苟,把言语的幽默感以及对生活充满乐趣的精神动力应用在课堂上,把深刻的洞察力与对自然的热爱和迷恋结合在一起.他从不迷信权威,以至于使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物理学家.费曼非常喜欢解决问题,他想让自己从第一性原理开始来解每一个问题,这样就可以确信他做对了,免得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深入其他人的思想,而最终也许只能发现这些思想开始就是错的.他非常喜欢狄拉克的一句话:“看来这里需要全新的思想”。

理查德·费曼——科学老顽童

理查德·费曼——科学老顽童

理查德·费曼——科学老顽童理查德·费曼,1918年生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

1965年,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偷偷打开过放着机密文件的保险柜、在巴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

他曾经跟爱因斯坦和玻尔等大师一起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跟职业赌徒研究输赢概率。

他的自传更被称为是一封理科生写给世界的情书……这样一个如此有趣的科学老顽童,最早受到的启发竟然来源于他的爸爸,一位普通的制服商人。

-- 童年 --一个夏天,在纽约的凯兹克尔山上,当时的费曼还是一个小男孩,另一个男孩对他说:“看那鸟,你知道是什么鸟吗?”费曼回答说:“我一点也不知道。

”那男孩说:“你爸爸什么也没教你!”费曼的爸爸真的什么也没教他吗?看看费曼的爸爸是怎样做的。

“爸爸,那是一只什么鸟?”“那是一只斯宾塞的鸣鸟……你可以知道那鸟在世界上各种语言中的名称,但除此之外,你对有关它的事情一无所知,只不过知道不同地方的人们怎样称呼这种鸟罢了。

因此,让我们来观察这只鸟,看它在干些什么,那才是最要紧的。

”-- 求“学” --当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当研究生时,他用放大镜观看在常青藤上的蚂蚁,看到蚂蚁用脚在蚜虫身上拍啊拍的,蚜虫便分泌出蜜露,然后蚂蚁将一滴蜜露举起、咬破,“咕嘟”地吸了进去。

此时,年轻的费曼由于印证了父亲曾告诉过他的知识,并亲眼见证到这有趣的现象而兴奋地大叫。

费曼与蚂蚁的交手不仅于此。

有一天在宿舍,他又看着逛来逛去的蚂蚁好奇了起来。

他想知道蚂蚁是如何找到食物并告知同伴的。

于是他用小纸片和玻璃片搬运蚂蚁,设计实验并观察,然后证明后面的蚂蚁会循着前面的蚂蚁留下的“痕迹”确定去向。

费曼的实验结果跟其他科学家的研究不谋而合。

所谓的气味,即为昆虫自身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费洛蒙”,用气味留下的行走痕迹可称为“气味走廊”。

按照现代人“术业有专攻”的观点,兴趣广泛、爱好众多的费曼是不会有大出息的。

《费曼物理学讲义》评介

《费曼物理学讲义》评介

《费曼物理学讲义》评介一、作者简介1918年,理查德‧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诞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1942年,他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美国设于新墨西哥州的罗色拉摩斯(Los Alamos)实验室服务,参与研发原子弹的曼哈坦计划(Manhattan Project),当时虽然年纪很轻,却已是该计划中的骨干。

随后,他任教于康乃尔大学以及加州理工学院。

1965年,他凭借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与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 1906-1979)、许温格(Julian Schwinger, 1918-1994)三人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曼博士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其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问题,他也创造了一个解释液态氦超流体现象的数学理论。

随后跟葛尔曼(Murray Gell-Mann, 1929- ,诺贝尔物理奖1969年得主)合作,研究弱交互作用,例如β衰变,因而做了许多奠基工作。

费曼后来提出了高能质子对撞过程的成子(parton)模型,成为发展夸克(quark)模型的关键人物。

在这些重大成就之外,费曼将一些基本的新计算技术跟记号,引入了物理学,尤其是几乎无所不在的「费曼图」。

在近代科学史上,和任何其它理论形式相比,费曼图可能使人们思考以及计算基本物理过程的方式发生最为剧烈的改变。

费曼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育家,一生荣获众多奖项,尤其是1972年所获的厄司特教学奖章(Oersted Medal for Teaching)特别令他骄傲。

《费曼物理学讲义》这套书最初发行于1963年,有位《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书评家称该书为「……真是难啃,但是非常营养,风味绝佳。

即使已出版了二十五年,它仍是教师及入门学生的最优指南。

」为了增强大众对物理的了解,费曼博士还写了《物理之美》(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以及《量子电动力学––光与物质的奇异理论》(Q.E.D.: The Strange Theory of Light and Matter)两本著作。

物理学家费曼简介

物理学家费曼简介

物理学家费曼简介
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20世纪
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于191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他拥有华盛顿波
顿学院和纽约帝国学院的博士学位,并于1939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费曼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他著名的Feynman图算子
法被广泛用于量子电动力学中。

他还发明了费曼集(Feynman set)来分
析和模拟复杂系统和分子的行为。

此外,他还在统计物理学和统计力
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他曼定律以及费曼活塞理论。

费曼于1965年因其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
理学奖,他的著作更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所津津乐道。

费曼也曾担任
多所大学的讲师,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也曾主持美国
相关政治委员会的审议会议。

费曼的声望之大,甚至被称为“庞德的费曼”,他的智慧也将深
刻影响我们对物理科学的认识。

他不仅给了人们绝对公正的思维模式,而且用自身行动改变社会,让科学不再受限于政治、宗教和时代变迁。

物理学家费曼介绍

物理学家费曼介绍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是一位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以下是对费曼的简要介绍:理查德·费曼于1918年5月11日出生在纽约市,于1988年2月15日去世。

他在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领域的贡献使他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朱利安·施温格和汉斯·贝特共同分享。

费曼以其对物理学的独特见解、幽默风趣的讲座以及对科学教育的贡献而闻名。

他的讲座和写作使得复杂的物理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深受学生和一般大众的喜爱。

他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Caltech)担任教职,并在曼哈顿计划中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发。

此外,费曼还对许多其他科学领域有所贡献,包括量子计算、统计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

总体而言,理查德·费曼是一位多产而富有创造力的物理学家,他的影响力延伸到多个领域,使得他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人物。

理查德·费曼是一位以其独特风格和聪明才智而著称的物理学家,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和轶事与他相关。

费曼的安全箱破解:在曼哈顿计划期间,费曼受雇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他被授权使用特殊的文件保险柜。

然而,他发现其他科学家们常常忘记自己的保险柜密码。

于是,他通过观察同事们打开保险柜的动作,成功猜测了所有同事的密码,并在每个人的文件柜里放上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你的密码已被破解,下次请更改。

”费曼的创造性思维:有一次,费曼参加了一个关于新理论的研讨会。

他的发言非常独特,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以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方式陈述。

其他科学家感到疑惑,于是有人问:“费曼,你究竟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他回答说:“我不是在思考问题,我只是在思考有趣的事物。

”费曼的早期教育方法: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教书时,他的教学方法非常独特。

他会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解复杂的物理学概念,使用大量图示和幽默插图。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理查德·费曼的传奇人生与科学贡献《理查德费曼传》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科学家的传记,更是一部揭示人性、智慧和探索精神的伟大作品。

费曼,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影响了无数人。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费曼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

他曾经说过:“我能够活下来就是为了做物理。

”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中,也贯穿于他的日常生活中。

他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去理解。

他的人生,就像一部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科学史。

但费曼并非那种刻板、枯燥的学者。

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趣的灵魂”。

他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他喜欢搞恶作剧,常常用幽默和机智化解生活中的困境。

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得费曼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总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理查德费曼传》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独特的科学视角。

费曼不仅是理论物理学的巨匠,更是实验物理学的重要人物。

他对于实验的热爱和执着,使得他不断地挑战和突破科学的边界。

他坚信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真正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这种对实验的重视和追求在当今科学界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书中还为我们揭示了费曼的内心世界。

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世界的理解。

他坚信科学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无论是技术难题还是社会问题。

他的这种信念不仅影响了他的科学研究,也影响了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

读完《理查德费曼传》,我深深地被费曼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所打动。

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智慧和探索精神的平凡人。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并不仅仅是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公式,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重要工具。

最后,我想说,《理查德费曼传》不仅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传记,更是一部可以启迪心灵、激发思考的作品。

它告诉我们,生活不仅是追求成功和成就,更是关于探索、关于发现、关于成长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查德·费曼——伟大的科学家与教育者
冯卉 22130711
摘要:本文提出了费曼童年经历、部分科学研究成就以及对物理的教育贡献,展现了他幽默风趣、不同寻常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费曼量子电动力学教育
1.童年经历
1918年5月11日,费曼出生在曼哈顿。

在他的妈妈怀着他的时候,他的爸爸就预计说:“如果是个男孩,他会成为科学家。

”后来,此话显然是应验了的。

费曼会对物理科学着迷,以至于后来的在物理上成就,他的父亲梅尔维尔·费曼应该来说是功不可没的。

因为他很早就引导他的儿子以科学的方式去思考,他会收集彩色浴室花瓷片和小费曼做游戏,有意识地开始尝试让小费曼思考图形和基本的数学关系。

他为小费曼买了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还常带他去参观美国自然史博物馆。

小费曼也没让他的父亲失望,他对物理、对自然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会在推小车的时候发现小车中球的奇怪行为,即向前推小车,球会向后滚,反之,向前。

他的父亲就会向他解释,并告诉他“惯性”这个概念。

正是这样的例子,日后一直激励着费曼对每件事提出疑问,去探寻最基本的原理,他不因为有些事情已经被标明就认为自己已经理解过程本身。

父亲与他而言是科学的引导者和启蒙人,而母亲教给他的,就他自己说是:“我母亲教我懂得了我们能得到的最好的理解就是笑声和同情。

”所以,也是母亲成就了我们所认识的费曼,让他与众不同,与所有我们知晓的物理学家都不同,他并非过着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冷漠的逻辑学家的生活,他是鲜活的,和我们普通人一样。

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评论说:“我从未见过他作的演讲不让听众发笑。

”对于费曼本人来说,爱比科学重要得多,他既爱人们,也爱物理学。

2.科学之路
费曼将物理学研究当成一种娱乐,这很可能与他童年接受科学教育的方式有关。

他有种独特的与自然科学交流的方式,只有将其公式公开于世时,我们才能与之一起分享他“真实世界”的奥秘。

2.1关于宇宙线的证明
在麻省理工学院时,费曼证明了如果来自整个宇宙的宇宙射线确实各向同性地进入我们的银河系,那么它到达地球时也会如此。

他的老师巴利亚塔被费曼的证明深深打动,并提议整理一下投《物理学评论》发表,但老师却因为自己是级别更高的科学家而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费曼前面,即使那基本是费曼的理论,由于这是费曼图谋学术声誉的第一次体验,也就没有追究。

而最终费曼获得了胜利,这篇文章却引起了海森伯的兴趣,并在他出版的一本论宇宙线的书中讨论,费曼再次遇到巴利亚塔时问他是否看过海森伯的这本书,巴利亚塔回答说:“你在宇宙线方面有最终发言权。


2.2费曼——赫尔曼定理
在写毕业论文时,斯莱特给费曼布置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石英被加热时膨胀得远比诸
如金属等其他物质慢。

费曼很快被物质如何膨胀以及根本原因这一想法吸引,所以着手研究晶体中原子间力的作用方式。

费曼方法的基础是根据原子核电荷和核外电子云电荷的分布来计算分子或晶格中原子核所受的力,而只要知道电荷云的分布,就能从经典静电力学计算出电荷分布,再利用量子力学计算出电子云的电荷分布之后,相对而言,剩下的工作就简单许多。

最终,他完成了他的毕业论文,而这篇论文也深深打动了斯莱特,他鼓励费曼投给《物理学评论》,当年晚些时候,这篇文章以“分子中的力”为题发表,这一大大减轻了化学家负担的计算分子和晶体中原子行为的简化方法也被另一位研究者独立发现,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费曼——赫尔曼定理。

2.3量子电动力学与诺贝尔奖
费曼和他的导师惠勒一直致力于超距直接作用和时间对称的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通过猜想、实验研究,他们得出了一项著名的理论——惠勒—费曼理论,这是一种相对论性的超距作用理论,其中假定宇宙中有足够的吸收体,它是作为带电粒子发出的所有作用的收缩点,辐射阻尼就是这个理论的一个结论。

在1941年春天,他们带着这个理论在普林斯顿大学研讨会上做了介绍演讲,在那些日子里,即使是普林斯顿大学内部研讨会,其听众也必然会有诸如量子力学带头人之一的维格纳,当时最伟大的天文学家罗素等。

那一场报告演讲,恰好有从瑞士来普林斯顿访问的量子理论的一位先驱泡利,以及在附近研究院工作的爱因斯坦。

报告结束后,泡利表示不赞同,而爱因斯坦却说:“我认为要为引力相互作用找到一种与之对应的理论应该是很难的。

”他并不是在否定惠勒和费曼的理论,而是觉得他们的理论尚有发展的可能。

虽然没有得到热烈的赞同,但这一理论在第一次尝试就立住了脚,费曼的下一项任务是努力寻找一种方法将这一理论发展为量子力学的形式。

后来他摆脱了场而仅用了超距作用的想法写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又对论文做了深入研究,最终他的辐射吸收理论正式发表。

之后,费曼就一直致力于量子力学,他又对液氮的特殊性质产生了兴趣,并将超低温液氦的超流性与光子的行为方式类比,取得很大的进展。

后来,他和莫雷盖尔曼在弱相互作用领域,比如β衰变方面,做了一些奠基性工作。

费曼通过提出高能质子碰撞过程的层子模型,在夸克理论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65年,由于费曼在量子电动力学的成就,与朝永振一郎、施温格两人,共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3.教育成果
费曼以坦诚和严肃闻名,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关于物理学的演讲曾另无数青年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的奥秘。

费曼有一种特殊能力,就是能把复杂的观点,用简单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这在他的科学研究中也是可以看见的。

这使得他成为一位硕果累累的教育家。

费曼曾经应邀在巴西进行了十个月的教学,年终他应邀做一次讲演,来评述巴西的教育。

他认为巴西教育出来的学生“举一而不知返三”,他发现有时问一个问题,学生马上就答得出来。

但下一次问同样的问题,至少在他看来是同样的题材、同样的问题,学生们却答不出来了。

研究很久之后他发现,原来学生只是把什么都背的滚瓜烂熟,但完全不理解自己在背些什么。

他们很会解题考试,却不会“问问题”,都以向别人询问为耻。

他说他演讲的主题
就是巴西教育根本就没有在教科学,他说:“当我看到你们教小孩‘科学’的方式时,我的感觉就跟那希腊学者一模一样。

”他的坦诚和严肃可见一斑。

在诸多奖项中,最让费曼感到自豪的,是1972年获得的奥尔斯特教育奖章。

最初出版于1962年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被《科学美国人》这样赞誉:“尽管这套教材深奥难懂,但是它的内容丰富而且富有启发性。

在它出版25年后,它已经成为讲师、教授和低年级优秀学生的学习指南。

”费曼自己则在前言中写道:“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你们应付考试,也不是帮你们为工业或国防服务。

我最希望做到的是,让你们欣赏这奇妙的世界以及物理学观察它的方法。

”这也许就是他与众多物理学家、科学家不同的地方,他爱科学,痴迷于科学,但他更爱人们,更爱帮助人们进入科学的殿堂。

而他幽默的话语、深入浅出的叙述已经影响了许多人。

很少有物理学家能在自己的科研以及教育两方面都做的很好,因为科学家的特质往往是沉默寡言、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或者是思维跳跃、天马行空、难以理解,的确,这些特质有助于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迸出思想的火花并取得震撼人心的成果。

但这些并不是一位教育者必须的特质,教育者的特质应该是循循善诱、温和耐心、乐于助人的,他必须有将一件深奥复杂的事物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的能力,而费曼却拥有这两种人的特质。

他痴迷科学也喜爱教育;他是科学的顽童,也是教育的圣者;他让神秘的自然科学看起来不再那么拒人千里,他让好奇的孩子们有机会透过他幽默生动的话语探寻未知的世界;他是一座桥梁,两端连接着自然科学和想要探索它的人们;他以取得的科学成就为荣,更为自己的教育成果自豪!
参考文献:
[1]约翰·格里宾玛丽·格里宾.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2]费曼.别闹了,费曼先生—科学顽童的故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