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联合治疗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

a d Amldp n 0 mgdfr6we k . e bo d p e s r h n e fp te t r ntrd h h n e flf e t c . n o iie 1 / o e s Th lo rsu e c a g so ainsweemo i e .T ec a g so t v n f u o e i
1r n - is l i nin (V d,nevnr ua e tm i datl ( S ) lfv nr ua jcinf ci L E ) a d dat i dme s e oc o L D ) itre tc lr pu n is e I d,et et c l eet r t n(V F, i s o V i r o a o
[ b tat A s c]Ob et eT vs gt eciia ef ay o l atncmbnd wt mldpn n tet a n f r r jc v o i et aet l cl fcc fVa r o ie i A o iiei r t to i i n i h n i s a h h e me p—
高血压联合用药组合

二氢吡啶类:各种“地平”, 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拜新 同、尼福达、宜欣、欣然、 得高宁、圣通平)、苯磺酸 氨氯地平(络活喜、安内 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施慧达)、非洛地平缓释 片(波依定)、尼莫地平 (尼达尔)、拉西地平(三 精司乐平) 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 (合心爽)、维拉帕米
1.对心脏β受体阻滞,使心
小麦胚芽油 小麦胚芽油中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等,亚油酸和亚麻酸,可降 高血压,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保护心血管;
蜂王浆
蜂王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为集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提供原料,同时对机体生理功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镇静,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活动有规律,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
温馨提示: 1.血压一天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早起6—8点为第一个高峰;下午17-18点为第二个高峰;12-14点为第一个低谷;凌晨2-3点 。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服降压药最好在血压晨峰来临前,即早上起床时立即服用降压药;或者在下午血压高峰到来 血压明显低于日间,因此,不建议在入睡前服用降压药。了解人体血压动态变化,选择最佳的服用降压药时间,因此建议患者 2.高血压用药原则: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减少副作用发生,同时应保持血压的稳定,避免较大的波动,因此推荐 数少、副作用小;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应用,但应避免同类降压药物组合,其 药的服用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 4.高血压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地激动和紧张;合理膳食,限制钠盐的摄入;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平衡心理,减轻 5.高血压用药应长期,血压平稳后可使用维持剂量,不要随意间断用药,如想更换药品请在医生指导下更换;
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

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卡维地洛(Carvedilol)联合替米沙坦(Telmisartan)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药物联合方案。
本文将探讨该联合疗法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经过多种降压治疗无效或者治疗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寻求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是两种降压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发挥作用,联合应用可能能够更好地控制顽固性高血压。
卡维地洛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和α1-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心脏和外周血管上的β受体和α1受体,降低心率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卡维地洛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加血管扩张作用,更好地控制血压。
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收缩和血压调节的作用,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并刺激醛固酮释放,从而达到降压效果。
替米沙坦和卡维地洛联合使用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的协同作用,使得降压效果更为显著。
一项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显示,将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研究中,参与者在8周期间,每日口服卡维地洛12.5mg和替米沙坦40mg,结果发现,使用联合治疗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相比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或替米沙坦的患者。
该联合疗法也在顽固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得到应用。
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使用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并改善心功能。
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案。
通过联合应用,可以通过不同机制的协同作用来降低血压,并且对于合并心脏结构改变的患者也有显著疗效。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180例

we k fdu —lt gp ro ,weern o ydvd dit wog o p : d metclv mldpn elt S iud )c mbn db n z p l y rc lrd e so r geui e d n i r a d ml iie no t ru s o si e a o iieb s e(hh ia o ie e a e r d o ho ie a i h (id y) wa et ru 8 a di o mldpn eyae( r ac o ie e a e r y rc lr e(id y) stec nrlgo p 10Boh xn a i sts o p1 0, n g mp ra o iieb s lt Nov s)c mbndb n z pih do hoi xn a i wa h o t ru 8 t t l d o
患者经 l 周 的药 物沈 脱期 后随机 分 为试验 组 1O例 : 国产苯磺 酸左 旋氨 氯地 平 ( 慧达 )联 合盐 酸贝那 普利 ( 达怡 ) ~2 8 施 信 )和对 照组 10例 : 8 进 口苯 磺酸 氨氯地 平 ( 络活 喜 )联合 盐酸 贝那普 利 ( 信达 怡 ) ,服用 6 0周 ,有严 重不 良反 应者 即退 出临床 试验 ,用 药前 及用药 6 0周后 分别行 心脏彩 色 多普勒超 声检 查 。结 果 试 验组 与对照 组 中分别 有 8 5例 因严 重的 下肢水 肿 、头 昏、头痛 退 出试验 ,有 2 、2 、2 8 5例 因严 重干 咳退 出 临床试 验 。两组 均能 有效 降低 血压 、逆转左 心 室肥 厚 , 且两组 对 比无差 异 ( P>00 ) .5 。因严 重 的下肢 水肿 退 出试 验者 , 国产左 旋氨 氯地 平组 少 于进 口氨氯 地平 ( <0 5 ,严 重干 咳副作 用两 组 发生率 相近 ( >O 5 , 国产药物 组 的费用 仅 为进 口药物 组的 4 %左右 。结 论 P . ) 0 P . ) 0 0 少、 费用低 。 关 键词 :苯磺 酸左 旋氨 氯地 平 ;盐酸 贝那普 利 ;苯磺 酸氨 氯地 平 ;高血压
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C i Jo l ia Raoa mgU eMa 0 0 V0 3N .0 hn fCi cl t nl n i D s, y 1 , J o 1 2 .
・1・
・
论 著
・
厄 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 左心室 肥厚 的疗 效 观 察
Ob e v d t e e e to y e t n i n wih lf e t u a y e t o h r a e t r e a t n a d lv a o i i e s r e h f c fh p r e so t e tv n  ̄c l r h p r r p y t e td wih i b s r a n e o ml d p n
S P, BP,VS L P B D I T, V WT, VDd, VM1we e s n f a t o rt a eo e a d g o p wa o e h I r u , e df r L L r i i c n y lwe h b fr , n I r u s lw rt a I o p t i e - g i l n n g h
esni yet s nwt l etcl yet p ypt ns eer dml dv e t 2gop.I gop n=19 gv s t l pr ni i fvn iu r p roh ai t w r a o y id di o rus ru ( e ah e o he t r ah r e n i n 5 ) ae
Z O GK i e Dp r etfP am c , u n o i l D ng a , og un G a go g5 3 9 ,hn H N a— i eat n o h r ay G ag H s t og u n D ng a , u ndn 2 6 0 C i w. m i f pao f a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2 9
术后也易加重肩锁关 节损 伤 , 发 生创伤 性关 节炎 或关节 融合 、 肩锁关节半脱位等 , 增加术后疼痛和肩部活动受限的可能性。 肩锁钩钢板 治疗肩锁 关节脱 位并锁 骨远 端骨折 有很 大 的 优越性 : ①肩锁钩钢板通过在锁骨远端 的钉板 固定 和通过肩 峰 的钩形成杠杆作用 , 在锁骨 远端 产生持续 而稳 定 的压 力 , 为肩 锁、 喙锁 韧带及 周 围软组 织愈合 提供 了一 个稳 定无 张力 的环 境, 大大提高 了韧带及软组织愈合的质量 。② 肩锁钩板 穿过肩 峰的钩为光滑 的表面设 计 , 这样在 肩关节 外展 及上举 时 , 允许 被 固定 的肩 锁关节 有一 定 的微动 , 可 防止 肩锁 关节 区肌 肉萎 缩, 促进韧带及关节囊 的修 复 , 患 者可早 期进行 肩关 节 的功能 锻炼, 基本达到肩关 节的正常活动范 围。③锁骨 远端碎骨块 移 位 或在愈合过程 中外 骨痂 大量生 长会造 成肩 锁关节 创伤性 关 节 炎或关节融合的发生 , 肩锁钩 板的 “ z ” 弯能有效 地阻止锁 骨 远 端软骨面骨折线处外骨痂生长及肩锁 关节融合 , 同时碎 骨块 与 钩板 或锁骨 体 固定 在 一起 , 可 防止骨块 移 位及 促进 骨折 愈 合, 又不影 响肩关节早期活动 。④ 肩锁钩板 3 —5孔 的设计 , 为 锁骨远端骨折固定提供 了便 利的选择权 。若 为粉碎骨 折 , 可选 用5 孔 钩板空开 此处板孔拧钉 固定 , 这样仍 不影响板在 锁骨远 端产生持续而稳定 的压力 。⑤ 肩锁钩 板在 板钩交 界处 钩 向后 偏斜 , 并且钩是从肩 锁关节 的下 方穿过 , 这 种设计 符合肩 锁关 节 的解 剖特 点 , 使肩 锁和 喙锁韧 带 的重建 和修 复有 一充 分空 间, 但有一定的应力遮挡 , 并有易致肩峰下撞击之虞。 总之 , 此法既固定了脱位又固定了骨折 , 创伤 小 , 对 周围结 构破坏少 , 复位理想 , 固定可靠 。减 轻 了肩 锁关 节创 伤性关 节 炎的发生 , 解除 了术后半 脱位及关节融合 的发生。术后 只须三 角 巾悬 吊一周 , 即可进 行早期 肩关节 功能 锻炼 , 有利 于肩关 节 功能恢复 , 是值得推广 的一种好方法 。 参考文献 [ 1 ] P o s t M. C u r r e n t c o n c e p s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a c r o m i o c l a v i c u l a r d i s l o c a i t o n [ J ] .C l i n O r t h o p , 1 9 8 5 , 2 0 0 : 2 3 4 . [ 2 ] 雷明新. 喙锁韧 带重建术治 疗肩锁 关节脱位 [ J ] . 中华 外科 杂志, 1 9 8 7 , 2 5 ( 2 ) : 7 0 .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180例

levamlodipine beslate(Shihuida)combined
benazepril hydrochloride
(xindayi)WaS groups
patients edema test
no
test
group 180,and import
arnlodipine
besylate(Norvasc)combined benazepril hydrochloride(xindayi)WaS
weeks of drug-during
庇锄缈够CaiJiumei,LiaoxiangzAong(Department ofCard'fogy,
and ReversaI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period,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domestic
hypertrophY
imported group.Conclusion Comparing domestic levamlodipiue beslate with import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benazepril hydruehloride in
effects and
1109/m2(女)。
1.4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以jc±S表 示,组内及组间比较均f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有6例因严重的下肢水肿退出试验,有2例 因明显的头昏、头痛退出试验,有28例因严重干咳退出 临床试验。对照组有19例因严重的下肢水肿退出试验,
有6例因明显的头昏、头痛退出试验,有25例凶严重干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要点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要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高血压患者。
为了标准化和统一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国心血管学界于20XX年一起发布了《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
以下是这份专家共识的要点:1. 定义:高血压合并的LVH定义为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肥厚的证据,包括LVH电图(Sokolow-Lyon指数、Cornell电压指数等)和LVH超声心动图(LV壁厚度≥12mm等)。
2. 分类:根据LVH的程度和病因,可以将高血压合并的LVH分为4级:轻度LVH(LV壁厚度12-14mm),中度LVH(LV壁厚度15-17mm),重度LVH(LV壁厚度≥18mm)和非高血压性LVH(如瓣膜病、遗传性LVH 等)。
3.诊断策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筛查,识别是否存在LVH。
若初筛结果阳性,则应进一步评估LVH的程度和病因,包括测量血压、心功能评估、血清生化指标(如BNP、肌钙蛋白等)和评估共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
4.治疗原则:治疗高血压合并的LVH的原则是控制血压、减轻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防止心血管事件。
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共病、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体重控制、减少钠盐摄入、戒烟戒酒、限制咖啡因等。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6.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高血压合并LVH的关键措施之一、首选药物包括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左心室负荷、抑制心肌肥厚。
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联合用药或选择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
7.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患有高血压合并LVH的患者应进行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8.外科治疗:对于伴有严重瓣膜狭窄或功能异常的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如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左室肥厚(LVH) – 值得关注的靶器官损害
20%-30%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
35.0
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比例(%)
30.0 25.0 20.0 15.0 10.0 5.0
23.6% 21.7%
26.2%
29.2%
0.0
26655例 门诊或住院 高血压患者1 5106例 住院 高血压患者2 2274例 住院 高血压患者3 1686例 社区 高血压患者4
1.戚文航,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3):457-460. 2.孙宁玲,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9):810-813. 3.王志华, 等. 高血压杂志 2005;13(8):504-509. 4.詹思延,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23(3):182-185.
同的情况下,ARB,ACEI和CCB
比β阻断剂更有效。 • 在LIFE研究中入选全部是合并有 LVH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带来的 左心室重量的降低与心血管事件 的减少显著相关。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3, 31:1281 10 –1357
逆转LVH是评价药物降压疗效的重要指标
利于LVH持续或进展
2.0
Pierdomenico SD, et al. Am J Hypertens 2010; 23:876-881.
9
LVH逆转与血压的降低密切相关
2013 年ESH/ESC 指南 • LIFE研究结果表明LVH逆转与血
压的降低密切相关。随机对照研 究结果证明,在血压下降程度相
检测降压治疗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的常 用指标-敏感性、改变的时间和预后价值
2013 年ESH/ESC 指南
研究表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靶器官损
害逆转可以反映治疗所带来的发病及致
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减少,因而能够提供 所采用的的治疗策略对患者的保护是否
更有效的有价值信息。
这包括降压治疗引起的心电图LVH逆转、 超声心动图LVH以及来自超声心动图检
15 1.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ARB/HCTZ联合治疗LVH的优势
ARB/HCTZ 强效降压
ARB 独特的 降压外作用
逆转LVH
16
ARB/HCTZ逆转LVH的双重机制
HCTZ ARB
阻断
RAAS激活
阻断
ARB
非血压依赖途径
血压依赖途径
血压升高
血管紧张素Ⅱ↑ AT1受体介导
心脏压力负荷增加
Bombelli M, et al. J Hypertens 2009;27:2458-2464.
7
LVH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CASE-J:1447例高危高血压患者,基线时均进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随访3.3年
HR=2.59, 95%CI 1.55-4.34, P<0.001
合并LVH(n=840) 未合并LVH(n=607)
合并LVH的 (高危)患者需要联合治疗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高危患者起始使用联合治疗
单药治疗 对象: 血压<160/100mmHg; 或低危患者 C A C+A D A+D C+A+B B C+B D+A+α
C+D
确诊高血压
联合治疗
血压≥160/100mmHg; 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的高危患者 C+A A+D C+D+A C+B C+D C+A+B C+A+α
结果:校正患者基线特征(收缩压、舒张压、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肾病等)后显示, 合并LVH的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是非LVH患者的2.6倍(P<0.001)
Yasuno S, et al. J Hypertens 2009;27:1705–1712.
8
逆转LVH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对5项研究、3149例高血压合并或未合并LVH患者进行荟萃分析
LIFE:氯沙坦逆转LVH优于阿替洛尔
氯沙坦治疗12周后Cornell指数与Sokolow-Lyon指数降 幅均显著优于阿替洛尔
Cornell指数* Sokolow-Lyon指数†
P<0.0001 P<0.0001
* Cornell指数=[QRS(RaVL+SV3)]mm ms † Sokolow-Lyon指数=[SV1+RV5 或 V6]mm
5. CORP 2研究:秋水仙碱可减少心包炎的多次复发 6. CHOICE研究:设备成功率——Sapien球囊鼓胀瓣膜优于 CoreValve自鼓胀瓣膜 7. MADIT-CRT研究:哪些心衰患者可获益于CRT治疗? 8. REGARDS分析:反击对美国心血管风险方程的批评 9. CoreValve高危队列研究:经导管CoreValve自鼓胀瓣膜置术换
LVMI变化率(%)
-4 -6 -8 -10 -12Fra bibliotek-14
(8%-18%)
13%*
(9%-13%)
11%*
(8%-12%) *P<0.05 vs β阻滞剂
10%*
(5%-10%)
8%
(3%-8%)
6%
Klingbeil AU, et al. Am J Med 2003;115(1):41-6. 12
13 Dahlof B, et al., Lancet 2002; 359: 995 –1003.
合并LVH的高血压患者属于高危患者
高血压患者合并LVH即为有靶器官损害,心血管危险分层属于高危/很高危
其他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疾病 无其他危险因素
血压(mmHg)
正常高值 一级高血压 二级高血压 SBP 130–139 或 DBP 85–89 SBP 140–159或DBP 90–99 SBP 160–179或DBP100–109 三级高血压 SBP ≥180或DBP ≥110
优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10. SYMPLICITYHTN-3试验:RDN之路终结了吗?
2
ACC 2014-RDN何去何从?
SYMPLICITY HTN-3完整结果公布:阴性
3
ACC 2014-RDN何去何从?
Global SYMPLICITY Registry注册研究首批患者的结果:阳性
在本研究中,患者平均服用4.5种降压药物,其中79%服 用β受体阻滞剂,67%服用ARB类,76%服用CCB类, 78%服用利尿剂,约15%服用直接血管扩张剂。
0.55(0.322-0.938) 0.36(0.19-0.681)
0.009
0.028 0.002
Pierdomenico, 2008242 Yasuno, 2009 总计
537
2218
418
931
利于LVH消退/正常
1.21(0.62-2.361)
0.576
0.542(0.348-0.844) 0.007 0.1 0.2 0.5 1.0
6个月时,随访的751例患者诊室收缩压平均下降值为
11.9 mmHg;基线收缩压≥160 mmHg的患者,平均 下降值为21.4 mmHg。
6个月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404例患者动态血压平均
下降值为7.9 mmHg。
4
ACC 2014- 血压热点:左室肥厚(LVH)
Arrhythmia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Saurav Chatterjee, Chirag Bavishi, Partha Sardar, Vikram Agarwal, Tomasz Grodzicki, Franz Messerli, 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l Center, New York, NY, USA The Effect of Renal Denerva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1 Year Follow - Up with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llemien Verloop, Eva Vink, Peter J. Blankestijn, Evert - Jan Vonken, P. Doevendans, Wilko Spiering, Tim Leiner, Michiel Voskuil, UMC Utrecht,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The Impact of Fitness on All- Cause Morta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reas Pittaras , Michael Doumas, Charles Faselis, Athanasios Manolis, JP Kokkinos, A. Tsimploulis, Vasilios Papademetriou, Ross Fletcher, Peter Kokkinos, VA Medical Center, Washington, DC, USA,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USA
研究 LVH消退/ LVH持续 正常 /进展 370 60 HR (95%CI) HR(95%CI) 0.18(0.049-0.664)
P值
0.01
Verdecchia, 1998
Devereux, 2004 Muiesan, 2007
724
345
217
91 145
0.58(0.386-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