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散文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略谈《庄子》的文学成就

略谈《庄子》的文学成就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一、个性鲜明的浪漫主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文学上的浪漫主义1.创作原则上,侧重从作者的主观世界出发,通过文章中的描写与议论,抒发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创作方法上,常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进行说理或抒情。

由以上两点观之,《庄子》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在书中庄子往往强调对“我”的绝对尊重,如“濠梁观鱼”中,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庄子就强调:“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就是说,庄子是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另外在庄子其他散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庄子对自我和心灵绝对自由的追寻,而正是在这种追寻中,我们看出庄子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追求。

再从创作方法上看,刘熙载评价庄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这是中肯的评价,在书中庄子想象奇崛、比喻生动、抒情热烈的创作手法,创造出了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与气势磅礴的说理气势。

如《逍遥游》一篇中的鲲鹏变化、鹏飞南溟等艺术形象的采用,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大势磅礴的说理气势。

二、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庄子》笔大可包含宇宙,小可触及蜗角,无所不包,庄子往往采用那些雄奇壮美的艺术形象进行说理。

鹏飞南溟要直上九万里云霄、藐姑射之山的神女金石流遍而不惊、任公用牛垂钓、死去的骷髅可以站起来与人辩论、蜗牛角上可以发生流血漂橹的战争等等。

这些艺术形象,让读者在大开大合的艺术境界中的感受庄周散文的艺术特点,庄子的艺术形象,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比喻贴切:用鹏飞南溟抟扶摇直上九万里比喻“无待”的逍遥,用庖丁解牛来比喻顺其自然的养生道理,用庄周梦蝶比喻物我之辩,这些比喻用气势开阔的故事,来比喻抽象、难难以理解的道理。

2.夸张奇崛:想象和夸张并非庄子散文所独有,但却在庄子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触氏和蛮氏打得流血漂橹,劳民伤财,庄周却大笔一转,两个国家却是在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蜩与学鸠、昆虫鸟兽口吐人言、再比如佝偻承蜩、运斤成风等故事的想象与夸张,都为其散文增色不少。

《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艺术特色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4 - 2 3
作者 简 介 :孙 利华 ( 1 9 7 0 一 ) ,女 ,辽 宁朝 阳人 ,副教授 ,从事 中 国古 代文 学研究 。

B /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 艺术 特色
庄 子持 竿不顾 ,日 : “ 吾 闻楚 有神龟 ,死 已三 千岁矣 ,王 以巾笥而藏 之庙 堂之上 。此龟 者 ,宁其 死 为 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 而曳尾于涂 中乎 ? ” 二 大夫 日 : “ 宁生而 曳尾涂 中。 ” 庄子 日 : “ 往 矣 !吾将 曳尾 于涂 中 。 ” 庄子以乌龟作 比,比喻 自己宁愿像乌龟苟且生存 , 也不愿到楚国做官而束缚 自己。比喻形象生动、语 言 贴切诙谐 ,对答 风趣 幽默 。 庄子虽 善用 比喻 ,但 有些 比喻有些 牵强 ;虽善 用重 言 ,但有些 重 言略显 虚假 ;虽 善 于辩论 ,但 有些 论 说类 似诡辩 ;虽 主张 自保 ,但却 时刻不 忘探讨 时政大事 ,正 所谓爱 之深 ,恨 之 切 ,庄 子还是 不 能彻底 脱离 社会 的。所 以 ,庄子是 —个矛盾 的结合体 ,是一 个典型 的言不 由衷之人 。
节选 自 《 庄子 ・ 秋水》 的 “ 庄子钓于濮水” : 庄 子钓于濮 水 ,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 先焉 ,日 : “ 愿 以境 内累矣 ! ”
B I A NJ I A NG J I N GJ I Y U WE N HU A

边疆 经济 与文 化 2 0 1 4 年第 7 期
T h e B o r d e r E c o n o m y A n d C d t u r e N o . 7 , 2 0 1 4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5 4 0 9 ( 2 0 1 4 ) 0 7 - 0 1 0 6 - 0 3

庄子的散文及其文学价值分析

庄子的散文及其文学价值分析

庄子的散文及其文学价值分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庄子的散文风格独特,其思想深邃,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庄子的散文特点、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庄子》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庄子的散文特点体现在其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

庄子的散文通常以寓言的形式呈现,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物和动物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

他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哲学观念具象化,使其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如,他用蝴蝶的自由飞翔来比喻人的心灵自由,用大鱼放归大海来比喻人的自由追求等。

此外,庄子的散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散文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其次,庄子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首先,庄子的散文展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魅力。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张“道”与“自然”,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追求内心的宁静。

他反对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主张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庄子的散文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和贪婪的,但也强调人性的善良和自由追求的重要性。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使庄子的散文更具普遍性和深度。

最后,庄子的散文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他主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反对功利主义和权力的追逐。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最后,庄子的散文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散文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的发展。

他的思想对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唐代的文学家韩愈、宋代的文学家苏轼等都受到庄子的思想启发。

此外,庄子的散文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的思想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综上所述,《庄子》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著作。

.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庄子,古代哲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庄子的散文不仅在内容上深入探讨了道家哲学思想,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1. 语言的魔幻与音乐性
庄子的散文语言既简练又富有音乐性,他善于使用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其文章富有魔幻的色彩。

这种语言的魔幻与音乐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感受到庄子哲学思想的深邃与广阔。

2. 结构的自由与流畅
庄子的散文结构自由流畅,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和模式。

他的文章往往以寓言、对话、小故事等形式展开,内容上既有深入的哲学探讨,也有生动的日常描写,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3. 思想的深邃与广阔
庄子的散文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其内容上深入探讨了道家哲学思想。

他对于“道”的
理解、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生死的看法等,都在其散文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

结论
庄子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语言的魔幻与音乐性、结构的自由与流畅,更重要的是其深邃与广阔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散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讨人生哲学的重要材料。

《庄子》研究

《庄子》研究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代表作。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无可。 有自有其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乎然。恶乎不然 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乎可物故有所然,物故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 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 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3、庄子的社会政治观:
与现实截 然对立的的
接受了老子小国寡民的主张,把重点放社在会对图“景民之常性”
的肯定上。设想出的理想社会:
冬日衣皮毛,夏日移葛絺(CHI);春耕种,形足 以劳动;秋收藏,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让王》)
夫至德之世,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齐,恶乎知小 人哉!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 蹄》)
二、庄子生活
1、 贫穷。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外物》) 庄子衣布大衣而补之,正洁系侯履而过魏王。 (《山木》) 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 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未遭时也。……今处 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山木》 2、清高。 鹓鵻飞北海。 讥曹商。
3、身世生平:著述十万言;曾为漆园吏; 不愿就楚相。(《史记》)
3、齐国说。六朝时的陈释智《古今乐录》说,庄周者,齐人也。 《左传·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杜预:蒙在东莞蒙阴 县西,故蒙阴城也。清《战国疆域图》,将此蒙地划为齐国。
4、鲁国说。《庄周即子莫》子莫是鲁人。《孟子》有子莫执中。 朱熹说:子莫,鲁之贤人也。子莫即是庄子,庄子是鲁国人。
从《庄子》书中记载的民俗民风庄、君王性格、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 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养生主》)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诗》或《诗三百》3.《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血雨霏霏”,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载驰》和《无衣》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雅”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和善用比喻三方面。

10.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11.《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1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

13.《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自传体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

15.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等。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的八句。

(8分)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填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先秦诸子散文取得的成就

先秦诸子散文取得的成就

先秦诸子散文取得的成就先秦诸子散文的成就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并立,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派别。

他们的散文作品不仅在思想上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先秦诸子散文的成就。

一、思想深邃独特先秦诸子散文的最大成就在于其思想的深邃独特。

他们以人类视角审视世界万物,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见解。

例如,老子的《道德经》中强调道的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孔子的《论语》则注重人伦道德和政治伦理,强调仁义礼智的重要性。

墨子的《墨子》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平等和和平。

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文学形式丰富多样先秦诸子散文的成就还表现在其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上。

他们除了以论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外,还运用了比喻、对话、寓言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其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例如,孟子的《孟子》中,用“梁惠王问曰”、“孟子对曰”等对话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孟子的思想和人物形象。

庄子的《庄子》则以幻想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审美和思考的双重享受。

三、情感丰富真挚先秦诸子散文的成就还在于其情感的丰富和真挚。

他们的作品不仅有着深邃的思考,更体现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深关怀和感悟。

孔子的《论语》中,他对学生的关怀和教育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感受到他对孝道和人伦关系的热爱。

韩非子的《韩非子》中,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透露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无奈和忧虑。

这些真挚的情感使他们的作品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先秦诸子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独特、文学形式的丰富多样和情感的丰富真挚,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他们的作品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当时就具有重要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这些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也对世界哲学和文学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先秦诸子的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
包括诸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他们的著作在中国文
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们的散文作品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而且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先秦诸子的散文作品在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上对后世产
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的散文作品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注重表达思
想和情感,同时又富有哲理性和深刻的内涵。

这种风格影响了后世
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例如唐代的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受到了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简洁明快的表达,注
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同时又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其次,先秦诸子的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
的著作涉及政治、伦理、道德、人生哲学等方面的思想,这些思想
对后世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孔子的思
想强调仁义道德,对后世文学作品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老子、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虚无等观念,对后世文学作品的意境
和主题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外,先秦诸子的散文作品也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形式产生了影响。

他们的散文作品在形式上注重言简意赅,追求文字的精炼和简练,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例如宋代的散文家欧阳修、苏轼等都受到了先秦诸子散文形式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追求文字的简练和精炼。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的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在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思想内涵以及文学形式等方面都产生
了重要影响,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庄子》的艺术特色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一寓言为广”(《天下》)。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而“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重言和卮言也都可以视之为“寓言”。

《庄子》一书中寓言有二百多个。

大量运用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如《逍遥游》用大量笔墨、寓言来铺张渲染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衬托、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

《庄子》一书虽然看似是断断续续的一个一个独立的寓言,然而寓言之间并非没有关联,而是存在着内在结构上的联系的。

《庄子》文章以明确的内在主旨作统领,通过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的寓言进行说理,使文章充满浪漫色彩,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庄子》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的数量庞大,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

这些形象可人,可物,甚至可以是无生命的意念,各种各样,特征鲜明。

其想象虚构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大胆夸张,恢诡谲怪。

如《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化而为鹏;《至乐》中骷髅论道,《齐物论》中庄周梦蝶。

想象奇特恣肆,伟大丰富。

《庄子》用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表达其哲学思想,使其形成了“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艺术特征,构成了瑰玮奇谲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的艺术效果。

《庄子》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它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上,即所谓“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如《齐物论》中写大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逍遥游》的末段,堪称抒情诗。

二、《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中都有所体现。

魏晋
南北朝时期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都和庄子思想及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

从曹植、阮籍等人的文章中可看出《庄子》的文风。

唐代大诗人李白奇特的想象,豪放飘逸、意象奇特、大胆夸张的诗风,与《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刘熙载评苏轼诗“出于《庄》者十之八九”,最得庄子散文神韵。

苏轼的文和赋也多从《庄子》中来。

古代小说戏曲创作也深受庄子散文影响。

具有浪漫幻想特色的《牡丹亭》、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中都可以看到《庄子》散文艺术精神的表现。

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据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一卷和陈文新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上卷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