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水分对稻谷收储加工过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如何降低粮食水分含量保证粮食安全过冬

如何降低粮食水分含量保证粮食安全过冬

如何降低粮食水分含量保证粮食安全过冬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降低粮食水分的主要原因就是要防止粮食发热,演变成霉烂的现象,那么什么是粮食发热?什么是粮食发热霉变呢?其实啊,粮食在储藏期间,粮堆温度出现不正常上升的现象,称为粮食发热。

粮食发热时,常伴随呼吸强度急剧上升,产生水分增加、化学成分和营养品质改变、变色、变味、丧失发芽力以及微生物大量发展等情况,称为粮食发热霉变。

引起粮食发热、霉变的主要原因就是粮食微生物、害虫、粮食的生理代谢活动、粮堆的物理性状和不良的外界储存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热量而积聚的结果,其中粮粒呼吸和粮食微生物代谢活动是主要因素。

凡能促进粮食呼吸增强和有利于微生物活动的因素,都能促进粮食发热霉变,其中水分是决定性的因素。

促进粮食发热霉变的条件主要有六个。

⑴呢就是粮食的水分,粮食水分越高,粮食就越容易发热、霉变。

⑵储粮环境温、湿度高,能促使粮温上升和粮食水分增加,容易使粮食发热、霉变。

⑶粮食堆放不合理,粮食内的湿热不易散发,也容易使粮食发热霉变。

⑷粮食品质不齐,粮堆中破碎粒、未熟粒、冻伤粒、病斑粒、虫蚀粒多、含杂大及不同水分的粮食,特别是超安全标准水分,混存在一起,容易引起粮食发热,以至霉变。

⑸粮堆中各部位间的温差过大或粮食与接触物体间的温差过大,易引起粮食水分转移或结顶,从而造成粮食发热、霉变。

⑹储存条件不良、保管措施及管理方法不当,也会引起粮食发热、霉变。

如储存粮食的地点上漏、下湿,通风、密闭、隔热性能差等。

不根据粮食本身性状和外界条件,盲目通风或密闭、翻仓倒堆等均能促使粮食发热霉变。

粮食发热出现的条件与时间,与粮食质量和储藏环境密切相关,通常有三种情况:(1)粮质过差或由于粮堆水分转移,高水分粮混堆,漏水、受潮等原因,粮食可以随时出现发热。

(2)一般粮质差的粮食发热,多发生在春暖和入夏之后,粮食水分越高,发热越早,这就是高水分粮难以过夏的原因。

(3)在春秋季节转换时期,出现温差,粮堆结顶,继而粮食发热。

储粮过程中的损耗因素及减损措施

储粮过程中的损耗因素及减损措施

储粮过程中的损耗因素及减损措施粮食从过磅、中转、入仓、储存、出库等整个过程中都会出现自然和误差损耗,使得出库数量小于入库数量,为企业带来一定损失。

那么,损耗出现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出入库、储藏过程中损耗因素1、过磅计量误差其一,粮库地磅运行时间长且工作频繁,导致地磅感应原件灵敏度降低,称量误差大,需要及时校正磅秤或更换感应原件减少误差;其二,载重车辆大小不同,小车过大磅会增加误差,建议磅秤设置大小两台以上,做到大磅过大车,小磅过小车。

现在粮食入库基本是车皮(或船)直接入仓,而出库基本是货车拉出,形成一种“整进零出”的现象,导致出入库数量差异。

2、出入仓清扫残粮因素车皮(或船)与仓房间的连接是靠库内中转车完成,中转车在过磅后运输到仓房时,路途中少量撒漏导致的无法回收损耗,入仓作业机械压碎损耗、包装物清理不彻底损耗、中转车箱未扫干净损耗,入仓作业完成后清扫作业现场残粮较多,撒落在沟渠地缝中不能回收的损耗。

3、入仓粮食的高水分、高杂质因素炎热的夏季或干燥的冬季条件下,如果入仓粮食水分偏高,在入仓过程中,经过搬倒、长距离输送带输送,粮粒会快速散失水分引起减量。

如果杂质偏高,在入仓过程中也会因抛撒、输送带等原因,导致粮食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但是这个杂质又不能入仓,造成一定损耗。

偏高水分、杂质粮食携带微生物多,易感染虫害、自身呼吸旺盛消耗干物质等造成损耗。

4、各种扦样因素无论何种储备粮,在存储过程中都免不了入库验收扦样、中途质量品质检验扦样及各种检查扦样、销售出库时的样品扦样等,虽然样品数量不多,但是各种扦样累计下来,一个仓一个轮换周期可扦取几十千克样品。

5、粮食储存过程中的干物质消耗在保管过程中,由于每粒粮食均是有生命的个体,无时无刻都在呼吸消耗粮粒内干物质,使整个粮粒的净重减少。

6、通风因素为了粮食储存安全,无论何种粮食,在入仓完成后都会采取整仓均衡粮温和水分的通风,冬季会降温通风,而通风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起粮食水分整体降低,导致减量。

水分管理和钾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

水分管理和钾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

水分管理和钾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

为了获得高产和良好的品质,合理的水分管理和钾肥施用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因素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

水分管理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基础,因此,水分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水分管理方面,主要有浸灌、旱作和淹水三种方式。

浸灌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土壤水分管理系统进行的灌溉方式。

在水稻生长期间,浸灌能够维持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从而增加水稻的生产力。

另一方面,在遇到干旱或缺水时,浸灌能及时补充水分,缓解水分亏缺问题,增加水稻抗旱能力和产量。

旱作则是在水稻生产的秸秆、芝麻壳、再生石墨颗粒等等技术条件下,通过科学管理土壤和植株来加强水分管理。

旱作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数量,保持土壤肥力,支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水稻免疫力和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淹水做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灌溉方式,适合一些特殊的作物生长。

在水稻生产中,也清楚淹水可以很好地增加土壤肥力。

淹水畦田中土壤处于缺氧状态下,微生物活动量降低,因此可以使土壤有机质得到稳定和积累,并且淹水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

钾肥施用钾是水稻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其在水稻中的作用包括增加植物强度、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光合作用和抵抗干旱、寒冷等逆境。

因此,合理的钾肥施用对于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的提高十分重要。

钾肥施用方式包括基施和追肥。

基施指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将合适的钾肥施入土壤中,提高土壤中的钾含量,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追肥指在生长季节中多次追施钾肥,维持土壤的钾含量和供应水稻生长和产量所需的钾元素。

研究表明,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显著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基施40kg/亩,追施30kg/亩的钾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10%左右。

此外,钾肥对水稻的抗倒伏性也有重要影响。

水分对大米保存的影响及稻米粮食水分检测仪操作方法

水分对大米保存的影响及稻米粮食水分检测仪操作方法

水分对大米保存的影响及稻米粮食水分检测仪操作方法摘要:因为稻谷的谷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

如果要保持好的大米口感,最好是按需加工稻谷,大米的生产日期越近越好。

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容易沤黄。

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大型国家储备库保存稻谷一般采用14%以下安全水分入库、低温抽风降水保存、磷化铝集中熏蒸等标准办法。

稻谷加工成大米以后,是非常不耐储存的,主要有几个因素:1、易吸湿。

大米非常容易吸潮,米粒内水分增加,内部呼吸强度增加,内部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大幅增强,增加脂肪酸值,引起脂质和淀粉的分解,降低大米食味品质。

2、储存稳定性差。

大米脱去谷壳的保护层之后,部分胚乳和淀粉暴露在外,极易受外界的温度、湿度、虫害以及微生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变质。

3、易陈化变质。

大米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时间过长,或储存条件差,最终会引起大米的陈化,表现为米质变脆,失去光泽,粘度值下降,糊化力下降,脂肪酸值上升,食味下降。

4、易霉变。

大米的霉变与含水量、温度与环境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但储存温度超过20℃,大米水分在15%以上,环境湿度再85%以上时,霉菌等微生物极易繁殖。

霉变过程中出现大米升温,散发出霉味,霉菌自身及其代谢产生的色素,引起大米变色,呈现出暗黄斑点。

一般大米水分在14%以下,相对较为安全。

5、虫害和鼠害。

针对大米的不耐储存的特性,大型工厂一般采用以下办法:1、首先控制大米水分在14%以下;2、真空包装、吸氧剂包装、充氮或充二氧化碳包装储存,但要注意漏气现象的发生;3、15-20℃低温保鲜库存放,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出库后冷凝水的处理,一般采用通风抽湿、逐步升温抽湿、或者直接真空包装等方法家庭中大米保存要注意以下几点:1.大米不宜与鱼、肉、蔬菜等水分高的食品同时储存,否则容易吸水导致霉变;不宜存放在厨房内,因为厨房温度高、湿度大,对大米的质量影响很大;不宜靠墙着地,应该放在垫板上。

高水分稻谷的收购与储存

高水分稻谷的收购与储存

工 业 的兴起 , 因稻 谷安 全储 存 的 含水 量 并不 是 供 加 工 成大米 的最佳 含水 量 , 每遇 稻谷上 市 , 分大 米加 部 工 企业将含 水量 在 1 ~ 1 , 至更 高 含水 量 的 5, 6 甚 9 6
* 收 稿 日期 : 0 1 0 —1 21 - 2 5
购 的水 分 1 %以 内稻 谷 , 6 增设 的风 网只是 高度 有 所 不 同 , 的 09m, 的 03m。收购水 分含量 1 高 . 低 . 5
放在家里, 导致粮食发热 、 生霉。即使个别地方有烘
干设备 , 因烘 干成本 较高 , 难 以推广 。在 收购 现场 也
常 常发 现 已生霉 的稻 谷 。
会使水 分进 一步下 降 , 为 稻谷 收 获后 的晾 晒 降水 这
包装 还是散装 , 分 头 、 风道 堆 放 , 于 边 收边 管 要 按 便 边通 风 。第 四也 是最 重 要 的 一个 环节 , 根据 所 收 要 稻 谷水分 的高低 , 增设通 风 网或通风道 。如 20 03年
创造了条件。而现在大多采用了机械作业 , 收割机 收割、 脱粒一次完成 , 部分水分高达 1 以上, 收 9 使
1 3 市场收购 格局 的变化 .
左右的稻谷 , 直接利用现有风网通风降水效果也很
好。 2 2 严 格控 制入 库杂质 .
我 们之 所 以能 收购 高水 分稻 谷 , 因为稻 谷 有 是

粮食 市场放 开 , 多渠道经 营 , 特别 是新 型大 米加
层 比较 坚硬 的外 壳 , 谷粒 之 间会 有一 定缝 隙 。利
仓储管理
机械设 备清杂是完全可 以做到 的 。我库 有多台净粮 机, 视情 况一条生产 线采 用 一 台净 粮机 或 两 台净 粮 机, 确保 稻谷 中的杂质 含量控制 在 1 O 以内。 . 2 3 不 同水分含量 的稻谷分仓 堆放 .

粮食储藏过程中的含水量分析

粮食储藏过程中的含水量分析

农家参谋三农问题-24-NONG JIA CAN MOU粮食储藏过程中的含水量分析蔡越(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对于粮食需求量非常之大。

虽然我国作为世界的农业大国,但是面对我国大量人口基数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粮食产量水平也仅仅是可以满足我国人民基本的温饱需求。

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这让我国粮食储备的需求量快速提升提出了严峻的机遇与挑战。

而在粮食的储藏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降低粮食的水分,可以起到有效保障粮食的使用以及输出。

【关键词】粮食储藏;含水量;分析粮食中水分的控制,对于粮食最终的生产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粮食中水分含量太高,极易造成粮食因为受炎热的天气造成其霉变的产生。

所以只有将粮食中的水分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有效降低,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加工、储运及食品制作的顺利进行。

1 粮食中水存在状态分析1.1 游离水游离水也称之为自由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能自由流动的水。

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就可以懂游离水其整体的状态。

就拿人体的构造而言,人类总重量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五都是由水分构成的。

那么如此高比例的水分构成,人类非常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脆弱呢?这就是因为人体内的水分大都市结晶水,它是一种可以在细胞体内自由流动的水。

而与结晶水相对应的就是游离水。

而粮食在烘干制作的过程中,粮食内部主要的水状态变化就是游离水。

如果粮食内部的游离水增加的时候,粮食的整体呼吸的张力也在不断的增强。

因为通过有效的控制粮食内部的游离水,可以起到有效控制粮食整体呼吸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保存粮食的目的。

1.2 结合水结合水也就是大众口中常说的束缚水。

它的产生主要是有粮食中的基本成本结合而形成的水结构,其在粮食内部构成了一道完美的保护膜。

结合水和游离水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俩种物质构造。

而结合水和游离水虽然相互独立,当两者的结合也就组成了粮食内部的整体水的构造。

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的应对措施

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的应对措施

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的应对措施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的应对措施当前各地粮食收购企业加大粮食收购力度。

一些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盲目放宽收购水分标准。

近段时间由于雨水较多,秋雨绵绵,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稻谷水分含量过高,生命活动旺盛,容易引起发热、结露、霉变、生虫以及其他变化,使稻谷变质,降低稻谷的食用安全性;因此,如何控制稻谷入库水分,确保储存安全,要求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稻谷水分控制分析:关于稻谷的安全储藏水分标准:原《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规定:以粮温0为起点,水分以18℃为基点,每升高5℃,粮食的安全储藏水分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

各仓储企业都是根据此规范,推算调控稻谷安全储藏水分的标准。

关于此标准,各地反映不一。

有的地方反映:“这一标准不符合现实,可以考虑适当放宽……”。

有的地方反映:“具有配套储藏技术措施的,稻谷水分不宜超过安全水分0.5%,有机械制冷设备的,不宜超过1%,技术条件较差的,则应限于安全水分之内。

在常规储藏下控制水分。

水分是影响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稻谷的水分是安全储藏的关键,不同水分的稻谷储藏期差别很大,见表1另一方面,稻谷的储藏温度对稻谷的安全水分也有要求,不同种类的稻谷在不同的温度下安全水分,见表2表1:稻谷的水分与储藏期的关系表2:各种稻谷在不同温度下的安全水分控制入库稻谷水分含量措施:近几年一些大型粮库收购高水分粮后主要采取处理措施有三种:一是:在晒场上设通风垛,靠自然通风晾晒,待水分下降到安全标准水分时,再转入仓内储存,但该方法劳动强度较大且费用开支大。

二是:将高水分粮食直接入仓,采取机械通风降水,该方法通风时间长,耗能高,费用大。

若遇阴雨天气停止通风,还可能造成粮堆发热、结露、霉变。

三是:收购后的高水分稻谷应立刻进行机械通风处理(热风干燥通风降水),使稻谷的水分降至安全储藏水分的范围内。

一、新粮在入仓形成货位后进行的储藏工作。

首先要考虑到粮食的后熟性,这是因为粮食在后熟作用中酶的活性很强,在呼吸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水汽和热量,这些水分若不及时进行散发出粮堆,就可能在某局部聚集,造成“出汗”发生结露、发热、霉变。

农田水分管理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田水分管理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田水分管理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农田水分管理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水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

本文将从农田水分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深入讨论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管理措施。

一、农田水分管理的必要性农田水分管理是指通过掌握灌溉和排水的技术,合理地调节土壤水分,使作物能够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生长发育。

农田水分管理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作物生长需要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如果土壤水分过量,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根系呼吸,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如果土壤水分过少,则会导致植株缺水,生长迟缓,产量下降。

2. 浪费资源和影响环境不合理的灌溉和排水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过量的灌溉会增加土壤中水分的含量,使一部分水分无法被植物利用,反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过度的排水则可能导致土地沉降、地面下陷等问题。

3. 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水分是作物生长的基础,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反,如果水分管理不当,则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作物吸收水分可以维持植物体积状态,确保养分正常输送,同时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下面将从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角度,阐述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 种子萌发期种子在进行萌发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必须获得适量的氧气。

种子吸收水分后可以迅速吸收养分,使种子发芽、生根,转化为幼苗。

水分过少则会妨碍种子吸收养分,导致幼苗发育迟缓、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

2. 生长初期生长期是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初步阶段,它的生长速度和初始根部的生长状态就会直接影响作物的整体生长情况。

水分充足可以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促进作物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利用机械设备烘干稻谷到安全水分 ,一般将烘干时 间和烘干温度控制在 30 m in和 45℃左右 。
(3)仓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采用气调储藏 ,或将稻谷 堆放一定的高度采用通风降温的方法 。 3. 2 在加工过程中稻谷水分调控的措施
(1)在加工前检测稻谷水分 ,其水分过低则事先要将其 自然回潮 ,或均匀喷洒水让其水分达到适宜水分为宜 。
稻谷水分高低对稻谷储存的影响一直是粮食收储加工 企业面临的难题 ,国家曾花巨资用于攻关 。特别是近年来 , 粮食市场的开放 ,粮食生产单位对粮食水分的忽视 ,给粮食 存储和加工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储藏过程中稻谷水分 调节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
(1)仓储条件受限制的企业 ,只有将稻谷自然凉晒 、风干 到安全水分再入库 。凉晒时一般尽可能避免让稻谷过快的 失去水分和过多的与机械接触 ,尽量降低稻谷爆腰率 。
中水分子有 2 种存在方式 ,一是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的水 分 ,称为化学结合水 ;另一种是可被微生物利用 ,也影响糙米 的机械加工特性的水分 ,称为机械结合水 。一般来说在相对 湿度为 35%时大约有 7%左右的化学合水 ,其余的为机械结 合水 。如何调控这部分机械结合水是稻谷储藏与加工过程
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
虽然稻谷谷壳与糙米的组成成分不一样 ,但水分的高低 也直接影响产成品的质量 。稻谷在加工过程中水分损失量 一般为 2%左右 ,米糠与大米的相关标准要求水分含量应在 13%以下 。如果米糠与大米水分含量超过这一水分 ,其保存 期和货架期都会缩短 ,也直接影响稻谷加工的生产效益 。
3 稻谷水分调控的应对措施 3. 1 储藏过程中稻谷水分调整措施
表 1 不同水分含量破碎率及整米率
水分 / %
破碎率 / %
整米率 / %
15. 5
9
58
17. 5
8
59
19. 5
17
50
21. 5
25
42
由表 1可看出 ,加工过程中稻谷水分在 15. 5% ~17. 5%
比较适宜 ,但在生产过程中水分的损失量为 2%左右 ,因而最 适宜的水分在 15. 5% ,当然不同品种其水分一定的情况下整 米率也不一样 。因而应根据品种及加工条件确定适宜水分 。 2. 2. 2 稻谷加工后水分对产成品质量的影响
1 稻谷的结构和水分特性 1. 1 稻谷的结构
稻谷籽粒主要由稻壳和糙米两部分组成 ,稻壳与糙米之 间联结松散 ,存在着明显的分界面 。稻壳与糙米分界处易成 为传热 、导湿过程的间断面 ,稻壳的水分含量增加与减少都 直接传递给糙米 ,而糙米的水分含量又直接影响稻谷的储藏 与加工 。
1. 2 稻谷的水分特性 稻谷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也就是水分子含量的多少 ,稻谷
2008 , No. 3
3
稻谷水分对稻谷收储加工过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胡 欣
(江汉石油管理局农林处加工厂 , 湖北 潜江 433124)
摘 要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长期以来稻谷的储存与加工是粮食加工行业的支柱产业 ,而稻谷的水分含量又是影 响稻谷储存与加工的主要因素之一 。分析了稻谷的结构和水分特性 ,及其含水量对储藏加工的影响 ,提出了调控稻谷水分的 相应措施 。 关键词 :稻谷 ;水分 ;储藏 ;加工 中图分类号 : TS21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6202 (2008) 03 - 0003 - 01
(责任编辑 :黄文雄 )
收稿日期 : 2007 - 10 - 25;修回日期 : 2008 01 - 20 作者简介 :胡 欣 (1967 - ) ,男 ,工程师 ,从事粮油加工技术工作 。
(2)刚刚烘干水分的稻谷在加工时 ,根据其水分含量高 低调整缓苏时间 ,加工时在特定的工序可加适量的水作为助 磨剂 。
(3)其它方式储存的稻谷在加工时 ,要先检测其水分含 量 ,因地制宜 ,适当调整加工工艺 ,让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
总之 ,稻谷水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稻谷的储藏与加工 , 适当地调整加工工艺和储藏技术 ,合理地调控水分 ,对改善 稻谷的加工质量 ,降低成本和改善稻谷的食用品质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稻谷在加工时 ,整米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稻谷加工生产 成本的高低 ,而整米率的高低又由稻谷脱壳后糙米的强度大 小所决定 ,即糙米的抗压 、抗弯 、抗剪切强度直接影响整米率 的大小 。糙米中水量含量高低对糙米的强度大小有直接的
影响 ,笔者通过对普通大米 (本地二优培九 )的加工试验得到 它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破碎率及整米率 ,见表 1。
2 稻谷水分含量对稻谷储藏与加工过程的影响 2. 1 稻谷水分含量对稻谷储藏的影响
水分是稻谷霉变的必要条件 ,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 , 稻谷水分含量高 ,霉菌繁殖快 ;水分含量低 ,霉菌繁殖慢 ,因 而稻谷霉变与稻谷水分含量高低有很大关系 。同时稻谷在
储藏过程中 ,在一定的温度环境条件下 ,水分含量过高或过 低也易引起稻谷营养成分的变化 ,也就是稻谷的陈化作用 。 2. 2 稻谷水分对加工工艺的影响 2. 2. 1 稻谷加工时水分对整米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