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论文《论苏格拉底》
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篇一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
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
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
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
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
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
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
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之死与西方文化宿命的论文

苏格拉底之死与西方文化宿命的论文苏格拉底之死与西方文化宿命的论文苏格拉底之死与西方文化宿命公元前399年,年逾七旬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了死刑,罪名有两条:其一是苏格拉底喜欢探究天上世间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并且以此教导青年,蛊惑人心;其二是苏格拉底不信传统的■ ,企图引进新神。
当时,战败媾和的雅典刚刚从胜利者斯巴达人所强加的寡头政治中摆脱出来,恢复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的民主制度。
黑格尔曾经说过,历史往往会以酷似的面貌重演,第一次是以悲剧的形式,第二次却是以闹剧的形式。
正是这个在表面上恢复了往昔的民主制、实际上却已经丧失了一切深刻的严肃性和神圣性的雅典城邦,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它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判处了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构成了希腊城邦文化的原罪,正如一些后世评论者所指出的,苏格拉底是雅典城邦的良心,当雅典人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时,他们已经亲手扼杀了自己的良心,从而沦为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在慵惰的历史惯性中等待着一个巨大的力量来把自己收尸入殓。
当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接受审判时,他实际上已经对雅典乃至整个希腊城邦文化的命运进行了最后宣判。
果然,在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就结束了雅典和希腊的城邦制度,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而充满了自由精神的希腊城邦文化也随着城邦制度的终结而走向衰落。
苏格拉底在面对死刑判决时对雅典人宣称: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诚如四百年以后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宣昭的启示一样,苏格拉底之死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展现了一种比现实生活更美好的理想生活前景。
在城邦时代,希腊人普遍信奉自然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奥林匹斯多神教,尽情地享受现世生活,对于死后的状况不感兴趣。
然而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却明确表示: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
当他被收监等待行刑时,他拒绝了朋友策划的越狱计划;在行刑的前夜,他对前来看望他的朋友和学生们讲了一夜关于灵魂摆脱肉体之后与神灵和先贤们自由遨游的情景;而当他接过刽子手递来的鸩毒平静地一饮而尽时,他心中确定不移地相信自己要去的是一个好境界。
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

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苏格拉底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观点,以及他提出的德性教化理论。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以其独特的对话方式和深入人心的哲学思考,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坚信美德是可教的,并主张通过德性教化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
本文将首先概述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可教性的观点,然后分析他的德性教化理论,最后探讨这一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是每个人内在的本质,但它需要通过教育和教化来得以发展和展现。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缺乏美德,并非因为他们天生如此,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和教化。
因此,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唤醒人们内在的美德,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实践中。
他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错误。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美德和缺点,进而努力改进自己。
苏格拉底还提出了“自知其无知”的观点,认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开始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教育并努力追求美德。
本文将对苏格拉底的这些观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德性教化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苏格拉底的美德观念苏格拉底,古希腊的先哲,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家。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
他认为,人的灵魂中原本就包含了真理、智慧和美德,但由于人的无知和盲目,这些美德被遮蔽了。
因此,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在美德,并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德性。
苏格拉底的美德观念是多维度的,他认为美德包括了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多个方面。
其中,智慧是最为核心的美德,因为只有拥有智慧的人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我最喜欢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作文

我最喜欢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作文Socrate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Western philosophy, has been my favorite philosopher for many years. 苏格拉底作为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一直是我多年来最喜欢的哲学家。
His ideas and teaching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how I view the world and engage with others. 他的思想和教导对我如何看待世界以及与他人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Socrates' commitment to seeking truth and wisdom through questioning and dialogue has inspired me to approach life with a sense of curios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苏格拉底对通过质疑和对话寻求真理和智慧的执着,激发了我以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One of the aspects of Socrates' philosophy that resonates with me deeply is his emphasis on self-examin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growth. 苏格拉底哲学中深深打动我的一点是他对自我反省和个人成长的强调。
He believed that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and this notion has served as a constant reminder for me to continuously reflect on my beliefs, actions, and values. 他认为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这种观念不断提醒着我要不断反思我的信仰、行为和价值观。
论苏格拉底申辩中的困难

论苏格拉底申辩中的困难黄启祥【摘要】苏格拉底之死被许多人看成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大冤案。
有学者认为,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哲学与政治冲突的体现;也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之死凸显了哲学与大众的对立。
这些观点在学界虽然广为人知,但至少从柏拉图的《申辩》来看,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仍有可探讨之处。
苏格拉底之所以在法庭上败诉,其辩护中难以克服的困难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些困难与其说缘于苏格拉底哲学与雅典政治的冲突,或者其哲学与大众思想的对立,不如说缘于他对自己从事哲学的方式的看法与大多数雅典人的看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苏格拉底难以让雅典人相信其哲学活动没有对青年造成坏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智慧与他人的无知的解释难以让雅典人信服,这使得多数陪审员站在了苏格拉底的对立面。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虔敬;智慧中图分类号:B502 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2)02-0087-09作者简介:黄启祥,山东枣庄人,哲学博士,(海口570228)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苏格拉底审判与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探讨苏格拉底审判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帕克(RobertParker)认为:“除了耶稣的死刑,可能没有哪个人的死刑像苏格拉底的那样受到如此多的讨论。
”①斯东(I.F.Stone)认为:“除了对耶稣的审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一样,在西方人的想象力上留下这么生动的印象了。
”②两千多年来,苏格拉底之死被许多学者看成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大冤案,被伏尔泰称为“苏格拉底之死是希腊历史上最大的污点”③。
雅典的法庭为什么要执意判处苏格拉底———一个为了雅典的利益而献身哲学的人———有罪,并对他处以死刑?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反映了政治与哲学的冲突。
例如,豪兰德(JacobHowland)认为对苏格拉底的审判缘于其哲学与雅典政治的直接冲突,“《申辩》中的苏格拉底未能证明他的哲学生活方式与政治共同体的福利是和谐一致的。
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

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指他所采用的一种对话式的思维方法,通过不断的追问、辩论和质疑,来寻求真理和智慧。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后世的哲学、逻辑和辩论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是哲学思考的基础和典范。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最著名的表现形式是“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ic dialogue),他通过与人们的对话来引导他们思考,透过对话的过程,找到真理。
苏格拉底的对话方式通常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对方进行思考,最后通过辩证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苏格拉底强调对话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对话,人们可以检验自己的信念和观念,从而找到错误并纠正它们。
他经常挑战他人的看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启发灵感。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强调了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知识的怀疑精神,他认为人们应该不断地追问和探索,而不是绝对的接受某种观点。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于现代逻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辩证法强调了逻辑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清晰的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他倡导“辩证推理”(dialectic reasoning),通过不断地追问和反驳,最终得出真理。
这种辩证推理的方法在后来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中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成为了严密推理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还对于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了人们内在的智慧和灵性的重要性,认为真理不是从外部获取的,而是需要通过内在的探索来寻找。
他主张人们应该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通过自我反省和思考,找到真理和智慧。
这种内在的探索和思考方式,对于后来的哲学家和宗教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传统。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内在的探索的重要性,对于后世的哲学、逻辑和宗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

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辩证法。
辩证法是一种通过对话和讨论来追求真理的方式,它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和思想,成为了西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苏格拉底的生平、辩证法的定义和实践以及其影响力等方面来探讨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70年,他出生在古希腊雅典城内的一个普通家庭。
尽管他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影响却被后人广泛传颂。
他是古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深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后来的哲学家的崇敬和影响。
苏格拉底非常重视道德品质和知识的追求,他常常穿着简朴,过着简朴的生活,而且总是和市民们进行对话和讨论,以探求真理。
苏格拉底坚信,只要人们明智地思考并找寻真理,他们就能够成为更好的人。
二、辩证法的定义和实践辩证法是苏格拉底创造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旨在通过对话和思辨来探求真理。
辩证法的核心是逻辑和论证,它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对观点的论证和反驳。
在苏格拉底看来,真理是一种不断追求和探讨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对话和讨论,人们才能够逐渐接近真理。
在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中,他经常运用质疑和反驳的方式,来引导对话双方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本质,以此来达到真理的追求。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主要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实践的。
他喜欢和市民们进行对话,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对方思考来揭示问题的本质。
苏格拉底的对话通常以引导他人自己找到答案为目的,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通过对话和讨论,苏格拉底试图让对方自己去思考和发现真理,而不是仅仅接受他的观点。
这种对话的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它成为了后世哲学家和学者探讨真理的重要方法。
三、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的影响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后世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为后继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灵感和启示。
柏拉图在其著作《对话录》中大量运用了辩证法的思维方法,他通过对话和讨论来探讨了众多问题,包括道德、政治、美学等。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引言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其对西方哲学的重要影响。
1. 苏格拉底的思想概述
• 1.1 生平背景和教育经历
• 1.2 对话式辩证法
• 1.3 知识与无知观念
• 1.4 道德和伦理观点
2. 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的直接影响
• 2.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他们思想的启发和传承。
• 2.2 若干其他古希腊哲学家:如伊比鸠鲁、恩培多克勒斯等。
3. 苏格拉底对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 3.1 影响政治思想:民主原则、公正、权力问责;
• 3.2 教育方法论:启发式教育、师生互动;
• 3.3 影响伦理观念:思辨道德、自律原则;
• 3.4 建立对话和讨论的文化价值。
4. 总结
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之下,西方哲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学传统之一。
他的辩证法和对知识的追求启发了后来的哲学家,而他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关注给予了现代西方社会深远影响。
由于苏格拉底的影响,在政治、教育、伦理等领域,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留下的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格拉底
【摘要】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苏格拉底哲学心灵的转向灵魂不灭说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2、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3、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
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4、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
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
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
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
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
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
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三,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
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四,社会对于苏格拉底的评价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
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
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
“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
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
他把一个人的
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
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
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
五,学习西方哲学的收获
我在大一时就从学长们那里了解到有一门西方哲学的选修课,老师讲课很有吸引力,所以在大二下学期慕名而来,果然不同反响,感觉学完西方哲学,收获很大。
上学期我就跟着房老师选修了硬笔书法,一直觉得房老师身上有一种特别吸引人的气质,很有修养,这学期选西方哲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学习了西方哲学,对以后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帮助,运用西方哲学的思想与人交流,肯定是另一个境界。
以后应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多补充一些关于西方哲学的知识,肯定会更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