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实例研究

合集下载

金融视角下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研究与实践

金融视角下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研究与实践

金融视角下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研究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域资源的定价和评估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金融机构在海域价格评估服务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金融视角出发,探讨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首先,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研究非常重要。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涉足海洋领域的投资和经营活动。

然而,由于海域资源开发的特殊性以及缺乏统一的定价参考标准,海域价格评估变得异常复杂。

因此,开展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研究对于金融机构及相关利益相关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需进行海域资源的分类和归类。

海域资源种类繁多,如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海底矿产资源等。

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分类和归类,有助于金融机构进行针对性的价格评估服务。

其次,需要制定海域价格评估方法和模型。

目前,国内国外已有一些海域价格评估方法和模型,例如基于市场价格的估价法、基于代替成本的估价法等。

金融机构可以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海域价格评估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机制,为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最后,应进行相关政策的研究,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海域价格评估服务提供保障。

其次,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实践也非常重要。

金融机构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应积极开展相关服务,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支持。

实践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开展海域价格评估服务。

首先,金融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海域价格评估团队。

这个团队可以由金融专业人士、海洋经济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利用各方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海洋经济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价格评估服务。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增强金融机构的专业形象和竞争力。

其次,金融机构可以与相关行业建立合作关系,在海洋经济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项目合作。

收益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的实践研究

收益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的实践研究

收益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的实践研究作者:樊群张为标薛苏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1期摘要:笔者以某地国有海域使用权为例,提出了以收益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价格的技术路线与方法,详细阐述了客观总收益、客观费用、还原利率及结果等测算的主要方法与过程。

关键词:国有海域使用权;总费用;总收益;还原利率;价格评估中图分类号:P74;P9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02一、估价对象概况某公司委托评估的某围垦养殖用海项目的的一宗国有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国有海域使用证书证号为国海证××号,海域使用权人为××公司,用海类型为围海养殖用海,用海方式为围海养殖,宗海面积为679.336公顷,使用权终止日期为2028年7月23日。

估价对象在估价期日2015年10月1日现状利用条件下,评估设定达到灌排设施完善、供电设施完善、道路配套、能够满足正常养殖需要的开发程度,用海类型为围海养殖用海,用海方式为围海养殖,宗海面积为679.336公顷,剩余使用年期为12.81年。

二、估价技术路线收益法是将估价对象未来每年预期的纯收益(正常年收益),以一定的海域还原利率贴现为估价期日的海域价格的方法[1]。

此次海域评估,首先根据养殖业经营资料计算净收益,净收益为经营收入扣除经营费用、利润,再按以下公式计算海域价格:其中a为净收益;b为净收益每年递增的数值;r为海域还原利率;n为海域剩余使用年限。

三、年总收益的分析计算年总收益是指估价对象每年平均的客观总收益,该收益是基于合理有效使用估价对象前提下取得的持续而稳定的正常年收入。

收入的计算依据水产养殖的类型,结合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状况,按照估价期日的正常客观市场价格计算总收入。

委托方于2010年对估价对象进行围垦。

结合估价对象的实际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经过5年的开发建设,将估价对象开发为以出口水产品为主的淡水养殖基地。

海域分等与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研究_以广东省沿海地市为例_王平

海域分等与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研究_以广东省沿海地市为例_王平
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工作刚刚起步 , 目前还没 有一套成熟的估价方法 。 由于海域使用类别较多 , 根据用海项目对海域自然属性的改变程度和对海洋 环境的影响程度 , 通常分为 11 个类别海域使用类 型 , 其用海性质与使用效益相差较大 , 因此 , 进行 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时 , 要根据不同的用海类型采 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
洋经济的发展 , 促进海 洋产业合理布 局与协调发 展 , 实现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的最佳配置与合理开 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海域分等与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
1.1 研究内容 海域分等是针对某种用海类型 , 根据海域的社
会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 , 在规定范围内对其进行海 域质量 、 海域经济效益综合鉴定和科学评估 , 并进 而使其等级化的过程 。 海域等级反映各评价单元之 间某种用海类型的海域质量 、 经济效益差异 , 其质 量和经济活动的差异(等级)体现出海域使用权价格 的不同[ 1] 。
海域资源纯收益 =总收入 -总成本 ×(1 +投资 回报率), 即
Pijz = Ps -Pc ×(1 +T h) 式中 , P ijz 表示海域资源纯收益 , P s 表示总收入 , Pc 表示总成本 , T h 表示投资回报率 。
海域属性改变附加值 = 海域功能价值 ×海域 功能价值修订系数 , 即
2 广东省海域分等
2.1 分等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海域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所在地的社会环境 、 经
济活动及海域的自然特征 , 因此 , 用海项目的分等 指标应该是综合性的 。在选择分等因素评价指标的 过程中 , 应充分分析各因素因子的内在联系和相关 性 , 尽可能选择既能科学合理刻划海域质量空间差 异 , 又较易调查和收集的因素因子及相应的评价指 标体系 。

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

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

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海域价格评估是指根据海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特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海域进行市场价值评估的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相关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以展示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的前沿发展。

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海域价格评估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平台获取海域的图像和数据,通过对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对海域资源进行识别和定量。

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是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构建海域资源的空间数据库,为海域价格评估提供支持。

在海域价格评估中,遥感和GIS技术可以用于提取海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覆盖率,海岸线长度和变动情况,水质和沉积物含量等海域特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定量分析,可以对海域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

例如,在一个海洋旅游项目的评估中,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可以分析海域的景观特征、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资源丰富度,从而评估海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价值。

二、数值模拟与经济模型在海域价格评估中的应用数值模拟技术是通过对海域的物理、化学、生态等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来预测海域的变化和影响。

经济模型则是通过对海域开发和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模拟和评估,来推测海域的市场价值。

在海域价格评估中,数值模拟和经济模型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例如,在一个海洋能源项目的评估中,可以使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海洋能源的产量和波浪变动,再结合经济模型对海洋能源的市场价值进行模拟和评估。

这些模型和模拟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投资和开发决策。

三、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在海域价格评估中的应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为海域价格评估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和建议。

在海域价格评估中,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历史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海域资源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基于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研究

基于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研究

基于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研究海洋经济是指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增加,海洋经济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准确评估海域价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基于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进行研究。

海域价格评估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海洋经济相关数据,以了解海域的价值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海域价格评估服务可以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

首先,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收集是进行海域价格评估的基础。

海洋经济统计数据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信息,如渔业、航运、能源开发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途径进行收集。

收集到的数据应包括海洋资源开发的数量、产出值、就业情况、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于海域价格评估至关重要。

整理数据时,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排序和归纳。

分析数据时,可以应用经济学模型和技术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揭示出海洋资源的规模、市场需求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关键因素。

基于整理和分析的海洋经济统计数据,海域价格评估服务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评估海洋资源的经济价值。

通过分析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海域资源的价值,并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根据渔业资源的数据,可以评估出某一海域渔业资源的价值,并为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评估海域开发的可持续性。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通过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出某一海域的可持续性情况。

例如,根据能源开发的数据,可以评估出某一海域能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为能源开发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评估海域开发政策的效果。

海洋经济政策的实施需要评估其效果。

通过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出某一海域开发政策的效果,从而为政府制定更科学的政策提供参考。

第四,评估海域经济的对比和竞争力。

基于GIS技术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方法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方法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海域价格评估服务方法研究海域价格评估是海洋经济管理和海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价格评估数据,从而实现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在海域价格评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本文将基于GIS技术,对海域价格评估服务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首先,基于GIS技术的海域价格评估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该数据库应包含大量的海域资源信息,如水文、地形、地貌、水质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GIS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海域区域的资源丰富程度、开发潜力以及对经济产值的贡献度等综合评估指标。

其次,GIS技术可以为海域价格评估提供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的能力。

通过将海域资源数据与地图信息相结合,在GIS平台上进行空间分析,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不同海域区域的资源特点和优势。

例如,可以将矢量数据、遥感影像和等高线数据进行叠加和分析,得出海域的地形、水深和潮汐等特征。

同时,还可以利用GIS技术生成基于地理位置的热力图,用不同颜色的渐变来表示不同海域区域的资源价值,便于决策者进行直观的评估和比较。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通过模型建立和空间预测等方法进行海域价格评估。

利用GIS软件的模型构建功能,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样本区域的海域价格信息,建立价格评估模型,以预测其他未被开发的海域区域的价格水平。

通过模型建立和优化,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GIS平台上的空间插值和空间分析功能,根据已有的样本价格数据,在未来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价格的预测和分析。

另外,GIS技术可以结合多源数据,提高海域价格评估的精度和可信度。

在数据获取阶段,可以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影像、GPS定位等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不同尺度和分辨率的数据。

通过GIS技术的数据融合和图像处理功能,可以实现不同数据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从而提高数据的空间准确性和时效性。

成本逼近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的实践

成本逼近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的实践

成本逼近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的实践汇报人:2023-12-30•引言•国有海域使用权评估方法概述•成本逼近法在国有海域使用权评估中的应用目录•成本逼近法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的实践案例•结论与建议01引言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国有海域资源的供给有限,导致海域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国有海域资源的稀缺性为了合理配置和利用国有海域资源,需要对海域使用权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为海域资源的流转、租赁、转让等提供价值参考。

国有海域使用权评估的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成本逼近法在评估国有海域使用权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为海域使用权的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海域使用权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促进海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海域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02国有海域使用权评估方法概述成本逼近法是通过估算取得和开发土地所必需的各项费用之和来确定土地使用权价值的方法。

成本逼近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能够反映土地取得、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成本,有利于控制土地价格。

成本逼近法适用于新开发土地、工业用地、特殊行业的土地评估,以及土地市场不发育、无法采用其他评估方法的情况。

成本逼近法的缺点是未能充分考虑土地的效用、收益等因素,评估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成本逼近法收益还原法是通过估算土地未来预期的纯收益,并以一定的还原利率将其折算为评估基准日时的现值,从而确定土地使用权价值的方法。

收益还原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土地的效用和收益,评估结果较为准确。

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适用于土地市场发育较好、土地收益比较稳定的情况,如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等。

收益还原法的缺点是未来土地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需要较高的预测能力和经验。

市场比较法是通过比较类似土地交易实例与待估土地之间的差异因素,并据此对类似土地交易实例的价格进行修正,从而确定待估土地使用权价值的方法。

基于C-D生产函数的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研究--以连云港市养殖用海为例

基于C-D生产函数的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研究--以连云港市养殖用海为例

当前 国 内 已有 学 者针 对 养 殖 用 海 海 域 使 用
权 价 格评估 进行 了探 索 , 如 李佩 谨 ] 认 为 当前 市 场 比较 法不 适用 于 海 域评 估 , 采 用 了 收益 还 原 法 对大 连市 海 水 养 殖 的海 域 纯 收益 和基 准 价 进 行 了估 算 。栾 维 新 等 根 据 海 域 特 殊 的 自然 和 社
权价 格评 估 为例 , 探 讨利 用 生产 函数 模 型来 测 算 海 域纯 收 益。研 究发 现 : 生产 函数模 型 能够
较 好地 拟合养 殖 总收益 与海域 生产各项 要 素投入 的 关 系, 反 映 出海 域这 一 要 素在 生产 过 程 中 所做 的贡献 。研 究结果 表 明: 当前 养殖用 海 海域利 用 效 率偏低 , 海水 养 殖仍 属 于粗 放 型养 殖 ; 海 域使 用权价 格 受用海 方 式 、 养殖 海产 品种 类等 因素 的影 响较 大 。 关键 词 : 养殖 用 海 ; 生产 函数 ; 海域 使用 权 ; 价 格评 估 ; 连 云 港市
有偿 使用 制度 , 之后 2 0 0 2年 实 施 的《 中华 人 民共
各 因子 的 权 重 , 实 证 研 究 了 大 连 养 殖 用 海 的 定 级, 利 用 收益还 原法 估 算 了大 连 各 级别 养 殖 增 殖
用海 纯收 益 , 确 定 了大 连 4个 级 别 养殖 增 殖 用 海
制度、 制 定 地 区 海 域 使 用 金 征 收 标 准 的 重 要
手段 。
收 价格偏 低 、 地 区间差异过大 、 背 离 市 场 价 格 ^ 。 ]
等 问题 。在 海洋 资源 日益 紧缺 的情 况 下 , 海 域 的 粗 放使 用不 仅造 成 了海 域 资 源 的浪 费 、 围海 造 田 提 升价 值等 问题 , 同时 不合 理 的 海域 使 用 权 价 格 无法 反映海 域使 用 权 的经 济 价值 , 从 而导 致 海 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实例研究孔昊;胡灯进;罗美雪【摘要】随着国家全面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海域招拍挂将成为海域使用权出让的重要形式,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是其基础性工作.文章设计建设填海造地用海一级市场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案例,利用不同评估方法对海域使用权价格进行评估,最后基于评估过程和结果对各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假设开发法理论成熟,能很好地体现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内涵,可作为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工作中最优选择的方法;成本法无法体现海域自然属性和其他影响因素对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影响,且待评估海域往往为裸海,尚未有实际成本发生,因此并不适用于海域一级市场评估;成本法不适用的根源在于其忽略海域增值收益,亟须在原有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海域增值收益.%As China promotes market alloc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bidding auction and listing would be the primary form of sea area grant,while sea area usage rights assessment is the founda-tional work.Being the unique normative document,"Technical Guidelines of Sea Area Assess-ment",enacted by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is not complete,which induces large differ-ence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in practice.The wrong choice of assessment methods would induce serious erosion of sea area assets.Therefore,to investigate suitability of different assessment method in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an assessment case of land reclamation sea area usage rights was designed in this paper,and different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sea area usage rights were used.Based on assessment results,the paper analyzed the suitability of these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hypothetical development method,withmature theoretical basis,could well reflect the connotation of sea area usage rights price,therefore the paper recommend it be the optimal choice for evaluation.Since cost approaches could not reflect influences of natural quality to sea ar-ea usage rights price,and in most cases,the sea area to be assessed is not yet developed,the paper determined cost approaches are not suitable for sea area usage rights assessment in primary mar-kets.Moreover,the unsuitability of cost approaches is because of the ignorance of the added-value of sea area usage rights.There is absolutely a need for modifying the cost approaches formula in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7(034)008【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海域使用金;海域资源;海域增值【作者】孔昊;胡灯进;罗美雪【作者单位】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13;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13;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随着海洋开发的全面实施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域作为海洋产业基础生产要素的价值和作用显著提升。

2002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确定国家对海域的所有权地位,并确立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2007年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综[2007]10号),对全国海域进行分等和定级,制定不同等别海域和各种用海类型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这是对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完善。

自2007年至今,该标准为我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依据[1]。

随着国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海域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确认了海域的不动产法律性质和海域使用权的物权法律地位[2-3],海域使用权的流转和交易日趋活跃。

与此同时,当年制定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海域的真实市场价值,过低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不仅无法在宏观上调节海域开发利用活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导致国家海域收益的严重流失[4-5]。

为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价值和遏制国有资产流失,招拍挂成为海域使用权出让的重要方式,而开展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就是其基础性工作。

由于我国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未颁布一套完善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和指导,仅有由国家海洋局编制的《海域评估技术指引》(2013年10月)作为各海域评估机构开展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工作的技术依据;但该《指引》尚不完善,尤其是在评估方法适用性限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

因此,本研究设计建设填海造地用海一级市场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案例,通过应用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进而为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在探讨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方法前,首先要对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内涵(评估对象)进行明确界定。

2.1 海域使用权和海域使用权价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3条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单位或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

”在国家掌控海域所有权的前提下,海域使用权是从海域所有权上派生出来的权利,是为经营目的而设立的、授予民事主体依法在一定期限内对特定的海域使用价值进行开发利用和收益的权利;这种特定的海域使用价值不仅由海域的二维空间资源属性决定,还受海域的水深、地形、水质等一系列自然属性的影响。

海域使用权价格是海域使用者为获取海域预期收益的权利而支出的货币额,是海域使用权的市场交易价格,也是海域所有权的经济表现形式[6]。

在海域一级市场实际交易过程中,海域使用权价格的直接表现形式为海域使用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释义对海域使用金的解释是“国家作为海域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出让海域使用权应当获得的收益,是资源性国有资产收入”。

需要指出的是,海域使用权价格仅是其招拍挂底价的一部分。

以福建省的实际操作为例,其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填海项目的出让价款由海域使用金(海域使用权价格)、填海成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海域补偿费及海域出让相关费用组成,但是受让方自行填海的,填海成本不计入出让价款”。

2.2 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影响因素海域使用权价格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按照影响因素的属性可将其分为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因素和自然环境影响因素2大类,其中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因素包括区域经济状况、海域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毗邻土地状况等,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海域水深、地质、水文等条件和海洋生态环境等[7-10]。

不同用海类型的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影响因素也不同。

本研究以建设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影响因素为例,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区域经济状况、海域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从区域整体层次影响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价格,条件越好,则海域使用权价格越高。

②毗邻土地状况是填海造地工程用海评估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填海完成后以土地的形式出现在供求市场,毗邻土地的价格对海域使用权价格有直接影响。

③海域水深、地质、水文等工程条件决定填海造地工程的适宜性和成本,其适宜性越高、成本越低,则海域使用权价格越高。

根据现行的《海域评估技术指引》,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的主要方法有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市场比较法和基准价格系数修正法。

(1)收益法。

式中:P为海域使用权价格;ai为未来各年的海域纯收益;ri为海域还原利率;n为海域使用年限。

(2)成本法。

式中:P为海域使用权价格;Q为海域取得费;D为海域开发费;B为海域开发利息;I为海域开发利润;T为税费;K2为海域使用年限修正系数。

(3)假设开发法。

P=V-Z-I式中:P为海域使用权价格;V为海域开发后的总价值;Z为海域开发成本;I为海域开发利润。

(4)市场比较法。

式中:P为海域使用权价格;Pb为比较实例的海域价格;K1为交易情况修正系数;K2为海域使用年限修正系数;K3为评估基准日修正系数;K4为价格影响因素修正系数。

(5)基准价格系数修正法。

式中:P为海域使用权价格;Pi为某一用海类型的海域基准价格;K为海域价格影响因素总修正幅度;Ki为其他修正系数。

本研究设计建设填海造地用海一级市场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案例,利用不同评估方法对其海域使用权价格进行评估,最后基于评估过程和结果对各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4.1 案例设计待评估宗海位于福建省A市,为废转盐田,适宜填海;用海目的为通过填海造地为毗邻产业园区提供工业用地;用海一级类型为填海造地工程用海,二级类型为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10 hm2;用海期限为5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