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堂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堂实录

《抓住细节》课堂实录【学习目标】1.通过赏析例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梳理出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运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重难点】1.通过赏析例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梳理出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运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咱们要把一个人物刻画的立体丰满,通常会用到什么描写?生: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师:试一试以我为例,给这句话加上人物描写。
(展示:老师来上课。
)生:一位穿着白色上衣,黑色裤子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师:他加入了什么描写?生:他加入了外貌描写。
生:一个拿着教案,神情略显紧张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师: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眼被你识破了我的紧张。
师:同学们在描写我的时候可不可以加入心理描写?生:可以。
师:你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吗?生:不可以。
师:心理描写是针对自己所做的事,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描写和环境描写互相衬托。
所以在这句话中是不能加入心理描写的。
注意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时候,这些方法我们要有选择的使用,不是多多益善的。
这节课我们通过赏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学习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出示目标)通过看同学们的练笔发现大家对于心理描写掌握的不错,大部分同学描写心理描写都比较细腻,且会用景物烘托心理。
在同学们的练笔中孙悦航同学的心理描写特别突出,咱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展示:吃完晚饭,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夹着电闪雷鸣。
站在窗边,向远处望去,一片雾蒙蒙的,给人一种紧张、恐怖、迷失了方向的感觉。
我的心情像极了今天的天气,焦躁、无助、迷茫。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在朗诵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失误了,这让我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因失误拖累了小组。
一想到这里,我就手心冒汗,后颈发凉,耳边仿佛有一窝马蜂在嗡嗡叫。
我的大脑也像短路的机器,无法运转。
我感觉好似有一层蜘蛛网密密地封住了我的心。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通过研讨本单元课文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
(重点)2.在写作中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难点)3.注重生活细节,做一个热爱生活,注重细节的人。
课时:一节课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的学习任务是教大家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并写好细节。
看大家有些紧张,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放松一下,这个游戏叫——猜猜他是谁。
出示课件一问:大家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明确:细节描写、出示课件二:细节描写(齐读)二、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细致刻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
(出示课件三)例如:萧红写鲁迅,她就敏锐地捕捉到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
学生寻读《回忆鲁迅先生》的细节。
例一:笑得连烟圈都拿不住了,常常笑得咳嗽起来。
写鲁迅先生的开朗。
例二:刚抓住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右腿就伸出去了。
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勇敢、果决。
点评:细微之处再现鲁迅的伟大思想和高尚人格。
睁开你的慧眼,细节无处不在,但是什么样的细节是好的细节呢?明确:真实、典型的细节。
出示课件四:选取真实、典型的细节。
例三:《老王》中的“老王”临死前拖着如僵尸一般的身体去见杨绛,很丑,但很真实,给人强烈的震撼。
问:选取了真实、典型的细节,如何写好呢?我们可以从六个角度去努力。
A.简笔自写细节。
(出示课件五)B.个性动作显细节。
(出示课件六)C.特色语言现细节。
(出示课件七)D.外貌特点刻细节。
(出示课件八)E.巧借道具写细节。
(出示课件九)F.妙用修辞绘细节。
(出示课件十)三、学会这六种法方法,精心刻画,可令人物生动传神,跃然纸上,接下来,让我们来实战演练一下。
1.巧妙拓展——首先运用你的合理想象扩展一句话,恰当地加入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修辞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出示课件十一)她骂他懦夫老师示范: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
”(添加语气)学生分别添加动作、神态、心理拓展充实。
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4)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2.在家挑选一张你最喜欢的照片,带到学校来。
(如果太珍贵,带复印件或电子版的也行)板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写作抓住细节学科语文教师姓名课时第二课时目标展示1.学习描写生动的细节。
2.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描写生动的细节。
2.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1.学习描写生动的细节。
2.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设计目标达成自主学习好的文章从修改中诞生,上节课布置的作文修改任务相信同学本环节检验学成整篇写作。
当堂训练拓展延伸1.解读照片。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
下面再来细致欣赏照片背后的故事。
(1)生展示已经准备好的照片,并对照片中的人物、景物、事件等配上细致的解说,以唤醒自身的体验。
(2)师精选班级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组照片,照片的解说要捕捉到照片中人物最微妙的表情、动作,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揭示其背后的情感故事。
2.写作训练。
要求: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业。
(1)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完成教材P72“写作实践二”。
(2)从照片中选择最有情感共鸣点的一张,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感悟;或者另选个人生活经历中有意义的一组照片,剪辑故事,丰富细节,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作,完成教材P72“写作实践三”。
本环节结合课本要求,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行写作练习,落实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要求。
对于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的叙事很容易流于一般。
因而,本环节需要老师细致引导,要求学生定位于照片的瞬间,然后进行细节描写,拓展出照片背后的故事。
所以这个环节既是习作指导也是落实作业训练的过程。
板书设计。
写作抓住细节-2020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通过学习《抓住细节》,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魅力,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激发想象力,提高创造性思维;通过写作实践,锻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能力,提升写作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流、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
举例:以《背影》为例,讲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父亲的形象,展现深沉的父爱。
2.教学难点
-区分主次,选择关键细节:学生往往在写作时难以把握细节描写的度,容易陷入琐碎的描述,需指导学生学会筛选关键细节,突出文章主题。
-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内心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通过具体细节表现情感。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仍存在疑惑。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生动、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最后,课堂总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仍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鼓励他们多写、多练,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细节描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三、写作-抓住细节-部优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三、写作-抓住细节-部优教案抓住细节真情描绘——细节描写训练教学目标:1结合视频素材,指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2.学习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
教学重点:结合视频素材,指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写作训练,观看伊朗电影《小鞋子》结尾,引导学生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伊朗电影《小鞋子》结尾视频独立小视频《黑洞》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想: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
没有细节描写的作文是空洞的,且读来生涩呆板,没有感染力。
七年级的学生在作文里有能力把某件事写完整,但捕捉细节、描写细节的能力较为欠缺。
针对这一现状,结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训练——抓住细节,我特别设计这节作文训练课——“用心观察、仔细捕捉、真情描绘”,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
利用伊朗电影《小鞋子》结尾的视频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则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学生学习、练习的基础上,布置作业环节,又选用一个极具表现力且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的视频《黑洞》,用以学生课后练习。
为了避免“注重了技能而孤独了灵魂”,每一个环节既凸显学生的自我,又体现合作学习的特点。
课堂训练环节,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文中有“我”的机会,充分展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个性。
一、导入新课从学生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导入。
二、抓住细节——用心观察仔细捕捉1.简介伊朗电影《小鞋子》剧情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
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抓住细节2-部编版

人物在细节描写中鲜活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教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掌握描写人物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鲜活生动。
一、导入找人:寻人启事:XXX,年龄不详,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脸呢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
有知其下落者请与韩老师联系,有重谢!能找到这个人吗?为什么找不到?猜猜他是谁?(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他身子一颤,但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大家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生:细节描写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二、了解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细节描写: 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细节描写: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的描写。
(一)肖像描写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容貌(五官、长相、脸型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神态(喜、怒、哀、乐)。
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也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2.示例:《孔乙己》原文:“他身材很高大,苍老的脸上时常还夹些伤痕,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很脏,像是好久没有洗补。
”《孔乙己》改文:“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3.请同学们说一说原文和改文哪个好?好在哪里?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写作抓住细节(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3.审美鉴赏与创造:教授学生从细节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审美品味,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细节描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物细节描写:如何通过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
-外貌描写:运用形容词、比喻等手法,描绘人物的特征。
-环境细节描写的生活化: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环境描写的真实感和生动性,需要教授他们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环境,将环境与人物情感相结合。
-难点举例:如何运用多感官描绘环境,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情感细节描写的真挚表达:学生可能在表达情感时显得生硬或过于直白,需要指导他们如何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情感融入具体事例中。
-难点举例:如何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递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Hale Waihona Puke 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抓住细节》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文章时,有没有遇到过那些让你仿佛身临其境的描写?”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细节描写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抓住细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细节描写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增色不少;而有的学生则在描写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是学生在掌握了写作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细腻性,提高写作质量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抓住细节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注重细节的意识,使学生的写作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写作技巧进行文章创作。
但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忽略细节的描绘,使得文章显得空洞、乏味。
因此,本节课需要针对学生在此方面的不足,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写作质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抓住细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住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细节描写,提高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抓住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实践操作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优秀作文样本:挑选一些在细节描写方面做得较好的作文,作为教学实例。
2.准备写作任务:设计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优秀作文样本,让学生初步感受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秀作文样本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了解抓住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抓住细节环节一:比较一下两句句子的表达效果A.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B.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四肢,挤得我只能缩在一角的席子.上。
选自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她”是指阿长,当时的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是实在不大敬佩她,甚至有些讨厌。
A句写了阿长的睡姿: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以至于“我”没有翻身的余地,形象地刻画出她睡相粗俗、令人生厌的特点。
A句抓住人物的具体表现进行描写,相对B句能够更生动地体现人物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这样细腻的表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还有不少。
比如下面这个片断。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作者表现阿长对我的关爱,是通过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的具体语言描写,表明没有文化、连书名都不知道的阿长,居然能买来我渴盼已久的《山海经》。
通过这个语言描写细节,表现阿长对我的关爱我们再来看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例子。
如果我们要写一个人很吝啬。
我们可以直接说这个人很吝啬但是吝啬到什么程度,就无从感知了。
我们来看看《儒林外史》中,作者如何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的吝啬。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段文字刻画了严监生弥留之际,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却还舍不得灯油这样的具体表现。
他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亲人第一次误解他的所指时,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第二次误解时,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这里的描写充分感受到,严监生对众人不解其心意,焦虑心急如焚。
第三次误解时,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他连说话的气力都没了,却还执意伸着两个指头,直至赵氏指出:他是恐费灯油。
挑掉一茎灯草后,严监生终于点了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作者紧紧扣住,严监生的动作、表情,将他的吝啬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写作中要表现人物特点表达自己情感时,可以用类似“他和关爱我”“这个人很吝啬”,这样评判性的语言,也可以抓住某些细节展开具体描写加以体现。
前者是做出基本判断,后者则是生动的表达。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71页,圈划出第一段第一句话。
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写作中往往可以借助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创设氛围意境、推进故事情节、升华文章主题等。
同学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要关注以下三点:第一是真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鲁迅先生就很善于观察他身边的人。
如:佣人阿长、三味书屋的教书先生。
他观察并捕捉到了这些人的显著特征,运用细节描写,对他们进行了传神的刻画。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睡姿是摆成一个大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时的情形是这样: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些都源自于作者对生活中的人物观察细致。
抓住了人物显著的特征,才会写得如此真切,让人难忘。
第二是典型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这个细节。
我们来回顾一下。
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
因为沙子多,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
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
选取父亲洗脚时用板刷刷脚洗好之后,脚还是黄几几的泥土色,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的细节,非常典型地表现了那个一辈子的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
第三是生动细节描写,生动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我们来看看《台阶》中父亲踩黄泥这个细节。
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深秋清晨,描写了水珠给每一根细发造成的压力,修饰语“艰难”,呈现了每一根细发不堪重负的状态,也向我们展现了父亲不辞辛劳的样子。
从晃、滚、滚满,写出了父亲踏黄泥额头上的露珠不断滚落的过程,简洁又生动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也突出了父亲的艰辛。
综上所述,在运用细节描写的时候,要注意真实、典型、生动,更好的为写作目的服务。
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些细节描写的方法,环节二学习一些细节描写的方法一、对肖像的细节描写,同学们来看这张图片图中人物是鲁迅先生,我们要对鲁迅的肖像进行细节描写的话,你会关注到哪些细节,会表现出哪些特点?如何写出鲁迅先生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可能关注到先生锐利的眼神、浓密的眉毛、浓黑的胡子等局部细节。
接着我们还可能会留意到脸型、发型等方面的特点。
观察到这些特点后,如何生动地呈现出来呢?我们可以借鉴阿累先生在散文《一面》中的描写。
他是这样写,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作者抓住鲁迅先生最显著的外在特征:脸型、发型、胡须来进行描写,比如:瘦得教人担心,一根根直竖着的头发,像浓墨写的隶体“一”的胡须等。
作者还关注到了鲁迅先生的内在精神面貌: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这些语句表现了鲁迅先生虽然病瘦却精神抖擞的特点。
这些细节描写中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
可见,写好一个人物的肖像要能够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捕捉能体现人物内在精神的外部特征,细腻的刻画这些外部特征,并融入作者的情感。
这样才能让笔下人物活起来我们来练一练,比如我们要写我的老师。
你该如何对老师的肖像描写?首先确定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老师,请你想一想这位老师的肖像有哪些富有特点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呈现出这位老师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比如“”1.老师有着怎样的眼神、笑容?2.老师在穿着打扮上有何特点?3.老师有没有标志性的表情?在捕捉细节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发现这个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最能体现其个性特征的地方。
如果要对人物的行为举动也进行细节描写的话,可以怎么写呢?我们还是要先借鉴课文。
《台阶》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略了一珞,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前三级台阶,父亲很轻松就跨上去了,作者写的也很轻快。
接下来第四级台阶时,作者放慢节奏,用慢镜头的方式呈现年迈的父亲跨第四级台阶的动作。
先是把脚抬得很高,在空中停顿了一下,然后再提后脚。
作者把一个细小的动作分解,就像是那种慢镜头在呈现。
从中我们读到父亲对于新台阶的不习惯、不适应,以至身子晃一晃,水泼了出来,父亲也因此闪了腰。
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极其传神地刻画了父亲造了九级台阶的新屋之后,反而不自在的情态。
可见,在对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时,要准确使用行为动词,同时可以通过分解动作、定格动作的方式,细致刻画人物行为举动的细节,具体生动地展现人物特点。
请大家尝试对老师写板书的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把写板书这个行为加以分解。
比如:1.老师是怎么握粉笔的?2.老师写板书时的力度、速度怎样?3.老师又有什么习惯性的书写动作?4.老师是如何擦拭板书的?当然,这里只是略举一例,同学们也可以选择老师其他的行为举动,进行细节描写。
六年级,是大家学习过《盼》这篇课文,文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
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
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作者抓住雨后凉爽的空气、明晃晃的路面、杨树上的雨珠等细节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很有层次的写了小主人公的所见所感。
突出了小主人公此时内心的喜悦,而正是这种喜悦更出现了小主人公对第二天下雨的热切期盼,富有童趣。
可见,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对环境的细节描写的为表达人物情感服务。
对环境进行细节描写时,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充分感受,并发挥想象和联想,把环境特点、人物个性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我们再来练一练,还是写我的老师。
这次我们尝试写写老师办公环境中的一些细节。
比如:1.老师办公桌上放了什么特殊的教学用品?2.还有什么其他特别的摆设吗?3.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4.墙上有什么装饰吗?5.这些摆设表现了老师什么样的个性特点?等等。
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1.首先,在描写人物的肖像时,要抓住所写对象的特征。
不仅展现其外在特点,更要凸显其内在精神风貌。
2.其次,我们还可以具体描写人物的行为举动,准确使用行为动词,同时可以通过分解动作、定格动作的方式进行细微刻画,让读者仿佛,在看特写镜头、慢镜头。
3.我们还可辅以刻画环境中的细节,为表现人物、深化主题服务。
细节描写,是为表达的需要所服务的,本节课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同学们还可以在课外的阅读、写作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细节描写的方法。
三、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迁移运用环节了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小A今天上学迟到了,老师问他,他惭愧地解释是起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