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

『什么是CRP和超敏CRP?』C反应蛋白是1930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是环状五球体蛋白,由5个相同的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是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的。
因为它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
超敏C反应蛋白是使用高敏感的检测方法,即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到≤0.3mg/L的CRP的能力.『CRP和哪些疾病有关呢?』1.感染的诊断和鉴别:由于CRP在感染发生后6~8h即开始升高,24~48h 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2.确定抗生素的疗效:CRP在确定抗生素的疗效方面也发挥了作用。
3.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低水平的CRP(0.1~10mg/L)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心血管炎症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这个水平的C反应蛋白又被称为较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个体的CRP基础水平和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CRP可能是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有效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可以增加血脂检查、代谢综合症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预后价值。
4.监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病死率方面:有报道称CRP是独立于年龄、体重指数、血浆白蛋白、CD4淋巴细胞和HIV-1 RNA之外的预测因子,病死的危险性与CRP升高的程度相关,根据CRP升高程度的不同危险性可增加3.4 ~13.6倍。
5.病情的监测:CRP炎性疾病发作6h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续时间与病程相当,一旦疾病恢复,CRP含量迅速下降,对临床有一个先驱的预报作用。
若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须予以重视。
6.新生儿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有研究显示hs-CRP在早期新生儿,尤其有异常分娩史者进行常规检测,并观察动态变化,对新生儿疾病的早期诊断、判定疗效有重要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杨蓬勃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7(9)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尿蛋白指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与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84例,根据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照患病时间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浓度,分析预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结果在1级及A 组高血压患者中,尿β2-MG检测高于正常值的比率最高(P<0.05),随着血压级别增加,病程延长,上述4项指标每级均较前一级和每组均较前一组显著增高(P<0.05).在3级及C组患者中,才有BUN,CRE的显著变化.结论血尿β2-MG,mALB,NAG 是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较早期指标,对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和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杨蓬勃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J], 曾作兵;魏伟华;张锦鹏
2.尿常规四项指标对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 [J], 王晓云
3.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 [J], 潘学万; 杨娟
4.尿检四项指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探讨 [J], 谯兴强
5.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价值探讨 [J], 熊京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与其他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心律失常、心肌炎等。
详细描述
除了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有关。例如,心律失常可能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关,而心肌炎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可能会异常升高。 因此,高血压四项指标的监测对于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事件的风险。
高血压四项与心力衰竭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与心力衰竭的发 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评估心力衰竭风险的 重要参考。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其发 生和发展与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密切 相关。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表明体内循环系 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状态,如心肌肥厚、 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进而导致心力衰 竭的发生。通过监测高血压四项指标,可以
总结词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四项检查 有助于预测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详细描述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事件,其发生与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四项检查中的血管紧 张素Ⅱ和醛固酮等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血管紧张状态和 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对于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 的价值。通过高血压四项检查,可以评估个体脑卒中的 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05
高血压四项的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高血压四项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要点一
高血压四项指标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之…
研究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 疾病等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这些疾 病。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控制,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中一项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状况等。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尿常规检验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四项指标包括尿蛋白、尿胆红素、尿潜血和尿白细胞。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的状况以及炎症反应的程度。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对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四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尿常规检验及其中的四项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尿常规检验是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的重要方法,常用四项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和尿胆红素。
本文旨在分析这四项指标在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意义,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这四项指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2. 正文2.1 高血压的定义及危害高血压是指静脉压、动脉压或动脉脉压持续增高的一种疾病。
通常情况下,成人静脉血压大于140/90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
高血压会直接影响心脏、脑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检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检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尿检中常用的四项指标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病房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按高血压的等级以及高血压病史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尿检结果,对患者尿蛋白定量(UTP)、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以及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UTP、尿β2-mG、尿mALB、NAG的水平较正常值有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随着血压的升高以及病史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增加(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伤情况,UTP、尿β2-mG、尿mALB、NAG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尿检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186-01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亦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比例更是居高不下,高血压病成为了中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
临床上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极多,高血压性肾病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以往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性肾损伤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高血压的治疗就是降压为主,忽略了其早期并发症诊治。
本研究对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阐述 UTP、尿β2-mG、尿mALB、NAG在诊断早期高血压性肾病方面的重要性。
具体数据公布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92例老年高血压病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44人,女性患者48人。
年龄60至79岁不等,平均年龄71.1±2.3岁。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2)ppt课件

高血压四项内容及应用
•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管功能,维持血 压的重要的内分泌控制系统。它的生理作用很复杂,涉及的器官广 泛,几乎全身各系统都有它作用的踪迹。它是人体内环境稳定不可 缺少的调控系统。
• 高血压四项:肾素活性(PRA),醛固酮
(ALD)
<AⅠ (4℃,37 ℃)>
其它风险因素,OD或疾病
无其它风险因素 1-2个风险因素 3个或更多的风险因素,MS, OD或疾病
已有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MS:代谢综合征;OD:亚临床器官损害
血压调节机制:
长期精神不良刺激 (包括遗传易感)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血管舒缩中枢形成固定收缩兴奋灶 垂体ATCH 肾上腺皮质分泌 (盐素—保钠排钾)
• 高血压四项应用: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已 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 要指标。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 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高血压四项针对人群
(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
(2)症状、体征或者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如肢体脉动搏 动不对称性减弱或者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 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明显蛋白尿等); (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 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 (4)急进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2h后采血,抗凝剂同卧位;
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2h到高 峰。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PRA 相似。
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

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尿常规检验可以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和诊断。
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四项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酸和尿素氮,这些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一、尿蛋白尿蛋白是尿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成分,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有少量蛋白质,但是过多的尿蛋白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的表现。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尿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脏损伤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蛋白质从血液中滤入尿液中,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检测对于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受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二、尿糖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
高血压患者如果伴有糖尿病,尿糖的检测结果将呈阳性。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和肾脏。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尿糖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糖尿病合并症,进行相关的治疗干预,从而避免病情加重、发展为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三、尿酸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正常情况下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尿酸排泄不畅,会导致尿酸积聚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引发痛风等疾病。
高血压患者中痛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代谢的减缓,身体对尿酸的排泄能力降低,更容易患上痛风。
尿酸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酸排泄不畅的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四、尿素氮尿素氮是指尿液中尿素的含量,它是肝脏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正常情况下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尿素氮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脏功能和蛋白质代谢情况,并间接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高血压四项检测临床应和注意事项

血压(mm/Hg)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其他危险因素,靶器 官损害和疾病
SBP 130-139 SBP 140-159 SBP 160-179
或DBP
85-89 或DBP
90-99
或DBP100109
SBP≥180
或DBP ≥ 110
无其它风险因素
侯秀芝 女 67 2.43 323.86 133.25 7.45 337.83 45.34
金素琴 女 72 1.48 123.50 83.36 2.28 171.49 75.35 邵海林 男 51 2.50 254.34 101.74 6.25 289.56 46.33
尚勃 男 35 0.26 91.09 354.63 1.42 98.08 68.99 邱书明 男 51 0.22 207.52 941.79 0.92 237.69 258.37 刘艳芳 女 52 0.70 125.01 178.46 0.72 170.37 237.24 江凤玉 女 71 2.95 203.42 69.00 2.95 340.54 115.27 万艳红 女 49 0.56 1577.57 2823.18 0.35 1924.43 5425.40 赵继星 男 38 0.17 126.50 748.72 0.77 168.95 218.92 王喜凤 女 62 0.61 112.88 183.57 0.72 151.15 211.32 徐亚萍 女 56 0.10 175.38 1702.70 0.28 218.52 776.26 罗培梅 女 58 0.01 196.56 31469.53 0.85 172.92 204.00 武永栓 男 52 0.52 239.58 457.45 1.98 274.30 138.86 李文英 女 48 3.83 156.74 40.90 19.34 264.92 13.70 钱艳丽 女 38 1.97 554.97 282.25 10.07 794.17 78.83 乔惠平 女 43 5.95 123.80 20.80 13.23 158.18 11.95 龚冠军 男 56 1.77 388.60 220.02 3.21 361.83 112.84 赵建钧 男 48 0.78 95.77 123.39 1.68 173.15 102.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四项检测注意事项与临床意义分 析
放免室/廖权利 2011.12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高血压诊断标准与流行病学 ➢高血压的分类及主要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检查手段 ➢高血压四项的内容及针对人群 ➢高血压四项临床意义分析
• 血浆肾素活性 • 血及尿醛固酮 • 血及尿儿茶酚胺,尿17羟皮质类固醇 • 动脉造影 • 肾和肾上腺超声 • CT 或MRI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高血压四项内容及应用
•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管功能,维持血 压的重要的内分泌控制系统。它的生理作用很复杂,涉及的器官广 泛,几乎全身各系统都有它作用的踪迹。它是人体内环境稳定不可 缺少的调控系统。
• 高血压四项:肾素活性(PRA),醛固酮
(ALD)
<AⅠ (4℃,37 ℃)>
• 高血压四项应用: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已
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
要指标。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
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肾素减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ACTH依赖性醛固酮增多
症
17α-羟化酶缺乏症, 地塞米松依赖性高血压
高血压四项针对人群
(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
(2)症状、体征或者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如肢体脉动搏 动不对称性减弱或者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 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明显蛋白尿等);
(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 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
(4)急进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我国高血压的地区、人群及时间分布
一、地区分布 地区差异明显:北高南低,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 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 二、人群分布
02年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 18%,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 别性三,不、时高大间血,分压青布的年知期晓男率性、略治高疗于率女、性控,制中率年仅后3女0性.2%稍、高2于4.男7%、 61.915%9。年、1979年和1991年三次大规模高血压抽样调查显 示:
或DBP 80-84 或DBP 85-89 或DBP 90-99
或DBP100109
或DBP ≥ 110
无其它风险因素
平均风险 平均风险
1-2个风险因素
低危
低危
3个或更多的风险因素,MS, OD或疾病
中危
பைடு நூலகம்
高危
已有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
极高危
极高危
MS:代谢综合征;OD:亚临床器官损害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每15 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
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2004 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 病死亡率为200/10 万人,农村为142/10 万人,分别占死 亡构成的37%和28%;居死亡原因首位
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1.88%,1980 ~ 1991年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了54%。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血压升高可导致
• 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 因素
•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 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临床意义分析
肾素活性、醛固酮对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血浆
醛固酮升高
醛固酮降低(或正常)
肾素增高(或正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肾上腺机能不全
常)
(肝硬化、肾病、心功能
(阿狄森病)
不全、妊娠中毒症、失钠
性肾炎、肾血管性高血压
病、神经性厌食、Bartter 综合征)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疾病和病因:
• 肾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
• 肾血管性高血压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嗜铬细胞瘤
•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
• 主动脉缩窄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继发性高血压检查手段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2003 年WHO/ISH 高血压处理指南》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是140/90mmHg 以 下;
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降至 130/80mmHg 以下。
肾缺血 血压升高
血容量
水钠潴留
肾素 血管紧张素II 醛固酮
摄钠过多及遗传 钠敏感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高血压的分类
• 原发性高血压:
以高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 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可根治方法。
• 继发性高血压:
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因此,及早明确诊 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或阻止病情进展。
• 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 因之一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
依据血压水平和伴随存在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总体心血管风险分层
高血压(mm/Hg)
其它风险因素,OD或疾病
正常
正常高值 1度高血压 2度高血压 3度高血压
SBP 120-129 SBP 130-139 SBP 140-149 SBP 160-170 SBP≥180
中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血压调节机制:
长期精神不良刺激 (包括遗传易感)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垂体ATCH
血管舒缩中枢形成固定收缩兴奋灶 肾上腺皮质分泌 (盐素—保钠排钾)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高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