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字楷书4:第11课走字旁和走之
西泠出版社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第1课运笔的提按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提按运笔技法。
2、通过提按的技法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提与按的书写方法。
3、体验提按产生的线条变化美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提按的运笔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提按之间的转换技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笔、墨、纸、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捺画,让学生整体感知捺画的基本形态。
请学生说说撩画的粗细变化是通过怎样的运笔技法实现的。
(通过毛笔的提按实现的。
)2、出示本课课题:《运笔的提按》。
二、学习新知1、感知提按。
请学生观察回答:捺画中哪个部位最细,哪个部位最粗?这样的提按是怎么运笔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提按是毛笔书写中重要的技法。
提笔是指在垂直方向,向提起笔毫的动作:按笔与“提”相对,指垂直向下按压笔毫的动什可以说,书写的过程就是提按动作转换的过程。
2、尝试书写教师示范提按基本技法(或播放相应视频)后,请学生尝试。
(1)用笔肚甚至笔根大胆按压笔毫,练习书写长线条,体验按笔的技法。
(2)用笔尖练习书写长线条,能写多细写多细,进行提笔练习体验提笔的技法。
3、学习捺画的提按(1)分析捺画的提按变化过程:轻按起笔→折笔向右→渐行渐按→向右下重按→向右渐提渐行→快提后收笔。
(2)教师演示捺画的提按动作变化过程(或播放相应视频)。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评一评: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
4、、练习提按的转换(1)练习写撇点:从重按笔写撤,再由提笔到按笔写长点,组合练习撤点的写法,体验按笔→提笔→按笔的动作转换。
(2)练习写横撇:起笔轻按,收笔由按到提丈欠久。
(3)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学生提按动作是否到位。
(4)作业点:通过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培养兴趣按动作技法。
三、拓展延伸比较不同书书法家运笔的提案变化的特点。
四、整理总结1、师生问答教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知道了提按的用笔方法。
总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发现提按动作在书法中的作用很大,不同的提按写出的字具有不同美感。
楷书偏旁部首200法【纯干货】

楷书偏旁部首200法【纯干货】第一法十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心线。
第二法厂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
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自篆书意,楷书行书都响应。
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
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
第六法卜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用垂露。
第七法立刀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
第八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
第九法八字在上要写大,撇低捺高是妙法,八字在下捺变点,撇高起笔点稍下。
第十法人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水平,撇低捺高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里送。
第十一法单立人旁独站立,撇如牛角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十二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子侧腿立,凳子侧立凳不倒,衄钩斜度重心笔。
第十三法儿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儿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
第十四法几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几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
第十五法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心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
第十六法两点之水要呼应,中心靠拢不离散,首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
第十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首,宝盖窄了下部展。
第十八法硬耳旁钩不可大,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接横用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
第十九法左耳旁部耳廓小,耳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用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
第二十法右耳旁部耳廓大,耳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垂直向下展。
第二十一法凶字底框分阴阳,左竖稍短右竖长,横笔抗肩呈凸状,两竖下端平线上。
第二十二法刀部在下不要宽,钩锋遥指横左端,挑钩宜短且饱满,折笔角度是关键。
第二十三法又部在上反捺多,在左捺笔变成点,在下伸展用正捺,撇捺交在中心线。
优质实用课件推选——最美中国字公开课

中华汉字发展史
硬笔书法
实用硬笔书法 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际应用,能做到
字体规范、美观、易写、易认即可,同时也 要做到书写速度快捷 。
硬笔书法艺术 书写时,通过汉字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
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 是个性化审美、情感、趣味、意境等等。
中华汉字发展史
壹 · 中华汉字发展史
中华汉字发展史
仓颉造字
开启人类文明新篇章
中华汉字发展史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中华汉字发展史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 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 者 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 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 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 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记载了 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 。
中华汉字发展史
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最初是在 隶书的基础上,为了书写便捷而 产生的一种字体,打破隶书的方 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故称为草书。最初名为章草。后 在东汉末期张芝创立了今草、至 唐朝张旭、怀素创立狂草。草书 书写时不可随心所欲,是有标准 符号的。
现代人学习草书,普遍认同 的草书写法有于右任先生编著的 标准草书。临写以唐孙过庭《书 谱》为佳 。
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
笔画产生了牵丝连带,省减变化。书写便捷,易于辨认!成
为常用的字体。书法作品中,行书的代表作有被誉为“天下
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课件第13课 走之底 走字旁 西泠印社版(共19张)课件

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走之底的字
唐· 褚遂良 · 雁塔聖
教序
元· 赵孟頫 · 三门记
宋· 宋徽宗 · 秾芳诗欣 Nhomakorabea 古典
碑
帖
宋 ·米芾 · 蜀素帖
隋 ·董美人墓志
晋 ·王羲之 · 黄庭经
唐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明 ·董其昌 · 乐毅论
唐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
走字旁书写口诀:点如坠石压折角, 横折折撇转折轻,捺划一波三折 美,先平后坡顿慢挑。
西泠印社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走之底 走字旁》
猜字游戏
商 • 殷墟甲骨文
商 殷 墟 甲 骨 文 甲骨文
唐 怀素 自 叙 帖 草书
周 大 盂 鼎 铭 文 金文
宋 米芾 留 简 帖
行书
桐 柏 庙 碑
隶书
唐 颜真 卿 多宝 塔碑
楷书
走 汉字演变
走字旁
对 比 观 察
走字旁
左下包右上
左下包右上
走之底
左下包右上
(走之底)书写要领:书写时候注意第二笔 横折要对齐点的末尾,同时第二笔转折处不 断笔,平捺有力,出锋时候顿笔,向右上方 提笔慢慢出锋。
正 确 的 坐 姿 与 执 笔
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走字旁的字
唐· 欧阳询 · 九成宫
醴泉铭
唐· 柳公权 · 大唐回元
观钟楼铭
唐·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史上最好用楷书篆书对照表【完整版】

史上最好用楷书篆书对照表【完整版】偏旁部首:一礻王
偏旁部首:王艹
偏旁部首:艹小牜八采口
展开剩余92%偏旁部首:口走
偏旁部首:走癶止辶
偏旁部首:彳廴足
偏旁部首:足疋(品)龠册吕舌(商)(古)十言讠
偏旁部首:言讠立业廾(兵)
偏旁部首:廾臼革鬲爪鬥
偏旁部首:支聿臣殳寸皮攴攵卜用爻目
偏旁部首:目自白鼻羽隹
偏旁部首:隹羊鸟幺
偏旁部首:幺夂又爫歺歹骨月
偏旁部首:月刂刃耒角竹
偏旁部首:竹工甘曰丌可
偏旁部首:吉鼓豆虍皿(去)血丶(丹井)饣飠鬯
偏旁部首:饣飠人缶矢冂亠(亯)(啬)良來麥夂舛韋(弟)木
偏旁部首:木
偏旁部首:木十生(華)禾1(束)囗贝邑阝
偏旁部首:邑阝日曰
偏旁部首:日曰旦方参冥晶月囧夕毋齊棘片鼎禾2
偏旁部首:禾米臼凶木尗韭瓜宀穴疒冖冂罒
偏旁部首:罒覀巾白敝亻
偏旁部首:亻匕卓壬身衣衤老耂毛尸
偏旁部首:尸舟方儿见欠页
偏旁部首:页彡弱文髟卩勹鬼厶山广厂丸石
偏旁部首:石镸勿豕彑豸马
偏旁部首:马鹿犬犭兔鼠灬
偏旁部首:火灬黑囱赤大
偏旁部首:大尣九幸亢立心忄
偏旁部首:忄水氵
偏旁部首:氵水巛冫谷雨鱼(龍)非至西户卤門耳
偏旁部首:耳扌手扌
偏旁部首:扌手女氏戈匚
偏旁部首:匚曲瓦弓糸纟
偏旁部首:纟虫风宀黾
偏旁部首:忄土田黾
偏旁部首:田黄力金钅
偏旁部首:金钅车几且斤斗
偏旁部首:车阝辛己子
偏旁部首:辰酉。
最美中国字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最美中国字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秉承着博大精深的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这些字形美观而富有艺术感,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演进。
正因如此,在中国字体的众多作品中,有一些字以其优雅、独特和艺术的魅力而成为最美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探讨最美中国字,通过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来展示其魅力。
首先,我们将介绍最美中国字的定义,探讨其美学属性和审美价值。
其次,我们将深入挖掘最美中国字的特点,从字形结构、线条曲美、形态韵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剖析。
最后,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些最美中国字的代表作品,以展现其独特之处和艺术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最美中国字的内涵和外观,进一步认识中国字体的美学价值,并体会到中国字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最美中国字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未来发展前景,展望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展开论述,以期给读者带来一次完整而深入的中国字体之旅。
让我们一同探索中国文字的美丽,感受其中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组织和呈现文章的内容,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通过概述引出文章的主题,说明最美中国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提出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了最美中国字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
在2.1部分,将详细解释最美中国字的定义,包括其内涵和基本要素。
通过对最美中国字的特点进行阐述,2.2部分将介绍最美中国字在形态、结构、意义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2.3部分将列举一些最美中国字的代表作品,包括其出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等信息。
结论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和归纳,对前文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最美中国字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走之旁写法硬笔书法

走之旁写法硬笔书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走之旁是硬笔书法中常用到的一个汉字部首,它的构成十分简洁清晰,形状优美。
在书写时,可以很好地展现出硬笔书法的特点和韵味。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走之旁写法的技巧和特点吧。
走之旁在硬笔书法中的写法是非常规范的。
它的构成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方是一个“走”的形状,下方则是一个“之”的构造。
这两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称关系,整体看起来非常舒展自然。
在书写时,需要注重每个笔画的距禮、长度和方向,保持整体的协调统一。
这样才能表现出走之旁的韵味和美感。
走之旁的写法要求线条流畅、稳健。
在横、竖、撇、捺等笔画中,要保持笔法的稳健和力度的均匀。
对于“走”和“之”两个部分的相互配合,要注重笔画的连贯和自然过渡,避免出现生硬和不协调的情况。
这样才能使走之旁的整体形态更加美观和端庄。
走之旁的书写要求字体工整、清晰。
在书写时,需注意每一笔的起落、顿挫和提笔描纸的力度,以确保字形的端正和规整。
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部分,如“之”的左半部分,要注重笔画的细节和变化,尽可能地表现出走之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只有字体工整、清晰,才能使走之旁的硬笔书法更具观赏性和审美感。
走之旁的书写需要注重细节和提高整体的书写水平。
在写字的过程中,要注重字形的对比和衬托,使得走之旁的笔画更加生动和立体。
对于一些常见的错笔、断笔和连笔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并且不断加强练习,提高书写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提高技巧,才能更好地书写出美观的走之旁硬笔书法作品。
走之旁是硬笔书法中一种常见的书写形式,它的构造简洁、美观,具有一定的书写难度和技巧要求。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稳健和流畅,字体的工整和清晰,细节的把握和提高整体的书写水平。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提高,才能写出更加漂亮和优美的走之旁硬笔书法作品。
希望大家能够在书写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灵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
【走之旁写法硬笔书法】的美妙魅力定能让人为之倾倒。
完整版:楷书偏旁部首及例字书写示范,值得收藏临摹

完整版:楷书偏旁部首及例字书写示范,值得收藏临摹1.口字旁:整体上仰、位居左上、上宽下窄2.两点水:两笔呼应,注意提的角度3.单人旁:竖用垂露、竖于撇的中下部起笔,虚接4.三点水:第一空间稍小、第二空间稍大、提的方向奔着首点的尾部5.双人旁:首撇短平、二撇长竖,两撇指向不同,竖用垂露,在撇的中间位置起笔6.右包耳:竖用悬针、上收下放,钩宜大7.左包耳:竖用垂露,钩宜小,下收8.言字旁:点在横折钩的正上或稍稍偏左,折笔左下稍斜9.提手旁:竖画直下,右部对齐10.提土旁:形不宜大,右对齐11.王字旁:横画等距,三横均右上,末笔变提,忌宽12.食字旁:撇稍长,横宜短,钩宜小,竖左斜13.金字旁:竖钩于撇和横的交叉处起笔,三横平行等距14.竖心旁:注意笔顺,首笔位于长竖中间位置,二笔位于首笔起笔位置15.山字旁:竖折右上角度较大,三竖等距,不宜大16.绞丝旁:两撇折指向不同,右对齐17.反犬旁:两撇指向和长短均不同,末笔不出头18.示字旁:点画在折笔处正上,末笔靠近竖笔起笔处19.衣字旁:末笔两点要紧凑,注意笔顺末笔为点20.石字旁:位居左上,整体右仰,横短,不宜宽21.木字旁:竖用垂露,横画左长右短,末笔变点,位于竖画中部,右对齐22.和字旁:首笔短平、横画左长右短,末笔变点,右对齐23.米字旁:横画左长右短,竖用垂露,右对齐,末笔变点24.火字旁:注意笔顺,末捺变点25.月字旁:三横等距,整体窄高26.日字旁:整体窄长、三横等距、末笔变提27.目字旁:横画平行等距、整体窄长,末笔变提28.虫子旁:整体右仰,注意等距,右齐29.足字旁:形不宜大,位居左上,右齐30.马字旁:末笔变提不出头,整体窄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百日练》下册第31-33页的内容; 2. 预习下一课,并完成学前写“句、旬、或、贰”及偏 旁和例字的书写; 3. 教家长写字 。
课堂颁奖台
再见!
察临点拨:
1、点、折正对要分离; 2、横折折撇要写小; 3、平捺一波三折。
学习例字--还、边 想一想:写好“还”和“边”字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书写点拨:
1、左托右上居中、紧凑; 2、横折折撇写小; 3、平捺左右外延。
10
举一反三 想一想:以下例字书写的共同规律是什么呢?
半包围结构
左托右上要居中
举一反三 用一用:同类结构都是一样的书写规律哦!
5
讲解与练习—走字旁 想一想:写好“走字旁”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察临点拨:
1、橫画右边收敛; 2、捺画足够伸展; 3、两竖对齐。
学习例字--赶、起 想一想:写好“赶”和“起”字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书写点拨:
1、左托右上居中、紧凑; 2、斜撇勿写立; 3、捺舒展,稍外延;
7
课间休息
讲解与练习—走之 想一想:写好“走之”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最美中国字
《楷书4》硬笔书法教学
经典诵读 请同学们朗读一遍,并认真思考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
《弟子规》
2
温故而知新 1、上节课学了哪一类结构? 2、这类结构的例字都有哪些共同的规律呢?
半包围结构
左包右下紧而展
3
温故而知新 请翻开教材第39页,完成学后写部分的“底、床、展、屋”。
观察与思考 这两个偏旁的”捺画”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