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啸养生经
我的太极养生经

么 呀 。 医 生 说 : 赶 紧 运 动 吧 , 们 全 民健 身 ,单 位 领 导 组 织 全 体 兴 奋 ,渐 渐 地 我 爱 上 了 太 极 拳 , ” “
否 则 一 些 疾 病 很 快 就 会 找 上 门 职 工 学 打 太极 拳 ,我 也 参 与 了。 来 的。 ”但 我 当 时却 不 以 为然 。 我们 初学 的是 2 4式 太 极
上班 后腰部 老 是隐 隐作痛 , 我就 掌握 了 2 4式 太 极 拳 的基 本 不 敢 拿 重 东 西 ,在 家 中 有 好 些 事 要 领 , 后 来 一 早 一 晚 我 又 去 街
拉 练 ,军 事 比赛 咱样 样 跑 在 前 。
步 入 中 年 之 后 , 身 体 状 况 情 还 需 要 夫 人 照 顾 ,这 令 我 很 是 心 公 园 随 一 些 中 老 年 人 一 起 练
; 如 牛 ,部 队 战 友 都 戏 称 我 是 右 ,才慢 慢 的 能下 地 走 路 了 ,一 碍 于 面 子 ,我 还 是 跟 他 一 招 一 士 『
“ 坦 克 ” 那 真 是 说 打 就 打 , 个 月后 才 上班 。 土 , 说 干就 干 , 习武就 习武 ,拉 练就
式 的 练 习起 来 ,大 约 学 了 1周 ,
我的“四字”养生经

我的“四字”养生经作者:佚名来源:《祝您健康》2009年第04期我的养生经。
就是四个字:笑、吃、动、玩。
第一个“笑”字。
笑的意思就是心情好。
心情不好的人,笑不起来。
笑一笑,十年少。
所以,天天耍笑,面带笑容,笑口常开。
喜欢笑的人,由于心情好,身体一定健康。
健康都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健康的人必定心情愉快、喜在心头、身心平衡、心平气和、不易生气。
身体愈健康则愈冷静、沉着,愈不容易发脾气,愈能容忍他人的批评,且肚量大、有雅量。
当情绪出现问题时,记住两句话:“我高兴,不管它”;或“无所谓,没关系”。
第二个“吃”字。
我什么都吃,但不吃过饱。
荤蔬搭配,以素为主。
中医之道,既吃五味,又吃五色。
五味是:辛、甘、酸、苦、咸。
吃五种味道的食物,以辛养筋,以甘养肉,以酸养骨,以苦养气,以咸养脑。
辛人肺(清肺),甘人脾(补脾),酸人肝(疏肝),苦人心(调心),咸人肾(固肾)。
五色是:红、黄、绿、白、黑。
吃五种颜色的食物,红色养心,黄色养脾、绿色养肝、白色养肺,黑色养肾。
吃,要吃得酸碱平衡。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五大要素。
其中,蛋白质、脂肪、糖这三大营养物质如果摄人过多,将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果超过了人体自身代谢能力,酸性物质就会在体内沉积,破坏体内酸碱平衡,导致酸性体质。
酸性体质会使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弱,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而产生各种疾病。
我什么都吃,只有一样不吃,那就是药物。
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
西药只能治表,不能除根,万不得已,才吃西药。
我每天早晚喝一碗“六合一”汤,午后一杯葡萄汁。
“六合一”汤,是六种食品合而为一,可以清血管、降血压。
六种食品是:芹菜(全草,含根、茎、叶)、青菜、洋葱、胡萝卜、牛奶、蜂蜜。
把芹菜、青菜、洋葱、胡萝卜洗净,用蔬果洁净剂浸泡,除去农药和细菌,再用水清洗;然后,切成小段,放人绞拌机内,加入适量牛奶和蜂蜜,绞拌成糊状即可。
葡萄同样处理,先除去葡萄籽,连皮放人绞拌机内,绞拌成汁,即成葡萄汁。
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

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
那么,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五脏养生经中医五脏养生经一、肝属木宠辱不惊肝木自宁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高兴或不高兴的事,以及被人赞扬或批评的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好听或不好听的话。
被人宠着的时候,不要太兴奋,否则会忘乎所以;而被人贬低的时候,也不要太丧气,否则就没有了志气。
尤其是切不可怒气冲冲,因为在人的“七情”之中,只有“怒”最伤人。
所谓“怒气伤肝”,怒会耗散肝血,助发肝阳上亢。
而肝阳一旦上亢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甚至诱发中风等恶疾。
若能做到宠辱不惊,肝气则会舒条有序,神志随之也就会安宁无恙。
中医五脏养生经二、心属火动静以敬心火自定有道是“动以养形,静则养心”。
但养形与养心两者是完全互惠的,唯有形体康健,心情方能舒畅;而心情一旦舒畅,则更有利于形体的健美。
喜静则静,喜动则动。
动中思静,静中思动。
唯有动静结合,身心方能自如。
倘若动静失于常态,或者体形劳累,则会伤及心血;而劳心一旦过度,则血脉不能通畅,随之形体也会感到疲乏。
所以说,血脉的流通,要有“动”以养形,精神的安定要有“静”以养心。
唯有动静有序,才能使心神、心血、心脉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中医五脏养生经三、脾属土饮食有节脾土安和《黄帝内经》上说:“饮食有节”是非常重要的长寿因素。
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有节,饥饱适宜,五谷才能化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反之饮食无有节制,过饱则伤肺,过饥则伤气,过酸则伤筋,过咸则伤骨,过甜则伤血。
特别是暴饮暴食,烟酒无度,则必然会伤及脾胃,而脾胃受伤,气血津液则大量减少,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胆及大小肠)的安康,节制饮食为第一要素。
中医五脏养生经四、肺属金调息寡言肺金自全“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虚劳损,内撞鸣。
”这是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对肺系疾病因素的总结,调息不当,外卫不固,风寒湿热经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就会诱发气管炎、哮喘病等疾患。
养生经

1、国医大师李玉奇:烟酒原本为佳珍,适宜少用可提神。
过量成癖损脏腑,伤身减速寿当审慎。
2、张少华(表演艺术家《):心气儿顺,一顺百顺,气血贯通、脉络舒畅。
3、朱焱养生经:
青山不老人易老,人生苦短,去时已多;何以解忧?助人为乐。
为人之道,贵在诚朴;坦诚待人,良友必多;与世无争,心平气和;扬人之长,避言其错;不结仇怨,忘记凶恶;兴趣多样,自得其乐;
营养平衡,劳逸结合;适量运动,步行最妥;不良嗜好,少益多祸;遵守节律,心情无波;时练静功,潜能开拓;身犹青松,寿如山河。
4、张岱年(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每天4大杯白开水。
早饭后一大杯(劳动),午饭前一大杯,午眠后一大杯,晚饭前一大杯,名段中间不喝水。
5、《黄帝内经》提出5方面的着重法则:
A、法于阴阳,顺应四时。
B、和于术数,养神练气。
(动静结合)
C、饮食有节,定时定量。
D、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E、不妄作劳,适量运动。
6、长寿帝王多爱食素(梁武帝、乾隆皇帝):荤食是一切众病的病因。
吃素食的人,身体强壮,头脑清爽,很少有昏沉的感觉。
7、早上吞津强肾补元。
明代著名医家龚居中《红炉点雪》中说:“津
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生,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
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刷牙漱口,盘腿坐在沙发上,然后深呼吸49次。
接着叩齿,上下牙齿相叩36下。
最后搅舌,舌头由上齿中央开始,向左绕36圈,再向右绕36下,再把唾液分三口咽下,每天早上练习20分钟左右。
我的“慢”字养生经

句话 ,比常 人慢 半 拍 。
久生 隋,时 间越长 ,味道越 香 ,爱 是 从容的生 活方式更是 把握快 乐 夕
我的 “ ”字养生 ,自我 感觉 得越 深 。当然 ,慢 ,不是 慢 的漫 无 阳的能 力 。老 年朋 友们 ,请尝试 一 慢
慢 良好 。首 先 ,慢 ,使 灵魂 在静谧 中 边 际 、慢 向长久 。慢生 活能 让我们 下 “ ”字 养生 的滋 味 吧 !
肇 事九次 快 ”吗?这 些警 告词 语对
老 年人来 说尤 为重要 。其 实 ,快 与
慢 也 有 其 辩 证 法 ,慢 可 以 转 化 为 快 ,有 时候 看似慢 ,其 中有 快 。比
如 ,我送 小孙 子上学 ,离学校不 到 两 千米 的路程 ,我 带孩 子步行 。我
步代车 , 不过 我也 有专 车— — 自行 车 。退 休 这 些 年 已骑 过 两 万 五 千 里, 即使 外 出旅游乘 火车 、 大客 车 , 也 是选 择 夕阳红 团队 。除 了以上 几
雪 ” 用 笔墨描 绘 “ , 人来 鸟不惊 ” 品 叫声 ,感到久 违的 亲切 ,儿时的童 ,
最后 , 我想用一首打油诗概括 :
夕照人 生有 几何 ,
慢 字养 生风 雨过 。 人乘 宝马我骑 牛 , 不羡蹄 疾得得 得 。
编辑 :安然日
≤ 雾露篱 I 1。 01 2 0 2
李
万
来 ,最大 的收 获是安 全 。特 别是 老
年 人骨 骼脆 弱 ,容 易被碰 撞 骨折 ,
只 有慢字 当头 , 可少 出麻烦 不 出 方
达
辨髓 慢|宇务盛 ! I
事 故 。 们不是 经 常看到 街上 的标 我
语 :“ 看 、二慢 、三通过 ” 十 次 一 、“
我的养生经

龙源期刊网
我的养生经
作者:吕美南
来源:《老友》2005年第04期
养生内容千万条,全靠各人自己找。
我虽已年过花甲,但耳不聋,眼不花,饭量正常,腿脚灵便。
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养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并从中求得愉悦和快乐。
一是多读书报刊物,从名作名篇中得到意境的升华,从名人名言中得到养生的启迪。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病患。
”
二是多唱多拉。
退休前,我做过几年中小学的音乐教师。
我生活中常常拉琴唱曲,以至于胡琴一响,喉咙就痒,禁不住老歌新曲唱上几段。
有时还不禁手舞之,足蹈之。
三是常习字绘画。
楷草隶篆,花鸟虫鱼,常练常画。
凝神静思,气沉丹田,挥毫泼墨,动静结合,把对生活的热爱寄托在书画的意境中。
这些往往能使我物我两忘,进入一种愉悦境界。
四是坚持早晚散步,做到风雨无阻。
散步时心无杂念,抬头挺胸甩臂,叩齿搅海吞津。
身心得到放松,消化得到帮助,脚力得到锻炼。
五是到大自然中去吸收更多的负离子。
听流水淙淙于身旁,吸野花芬芳于体内,看白云飘飘于头际。
寄身于青山绿水之中,闲游于奇花异草之间,内心得到宽松,郁闷得到释除,无身外之物的羁绊,有洒脱闲散的情怀。
乐观和旷达是我养生重要的养生秘诀。
54字长命百岁养生经

54字长命百岁养生经
一、节食欲食不过饱,定时定量,保证消化器官健康无病。
369生活图书馆二、忌怒气遇事不怒,不生气,不发脾气,以免损害身心健康。
三、发常梳常梳理头发,抚模颅顶,能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健脑、清神智的作用。
四、面多擦洗面颊,多用软毛巾擦,包括干洗脸。
能益智凝神,面颊红润无皱纹。
五、舌舔腭经常以舌尖抵住上腭,闭气凝神,可以提神补气养心,多生津液,健脾胃。
六、齿数叩上下牙齿对齐,咬紧,嗑叩数次。
特别是在子夜坚持做几遍,能固牙齿不脱不裂,使咀嚼肌健康有力。
七、呵浊气在空气新鲜处多行深呼吸,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呼吸系统的机能。
369生活图书馆八、咽津三唾液是个宝,能使消化好。
多生津液,使其充满口腔,再分三口连续运气下咽。
尤其是子夜做津三咽数次,有开胸理气、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可以祛病延年益寿。
九、目运转着重视神经各种肌肉的锻炼。
旋眼球、经常远眺,做视力保健等。
十、耳常弹轻震耳轮,弹动耳肌,包括呜天鼓等,以增强听觉神经的功能。
十一、脊背暖背部一定要保持
暖和。
369生活图书馆十二、胸宜护护胸和暖背是保持体温和保证躯体健康的关键。
对心肺肝脾肠胃肾等器
官都有保健作用。
十三、腹自揉腹部肌肉的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
用手掌在腹部揉搓按摩,能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舒通内脏经络。
369生活图书馆十四、谷道托每天运气提气使肛门括约肌做几次收缩和舒张动作,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可以提神补元气。
十五、肢节摇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和劳动锻炼。
我的养生经

头 发 十 指 梳 .耳 轮 常 提 拉 ,
选 在 早 晨 和 晚 上 ,边 散 步 边 按 摩 , 我 介绍 养生 经验 r我 只能这样 说 我
耸 肩 捏 大 椎 .提 肛 并 叩 牙。
舒 心 开 怀 。此 时 .周 围一 片 寂 然 .任 心 养 我 神 我 手 健 康 大家谈 》栏 目自开 办 以 来 ,—直 深 受广 大读 者 的 喜 爱和 支持 。这 是 属于 咱 们读 者 自己的栏 目。
最 近 您 有一 次 开 心 的 旅 行 吗 ?您种 的 盆 栽 开 出了美 丽 的花 朵吗 ?您 在 老 年 大学 学习 了书 法绘 画 等 新 技 能 吗?您 通 过 跳 舞 、打 拳 或 者其 他 健 身 方 法获得 了健康吗 ?您在 生活 中有什 么养生小妙招 儿吗 ……无论有什 么开心 的、有益的体 验 ,在这 里 ,您都可 以展示 出来 ,我们将通过 杂志、微 信等方 式 分 享给 大 家。
欢 迎 您 积极 来 稿 继 续 参 与 《健 康 大 家谈 》,也 请 一 并 附上 相 关 照 片。 来 稿 请 寄 :
北京市朝 阳区樱 花东街 中日友好 医院 《中老年保健 》编辑部 (100029) 《健 康 大 家谈 》收 电子 信箱 :zhlnbj@ 263.net(主 题 请 注明 《健 康 大家谈 》) 请在 稿 件 中 注明 您 的 年 龄 、详 细 地 址 及 联 系电话 ,稿 件 一 经 采 用 ,即 付 稿 酬 。
扩 胸 展 双 臂 ,捋 脊 背 拍 打 。
身 体 舒 展 .思 绪 缥 缈 ,竟 会 有 奇 妙 不做 糊 涂人 。”C
伸腿 又 跺脚 ,击 掌 响呱呱 。
勤 练贵坚持 ,益寿 效 果佳 。 以 上 二 十 种 健 身 姿 势 ,以 按 摩 为 主 辅 以 肢 体 动 作 方 法 简 单 实 用 , 操 作 灵 活 方 便 ,适 时 安 排 .还 可 以 吸 取 其 他 方 法 并 用 。早 晚 坚 持 ,获 益 良 多。 我 曾 与 周 围 的 同事 和 朋 友 作 过 交 流 .还 特 意 在 歌 谣 前 加 上 一 段 小 引:“世 人 皆 谈 养 生 经 ,其 实 方 法 不 尽 同 。劝 君 常 练 二 十 式 ,勤 奋 坚 持 为 真 功 。” 静 以修身 .俭 以养德 。我喜欢 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长啸养生经我患慢性气管炎已好几年了。
每年冬春时节,一不小心就会引起气管炎发作,咳嗽痰多,甚至影响睡眠。
一天清晨,我来到公园散步,在一树木葱郁的僻静处,看见一老人在引颈长啸,其声发自肺腑,悠长清亮,。
好奇心驱使我上前问个明白,老人说他这是在健身。
仰天长啸也能健身?老人看我心存疑惑,笑着说:“长啸可以调气、生气、运气、养气,持之以恒,可增气力,强脏腑,对气虚体弱的年迈之人、慢性气管炎患者特别适宜。
”一听到能对慢性气管炎有帮助,我非常高兴,缠着老人做我的师傅。
自此,我每天清晨准时来到公园,与这位老人一起练半个多小时的长啸。
长啸不是吹口哨,也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放开喉咙,像戏曲演员吊嗓子似的高喊“啊一咿——呜一”。
长啸时要仰面朝天,双臂上举,人放松,尽量拖长尾声,以利吐净浊气。
一个人人睡后呼吸微弱,第二天清晨如不做深呼吸,则肺泡的浊气吐不出来,吸纳的新鲜空气必然减少,而仰天长啸则利于吐故纳新。
长啸还有调节、振奋情绪的功能。
我曾一度因对某些事看不惯而愤愤不平,情绪很是低落,经过放声长啸,不良情绪得到了很好的释放,从而使头脑清醒,心平气和,消除了心理障碍。
坚持长啸数年,不但我的慢性气暂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且心脏功能也加强了。
其实长啸早在魏晋时代就被当做健身活动而十分盛行。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诸葛亮、陶渊明、苏东坡、岳飞、嵇康等,都喜欢长啸这一活动。
现代医学也证实,长啸是一种有节奏地进行体内按摩的活动,属音乐疗法的一种,它能扩大肺活量,增加肺通气量,使喉、胸、腹协调运动,调节人的情绪。
一项调查统计表明:京剧表演艺术家、歌唱家长寿的概率较高,与他们能坚持运气锻炼和气的养护有关。
按摩脚趾缓解颈椎病症状/陈世高我患颈椎病10多年了,常常头昏、头痛、走路不稳。
有次,我从一张报纸的健康栏目上,看到一则用按摩的方法可治颈椎病的文章。
其具体办法是:坐在床边,两脚平踏在小凳子上,用两手大拇指和食指,将两脚的大拇指尖向上捏着,一上一下,20下为一个回合。
然后,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横握两脚的大拇指,向左向右各转100下,再用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按摩涌泉穴,左手按右脚,右手按左脚,各按100下。
最后用左手握着左侧脚脖子,向左向右旋转各30下,对右脚也用同样的办法,向左向右旋转各30下。
早上晚上各做一次。
现在,我一直坚持做脚趾按摩,头昏、头痛的症状明显减轻了。
常吃山药调治胃炎/叶子我因为饮食不规律,步人中年之后患上了胃病,时常上腹部疼痛不适,有时还吐酸水。
我有位从医多年的老朋友对我讲:根据你说的情况看,你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另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平时少吃和不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多吃些养胃的食品。
她说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等。
听了朋友的话之后,我便开始经常去市场买山药,回到家里换着花样吃。
蒸着吃、煮粥吃、炒着吃、做汤吃……几年来,我的慢性胃炎好多了。
古代的长啸与养生字号2013年02月01日12: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作者:范子烨纠错|收藏我要推荐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网【核心提示】长啸是吐气纳息的一种发音形式,通音律的文人名士乐于揣摩其中的奥妙。
因此,啸常与琴相伴畅行于中古士林,为名士假以表达情绪、排解忧思。
把“啸”理解为“吹口哨”是自汉代郑玄以来对“啸”的传统解释,然而,更多的史料表明,啸是一种独特的发声方式,并不像吹口哨那么简单,而且它还具有锻炼心肺、调节气息、宣泄情绪等养生功效,广泛流行于古代的道家、士林之中。
道家的声乐形态养生术道家修炼,所用之术无不以延年益寿和长生不老为目的。
唐代奇书《啸旨》是我国唯一一部总结长啸艺术的专书,该书的写作背景和啸史的某些经典个案在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长啸”条略有记载,据此可知,《啸旨》的作者为唐代宗时代大理寺评事孙广,同时,封氏对啸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人物,从《诗经》到颜延之《五君咏》,从魏晋之际的“太行仙人孙公”孙登和阮籍到西晋的成公绥、天宝末年峨眉山的陈道士都一一加以指点。
封氏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即长啸与道教的养生之术有密切关系。
书中提及的孙广所谓“其事出道书”足以表明古代编制的道教神话人物传授啸术的谱系确有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载:“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
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
……不好语言而喜长啸。
”可见,“长啸”与“学道”是相辅相成的。
关于长啸的养生功能,台湾学者李丰楙曾进行过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他认为,啸本身为道士传统的练气法门,传习不绝。
啸法是在练气的基础上与声乐相结合的一种道法,既可以单独吐纳气息,作纯气功的鼓荡音声之法,也可配合各种乐器,成为与有词的歌略有异趣的发声法。
他还认为,练气士所修习的啸法,基本上属于“精神的内功修为”,需要隐居练气,因而典型的道士都具有高隐的性格。
由于啸之为“气功”,非常人所能为,因而道士行啸,常有游戏、表演的倾向,常能产生使听闻者惊诧的效果。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三《运题象第三》载:“鸣弦玄霄颠,吟啸运八气。
奚不酣灵液,眄目娱九裔。
有无得玄运,二待亦相盖。
”“鸣弦”指弹琴,正与“吟啸”相匹配,这正是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诗所说的“弹琴复长啸”,而“吟啸运八气”已经明确点明了长啸和运气的密切关联,表明长啸正是一种“气功”修为。
但是,何以长啸能够成为一种“内功修为”?何以长啸能够成为一种有助于养生的“气功”?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长啸以及长啸的音理机制。
孙广《啸旨》讲述的十种啸法,重点强调的也是舌位,如第一种啸法“外激”:“以舌约其上齿之里,大开两唇而激其气,令其出,谓之外激也。
”就用舌而言,在纷纭复杂的人类歌唱艺术中,呼麦和长啸具有唯一的对等性关系。
呼麦以人体器官为乐器,而气息是其根本,一口气的长短、拖腔以及多声部音乐能否交织形成,均依赖于气息的强弱,正确的呼吸和充足的气量以及富有节制和控制的气息,才能保证有震撼力和穿透力的音质、音色和宏大的声响。
晋王嘉《拾遗记》卷五载“太始二年,西方有因霄之国,人皆善啸”,发啸时“人舌尖处倒向喉内”。
太始为汉武帝年号,太始二年即公元前95年;所谓“因霄之国”,当为“吟啸之国”,“因霄”与“吟啸”发音相近,由音近而致讹。
此虽小说家言,却是证明啸并非中原独有。
“舌尖处倒向喉内”指出了啸的发声方法,而且同时指明了舌与喉对啸的重要意义。
所谓“舌尖处倒向喉内”,是说用舌头制造一个封闭的共鸣咽腔,在气流对声带的冲击下,喉头不断震动,发出持续的啸声。
国际呼麦协会内蒙古分会主席格日勒图认为,此处描绘的啸的发声方法与今天的呼麦艺术相同,而呼麦的气息走向直冲大脑的海马体,其声音震动具有按摩的功能,这对脑部的保健具有很好的功效。
对此,笔者在练习呼麦歌唱的过程中,也有非常深切的体验。
长啸之所以成为中国道士的声乐形态的养生术,原因概在于此。
文人名士的颐性养寿之道长啸是吐气纳息的一种发音形式,通音律的文人名士乐于揣摩其中的奥妙。
因此,啸常与琴相伴畅行于中古士林,为名士假以表达情绪、排解忧思。
稽康在《赠兄秀才入军诗》中写道:“心之忧矣,永啸长吟”,《幽愤诗》中有“永啸长吟,颐性养寿”,啸对身心的益处可见一斑。
婉转多变的啸音有歌唱的效果,可以使人身心愉悦,从而提高免疫力。
明解缙《文毅集》卷七《舒啸轩序》说:“声之动也,未有不由所感也。
雷霆之砰訇,风水之震荡,声之出于自然也;钟鼓之铿锵,瓠匏之激越,笙磬之击发,声出于使然也。
假于器以出,是声也,人之歌呼、悲号、笑嘻、哭咷、噫嘤、呻吟,慨然而太息,划然而长啸者,假于口吻、喉舌、鼻嚏、噏呼,转运动定以出是声也。
”古代的啸者,特别喜欢发啸于长风皓月之下和名山大川之中,因为借助新鲜的空气和美好的环境,可以实现体内气息与体外气息的充分交流,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明陈继儒《岩栖幽事》说:“韵书、字学、《啸旨》,山居清暇,不可不习。
”《古今图书集成》卷七十三引《通州志》:“孙幼登字啸父。
为诸生,谢去,浪迹吴越间。
遇异人王元阳,授以《啸旨》。
每作鹤啸,野鹤皆应声而来,遂以啸名。
”在古代有许多与啸有关的诗句,如汉代王粲《大暑赋》中写道:“仰庭槐而啸风,风既至而如汤。
”晋孙承《嘉遁赋》云:“溯清风以长啸,咏九韶而忘味。
”东晋孙绰《与庾冰诗》曰:“余与夫子,分以情照。
如彼清风,应此朗啸。
”东晋李充《吊嵇中散》中写道:“凌晨风而长啸,托归流而永吟。
”这些诗中均描写了安适的环境,清风意味着充沛的氧气供应,在此朗啸,悠然自得,可使内外调和。
长啸所要求的气息条件以及人体的脏器条件和参与强度,是一般的歌唱所无法相比的,在此长啸,体内吸入大量新鲜空气,彻底呼出体内“废气”,十分有益于健康。
另外,长啸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肺活量,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这种强烈的肺部运动,甚至可以达到锻炼身体时产生的效果。
因此,有意养生者,不妨在独步山林旷野之时多多纵声高歌或高声呼喊,使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充分交流。
另外,也可以学学呼麦,在许多适宜的场合都可以体验以啸养生的妙处。
自然之至音”:对古代长啸艺术的音乐学阐释2014年02月21日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2月21日第562期作者:范子烨浏览:458 次我要评论字号:大中小【核心提示】在传统蒙古人的音乐观念中,浩林·潮尔(即呼麦)也是模拟“山林溪谷之音”的产物。
尽管这种同源性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具有对等性,但这种情况却促使我们对长啸与呼麦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长啸起源于自然界。
《庄子·马蹄篇》所言:“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在广袤无际、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人类与鸟兽草木相依相伴。
啸脱胎于大自然的音响,来源于人类对自然之音的模拟。
唐人《啸旨》中的《深溪虎章第三》、《高柳蝉章第四》、《巫峡猿章第六》、《下鸿鹄章第七》和《古木鸢章第八》等啸乐就是模拟动物之声的艺术结晶。
《吕氏春秋》卷五《仲夏纪第五·古乐》记:“帝尧立,乃命质为乐。
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鞈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汉高诱注:“质当为夔。
”夔是上古传说时代的著名乐师。
所谓“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就是模拟自然界的和声来唱歌。
在传统蒙古人的音乐观念中,浩林·潮尔(即呼麦)也是模拟“山林溪谷之音”的产物。
尽管这种同源性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具有对等性,但这种情况却促使我们对长啸与呼麦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