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衍射分析

合集下载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材料表征方法,它能够帮助科学家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基于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当X射线照射到物质上时,X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散射,形成衍射图样。

这些衍射图样包含了物质的晶体结构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衍射图样,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以及晶体中的原子位置。

X射线衍射实验通常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

X射线衍射仪由X射线源、试样台和衍射检测器组成。

X射线源产生高能量的X射线束,试样台用于放置待测样品,而衍射检测器则用于检测经过试样台衍射的X射线。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调整X射线源和试样台的相对位置,使得试样台上的样品能够受到均匀的X射线照射,并且衍射信号能够被检测器准确地记录下来。

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通常以X射线衍射图样的形式呈现出来。

X射线衍射图样是一系列强度和角度的关系曲线。

通过对衍射图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

根据布拉格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晶面的间距,从而推导出晶体中原子的位置和晶格参数。

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材料。

例如,材料科学家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来研究金属的晶体结构和晶格缺陷。

化学家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来确定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

生物学家可以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来研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从而揭示生物分子的功能和活动机制。

除了单晶衍射分析,还有一种称为粉末衍射分析的技术。

粉末衍射分析可以用于不规则形状的晶体或非晶体材料的结构分析。

在粉末衍射分析中,试样通常是细粉末状的物质。

通过对粉末衍射图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材料的平均晶体结构。

总之,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重要而强大的材料表征技术。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为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结构分析方法,通过探测和分析样品对入射的X射线的散射方向和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基于X射线作为电磁波的性质,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nλ = 2d sinθ其中,n为衍射的阶数,λ为X射线的波长,d为晶格的晶面间距,θ为入射射线与晶面的夹角。

X射线衍射的实验装置通常由一个X射线源、一个单色器(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X射线)、一个样品台和一个衍射探测器组成。

实验过程中,样品被放置在样品台上,入射射线照射到样品上后产生散射射线,散射射线被探测器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

1. 粉末X射线衍射(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粉末X射线衍射是最常用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适用于晶体和非晶态样品。

通过测量样品中X射线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晶体的结构、晶胞参数和晶格的对称性。

粉末X射线衍射还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样品中各种组分的含量。

2. 单晶X射线衍射(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SCXRD):单晶X射线衍射是研究晶体结构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

通过测量特定晶面上的衍射强度和散射角度,可以获得晶体的精确结构和原子的位置信息。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有机小分子、无机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非常有价值。

3. 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Catalytic X-Ray Diffraction):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用于研究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从而了解催化剂在反应中的性能和活性。

这种分析方法对于设计和优化催化剂非常重要。

4.衍射峰位置和衍射峰宽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中,可以通过测量衍射峰在散射角度上的位置和宽度来研究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缺陷情况。

衍射峰的位置与晶胞参数相关,而衍射峰的宽度与晶体的结构缺陷和晶体的有序程度有关。

总结起来,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结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对入射X射线的衍射方向和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材料表征技术,其原理基于X射线与晶体相互作用时发生的衍射现象。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结晶结构、晶体畸变、晶粒尺寸、相对结晶取向以及晶体缺陷等信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

1.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因此它能够穿透晶体射出到另一侧。

当X射线穿过晶体时,会与晶体内的原子相互作用,发生散射。

如果晶体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原子结构,那么经过散射后的X射线将会发生衍射现象。

2.布拉格衍射原理布拉格衍射原理是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础。

根据布拉格方程,当入射光束与平行晶面之间的入射角等于出射角时,X射线会以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一系列角度散射出来。

这些出射角对应的散射光将相干地叠加在一起,形成衍射图样。

布拉格方程可以表示为:n·λ = 2d sinθ其中,n为衍射级别,λ为入射X射线的波长,d为晶体面间的距离,θ为入射角。

根据布拉格方程,通过测量入射角和衍射角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晶格的间距d。

3.X射线衍射仪器为了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需要使用特殊的仪器。

其中最常见的是X射线粉末衍射仪(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它通过将样品制成粉末并均匀散布在载体上,然后用X射线照射样品,测量出射的衍射波,进而得到衍射图案。

X射线衍射仪由X射线管、样品支架、光学系统、检测器和计算机等组成。

X射线管产生X射线,经过光学系统聚焦后通过样品。

样品中的晶体结构会散射入射的X射线,散射波经过光学系统再次聚焦到检测器上,通过检测器的信号可以得到衍射图案。

根据衍射图案,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获得样品的结晶结构和特征。

4.衍射图案分析衍射图案是X射线衍射分析的核心结果。

通过衍射图案的分析,可以获取材料的晶格常数、晶体结构、晶格取向和晶体畸变等信息。

衍射图样的主要特征是峰(peak),峰对应于衍射波的散射角度。

每个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都包含了样品的结构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及应用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及应用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及应用一、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是当X射线入射到晶体表面时,由于晶体具有定向排列的原子或离子,X射线与晶体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并散射,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干涉条纹,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出晶体的结构特征。

具体来说,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布拉格法则:当入射角θ和出射角θ'满足布拉格方程nλ = 2d·sinθ,即入射的X射线与晶体晶面的倾角和衍射角满足特定的关系时,会发生衍射。

2.动态散射:在晶体中,入射的X射线会与晶格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散射成各个方向上的次级波,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方向。

3.干涉:次级波在不同晶面的散射电子之间发生干涉,产生特定的干涉条纹。

4.衍射图样: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状与晶体的晶胞结构、晶面间距以及晶体取向有关,通过测量和分析衍射图样可以确定这些信息。

二、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1.晶体结构分析:通过在不同角度下测量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样,可以推断出材料的晶体结构,包括晶胞参数、晶面间距、原子位置等信息。

这对于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以及电子结构等性质非常重要。

2.晶体取向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晶体中不同晶向的取向分布,即晶体中晶面的取向。

这对于材料工艺和性能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金属的冷轧、挤压等过程中,晶体的取向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3.晶体缺陷分析:晶体中存在着各种缺陷,如位错、晶界、析出相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X射线衍射图样中的峰形和峰宽等信息,可以确定晶体的缺陷类型和含量,进而了解材料的机械、电学以及热学性质。

4.应力分析:在材料的变形过程中,晶体中会引入应力场。

应力会引起晶格的畸变,从而导致X射线衍射图样的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可以得到材料中的应力分布和大小,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表征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关于晶体结构、晶胞参数、晶体取向以及晶体缺陷等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的实验技术。

通过照射物质样品,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可以获得有关物质结构和晶体学信息的重要数据。

本文将介绍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一、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原理是X射线的衍射现象。

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中的原子会对X射线产生散射,形成一种有规律的衍射图样。

这个衍射图样会显示出晶体的结构信息,包括晶体的晶格常数、晶胞形状和晶体的定向等。

X射线衍射实验一般使用Laue方法或布拉格方法。

Laue方法是在一束平行的X射线照射下,观察其经过晶体后的衍射图样,通过分析该图样可以得到晶体的结构信息。

布拉格方法则是通过将一束X射线通过晶体,利用布拉格方程进行衍射角度的计算,从而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和定向。

二、X射线衍射分析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

它可以用来研究晶体的结构和晶体学性质,例如晶格参数、晶胞参数和晶体定向。

此外,X射线衍射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表征、相变研究、晶体缺陷分析等。

在材料科学领域,X射线衍射分析常用于矿物学、金属学和半导体学的研究。

例如,在矿物学中,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确定矿石中的不同晶型矿物的比例和结构信息。

在半导体学中,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帮助研究晶体管的晶格结构和界面形态。

三、X射线衍射分析的发展X射线衍射分析作为一种实验技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发展。

在仪器设备方面,X射线源的进步使得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衍射图样;探测器的改进使得观测和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和高效。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分析X射线衍射图样。

此外,X射线衍射分析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衍射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了大量改进,使得X射线衍射分析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总结: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1-X射线衍射分析

01-X射线衍射分析
• 在 X 射线分析中,多数场合都是用特征射线。 Cu 靶( Kα λ= 1.5418Å), Mo 靶(Kα λ=0.7107 Å ) Fe 靶( Kα λ=1.9373Å )。
5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ue)发现X 射线可被晶体衍射,一方面证明X 射线是一种电磁 波,另一方面为晶体结构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X


线

晶体
底 片
6
1912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W.L.Bragg)提出 了布拉格方程。
1913年,与他的父亲(W.H.Bragg)一起,首次用 X 射线衍射法测定了NaCl 晶体结构,开创了 X 射线 晶体结构分析的历史。
布拉格父子
7
二 Bragg方程
晶体的空间点阵可划分为一族平行而等间距的平面点阵 (hkl)。同一晶体不同指标的晶面在空间的取向不同,晶 面间距 d(hkl)也不同。
2dsinθ=n λ
X 射线波长范围为10-2~102Ǻ 之间,常用于X 射线衍射的波长范围为:0.25~5nm。
当 X 射线波长一定时,晶体中有可能参加反射 的晶面族也是有限的,它们必须满足 d > λ / 2,即: 只有那些晶面间距大于入射 X 射线波长一半的晶面 才能发生衍射。
n < 2d / λ,n的取值是有限的
X射线性质:1)为不带电的粒子流,由实验发现不受电场磁场影响。 本质和光一样。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0.01~100埃
2)穿透力强,穿过不同媒质时几乎不折射不反射。
以Cu为阳极 靶为例,当高压达到 35~40Kv 的水平时, 被加速的电子足以将 Cu 原子最内层的 K 电子(即1s电子) 轰击出来,然后次内层 L 电子(2s 和 2p电子)补入 K 层中 的空位,因势能下降而发生 X 射线。

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

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
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 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 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 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 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 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衍射 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2dsinθ=n 式中:λ是X射线的波长;θ是衍射角;d是结晶面间隔;n是整数。 波长λ可用已知的X射线衍射角测定,进而求得面间隔,即结晶内原子 或离子的规则排列状态。将求出的衍射X射线强度和面间隔与已知的表 对照,即可确定试样结晶的物质结构,此即定性分析。从衍射X射线强 度的比较,可进行定量分析。
Page 3
三、X射线的产生及性质
常规的X射线仪器所配备的X射线发生 器,都是通过高速电子流轰击阳极靶的方 式获得的。 X射线的波长λ的范围在0.001-10nm 之间。在聚合物X射线衍射方法中所使用 的X射线波长范围一般为0.05-0.25nm,因 为这个波长与高聚物微晶单细胞长度0.22nm大致相当。
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
闫学通
一、X射线衍射原理简介
X射线衍射分析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 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 的结构分析方法。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 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 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 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 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衍射 方向与晶胞形状及大小有关,衍射强度则与 原子在晶胞中排列的方式有关,故而可以通 过衍射现象来分析晶体内部结构的诸多问题。
Page 4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 XRD)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分析技术,用于研究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它利用X射线的特征衍射现象,通过测量和分析样品对X射线的衍射图案,可以确定样品的晶胞、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等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Wilhelm Conrad Röntgen于1895年发现,并因此获得了19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那时起,X射线衍射分析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X射线衍射实验中,样品首先被放置在样品支架上,然后被照射一束特定的X射线。

当X射线通过样品时,由于样品的晶体结构,它们将被散射成不同的角度。

探测器可以记录这些衍射角度和强度,并将其转换为衍射图谱。

通过分析衍射图谱,可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胞参数。

这是因为每个晶体都有一组特定的晶胞参数,如晶格常数、晶体类别、晶胞形状等等。

根据衍射角度和衍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这些晶胞参数。

除了确定晶体结构外,X射线衍射分析还可以用于确定晶体的物理性质,如晶格常数的变化、晶体的缺陷、晶体的应力情况等等。

通过对衍射图谱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在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液晶、聚合物等等。

通过确定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设计新的材料,改进现有材料的性能,解决材料失效问题等等。

总而言之,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分析技术,通过测量和分析样品对X射线的衍射图案,可以确定样品的晶胞、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等信息。

它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研究和开发新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射线衍射分析
1 实验目的
1、了解X衍射的基本原理以及粉末X衍射测试的基本目的;
2、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单晶和多晶的区别;
3、了解使用相关软件处理XRD测试结果的基本方法。

2 实验原理
1、晶体化学基本概念
晶体的基本特点与概念:①质点(结构单元)沿三维空间周期性排列(晶体定义),并有对称性。

②空间点阵:实际晶体中的几何点,其所处几何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同,这些“点集”称空间点阵。

③晶体结构=空间点阵+结构单元。


晶部分主要为无定形态区域,其内部原子不形成排列整齐有规律的晶格。

对于大多数晶体化合物来说,其晶体在冷却结晶过程中受环境应力或晶核数目、成核方式等条件的影响,晶格易发生畸变。

分子链段的排列与缠绕受结晶条件的影响易发生改变。

晶体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初级成核、分子链段的
图1 14种Bravais点阵
表面延伸、链松弛、链的重吸收结晶、表面成核、分子间成核、晶体生长、晶体生长完善。

Bravais提出了点阵空间这一概念,将其解释为点阵中选取能反映空间点阵周期性与对称性的单胞,并要求单胞相等棱与角数最多。

满足上述条件棱间直角最多,同时体积最小。

1848年Bravais证明只有14种点阵。

晶体内分子的排列方式使晶体具有不同的晶型。

通常在结晶完成后的晶体中,不止含有一种晶型的晶体,因此为多晶化合物。

反之,若严格控制结晶条件可得单一晶型的晶体,则为单晶。

2、X衍射的测试基本目的与原理
X射线是电磁波,入射晶体时基于晶体结构的周期性,晶体中各个电子的散射波可相互干涉。

散射波周相一致相互加强的方向称衍射方向。

衍射方向取决于晶体的周期或晶胞的大小,衍射强度是由晶胞中各个原子及其位置决定的。

由倒易点阵概念导入X射线衍射理论, 倒易点落在Ewald 球上是产生衍射必要条件。

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
θn
λ
2
d=
sin
式中d为晶面间距;n为反射级数;θ为掠射角;λ为X射线的波长。

布拉格方程是X射线衍射分析的根本依据。

X 射线衍射(XRD)是所有物质,包括从流体、粉末到完整晶体,重要的无损分析工具。

对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地质、环境、纳米材料、生物等领域来说,X 射线衍射仪都是物质结构表征,以性能为导向研制与开发新材料,宏观表象转移至微观认识,建立新理论和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方法。

其主要分析对象包括:物相分析(物相鉴定与定量相分析)。

晶体学(晶粒大小、指标化、点参测定、解结构等)。

薄膜分析(薄膜的厚度、密度、表面与界面粗糙度与层序分析,高分辨衍射测定单晶外延膜结构特征)。

织构分析、残余应力分析。

不同温度与气氛条件与压力下的结构变化的原位动态分析研究。

微量样品和微区试样分析。

实验室及过程自动化、组合化学。

纳米材料等领域。

3 仪器与试剂
仪器型号及生产厂家: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DX-2700型衍射仪。

测试条件:管电压40KV;管电流40mA;X光管为铜靶,波长1.5417Å;步长0.05°,扫描速度0.4s;扫描范围为20°~80°。

试剂:未知样品A。

4 实验步骤
1、打开电脑主机电源。

2、开外围电源:先上拨墙上的两个开关,再开稳压电源(上拨右边的开关,标有稳压)。

3、打开XRD衍射仪电源开关(按下绿色按钮)。

4、开冷却水:先上拨左边电源开关,再按下RUN按钮,确认流量在20左右方可。

5、开高压(顺时针旋转45°,停留5s,高压灯亮)。

6、打开XRD控制软件XRD Commander。

7、防光管老化操作:按照20KV、5mA;25KV、5mA;30KV、5mA;35KV、5mA;40KV、5mA;40KV、40mA程式分次设置电压、电流,每次间隔3分钟。

设置方法:电压、电流跳到所需值后点set。

8、设置测试条件:设置扫描角度为3°~80°,步长0.05°,扫描速度0.4s。

9、点击Start开始测试。

10、降高压:将电压、电流分别降至20KV,5mA后,点击Set确认。

11、关高压:逆时针旋转45°,高压灯灭。

12、等待5min,再关闭冷却水,先关RUN,再关左边电源。

13、关闭控制软件(XRD Commander)。

14、关XRD衍射仪电源开关(按下红色按钮)。

15、关电脑。

16、关外围电源。

5 实验数据及结果
本实验测定了一种粉末样品的XRD图谱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物相检索,判断待测样品主要成分、晶型及晶胞参数。

粉末样品的XRD图谱:
图2 未编号粉末样品X-Ray衍射图谱
6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数据处理:对图谱进行物相检索
结论:经过对样品谱图进行物相检索,发现该粉末样品中含有两种晶相,主相为Sr2CaMoO6,另外一种杂相为SrMoO4.
7 思考题
1、简述X射线衍射分析的特点和应用。

答:X射线衍射仪具有易升级,操作简便和高度智能化的特点,灵活地适应地矿、生化、理化等多方面、各行业的测试分析与研究任务。

X 射线衍射(XRD)是所有物质,包括从流体、粉末到完整晶体,重要的无损分析工具。

对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地质、环境、纳米材料、生物等领域来说,X射线衍射仪都是物质结构表征,以性能为导向研制与开发新材料,宏观表象转移至微观认识,建立新理论和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方法。

其主要分析对象包括:物相分析(物相鉴定与定量相分析)。

晶体学(晶粒大小、指标化、点参测定、解结构等)。

薄膜分析(薄膜的厚度、密度、表面与界面粗糙度与层序分析,高分辨衍射测定单晶外延膜结构特征)。

织构分析、残余应力分析。

不同温度与气氛条件与压力下的结构变化的原位动态分析研究。

微量样品和微区试样分析。

实验室及过程自动化、组合化学。

纳米材料等领域。

2、简述X射线衍射仪的工作原理。

答:用高能电子束轰击金属“靶”材产生X射线,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面间的距离相近,当一束 X射线通过晶体时将发生衍射,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上减弱。

当X射线以掠角θ(入射角的余角)入射到某一点阵晶格间距为d的晶面上时,在符合布拉格方程的条件下,将在反射方向上得到因叠加而加强的衍射线。

当 X射线波长λ已知时(选用固定波长的特征X射线),采用细粉末或细粒多晶体的线状样品,可从一堆任意取向的晶体中,从每一θ角符合布拉格方程条件的反射面得到反射,测出θ后,利用布拉格方程即可确定点阵晶面间距、晶胞大小和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