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的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的检测方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食品市场日益火爆。
然而,由于保健食品的特殊性质,对其质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保健食品的检测方法,帮助消费者选择安全、有效的保健食品。
一、微生物检测保健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保健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PCR法和荧光法等。
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培养样品中的微生物并计数其菌落形成单位来评估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PCR法可以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DNA,从而准确快速地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荧光法则是利用特定的荧光染料与微生物发生反应,通过荧光强度来评估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二、重金属检测保健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因此,对保健食品进行重金属检测也十分重要。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测定样品中重金属的浓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则可以检测样品中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并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则是通过样品受到X射线照射后,测量样品发射的荧光来确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三、成分检测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依赖于其成分。
因此,对保健食品中的成分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分离样品中的多种成分,并通过检测各成分的峰面积或质量浓度来确定其含量。
气相色谱法则适用于易挥发的成分的检测,通过样品中各成分在气相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来确定成分的含量。
质谱法则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各成分的质荷比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含量。
四、生物活性检测保健食品的生物活性是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保健食品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细胞实验法、动物实验法和临床试验等。
细胞实验法通过培养细胞并观察保健食品对细胞的影响来评估其生物活性。
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

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是关于保健品的重要话题。
保健品是一种补充食物或药物,旨在提供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通过正确使用保健品,人们可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然而,对于保健品的功效以及如何检测它们的质量,人们仍然有很多疑问。
第一部分:保健品的功效保健品具有广泛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品功效:1.补充营养:保健品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
这对于饮食不均衡或特殊需求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2.提高免疫力:一些保健品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
3.改善消化系统:一些保健品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如益生菌和消化酶。
4. 改善心血管健康:一些保健品含有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功能。
5.促进骨骼健康:一些保健品含有钙和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第二部分:保健品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保健品的安全和质量,各国都设置了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品检测方法:1.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确定保健品中所含物质的关键方法。
通过使用质谱、色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准确分析保健品的成分和含量。
2.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确保保健品不含有有害微生物的重要检测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PCR和培养方法。
3.重金属检测:保健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重金属可以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
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
4.残留农药检测:保健品中的农药残留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是常用的残留农药检测方法。
5.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用于判断保健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质量稳定性。
这些测试可以测量保健品中活性成分的降解速度和变化。
综上所述,保健品具有多种功效,包括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改善心血管健康和促进骨骼健康。
为了确保保健品的质量,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方法,包括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残留农药检测和稳定性测试。
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1.1试验项目1.1.1 动物实验1.1.1.1 体重1.1.1.2 双歧杆菌11.1.3乳杆菌1.1.1.4 肠球菌1.1.1.5 肠杆菌1.1.1.6 产气荚膜梭菌1.1.2 人体试食试验1.1.2.1 双歧杆菌1.1.2.2 乳杆菌1.1.2.3 肠球菌1.1.2.4 肠杆菌1.1.2.5 拟杆菌1.1.2.6 产气荚膜梭菌2.2试验原则2.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2 正常动物或肠道菌群紊乱模型动物任选其一。
2.2.3 受试样品中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以外的其它益生菌时,应在动物和人体试验中加测该益生菌。
2.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3结果判定3.3.1动物实验:符合以下任一项,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3.1.1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无明显变化。
3.3.1.2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和/或肠杆菌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双歧杆菌、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增加的幅度。
3.2.1人体试食试验:符合以下任一项,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3.2.1.1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
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和/或肠杆菌、拟杆菌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双歧杆菌、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增加的幅度。
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检验方法1动物实验1.1实验动物推荐用近交系小鼠,18-22g,单一性别,每组10-15只。
1.2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 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保健食品27种功能及试验检测项目

保健食品主要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功能性产品。
(1)营养素补充剂:指以补充一种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
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此类产品仅限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保健食品的27种功能:(申请功能数量不受限制)
1、增强免疫力功能15、抗氧化功能★
2、改善睡眠功能16、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3、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17、促进排铅功能★
4、增加骨密度功能18、清咽功能★
5、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19、辅助降血压功能★
6、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20、促进泌乳功能★
7、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21、减肥功能★◇
8、缓解视疲劳功能☆22、改善生长发育功能★◇
9、祛痤疮功能☆23、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
10、祛黄褐斑功能☆24、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11、改善皮肤水份功能☆25、促进消化功能★
12、改善皮肤油份功能☆26、通便功能★
13、辅助降血脂功能★27、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14、辅助降血糖功能★
注:标有★的功能,既需要进行动物功能试验又需要进行人体功能试验。
标有☆功能,只需进行人体功能试验,无需进行动物功能试验。
标有◇的项目需做兴奋剂检测。
拟申请的功能不在以上公布的27种范围内的,申请人应当自行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并向确定的检验机构提供功能研发报告。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HPLC):该方法通过溶解或提取食品样品中的成分,然后采用HPLC技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中活性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提取物等)的测定。
2. 气相色谱(GC):该方法适用于分析保健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如芳香化合物、香味成分等。
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通过GC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
3. 质谱联用(MS):质谱联用技术将质谱仪和色谱仪相结合,能够对复杂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
该方法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对活性成分的鉴定和测定。
4. 核磁共振(NMR):该方法通过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保健食品样品中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在对复杂混合物的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5. 荧光光谱:该方法通过激发保健食品样品中的荧光物质,测量其在不同波长下的荧光强度,从而分析和定量测定。
该方法适用于对荧光性成分(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的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保健食品所含的成分和功效不同,因此具体的检测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进行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标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

Æ Í » ª À à Ê º Í Ú Ë Ø ä Ë Æ ü
膳食补充剂:维生素(A B1 B2 B6 B12 C D E 叶酸 烟酸 泛酸 肌醇)
元素(Ca Fe Zn Mn Mg Se I Cl K Na P )
脂肪酸: DHA EPA DPA 角鲨烯 亚麻酸
皂甙类:
黄酮类:
附表1:下列类型的产品、或下列原料为主的产品指标检测项目表 产品类型 1 固体 检测项目 水分、灰分
2
3 4 5 6
口服液
海产品 鱼油类 茶叶 红曲
可溶性固形物、pH
镉(多氯联本) 酸价、过氧化值(降血脂类产品需 检测胆固醇) 有机氯农药残留(六六六、滴滴涕) .桔青霉素
7
中药材
汞、六六六、滴滴涕
2
2.3
基本要求
凡使用有机溶剂提取物为原料的产品,其 使用的有机溶剂要符合 GB2760 附录 D 食品工业用 加工助剂推荐名单要求(101种)。
保健食品应具有与产品配方和申报的保健 功能相适应的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申报时须检 测配方中主要原料所含的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 附表 2 所列原料为主的产品须检测表中规定的项 目。
红景天类 芦荟类 大蒜类 螺旋藻类
红景天甙 芦荟甙 大蒜素 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 素B1、维生素B2 茶多酚
9
茶叶类
10
11 12 13
魔芋类
纤维素类 磷 脂 类 (原料) 红曲类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 丙酮不溶物、乙醚不溶 物等 洛伐它丁
14
15
植物油类
动物油类
脂肪酸、维生素E
脂肪酸
16 17
初乳类 鹿血类
2 基本要求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

10/6/2023
3
三、功效成分的选择
1.根据使用的原料及现有的研究文献 2.根据保健功能 3.研制者自己的研究结果 4.监督或评审的要求
10/6/2023
4
四、功效成分检测依据
1.标准方法 2.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3.企业提供方法 4.检测机构研制方法
10/6/2023
5
五、当前功效成分检测的项目
10/6/2023
8
• 1.营养素类 • 2.中药及其提取物类 • 3.植物提取物 • 4.功能性油脂 • 5.低聚糖 • 6.其他
10/6/2023
6
六、功效成分检测使用的方法
1.HPLC法 2.GC法 3.光谱法 4.滴定法 5.重量法 6.其他方法
10/6/2023
7
七、问题
• 1.现行“功效成分”的定义 • 2.依据、方法的缺陷 • 3.标准品的质量 • 4.检测项目的无法预知 • 5.质量控制 • 6.现行检测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10/6示
2.作为产品研制、生产、原料要 求等的质量控制指标
3.为审评、监督提供依据性指标
10/6/2023
2
二、对功效成分的要求
1.特征性 2.可测定性 3.稳定 4.与功能相关联 5.含量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是指用以确定保健食品有效性和安全
性的材料检测手段和方法。
主要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测和生物性
质检测三个方面:
物理性质检测主要是通过系列的测试,如可见光分析、冷冻脱冻
循环、光度温度变化等,以确定保健食品的稳定性及外观特性;
化学性质检测主要分析产品的含量和组分,并结合离子交换高效
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质谱技术,对硫代烯烃含量、多酚类、氨基
酸类、有机酸类等活性成分进行准确和可靠的测定;
生物性质检测主要将保健食品补充物进行功能检测,以确定其是
否具备疗效。
该检测常采用实验动物模型来研究保健食品的生物活性,通过比较组成不同的游离肽或氨基酸以及抗氧化活性物质中其他实验
发现的生物活性,以及微生物的活性实验,以确定保健食品之间的效
力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糖的检测方法〔1〕粗多糖的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2〕葡聚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法〔3〕硫酸软骨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二、皂甘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皂苷的分光光度测定法〔2〕绞股蓝皂苷的分光度测定法三、黄酮与甘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黄酮的风光光度测定法〔2〕原花青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3〕原花青素的铁盐催化比色测定法四、酶、激素与源性物质的检测方法〔1〕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氮蓝四唑测定法〔2〕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法〔3〕氯化高铁血红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五、其他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蒽醌的分光光度测定法〔2〕几丁胺糖的脱乙酰度滴定法〔3〕总三萜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六、第一章概论(第3页)表1-1常见的保健食品的成效成分〔标志性成分〕、保健功能与主要来源〔第73页〕第三章保健食品中成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第一节多糖的检测方法一、粗多糖的苯酚一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1、方法提要多糖经乙醇沉淀别离后,去除其他可溶性糖与杂质的干扰,再与苯酚一硫酸作用成橙红色化合物,其呈色度与溶液中的糖的浓度成正比,在485nm波长下比色定量。
4、测定步骤(1)样品提取:称取混合均匀的固体样品1.0〜2.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80mL 左右,与沸水浴中加热1小时〔如保健食品添加的已是多糖提取物,那么加热15min〕,冷却至室温后补加水至刻度线〔V1〕,混匀后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余下滤液供沉淀粗多糖。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不少保健品添加了淀粉、糊精,一定要做相应的处理,否那么结果偏高。
添加淀粉的样品需加a-淀粉酶与糖化酶〔如葡萄糖昔酶〕处理。
添加糊精的样品需加糖化酶〔如葡萄糖昔酶〕处理。
处理的原那么是将这类非活性多糖的碳水化合物全部酶解成单糖或低聚糖,再用乙醇沉淀所需的活性多糖以达到别离的目的。
1)添加淀粉或淀粉+糊精的样品:可取50mL样品提取液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冷却至60℃以下,加1mL10%淀粉酶液〔Singma公司的液状淀粉酶可直接加0.1〜0.2mL〕和0.5mL0.2M磷酸盐缓冲液,加塞,至55℃〜60℃酶解1小时,再加适量的糖化酶〔如葡萄糖昔酶〕〔约为样液体积的1%〕于60℃以下再水解60min后取出〔用电业检验是否水解完全,如不完全可延长水解时间至酶解液加碘液不变蓝色为止〕,于电炉上小心加热至沸〔灭酶〕,冷却,定容,过滤,取滤液沉淀粗多糖。
2)添加糊精的样品:如上法处理〔免加淀粉酶〕(2)沉淀粗多糖:准确吸取上滤液〔或液体样品〕5.0mL〔V2〕,置于50mL离心管中〔或2.0mL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参加无水乙醇20mL〔或8mL〕,混匀,于4℃冰箱静置4小时以上,以4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残渣用80%〔V/V〕乙醇溶液数毫升洗涤,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反复操作3次。
残渣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25mL〔V3〕(根据浓度而定)。
(3)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葡萄糖标准使用液0mL、0.10mL、0.20mL、0.40mLL、0.60 mL、0.80mL、1.00mL〔相当于葡萄糖0mg、0.01mg、0.02mg、0.04mg、0.06mg、0.08mg、0.10mg〕置于25mL比色管中,补加水至2.0mL参加5%苯酚溶液1.0mL, 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小心参加浓硫酸10mL,在旋涡混合器上小心混匀,至沸水浴中2min,冷却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
以葡萄糖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测定:准确吸取上液适量〔V4〕〔含糖0.02〜0.08mg〕置于25mL比色管中,补加水至2.0mL,然后按〔3〕法测定吸光度值。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葡萄糖含量,计算样品中粗多糖含量。
6、注释〔1〕本方法线性围在0.01〜0.1mg/mL,线性方程为y=0.3095x+0.0004,r=0.9989,假设工作需要标准曲线可延长至0.20mg/mL。
〔2〕本法测定样品中多糖时,提取时间以1小时为宜,以免因提取时间过长引起糖结构变化甚至使碳键断裂而导致所测多糖含量偏低。
〔3〕比色法测定多糖并非特异性反响,本法灵敏度高,出现测定结果平行性偏差较大,主要是操作不够严谨所致,反复几次的沉淀、洗涤、弃去上清液、样液的转移等都是造成测定结果偏差的原因。
实际操作时每个样品要多做几个平行样,并尽量取用几个近似值的均值报告结果。
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保健品所形成乙醇沉淀物的结构也不同,用80%的乙醇洗涤沉淀物时〔如在15mL离心管中操作〕可先加少量〔0.5mL〕在旋涡混合器或超声波振荡器中以增大撞击与分散沉淀物的强度,尽量将沉淀物打散,然后再加数毫升80%乙醇洗涤,对于一些粘黏包裹状的沉淀物,也可先加少量水溶解,然后再加80%的浓度洗涤,力求将附在沉淀物的杂质除去。
〔4〕关于乙醇的浓度:由于保健食品组方的复杂性,不同分子量得多糖所用的乙醇浓度沉淀效果是不同的,通常使用80%乙醇浓度不一定完全使用于所有的保健品中粗多糖测定,最好能在75%、80%、85%、90%、95%的乙醇浓度之间做预实验以优选最正确的乙醇浓度。
〔5〕关于酶解1〕淀粉酶的水解具有专一性,她只水解淀粉而不会水解其他多糖,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使淀粉水解成低分子糊精和麦芽糖,再在糖化酶〔如葡萄糖昔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
酶的用量应根据酶的活力而定。
2〕糖化酶是几种酶的简称〔学名a-1,4-葡萄糖水解酶〕,包括葡萄糖甘酶、淀粉葡萄糖甘酶〔简称为葡萄糖昔酶〕、普鲁兰酶。
药用辅料的淀粉一般都是直链淀粉,用a-淀粉酶+葡萄糖昔酶〔作用于直链淀粉,1,4糖昔键〕处理就可,如要作用于支链淀粉,需同时参加普鲁兰酶〔作用于1,6-糖昔键〕才能完全变为葡萄糖。
3〕酶的活性对酶解的效果影响较大〔6〕多糖一复原糖换算系数0.9之解释〔7〕粗多糖测定最终报告结果要标示以葡萄糖计或葡聚糖计,因两者测定值相差很大。
〔第82页〕四、葡聚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以葡聚糖为主要结构、相对分子质量1*104以上的水溶性粗多糖的测定。
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5.0mg/L。
1、方法提要食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4的高分子物质在80%乙醇溶液中沉淀,与水溶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别离,用碱性二价铜试剂选择性地从其他高分子物质中沉淀具有葡聚糖结构的多糖,用苯酚一硫酸反响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比色测定其含量,其显色强度与粗多糖中葡聚糖的含量成正比,以此计算食品中粗多糖的含量。
4、测定步骤〔1〕样品处理1〕样品提取:称取混合均匀的固体样品2.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80mL左右,与沸水浴中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补加水至刻度线,混匀后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余下滤液供沉淀多糖。
2〕沉淀粗多糖:准确吸取1〕项终滤液5.0mL或液体样品5.0mL,置于50mL离心管中,参加无水乙醇20mL,混匀5min后,以3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残渣用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数毫升洗涤,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反复操作3〜4次。
残渣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混匀后供沉淀葡聚糖。
3〕沉淀葡聚糖:准确吸取2〕项终溶液2mL,置于20mL离心管中,参加100g/L氢氧化钠溶液2.0mL、铜试剂溶液2.0mL,沸水浴中煮沸2min,冷却,以3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
残渣用洗涤液数毫升洗涤,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反复操作3次,残渣用10%〔体积分数〕硫酸溶液2.0mL溶解并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混匀。
(5)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葡聚糖标准使用液0mL、0.10mL、0.20mL、0.40mLL、0.60 mL、0.80mL、1.00mL〔相当于葡聚糖0mg、0.01mg、0.02mg、0.04mg、0.06mg、0.08mg、0.10mg〕置于25mL比色管中,准确补加水至2.0mL,参加50g/L苯酚溶液1.0mL,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小心参加浓硫酸10.0mL在旋涡混合器上小心混匀,至沸水浴中2min,冷却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
以葡聚糖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样品测定:准确吸取样品测定液2.0mL,置于25mL比色管中,参加50g/L苯酚溶液1.0mL,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小心参加浓硫酸10.0mL,在旋涡混合器上小心混匀,至沸水浴中2min,冷却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葡聚糖含量,计算样品中粗多糖含量。
同时做样品空白试验。
6、准确度与精细度在不同食品中进展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7.8%〜110.87%,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样品进展10此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
7、注释本方法测定的水溶性多糖含有10个以上单糖残基。
经过五个检测单位的验证,本方法所测定的结果一葡聚糖计。
(3)干扰因素试验证明,在样品中参加与粗多糖灯亮的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与2倍量得淀粉、糊精,不影响样品中粗多糖的测定结果。
但在测定过程中应防止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污染,因为苯酚一硫酸与糖和碳水化合物起反响。
(7)某些保健食品中成效成分为醇溶性多糖,可参照本方法进展测定,但样品预处理时将乙醇改为丙酮即可。
(8)液体样品中粗多糖含量低时,可取样50.0mL加热浓缩至5.0mL后,再依法操作测定。
(8)洗涤粗多糖沉淀时,一定要将离心管壁上玷污的其他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用80%乙醇洗净,否那么结果偏高。
8、关于保健食品粗多糖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的说明多糖因单体组成、结构、聚合度、物化性质等各异,故测定方法不同,此法适用于测定高分子量的糖类物质〔>10000Da〕多糖的定义是聚合度大于9的糖〔第110页〕十一、硫酸软骨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本方法硫酸软骨素的检出限为0,01mg/L。
1、方法提要结晶紫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在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易与带酸性基团的生物大分子发生静电作用而形成离子配合物,已用于脱氧核糖核酸、干扰素等的分光光度法分析。
结晶紫结构中的氨基带正电荷,硫酸软骨素的磺酸基和竣基带负电荷,两者通过静电引力和输水作用力形成络合物,产生变色效应,吸光度降低。
吸光度的降低量与硫酸软骨素含量线性相关。
4、测定步骤〔1〕样品处理:精细称取容物25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超声处理10min,加水定容至100mL,过滤,取续滤液4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得样品溶液。
〔2〕分光光度法测定:取供试品溶液1mL,置于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参加pH5.0的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液1.0mL和结晶紫并粗三溶液0.6mL,加水至10.0mL,摇匀,30℃水浴保温20min,放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