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课堂PPT)

合集下载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超棒课件精选课件PPT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超棒课件精选课件PPT
记》。
屡 战 屡 败 的 曾 国 藩
字 趣
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 败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 老命也险些送掉。皇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 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况据实奏报。曾 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奏章 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 奏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那幕友看了奏 章后说:“中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 是要加罪的。”曾国藩就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 写。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战屡败”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 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当你 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 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 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 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 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 不雅哉?岂不乐哉?

四点要求:
1、字帖一本,每周三页,每周检查一次。 2、积累本一本,保质保量,每周检查一次。 3、随笔本一本,每周两篇,每周一抽查。 4、早读做到放声读,动手写,用心记。之后勤
引用。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作业 1、对照注释预习《沁园春•长
沙》,背诵《沁园春•长沙》。 2、随笔参考话题:《写在开学
3、博览群书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教材推荐名著: ★《论语》 课外推荐杂志: 《读者》 《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意林》《杂
文选刊》等
4、注重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语文知识点 诗词名句 名人名言 美文佳作 灵思妙语

初高中语文衔接精选课件PPT

初高中语文衔接精选课件PPT

四、写作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2.发展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 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⑶有文采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 字
知欲 觉醒,发现了一个书的世界。因为性的觉醒,发现了一个
异性世界。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自我也发现了死亡。总
之,所发现的是人生画面上最重要的几笔,质言之,可以说就是
发现了人生。千万不要看轻 学生,哪怕他好似无忧无虑,愣头
愣脑,在他的内部却发生着多么巨大又多么细致的事件。

书的发现 我这一辈子可以算是一个读书人,也就是说,读
●语文的思考力?
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 人思想的跑马场。
联想力 想象力
爱因斯坦: “想象力比知 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 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 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相似联想:
由一事物的触发而引 起与该事物在形态上或 性质上相似的另一事物 的联想。可分为形似联 想和神似联想
如朱自清的《绿》:"这平铺着、厚积 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 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 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段文 字用了四个比喻句,从水纹、水光、水质 和水色四个方面,"皱"、"明"、"清"、"碧 "与彼物外形的特征展开联想,对梅雨潭的 绿作了多方面的描写,很生动传神。

高一语文《初高中知识衔接》 课件 (共52张PPT)

高一语文《初高中知识衔接》 课件 (共52张PPT)

• 1、简直( )2、关于( )3、顿时( )4、以及( )5、 罢了( )6、假如( )7、曾经( )8、屡次( )9、所以 ( )10、极为( )11、索性( )12、虽然( )13、根据 ( )14、一再( )15、着( )
• 16、其实( )17、自从( )18、对于( )19、立刻( )20、被 ( )21、即使( )

)27、成功( )31、怀疑( )35、拘束( )39、多少( )42、决定( )46、失望( )50、伟大( )28、坚决( )32、使用( )36、这里( )40、兴趣( )43、决心( )47、亲切( ) )29、坚持( )33、效用( )37、热爱( ) )44、那些( )48、限度( ) ) ) ) )
• B、当他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同样感到很吃惊的。 • C、只有2009年中考这一次,王伟光才比刘平多考了16分。
• D、这铁一般的事实,给了昔日侵略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 • • • • • • • • • • • • • • • • •
4、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 ) (1)刚进高中,他就立志要考上他最理想的北京大学。 (2)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 (3) 我们认为这种处理办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4) 这次学生会主席的选举需要每班派出10名学生当代表。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3)词性不同,(2)和(4)词性相同 D、(1)(2)(3)(4)词性都不同 5、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1)你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先要端正学习态度。 (2)自从他改掉那些毛病以后,他每天上课都坐得很端正。 (3) 从那以后,他在家一直很规矩。 (4) 针对2008年许多基金公司明星经理跳槽的事,有识之士呼吁要对此事立个规矩。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不同 D、(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相同

初高中语文衔接.ppt

初高中语文衔接.ppt

点评:猫作为一种廉价的宠物,我们习以为常, 作者把它写得有情有意,使我们在习以为常中读 到一种久违的温馨。
这是一只充满诱惑的猫。在作者笔下,猫成了个 一个情感寄托,成了家庭的成员,在无猫的日子, 猫反而显得更重要,这正是作者高明之处,使人 欲罢不能,阅读越想那只猫。
这是一只幸运的猫,它不仅是作者的宠物,也是 读者心中的一个爱物。这是一只生动的猫,他的 气息,他的味道,他的一个个小小的细节,被作 者写得生动而又味道。
文章从自己的生活选材,通过几个生动的细节, 让读者感到坚硬生活原来还有这样的柔软,让读 者感到真想买只猫填补生活的空白。
留不住的
0201赵岳
穿过熙熙攘攘的闹市,再向前行一段 便会路过一所小学。一所极普通的,甚 至可以说是破旧的小学。平日里,分秒 即逝的时间使我无暇侧目,今日难得, 时间还早。
要不是行人道上两个孩子尖叫着追逐 打闹,或许我的思想还会游离在昨晚大 堆的作业中。
总之,读散文,你需要那样一片氛围, 那样地走近作者,走近他的思想。

微风拂面,阳光明媚,走出家门, 坐在草坪边,读书,沐浴着一片阳光, 徜徉在清风中,为何不读书呢?
读小说,在这个时候,读奥斯丁的作 品是个好主意。读着她的书,好似一阵 微风就能把你的思绪吹上蓝天,吹进她 的世界。
你和伊丽莎白一样对达西有着偏见, 对韦翰有着迷恋;和玛丽安一起痴痴的 等着威洛比的归来,和埃丽诺一起承受 着露西的阴谋般的“友情”和爱德华的 无法解释的感情;和爱玛一起难堪无比, 当她被埃尔顿当作求婚对象的时候;和 她一起喜悦的热泪直流,当她听到奈特 利先生倾诉衷情的时候。
猫的盘子是空的,猫的篮子是空的,猫 的水罐也是空的,这些曾经充满了爱的物 什呀!没有猫等候墙上跳动的光斑,没有猫 啃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没有猫去驱逐阳台 顶上的鸽子,没有猫站在这座房子所有的 至高点,也没有猫慵慵懒懒地仰在灿烂阳 光下的阳台里睡了,乃至我们用最饱含感 情的一句“大咪”来唤它,也没有温软的 猫语的应答,而只有它的痕迹的回音。

【同步课堂】基础语法-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件 (共34张PPT)

【同步课堂】基础语法-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件 (共34张PPT)

与名词有关的病句
1.这是一个值得嫌疑的对象。 2.兵乓球运动历来是中国比较优势的项目。 3.我还从来没对哪位歌星这么好感过。 4.她直觉对方在撒谎。 5.这些往事似乎已是相当远古的事情了。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 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连词分类
假设关系:若、如果、若是、假如、只要、除非、假 使、倘若、即使、假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关系: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 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关系: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递进关系:不但、不仅、而且、何况等。 条件关系:不管、只要、除非等。 目的关系:以、以便、以免、为了等。
句子结构成分分析
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深深影响了元杂剧的作者们,这就使得元杂剧 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2.他被对方球员撞得半天没爬得起来。 3.皓月当空,站在高处,看得出很远。 4.他俩一时谁也不能把谁摔得倒。 5.你如果对于我们的忍让看作软弱可欺,那就错了。 6.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
查和操作,随即撤离现场,满怀激情地等待着发射时 刻的到来。 7.董事会刚刚决定,把你换个新的工作。
句子结构成分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
( 定语 ) 主语 ——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
定语
)
﹏宾语﹏
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 “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如: ◇中国人民志气高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 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课堂PPT)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课堂PPT)

10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陈述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疑问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问 答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另一种问答 句)
• 这句话断句并加标点后可做独幕剧。
• 仆人问:“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主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自忖后)—— 不留!”
3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邪
35
窍门六: 总分断句法
•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 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 婿外人,不得争执。
14
15
学习 目标
•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 方法;
•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于实际运用 • 3、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16
什么叫断句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客人反叽道:“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并做出欲走状)
• 无奈,主人只好把客人留下。
11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12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 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 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 执。
13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 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 外人不得争执。

语文初高中课程衔接讲座ppt

语文初高中课程衔接讲座ppt

5
中 情节语 外 言
科学 小论文 艺评随笔 宋词 感受共鸣 杂文
概括归纳
抒情
融会发展 理清思路 启迪想象 传记 议论
披文 入情 知人 论世 质疑 解难 情韵 理趣 中 性格冲 外 突
4 3
中 人物环 唐诗 感受共鸣 科普 外 境 古体 含英咀华 诗
演讲
写景 状物 新闻报告 写人记事
对话交流
写景 抒情 博观约取 品人品文 散 文 游记
2
1
新诗 情感意象 小说 诗歌Βιβλιοθήκη 记叙提要 钩玄 古代
戏剧
教 材
现当代
阅读鉴赏
1.每册四单元,每单元由精度略读组成,教学会 灵活处理。 2.选文注重经典型,兼顾时代性,适合高中生接 受水平。 3.现当代及外国作品占47%,古代诗文占53%。
4.整套教科书强调三维目标,但以“过程与方法” 为基本线索串起另外两个维度。让学生体验鉴赏、 领悟、应用的多种学习过程,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通过反复训练,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并根据自己特 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3、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 虽然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但还只是把它看作一种学习方式。高中则明 确表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 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 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这就意味着 高中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探究的意 识和兴趣,优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更重要 的是高中生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 好习惯,特别是要发展创造性探究活动所必 备的一系列思维品质,即思维的严密性、深 刻性和批判性。
1. 初高中课程标准比较 2.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梳理 3.怎样学好高中语文 4 .结束
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都要求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阶段着眼于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高中阶段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 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 了顺应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这种课程 模式的转换,高中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三大 能力,这本身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素养 的具体化。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课堂PPT)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课堂PPT)
学生的高中学习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要 认真细致地研究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找出其 中的不同之处,再根据需要来弥补,学生也更 有必要利用暑假进行系统的弥补。
7
二、初高中语文教与学比较
3.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受学生年龄等限制 ,在语文能力方面相对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中考语 文大部分试题是知识型的,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还是以课本为依据,能力型的相对较少。这使得学生 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上,养成了很不 好的学习习惯,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升入 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 式,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也以机械记忆为主, 而高中却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不同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学生的高中学习。
8
三、做好几个衔接
1.教材体例的衔接 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特 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知识层次的衔接 高中的课文不仅篇幅长,而且课后练习相对较 少,但少而精、容量大。它在初中知识的基础 上进行了拓宽加深,迁移性强,体现了语文和 其他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特点。
9
三、做好几个衔接
11
三、做好几个衔接
5.学习方法的衔接 随着高中知识层次的加深、知识容量的扩
大、能力培养的重视,学生应该改变初中依赖 老师的不良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 培养和发展自学、抽象思维和创新等能力,广 泛阅读,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 能力。
12
三、做好几个衔接
6.心理辅导的衔接 咱们的新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班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 暑期教学
1
深入理解新课标 充分把握新教材
帮助学生学好语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
1.理念上的差异 第一,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二,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三,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 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 婿外人,不得争执。
14
15
学习 目标
•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 方法;
•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于实际运用 • 3、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16
什么叫断句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2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 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等等。
4、时间词如:顷之、未几等;
5 、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24
•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 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
非为象也
25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书生看了,即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 就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亲 戚一看,这句话的意思完全反了。也就无话可说, 只好给 书生安排了住宿。 你知道书生怎么加的标 点吗?
• 其实,这句话除了书生标点的这一种办法外。还 有三种标法,可分别使它变成陈述、疑问、问答 三种句式,请你加上标点试一试。
17
什么叫断句
•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 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 也可以叫断句读。
18
断句前提
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 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 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23
窍门2: 虚词断句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___、__惟__、__盖__、__凡__等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__者_、__也__、__矣__、_焉__、__乎__、__哉_____________

3、还有一些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
20
窍门1:名词或代词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 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 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 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21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 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 (《鸿门宴》)
26
窍门3: 对话断句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 等注。意: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明辨句读。
• 客人反叽道:“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并做出欲走状)
• 无奈,主人只好把客人留下。
11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12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 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 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 执。
13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 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 外人不得争执。

5
酒赏 力花
秦观的回环诗
微归
醒去 时马
暮赏
已如


暮飞 ,,


醒去


时马 已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暮飞


赏酒 花力
酒飞
归微
。。
6
宝塔诗如何读?
•开 • 山满 • 桃山杏 • 山好景好 • 来山客看山 • 里山僧山客山 •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好景好 山桃山杏满山开
7

初高中语文的区别
1
本质区别
• 知识型(初中) • 知识能力型(高中)
2
• 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 考查,是以课本为依据,文言文 的阅读是从课本上的原文截取的, 只需死记硬背就可得高分,这与 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积累,语文 的综合运用能力相背离。
3
诗歌
• 读读背背,了解内容(初中) • 分析形象、意象、意境、表现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8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 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 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 是为什么?
9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 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 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 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 助断句。
19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 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手法,品味语言,发挥想象, 感受感情,鉴赏诗歌。(高中)
4
• “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句解式并的梳意理义常或见用的法文”言,实“词用、现虚代词观、文
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 言
史局限”。(高中 多,难度大
)篇幅长、词汇

• “记诵积累,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 阅
解基本内容”(初中)篇幅短、词 汇少、难度小
10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陈述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疑问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问 答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另一种问答 句)
• 这句话断句并加标点后可做独幕剧。
• 仆人问:“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主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自忖后)—— 不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