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认识与稳定期的管理
COPD稳定期管理

【1】
长期坚持规范治疗
有利健康
有益家庭
经济有效
• 抗生素勿滥用,应用需遵医嘱
[1] Soler-Cataluna J J, Martí nez-Garcí a M Á, Sánchez P R, et al.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Thorax, 2005, 60(11): 925-931.
COPD稳定期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慢阻肺)的定义
慢阻肺是一种以 持续气流受限 为 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 气流受限多呈 进行性发展 ,与气道 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 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正常
COPD
COPD的定义
为战胜COPD 建立信心 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13 年修订版)[J][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4): 255-264.
预防感染
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的吸入
注意个人防护,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秋冬可注射流感疫苗,加强个体耐寒能力
疫苗
• 流感疫苗可以减轻COPD的严重程度和降低死亡 率(A类证据) 。可每年给予1次(秋季)或2次 (秋、冬季)
• 推荐使用含有杀死的或活的、无活性的病毒疫苗 ,应每年根据预测的病毒种类制备。这对老年 C• • • • • • • • • •
坚持规范药物治疗是基础
慢阻肺常见治疗药物
药物类型 β2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扩张剂 抗胆碱能药物 茶碱 抗炎药物 糖皮质激素 剂型 吸入/口服 吸入/口服 口服/注射 吸入/口服 吸入 吸入/口服/注射
慢阻肺稳定期药物治疗与管理ppt课件全篇

通气支持 无创通气已广泛应用于稳定期极重度慢阻肺患者, 可改善生存率,但不能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术、肺移植
稳定期慢阻肺的非药物治疗
劝导戒烟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自然病程的影响最大, 医疗卫生人员应鼓励所有吸烟的患者戒烟。
与患者自行戒烟相比,医生及其他卫生工作 者劝告其戒烟可以明显提高戒烟率(证据级别 A)。即使是促使戒烟的短时(3分钟)咨询 也可达到5-10%的戒烟率。
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
(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
FEV1/FVC< 0.70
GOLD 1
FEV1 ≥80%预计值
GOLD 2
50%≤FEV1 <80%预计值
GOLD 3
30%≤FEV1 <50%预计值
GOLD 4
FEV1 <30%预计值
慢阻肺的评估--症状
• GOLD推荐使用:
mMRC问卷 仅评估呼吸困难对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
无急性加重 1次急性加重
既往1年内频繁出现急性加重的患者, 第二年再次发生急性加重的比例高达80%
80% (n=289)
≥2次急性加重 n=361
第一年
一项分析研究共纳入2138 例慢阻肺患者, 根据患者病情分为不同阶段,随访3年,主 要考察急性加重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Hurst JR, et al. NEJM 2010;363:1128-1138
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心理障碍、肺 癌
• 慢阻肺常发生于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因此常不
同程度合并与吸烟、老龄相关的其它疾病
• 慢阻肺本身引起明显的肺外(全身)效应 • 慢阻肺可增加罹患其它疾病的风险
大纲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 2024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慢阻肺的定义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慢阻肺的流行病学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慢阻肺在我国具有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和疾病负担重。
患病率:2007年调查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
2018年调查显示,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则高达13.7%。
患者人数:估算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
死亡原因:2017年,慢阻肺是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
慢阻肺的分期稳定期急性加重期:以呼吸困难和/或咳嗽、咳痰加重<14 d为特征的事件,可伴有呼吸急促和/或心动过速。
慢阻肺的病因、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病因和危险因素慢阻肺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个体易感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通常涉及多个因素。
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其他包括室内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早年事件(如低出生体重、儿童期感染等)。
发病机制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等因素。
这些因素导致组织重构,进而发生慢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近年研究显示自身免疫调控机制、遗传因素以及肺发育相关因素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病理表现特征性病理改变表现为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气道壁重构、肺实质破坏。
病理生理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气流受限、气体陷闭、动态过度充气和气体交换异常。
可伴有黏液高分泌,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
疾病晚期可能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竭。
慢阻肺的筛查、诊断与综合评估筛查和病例发现筛查是在普通人群中进行,基于人口学信息对无症状个体进行检查。
病例发现是评估个体呼吸系统症状及慢阻肺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通过量表和简单的生理学测量能够识别既往未确诊的慢阻肺患者。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慢阻肺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和乏力等。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长期管理PPT课件

影像 肺容积和弥散功能 血氧或动脉血气分析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筛查 运动试验 综合评分
17
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慢阻肺学组 GOLD 2016
慢阻肺稳定期的监测和随访
监测疾病进展和合并症的发生。 至少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了解肺功能减退情况。 每2-3个月可进行一次问卷评估,如CAT问卷,动态监测比单次检测更有价值。 症状评估。 吸烟状态。 评估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率(证据级别A)。即使是促使戒烟的短时(3分钟)咨询也可达到5-10%的 戒烟率。
20
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慢阻肺学组 GOLD 2016
戒烟是延缓慢阻肺病情进展的有效手段
FEV1 L FEV1 L
:SIP组 :SIA组 :UC组 平 均
( )
筛选2
随访(年)
第1年两个吸烟干预组(SIP和SIA组)的FEV1 下降速率明显比非干预组的低,主要是是戒烟 的影响
考,而mMRC 主要提供了呼吸困难程度对患者的影响
10
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慢阻肺学组 GOLD 2016
慢阻肺的评估-- 肺功能
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
(基于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
患者FEV1/FVC< 0.70
GOLD I级:轻度
FEV1 ≥80%预计值
41%
约50% 35%
42%
例
慢阻肺患者有效进行自我管理,显著降低住院和急诊率2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试验设计:743名严重慢阻肺患者随
住 院
0.82/患者 0.48/患者
慢阻肺稳定期怎么治疗

慢阻肺稳定期怎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阻肺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
现阶段慢阻肺已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共同列为全球性“四大慢病”之一。
该病症不仅对患者肺部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引起各类的全身效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并且慢阻肺还存在繁杂的表现症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故而对慢阻肺的认识及了解就拥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慢阻肺治疗的重要性现阶段慢阻肺的致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近年来针对该病的研究正不断深入。
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慢阻肺的主要发病因素应是个体差异与环境因素两方面,比如人体本身缺乏抗胰蛋白酶,再加上如吸烟、长时间接触粉尘、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等环境因素,相关问题常易导致人体患得慢阻肺。
而在患得慢阻肺病症后,患者还会表现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问题,且随着病症严重,还可能并发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由此,针对慢阻肺对患者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及其较高的危害性,在患慢阻肺后,患者就应当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以便控制病情进展,进而保证自身健康与良好的生活质量。
慢阻肺的诊断而在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前,相关患者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病症、病情与疾病特点等内容。
由此慢阻肺患者及疑似患得慢阻肺的患者就应重视起对肺功能的检查,而肺功能检查作为诊断慢阻肺及慢阻肺病情检测的金标准,患者就应重视并积极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肺功能检查,以此明确自身病情进展、严重度与治疗反应等。
而通常来说,对肺功能进行检查时,如测得检查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小于70%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小于80%,再结合吸烟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并除外其他疾病后可准确诊断为慢阻肺。
慢阻肺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急性加重期: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有发热等症状。
慢阻肺稳定期控制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总结词
社会经济因素对慢阻肺稳定期控制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
详细描述
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因为治疗费用高昂而无法坚持治疗,而社会支持不足的患者可能 因为缺乏关爱和帮助而难以维持治疗的持续性。
对策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慢阻肺患者的医疗保障力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加强社区对 患者的支持与关爱,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稠。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烟熏等 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
症状。
运动与锻炼
适度运动
呼吸锻炼
力量训练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骑车等,
以增强心肺功能。
进行深呼吸和腹式呼吸 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 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
身体稳定性。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活 动,以免加重呼吸道症
呼吸训练
通过练习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改善呼吸肌功能,缓解呼吸 困难症状。
氧疗
低氧血症患者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建 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氧疗,以提 高生活质量。
夜间氧疗
对于睡眠呼吸障碍明显的患者,可以 考虑夜间氧疗,改善睡眠质量。
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风险。
戒烟
戒烟是慢阻肺稳定期最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并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预防
避免接触烟草烟雾、工业污染物等慢阻肺危险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助于 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和恶化。
肺康复训练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 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
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自我管理PPT课件

3
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脏 彩超、血常规等检查,以全面了解身体状况。
效果评价指标设定
肺功能指标
01
如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
(用力肺活量)比值等,用于评估肺部功能状况。
症状评分
02
采用慢阻肺评估测试(CAT)等量表,对患者咳嗽、咳痰、喘
尽量避免接触慢阻肺的诱发因素,如 烟雾、粉尘、有害气体等,以减少对 呼吸道的刺激。
提高生活质量
01
02
03
保持适量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 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 拳等,以增强体质和提高 心肺功能。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 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避免过度摄入高盐 、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心理调适及压力缓解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减轻焦虑和
抑郁症状。
放松训练
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深呼吸练习等,有助于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社交活动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 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和感 受,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 士交流,寻求情感支持 和建议,共同应对挑战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呼吸困难。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坚持运动
长期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规律作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舒适的睡眠环境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 治疗过程中的挑战,通过心理咨询 、呼吸练习等方式缓解焦虑和压力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呼吸内二科

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可能是发生慢性气流受限和COPD的一个危险因素。成年人中哮喘 患者COPD的患病风险较无哮喘患者高12倍。20%的哮喘患者出现了不可逆 气流受限及交换比率下降。哮喘患者相较普通人群,往往存在过多的FEV1 下降。11%患者在青年期肺功能减损达到了COPD标准。
识别和减少危险因素暴露
识别和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对 COPD 的治疗和预防很重 要。烟草吸入是最常见且易识别的 COPD 危险因素,应持续 鼓励每一位吸烟者戒烟。
同时也应注意减少职业粉尘、烟尘和气体以及室内和室 外污染源的暴 露
烟草吸入 对于所有仍在吸烟的 COPD 患者,戒烟是关键 的干预措施。卫生工作者在传达戒烟信息及提供干预措施中 起关键作用。应抓住每一个机遇鼓励仍在吸烟的 COPD 患者 戒烟。
在降解结缔组织的蛋白酶和与之对抗的抗蛋白酶失衡。
炎症细胞 细支气管,肺实质,肺血管中出现的巨噬细胞、中
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Tc1, Th1, Th17, ILC3)是COPD的特征。
炎症介质 细支气管周围及间质纤维化。
病理生理 气流受限及气体陷闭。
气体交换异常 通气量减少 呼吸及损伤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粘液高分泌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 COPD后期出现,主要形成原
气道高反应仅次于吸烟,占COPD发病归因风险的15%(吸烟的归因风 险为39%)。虽然不吸烟的哮喘患者与吸烟的非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相近, 但由于两者发生气流受限的病理机理不同,它们应被当作不同疾病来对待。 不过,临床上鉴别成人的COPD和哮喘有时是十分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活动耐力 改善健康状态
稳 定 期 管 理 要 点
COPD
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 减少死亡
• 学会自我控制病情的技巧,如学会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呼吸 肌等
• 了解赴医院就诊的时机
• 社区医生定期随访管理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首选联合治疗 (ICS+LABA)*
GOLD 4
治疗安全窗窄,副作用大
稳定期的药物治疗
稳定期原则上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阿奇霉素等
稳定期的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13 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36(4):255-264 赵燕妮, 王广发. 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2012;4(1):15-19
慢阻肺是持续进展的疾病
疾病早期 (轻度) 轻
• 活动能力:越来越弱 • 劳动和工作能力:渐渐丧失 • 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重度 极重度
30-49% <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13 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36(4):255-264
得了慢阻肺,我该怎么办?
正确认识疾病
进行系统的检查和 评测,了解自己的 病情 明白慢阻肺无法治 愈,但可防可治 了解容易诱发慢阻 肺的危险因素,避 免接触
慢 阻 肺 离 我 们 有 多 远?
男性患病率 12.4%
女性患病率 5.1%
我国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约8.2% 意味着
4300万患者
Zhong N,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8):753-760
得了慢阻肺,会有哪些症状?
咳嗽
咳痰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吸烟可以明显增加慢阻肺的发病率, 80%-90%的慢阻肺患者为吸烟者
空气中的烟尘和二氧化硫会使慢阻肺急性发 作显著增加, PM2.5 和 PM10 也可能与慢阻 肺的发生有关
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粉尘以及烟雾,过 敏原,工业废气等化学物质均可导致慢肺阻 的发生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 要因素
ICS/LABA
气 流 受 限 程 度
或 LAMA ICS/LABA 和/或LAMA
2次或更多
GOLD 3
C
SABA 或 SAMA 时 必要 LABA 或 LAMA
D
1
GOLD 2
急 性 加 重 发 作 史 年
/
GOLD 1
0
A
mMRC 0-1 CAT <10
B
症状
mMRC 2+ CAT 10+
*ICS:吸入糖皮质激素; 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LAMA:长效M受体阻断剂;SAMA:短效M受体阻断剂
慢阻肺及早治疗获益多
及早发现慢阻肺,越早治疗,越有利于延缓肺功能下降
速度,延缓慢阻肺的疾病进程,降低死亡风险。
慢阻肺评估测试(CAT)
从不咳嗽 0 1 2 3 4 5 一点痰也没有 0 1 2 3 4 5 没有任何胸闷的感觉 0 1 2 3 4 5 爬坡或上1层楼梯时,没有气 0 1 2 3 4 5 喘的感觉 在家里能够做任何事情 0 1 2 3 4 5 总是在咳嗽 有很多很多痰 有很严重的胸闷感觉 爬坡或上1层楼梯时,感觉严重喘 不过气来 在家里做任何事情都很受影响
无症状
经肺功能测试诊断
Zhong N,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8):753-760
慢阻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少 加重
GOLD指南强调,凡是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症状, 以及有危险因素暴露史患者应怀疑慢阻肺
GOLD指南认为如患者存在如下5个问题中的3个以上,就应行
药用了?
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
稳定期的管理目标
减轻和缓解当前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
减缓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识别、减少危险因素暴露;戒烟!!减少职业暴露和室内外空气污 改善症状: 减轻症状; 染
COPD稳定期 • 使患者简单了解慢阻肺的病理及临床基础知识 降低风险:预防疾病进展恶化 治疗目的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
在中国,慢阻肺被严重诊断不足
在调查中,所有被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中,仅有35.1%的患者以往曾被确诊为慢阻肺,
提示慢阻肺被严重诊断不足。
35.1% 35.3%
40% 35%
占慢阻肺患者百分比
30% 25%
20%
15% 10% 5%
6.5%
0%
曾被确诊为慢阻肺
疾病中期 (中度)
疾病晚期 (重度, 死亡) 重
• 呼吸困难:越来越重 • 咳嗽咳痰: 越来越频繁 • 住院:次数越来越多
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增加严重程度 (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病、感染等)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vised 2014 GOLD Patient Guide. 2012
慢阻肺的认识与稳定期的 管理
呼吸内科 由振华
慢阻肺的认识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
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 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着疾病的严重程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策略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vised 2014
肺功能检查
1) 2)
是否经常咳嗽? 是否经常咳痰?
3)
4) 5)
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气短?
年龄是否超过40岁? 现在是否吸烟或者是曾经吸过烟?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vised 2014
长期规范管理疾病
在医生的指导下坚 持长期药物治疗 戒烟 进行康复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慢阻肺需要长期管理
炎症
小气道病变
气道炎症 气道重建
肺实质病变
肺泡附着丧失 弹性回缩减弱
气道炎症的持续性以及疾病进展性均决定了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
气流受限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vised 2014
慢阻肺诊断
症状
咳嗽
暴露于危险因子
烟草
咳痰
呼吸困难
职业
室内/室外污染
肺功能测定*
*肺功能检查: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 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诊断慢阻肺。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vised 2014
坚持长期治疗
推荐长期用药,规范治疗至少3个月,使用CAT工具进行评估
不可随意停药 如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则应在同一水平维持
长期的规律治疗
长期治疗带来更多获益
长期治疗可以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发生, 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降低死亡风险
遵医嘱,定期复诊
分级≥2级即为症状严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13 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36(4):255-264
肺功能评估气流受限程度
肺功能分级 Ⅰ级 Ⅱ级 气流受限程度 轻度 中度 FEV1占预计值 ≥80% 50%-79%
Ⅲ级 Ⅳ级
注: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1值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慢阻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门诊费用 住院费用 零售药店购药费用 额外营养费用 交通费用 保姆费用
因病误工 家属陪同看病、住院的误工情况
调查发现,我国城市慢阻肺患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11,744元,直接非医疗 费用为1570元。在职慢阻肺患者每年因病平均误工17天,家属因照顾患者平均每 年误工14天。
慢阻肺是中国人群第三大杀手
• 目前中国有超过4000万的慢阻肺患者,每分钟有2.5个人死于该病 1
2010年:各种疾病死亡人数(万人)2
COPD
每年近100万人 死于慢阻肺
缺血性 心脏病
脑卒中
万人
1. 王丽新. 《自我保健》. 2012年 第11期 2. Gonghuan Yang, et al. Lancet 2013; 381: 1987 –2015
尽管有肺部疾病,但对外出 0 1 2 3 4 5 很有信心
睡眠非常好 0 1 2 3 4 5 精力旺盛 0 1 2 3 4 5
由于有肺部疾病,对离开家一点 信心都没有
由于有肺部疾病,睡眠相当差 一点精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