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乘除法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苏教版)

四年级乘除法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苏教版)

四年级乘除法简便运算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苏教版)教案的设计要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8。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强调?同时?、?相同的数?)。

导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出示例题:队鼓单价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①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②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结果不变。

③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0。

④设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2.出示:队号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 ①教师巡视;②指名学生说,教师板演。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演的算式,让学生讨论这里的?2?是几?④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验余数是?20?还是?2??3.模仿练习,巩固新知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发展,形成技能1.完成练习五第6题。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

汇报时注意让学生比较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余数的变化规律)。

4.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以先求什么?(2)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先求出什么?四、全课小结,内化知识设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五、作业:练习五第题以上是就爱阅读网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会运用商不变规律,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进行简便运算,明确算理。

2通过摸索、讨论、动手练一练、比一比等活动,探究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运算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商不变规律。

3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产生对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应用商不变规律简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学难点:明白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余数的变化。

重难点突破:1,熟练把握并运用商不变规律。

2,通过摸索、讨论、练习、新旧算法对比等探究活动,明确利用商不变规律求得数,商不变,余数会发生变化。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商不变规律,说说哪些词语专门重要。

依照750÷30=25的商,直截了当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75÷3= 7500÷30= 7500÷300=指名口答,并说说你是如何样算的。

3,师总结:利用商不变规律,能够进行简便运算。

4 出示例题:队鼓每个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能够买队鼓多少个?学生读题,明白得题意。

列出算式。

你会运算这道题吗?学生列竖式运算,指名板演。

④观看算式: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末尾都有0)⑤引出课题,师板书课题: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运算二新课探究1探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利用商不变规律能够如何样做而商可不能发生变化?(同时除以10)师:利用商不变规律,能够将算式900÷50转化为90÷5,商不变。

板书90050讨论:被除数有两个0,什么缘故只划掉一个0?师提问: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什么缘故?④学生尝试运算,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⑤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运算。

850÷50= 390÷30= 760÷40=⑥小结:刚才的几道算式,被除数和除数都有0,我们是如何算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也确实是同时划掉一个0,运算更简便)2 有余数的除法队号每把40元,王老师假如用900元买队号,最多能够买多少把?还剩多少元?学生读题列式并尝试运算指名板演我们运算的结果对吗?如何样能够判定?这道题如何样验算?学生讨论并进行验算。

《除法的简便运算》课件

《除法的简便运算》课件
又如
-12÷3=-4,表示将-12等分为3 份,每份为-4。
02
除法的简便运算方法
乘法与除法的转换
总结词
乘法与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可以通过转换将复杂的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 问题,简化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
详细描述
在除法运算中,可以将除数与被除数分别相乘,得到商的倍数,从而快速求得 商的近似值。例如,求1000÷25,可以转换为1000×(1/25),计算更为简便。
详细描述
在除法运算中,可以将被除数拆分成若干个因数之和,再分 别除以除数,最后求和得到商。例如,计算(25+75)÷25时, 可以先分别计算25÷25和75÷25,再将两个商相加得到最终 结果。
03
除法简便运算的实例
整数除法的简便运算
总结词
利用整数的性质和特点,简化除法运 算过程。
详细描述
整数除法简便运算可以通过整除性质 、乘法分配律、除法性质等手段,将 复杂的除法运算转化为简单的乘法或 加减法运算,从而快速得出结果。
商的近似值
总结词
在除法运算中,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值,以减少计算量。
详细描述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如四舍五入、进一法等。例如 ,计算380÷40时,可以取商为9,因为380÷40=9.5,但实际中可以取9作为商 的近似值。
除法的分配律
总结词
除法的分配律是指被除数可以分配给除数,从而简化计算过 程。
除法运算的规则
当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正数时,商为正 数;当被除数是负数,除数是正数时 ,商为负数;当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负 数时,商为正数。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先化简被除 数和除数,例如:a÷(b×c) = a÷b÷c 。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 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 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教案

第9课时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课时内容教材第88页例9、例10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体验应用商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使除法口算变得简便,还可以使笔算变得简便。

2.经历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并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3.在探索学习中学会根据具体算式灵活选择简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感受运用数学知识带来的便捷,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有余数除法简便计算时余数大小的确定,不同简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谁能说说具体内容?指名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大家用商的变化规律来完成几道题。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写商,然后指名口答。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相同的变化时,商不变。

师: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化成简单的除法计算,使计算更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除数和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算。

教师板书:780÷30。

指名学生运用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列竖式进行计算。

(板书竖式)师: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末尾都有一个0,都是10的倍数,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我们可以将780和30同时除以10,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要怎样办?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各划去一个0),并作说明:一个数末尾划去一个0,表示除以1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如果划去的0的个数不同,要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的商。

比如:900÷30,被除数划去两个0,除数划去一个0,商要除以10,9÷3=3,最后商要乘10,为30。

教师出示课件,呈现两种算法。

师:比较两种算法,哪一种算法更简便?【学情预设】第二种。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一篇: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口算。

4×( ) =12 100÷( )=25 4×( )=32 1000÷( )=125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简便计算。

5×13×432×(20224) 5×99+5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方法一:12×25 =(3×4)×25 =3×(4×25)=3×100 =300(个) 方法二:12×25 ‘ =(10+2)×25=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12×(100÷4) =12×100÷4 =12022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2》教案教师年级四年级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课时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运算2教材分析本讲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性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讲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

拓展问题部分,建议学生独立完成。

拓展延伸部分,在教材上不予体现,作为课堂补充内容,教师选择性讲解。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与除法的性质,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考借助运算律或性质优化计算方法,增强数感,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1.通过较丰富的教材,现实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

2.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使学生在体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简便计算意识;2.在突出简便计算应用价值的同时体会简便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乘法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复备内容及讨论记教学过程录一、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对“简便计算”问题,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相比上节课难度有所提高啊,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二、巩固应用,拓展提升(拓展问题部分是例题部分的变式练习,教师可作为课堂小测验,让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学生出问题情况,酌情,针对性讲解。

)(一)大胆闯关11.(1)17×5×4 (2)25×16×125答案:(1)17×5×4 (2)25×16×125=17×(5×4)=(25×2)×(8×125)=17×20 =50×1000=340 =50000(一)大胆闯关22.(1)700÷25 (2)90000÷(125÷8)答案:(1)700÷25 (2)90000÷(125÷8)=100×7÷25 =90000÷125×8=100÷25×7 =720×8=4×7 =5760=28(二)大胆闯关33.(1)24×24+24 (2)999×9+999答案:(1)24×24+24 (2)999×9+999 =24×(24+1)=999×(9+1)=24×25 =999×10=(20+4)×25 =9990=20×25+4×25=600(三)大胆闯关44.(1)321×103 (2)123×98答案:(1)321×103 (2)123×98 =321×(100+3)=123×(100-2)=321×100+321×3 =123×100-123×2 =32100+963 =12300-246=33063 =12054(四)大胆闯关55.(1)1200÷(15+10)÷4 (2)14÷5+16÷5答案:(1)1200÷(15+10)÷4 (2)14÷5+16÷5 =1200÷25÷4 =(14+16)÷5 =1200÷(25×4)=30÷5=1200÷100 =6=12三、拓展延伸1. 70×12+6×150+12×801.学生观察式子。

《除法的简便运算(例8)》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

《除法的简便运算(例8)》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
此外,我在课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除法运算时,仍然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方法,而不是尝试运用今天所学的简便运算。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新方法的熟练度不够,或者是对其信心不足。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除法简便运算的技巧,并鼓励他们在计算时大胆尝试新方法。
最后,从学生的提问和反馈来看,他们对于除法简便运算的原理和应用还是有一定的疑问。我需要在课后及时给予他们个性化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同时,我也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灵活运用乘法口诀,快速进行除法计算。
-例如:在计算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乘法口诀,提高除法运算速度,如“七七四十九,八九七十二”等。
(3)解决实际问题,将除法简便运算应用于具体情境。
-例如:设计相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除法简便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教学难点
(1)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3.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感受除法简便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结合课本例8,讲解以下运算技巧:
(1)利用除法的性质,将除数分解,简化计算。
(2)通过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征,快速得出答案。
(3)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提高除法计算速度。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除法运算能力,培养数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除法简便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6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3.6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b. 125 ÷ 16 = 125 × (16 ÷ 16) = 125 × 1 = 125,使用了分配律和除法的性质。
c. 36 × 25 = 36 × (4 × 6) = 36 × 4 × 6 = 144 × 6 = 864,使用了分配律。
d. 144 ÷ 12 = 12 × 12,使用了分解因数法。
3.6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3.6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第六节“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d. 840 ÷ 28 = 2 × 840 ÷ 28 = 1680 ÷ 28 = 60,使用了结合律和交换律。
2.题目:简便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a. 25 × 49
b. 125 ÷ 16
c. 36 × 25
d. 144 ÷ 12
答案:
a. 25 × 49 = 25 × (5 × 9) = 25 × 5 × 9 = 125 × 9 = 1125,使用了分配律。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乘除法简便运算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乘除法简便运算的认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的简便运算》第7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
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463-175-125 362-(150+162)
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

280÷7÷5 280÷(7×5)
7200÷(25×4)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你们想知道方法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7200÷25÷4
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

三、实践应用
1、下列各组算式相等吗?
①680÷2÷5 680÷(2×5)
②390÷39×5 390÷2÷5
③360÷(36÷2) 360÷36÷2
④810÷18 810÷9÷2
②、④左右两个算式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怎么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80÷(5×48) 2000÷ 125÷ 8 8100÷5÷81 540÷45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