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阶段评审工作细则

合集下载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评审方案(参考)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评审方案(参考)

三门峡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评审工作方案根据中共三门峡市委办公室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办法〉等八个办法的通知》(三办〔2017〕49 号)和市人才办、市科技局《三门峡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扶持资助实施细则》(三人才办〔2018〕1 号)精神,为认真做好候选人才(团队)认定及实施项目评审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候选人才(团队)项目情况通过初审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XX个,其中产业化项目X个、新型研发平台项目X个、科技合作类项目X个。

二、评审日期及地点2018年6月X日—X日,时间X天。

地点:XXXXXXXXX三、成立评审委员会为保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成立评审委员会。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贾辉任主任,市科技局党组成员、调研员亢保祥、市人才办主任吴刚任副主任,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牧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等单位分管领导及监督组组长组成。

评审委员会下设指导组、资料组、服务组、会务组和监督组,人员名单和具体分工如下:(一)协调组组长:亢保祥副组长:吴刚成员:杨占江雷清波杨光辉秦雪主要任务:负责评审工作的指导、管理及协调工作。

(二)资料组组长:陈小军成员:郑恒义秦雪宋琳王丽玮梁东星主要任务:保管、传递申报资料,准备评审表格。

(三)服务组共16人(含每个县市区1人),每评审组4人,会场内2人、场外联络和维持秩序2人。

主要任务:核对、发放专家评审用材料,组织答辩人入场答辩,播放PPT,合计专家打分,计算平均分等。

(四)会务组组长:吴文成成员:杨霖王帝宋张琳宋涌主要任务:拟定会议通知,通知参会人员,负责会议签到;负责制定会议手册,安排会议室、食宿等;订购专家往返车票,做好专家接送站和报到;制作胸牌(专家、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座签(预备会、评审专家、汇报答辩席)、标识等;发放咨询费;购买所需办公用品等.(五)监督组驻科技局纪检组2人。

工程项目发包评审制度

工程项目发包评审制度

工程项目发包评审制度一、目的与原则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工程项目的发包过程,确保项目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时保障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本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审机制,选择最合适的承包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由本公司发起的工程项目发包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

三、组织机构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发包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发包评审工作。

委员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财务人员等组成,确保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四、评审程序1. 发包准备- 编制发包计划:明确项目的基本要求、预算限额、时间节点等关键信息。

- 起草招标文件:包含项目概况、投标要求、评标标准等内容。

- 发布招标公告: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招标信息,确保信息的公开性和可获取性。

2. 投标接收- 接收投标文件:按照公告要求接收潜在承包商的投标文件。

- 初步审查: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审查,排除不符合基本要求的投标。

3. 评审过程- 技术评审:评估投标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创新性和环境适应性。

- 商务评审:对比投标价格,分析成本效益。

-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技术、商务及其他相关因素,形成综合评分。

4. 决策与公示- 决策:发包评审委员会根据综合评分结果,提出推荐承包商名单。

- 公示:将推荐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 合同签订- 确认中标:公示无异议后,确认中标承包商。

- 签订合同:与中标承包商签订正式工程合同。

五、监督与管理- 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 投诉处理:设立投诉渠道,对投诉进行及时处理。

- 后续跟踪: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按合同要求执行。

六、其他事项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公司发包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技术方案评审细则

技术方案评审细则

技术方案评审细则1. 引言技术方案评审是项目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审查,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高效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评审细则,为评审人员提供指导以确保评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评审准备在进行技术方案评审之前,评审人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评审过程的顺利进行。

2.1 熟悉项目需求评审人员需要在评审前仔细阅读项目需求文档,了解项目的背景、目标、功能和限制条件,以便能够准确评估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2 确定评审标准评审人员应当与项目团队共同确定评审标准,明确评审的重点和要求。

评审标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可行性、可维护性、性能要求、安全性、扩展性等方面。

2.3 制定评审流程评审人员应当制定评审流程,明确评审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评审流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的初步评估、详细评估、问题讨论和最终评审意见的形成等环节。

3. 技术方案评审流程3.1 初步评估在初步评估阶段,评审人员主要对技术方案进行整体的概览评估,包括技术选型、架构设计、数据模型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当根据评审标准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分,并提出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3.2 详细评估在详细评估阶段,评审人员应当对技术方案进行逐项的详细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接口设计、算法实现、代码规范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当根据评审标准对每一项进行评分,并提出详细的意见和建议。

3.3 问题讨论评审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记录,并与项目团队进行讨论。

讨论的目的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

评审人员应当与项目团队达成共识,并在评审意见中体现出来。

3.4 最终评审意见评审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和讨论情况,形成最终的评审意见。

评审意见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评估结论、问题列表、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评审意见应当是客观、明确、可操作的,以便项目团队能够根据意见做出相应的改进。

4. 评审要点评审人员在评估技术方案时,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选型评审人员应当评估技术选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项目评审评分细则

项目评审评分细则

项目评审评分细则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评审人:1. 项目背景在项目评审评分细则中,首先需要对项目的背景进行介绍。

这包括项目的目的、项目的重要性以及项目的背景信息等。

2. 评审准则在评审项目时,需要明确评审的准则,以确保评审的公正和客观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审准则,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进行调整或添加。

2.1 项目目标评审人员需要评估项目是否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并对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目标的清晰度、目标的可测性、目标的可达性等。

2.2 项目计划评审人员需要评估项目的计划是否合理,并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计划的完整性、计划的可执行性、计划的合理性等。

2.3 项目团队评审人员需要评估项目的团队是否具备完成项目的能力,并对团队的合作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团队成员的配合程度、团队的组织能力等。

2.4 项目进展评审人员需要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进展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进度的符合度、问题的解决情况等。

2.5 项目成果评审人员需要评估项目的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并对成果的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成果的完整性、成果的准确性、成果的创新性等。

2.6 项目总结评审人员需要评估项目的总结是否全面、准确,并对总结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总结的完整性、总结的可行性、总结的适用性等。

3. 评分标准评审人员需要根据评审准则对项目进行评分,以客观地评估项目的优劣。

评分标准可以分为多个等级,这里以常见的五分制为例。

3.1 五分制评分•5分:项目在该评审准则下表现卓越,完全符合要求。

•4分:项目在该评审准则下表现良好,基本符合要求。

•3分:项目在该评审准则下表现一般,部分符合要求。

•2分:项目在该评审准则下表现较差,不符合要求。

•1分:项目在该评审准则下表现非常差,完全不符合要求。

3.2 综合评分评审人员可以根据每个评审准则的得分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
标题: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
引言概述: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充分了解工程设计方案,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目的
1.1 确保施工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1.2 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1.3 发现并解决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二、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内容
2.1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分析
2.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估
2.3 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三、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流程
3.1 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时间和评审人员
3.2 进行初步评审,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3.3 进行最终评审,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四、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要求
4.1 评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2 评审意见应具体明确,有针对性
4.3 施工单位应及时修改并完善设计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意义
5.1 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
5.2 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事故发生概率
5.3 促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结语: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评审流程和严格的评审要求,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重视施工组织设计评审工作,不断完善评审细则,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三同时”评审制度范本

建设项目“三同时”评审制度范本

建设项目“三同时”评审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工期和质量,提高项目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三同时”工作的评审变得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三同时”评审制度是必要的。

二、评审目的本评审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建设项目“三同时”评审的程序和要求,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具备相应的水平、条件和资源,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冲突、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建设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一致。

三、评审范围本评审制度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等。

四、评审流程1. 项目申报阶段(1)项目申报:项目发起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填写项目申报表,包括项目的名称、规模、投资额等基本信息,并附上项目建议书等相关资料。

(2)初步审查:相关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三同时”评审的基本要求。

(3)立项决策:各级政府根据项目申报材料进行评估和决策,决定是否立项,并确定评审机构和评审组成员。

2. 评审过程(1)前期准备:评审机构确定评审组成员,制定评审计划和评审标准,并进行相应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2)现场评审:评审组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情况,并根据评审标准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

(3)评审意见:评审组根据实地考察和评审标准,形成评审意见,并书面提交给项目发起单位和相关部门。

(4)意见反馈:项目发起单位和相关部门对评审意见进行反馈,如需补充、修改或调整,应及时与评审组进行沟通。

(5)最终审核:评审组对反馈意见进行审核,形成最终评审意见,并书面提交给项目发起单位和相关部门。

3. 结果处理(1)立项决策:项目发起单位和相关部门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立项,并进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2)改进措施:项目发起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制定改进措施和整改计划,并按时实施。

(3)跟踪评估:评审机构对项目进行跟踪评估,了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向项目发起单位和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

项目规划方案评审操作办法

项目规划方案评审操作办法

项目规划方案评审操作办法项目规划设计评审细则1、评审委员会2、评审程序:(1)集团相关组织部门在会前三天向参会者发出会议通知;项目公司必须于前三天将概念设计的相关文本资料提交集团规划设计中心。

(2)评审会议程:a、由项目公司介绍方案要点;b、集团规划设计中心对方案进行评述;c、评审会成员对方案进行评议,主要针对项目主题定位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可行性,是否需要修改发表意见。

(3)经过讨论,形成共识和结论。

结论以如下方式表达:◆同意。

建议增加内容,在方面给予调整。

◆不同意。

方案不符合要求,无法达到集团要求,应重新调研,重新定位,另做方案。

(4)、会议纪要及其结论:会议结束后5天内集团规划设计中心完成会议纪要及结论,最终以文件的形式发文给项目公司,抄送集团领导和各与会人员并作为评审会资料存档。

3、概念设计实施(1)概念设计方案经评审通过后,项目公司必须严格依照评审会结论,作为下一阶段实施规划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2)概念设计方案评审未能通过,项目公司根据会议意见,重新定位、重做方案。

具体工作由项目公司操作,集团规划设计中心协助。

4、规划设计评审(1)会议召开条件:各项目公司在规划设计方案即将完成前,应向集团申请召开方案评审会。

集团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的准备情况,决定是否召开方案评审会。

并有义务在条件不成熟时要求会议延期:方案评审会必备资料表(2)评审人员组成:(3)评审程序1)评审会由项目公司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任务书》进行讲解,设计单位(项目公司)对方案进行介绍。

采用专家组与我司人员分别记名投票或综合评议的方式对投标方案进行评审,专家组应为倾向方案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可操作实施的具体意见。

2)会议纪要及其结论由集团规划设计中心负责统计和整理。

会议结论以如下方式给出:◆同意方案,建议增加内容,在方面应予注意;◆倾向通过方案,应在方面改进至程度,不需另行开会;◆各方案均难满足要求,须在方面仔细考虑,完成设计后申请重新召开评审会。

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考评细则

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考评细则

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考评细则标题: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考评细则引言概述: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考评细则是为了规范和优化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考评工作,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将从项目目标、考评指标、考评方法、考评周期和考评结果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考评细则。

一、项目目标1.1 确定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确保项目目标与政府政策和规划相一致。

1.2 量化目标指标:将项目目标量化为具体的指标,便于考评和监控项目发展。

1.3 制定时间节点:设定项目目标的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二、考评指标2.1 综合指标:综合考虑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指标,全面评估项目的绩效。

2.2 分项指标:设定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便于细化考评内容。

2.3 权重分配:根据项目特点和重要性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确保考评结果客观公正。

三、考评方法3.1 定期检查:定期对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2 现场考察: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项目实际情况,确保考评准确性。

3.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考评周期4.1 阶段考评:根据项目进度和阶段目标设定考评周期,确保项目按阶段目标推进。

4.2 定期考评:每季度或者半年对项目进行定期考评,及时调整项目方向和措施。

4.3 项目结束考评:项目完成后进行终期考评,总结项目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五、考评结果5.1 及时反馈:将考评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促使问题及时解决。

5.2 奖惩机制:根据考评结果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优秀项目组织和个人,惩罚违规行为。

5.3 持续改进:根据考评结果对项目管理和实施进行持续改进,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

总结: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考评细则是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有效监督和评估项目发展,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考评细则执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考评机制,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阶段评审工作细则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1目的
提高硬件开发、设备研制的质量,加强项目各阶段的管理,明确项目各阶段评审的内容要求及人员职责。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北京威奥特信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承担的各类硬件开发、设备研制项目的阶段性评审工作。

3职责
产品研发部负责各类项目的阶段评审工作。

项目负责人负责向产品研发部提交评审计划和评审内容。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评审工作细则的宣贯。

产品研发部经理(副经理)负责项目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执行情况的监督。

4工作要求
项目评审主要阶段:
1)设计输入评审;
2)方案设计评审;
3)详细设计评审;
4)样机评审;
5)出厂验收(评审)。

评审的具体要求
4.2.1设计输入评审主要是检查其是否满足合同、任务书和技术协议书的要求,主要评审内容有:
1)技术性能指标;
2)功能要求;
3)可靠性要求;
4)环境要求。

4.2.2方案设计评审应按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主要评审内容有:
1)系统实现方案;
2)系统功能实现;
3)技术性能指标情况;
4)可靠性设计及符合性;
5)新技术新器件应用可行性。

4.2.3详细设计评审按照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主要评审内容有:
1)软硬件实现方法、资源配置情况等;
2)元器件选用情况;
3)可靠性指标的实现;
4)标准化执行情况。

4.2.4样机评审应按合同、任务书和技术协议书的要求进行,主要评审内容有:
1)功能和技术指标的符合性;
2)技术资料、图纸的符合性;
3)环境应力、电磁兼容等可靠性指标;
4)生产工艺等综合检查。

4.2.5出厂验收(评审)可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产品研发部评审和公司评审,
评审的内容和要求参照样机评审。

4.2.6各阶段评审结果应形成记录,由评审负责人填写《项目阶段评审登
记表》。

评审登记表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保管,项目结束后交公司
质量部备案。

5 记录
序号名称模板编号
1项目阶段评审登记表WAYOUT-QF-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