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原发性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分析
晚期肺癌EGFR基因突变丰度越高,靶向药物效果越好!

晚期肺癌EGFR基因突变丰度越高,靶向药物效果越好!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在非小细胞肺癌里肺腺癌比较高的基因突变是EGFR,在亚洲非吸烟患者中的突变频率达到了50%左右。
对于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使用第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如果第一代靶向药物耐药后,如果是EGFR基因的T790M突变则还有第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泰瑞沙)。
这些靶向药物改善了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预后,提升了生活质量。
但是即便是存在EGFR基因激活突变,也就是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肺癌患者中,有10-30%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无效,甚至是可能发生快速的病情进展,这种情况称之为EGFR-TKI的初次抵抗。
目前还不清楚这里面的原因,肿瘤的异质性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肿瘤的异质性癌度写过多篇文章讲述肿瘤的异质性。
肿瘤病灶里面有很多的癌细胞种类,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一样。
不同的肿瘤细胞携带的基因突变、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这使得很难有一种药物将所有癌细胞都杀灭。
因为有肿瘤的异质性,所以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何二代基因检测报告有突变丰度这个概念。
突变丰度:由于肿瘤具有异质性,肿瘤组织里有很多正常细胞,对肿瘤样本进行基因检测,肿瘤的任何基因突变都不是100%的频率,假设检测A 基因的B位点100次,可能仅仅检测到30次是突变的情况,那么就定义突变丰度为30%。
其他可能是测到了正常细胞的DNA,或者肿瘤细胞亚型没在那个基因位点发生突变。
另外一个例子是,即便是一个患者张三在原发灶取样做了基因检测,假设突变丰度是30%,靶向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假设6个月后在同样的位置再次穿刺取样,检测到的基因突变丰度就可能是50%或者15%,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也正是因为肿瘤的异质性,使得做基因检测时取组织样本也就有了弊端,因为一个位置的样本代表不了全部。
T790M突变什么时候产生的很重要EGFR第一代靶向药物的主要耐药原因是T790M突变,但是这个突变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有这两种可能性:•原发性:最开始诊断的时候就存在了EGFR基因的T790M突变,这种要原发性EGFR的T790M耐药突变。
egfr基因报告解读

EGFR基因报告解读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相关基因,它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GFR基因报告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携带的EGFR基因突变信息,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解读EGFR基因报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意义和应用。
1.EGFR基因背景知识 EGFR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p12.3上,编码一种膜上受体酪氨酸激酶。
该受体在正常细胞中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等生理过程。
然而,EGFR基因突变或过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
因此,对EGFR基因进行分析和检测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EGFR突变的临床意义 EGFR基因突变会导致E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已经发现一些特定的EGFR突变与肿瘤的敏感性和抗药性相关。
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对于靶向治疗药物(如吉非替尼)的疗效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EGFR 基因报告可以帮助医生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3.EGFR基因报告的解读 EGFR基因报告通常包含患者的突变类型、突变频率、突变位点等信息。
其中,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通过解读EGFR基因报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EGFR基因突变,以及突变类型和频率的具体情况。
这些信息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EGFR靶向治疗的应用基于EGFR基因报告的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
对于带有特定EGFR突变的患者,如EGFR T790M突变,可以选择奥西替尼作为治疗药物。
而对于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则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EGFR靶向治疗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的不必要性和副作用。
5.EGFR基因报告的局限性 EGFR基因报告虽然在个体化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egfr突变类型

egfr突变类型摘要:1.什么是EGFR 突变2.EGFR 突变在癌症中的作用3.EGFR 突变的类型4.EGFR 突变与靶向治疗5.我国对EGFR 突变的科研进展正文: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基因突变,它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本文将围绕EGFR 突变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EGFR 突变。
EGFR 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它在正常情况下对细胞生长、分化及生存具有调控作用。
然而,当EGFR 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它持续激活,从而刺激细胞过度生长和分裂,最终诱发癌症。
其次,EGFR 突变在癌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EGFR 突变存在于多种癌症中,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胃癌等。
在这些癌症中,EGFR 突变往往预示着较好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EGFR 敏感突变的NSCLC 患者,使用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行靶向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EGFR 突变的类型。
根据突变位置和功能的不同,EGFR 突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经典突变、罕见突变和双突变等。
其中,经典突变包括外显子19 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 点突变;罕见突变包括外显子20 插入、外显子21 S768I 点突变等;双突变则指同时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EGFR 突变。
不同类型的EGFR 突变对靶向治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关于EGFR 突变与靶向治疗,前面已经提到,针对EGFR 敏感突变的癌症患者,使用EGFR TKI 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部分患者对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TKI 产生耐药性,这促使科学家们开发出第三代EGFR TKI,如奥西替尼(Osimertinib)等,以克服这一问题。
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我国对EGFR 突变的科研进展。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EGFR 突变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不仅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还积极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基因突变对肺癌发生的影响研究

基因突变对肺癌发生的影响研究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某个基因序列发生了改变,导致该基因表达产生异常,最终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在肺癌中,不同的基因突变对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接下来,将对基因突变对肺癌发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一、EGFR基因突变与肺癌EGFR是一种原始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了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
EGFR在肺癌中的发生率很高,而EGFR基因突变被认为是肺腺癌中最重要的突变之一。
EGFR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抑制性信号通路的失活和促进性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导致肺腺癌的发生。
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的发生率和预后密切相关。
例如,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对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培罗替尼,有很好的治疗反应率。
二、ALK基因突变与肺癌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参与神经元生长和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ALK在正常细胞中表达,但在肺腺癌患者中也有高表达的情况。
同时,ALK的基因突变也是导致肺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ALK基因突变可以激活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癌细胞生长和复制。
因此,ALK基因突变与肺癌的预后和治疗反应也有密切关系。
目前,ALK基因突变阳性的肺腺癌可以通过使用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和艾瑞莎布,来进行治疗。
三、KRAS基因突变与肺癌KRAS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了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增殖。
KRAS基因突变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发生的一个常见变异类型。
在肺癌中,KRAS基因突变虽然并不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但发生率仍然很高。
KRAS基因突变会激活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再生产,导致肿瘤发生。
而且,KRAS基因突变与肺癌的预后恶化有关。
目前,针对KRAS的治疗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
四、其他基因突变与肺癌除了EGFR、ALK和KRAS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和预后相关,如BRAF、ROS1、HER2等。
egfr突变解读

egfr突变解读
EGFR基因突变是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发生了某种形式的改变,从而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
EGFR基因突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
EGFR基因突变通常在肺癌患者中发生,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有40-50%存在EGFR 突变。
这些突变主要发生在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18~21外显子,其中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更为重要。
EGFR基因突变检测已成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常规检查项目,并被纳入多个国家的肿瘤治疗指南。
EGFR突变还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癌药物的开发和临床试验中,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机会。
靶向药物治疗已经比较成熟,可以成功地提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总而言之,EGFR基因突变是一种重要的分子遗传学现象,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肺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EGFR突变状况分析

的某一突变检测管 的 F M信号 扩增 曲线 的 c 值 /2 则样 A t > 6,
品为阴性 ( 1 。若 样品的 F M信号扩增 曲线 的 c 值 < 图 A) A t
于预测肺癌患者靶 向药 物疗效 同样有 帮助 ’ 为 了解恶性 , 胸 腔积液 中 E F G R突变情况 , 本文 筛选 同时有肺部 胸腔积液 和取得活检或穿刺标 本 的肺腺癌 患者 19例进 行 同步 检测 0
文章编号 :0 1 3 9 2 1 )3— 3 3— 4 10 —79 ( 0 2 0 0 2 0
近几年 , 随着内皮生长 因子受体 (pdr a go t co eie l rwhf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 a r
rcpo, G R) eetr E F 研究 的深入 , E F 以 G R为靶点 的治疗 为肺肿
取 试 剂 盒 提 取 D A。 N
EF G R突变率 与其 活检组织突变 率接近 , 晚期肺 癌患者 临 在 床 活检取材 困难 时, 胸腔积液可 以作为检 测 E F G R突变 的另
一
12 3 E F . . G R突变检 测
() 1 荧光 P R法 。依照 ( m y x C A oD )
摘要 : 目的 况 。方 法
探讨原发性肺腺 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 中表皮生 收集 恶性 胸腔积液标本 19例 , 0 同时选取该 患者
长 因子 受体 (pdr a go t atr eetr G R) 变情 eiem l rwhfc cpo,E F 突 or 的纤维 支气 管镜 或经肺穿刺活检 晚期标 本 19例 , 0 提取 D A N 后, 采用 R —C TP R法 和基 因测 序法 同 时进 行 E F 9 2 G R 1 、1外 显子突变 检 测 。结 果 两 种 标 本 中 E F G R突 变 率 分 别 为
肺腺癌 基因突变 类型

肺腺癌基因突变类型
肺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它可以分为多种基因突变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基因突变类型:
1.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这是肺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之一。
EGFR基因突变会导致受体过度活化,促使肿瘤细胞分裂和生长。
EGFR突变型肺腺癌对EGFR抑制剂(例如埃克替尼、吉非替尼)通常非常敏感。
2. ALK(艾霍霉素相关细胞易位)突变型:ALK是一种融合基因,它在一些肺腺癌患者中存在。
ALK突变会导致异常的细胞信号传导,促进肿瘤生长。
针对ALK突变的靶向治疗剂(如克唑替尼、埃尔法替尼)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3. ROS1突变型:ROS1是另一种融合基因,它在少数肺腺癌患者中存在。
ROS1突变会导致异常的细胞信号传导。
针对ROS1突变的靶向治疗剂(如克帕替尼)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4. RET(重排合并腺苷脱氨酶)突变型:RET基因突变在一些肺腺癌中存在。
RET突变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针对RET突变的靶向治疗剂(如涅度替尼)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这些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靶向治疗策略。
通过靶向治疗,患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

1、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1、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的恶性肿瘤,其中⾮⼩细胞肺癌(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左右。
⽬前,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为含铂的双药联合化疗。
但化疗药物对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存期⽅⾯作⽤有限。
在⾮⼩细胞肺腺癌⾥,EGFR基因的突变频率⾮常⾼,尤其是亚裔⾮吸烟的⼥性患者。
针对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和相对应的靶向药物也研究的⽐较清楚。
EGFR基因的常见突变位点发⽣在18、19、20和21号外显⼦上,其中19号外显⼦的⾮移码缺失突变约占45%,21号外显⼦的L858R点突变占40-45%,这两种突变被称为常见突变。
其他的突变被称为罕见突变。
需要注意的EGFR基因有药物敏感突变,也就是突变后可以使⽤某种靶向药物,也有耐药位点,即突变后对某种靶向药物耐药(如T790M突变就是⼀个耐药位点,⽽且占了50%左右的突变频率)。
2、EGFR的第⼀代靶向药物如果发现EGFR存在常见突变位点,也就是19号外显⼦的⾮移码缺失,或21号外显⼦的L858R错义突变,可以考虑使⽤第⼀代EGFR靶向药物,也就是吉⾮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和埃克替尼(凯美钠)。
⼀项在台湾开展的⼊组1122个患者研究表明,厄洛替尼⽣存获益优于吉⾮替尼,厄洛替尼有更⾼的⾎脑屏障透过率,半衰期和⽣物利⽤度,但副作⽤较其他第⼀代靶向药物更⼤。
存在这些基因突变位点并⾮⼀定有效,因为也有可能存在其他耐药位点,如下游的KRAS、BRAF等激活突变,以及HER2、c-MET等基因的突变造成旁路激活。
因此患者在选择做EGFR基因检测的时候,⼀定最好系统地把常见的突变基因都做了,⼀个是避免不是EGFR 突变⽽存在漏检,第⼆是把那些耐药基因突变也给筛查⼀下,如果存在耐药基因突变,使⽤靶向药物是获益不⼤的,反⽽花费很多药物费⽤。
3、EGFR第⼀代靶向药物的耐药原因⼀般⽽⾔,EGFR基因的第⼀代靶向药物吉⾮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都有耐药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T yb N oooD A抽 提试 剂盒抽 提 经消 化 的组织 。离 心分 离 , 室
基金项 目: 吉林省科技厅资助课题 (0 6 7 9 200 1)
.
通讯作者 : 刘
伟 (9 9 ) 男 , 16 . ,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胸外科 临床 的研
究。
变为 G 2 S 74 。外显子 1 9和外显子 2 1同时 E F G R基 因突变 4例
腺 癌 的 石 蜡 包 埋 组 织 标 本 13例 , 中男 : =7 : 1 N 分 3 其 女 2 6 。T M 期 (I一Ⅳ ) I期 ( N M。 5 : T 2 。 ) 5例 ,I ( N M。1 M。 I期 T。 , 3 r )
例; 外显子 2 0检测 到 E F G R基 因 突变 2例 ; 外显 子 2 1检 测到 EF G R基 因突变 8例 ; 显子 1 外 9和外显子 2 1同时 E F G R基 因 突变 4例 , 外显子 1 9同时 2处 E F G R基 因突变 的 2例 。在外显 子1 9所检测到 3 2例 E F G R基 因突变 中共有 9种 不同的突变形
中在 1 9外显子的缺失和第 2 1外显 子的 L5 R点突变 , 88 与文 献 报道相似 。 实验证实有功能的突变 E F G R是一种糖 蛋白的跨膜受体 ,
是 酪 氨 酸 激 酶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家 族 的 成 员 。 一 旦 E F 胞 外 部 GR
分 与配体相结合 , 就会在细胞表面形成受体 同源 二聚体 或异源 二 聚体 。E F G R最常见 的异 源二聚体化 类型是 H r 。该 二聚 e- 2
式 , 常 见 核 苷 酸 缺 失 起 始 位 为 22 5 2 最 3 (3例 ) 22 8 8例 ) 和 3 ( , 而 核 苷 酸 缺 失 终 止 位 为 22 9 2 4 ( 7例 ) 。在 外 显 子 2 所 检 测 到 l 1 2例 E F G R基 因 突 变 中 , 位 点 为 25 3位 的 T 由 G取 代 , 其 7 导
终 达 到 抑 制 肿 瘤 增 殖 、 移 、 管 生 成 等 一 系 列 肿 瘤 细 胞 生 物 转 血
脂糖 电泳 , 检验 D A 质量 。P R方 法扩 增 E F N C G R基 因外显 子
1 、9 2 8 1 、O和 2 , 物 序 列 分 别 为 1 上 游 :gg gacget 1引 8 ge gaa aaa  ̄ — aa , 游 :gatccaee a ;9 上 游 :t g ggeacg 下 ga 下 t gt caaat g 1 g t c at t aceaa , eg 游 :cata gegte2 gcgatette ;0上游 :t cce ctgc ,0下 游 :a t t cc cat a t a2 t g et gt — ggcgcegt; 1 上 游 : taeggg aae, 1 下 游 : a— gaagata 2 t gcgaegt ctt 2 t ag
探讨原发性肺腺癌: 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 ( G R) E F 基因突变特点 , 及其 与临床特征 ( 性别 、 临床 分期 、 吸烟情况 ) 的关系 。方法 13例 3 使用 E F G R酪 氨酸激酶抑制剂 治
采用 P R扩增 和基 因测序 , 测 13例原发性肺腺癌 E F C 检 3 G R外显子 1 ,9,0和 2 81 2 1的突变情况 , 同时分析其 突变与临床特 征的关系 。结 果 中检测到 E F G R基因突变 5 0例 ( 76 ,0 13 E F 3 . % 5/ 3 ),G R基因突变与性别和吸烟史相关 , 与临床分 期无关 。结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EF G R变异体 的磷酸化程度更高 , 持续 时间更长。Pe 等 az
发 现 携 带 L 5 R 的 H 2 S细 胞 对 gfi b的敏 感 性 比 野 生 型 88 35 et i in 细 胞 高 l0倍 ;e t i 但 抑 制 E F 自我 磷 酸 化 , 抑 制 0 gfi b不 in GR 还 EF G R下 游 分 子 E K / R 12和 A T激 酶 的 磷 酸 化 。E F K G R基 因共
1 材 料 与 方 法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S S 1. P S 30软件进行 检 验。
21 E F . G R基 因突变 特点 11 材 料 . 收集吉林大学第一 医院N  ̄ 科手术切 除原发性 肺 J ,b
在 13例 肺癌标 本 中 , 3 共检 测到
E F 基 因突变 5 GR 0例 ( 7 6 ,0 13 。 其 中 外 显 子 1 测 3 .% 5/3 ) 8检 到E F G R基 因 突 变 2例 ; 显 子 1 检 测 到 E F 外 9 G R基 因 突 变 3 2
2 8个外显子 . 中编码 酪氨酸激 酶区 的是 第 1 其 8~2 1外显子 。
表 1 E R 基 因 突 变 特 点 GF
对EF G R基 因突变的数据分析表明 , 管突变部位分散在整个 尽 酪氨酸激酶编码区 , 8 % 的突变集 中在第 l 但 9 9外显 子 的缺 失
和 第 2 外 显 子 的 L 5 R点 突 变 。 本 次实 验 中突 变 也 主 要 集 l 88
体化改变 受体 的构象 , 导致受体胞 内结构 的特定 酪氨酸残基
自身磷酸化 , 活其 下 游信 号 途径 , 激 将外 界 信 号转 导 至细 胞
内 , 种 变 异 的基 因被 转 染 到 细 胞 后 , 高 了 细 胞 对 E F的 这 提 G
分 散 开 ; 管 于 磁 性 台 架 3 使 磁 珠 聚 集 , 除 上 清 液 , 入 置 0S 去 加
变, 通过信号 转导控制肿瘤生长 , 并与新 生血管生 成 、 肿瘤 的侵
袭和转移等有 密切 的关 系 J 已知 E F 。 G R的 突变是 治疗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的 重 要 因素 , 多 医 药 公 司 研 究 出 了 E F 酪 氨 酸 激 很 GR 酶 抑 制 剂 (y s ekns nii r, K ) 药 物 , gfii tr i iaeihbt sT I 的 on o 以 et b和 in
温, 吸上清约 10 I 转入新 E pn o 0 l x p ed r 中。样 品上清液 中加 f管 入 7 0t 溶解吸 附液 ,0 磁珠 , 涡混合 器震 动 1 i , 5 l x 4 l 旋 0m n 置 管于磁性 台架 3 s使磁珠聚集然后去 除上 清液 ,p ed r管 中 0 E pn o f 添加 90 t 洗净液 , 0 l x 使用旋涡混合器剧烈震荡 5S使磁珠均匀 ,
10I 灭菌水 , 涡混合 器剧烈震荡 1 i ; 0 l x 旋 0m n 聚集 磁珠 , 后将 然
含 有 D A 的上 清 液 回 收 至 新 的 15 l p ed f管 中 ;. % 琼 N . m pn o E 08
eon r ti l i b为代表 , 在非小细胞肺癌 , 特别 是在肺腺 癌 的治疗 中显 示 出很好 的抗肿瘤 的疗 效 。E F G R的基 因突 变作为使 用 药 物是 否有效的一个 重要 因素。直到 最近 的研究 发现 , G R的 E F 基 因突变 仍存 在于外显子 1 2 , 同外显子 的突变将导致构 8~ 1 不 象变化 , 变 和 增 强 蛋 白 的 活 性 , 改 同样 增 强 对 T I的 敏 感 K 性 -3 K 通过与 A P竞 争结合 E F 6。T I T G R胞 内酪氨酸 激酶 区 , 阻止酪氨 酸残 基磷 酸化 , 而 阻止 E F 从 G R信 号 通路 的传 导 , 最
尹 光 浩 等 中 国人 原 发 性 肺 腺 癌 E F G R基 因 突 变 分 析
第 4期
中 国人 原 发 性 肺腺 癌 E F G R基 因突变 分 析
尹光 浩
[ 摘
刘 伟 吴 勇 刘 国津 ( 吉林 大 学 第一 医院胸 外科 , 吉林
要 ] 目的
长春
10 2 ) 3 0 1
将 组 织 切 片 放 入 15ml E pn of 中 ; 入 1ml 甲 苯 , . 的 pe dr 管 加 二 微 微 摇 动 , 液 3次 , 时 间 约 1 ; 不 同 浓 度 乙 醇 梯 度 水 换 总 2h 用
化, 离心 , T 用 E浸 洗 1次 ,0mi, 3 n 离心 弃 上清 。一 次加 入 T E
代 的为 l例 , 导致第 8 1 6 位框 架氨 基酸变 为 L 6 Q。在外显 子 81 2 0所 检测 到 2例 E F G R基 因突变位 点为 23 1位 的 G由 A取 6 代, 导致第 7 7位框 架 氨基酸 变 为 Q 8 Q 8 7 7 。外显 子 1 8检 测 到 的 2例均为 210位 的 G被 A取代 , 得第 74位框架 氨基酸 7 使 2
cgt gc aat ac t t cc。具体操作方法按 照试剂盒 ( aaa 说明书进 cg c T kr)
行 。最 后 在 A I7 0测 序 仪 上 机 测 序 。 B3 3
活动 。本研究通过 检测肺腺癌患 者 E F G R的突 变情况 , 以及与 临床特征之 间的关 系 , 为筛选最 合适的病人 进行有 针对性 的靶 向治疗提供依据 , 以避免不合理 用药。
2 0I ,0 S S2 l蛋 白酶 K(0m / 13 l3 ℃ 过 夜 ; 0 l1% D 0I , x x 1 g m ) ,7 使
致 EF G R第 8 8位 框架 氨 基 酸 由亮 氨 酸变 为精 氨 酸 ( T — 5 cG
C G,8 8 的为 1 例 , 8 1外显子的 28 8位 点 T由 A取 G L 5 R) 1 第 6 2
基础研究。
44 4
中 国 老 年学 杂 志 2 0 0 9年 2月第 2 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