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国 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走进三国》.doc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走进三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走进三国》~《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游戏导入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10)诸葛亮病逝何地?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关羽:生说:刮骨疗毒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生说: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诸葛亮征孟获一收收放放诸葛亮的鹅毛扇一神妙莫测诸葛亮三气周瑜一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一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一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一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一脾气不一样诸葛亮隆中对策一有先见之明草船借箭一多多益善草船借箭一坐享其成草船借箭一满载而归诸葛亮吊孝一装模作样诸葛亮用空城计一不得已诸葛亮当军师一名副其实三个臭皮匠一顶个诸葛亮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走进《三国演义》教案

走进《三国演义》教案
走进《三国演义》教案
一、整体构思名著导读课似乎很容易,让学生读小说而已;名著导读课似乎又很难,学生对这名著不感兴趣,或者只单纯读小说而读小说,只注重其中情节。
所以,名著导读课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拟以《三国演义》为蓝本,通过对英雄的分析点评,引导学生去感知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并适当进行对比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四、课时安排 36课时。
走进三国

走进三国(阅读展示课设计)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如何有意识地整合开发课程内资源,利用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外资源,创设特定情景,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有效的实践活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能力,进而实现“课标”提出的多重目标要求,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基础上,熟知:三国故事,有关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
2.培养学生浯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表演方面的才能及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及对三国人物雄才韬略的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课前准备:引导学生熟读《三国演义》(少年版)。
浏览原著篇目,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通过上网查询,到读书馆借阅各种相关的书籍、资料,准备好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诗词、成语、故事等。
时间为两周。
教师准备:有关多媒体课件、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等。
活动过程:一、深情导入,激发兴趣导语:自从进入六年级以后,老师就引导你们好好读课外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这学期我班又成立了图书角,你们读书的热情更高涨了,你们不仅爱读书,好读书,还喜爱上了写作,在网上、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你们品尝到了阅读后成功的快乐,让老师也感到欣慰,读书已走进了你们每个人的心田。
自从我参加凤凰读书活动以后,让你们开始读整本书,今天你们就把自己读书的体会向老师们展示。
二、说名著,聊三国1、听说同学们最近都在读《四大名著》,能说说你对四大名著有什么了解吗(课件结合)?[书名,相应作者]2、真不错,再考考你们,我说人名,你们一起说是从哪本书中来的!先来个大家最喜欢的孙悟空?《西游记》。
《走进三国》说课教案

教 学 目 标
的实际中去,使他们逐渐具有获取、传输、处 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全身心投入, 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获取自信, 从而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德育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以及热爱 祖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情。 教 学 重 难 点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传输、处理、 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将极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动手动 脑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 任务呈现 教 学 方 法 教学组织 指导 咨询
这节课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进入影视播放)画面中出现三国演开篇曲,由此引起学 生对三国知识的兴趣。 2、然后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他对三国的了解,在此基 础上出示教师自制的三国网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关三国 方面的信息为下面的“任务” 做了铺垫。这一过程以震撼的三
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师生还可以互评互赏,从而真正在网上 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标。 第四个环节展示作品,交流探讨。 1. 每个小组选派发言的学生, 介绍队报中的三国知识和所采 用的信息技术的手段。 2。学生作品介绍 例如:学生在介绍这幅作品时是这样说的:我们小组设计的 这幅作品是以刘备为主题的队报,在设计时我们采用了插入 艺术字、在文本框内进行图文混排,更有趣的是我们还将自 选图形编排在队报中为我们的队报增添了新鲜感。 这一环节既解决了知识目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传输、 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全文总结,知识延伸。 1、鼓励学生通过这次活动, 广泛阅读课外书、 阅读中国古典 书籍来丰富他们的语言,增强表达能力。 2、设计课后作业,通过三国《火烧赤壁》战例引出《三十六 计》的火攻篇,从而布置下一次活动的小计划。 这节课我围绕新课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巧妙结合,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三国网页各个板块中的内容将 WORD 队报 编辑中的各种技巧灵活运用,这样学生获取、传输、处理、 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 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走进三国教案(精选5篇)

走进三国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走进三国教案走进三国人物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师:刚才我们听的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故事。
妙趣横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代表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蕊亮、关羽、张飞等,都写得神形俱足,被世人称为“第一才子书”,也被称为“英雄的史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这些“英雄”。
二、一、七嘴八舌猜英雄一品三国——外貌中见性格师:请在下面的描写中猜猜他是谁? 1.诸葛亮(出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藏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师:这段文字中哪个字最能说出他的特点?(“神”)师:不错,《三国滴义》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神机妙算,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
2.曹操出示: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治世之能,乱世之奸雄”,)师: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刻画最精彩的人物,他有什么特点?当然也用一个字来機括,(“奸”)3.关羽(出示:见此人,跳下马来,平顶身高在九尺开外。
往脸上看,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髯!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掌中青龙偃月刀!)师:《三国义》中,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义”)。
二、侃侃而谈说英雄1、师:《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品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描写了400多个人物,书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答)看来大家都成了“三国迷”对这些人物如数家珍。
2、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3、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走进三国

走进《三国演义》活动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检阅,提高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1.布置同学们课前阅读名著。
2.搜集名著改编电视视频3.搜集名著改编的电影或电视主题歌。
4.知识大赛的相关课件及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
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名著的王国去畅游一番吧。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2.课件出示课题:走进《三国演义》活动课二、走进小说《三国演义》1.全书简介《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
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2.人物塑造《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这些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3.视频欣赏-----《火烧赤壁》看完片段,说说这段的主要情节,这段中的主要人物是谁?4.男女对抗赛题型包括:简答题、歇后语题、成语题、故事题、、、、、、三、教师小结:看,刚才我们进行了名著知识大赛,遨游了名著的王国,展示了同学们积累的丰富知识,最后,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我们欣赏名著的一般方法----了解背景、主要人物及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欣赏精妙语言;名著知识迁移。
走进三国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可 操作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实 际技能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效果:学生是否理解三国知识,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反思改进:针对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调整 总结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教学建议和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与反馈是否合理
入感。
知识竞赛:举 办三国知识竞 赛,激发学生 主动学习的兴
趣。
思维导图:学 生制作三国思 维导图,梳理 故事脉络,加 深对文本的理
解。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讲述三国演义中的经 典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图片导入:展示三国人物的图片 或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直观了解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外篇章的教学 方法与实施步骤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 生回忆已学过的 三国知识,为后 续教学做好铺垫。
激活学生的前知: 利用多媒体手段, 展示三国相关的 图片、视频等资 料,引起学生的
兴趣和思考。
激活学生的前知: 组织学生进行角 色扮演、模拟游 戏等活动,让学 生在互动中加深 对三国人物、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是否提高
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 得到锻炼
五年级语文教案《走进三国》教学

五年级语文教案《走进三国》教学1听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猜片名。
2导入谈话: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有些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天我们检查一下读书的成果。
3抢答激趣。
⑴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谁?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二、走进三国㈠群英聚会1、导入:读完《三国演义》,我们就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㈡词语积累1、教师谈话:《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
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一身是胆(赵云)望梅止渴(曹操)割发代首(曹操)单刀赴会(关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㈢计谋集锦1、欣赏电视剧《草船借箭》片段2、教师谈话: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勇,而且斗智,主要是智慧与计谋的较量。
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说三国必要说计谋。
3、学生讲述战争故事,并说出使用的计谋名称。
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是激将计,其中反用了美人计;黄盖受刑是苦肉计,投靠曹操是诈降计等。
4、学生读书介绍计谋故事。
5、计谋展示。
三、再入三国教师建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1、了解三国纷争的历史。
2、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刘备等人物形象。
3、看后人是如何评价《三国演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三国》约会经典
----------第五单元拓展课程暨读书展示活动
一、播放片头曲,评说三国
1、音乐中,教师缓缓朗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沧海畔依稀回荡着孟德的声音,蜀道中似乎闪现着诸葛的身影,黄尘古道,鼓角争鸣,历史的车轮又将我们送回到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那个精彩的时代。
2、学生齐背-------《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
二、娓娓道来,知三国。
过渡: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话题,那些叱嚓风云的人物,那些精彩的故事,还常在眼前浮现。
接下来我们就互动走进“娓娓道来知三国”。
看图片猜人物4张
师:读过三国我们知道在这部书中描写了许许多多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英雄人物,看图片,你认识三国中的这些人物吗?关羽、诸葛亮、张飞、曹操。
(生猜)三国人物歇后语填空+++++补充自己积累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不幸中的万幸)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关羽走麦城----------------(骄兵必败、最后一着)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
刘备摔孩子---------------(假仁假义)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根据画面,说出故事名称
①三顾茅庐②关云长刮骨疗伤
③刘关张桃园结义④诸葛亮空城计
⑤诸葛亮舌战群儒⑥赤壁之战
⑦⑧
三、绘声绘色,说三国。
过渡:一提到三国大家都跃跃欲试呀!《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能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评价:大家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谁愿意把你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情节与大家分享分享?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故事也有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诸葛亮决策隆中诸葛亮火烧新野
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痛哭庞统
诸葛亮巧布八阵诸葛亮上表北伐
总结: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四、品头论足,评三国。
过渡: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教室里挥洒着一股英雄的豪气。
你们可真不愧是三国迷、三国通呀!
1、欣赏评书。
读完三国,你能说说对这本书的评价吗?
2、创编《再看三国》。
今天,课堂上还有几位装扮特殊的同学,瞧,《桃园三结义》即将上演。
师评:正如影视作品中唱到: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五、你读我唱,颂三国
三国中不仅故事感人,人物栩栩如生,三国的诗文更是大气磅礴,令人称道,现在让我们一块欣赏三国的诗文。
哪位同学先来?
如:曹植的《兄弟》、曹操的《观沧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等
六、设计名片
师:大家的表现精彩无比。
正是因为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做到了形象鲜明,所以大家才能准确地猜到这些人物。
请为你喜欢的三国人物设计一张名片。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