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考作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三个原则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三个原则

2025年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三个原则一、扣得住【技法概说】“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质量就是生命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运用指津】三个分论点从同一角度不同层面论证“质量就是生命”这一论断。

第一个分论点从消费者的层面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从“企业生存发展”的层面论证,第三个分论点从“国家地区的形象”层面论证。

三个分论点均紧扣中心论点“质量就是生命”。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范例展示】二、分得开【技法概说】“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运用指津】分得开的关键是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炼论点。

上边三个分论点之所以界限清楚,就是因为角度不同。

第一个着眼于“自己”,第二个着眼于“别人”,第三个着眼于“共同提高”。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范例展示】三、排得顺【技法概说】“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读书乐。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3.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运用指津】上边三个分论点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个人、民族、人类。

顺序合理,逻辑严密。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综合实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学时我能哼唱《西游记》中片尾曲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初中时我读到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最近,我读到现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媒体说的话,他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

高考作文辅导 设置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技巧

高考作文辅导 设置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技巧

高考作文辅导设置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技巧一、分论点三要求:1、扣得住:紧扣标题、主题、观点——分而不离如:《自是人中第一流——致敬时代楷模》①时代楷模,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襟怀。

②时代楷模,有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

③时代楷模,亦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忍意志。

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不能重复交叉——分而多彩如:《时代楷模留清晖,吾辈少年续光明》①一敬他们致力于事业的坚毅之心。

②二敬他们不顾及个人安危的勇敢之身。

③三敬他们向他人传递关怀的温暖之手。

3、排得顺:排列有序,或并列,或递进,或先正后反——分而有序如:(1)人生在世,意气不可无。

(中心论点)①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

(个人)②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

(集体)③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国家)(2)意气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正确使用。

(中心论点)①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上成功的巅峰。

②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

③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

二、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是什么?”——类别和性质的问题分析“是什么”就要抓住中心论点中关键概念的特性、表现等加以分解,进而帮助读者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

例1:《青春永不朽》青春永不朽。

(中心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⑨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例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

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

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

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2、“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分析“为什么”可从中心论点的原因、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

①摆脱困境须要争。

②实现理想须要争。

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例2:人要学会原谅自己。

(中心论点)①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摆脱错误的阴影,走出自责的泥淖。

②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困难。

高中作文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如何设置分论点(三)》教案

高中作文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如何设置分论点(三)》教案

《议论文写作之一:如何设置分论点(三)》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设置分论点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之一:纵向思维法教学方法:讨论;展示;训练;讲评。

教学条件:导学案;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思维的角度(一)横向思维法(二)纵向思维法(三)辩证思维法二、纵向思维的角度(一)由此及彼例1:《历史璀璨,未来可期》示例一:过去十年是奋斗的十年,是硕果累累的十年。

未来十年是拼搏的十年,是奋勇向前的十年。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历史璀璨,未来可期。

示例二:铭记历史,让梦想更明亮;期许未来,让奋斗更辉煌。

例2:《文化蕴千年,育了中原》识文,以不息之精神学习文化,品古人之贤;创文,以发展之精神创新文化,铺未来之路;扬文,以广博之精神发扬文化,起大国之风;文化的精神不只在于它的久远,还在于它的精深,更在于它经历千年打磨依旧发人深省的特质。

年轻的心铸就年轻的魂,新的终点陈列着新的奖杯,我们跃跃欲试,我们蓄势待发。

小结:思路:在时空上的的层层递进。

形式:①由古及今;②由远及近。

(二)由点到面例1:《要做老实人》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贡献。

例2:满分作文《青春追梦唱时代》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唐代诗人韩偓有言:“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摧。

”时间的快速流逝常常让我们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忘记当初坚持的梦想。

如果青春之时坚持自己的梦想,何须遗憾之时再慨叹?何不今日即拍去时间的尘土,唱响青春之歌,助力人生之梦!(开篇:紧扣演讲对象并阐释演讲的主题) 青春有梦唱人生。

(分论点一)对偶像的追求或许能带给我们某种精神上的动力,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转瞬即逝的闲愁别恨。

我们不能只活在别人的精彩中,而应该唱出自己的青春之歌,做自己的青春英雄。

17岁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沈崇诲,在“九一八”事变后,领导各大学学生组织义勇军。

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如何拟写分论点

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如何拟写分论点
分论点: ①宽容是 一种博大的胸怀 ; ②宽容是 一种高远的境界 ; ③宽容是 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
2.并列式横向Hale Waihona Puke 解(2)原因追问——为什么
即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论 点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它可以与中心论点构成因果复句。 例如: 中心论点: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
从“是什么”的角度设立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
3.递进式纵向分解 (2)思维广度:个人——集体——国家
比如: 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①没有规矩,个人难成才(个人)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集体) ③没有规矩,国家难以发展(国家)
3.递进式纵向分解 (3)境界高度:外在(行为)——心理——精神
比如: (2021年新高考Ⅰ卷)“体育之效”“强弱之变” ①扬体育之效,增强体质,强吾生之体魄(身体) ②扬体育之效,磨练意志,强吾辈之心智(心理) ③扬体育之效,铸体育之精神,建体育之强国(精神)
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个人—集体—国家,物—人,现象—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做,物质—精神,当代价值—永恒价值,功利意义—精神意义, 个人修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国际关系……
分论点拟写方法
1.从作文材料中获取分论点 作文材料是我们中心论点的来源,也是我们写作的依
2.并列式横向分解
(3)结果追问——会怎样
就是把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确定为一个带有行动性命 题,去推想做了这一行为之后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果,会有什么样 的意义或影响。
常用表达方式:做到……就会(才能、得以)……。
中心论点:热爱生活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课件
流云秋风金黄,月落舟窗,歌一阵低碳的笙箫。 花开岁晏沉香,文明生长,奏一曲低碳的琴调。 飞鸿遥踏雪泥,莫问征程,唱一首低碳羽生。
以低碳为源,引一渠活水
寰宇一白雄鸡唱,拿云系日少年心。引低碳之足水,需 积极广泛宣传。
乔木亭亭倚苍盖,栉风沐雨自担当。引低碳之活水,要 充分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引低碳之净水,要 身体力行,各方行动。
分论点1:"从前车马都很慢。”慢是一种态度, 是沉潜,是厚积,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分论点2:"如今发展都很快。”快是一种速度, 是前进,是启迪人类的优良之师。
分论点3:"直挂云帆济沧海。”快慢之行要权 衡,要选择,在慢中悟真谛,在快中促发展。
黄金标准三:排得顺
“排得顺”,即各分论点之间,不是简单、 无序的堆砌, 而是精心排序,形成有机联系和逻 辑关系。
【作文示例】 ①一个有序的社会,始于规则。
一个和谐的社会,归于道德。 ——“规则与道德”作文分论点
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故事,是明志的苦胆,是唤醒自我的闹钟。 好故事,是奔涌的国潮,是鳞爪飞扬的中国龙,
是雄浑有力 的中国雅颂。 ——“好故事有力量”作文分论点
③青春只有“正步”。 人生永无“稍息”。
——“新青年,新征程”作文分论点
粗粝能甘,熔铸爱国热忱;
粗粝能甘,沉浸于简单纯粹的孔颜之乐;
粗粝能甘,磨砺自我,砥砺自我。
二是角度各异,多维提炼。
【作文示例】 ①中国红,昭示着初心的坚定和炽烈。
生态绿,映衬着自然的和谐和发展。 荣耀金,彰显着发展的成果和惠民。 古典墨,散发着中华文明的气质和魅力。
——“中国色彩”作文分论点
②工匠精神意味着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 工匠精神意味着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 工匠精神意味着追求卓越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工匠精神”作文分论点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巧设分论点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巧设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润色技巧
1、填充修饰语 写出较简短的分论点句后,可以在句子中加入适量的修饰语,使
之语意更加完整充实,语气更加舒缓自然,修饰语可优先考虑四字 词组。
议论文分论点润色技巧
示例 逼迫,让懒惰者变得勤奋; 逼迫,让迷茫者变得清醒; 逼迫,让失意者迈向成功; 填充润色: 逼迫,让无所事事的懒惰者勤奋向上; 逼迫,让浑浑噩噩的迷茫者豁然开朗; 逼迫,让灰心丧气的失意者东山再起;
五、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也叫对立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
C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外延的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而且这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那么这两个概念的
关系称为反对关系或者对立关系。
A
B
反对关系可用图5来表示,其中A、B两个部分
表示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的外延这两部分完全没有
相同的地方,但两者之和小于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
1.构建分论点的几个角度
要学会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构设分论点。 常见的拟写分论点的角度有: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一)并列式横向分解 (1)追问类属法一一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 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 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
二、属种关系
属种关系也叫从属关系、主从关系。不是同一
A
关系的两个概念,如果其中一个概念的外延完
全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就
具有属种关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中,
B
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作属概念,外延较小的
那个概念叫作种概念。概念的属种关系可用图2
表示。比如:“运动会”与“奥运会”、“媒体”

精编版——高考作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精编版——高考作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题“读“的分论点。
1
读,是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 匙; 2 读,是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 匙; 3 读,是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 匙。

2、理由法

几个分论点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 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即原因类。 或者几个分论点是讨论“会怎样”,主要 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 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即结果类。
练习

以“找准位置”为话题,从为什么和怎么 办的角度分别提炼分论点

分论点
1从“为什么”的角度——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2从“怎么样”的角度——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能力、兴趣、 性格)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审时度势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不懈追求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把握机遇

4、对象内容法: 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 a 珍惜拥有的亲情。 b 珍惜拥有的友情。 c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 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
照应开头)
论点并列式范文一 学会转折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直直的通向 尽头。当遇到阻碍、迷路和困苦时, 请学会——转折。(中心论点)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 风雨如晦的年代,“信念”两个 字激励了多少年轻人的拼搏;“救国” 两个字点燃了多少年轻人的人生灯塔。 一个少年,沸腾的热血里奔涌着激情, 不屈的骨子里支撑着尊严。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从近5年高考真题看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及运用示例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从近5年高考真题看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及运用示例

一、并列式分论点的设置方法议论文的分论点一般要设置三个,其方法是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并列(平行)的几个方面,从同一个议论向度的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即最好采用整饬的统一句式,使结构清透,富于表现力。

二、并列式分论点的设置原则扣得住:分论点要尽量紧扣主题的关键词,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分得开:分论点之间尽量不交叉、不重复,区分度不能太小。

排得顺:逻辑顺序要合理,如由浅入深、从古至今等。

三、并列式分论点的设置的角度是什么(就内容而言)为什么( 就原因而言)怎么样(就方法而言)谁(就角色而言)哪些方面(就领域而言)四、分论点拟写技巧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单独成段。

2.分论点数量以三个为佳,至少两个,不超过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 25 字左右。

4.分论点的句式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

5.分论点的表述要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6.常用修辞:比喻、引用、化用、设问等。

补充①立向度——根据中心论点,灵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何结果”这四个向度中任选一个,作为整篇文章的议论角度。

②定主干——选定向度以后,写出最简单的分论点句,如“是什么”这一向度,最简单的句式就是“XX是XX”。

③补枝叶——写好最简单的分论点句以后,在合适的地方补上修饰或者说明的成分,对简单的字词进行调整,使分论点句充实而富有文采。

五、如何拟写漂亮的分论点(分论点的润色方法)话题:强盛与节俭论点:在强盛之下的中国,仍需厉行节俭之风。

角度:为什么?分论点(原因)a.即便强盛,也应该有危机意识b.节俭乃我国优良的传统。

c.节俭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妙用成语与虚词,简明又有范儿a.惜不易之食,居安而思危。

b.行节俭之风,鉴史而致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论文作文
0528 0938
高考作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教学目标:
学习作文拟分论点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把握文题的内涵和外延来拟分论点
课时安排:讲评2课时,练习2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拟分论点
教学步骤:
一、明确概念:
分论点:在论述中心观点时,要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1、三种方法:
1、设疑法(层进法):方法:运用纵向思维,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如以“风度”为话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风度是一种优雅的气质(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为什么);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怎么样)。

2、法概念:在构思过程中,对话题(或关键词),运用横向思维,进行多角度分析,然后分门别类地列举几个分论点来。

法总结:
方法1:针对话题(或话题关键词)本身,运用横向思维,进行多角度分析,根据它不同的内涵(属性)。

方法2:对话题加修饰语,根照话题所包括的不同的范围(外延)来。

3、法拟分论几种常见毛病:不属于话题的内涵;重复、交叉;不在同一层面;顺序不对
4、训练:试着围绕“是什么”设问,用法拟分论点。

(任选1个)
1、台阶
2、宽恕
3、将心比心
第3、4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来拟分论点。

教学步骤:
从“为什么”
1 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

如:
我们应该学会去欣赏A.欣赏别人可以给人鼓励B.欣赏自己可以增添自信C.欣赏大自然能愉悦心灵D.欣赏艺术可以增添情趣
如:关注你身边的人
A、学会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让他陶冶我们年轻的心……
B、学会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C、学会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会让我们更有斗志……
二、因果法(为什么或怎么做?)
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

如:
选择诚信
A、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B、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C、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D、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运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论证不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质的内核。

从“怎么办”
如:雕塑自我
A、雕塑自我必须因材制宜。

B、雕塑自我要懂得存精去粕。

C、雕塑自我要用一生的时光。

让我们拥抱生命。

(怎么做)
A、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珍惜生命
B、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去挑战生命
C、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乐于奉献生命
训练:以“和谐之美”为话题,按本节课所教方法拟分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