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和寓言故事

合集下载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柳宗元的寓言故事柳宗元的寓言故事4篇柳宗元的寓言故事1【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善负小虫也文言文

善负小虫也文言文

善负小虫也文言文
《善负小虫也》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种名叫“蝜蝂”的小虫善于背负东西,最终因负重过重而跌倒无法起身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贪得无厌、不知节制的人。

以下是这篇文言文的全篇内容。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其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亦足哀夫!
这篇文言文通过对蝜蝂这种小虫的描述,告诉我们贪得无厌最终会导致灾难,即使是大人物也要懂得节制,不要让贪婪成为自己的负担。

这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警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柳宗元寓言故事

柳宗元寓言故事

柳宗元寓言故事导读: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翻译:临江(今江西省樟树市)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

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

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

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

麋鹿逐渐长大,忘记了自己是麋,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

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

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外面的很多狗在路上,跑过去想跟狗玩耍。

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路上一片狼藉。

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寓意:作者对封建守旧势力及其爪牙深恶痛绝,采用寓言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作者通过这则寓言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倚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物,指出他们必败的命运。

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

"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这则寓言故事在写法上突出的是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活动.。

小学生必读寓言故事通用12篇

小学生必读寓言故事通用12篇

小学生必读寓言故事通用12篇小学寓言故事篇一有一天,柳宗元得了重病,脾脏肿得很大,而且时常心脏悸闷。

他急忙请一医生治病。

医生察看病情后说:“依你现在的病情来诊断,服食茯苓应当最见疗效。

”第二天,柳宗元就叫人到集市上去买了一些茯苓来,自己煎着吃了。

结果服药之后,病不仅不见好转,相反地更加重了。

柳宗元非常生气,派人把医生找来,责怪他医术不精,开错了药方。

医生听了柳宗元的话十分奇怪,自己行医多年,这种病也见过一些,的确是对症下药的。

他便提出看看药渣子,是不是药买错了。

医生一看药渣,一阵惊呼:“唉呀,这全都是老山芋呀!是那个卖药的骗了你,你不辨真伪买下来。

你自己糊里糊涂不识货,现在却又来责怪我,你也太过分了。

”柳宗元吃惊地望着药渣十分惭愧,慢慢又愤恨起来。

从这件事推广开想,有不少事是与之类似的。

人世间,拿着老山芋去冒充茯苓出售,使得人家病情加重的事,其实多得很!又有多少人能够辨别其中的真伪呢?小学生寓言故事篇二鸡有翅膀,但它们飞得不高。

大头儿子说:“我要让它们像小鸟一样飞!”爷爷听了说:“行啊,可你要训练它们,它们就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大头儿子第一个星期是这样训练它们的:他把鸡抱起来往远处一扔,鸡便拍着双翅扑愣愣朝前飞几下,再落到地上;第二个星期大头儿子把鸡放到鸡窝顶上,把米撒在地上,引诱鸡飞下来吃。

开头两只鸡都怕,后来公鸡勇敢起来,一低头往下一飞,哈!它吃到了米。

胖母鸡也紧跟着飞了下来。

第三个星期,大头儿子抱着鸡,想爬到爷爷奶奶住的房子的屋顶上去练,结果被奶奶挡住了:“不行,鸡摔坏了可以杀了吃,要是你摔坏了怎么办?”大头儿子没办法,只好带着鸡到院子门口的那棵老槐树上去练。

大头儿子搬来一条长木板,靠在老槐树的树干上,就张开双臂把鸡往木板上赶。

鸡不愿意,大头儿子只好把它们抱上去,然后抓出一大把米使劲往树窝里撒。

两只鸡终于明白了,嘀笃嘀笃从木板上走到树上,冲着树窝埋头吃起米来。

等它们吃完,大头儿子便在树下拍着手说:“飞!飞!快飞下来!”两只鸡便一前一后飞落到大头儿子身边,飞得可好啦,就像两只大鸟。

黔驴技穷寓言故事

黔驴技穷寓言故事

黔驴技穷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

故事讲述了一只驴子被运到贵州,由于当地还没有见过驴子,所以看它是个庞然大物,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

下面是这个寓言故事的全文:黔地本来没有驴子,有人就运了一头驴子到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驴子每天吃一点草,喝一点水,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后来,它慢慢地靠近山上的老虎,老虎看到它时,非常惊讶驴子的体积庞大。

驴子经常摇动耳朵,发出轰轰的声音,老虎就更加害怕了,以为驴子是个怪物。

有一天,老虎出来寻找食物,远远地看到了驴子。

驴子也看到了老虎,便大声嘶叫起来。

老虎吓得跑回了深山。

但老虎不甘心就这样被吓倒,又慢慢地靠近驴子。

驴子愤怒了,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大喜,心想:“原来它只有这么一点本事啊!”于是猛然扑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东西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真本事。

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争取更好的生活和未来,而不是依靠虚张声势和装腔作势来吓唬人。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很强大、很成功的人或事,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真本事。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此外,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大。

在取得一些成就之后,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自豪和自信。

但是,如果我们过于骄傲自大,就会忽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最终导致失败和惨痛的后果。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柳宗元其人和他的寓言《黔之驴》〔170〕

柳宗元其人和他的寓言《黔之驴》〔170〕

柳宗元其人和他的寓言《黔之驴》〔170〕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黔驴之技〔含黔驴技穷、庞然大物〕。

语义:贵州无驴,有人引入一头,放养在山下,老虎见它庞然大物,又叫声洪亮,很害怕,便躲开了;后来,逐渐接近它,并加以戏弄,驴大怒,只踢了一脚,老虎遂知,本领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

比喻虚有其表,本事有限〔已经使用完了〕,或表面上很庞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柳宗元画像出处: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黔之驴》;2、后晋·刘昫《旧唐书·柳宗元传》;3、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柳宗元传》;4、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传》。

二、柳宗元少年天才,进士、词科双及第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藉河东〔山西运城〕,出身门阀士族,祖上“世相重侯”。

到了武则天时,家族已经衰落,但仍历代为官,其曾祖、祖父都做过县令,父亲柳镇为京官,任侍御史。

母亲卢氏,出身范阳大户,但也家道中落。

柳宗元出生在长安,家中尚有俩姐。

他是神童式天才,小时家教从母,与姐比试,“精敏绝伦”,为文赋诗,“卓伟精致”。

12岁,其父到江西任职,他随父游历,参与社交,接触社会。

能诗善文的父亲,与善良信佛的母亲,对他积极用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793年,他21岁,与刘禹锡为同榜进士,官校书郎。

5年后,他又博学宏词科及第,授集贤殿正字,赐书3000卷。

803年,太子侍读王叔文视他为奇才,荐为礼部员外郎。

805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10年后,改贬为柳州刺史,819年,病死任上,享年47。

三、柳宗元著名文学家,卓越政治家柳宗元,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

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又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天才绝伦,诗文卓伟,盛年而逝,实在可惜!可他的文学业绩,却是光辉灿烂的,留下作品600多篇〔首〕,主要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寓言《三戒》等,由刘禹锡汇编为《河东先生集》45卷,加外集2卷。

黔之驴的寓言故事

黔之驴的寓言故事

黔之驴的寓言故事
《黔之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

黔之驴的寓意:
黔之驴的故事:黔地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到黔地。

老虎看见驴小心接近,听见驴叫声便十分害怕地逃走,但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后,发现驴并没有特殊的本领。

于是老虎跳起来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驴的肉才离开。

黔之驴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身居高位却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

启示人们要敢于同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
赏析:
这篇文章表明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以免自取其辱。

寓言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

关于柳宗元的故事

关于柳宗元的故事

关于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写过一篇《蝜蝂传》,说有一种小虫子名叫蝜蝂。

它有个习性,就是特别喜欢背东西,看到什么就背什么,它背上的东西越来越重,虽然疲惫不堪,但却不愿停止,最终蝜蝂被压得爬不起来。

有时人们可怜它,替它拿掉背上的东西,可是它缓过来劲儿,还能继续爬行后,就又开始像原先那样接着抓取东西背上。

这种小虫还喜欢往高处攀爬,直至用尽力气,摔死在地上。

柳宗元对这些人是这样评论的:“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这些人的见识与小虫无异,实在可悲。

此外,柳宗元还写过一个《永某氏之鼠》的寓言,说永州有个人非常迷信,他因属鼠,便以为老鼠就是子年的神,因此非常爱护老鼠。

家中不许养猫养狗,禁止仆人打杀老鼠,仓库厨房也任凭老鼠横行而放任不管。

于是,老鼠们奔走相告,其他地方的老鼠蜂拥而至,大吃大喝也无灾祸。

就这样,他家再无一件完整的东西。

白天,老鼠与人在一起活动,晚上,老鼠响动让人无法入眠,即便到了这个地步,这人也不觉得讨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寓言二则
哀溺文序
解题:作者所写的一篇赋体讽刺性杂文,这里所选的是该文 的散体序。 简析:正面描写:一是写他的行为反常,二是写他的语言, 三是写他的表情细节。 侧面烘托:一是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游最”, 从而对他今日之“尽力而不能寻常”做反衬;二是用游泳本 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来与最善游的他反被溺死 进行对比;三是用“已济者”的呼号,来直接揭示的蒙昧心 性。
10
蝜蝂传
解题:寓言中说的一种好负重物的小虫。 简析:本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蝜蝂的习性,用叙述描写方式。 第二部分:阐述旨意,用夹叙夹议方式。 寓言基本特征: 故事短小精干,往往文末点名作者意旨。如“郑人买 履”、“刻舟求剑”;也有不直接点出意旨的,如“愚公移 山”。
11
2
官宦世家,少年大才
柳宗元祖籍山西河东郡,生于京城长安。祖上世代 为官,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 家同时在中央做官的就达23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 间,柳家却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 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的高伯祖曾官居宰相, 曾祖父、祖父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只做过低级官 吏。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涿郡范阳卢氏,祖上世代 为官。柳宗元没有亲兄弟,只有两个妹妹。 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少年时随父亲游历河南、 湖北。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子厚始以童子有 奇名于贞元初。”
3
永贞革新 ,年少得志
柳宗元21岁进士及第,名声大振,同时中进土的还 有他的好友刘禹锡。26岁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 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29 岁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两年后被调回长安, 任监察御史里行。这个职位使得柳宗元可以结识官 场上层人物,如帝师王叔文。 两年后,顺宗继位,任用王叔文、王伾实施改革, 柳宗元、刘禹锡均为改革派大将。 “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临舍翁。”(柳)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刘)
8
文学成就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 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 成一路。文的成就更大于诗。 诗歌:《江雪》、《渔翁》 寓言:《三戒》 (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黔之驴)、《罴说》、《蝜蝂传》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政论:《封建论》
柳宗元和寓言故事
1
作为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学习写文章,就看 韩愈和柳宗元,学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 果学历史,就学司马迁的《史记》或者司马 光的《资治通鉴》,学完就可以去当政客; 如果学宋词,就跟苏东坡和辛弃疾学,学好 了可以干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学写古诗, 一定是李白和杜甫。(袁腾飞《历史是个什 么玩意》)
仕途不幸,文坛之幸
永州十年,柳宗元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柳河 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刘禹 锡接触到民间风俗,作《竹枝辞》十余篇,创作《陋 室铭》、《问大钧》、《谪九年》等诗赋数篇。
6
患难之交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再贬播州刺史(贵州遵义),柳宗元再贬柳 州刺史(广西柳州市)。 “播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 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 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 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柳宗元客死柳州后,刘禹锡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 的遗作,然后又全力筹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并 收养了柳宗元一个儿子。可以说没有刘禹锡,也就 没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于世。 7
4
二王八司马事件
在大臣、宦官的共同反对下,顺宗被迫让位, 宪宗继位,改革终结,前后180天。 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 刺史(湖南邵阳),在半路上加贬刘禹锡为 朗州司马(湖南常德) ,加贬柳宗元为永州 司马(湖南永州)。随后,还下诏规定: “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到永州半年母亲就因病去世,“百病所集, 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 内消肌骨”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