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血糖监测

合集下载

简述血糖测定的方法

简述血糖测定的方法

简述血糖测定的方法
血糖测定是指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来判断一个人体内的血糖浓度。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血糖测定方法:
1. 血液检测:这是最常见的血糖测定方法,使用血糖仪和血糖试纸进行测定。

通过在指尖或其他部位采集一滴血液,将其涂抹在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

血糖仪会根据试纸上葡萄糖的浓度进行测定,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测量结果。

2. 连续血糖监测:这是一种更先进的测定方法,它使用一个可以贴在皮肤上的连续血糖监测仪器。

这种装置通常由一个小型感应器和一个穿刺仪构成。

感应器通过穿刺仪在皮肤下插入,并检测皮下组织中葡萄糖的变化。

它可以不间断地记录血糖水平,并通过无线连接将数据传输到一个便携式设备上供患者查看。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糖尿病和其他血糖相关问题。

测试开始前,患者需要空腹。

然后,患者喝下一个含有高浓度葡萄糖的溶液。

然后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血糖测定,以观察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变化。

总之,血糖测定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进行测定,都需要注意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的清洁,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此外,在进行血糖测定前,患者需要向医生或专业人员咨询并遵循相关的准备指导。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在日常的生活中,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有助于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本文将介绍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血糖监测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洗手:用温水和肥皂洗手,擦干后准备操作。

b. 准备仪器:将血糖仪、测试条、针头等准备好,确保其清洁和可用。

c. 确保血糖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池电量,确认仪器能正常开关机。

2. 测试前准备a. 确定测试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或个人需要,确定测量时段,如早餐前、午餐前等。

b. 挤出足够的血液:用给定的针头刺破指尖,挤出足够的血液以进行测试。

c. 使用测试条:将测试条插入血糖仪中,等待仪器显示测试开始。

3. 进行测试a. 将血液放置在测试条上:将挤出的血液小心地置于测试条上,确保整个测试区域都被血液覆盖。

b. 等待测试结果:根据仪器上的指示等待足够的时间,通常为几秒钟。

c. 记录测试结果:根据仪器显示的数字,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血糖监测记录表中。

4. 后续步骤a. 清理仪器:将使用过的测试条丢弃,清洁仪器并妥善保管。

b. 分析结果:将测试结果与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团队进行分享和讨论,以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c. 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根据测试结果和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

二、评分标准为了更好地掌握血糖监测结果,我们可以使用评分标准将其分类。

通常,我们将血糖水平分为以下四个范围:偏低、正常、偏高和严重偏高。

1. 偏低:血糖水平过低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出汗、疲劳等症状。

血糖低于正常范围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a. 迅速补充糖分:进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或饮料,如葡萄糖片、果汁等。

b. 定期监测:在糖尿病管理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更频繁的血糖监测。

2. 正常:在正常情况下,血糖水平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建议:a. 饮食控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血糖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方法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及时、准确地监测血糖水平,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掌握正确的血糖检测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血糖检测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首先,最常见的血糖检测方法是使用血糖仪。

血糖仪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可以在家中轻松进行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仪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用的试纸和采血针。

然后,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用采血针在手指上抽取一滴血液,将血液滴在试纸上,血糖仪会立即显示出血糖水平。

使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时,要注意保持仪器和手部的清洁,避免感染和误差。

其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血糖检测方法,通常由医生在临床上进行。

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患者需要空腹前来医院,医生会首先抽取空腹血糖水平,然后让患者饮用含有一定量葡萄糖的溶液。

随后,医生会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多次抽取血样,以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

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血糖监测技术,它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无需频繁地进行手指采血。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由一个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和一个便携式的读数仪组成,传感器可以持续监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并将数据传输到读数仪上。

通过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患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胰岛素注射计划。

最后,血清胰岛素测定是一种辅助性的血糖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胰岛素的水平,可以评估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血清胰岛素测定通常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胰岛素代谢情况,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环节,掌握正确的血糖检测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通过血糖仪、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和血清胰岛素测定等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血糖监测--护理

血糖监测--护理
是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了解睡前血糖的控制情况和夜间是否需要加餐或 使用胰岛素。
不同时段血糖监测的意义
凌晨血糖(2am):有助于鉴别空腹血糖增
高的原因。 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仅于 清晨一段时间内血糖很高,称为“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主要由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拮抗胰岛素 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引起。 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地引起清晨血糖升 高,称为“苏木杰反应”。 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足:其特点是晚餐后或晚睡 后血糖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次日清晨 的空腹 血糖显著升高。
5.睡得特别沉。有些患者睡得特别沉,血糖高、 低都不能把他们弄醒。对这些患者来说,如果血 糖近期不稳定,最好上床前测一下,上闹钟半夜 起来再测一次。 6.脾气变大。低血糖的症状包括易怒、焦虑、颤 抖、心慌、出汗、饥饿等,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 ,因此出现情绪变糟时,也许该测血糖了。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不同时段血糖监测的意义
空腹血糖:
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最后一次进食后8-10 小时)、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 断的重要依据,同时较好的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 微量的胰岛素持续不断的分泌)水平及肝脏葡萄糖 输出情况。 为了解胰岛的基础功能即病情轻重以及前一天 晚间的用药剂量是否合适,应监测空 腹血糖。
监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注意事项
5、医院抽血检查,在等待期间,不能进食零食、 水果、饮料和抽烟等。并且也不宜坐着等,活 动量应该和平时一样。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1.出现饥饿感。许多患者认为,有饥饿感就是低 血糖。其实有些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自身 血糖很高但不能被身体利用,也会产生饥饿感。 因此,觉得特别饿,一定要查查血糖,以避免盲 目施治。 2.口渴。口渴是高血糖的症状之一,因此在喝水 前最好搞清楚,到底是因为血糖高还是因为体内 缺水。

血糖监测的五种方法

血糖监测的五种方法

血糖监测的五种方法血糖监测是一种用于测定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血糖)浓度的方法,这在管理糖尿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中至关重要。

现如今,有许多不同的血糖监测方法可供选择,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五种常见方法。

一、家庭血糖监测仪家庭血糖监测仪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于在家中或任何其他地方测量血糖水平。

它通常由一个电子仪器和一个血糖试纸组成。

使用时,将一小滴血液放在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插入仪器中进行测量。

仪器会显示出血糖水平的数字结果。

优点:家庭血糖监测仪简单易用,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且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另外,它的便携性使得携带和使用十分方便。

缺点:家庭血糖监测仪需要定期购买血糖试纸,这对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项负担。

而且,如果不正确使用或不正确保存试纸,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二、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简称CGMS)是一种通过植入设备来实时监测血糖水平的方法。

该系统由一个被置入皮下的传感器和一个外部的监测设备组成。

传感器测量皮下组织的葡萄糖浓度,然后将数据传输到监测设备上显示,并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记录和分析。

优点: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可提供连续的血糖数据,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血糖变化趋势,并更好地调整餐后胰岛素注射时间。

此外,持续血糖监测系统还可以提供饮食、运动、压力等因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缺点: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的成本较高,且需要经常更换传感器。

另外,有些人对植入式设备不太适应,有可能导致皮肤刺激或感染。

三、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方法,通过测量葡萄糖分子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确定血糖水平。

这种方法不需要患者在皮肤上抽血,而是使用一个小巧的传感器,通过光谱技术检测皮肤上的葡萄糖水平。

优点:光学传感器无需抽血,避免了疼痛和不适感。

其测量速度快,只需数秒钟即可获得结果。

缺点:光学传感器尚处于研发阶段,准确性和稳定性尚待改进。

护理工作中的血糖监测方法

护理工作中的血糖监测方法

护理工作中的血糖监测方法在护理工作中,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血糖监测是指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

一、血糖监测仪器血糖监测仪器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血糖监测手段,其中包括便携式血糖仪、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等。

通过这些仪器,医护人员可以轻松方便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便携式血糖仪便携式血糖仪是一种简单易用的血糖监测仪器,患者可以在家里或者外出时进行自我监测。

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可以快速获取患者的血糖值,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血糖监测方法,可以持续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提供更为详细的数据。

这种监测系统适用于需要频繁监测血糖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等。

四、血糖监测的时机血糖监测的时机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早晨起床前、餐前、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是监测血糖的最佳时机。

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案,科学合理地选择监测时机。

五、血糖监测的方法血糖监测的方法主要有穿刺取血法和无创监测法两种。

穿刺取血法是通过在患者指尖或手掌等部位进行刺破采血,然后使用血糖监测仪器进行测量。

无创监测法则是通过贴片式或感应式设备贴在患者身体上,实现无创监测。

六、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血糖监测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保持监测仪器的清洁卫生、正确操作监测仪器、准确记录监测结果等。

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血糖监测的价值血糖监测的价值在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为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和运动等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持续不断地监测血糖,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八、血糖监测的挑战尽管血糖监测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比如,有些患者可能对监测过程感到不适,或者出现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

血糖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方法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准确地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避免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血糖检测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见的血糖检测方法是使用血糖仪进行手指采血。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可以在家中轻松进行。

首先,使用酒精棉球清洁手指,然后使用血糖仪配备的针头在手指上抽取一滴血液,将血液滴在试纸上,再插入血糖仪中进行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血糖仪之前需要确保仪器和试纸的清洁和有效期,以及正确使用针头和试纸。

其次,还有一种血糖检测方法是使用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持续监测血糖水平,无需频繁进行手指采血,适合需要频繁监测血糖的患者。

系统由一个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和一个外部的读数仪器组成,传感器可以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并将数据传输到读数仪器上。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血糖数据,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此外,还有一种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皮肤表面的光学或电化学方法来监测血糖水平,无需进行手指采血,减少了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虽然目前这种技术还在研究阶段,但有望成为未来血糖监测的新选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使用哪种血糖检测方法,都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保持仪器和试纸的清洁,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及时记录和分析血糖数据,结合饮食和运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血糖管理方案。

总之,选择合适的血糖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血糖监测操作知识点总结

血糖监测操作知识点总结

血糖监测操作知识点总结血糖监测是指通过测定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来了解血糖水平的一种临床检测方法。

血糖水平的正常范围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水平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和一些需要密切监测血糖的人群来说很重要。

本文将对血糖监测操作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血糖监测的原理、操作步骤、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血糖监测,并正确进行操作。

一、血糖监测的原理血糖监测的原理是通过在血液中测量葡萄糖的浓度来判断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血糖仪测量,另一种是连续葡萄糖监测。

1. 血糖仪测量血糖仪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可以通过一滴血样测得血糖浓度。

测量原理是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葡萄糖脱氢酶法,将血样中的葡萄糖与酶作用产生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子仪器测量出血糖浓度。

2. 连续葡萄糖监测连续葡萄糖监测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血糖监测技术,通过植入式或无创装置,实时监测人体组织或体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可以连续监测24小时或更长时间。

二、血糖监测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血糖仪的电池充足、试纸完好,并且清洁血糖仪和取血部位。

如果是连续葡萄糖监测,则需要确保监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取样取一小滴血液,一般是在手指尖、耳垂或手掌腕部等处进行取样。

使用专用的无菌针头或针头取样器,不建议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试纸。

3. 测量将取得的血样涂在试纸条上,血糖仪会自动读取试纸上的血样并进行测量,并在屏幕上显示出血糖浓度结果。

4. 记录将测得的血糖浓度结果记录在血糖监测日记本上,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

三、血糖监测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 血样的取得在进行血糖监测时,一定要确保血样的取得是无菌的、干净的,避免感染或者污染。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新鲜的试纸来避免假性高低血糖的测定。

2. 试纸的保存试纸是进行血糖监测的重要工具,应该储存在干燥、避光、室温下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说血糖监测
血糖是反映胰岛功能情况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血糖监测对饮食、运动和用药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充分的血糖监测,何以验证你的吃动药是否匹配?又如何调整你的治疗方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血糖检测的频次因人而异:
1)新诊断的糖友,一般每天4-7次,规律监测一段时间,以指导治疗;
2)血糖控制未达标也不稳定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
3)血糖控制已达标也稳定者,每月监测2~4次;
4)尝试新饮食、运动前后、旅行、调药、有低血糖症状、怀孕或备孕时,要增
加监测频次。

另外,糖友在测血糖时,不能光测指尖血糖,还要测糖化,以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便于医生判断病情。

必要时,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糖测定。

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睡前血糖、凌晨血糖和随机血糖。

为啥要监测血糖?为啥除了二点血糖和七点血糖,还要监测五点血糖?
什么是二点血糖?
二点血糖指餐前血糖和餐二血糖。

餐二血糖的高低与餐前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是“水涨船高”和“水落船低”。

二点血糖通过成对监测,能够粗略反映用餐前后的血糖变化,但不能直观反映血糖走势,也不能全面、精准反映吃、动、药三者的匹配是否合理。

什么是五点血糖?
五点血糖是指某一餐的餐前、餐半、餐一、餐二和餐三这五个时间点的血糖。

什么是七点血糖?
七点血糖是指三餐前后和睡前这七个时间点的血糖。

什么是八点血糖?
八点血糖是指在七点血糖基础上加测凌晨血糖(仅在空腹血糖异常升高时才测)。

为什么要测五点血糖?
旨在观察血糖走势,了解进餐前后的血糖变化趋势,了解本餐吃动药对血糖的影响,包括血糖何时起峰?何时回落?也包括用餐后血糖的升幅和升速以及用药后血糖的降幅和降速,判断摄入食物的品种和食量是否合适以及所用药物的品种和剂量是否合适,为调整吃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

自己测的五点血糖与医院测的糖耐量试验做法和意义不同:
1)五点血糖是吃饭,糖耐量试验是喝葡萄糖水或吃馒头餐;
2)五点血糖是看你的控糖方案效果如何,糖耐量试验是看你的胰岛功能如何;
3)五点血糖好比穿好衣服照相,糖耐量试验脱光衣服照相。

早餐的五点血糖是:空腹、餐半、餐一、餐二和餐三这五个时间点的血糖。

空腹血糖:早上起床后(禁食8-12h),在不吃、不喝、不动的情况下所测的血糖。

空腹运动、忙了半天家务或起床到早餐间隔时间较长,在早餐前测的血糖,叫餐前血糖,不叫空腹血糖。

起床后空腹后运动(不加油就跑车)一段时间,血糖会因为体内
激素变化而波动,早餐前血糖与刚起床的空腹血糖相比,会有所波动,甚至有时会高很多。

午餐和晚餐的五点血糖是:餐前、餐半、餐一、餐二和餐三这五个时间点的血糖。

餐半、餐一、餐二和餐三血糖,都是从吃第一口食物(包括汤、菜、肉、主食)算起,不是从一口主食算起,更不是从吃完饭算起。

因为,从吃第一口食物起,肠道和身体会迅速做出反应,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就会发生变化。

另外,不同人、不同食物、吃饭时间常常长短不一,为了比较方便,也只能以第一口食物做测试起点,而无法用最后一口做测试起点。

譬如,早上6:30起床,即测空腹血糖;7:00吃第一口饭,7:30测餐半血糖;8:00测餐一血糖;9:00测餐二血糖;10:00测餐三血糖。

自测五点血糖的参考值:
空腹血糖:3.9~6.1
餐前血糖:3.9~6.1 (二餐之间没有加餐的情况下)
餐半血糖:5.6~9.4
餐一血糖:5.0~9.4
餐二血糖:3.9~7.8
餐三血糖:3.5~5.6
如果在医院测试,以医院检查报告上的参考值为准。

下面介绍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下的血糖值所代表的意义:
1、空腹血糖
定义:隔夜空腹(禁食8-12小时,饮水除外)在不吃、不喝、不动状态下的血糖。

意义:反映自身胰岛β 细胞功能和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空腹血糖可了解夜间血糖控制情况。

标准:正常人(普通群众)3.9~6.1,
糖前期(预备党员)6.1~7.0,
糖尿病(正式党员)>7.0。

时间:清晨6~8点采血为宜,采血太晚就成了随机血糖而不是空腹血糖。

要求:1)禁食8~12小时;
2)清晨6~8点采血为宜;
3)采血前不吃、不喝、不运动;
4)空腹血糖≠早餐前血糖,除非起床后没活动且间隔时间很短。

2、餐前血糖
定义: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叫餐前血糖,但不叫空腹血糖。

意义: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

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食物总量和餐前胰岛素(或口服药)的用量,比如午餐前高血糖,说明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

标准:正常人3.9~6.1。

时间:中、晚餐前。

要求:距离前一次进餐超过4小时。

3、餐后血糖
定义:从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4小时以内的血糖叫餐后血糖。

意义:餐二血糖是反映胰岛β 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若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二血糖应在7.8 mmol/L以下;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 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二血糖可明显升高。

监测餐二血糖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

很多2型糖友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可能就会早餐漏诊。

同时餐二血糖能较好地反映饮食与药物是否匹配,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完全反映的。

标准:正常人的餐后血糖峰值在餐半和餐一之间,一般高不过9.4mmol/L,餐后2小时回落至7.8mmol/L以下。

时间: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2小时后的血糖叫餐二血糖。

要求:吃、动、药应相对稳定并相互匹配。

一般应配对监测,即测量餐前血糖与餐二血糖。

一旦餐后血糖高,则便于分析是上一餐吃、动、药不当,还是这一餐吃、动、药不妥。

提示:餐后血糖受食物种类、肠胃功能、饭后运动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4、睡前血糖
定义:一般指晚餐后4小时准备睡觉时的血糖(晚上6点进餐,10点睡觉)。

意义:反映胰岛β 细胞对晚餐后血糖升高的控制能力,是确定睡前加餐和调整夜间用药以及调整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标准:因人而异,一般以不低于6.5为宜。

要求:晚餐不宜太晚或吃得太久,如8点进餐,10点睡觉,这样睡前血糖就成了餐二血糖了。

5、凌晨血糖
定义:一般指凌晨2-3点的血糖。

意义:凌晨血糖是鉴别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的关键。

标准:因人而异,一般以不低于4.4为宜。

时间:选择凌晨2-3点。

时间:一般在空腹血糖异常升高时,才加测凌晨血糖。

6、随机血糖
定义:一天中任何时候的血糖。

意义:了解特殊情况下血糖的波动。

如:情绪变化、经期、劳累、生病、手术等。

尤其是有过低血糖发作史和明显高血糖的患者。

标准:正常人的随机血糖一般不超过11.1mmol/L。

时间:随时,特别是感觉不舒服时。

需要监测随机血糖的情形包括但不局限于:
1)怀疑有低血糖时,应在10分钟之内检测,若测晚了,升糖激素机会大量释放,血糖机会反跳升高,就很难捕捉到低血糖的瞬间;
2)明显高血糖;
3)在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尝试新的饮食、运动前后、外出赴宴、情绪波动、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经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