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

合集下载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旅游英语翻译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工作,旨在帮助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旅游。

本文将介绍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包括旅游英语翻译的定义、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旅游英语翻译的定义旅游英语翻译是指将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服务和体验等内容,从英语翻译为其他语言,或从其他语言翻译为英语的过程。

旅游英语翻译属于跨文化翻译的范畴,旅游英语的翻译旨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认知,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和享受不同文化和旅游资源。

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旅游者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1.语言障碍: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语言不同,旅游者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无法理解当地的语言和文化。

2.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也有所不同,旅游者可能无法理解当地的文化,造成一些误解和不舒适的体验。

3.旅游服务不足:在一些地区,由于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旅游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交通不便、住宿质量差等。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了解决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问题,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1.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在旅游之前,可以学习一些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以更好地理解当地的人、风俗、文化和历史。

2.寻找翻译服务: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寻找翻译服务,例如当地的翻译机构或翻译软件,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地的信息和文化。

3.沟通交流: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来解决沟通障碍和文化差异问题,例如与当地人交流、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和节日等。

4.了解旅游信息:在旅游之前,可以了解一些旅游信息,例如当地的旅游景点、交通等,以便更好地计划旅游路线和行程。

总之,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旅游者需要通过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寻找翻译服务、沟通交流和了解旅游信息等方式来解决旅游翻译问题,以便更好地享受旅游资源和体验不同文化。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障碍及其策略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障碍及其策略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障碍及其策略作者:张庆梅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11期摘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材料的翻译工作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旅游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旅游英语资料的译者及读者文化背景差异极大,旅游材料的翻译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材料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策略跨文化旅游是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陈刚,2004)。

在各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涉外旅游就是一个典型,不同文化背景的旅行者间交流是通过旅游翻译者的翻译来实现的,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本形式及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旅游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旅游翻译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要达到宣传的实际效果。

为了传达旅游目的地的准确信息、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在旅游翻译中融入并强化跨文化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分析了旅游材料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并就出现的障碍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障碍形成的原因1.英汉两种语言间表达存在很大差异从汉英文本的语言特色及风格角度来看,汉语一般用很多形容词来传达其意义,而英语则习惯用简单的句型来表达。

因此,若旅游文本材料按照汉语表达习惯逐字翻译成英语文本,则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而英语的旅游文本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及准确性,一般使用简约、直观的文字。

涉外旅游材料在英译过程中,因汉英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会给译文读者带来障碍。

2.汉英文化传统习俗的差异汉英文化因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都会使两种语言在翻译时出现一些语意不对等的情况。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旅游成为了人们跨越国界,体验异国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沟通和翻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中,旅游英语翻译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进行研究和探讨。

1.1 促进旅游者与当地人的交流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存在语言障碍,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

良好的英语翻译能够促进旅游者与当地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旅游者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

1.2 提升旅游体验质量良好的英语翻译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信息,提升他们的旅游体验质量。

通过翻译,游客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享受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体验。

1.3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良好的英语翻译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将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增加当地旅游业的收入和知名度,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的挑战和应对策略2.1 语言和文化差异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英语翻译需要兼顾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地进行直译,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含义和内涵,将信息传达给游客。

应对策略: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翻译工作中,需要注重文化差异的理解,从而进行更准确和恰当的翻译。

2.2 表达方式和习惯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这也是英语翻译面临的挑战之一。

有些地方的特色活动、习俗等可能无法通过简单的语言翻译进行准确传达。

应对策略:翻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通过丰富的实地调研和了解,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将当地特色活动、习俗等精确地传达给游客。

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2.3 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关于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关于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关于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业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说,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旅游英语翻译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意识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建议。

一、跨文化意识的概念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中,借助于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进而能够适应和应对其中所蕴含的相应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的能力。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游客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二、跨文化意识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1. 理解文化隐喻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一些隐喻的表达方式,而这些隐喻对于准确理解文化的本质至关重要。

有些隐喻在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转译这些隐喻。

2. 避免文化误解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容易产生文化误解。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通过跨文化意识避免产生这种误解,以免给游客带来不便或困扰。

3. 考虑文化因素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目标文化的特点和习俗。

某些文化可能对礼貌用语有特殊要求,翻译人员需要注意这些差异并适应目标文化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和建议1. 研究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人员应该对目标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习俗、礼仪、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与培训课程以及与该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来获取这些知识。

2. 观察和比较不同文化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意识。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比如饮食习惯、衣着打扮、社交礼仪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

3. 跟随经验丰富的翻译人员学习与经验丰富的翻译人员合作或跟随他们学习,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

4. 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翻译效率现代技术手段如机器翻译、云翻译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翻译效率,但仍需要人工的修正和调整。

跨文化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探析

跨文化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探析

跨文化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探析跨文化旅游英语翻译是将中文旅游内容或信息转化成适合英语国家或英语读者的形式。

由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翻译旅游内容需要考虑到语言、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将中文的景点名称、地名、饮食、文化习俗等直译成英文可能会带来误解或不理解。

翻译者应该注重文化背景的转化,使得英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将“长城”翻译成“The Great Wall”而不是直译成“The Long Wall”,这样更能传达中国长城的辉煌和壮丽。

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翻译旅游内容需要考虑到英语的表达习惯和习语的差异。

中文中的“五颜六色”可以翻译成“colorful”或者“vibrant”,但不能直译成“five colors and six colors”。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

有些文化、风俗习惯和历史背景在不同国家之间差异很大,翻译者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解释和说明,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中国的古建筑和历史遗址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非常熟悉,但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可能会陌生。

翻译者可以通过添加解释或背景知识来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注重细节和专业性。

旅游翻译不仅是对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对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质量的保证。

翻译者需要对旅游行业有一定了解,并且有专业的翻译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准确传达中文旅游内容。

跨文化下的旅游英语翻译需要考虑语言、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

翻译者应注重文化背景的转化,避免直译和误解;注意语言和语法的习惯差异;关注文化差异,通过解释和背景知识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同时注重细节和专业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这样才能实现旅游英语翻译的目标,使得英语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跨文化旅游。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旅游的普及化,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旅游领域中。

这就需要在多语言和多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翻译,以便旅游业的顺利进行。

旅游英语翻译是一种突破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交流方式,它涵盖了旅游行业中的各种分类,如旅游宣传材料、旅游信息、导游解说、旅游指南等。

这种翻译需要考虑到各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保证翻译的精准性和准确性,让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宜人的旅游体验。

旅游英语翻译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 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文化差异分析。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对同一物品或概念的理解不同,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文化差异,把握它们在旅游领域中的体现,以便进行有效的翻译。

2. 熟练掌握旅游英语的专业术语。

旅游业拥有大量专业词汇,翻译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3. 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旅游英语翻译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以便旅客更易于理解,并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行程。

4. 善于应对紧急情况。

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紧急情况,如疾病、天气等,翻译者需要快速应对,提供合适的翻译服务,以便旅游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背景的差异是最大的难点,翻译者需要面对这种情况。

例如,在英语中,“拜访”这个词是一种礼貌的方式,而在中文中则是一种正式的方式。

翻译者需要了解这种差异,以便适当地进行翻译。

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一个好的翻译可以增加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和业务,在许多国际旅游市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因此,旅游英语翻译需要翻译者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语言技能,以便提供优质的翻译服务,让旅游过程变得更为顺利和愉快。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旅游是一项跨文化的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在跨文化背景下的问题和挑战。

旅游英语翻译在跨文化背景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的差异。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使其在目标文化中有相同的效果是一项挑战。

在中文中,“福”和“禄”代表着幸福和收入的意思,而在英文中,“happiness”和“income”这两个词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以确保准确地传达意思。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这会影响到旅游英语翻译的选择和传达方式。

中国人在旅行时可能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而西方人可能更加注重现代化和娱乐。

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考虑到目标文化的特点,选择适合该文化的翻译策略和风格。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还面临着文化误解和歧视的问题。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有时翻译会出现误读或歧义。

西方人习惯于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含蓄和委婉。

如果翻译不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就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翻译人员需要对目标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以避免文化误解和歧视的情况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语言学、语言文化学和翻译学等多学科知识。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文化敏感性,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适应目标文化的需求。

翻译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旅游业和文化环境。

跨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它涉及到语言、文化、价值观和习俗等多个方面,需要翻译人员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翻译人员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并在目标文化中产生相同效果,才能实现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价值。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旅游英语翻译的复杂性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旅游英语翻译的复杂性
下旅游英 语翻 译 的复杂性 和创造性 之 研究” ( 目编号 项
O C 2 )成果之一。 9 97 作者简介: 肖乐 (9 0 ,女,湖南安仁人 ,湘南学 17 -)
院大英 部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应 用语
言学。
1 56
中是贬义词 ,而在汉语中 “ 愚公”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排
考。
那么 ,你事先并不知情 ,对吧7
Ye . s

是的。( 我知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 )
Yo i n’ t a t t o n e i i d a c , dy u ud d me ha y uk w t n a v ed n n i o ?
你不是说你事先知道此事 ,是 吗?
Ye , i s sM s .
旅 游英语翻译 过程是一个受各种 文化 因素影响和作用 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 角看 ,影响旅游英语翻译
的复杂性主要有四个因素: 语言 因素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文化差异 、 原语文本承载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 目的语语境 因
素、空缺现 象。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要 注意旅游英语翻译的复杂性 ,才能将原文的内容准确地呈现在读者 面前。
关键词:旅游英语 ;翻译;复杂性;跨 文化 交际;文化差异;语境;空缺现 象
中图分类号 :H 1 . 3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2 9(0 0 卜0 5 -3 6 3 2 1 2 1 )1 1 60 ' 语言 习惯 以及会话活动类型却少有提及 , 因此, 用失误屡 语 有发生。 32 这就需要 我们在进行旅游英语翻泽时,还要 ”IP ja
第 3 卷 第 1 期 1 1
21 0 0年 l 月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摘要:旅游的国际化,意味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兴起,这给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了交流需求。

为了在旅游业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和缩小文化差异,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旅游英语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提高旅游英语翻译者把源语转化为目标语时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解决由交际障碍和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从而为旅游区输送更多的翻译人才,促进国际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英语文化差异旅游经济20世纪以来,人类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足不出户的社交模式已远远成为过去,汽车、火车、高铁与飞机高速发展并且逐渐普及,一日千里已成为人们的日常。

与此同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这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出境旅游机会。

据笔者了解,近十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呈正比持续上升,入镜人数也随之快速上涨。

正是因为如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并开始蓬勃发展。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旅游有了交流沟通的需求,这种需求逐渐扩大,蔓延至全球各地。

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彼此的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理想信念可能截然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的障碍,相互的误解更可能导致严重的文化冲突、两个民族乃至两个国家之间的隔阂。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势在必行。

1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饮食、社交礼仪、制度习俗等)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实时且直接的口语交际。

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交流过程,而旅游英语则是直接沟通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之一。

[1]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出入境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出入境旅游,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加,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彼此的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理想信念等都存在着差异,译者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时候往往需要换位思考,减少由于文化、语境、思维等不同造成的交际障碍与交际损失。

2跨文化交际下旅游英语翻译差异2.1旅游英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形成自身特有的价值观、世界观、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等等,这些构成文化。

[2]因此,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主要有饮食文化差异、社会习俗差异、人文历史差异等等。

而旅游文化差异则是人文历史差异中最显著的一部分。

王佐良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3]由于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有所不同,中西方在语言风格和特色上也大相径庭。

在介绍某处旅游景点时,汉语旅游文本更多地使用描述性的词语,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赋予其中国人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与含蓄婉转。

而英语旅游文本则是风格简约、逻辑严谨,他们更加注重文本的客观性,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故译者常常短短几句便介?B清楚景点的地理位置、服务设施等,直观易懂。

例如,在翻译舟山著名文化景点“普陀寺庙”的时候,译者就译成“ThePuTuoTemple”,笔者认为这种单纯的音译无法反映其背后的悠久历史,听之乏味,不了解其中缘由的西方游客不免会感到失望,这大大不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同时也阻碍了中华民族宝贵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又如SpringFestival,对外国游客而言,这可能只是一个在春天里的普通的节日,至于它在中国人心中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完全传达不出来,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这些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外国游客也完全不了解,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这些根本不存在。

再说龙,中国人一直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殊不知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极其邪恶的生物,若在交际中介绍自己是“descendantsofthedragon”,不仅无法传达自己的本意,更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所以,中西方文化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译者需要在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基础上,考虑交际对方所处的文化背景,仔细领会并且融会贯通。

为此,何兆熊在《语用学概要》中指出:“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交际双方除了所用的语言相同外,还必须具有一些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

”[4]2.2旅游英语中的中西语境差异语境(context)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y)提出的,王建平对它进行了更准确的定义:“语境就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5]纽马克认为:“语境是所有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则、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语义。

”[6]旅游英语的翻译要想传达出译者的语意,就要充分考虑译文的语境,只有在正确的语境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中国人常说的“老字号”被译者译成“oldandreputablerestaurant”。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老字号”中的“老”本在说明一家店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然而却被译成“old”,英文中的“old”指的是“老旧、无新意”。

可想而知,原本的褒义在西方人眼中却被理解为贬义,相去甚远,如果翻译成“reputablerestaurantwithalonghistory”更能传达出“老字号”的内在语意。

2.3旅游英语中的中西思维差异“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度的综合和统一。

”[7]专事法国文学翻译的大家傅雷曾指出:“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多么远。

他们喜欢抽象,长于分析;我们喜欢具体,长于综合。

”[8]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其思维方式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的。

人作为思维的个体,因职业、性别、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的差异,其思维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

但同一民族的人,由于生活在同一社会、同一文化氛围中,其思维方式存在共性。

对比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举措。

例如,张家界天子山贺龙公园里潘鹤教授设计的贺龙元帅的铜像,高6.5米,重约100吨。

在《张家界旅游画册》中对这尊铜像的描述是:“TheGrandBronzeStatueofMarshalHeLong (1896-1969),oneofthefounder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borninSangzhisomewhat60kilometersfromthetouristsite,ledmanybattlesduringtheChineseCivilWarandAnti-JapaneseWar.”这份旅游文本描述的主要是设计者的生平与其所做的突出贡献,而不是这尊铜像的雄伟气势。

译者在这里充分考虑了中西方的思维差异,在翻译的时候进行了换位思考。

对外国游客来说,雕像的宏伟气势可以通过自己近距离的观察来亲自体会,他们关注的并不是雕像具体的长宽高,而是雕像背后设计者的生平、为什么要设计这尊雕像,他们想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

译者在翻译时便很好地抓住了外国游客的这一心理,删减了对铜像的具体介绍,增加了他们想要知道的文化背景。

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思维差异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需要对其有足够重视。

3跨文化交际下旅游英语翻译策略3.1音译结合意译中国幅员辽阔,风景名胜繁多,简单且直白的音译无法向外国友人传达出各旅游景点所赋有的深厚历史底蕴,故译者需要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尽量规避这种损失,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更好地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使一个景点在他们心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名词,而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象征。

所以,在一些著名景点的翻译上,可以采取音译,但同时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在语音标准的基础上巧妙添加意译,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体会景色的美好之处。

例如:天坛(TempleofHeaven),直译为“天上的寺庙”,这一翻译属于意译的用法,简洁明了地介绍出了古人建坛祭天的历史文化内涵,若是音译为“TianTan”,不仅完全传达不出其原本含义,更会让西方游客觉得疑惑,对这一景点提不起兴趣来,从而严重影响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再比如说长城(GreatWall),直译为“很长的墙壁”,简单且直白地道出了长城这一中国著名历史景点的特点。

庐山(LushanMountain),音译结合意译,Lushan是这座山的名字,mountain则说明了这个景点是一座山,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

3.2归化结合异化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交际的语言既不可能是绝对的异化语言,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归化语言,而只能是原语和译语的“?s合”语言。

[9]在旅游英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景点的特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恰当运用两种策略,合理地把握这个“度”,以达到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例如:“紫禁城”,不能直接译成“Zijincheng”,要依据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异化处理,译成“theForbiddenCity”会更好;“颐和园”,同样不能直接音译成“YiHeYuan”,而要异化为“TheSummerPalace”,这样一来不仅指明了这是一座院子,而且也突出了颐和园这一景点的特点,达到了预期的翻译效果。

3.3增补结合省略在一段旅游文本的翻译中,无法逐字逐句将源语转化为目标语,这时我们就需要学会适当增加与删减了。

这是旅游英语翻译中最为常用的又一变通手段,增补也好,省略也好,都是增词不增义,减词不减义,反而能使意义更加明确,文字更加通达。

例如:“四大发明”,译者需要进行一定增译,转化成“TheFourGreatInventions(paper-making,gunpowder,printingtechnique,compass)”,这样可以给外国游客一种直观的感受,在第一时间就能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具体指代的内容。

译者在进行旅游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时,要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语境差异与思维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更为有效且顺利的沟通交流,更好地为中国旅游产业服务,将中国的风景名胜推向全世界,提升中国旅游业在世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