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给付

(1)缴了15年后,是否可以不再缴费?
(2)没缴足15年怎么办?退保?亦或其他?
二、基本养老金待遇计算 一、享受养老保险的条件
2005 年 12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 2006年1月以后执行。 其核心是改革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了 缴费与养老金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多工作, 多缴费,多得养老金。
如果某公司员工李女士到法定退休年龄 要求再多干几年,她的要求能否实现?
一、享受养老保险的条件
国新办2010年9月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 况》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 金领取者。人社部官员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 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2011.10上海试行弹性延迟退休制度 2012年7月25日,人社部新闻 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延迟退休年 龄将借鉴国外经验,对不同群体 采取差别措施,并以“小步慢走” 的方式实施。
(1)系数法 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是指退 =参保人员退休时本市(地)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 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月均社会平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调节系数( 1%-1.4%) (2)年功法 均工资乘以本人历年的缴费指数 (当年的缴费工资与上年社会平 均工资的比)的算数平均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支付)
38号文件规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二、基本养老金待遇计算
2、老人、中人、新人的规定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 1
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账户支付) =(参保人员退休时本市(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帐户支付)是对中人养老金的补偿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与调整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与调整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为解决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
该制度的待遇水平和调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直接关系到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待遇水平和调整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是指参保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数额。
待遇水平的确定是基于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
首先,养老金的基本水平需要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此外,还要考虑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因素。
为了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增加养老金的支付金额。
其次,优化养老金的调整机制,确保养老金与物价上涨的相适应。
此外,还鼓励企业和个人自愿补充养老金,以提高待遇水平。
然而,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不同地区的养老金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另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标准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不完全匹配。
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待遇水平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机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机制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养老金的支付标准和增长速度。
调整机制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对于保证养老金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经济增长情况和物价水平的变化,调整养老金的支付标准。
其次,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情况和缴费年限,确定养老金的增长速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开展专家评估等方式,确保调整机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然而,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调整机制的频率和幅度较低,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化。
另一方面,参保人员对于调整机制的信息了解度不高,缺乏对养老金调整的参与权。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机制,提高其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详解

养⽼保险待遇计算公式详解养⽼保险待遇计算公式:⽉基本养⽼⾦=基础养⽼⾦+个⼈账户养⽼⾦其中基础养⽼⾦=(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1+本⼈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养⽼保险待遇计算公式详解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养⽼保险待遇计算公式:⽉基本养⽼⾦=基础养⽼⾦+个⼈账户养⽼⾦其中基础养⽼⾦=(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1+本⼈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本⼈平均缴费⼯资指数=(a1/al+a2/az+....+an/an)/n公式中,a1、a2.....an为参保⼈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缴费⼯资额;a1、a2……an为参保⼈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地职⼯平均⼯资;n为企业和职⼯实际缴纳基本养⽼保险费的年限。
个⼈账户养⽼⾦=个⼈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数例如:上海⼀名男职⼯,2010年其60岁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为3566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账户中有50000元,本⼈平均缴费指数为0.6。
那么,他的基础养⽼⾦=(3566元+3566元*0.6)+2*15*1%=427.92元。
他的个⼈账户养⽼⾦=50000元/139=359.79元;上列两项合并,他的⽉基本养⽼⾦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以上就是⼩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步的了解。
如果您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法律咨询。
2023年河南基础养老金标准是多少

2023年河南基础养老金标准是多少2023年河南基础养老金标准是多少河南从2023年1月1日起,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即在原每人每月113元的基础上增加10元。
基础养老金一般多少?每个人的养老金是不一样的,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x20%。
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也就是说基础养老金是不固定的,是根据个人情况发放的,而且会根据现行经济发展做出调整。
2023年有哪些地区上调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1.福建泉州泉州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调整后各地基础养老金准均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2.宁夏回族自治区据消息,宁夏自2023年1月起,全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调增10元,调增后,全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80元。
3.贵州省贵州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8元。
4.河北省河北自2023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3元。
5.湖南长沙长沙自2023年1月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再次提高10元。
什么是养老金养老金也称养老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是如何调整调整标准有哪些养老金调准标准如下:1、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2、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仅取决于退休时计发的数额,还要随国家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而增加。
3、计发办法只是计算确定了参保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而参保人员退休后平均还要生活25年以上,需要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不同类型的参保者,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有所不同:其一,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 周岁(新农保于2009 年开始试点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于2011年开始试点实施),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2014年2月)尚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二,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可以不超过15年,待60岁时即可领取待遇;其三,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在基础养老金方面,由中央政府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基本养老保险法的社会保障范围与待遇标准

基本养老保险法的社会保障范围与待遇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基本养老保险法成为保障老年人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保障措施。
本文将探讨基本养老保险法所覆盖的社会保障范围以及待遇标准。
一、基本养老保险法的社会保障范围基本养老保险法的社会保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参保人员范围: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定,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员工和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等群体均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劳动者都有权享受养老保障。
2. 缴费对象范围: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定,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单位应承担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的一部分,而个人也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用。
3. 社会保障范围: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定了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补充养老金、退休金调整等。
参保人员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保险法的待遇标准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养老金待遇标准,主要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来确定。
1. 缴费年限: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定,参保人员在退休时必须满足一定的缴费年限要求。
通常情况下,个人需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满15年,才能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
具体的缴费年限标准可能因不同地区而有所不同。
2. 缴费金额:基本养老保险法规定,个人的养老金待遇标准与其缴费金额有关。
个人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越多,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也会越高。
这意味着个人可以通过提高缴费金额来增加养老金待遇。
3. 养老金调整:基本养老保险法还规定了养老金的调整机制。
通常情况下,养老金会根据物价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这意味着养老金的待遇标准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
三、基本养老保险法的意义与建议基本养老保险法的实施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也提供了老年人的福利和社会保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保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及其遗属的合法权益,依据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合称遗属待遇)。
第三条遗属待遇为一次性待遇,所需资金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
第四条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
第五条抚恤金标准按以下办法确定:(一)在职人员(含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确定发放月数。
缴费年限不满5年的,发放月数为3个月;缴费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发放月数为6个月;缴费年限满10年不超过15年(含15年)的,发放月数为9个月;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每多缴费1年,发放月数增加1个月。
缴费年限30年以上的,按照30年计算,发放月数最高为24个月。
(二)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相同),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
本条所述缴费年限和领取基本养老金时间计算到月。
第六条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累计缴费年限不足5年的,其遗属待遇标准不得超过其个人缴费之和(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记入个人账户部分计算)。
第七条在职参保人员死亡的遗属待遇领取地为其最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含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所在地),由最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核定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并支付遗属待遇。
退休人员死亡的遗属待遇领取地为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第八条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同时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条件的,由其遗属选择其中一种领取。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怎么计发

企业职⼯基本养⽼保险基本养⽼⾦怎么计发1、企业职⼯基本养⽼保险基本养⽼⾦如何计发?基本养⽼⾦根据个⼈累计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个⼈账户⾦额、城镇⼈⼝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基本养⽼保险待遇和缴费年限、缴费⾦额密切相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额越⾼,基本养⽼保险的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企业职⼯基本养⽼保险基本养⽼⾦怎么计发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1、企业职⼯基本养⽼保险基本养⽼⾦如何计发?基本养⽼⾦根据个⼈累计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个⼈账户⾦额、城镇⼈⼝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基本养⽼保险待遇和缴费年限、缴费⾦额密切相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额越⾼,基本养⽼保险的待遇越⾼。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年满50周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可以按⽉领取基本养⽼⾦。
其中“新⼈”基本养⽼⾦的计发1998年1⽉1⽇以后参加⼯作的职⼯(即“新⼈”),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从核准退休的次⽉起,按⽉发给基本养⽼⾦。
基本养⽼⾦由基础养⽼⾦和个⼈账户养⽼⾦组成,⽤公式表⽰:基本养⽼⾦=基础养⽼⾦+个⼈账户养⽼⾦。
其中:(1)基础养⽼⾦⽉标准=(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参保⼈员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全部缴费年限*1%。
式中: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参保⼈员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指数参保⼈员本⼈平均缴费⼯资指数为:参保⼈员本⼈退休时历年缴费⼯资指数(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替代指数)的平均值。
缴费⼯资指数=当年缴费⼯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2)个⼈账户养⽼⾦⽉标准=参保⼈员退休时个⼈账户储存额÷本⼈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数。
“中⼈”基本养⽼⾦的计发浙政﹝1997﹞15号⽂件实施前参加⼯作,2010年12⽉31⽇前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0年和2011年1⽉1⽇后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职⼯“即中⼈”,退休时按⽉发给基本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一)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符合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条件的会员,在办理退出工作岗位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
2004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并缴纳公积金的会员,按其公积金养老专户存款核定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公积金养老专户存款额除以180计发;
2、公积金视同养老保险缴费额除以120计发。
会员在退休时按规定在个人帐户上留足养老和医疗最低存款后,未将多余款项一次性提取的,可将这部分款项除以180随同基本养老金一起计发。
2004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2008年6月30日前达到退休年龄的会员,基本养老金按如下两种办法进行计算,以高者确定:
1、按公积金养老专户存款核定。
(1)公积金养老专户存款额除以180计发;
(2)公积金视同养老保险缴费额除以120计发。
2、参照苏州市区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核定。
2004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2008年7月1日后达到退休年龄的会员,基本养老金按如下两种办法进行计算,以高者确定:
1、按公积金养老专户存款核定。
(1)公积金养老专户存款额除以180计发;
(2)公积金视同养老保险缴费额除以120计发。
2、参照苏州市区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核定。
注:退休会员基本养老金参照苏州市区基本养老金办法计算核定的,根据其公积金历年缴费基数及对应的苏州市区历年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计算出相应的苏州市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应计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存款。
计算所得的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扣除已入帐的公积金社会统筹基金后,从会员公积金个人帐户累计存款中抵扣,抵扣的金额划入公积金社会统筹基金专户,计算所得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存款保留在其公积金养老专户内,公积金个人帐户余下的金额,按规定在其公积金医疗专户留足相应的医疗最低存款额后,保留在其本人
公积金养老专户内。
如会员公积金个人帐户累计存款(包括已入帐的公积金社会统筹基金部分)不足按苏州市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应计的养老保险费金额时,需用现金补足差额后,方可核定其基本养老金。
(二)会员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伤经苏州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从鉴定之月起办理退出工作岗位手续,符合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条件的,可以按月领取生活费。
生活费标准参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低于苏州市上年平均工资30%的,由公积金社会统筹基金予以补足。
(三)一次性提取公积金个人帐户存款余额
会员达到退休年龄,或因病或非因工伤致残,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经苏州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条件第(二)、(三)项规定的,可申请一次性提取公积金个人帐户余额,同时终止公积金社会保障关系。
(四)基本养老保险金领取
退休会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先从其公积金养老专户中列支,养老专户存款支用完毕后,退休会员在退休当年按规定留足养老和医疗最低存款后,未将个人帐户多余存款一次性提取的,其基本养老金从公积金社会统筹基金中列支,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