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

合集下载

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流程

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流程

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1.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

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

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鞘膜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多发生在新生儿或婴幼儿身上。

鞘膜积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鞘膜过度分泌或吸收障碍所致,导致积液在鞘膜囊内聚积,形成囊性肿块。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注射消炎药物或进行手术排液,但存在复发率高、创伤大、疼痛明显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1.2 治疗需求小儿鞘膜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通常表现为腹部肿块、疼痛、腹胀等症状。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手术通常是最有效的方式。

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着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疤痕明显等问题,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了较大的身心负担。

1.3 手术原理手术原理是指通过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腔内定位到鞘状突,将鞘状突高位结扎,从而达到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效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准确判断鞘状突位置,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通过单孔腹腔镜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手术场景,进行精准操作,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单孔腹腔镜技术还可以减少患儿手术后的疼痛感和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为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带来更加便利和安全的选择。

通过结扎鞘状突的方式,可以有效阻止鞘膜积液的产生和发展,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成为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重要方法之一。

2. 正文2.1 手术方法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麻醉及准备:患儿接受全麻后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手术部位,消毒铺巾,遵循无菌原则。

2. 切口和设备固定:在脐部偏下方0.5cm处作1cm横切口,以刀背开创单孔局部腹腔镜通道,并用无张力体外尼龙线固定,防止膨出。

3. 进针及掌术:通过腹腔镜探头引导下,将鞘状突高位结扎的特制输尿管导管进入疝囊内,同时拉直带针部为空切口对皮肤下方进行游离,置入局部塑料袋。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在腹股沟区域发现一小块突出的包块,疼痛或不适感,以及咳嗽、哭泣等时包块会增大。

斜疝是由于腹腔内的脏器(例如肠道)穿过腹壁的薄弱区域而突出所致。

目前,传统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方法,但传统手术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局限性。

为了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被引入临床实践。

该方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只通过一个小孔进入腹腔进行手术,能够明显减少创伤,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疝囊高位结扎,能够更为精准地修复腹壁的薄弱区域,减少疝囊再次脱出的可能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通过分析临床试验结果,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不断完善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有效性,评估该手术技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对比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局限性,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疝病治疗中的优势和价值,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同时,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水平,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操作指南和临床决策依据,促进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与结果分析,将为临床小儿外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手术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康复慢等局限性。

研究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新型手术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儿的生活质量。

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护理

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护理

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护理发布时间:2022-11-22T07:55:08.88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0期作者:严晶[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护理方法严晶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思南5651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择取52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患儿,时间区间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

遵从随机抽样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对象例数均等。

传统组26例运用传统护理,研究组26例运用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护理后的数据好于传统组(P<0.05)。

从家长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组护理后的数据高于传统组(P<0.05)。

结论:在对本文研究术后患儿进行护理时,运用综合护理能够加快患儿术后恢复,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综合护理小儿腹股沟斜疝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站立或负重时出现,平卧休息时消失。

如未及时发现进行治疗,严重者可发生嵌顿,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1-2]。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常用治疗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在术后配合合适的护理方式有助于患儿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长。

本文对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时间区间:2021.02-2022.02。

对象来源:我院收治的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患儿。

对象例数:52例。

分组方法:随机抽样分组法。

组别:传统组、研究组,每组例数相同,各有26例。

传统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1岁到6岁,平均为(3.52±1.04)岁。

研究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1岁到6岁,平均为(3.47±1.06)岁。

单孑L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女性患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配合

单孑L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女性患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配合
21 0 2年 l 0月
中 国 民康 医学
Me ia o r a fC i e e P o l g He h d c l u n lo h n s e p e Mt J
Oc 2 2 t,01 Vo12 FHM No 9 .4 .1
第2 4卷
上半月
第1 9期
【 验交流 】 经
小 儿腹 股 沟斜 疝 是 小 儿外 科 常见 疾 病 , 发病 率 A k n , 源 导 线 , 示 屏 S N 成 像 系 统 , , L cman 光 显 O Y, d J
较 高 , 0 8 ~ . % 。男 性 发 病 率 较 高 , 女 发 专 用 7c 约 .% 4 4 男 m长 的 4 i 穿 刺器 , m 直 径气 腹 针 , l i m 2m 雪
病 比例 约 1 : , 侧 疝 较 多 见 , 占 1 . % 一 5 1双 约 75
橇针 , 针 , — 钩 1 0号尼 龙线 。 ① 再 次 核 对 患 儿 姓
2 % 。近年 来 , 4 随着腹 腔镜技 术 的发 展 , 用腹 腔镜 2 3 术 中配合 运 . 治疗d J 腹 股沟斜 疝 迅速发 展 , 院 于 2 0 ,L 我 0 3年 开 始 2 3 1 巡 回护 士 的 配合 要 点 ..
2 手 术配合
肤 1 5mm, . 刺入带 1 —0号 尼龙线 的雪橇 针 , 在腹 腔 镜 监视 下 , 于腹膜 外 内环 1 0点处潜 行 大半 圈后 达镜
2 1 术 前访 视 .
手术 前 1日进 行术 前 访 视 , 了解 患 下 内环 4点 处 出针 , 入腹 腔 。此 时 两端 线 尾 位 于 进
di 1 .99 ii n 17 0 6 .0 2 1 .3 o: 0 3 6 / . s . 6 2— 3 9 2 1 . 9 0 5 s

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疝囊结扎术患儿的护理

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疝囊结扎术患儿的护理

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疝囊结扎术患儿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疝囊结扎术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疝囊结扎术患儿,均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静脉通道护理、切口护理和健康宣教等,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30例患儿均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了高位疝囊结扎术,无中转手术。

术后4~6 h均可恢复正常饮食,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出现皮下血肿、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等并发症。

患儿次日均可出院,无复发病例,复查脐部无明显瘢痕,患儿家长满意。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快捷安全、简单,患儿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患儿;护理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是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传统的手术方式为患儿下腹部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术[1]。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应用,其中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因手术简单、快捷、患儿创伤小、恢复快和美容效果好等特点,受到了患儿的家长的好评。

本科2016年1~4月在单孔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30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3岁;单侧腹股沟斜疝2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5例。

1. 2 护理方法1. 2. 1 术前护理1. 2. 1. 1 心理护理手术前需禁食水4 h,为避免患儿术前因饥饿哭闹,本科开展了鼓励同病种患儿家长间的沟通,介绍科室环境;同时又给患儿赠送小红花活动和儿童阅览室等,来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少哭闹,解除家长的忧虑和紧张情绪,也提升了满意度。

1. 2. 1. 2 术前准备术前严格禁食水4 h,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型、凝血四项、B超等,做好标本的采集并及时送检。

同时做好术区备皮,用0.9%的生理盐水或石蜡油棉签清洁脐孔,清洁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皮肤破损,影响手术。

1. 2. 1. 3 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建立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对患儿的多次穿刺。

经脐单手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经脐单手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间,减少再住院次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费用。

同时,可以推广到家庭护理、喂养,延长生存时间,值得在其他病种住院患者中推广应用。

可以在其他内科、外科疾病的营养治疗方法中推广,提高营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治疗可以延续到出院以后家庭肠内营养管理。

营养不良是个社会问题,不仅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偏高,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也很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重视营养治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营养治疗不是辅助治疗,它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一样是一种最基础的治疗。

呼吁社会重视营养治疗,还营养治疗为一线治疗[6,7]。

建议进一步规范营养治疗,把营养诊断和营养治疗纳入医院的收费项目,按照分级诊断、阶梯治疗的方法执行,使营养治疗在患者的预防、康复、治疗中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1]蒋朱明.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19.[2]Pesce⁃Hammond K ,Wessel J.Nutrition assessment and decisionmaking∥Merrit R.The ASPEN n utrition s upport p ractice Man⁃ual [M ].Silver Spring ,MD :ASPEN ,2005:3⁃26.[3]石汉平,李薇,齐玉梅,等.营养筛查与评估[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53.[4]石汉平.肿瘤营养疗法[J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8):1141⁃1145.[5]Guigoz Y ,Vellas BJ ,Garry PJ.Mini n utritional a ssessment :apractical assessment tool for grading thenutritional state of elder⁃lypatients [J ].Facts Res Gerontonol ,1994,4(2):15⁃59.[6]石汉平,赵青川,王昆华,等.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5,2(2):31⁃36.[7]石汉平.营养治疗的疗效评价[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7,4(4):364.(收稿日期:2017⁃12⁃19)DOI :10.11655/zgywylc2018.05.040作者单位:037000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经脐单手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杨军腹股沟斜疝是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因腹膜鞘状突不完全闭合致使腹腔内容物进入所致,该病自愈率极低,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成长发育[1,2]。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它通常指的是婴幼儿期间出现的急性腹股沟区隆起,是由于腹腔内容物穿过腹腔壁的解剖薄弱区域导致的疝。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动复位、腹股沟疝环扎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等,但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复发率高、创伤大和恢复周期长等问题。

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则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详细分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一、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技术特点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它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减小了外科创伤和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则是在单孔腹腔镜手术基础上,通过定位准确、操作熟练的技术,将腹腔镜置入患者腹腔内,找到疝囊,并进行高位结扎术。

相对于传统的腹股沟疝环扎术,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备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目前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和常用的微创手术技术。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于该手术的有效性的分析:1. 临床效果显著:多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术后效果稳定,大大降低了术后复发的几率。

2. 术后恢复快速:相比传统的手动复位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等治疗方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术后恢复更迅速。

患儿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3. 并发症少: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伤口小、愈合快,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无论是从临床疗效、术后恢复还是并发症减少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势?
1
.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不需进行腹股沟管
的解剖,不需游离疝囊,保持了腹股沟管、
精索的完整性,降低精索、输精管以及膀胱
损伤概率;
2.可清晰暴露腹腔内腹股沟管内环及腹壁下
血管、髂血管,减少了副损伤;

3.达到解剖上的高位结扎,降低复发率;
4.可以术中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
漳州市医院儿外科 陈文有 王燕惠 叶风光 杨锋彬 陈宇峰
概述: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手术是治疗 腹股沟斜疝最有效的手段。手术时机一般在一周岁 以后。 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 腔镜:小儿疝专家广泛认可(单孔、双孔、三孔) 半年多来我科完成了单孔腔镜疝囊高位结扎200余例。
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骤:
1.戳孔; 2.探查; 3.绕圈(保护输精管和精索血管); 4.结扎(放气); 5.再探; 6.覆盖(必要时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 7.缝合。
5.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明显下降;
6.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7.美观。
缺点:
气管插管、费用略高。
拓展应用:
1.单孔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鞘膜积液挤出或抽出

2.单孔腔镜隐睾下降固定+鞘状突高位结扎
3.单孔腔镜精索经脉曲张高位结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