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17个白茶专业香气术语
福鼎市白茶专业介绍词句

福鼎市白茶专业介绍词句
福鼎市白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福鼎市白茶的专业知识。
1. 福鼎市白茶的历史悠久,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最为轻香的一种茶类。
2. 福鼎市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福鼎市,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白茶的生长。
福鼎市白茶因其独特的品质而备受推崇,被誉为“茶中之王”。
3. 福鼎市白茶采用嫩芽为原料,经过晾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
其制作工艺独特,保留了茶叶的原汁原味,口感清新爽口。
4. 福鼎市白茶的主要种类包括白牡丹、白毫银针、福鼎白茶等。
其中,白毫银针是福鼎市白茶中的一种精品,茶芽嫩绿,白毫显露,口感清雅。
5. 福鼎市白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常饮可起到清热解暑、提神醒脑的作用。
6. 福鼎市白茶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延缓衰老等功效,被誉为“养生圣品”,深受人们喜爱。
7. 福鼎市白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出口量逐年增长。
其独特
的口感和品质成为茶叶市场的宠儿。
8. 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福鼎市白茶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验丰富的茶艺师来精制。
每一片白茶背后都蕴含着制茶师的心血和智慧。
9. 福鼎市白茶茶汤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甜,具有独特的香气。
喝上一杯白茶,仿佛置身于清风拂面的茶园中,心情愉悦。
10. 福鼎市白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让我们一起品味福鼎市白茶的香气,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茶叶审评技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之白茶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之白茶1 干茶形状1.1毫心肥壮fat bud芽肥嫩壮大,茸毛多。
1.2茸毛洁白white hair茸毛多、洁白而富有光泽。
1.3芽叶连枝whole shoot芽叶相连成朵。
1.4叶缘垂卷leaf edge roll down叶面隆起,叶缘向叶背微微翘起。
1.5平展flat leaf edge叶缘不垂卷而与叶面平。
1.6破张broken leaves叶张破碎不完整。
1.7蜡片waxy flake表面形成蜡质的老片。
2 干茶色泽2.1毫尖银白silvery pekoe芽尖茸毛银白有光泽。
2.2白底绿面silvery back and green front叶背茸毛银白色,叶面灰绿色或翠绿色。
2.3绿叶红筋green leaf and red vein叶面绿色,叶脉呈红黄色。
2.4铁板色iron grey深红而暗似铁锈色,无光泽。
2.5铁青iron blue似铁色带青。
2.6青枯green with less gloss叶色青绿,无光泽。
3.1浅杏黄light apricot黄带浅绿色,常为高档新鲜之白毫银针汤色。
3.2微红slight red色微泛红,为鲜叶萎凋过度、产生较多红张而引起。
4 香气4.1毫香tip aroma茸毫含量多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香气。
4.2失鲜stale aroma极不鲜爽,有时接近变质。
多由白茶水分含量高,贮存过程回潮产生的品质弊病。
5 滋味5.1清甜clean and sweet入口感觉清新爽快,有甜味。
5.2毫味tippy hair taste茸毫含量多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滋味。
6.1红张red leaf萎凋过度,叶张红变。
6.2暗张dull leaf色暗稍黑,多为雨天制茶形成死青。
6.3铁灰绿iron grey with green色深灰带绿色。
二十四个专业茶术语

二十四个专业茶术语,打造真正懂茶人1、茶性指口腔的刺激感。
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一般是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
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香气茶的香气是指鲜叶在经由制作工艺中产生的气味,分为扬、平、沉等。
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
苦是由茶叶内含物种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由唾液不断的涌出。
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8、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10、层次感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
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1、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16、水味冲泡或储存不当产生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
19、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
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20、陈韵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21、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22、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24、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新茶专业术语

新茶专业术语一、茶叶的品种分类1. 绿茶:指通过杀青工艺处理后的茶叶,具有清香、清爽的特点。
2. 黄茶:指经过微发酵工艺后的茶叶,具有黄褐色的外观和独特的花香。
3. 红茶:指经过完全发酵工艺处理后的茶叶,具有红褐色的外观和浓郁的香气。
4. 白茶:指将新鲜茶叶经过干燥工艺处理后的茶叶,具有淡黄色的外观和轻柔的口感。
5. 乌龙茶:指经过半发酵工艺处理后的茶叶,具有乌龙色的外观和香气浓郁的特点。
6. 黑茶:指经过堆制及后发酵工艺处理后的茶叶,具有黑褐色的外观和独特的陈香。
二、茶叶的制作工艺1. 杀青:将新鲜茶叶通过高温处理,使茶叶的酶活性降低,达到停止茶叶发酵的目的。
2.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的细胞断裂,释放出茶叶中的香气物质。
3.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茶叶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形成独特的香气。
4. 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保持茶叶的形状和香气。
5. 分级:将干燥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形状和质量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茶叶的评价指标1. 外形:指茶叶的外观形状,如条索整齐、卷曲有力等。
2. 色泽:指茶叶的颜色,如绿茶应呈现嫩绿色,红茶应呈现红褐色等。
3. 香气:指茶叶的香味,如清香、花香、果香等。
4. 汤色:指冲泡后茶叶所冲出的液体的颜色,如绿茶应呈现清澈的绿色,红茶应呈现红亮色等。
5. 叶底:指茶叶在冲泡后所剩余的叶片,如条索完整、嫩绿等。
6. 口感:指茶叶在口腔中的感觉,如滋味醇厚、甘甜等。
四、茶文化相关术语1. 茶道:指茶艺表演中的一种传统礼仪,包括准备茶具、冲泡茶叶、品尝茶汤等环节。
2. 茶席:指在茶室或茶艺表演中摆放茶具和供品的桌子。
3. 茶具:指冲泡茶叶所需要的工具,如茶壶、茶杯、茶盘等。
4. 茶会:指茶艺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品尝茶叶、交流心得的活动。
5. 茶诗:指以茶为题材的诗歌作品,表达对茶的赞美和感悟。
喝茶必懂的茶圈行话

喝茶必懂的茶圈行话
1. 茶品:指茶叶的品质、种类、产地等因素综合评价。
2. 茶气:指茶叶的香气、味道、口感等特征。
3. 清香:指清新、清爽的香气,一般出现在绿茶、白茶、黄茶等
非发酵茶中。
4. 香高:指香气浓郁、持久,一般出现在熟普洱、烤青等茶中。
5. 韵味:指茶叶入口后的余香和口感,一般是指茶汤的持久性和
深度。
6. 汤色:指茶汤的颜色和透明度,正常茶叶以红、黄、绿、青、
黑五色为主。
7. 鲜叶:指没有经过加工的新鲜茶叶,可以直接冲泡饮用。
8. 凉茶:指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煎煮或浸泡后制成的清凉饮料。
9. 饼茶:指将压制后的茶叶压缩成圆形或方形,便于存储和运输
的形状。
10. 散茶:指茶叶以散装的形式出售,不压成形。
11. 熟茶:指将大叶型生茶加工后,经过堆积发酵和储存后制成
的茶叶。
12. 生茶:指将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处理后,风干而未经过发酵的茶叶。
13. 茶艺:指将泡茶的过程作出优美表现的艺术,包括泡茶、斟茶、品茶等。
14. 泡茶:指对茶叶进行正确的冲泡工艺,使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最佳。
15. 品茶:指对茶叶的品质、味道、色泽等特征进行辨别、评价和鉴别的过程。
茶叶口感描述专业术语

茶叶口感描述专业术语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其口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描述茶叶的口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专业术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茶叶口感描述专业术语,以便消费者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叶。
1. 香气香气是茶叶口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分为内香和外香两种。
内香是指茶叶本身的香气,如龙井茶的香气清新、清香,普洱茶的香气浓郁、陈香等。
外香是指茶叶泡出来的香气,如铁观音茶的茉莉香、桂花香、清香等。
2. 口感口感是指茶叶在口腔中的感觉,包括滋味、润滑度、口感等。
滋味可以分为甘、苦、酸、辣、咸五种,如大红袍茶的滋味较苦,银针白茶的滋味较甘。
润滑度是指茶叶在口腔中的柔滑感,如黄山毛峰茶的润滑度较高,普洱茶的润滑度较低。
口感是指茶叶在口腔中的整体感觉,如绿茶的口感清爽、柔和,红茶的口感浓郁、醇厚。
3. 回甘回甘是指茶叶在口腔中留下的余香,如清香型铁观音茶的回甘清新持久,陈香型普洱茶的回甘浓郁持久。
4. 茶汤颜色茶汤颜色是指茶叶泡出来的颜色,如龙井茶的茶汤颜色清澈明亮,普洱茶的茶汤颜色深红浑厚。
5. 茶底茶底是指泡茶后茶叶的状态,包括完整度、柔软度等。
完整度是指茶叶的形态是否完整,如银针白茶的完整度较高,普洱茶的完整度较低。
柔软度是指茶叶的柔软程度,如白牡丹茶的柔软度较高,铁观音茶的柔软度较低。
6. 茶渣茶渣是指泡茶后剩余的茶叶碎屑,其质量和数量可以反映茶叶的好坏,如好的茶叶泡出的茶渣较少,质量较好。
以上是常用的茶叶口感描述专业术语,消费者在选择茶叶时可以根据这些术语来判断茶叶的好坏。
当然,这些术语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茶叶的口感描述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消费者在选择茶叶时还需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来选择。
红茶,白茶,乌龙茶的审评术语

红茶评语1.干茶形状评语毫尖:金黄色茸毫的嫩芽。
细紧:条索细长挺直而紧卷,有锋毫。
用于上档条红茶细嫩:条细紧,金黄色芽毫显。
多见于小叶种高档春季产的工夫红茶如祁门红茶细长:细紧匀齐,形态秀丽。
多用于高档条红茶,如祁门红茶紧结:碎茶颗粒卷紧而结实紧卷:碎茶颗粒卷得很紧皱缩:颗粒虽卷的不紧,但边缘折皱,是片型茶德较好形状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红碎茶中含量较多筋皮:嫩茎和茶梗揉破碎的皮肥嫩:芽叶肥壮。
常用于滇红功夫匀称:大小一致,不含梗,杂。
短碎:功夫红茶的碎片,梗朴粗老:老茶粗壮:重实。
嫩度中等工夫红茶毛糙:粗老。
大多是筋皮毛衣或未经精制的毛红茶老嫩混杂:嫩茶,老茶不分清规格乱:多用于精茶中分档不清花杂:大小不匀,正茶中含老片及梗,杂轻松:颗粒松,身骨轻2干茶色泽评语乌润:乌黑而光泽,有活力。
多见于嫩度好的中小叶种高档红茶乌黑:乌黑色,稍有活力。
用于嫩度良好的中小叶种红茶的干茶色泽黑褐:色黑而褐,有光泽栗褐:褐中带深棕色,似成熟栗壳色栗红:红中带深棕色,似嫩栗壳色泛红:色带红而无光泽枯红:色红而枯燥灰枯:色灰红而无光泽3汤色评语红艳:汤色红而鲜艳,似琥珀色,金圈厚而艳。
红亮:红而透明光亮。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色泽。
红明:红而透明,亮度次于“红亮〞。
深红:汤色红而深,而无光泽。
此术语也适用于压制茶汤色。
浅红:泛红,深度缺乏。
红暗:汤色深红而显暗。
冷后浑: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为优质红茶象征之一。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呈姜黄亮堂。
多见于茶多酚和茶黄素含量较低的小叶种红碎茶加奶审评时表现的汤色。
棕红,粉红: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棕红亮堂类似咖啡色的称为棕红,呈粉红亮堂似玫瑰色的成为粉红。
棕黄:汤色色泽浅棕带黄。
多见于发小成都轻的大叶种红碎茶。
灰白: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呈灰暗混浊的乳白色。
是汤质淡薄的标志。
金黄:有黄金般的光泽。
常见于发酵轻的茶汤。
乳白:参加牛奶后,红茶茶汤呈乳白色。
白茶12个基础知识

白茶12个基础知识白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关于白茶的12个基础知识:1. 白茶的起源白茶源于中国福建省福鼎市,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
传说中,唐朝时,福建省福鼎市一位农民在采茶时,不小心将采摘的茶叶放在了阳光下晒干,茶叶就变成了白色。
此后,这种白茶便成为了福建的特色茶。
2. 白茶的种类白茶有多个品种,最常见的有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和贡眉等。
其中,白牡丹是最受欢迎的白茶品种之一,以其花香和干净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3. 白茶的制作过程白茶的制作过程包括摘采、萎凋、杀青、晒干等几个步骤。
相比其他茶叶,白茶的制作过程更为简单,这也是它在茶叶中的一大特色。
4. 白茶的外形特征白茶的外形特征是茶叶呈灰白色,毫尖显露,叶片嫩绿,细嫩匀整,条索紧结,芽头完整有毫。
5. 白茶的香气和口感白茶的香气清香幽雅,带有淡淡的花香;口感清淡爽口,具有独特的甜味和滋味。
6. 白茶的功效白茶具有清热解毒、降压降脂、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天然美容剂”和“健康长寿的茶”。
7. 白茶的饮用方法白茶的饮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白茶叶放入茶杯中,加入适量的开水,待茶叶浸泡开后即可饮用。
饮用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柠檬等。
8. 白茶的保存方法为了保持白茶的新鲜度和口感,需要将白茶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并且尽量不要与异味接触。
9. 白茶的适宜群体由于白茶口感清淡,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饮用。
尤其是中老年人,白茶有助于降压降脂,保持健康。
10. 白茶的适宜季节白茶适宜在春、夏、秋三季饮用,特别是在夏季,白茶能够消暑解渴,带来清凉的感受。
11. 白茶的市场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白茶在市场上的价值越来越高。
目前,白茶已成为茶叶市场上的一大热门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知识—17个白茶专业香气术语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种类也是名目繁多,每种茶有每种茶的香气、口味,评审时也有专业的术语,白茶也例外。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聊聊一下白茶审评关于香气的专业术语。
1、毫香
是福鼎白茶的特殊香气,指幼嫩的白毫的香味,如白毫银针的香气是毫香蜜韵。
2、鲜浓
香气浓而鲜爽持久。
3、鲜嫩
香气高洁细腻,新鲜悦鼻,为芽叶细嫩的特殊香气,类似毫香。
4、清香
香气清纯柔和,香虽不高,缓缓散发,令人有愉快感。
5、清高
清香高爽,久留鼻间,为茶叶较嫩且新鲜。
6、甜长
香气清高,带甜感而久留。
7、鲜爽
香气新鲜,明快,嗅后清爽。
8、鲜甜
鲜爽带有甜感。
9、甜纯
香气不太高,但有甜感。
10、纯和
香气纯净而不高不低,无异杂气味,也可用“纯和”。
11、钝浊
气味虽然有一定浓度,但滞钝,感觉不快。
12、粗淡
香气低有老茶的粗糙气,也称粗老气。
13、浊气
夹有其他气息,有沉浊不爽之感。
14、高火
干燥温度较高,火温尚可且时间过长,干度十分充足所产生的高火气。
15、闷气
白茶下匾后,堆积时间过长,干燥不及时形成的不愉快的闷味。
16、老火、焦气
制茶中火温不当所致,轻微的焦茶气息称老火;严重的称为“焦气”。
17、异气
焦、烟、馊、酸、陈、霉、油气、铁腥气、木气以及其他劣异气息,或一时难以指明的异杂气,一般要指明具体哪一种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