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哲学中思考西方哲学问题的论文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毕业论文(2)

西方哲学毕业论文(2)

西方哲学毕业论文(2)西方哲学毕业论文篇二西方哲学主题的后现代转向及其时代回响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哲学都随其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产生某种新的哲学主题,西方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的精神状况。

后现代哲学代表着现代西方哲学由追求真理、权威和绝对的唯科学观转向追求理解、共识和宽容的人文精神。

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哲学对人类生存、人类现实生活意义遗忘的倾向,力图把哲学重新引回到关注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来,引回到对人类生活智慧追求的道路上来。

这一转向再一次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回响。

关键词:西方哲学;主题;后现代;时代精神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1-0088-05任何时代的哲学都存在一个主题,而且该时代哲学的思考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哲学主题是指在某一具体的时间内某些哲学家想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因此,哲学的主题,既有变换的东西,也有不变的东西。

从具体的哲学主题来说,必然会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而变换,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220所谓“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们,使人们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哲学离不开自己的时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和社会的主题和精神,肇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再一次对我们生活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时代回响。

一、西方哲学主题转变的历程及原因一般来说,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有不同的主题。

第一个阶段是崇拜世界的阶段或者叫本体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崇拜上帝的阶段或者叫神学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崇拜心灵的阶段或者叫认识论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崇拜语言的阶段或者叫语言哲学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时代精神生活的哲学,其主题是随着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不断演变的。

中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史论文

中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史论文

中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史论文中世纪后期欧洲科学出现引人注目的进展,这与当时学术探讨活动的社会背景、组织机构和哲学氛围的变化有关。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史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史论文篇一内容提要:中世纪后期欧洲科学出现引人注目的进展,这与当时学术探讨活动的社会背景、组织机构和哲学氛围的变化有关。

古希腊和阿拉伯学术思想的传入导致欧洲自然科学知识急剧膨胀和知识领域的重新划分。

经院哲学家以古典思维理性综合亚里士多德哲学和____神学理论,引起有关物质世界的形而上学思维的理性化和逻辑化。

大学的建立和世俗教育的需求为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研究带来成长的空间。

同样重要的是出现了有关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以及数学应当作为科学研究及其理论的基础的观点。

这些为后来近代科学的兴起提供了有意义的观念和实践范例。

关键词:中世纪史科技史欧洲思想史作者简介:何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研究中世纪欧洲科学的发展是一件饶有兴味的课题,因为它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科学在欧洲首先出现的背景。

欧洲中世纪科学的地位和意义几乎在科学史成为独立学科时就引起争议。

起初,许多学者相信中世纪基本是一个科学发展史上的贫瘠地带或停滞时期。

开普勒评论说“罗马沦陷后,世界沉睡了一千年”,达兰贝尔把经院哲学称为“无知世纪的所谓科学”。

布克哈特也批评说“敬畏自然,沉溺于书卷和传统窒息了中世纪科学”。

①威廉•惠维尔也声称虽然中世纪建筑对17世纪力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中世纪仍是以“思想绝育,神学观念主宰和哲学思辨过度为特征”。

②事实上,这些评论并不十分恰当,中世纪后期由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哲学思想的传入和大学的建立,科学和知识探讨活动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③12世纪下半叶到14世纪,欧洲知识探讨活动和学术成果被冠以“经院哲学”的称号,虽然其主要特征是以思辨理性对____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知识体系进行综合,然而它在调和关于世界的先验的神学学说和古代以及阿拉伯文本的具有唯心主义特征的思想活动中却发展了哲学思维和对自然的兴趣。

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篇一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

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

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

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

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

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

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

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

西方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西⽅哲学论⽂西⽅哲学论⽂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吧,借助论⽂可以有效提⾼我们的写作⽔平。

你知道论⽂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西⽅哲学论⽂,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进⼊哲学之门,⾸先⾯对的就是哲学史。

按⿊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导⾔中所说:“哲学史本⾝就应当是哲学的”。

由此⽽⾔,探讨所谓的哲学史研究1⽽且,哲学史应该由哲学导出,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史。

因此,哲学史研究⽅法论的探索,其核⼼⾃然应当集中在对哲学本⾝的探索上来。

但就“哲学就是哲学史”⽽⾔,其另⼀意义则是哲学本⾝的发展过程中,推动其发展的哲学家们对于之前哲学的探索与创作,⼜在构成着哲学本⾝和哲学史的演进。

由此,对于哲学史演进⽅法论的探索,我们⾃然当以对哲学本⾝的探讨作为哲学史⽅法论之所以然,另⼀⽅⾯,则以哲学史的发展演进作为⽅法论所以之显现。

⼀、中西哲学之差异略论 我们在探讨哲学史研究⽅法论之时,毫⽆疑问地,⾸先必须⾯对的⼀个问题,即是中西哲学之间的差异。

这是⼀个任何⼈都⽆法回避的问题,⽽且也正是应该深刻⾯对的问题。

就中国哲学学科领域本⾝在当下所处的境状⽽⾔,在很⼤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此问题——即中西哲学之间的学科性质及其差异有所发明和区别,那毫⽆疑问就真的要引⽤德⾥达对于中国哲学的所谓“合法性” 问题加以衡量了。

因为含混不清、不中不西的所谓哲学的创作和发展,在缺乏⼀个主线之下,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

⽽不排除这正是两不相像、两不讨好的重要原因。

因此,⽆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于中西哲学有⼀个理性和客观的对照和区别,是探讨哲学史研究⽅法论的⼀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否则,可以断⾔的是,所谓的“合法性”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在关于中西哲学的差异性上,⾝处中西⽂化哲学交融和冲突最为激烈时期的海外新儒家,由于他们在具备了深刻的中国⽂化和哲学体认的基础上,⼜兼通西学、尤其是⾝处中西学交融最为激烈的场域,其感知⽆疑具有代表性。

关于西方哲学论文

关于西方哲学论文

关于西方哲学论文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更在于为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哲学论文范文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论文摘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

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

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

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关键字: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文艺复兴要了解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必然先得了解其人的生平。

笛卡尔简介: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另译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Rationalism)哲学。

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

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e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

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

罗素与西方哲学史的优秀论文

罗素与西方哲学史的优秀论文

罗素与西方哲学史的优秀论文罗素认为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介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罗素在写作哲学史的时候注重从多元的角度进行阐释,关注权利、经济、欲望等基础性因素。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罗素与西方哲学史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罗素与西方哲学史的论文篇1浅析罗素的哲学史观摘要:罗素认为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介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罗素在写作哲学史的时候注重从多元的角度进行阐释,关注权利、经济、欲望等基础性因素。

在谈到中国文化时,他提到了历史决定论的害处。

他看到了西方哲学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暗流”,一部分是“阳光”。

他告诉我们哲学使人宽容,使不同文化之间可以找到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生活方式宗教科学多元决定论宽容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3-0000-01罗素认为,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其原因在于历史学能开阔我们的想象世界,是我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成为一个大的宇宙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公民而已。

它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

哲学不仅追求知识,而且追求智慧。

历史在这个根本点上与哲学是相通的。

而罗素的哲学史观,便是在他的历史观和哲学观中展开的。

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罗素的哲学史观。

一、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罗素认为,“一般人的眼中,哲学是高高在上、远离大众、远离社会生活的,这是不正常的。

造成这种不正常的原因有许多,既有人们的误解,认为哲学思想过于艰深;也有从事哲学工作的人把哲学本身哲学化了。

不错,在现代社会中,哲学像其他专业学科一样,也是一门学科,需要专门的人才去研究。

但是,哲学与其他专业学科又有所不同,它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密切相关,因为哲学乃是广义的人生哲学。

”①人生观或人生哲学看起来涉及的范围好像比较小,只与人有关,甚至仅仅与个人有关,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与世界相关,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归根结底会影响我们对人生的看法。

而且更进一步说,我们之所以要认识世界,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认识人生。

西方哲学论文3000字_有关西方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西方哲学论文3000字_有关西方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西方哲学论文3000字_有关西方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西方哲学论文3000字(一):笛卡尔哲学对西方哲学二元思维的影响论文摘要:笛卡尔哲学思想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历史,是西方哲学二元论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笛卡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形而上学、物理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在形而上学方面阐释了二元论哲学体系,证明了上帝存在的真实性,但在其物理学和其他科学方面,则又完全不认可神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由此笛卡尔哲学思想具有较为明显的二元特征,这影响了在其之后西方哲学思想家的思维方式,以二元思维来探讨世界问题成为人们普遍选择。

关键词:笛卡尔西方哲学二元思维近代哲学的发展历史,即是在哲学思想家的自我否定和修正过程中不断对自身思想的超越,从而实现对当前世界各种现象的哲学科学解释。

笛卡尔哲学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历史,其所要解决的是对“物”的绝对确定性、普遍统一性的基本认识,这在其反思哲学思想、怀疑精神以及其他二元哲学思想中的得以展现。

通过对笛卡尔哲学精神的深入剖析,能够更为明确的了解西方哲学二元思维的嬗变和发展历史,从而评判和总结西方哲学发展的忧患得失,开启西方近代哲学的二元思维之路。

一、机械论哲学:对哲学问题方法论的反思笛卡尔处在一个知识更新换代的时代,因而其思想的最重要基础即是对每一个学科门类都进行重新审视并试图提出新的想法,在研究过程中他更加关注对哲学问题方法论的反思,将物理学中机械思想应用到其哲学体系中,为近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合法性和可能性。

在笛卡尔看来,哲学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现实生活的主导作用,更体现在其各个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强调所有科学的统一性在于探讨方法论,哲学要为各项科学研究提供评判的标准。

笛卡尔将数学方法看作是进行各项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认为依靠综合性分析而获取的理性知识才是能够使人信服的内容,因而只有哂谜庵址椒ú拍芄皇迪肿陨砝硇缘乃咔螅佣琅泻妥芙嵴苎枷胙芯康挠腔嫉檬А�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思想,开启了西方哲学对于研究方法论的理性探讨。

哲学论文范文

哲学论文范文

哲学论文范文中西哲学比较以“中国哲学”和“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原创建构为旨归,既孕育着比较的哲学,更催生着“世界的一般哲学”的理论建构。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哲学论文范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哲学论文范文篇一哲学的比较与比较的哲学中西哲学比较以“中国哲学”和“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原创建构为旨归,既孕育着比较的哲学,更催生着“世界的一般哲学”的理论建构。

从理论上说,当中西哲学作为“他者”出现时,中西哲学比较的思路历程就已经开始了。

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西学者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严重缺陷,但客观地说,没有西方哲学的传入和中国学者的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就没有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的产生。

在当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面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价值危机,以及西方哲学主题的历史转换和现当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解构和颠覆,如何在新一轮中西哲学比较中,努力克服作为“标准”和“尺度”的传统哲学观的局限性,超越“可比”与“不可比”的“比较悖论”,在比较的路径和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已成为国内哲学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既是哲学研究的题中之意,也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赖以突破的前提和条件。

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试作探讨,以期将这些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一、中西哲学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哲学比较,以哲学的自我认同为基础,既是不同哲学之间历史的和现实的对话与融通,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哲学比较既包括不同民族的哲学、不同哲学派别的哲学和不同哲学家的哲学,以及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共时性的比较,也包括同一民族、同一哲学派别、同一哲学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历时性的比较。

哲学比较之所以可能,从共时性的视角来看,就是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都是对自己时代声音的回应和对自己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终极性思考和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西方哲学中思考西方哲学问题的论文
从西方哲学中思考西方哲学问题
“中国哲学”概念歧义颇多,其方法论也有长久探讨的历史。

当我们顺着西方哲学思想的理路来论述某些问题时,会遇到许多“阻碍”与“顽石”,这大多源自中国的经验。

由此涉及如何从西方哲学来思考源于中国经验的问题。

哲学philosophy的形态来自希腊。

面对philosophy,我们创造了一种“中国哲学”,多以中国的思想素材来印证某种“普遍原理”。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以一种自我矮化的方式,用中国的“特殊性”来印证某某原理的普遍性;此外,还有简单类比型的比较哲学,这种比较往往失之于机械。

中国学人在深入西方哲学传统时,应回过头来面对一种源自中国的经验,并使这种经验进入哲学讨论的视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西方哲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缺乏与西方学者进行真正对话的能力。

这里除了盲目追新,缺乏对西学经典深入研究之外,还涉及西学研究的深层困境。

不同文化的哲学,其方法与其文化的思维方式、语言息息相关。

德语哲学则在自身的语言逻辑中找到思想发展的路径,法语哲学更具修辞意味。

研究西方哲学这一工作需要古今中外的学术积累,如果在思想资源的积累以及学术方法的训练不足,往往会形成很多牵强附会的东西。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中国经验的重视,让来自西方的哲学开始说汉语,强化中国经验的哲学表达,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时代的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