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粒总混标准操作规程
整粒岗位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干燥颗粒整粒的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干颗粒整粒的操作。
范围:口服固体制剂车间整粒岗位。
职责:车间主任、工艺员、班长、设备操作工,QA。
规程:1.准备工作1.1检查操作间是否已清场,不存在任何与生产批无关的物料、周转容器、工艺文件,并附有上一班清场合格证。
1.2领入足够用的周转容器及中间产品标签。
1.3所有接触产品的设备、部件已清洁和干燥,如机器外罩、筛网等,注意筛网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损坏。
1.4运送需整粒的干燥颗粒到工作区,检查容器上标签核对名称、批号、重量。
1.5将筛网装配,并用75%乙醇湿润后擦拭直接与产品接触的表面。
1.6根据工艺要求调节整粒机转速,调节吸尘装置。
1.7安装接料容器。
2.整粒操作2.1 以合适速度均匀进料,注意颗粒均匀度。
2.2 操作完成后检查称重,贴标签,并运送到总混间。
2.3 检查筛子是否损坏,生产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如有异常,要报告班长,筛网损坏,要及时更换。
2.4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准确填写生产记录及其它有关记录,检查在生产记录上各项原始数据,任何偏差一定要在批生产记录上加以注明和解释。
3. 结束工作:3.1 取出挂在操作间门上及设备上的状态标志,换上“待清洁”状态标志。
3.2 将所有物料清理出现场,门窗、天棚、墙壁、地面、工具要清洁清洗干净。
设备、设施、容器、工具等按相关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3.3 地漏要按“地漏的清洁、消毒规程”进行清洁、消毒。
3.4填写“清场记录”。
并请QA检查清场情况,合格后,由QA发放“清场合格证”,“清场合格证”压在记录台规定位置,作为后续产品开工凭证。
分别取下设备、操作间门上的“待清洁”标志,分别在设备、容器及操作间门上挂上经QA签字的“已清洁”标志。
车间整粒、总混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固体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差错,防止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责任:操作人员: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固体制剂整粒、总混生产操作。
QA现场监控员、技术员:按照本操作规程监督固体制剂整粒、总混的生产全过程。
3.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操作。
4.内容4.1生产前检查4.1.1检查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操作间内无与本批次产品无关的物料。
4.1.2核对本批生产用文件,操作间内应无与本批次产品无关的文件,并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好生产状态标识牌,挂于规定位置。
4.1.3检查生产用介质是否正常,核对生产用物料。
4.1.4检查称重设施、本工序所有使用的设备可正常使用。
4.1.5对洁净区的环境进行确认: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4.1.6检查电气设备有无裸露的电线,检查蒸汽管道有无泄漏,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响声。
4.1.7检查设备清洁度,设备清洁状况应符合要求,且有“已清洁”标识,并在效期内。
4.2生产操作4.2.1振荡筛操作4.2.1.1按工艺要求选择规定目数的筛网,安装在振荡筛上。
4.2.1.2在操作过程中,采用缓慢加入颗粒过筛以保证粒度,一次加入三次元筛分过滤机内的颗粒量不得超过15kg。
4.2.1.3在过筛操作过程中禁止用手或硬物强迫下料,应自然流动下料,避免造成筛网破损。
过筛结束后,操作人员需将料桶依次放好,做好总混前的准备。
4.2.1.4过筛后的颗粒应均匀一致,无油污,杂质等异物。
4.2.2快速整粒机操作4.2.2.1按工艺要求选择规定目数的筛网,确认洁净后,安装在快速整粒机上。
4.2.2.2将无法过筛的大颗粒用快速整粒机整粒打碎,打碎后再投入振荡筛中过筛。
4.2.2.3在整粒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加料量,所加物料不得超过容积的2/3。
4.2.2.4在整粒操作过程中禁止用手或硬物强迫下料,应自然流动下料。
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整粒、总混岗位SOP

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胶囊剂整粒、总混岗位SOP1目的明确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整粒、总混岗位的标准操作程序和要求,规范生产操作。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整粒、总混岗位标准操作。
3责任人操作人员、车间主任、QA。
4内容4.1 生产前的检查和准备4.1.1操作人员按《人员进出生产区SOP》进入。
4.1.2操作者检查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整粒、总混操作间应有现场QA发放的上品种、上批次、上规格的“清场合格证”副本。
并按《清场管理规程》中清场要求和标准确认清场符合要求。
4.1.3与本品种、本批次生产无关的物料、物品、文件、工用具不得出现在操作间。
4.1.4与本品种、本批次生产相关的物品、工用具、容器、辅助用具应按本操作间定置管理图中要求摆放,并不得有多余量出现。
4.1.5生产操作空白记录、生产状态卡、记录用笔等应齐全悬挂在操作间规定处。
4.1.6检查合格后由现场QA在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整粒、总混记录中“生产前检查栏”内签名,方可开始生产。
4.1.7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领取所需物料或中间产品,按《物料进入生产区SOP》操作。
4.2 操作过程4.2.1整粒4.2.1.1依据《批生产指令》从中间站或制粒、干燥岗位领取干燥颗粒,领取时履行相关交接手续。
4.2.1.2按《快速整粒机使用及维护保养SOP》开机,加入干燥颗粒,将干颗粒破碎为符合相关产品工艺要求的粒子,称取整粒后的颗粒重量,并贴上状态标识。
4.2.1.3依据《批生产指令》的比例按称取的颗粒重量称取应加入的各种辅料的用量,备用。
4.2.3总混4.2.3.1预混合(必要时):如加入的某一种或几种辅料比例在待混合的颗粒总量的10%以下,应先将辅料与适当数量的待混合颗粒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后再加入二维运动混合机中进行总混。
4.2.3.2总混合:按《批生产指令》要求设置好混合时间,按《V型混合机使用及维护保养SOP》开启V型混合机进行总混,混合结束,用内衬无毒塑料袋的不锈钢桶盛装总混颗粒,称量并贴上《物料状态标识卡》,操作人员填写《请验单》通知QC取样后放中间站待验,同时履行相关交接手续。
整粒、总混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本岗位操作过程适用范围:干颗粒的整粒与总混责任者:操作工1.准备工作。
1.1按人员进出洁净区S0P4入本岗位。
1.2确认本岗位环境已处于清洁合格状态。
1.3确认本岗位设备、容器具、工具已处于完好、清洁待用状态,适用的整粒机筛网已安装完毕。
1.4确认前后工序均已处于正常无故障状态。
1.5确认本批生产指令已收到,并明确本批生产的品种、规格、批号。
1.6确认本岗位的SOP已收到。
1.7确认本批的生产记录已收到。
1.8确认本批干颗粒及总混时加入的物料已到位,并处于合格状态。
1.9换上运行状态标志。
2.操作2.1开动整粒机,待机器运转正常后开始加料,检查整粒后的颗粒性状,符合要求方可连续生产。
2.2将整好的颗粒转入总混工序。
2.3根据各品种操作要求称量总混时加入的其余主药和辅料,并经另一人核对。
2.4根据不同品种视需要将主药、辅料过筛或按以下程序进行吸附。
2.4.1按处方称量吸附剂或从颗粒中筛出适量细粉。
2.4.2称量或量取液状主药或辅料。
2.4.3将主药或辅料加到吸附剂或细粉中,混合后过60-100目筛备用。
2.5将颗粒转移至“ V'型混合机中。
关闭混合机进料口,按要求清理完混合机周围的器物后开机进行总混。
2.6严格控制总混时间,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为15分钟。
2.7若个别品种有工艺操作要求外加原辅料在整粒时加入,则整粒前过筛备用。
2.8总混结束,将干颗粒装桶,挂上桶签,写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等,入中间站。
3 •及时记好记录。
4.结束工作。
4.1换批清场或本日工作结束卫生工作。
4.1.1每日生产结束做好岗位环境、工具、容器具清洁卫生。
4.1.2将多余物料整理后堆放整齐,做好标志。
4.1.3将可回收的物品集中整理并堆放于回收点。
4.1.4将废弃物通过传递窗传出洁净区,送往废弃物堆放处。
4.2换品种清场工作。
4.2.1按相关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清洁SOP青洁设备,用纯化水擦洗工具、容器具不得留有本批次的药物。
颗粒剂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颗粒剂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标准的颗粒剂总混岗位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规范进行,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颗粒剂总混岗位的生产操作。
3、责任:岗位操作人员、岗位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QA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 班前检查4.1.1 厂房及附属设施4.1.1.1 检查操作间的顶棚、四壁(包含窗户)、地面及其交接处是否清洁。
4.1.1.2 检查操作间内的所有管道、风口、灯具及灯具与墙壁或顶棚的交接处是否清洁。
4.1.1.4 检查进入操作间的水、电、汽供应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4.1.2 空气净化系统4.1.2.1 洁净室的温度是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是否控制在45~65%,是否有记录;要求本生产岗位操作间应保持相对负压,并观察压差指示装置,与相邻房间静压差大于5Pa。
4.1.2.2 确认进入洁净室的空气是否净化,微生物数和尘粒数的监控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4.1.3 设备、仪器、仪表、量具、衡器4.1.3.1 生产、检验用设备是否已清洗、消毒(灭菌),状态标志是否明显。
4.1.3.2 生产用仪器、仪表、量具、衡器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有状态标志及校验合格证,是否定置放置, 是否良好,并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处于待生产状态。
4.1.4 物料4.1.4.1 药品生产过程所需原辅料、中间产品,是否检验合格或明显的标签标示可用。
4.1.5 文件4.1.5.1 生产用现行标准文件(颗粒剂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是否齐全。
4.1.5.2 上次记录或凭证是否填写完整;本次生产用记录和凭证是否准备齐全。
4.1.5.3 有质量部QA检查员核发的清场合格证,说明生产环境及室内的物品均符合生产要求。
4.2 生产前准备工作:4.2.1 岗位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先检查上一班次的清场情况,是否有清场合格证并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如超过有效期,则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
整粒、总混岗位操作法

销售部()物资储运部()行政部()
类别:岗位职责
整粒、总混岗位职责
编号:SQ-01-WS-042-1
部门:生产部
页码:共2页,第2页
一、目的:建立配料过程中整粒、总混工序岗位责任制,使在该工序操作工人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整粒、总混工作。
二、范围:适用于配料过程中的整粒、总混工序。
三、责任人:技术员、QA管理员、配料班长和操作工人。
严格按照整粒总混岗位操作法进行操作对按整粒机安全操作程序和三维混合机安全操作程序安全操作负责
贵州圣泉药业有限公司
类别:岗位职责编号:SQ—01—WS—042—1
部门:生产部页码:共2页,第1页
整粒、总混岗位操作法
起草:年月日
审阅: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生效日期:年月日
授权:下列部门拥有并执行本标准(√)
四、内容:
1.对整粒机和三维混合机的清洁卫生负责。
2.严格按照《整粒、总混岗位操作法》进行操作,对按《整粒机安全操作程序》和《三维混合机安全操作程序》安全操作负责。
3.对所选用规定筛网,保证整粒大小均一无异物,适合压片负责。
4.对整粒后的颗粒符合工艺要求负责。
5.对整粒后剩余尾料按《尾料处理程序》处理负责。
6.对整粒后的颗粒及时总混后进三维混合机使之混合均匀负责。
7.对混合后的颗粒封好、称量准确无误、及时移交中间站负责。
8.对本岗位半成品(中间体)原始记录填写负责。
9. 对搞好本岗位清场和卫生工作负责。
014综合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制定综合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整粒总混岗位人员的具体操作过程。
2 范围适用于综合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的操作。
3 职责3.1综合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负责实施。
3.2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负责监督。
4 内容4.1生产前准备4.1.1 岗位操作人员按照《人员进出生产区更衣标准操作规程》更衣后进入洁净区。
4.1.2 检查:操作间、设备及房间的清洁和状态标识牌;有无前次生产清场合格证正/副本,并在有效期内;设备有无“完好”标志和“已清洁”标志;计量器具有无“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工具是否完好;容器具是否有“已清洁”标志。
检查岗位相关文件及生产记录是否齐全。
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4.1.3 到模具室领取生产指令规定目数和材质的筛网,并检查筛网的完整性。
4.1.4 从暂存室领取待整粒的颗粒,从物料暂存间领取外加辅料。
4.1.5 在门前生产标识牌上填写生产品种的相关信息。
4.2 操作过程:文件名称 综合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PM-SOP-014-00起 草 人: 起草日期: 部门:生产技术部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生产副总 页码 1/3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质量部 版 本 号 00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质量副总生效日期颁发部门 质量部分发部门 质量副总、生产副总、质量部、生产技术部、生产车间。
4.2.1 一切准备就绪,严格按照《ZS-515漩涡振荡筛标准操作规程》、《YK-160A 摇摆式颗粒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2.2 全部整粒、过筛完毕,将大颗粒、细粉分别存放于洁净塑料袋中,进行称重后,单独存放并挂上标识卡,按《尾料管理规程》进行管理;将合格颗粒逐桶进行称重后,挂上标识卡,并填写到批生产记录中。
4.2.3 将整粒后的颗粒移至EYH-2000混合机旁,开启真空上料机开始上料,当每桶颗粒抽到一半时,停止上料,再将外加辅料分别加到每桶颗粒中,继续开始上料。
整粒总混岗位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目的:建立整粒总混岗位操作规程,确保生产按规定有序进行,保证保健食品的生产质量。
适用范围:整粒/总混岗位。
责任人:操作工、班组长负责实施,由QA员及车间主任负责监控。
岗位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1仔细阅读生产指令。
1.2检查房间和设备的状态标志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1.3准备好生产时所需的工具、容器具等。
1.4通知QA人员检查房间、设备、工具、容器等是否符合生产要求,如符合要求,填写并更换房间及设备状态标志牌,准备操作。
2.生产操作2.1按ZLK200快速整粒机和V型高效混合机的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操作。
2.2按生产指令领取并复核干燥颗粒和所需其他原辅料,按工艺设定的一定目数的ZLK200快速整粒筛网进行整粒,并注意装桶时应尽可能减少粉尘飞扬。
2.3安装好V型高效混合机的捕集袋,将整好的颗粒与所需原辅料一同通过真空抽吸进入V 型高效混合机内。
2.4按工艺设定混合时间,复核后进行混合。
2.5将混合好的干颗粒装入内衬塑料袋的不锈钢桶内,称重并附上相应标签,送入暂存间。
2.6按整粒总混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
2.7按GMP要求,认真做好所有记录,计算物产平衡,按“物料平衡”规程执行。
岗位清场操作规程1. 清洁工作范围1.1天花板、地面、四壁、门、窗、灯、开关箱外壳、进风口等。
1.2V型高效混合机、ZLK200快速整粒机。
2.清洁方法及程序2.1每日清洁工作。
2.1.1设备的清洁:将ZLK200快速整粒机、V型高效混合机按相应的操作规程清洗干净。
2.1.2用洁净毛巾将四壁、门、窗、开关箱外壳抹干净。
2.1.3用洁净毛巾擦拭地面,重复二次。
2.2每周清洁工作:2.2.1用1‰的新洁尔灭擦试门、窗、四壁、开关箱外壳;用5%的甲酚皂液清洗地面,再用半干毛巾擦干净,以75%食用酒精擦试机器进行消毒。
2.2.3消毒剂每周进行更换。
2.3每月清洁工作:全面擦试工作场所(包括天花板、地面、四壁、门、窗、灯、进风口、开关箱外壳、机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制修订记录
1 目的
建立整粒总混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颗粒符合质量要求。
2 范围
固体制剂车间整粒总混岗位。
3 责任
3.1 配制组长负责组织本岗位操作人员正确实施操作。
3.2 本岗位操作人员有按本程序正确操作的责任。
3.3 车间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和检查。
4内容
4.1 整粒、总混
4.1.1 检查工房、设备及容器的清洁状况,检查清场合格证及有效期,取下标示牌,按标识管理规定进行定置管理。
4.1.2 配制班长按生产指令填写工作状态,挂生产状态标示牌于指定位置。
4.1.3将所需用到的设备、工具和容器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4.1.4 将从制粒岗位接收到的温度已下降至室温的颗粒,加入按工艺要求安装好筛网的整粒粉碎机料斗内,出料口接洁净布袋,按整粒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整粒。
整粒完后,填写生产记录。
4.1.5 整粒时,开启排尘装置。
4.1.6将整粒后的颗粒,加入三维混合机内,按工艺要求加入外加辅料,设定总混时间,关闭混合机,按三维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总混。
4.1.7 混合完毕时,放出物料于已清洁过有衬袋的桶内,过秤、记录,附两张在产物标签,桶内一张,盖上桶盖,桶外附一张。
4.1.8汇总计算干颗粒收率应达到95%以上。
4.1.9 将颗粒移至中间站与中间站管理员按中间产品交接程序办理交接,填写交接记录。
中间站管理员填写中间产品请检单,送质监科请检。
4.1.11 生产完毕,填写生产记录。
取下生产状态标示牌,挂清场牌,按清场标准操作程序、30万级洁净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整粒粉碎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三维混合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场、清洁。
4.1.12 清场完毕,填写清场记录,报质监员检查,合格后,发清场合格证,挂已清场牌。
4.2. 注意:
4.2.1.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动用各设备。
4.2.2.机器各部防护罩打开时不得开机。
4.2.3.每次开机前,必须对机器周围人员声明“开机”。
4.2.4.开机前必须将机器部位清洗干净,任何杂物工具不得放在机器上,以免振动掉下,损坏机器。
4.2.
5.发现机器有故障或产品质量问题,必须停机处理,不得在运转中排除各类故障。
4.2.6.汇总每次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各种异常现象,书面上报车间主任。
5 记录
记录名称保存部门保存期限
整粒总混生产记录固体制剂车间三年
清场记录
6 培训
6.1 培训对象:车间班组长、工艺员、生产操作人员。
6.2 培训时间:二小时。
整粒总混工序清场记录
整粒总混生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