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马克思主义的胡风文艺思想

合集下载

北大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1987-2015)

北大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1987-2015)
《交叉小径的花园》
二、名词解释(3*5=15 分)
‚诗酒文饭‛说
三通
新月派
三、论述题 1.‚文笔说‛及其在文学理论史中的意义。(30) 2.评价宋朝的‚积贫积弱‛。(30) 3.述评‚五四‛时期的‚桐城谬种,选学妖孽‛。(25)
2013 专业课 一、名词解释(20 分) 王逸 《乐府古题要解》
慢调
《熊龙峰小说四种》
荀勖
李充√
24.以下()是编年体
《通鉴纪事本末》 《后汉纪》√
25.淳祐是宋代()的年号 理宗
26.《窦娥冤》第三折【一煞】‚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苦难言‛中‚每‛
的意思是()
每 往 常 们√
27.意境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类似的诗句是()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霜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秋柳四首 (其一) 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全系共答题(大综合) 一、填空题(每题不论几空均 1 分,共 25 分) 1.《庄子•寓言》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_________日出,和以天倪。‛ 2. 莱辛在_________一书中,将时空概念引入文艺理论。认为绘画是空间艺术, 而诗歌是时间艺术。 3. 丹纳《艺术哲学》认为艺术形成有三大因素:种族、环境与_________。 4.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代小说_________。 5.‚元嘉体‛的三位代表诗人是颜延之、_________、谢灵运。 6. 白蛇许仙的传说在明代被改编成《警世通言》中的著名小说_________。 7. 1918 年 4 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以_________来概括文 学革命的宗旨。 8. 瞿秋白的_________是一篇较早运用阶级分析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9. 在‚两个口号‛论争中,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相区别的另一个口 号是_________。 10. 1943 年 9 月,赵树理的_________由华北新华书店出版。 11. 1978 年 4 月 30 日,《文汇报》刊出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短诗_________。 12.‚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包括《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和 _________。 13. 民间长诗按照基本表现手法可以划分为民间叙事长诗、民间戏剧体长诗和 _________。 14. 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是_________。 15. 一般性、模糊性和_________是词义概括性的三种重要表现。 16. 八个基本元音中,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_________。 17. _________是在听感上可以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也是语音的基本结 构单位。 18. ‚一米‛的‚米‛与‚大米‛的‚米‛的关系是_________。 19. ‚值得学习‛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

三十年回首话胡风_兼论百年启蒙的悲剧根源

三十年回首话胡风_兼论百年启蒙的悲剧根源
在这整个过程中, 我们— ——包括吴奚如、曾卓 以及徐文玉、王福湘等, 都是从思想理论的角度研 究胡风问题的。“反革命”是“莫须有”, “宗派主义” 是 对 “流 派 ”的 恶 意 曲 解 , 用 不 着 在 这 些 地 方 花 费 精力。三十年来, 我自己对胡风问题的认识也有一 个发展深化的过程, 大体说来, 可以分为三个阶 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辩诬”, 并未超越主流 意识形态的框架; 九十年代有所超越, 着力于梳 理、辨析胡风思想与极左思潮的历史纠葛和原则
他的这三本论著, 关系到二十世纪中期的三 次历史转折, 转折中发生的三场思想文化大论争。 这就是 1936 年的“两个口号”论 争 ; 1940 年 的 “民 族形式问题”论争; 1945~1948 年的关于现 实 主 义 问题的论争。以往只把这些看成是文艺界的问题 , 统称为“文艺论争”, 而没有从思想史、文化史的角 度去考察其深层的意义和历史渊源。事实上, 这几 次论争的真正分歧都源于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 而 且 是 互 相 承 接 、紧 密 相 连 的 。从 这 里 着 眼 进 行 历 史考察, 不仅能清楚地看到胡风的悲剧的根源, 更 能找到百年来中国启蒙运动发生蜕变以致逆转的 悲剧根源。
恰在此时, 胡风的女公子张晓风夫妇应邀到 武汉, 出席湖北省博物馆主办的“荆楚英杰后人聚 会”, 会后来看我。谈话间提到当年我访问胡风的 往事, 晓风说老人很信任我, 接连五次长谈并主动 将未曾示人的重要文稿給我看, 也是一种机缘。由 此, 更激起了我反思、总结这一切的决心。
定“文艺黑线专政论”, 推倒“两个凡是”等等, 这都 可 以 归 入 “思 想 解 放 ”这 个 大 题 目 之 中 。 上 世 纪 八 十年代兴起的“新启蒙”, 就正是从这儿来的。
书屋讲坛

国史问答题

国史问答题

•1、试析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国社会性质?《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各民主阶级联合专政,是新民主义国家,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义革命并进行新民主义建设,而不是立即全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种国家制度当时是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为巩固新中国进行了哪些斗争?1)统一全国大陆,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首先,继续向华南,西南进军;其次,和平解放西藏;再次,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没收官僚资本,取缔帝国主义特权。

建国后,通过征购等形式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首先,加强金融管理,制裁破坏金融的首要分子;第二,加强市场管理 4)剿匪反霸,清除遗毒。

首先,土匪猖獗,恶霸横行是建国初的两大社会问题;其次,在农村和城市进行反霸斗争;最后,广泛开展了禁止吸毒贩毒,取缔卖淫嫖娼和聚众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斗争 5)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6)土地改革运动。

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抗美援朝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援,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7)镇压反革命。

既不能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使我国社会秩序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

8)三反和五反运动。

通过三反和五反运动不仅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而且是一个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在全党、全社会开始树立起艰苦、廉洁奉公的一代新风3、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1、国际形势:第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有利因素)第二,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不利因素)2、国内形势:在军事上:上百万的国民党残余部队、二百多万的土匪、六十多万的特务及反动党团骨干在经济上:长期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导致经济极端落后;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交通运输瘫痪,内外贸易滞塞,投机盛行,市场物资匮乏;长期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暴涨;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在文化思想上: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影响严重;文化教育设施落后,文盲占80%。

2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2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政治化文学思潮
在这次批判运动中,俞平伯的“红学”研究 被纳入“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思想系 统,俞平伯这一类知识分子被赋予“资产阶 级”政治身份,其学术研究成果是“毒害青 年的错误思想”。学术问题在 “敌我政治” 思维中变成了严重的思想政治问题。与《武 训传》批判相比,这一次运动的规模和力度 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 思想清洗运动,也是文学艺术创作和学术研 究领域进一步走向“一体化”的重定的地域空间和历史时段 内形成的,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精神现象相关 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潮流。 用“思潮”来描述一个时代的思想或精神状况, 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即将不可见的精神事件比 作潮水,其中有起伏、有主次,并体现出某种 运动的规律性,直到它被另一种思潮所取代。
政治化文学思潮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胡风与左翼文学界内部的矛盾由来已久,比 如20世纪30年代末年对“民族形式”的不 同看法,40年代初对《讲话》精神的不同意 见,40年代末对现实主义的独特阐释、对 “主观战斗精神”的强调,都与革命文学思 想和《讲话》精神不甚吻合。到新中国成立 之后,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自 1952年底开始,胡风的文艺思想问题,已 经变成了“文艺小集团”和“反马克思主义 文艺观”的问题。
政治化文学思潮 2、创作主体的世界观 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强 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革命或阶级斗争世 界观的指导作用。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作 家世界观在文艺创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这 一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作家必须深入生 活,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改造世界观, 特别是改变自己的情感方式,必须在感情上 跟工农兵打成一片。
政治化文学思潮
3、创作方法 就是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这个问题转 化为“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个人 创作上的“提高”,必须服从政治需要或 “工农兵”的需要,即“普及”,“向工农 兵普及”、“从工农兵提高”。于是,人民 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民族形式问题就提到 了文学议事日程上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论1954年批评界对路翎的批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论1954年批评界对路翎的批评
该 是 细 探 深究 的 时候 了 :

15 9 2年 l 2月 , 国 文 联 组 织 作 家 深 入 生 活 , 翎 主 全 路 动 要 求 去 朝 鲜 采 风 :在 朝 鲜 期 间 , 翎 写 下 了大 量 的 散 文 路 和 报 告 文 学 , 述 了 志 愿 军 的 英 勇 作 战 的事 迹 , 美 了 他 记 赞 们 的高 尚品 德 , 同时 也 描 绘 了朝 鲜 人 民的 苦 难 生 活 和 顽 强 性 格 。这 些 文 字很 快 见 诸 于 《 民文 学 》 《 人 、 中国 青 年 报 》 、 《 艺 报 》 报 刊 , 到 祖 国人 民 的 欢迎 。15 文 等 受 9 3年 7月 , 路 翎 回国 同年 9月 , 二 届 文 代 会 召开 , 翎 被 选 为 中 国 作 第 路

走进 “ 当代 ” 的路 翎
14 年 , 翎 2 99 路 6岁 此 时 , 已是 颇 有 名 气 的青 年 作 他 家 了 :特 别 是 长 篇 小 说 《 主 的 儿 女 们 》 给 路 翎 带 来 了前 财 , 所 未有 的声 誉 。他 的 朋 友 和 导师 胡 风 曾在 该 书 的 序 言 中 ,
们 探 究 十七 年 文 学批 评 的原 则 和 理路 。 由于 随后 路 翎 在 胡 风事 件 中的 遭 遇 , 次 正 常 的文 学 批 评 没 有 得 到学 术 化 的梳 理 和 审 这 视, 以致 误 导 了 我 们 对十 七 年 文 学 批评 的理 解 : 关键词 : 文学 批 评 ; 七 年 文 学 批 评 ; 求 ; 路 ; 视 ; 翎 十 诉 理 审 路 中 图 分 类 号 : 2 76 I0 .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4 2 (0 9 0 — 0 10 10 . 25 2 0 )2 0 1- 5 -

论析胡风文艺思想及“三十万言书”的批判反思(一)

论析胡风文艺思想及“三十万言书”的批判反思(一)

论析胡风文艺思想及“三十万言书”的批判反思(一)论文关键词:胡风;文艺思想及杂文批判;研究论文摘要:本文是《主流话语与文学话语的矛盾冲突》课题的第三篇。

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试图将王实味、萧军、胡风、“三家村”等人,从重重的政治、文化批判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杂文的创作动机、文本功用、重新阐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杂文思想进行梳理与把握,从侧面勾勒出(1942—1976)年杂文被批判的原因、模式、教训的某些历史线索,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把握其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路向提供某种程序的反思与借鉴。

胡风冤案,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非常事件,时间长达二十五年,全国共触及2100人,其中逮捕92人,隔离62人,停职反省72人,到1956年,正式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的78人(其中党员32人),划为骨干分子的23人.这样的一桩大冤案,从1954年1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周扬《我们必须战斗》的文章,拉开了批判胡风的序幕始,至1979年1月14日,公安部电话通知四川省公安厅释放胡风,一场长达二十五年的劫难终于过去。

1988年6月,在胡风去世三周年之后,中共中央进一步为胡风彻底平反,否定了1980年为胡风平反时“保留”下来的全部问题。

1980年在为胡风从政治上予以平反的同时,仍然不肯否定1955年强加给胡风的许多不实之词,对此,1988年的平反文件,对全部遗留问题作了最后的澄清。

至此,原来强加于胡风的什么“小集团”、“宗派主义”、“五把刀子”等一系列指责,都被彻底推翻了。

历史是沉重的,重温胡风冤案的历史过程,纠缠是非恩怨,已无济于事;然而,了解其原因及模式,总结教训却很有必要。

胡风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胡风是鲁迅先生去世后,中国的思想家群中重要的成员之一;他是继承“五四”传统,捍卫“五四”精神的重要旗手之一;胡风的一生,是中国知识分子寻找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胡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

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2)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P15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反映民间大众意识★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3)第一次文代会上的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周恩来《政治报告》•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4)意义:⑴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

⑵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这次大会被一般的文学史著作称为“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第一次文代会对当代文学发展的作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是的盛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当代文学阶段。

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根据毛泽东文艺思想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

“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理念被确切命名。

这就为中国当代文学确定了方向。

二、文学领域的三次批判运动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孙瑜接受教育家陶行知的提议,将武训事迹改编成电影,作者认为武训的行为“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文化翻身的要求”,有利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因而影片歌颂了“武训精神”。

不久《文艺报》发表贾霁的《不足为训的武训》,对武训形象及其称赞者提出尖锐的批评,并重新刊载鲁迅杂文《难答的问题》。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矛盾和冲突)【圣才出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矛盾和冲突)【圣才出品】

第3章矛盾和冲突一、填空题1.在“两个口号”论争中,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相区别的另一个口号是________。

(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案】国防文学【解析】1936年左联内部存在“国防文学”(周扬、夏衍、郭沫若提出)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鲁迅、冯雪峰、胡风提出)两个口号的论争。

2.针对粉饰现实和回避矛盾浮夸造作等创作倾向,邵荃麟在1962年8月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造座谈会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________的主张。

【答案】“写中间人物”【解析】1962年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上,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的主张和见解。

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

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故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

二、选择题1.《胡风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一文的作者是()。

(北京大学2012年研)A.何其芳B.林默涵C.周扬D.冯雪峰【答案】B【解析】林默涵对胡风的异质思想进行系统清理的文章一一《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于1953年年初刊登在第2期的《文艺报》上。

2.周扬《新诗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的创作方法。

A.双百方针B.典型论C.中间人物D.两结合【答案】D【解析】周扬《新诗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并于l960年的全国第三次文代会正式确认了这一创作方法。

当时不少人认为两结合是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和需要提出的一项十分正确的主张,一是从理论上阐明它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特征,二是从文学史角度证明它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总结,三、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文艺政策,是发展、繁荣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

由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马克思主义的胡风文艺思想
目前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思想战线上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一个重要斗争,是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一项重要工作。

胡风文艺思想,是彻头彻尾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思想,是长期一贯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胡风多年来在文艺界所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宗派主义小集团的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为他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争取领导地位,反对和抵制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党所领导的文艺运动。

可是,胡风把他的文艺思想披上一件“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把他的宗派活动装扮成为了保卫“现实主义传统”和“鲁迅传统”而斗争的模样。

这样,就使他的文艺思想更有欺骗作用,并通过他的宗派活动而更容易发生毒害性和危害性的影响。

胡风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文艺思想和文艺活动,今天已经发展到最严重的程度。

揭露胡风文艺思想的反动实质,揭露胡风多年来在文艺界全力进行的宗派主义活动的目的,今天是十分迫切,绝对必要,再不能延缓了。

只有彻底批判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文艺活动,才能够进一步贯彻党对于文艺运动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我在解放以前,曾经是胡风所经营的反党的文艺小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我在当时胡风主编的“希望”杂志上。

发表过狂热地宣传唯心论和主观主义的“论主观”,以及其后一系列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论文。

解放前胡风文艺思想和胡风文艺集团,在群众中发生了毒害性和危害性的效果,在那里面,有我应该直接负责的很大的一分。

解放后,在党的教育之下,我初步认识了过去的严重错误,对于过去的责任日益感到沉重。

并且,尽管胡风因为我接受了党的教育,放弃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对我表现了狂热的仇视,可是,我对于胡风文艺思想和文艺活动在解放后的更加恶劣的发展,还是觉得和我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关于胡风在解放前文艺界的反党的宗派活动,我将在别处根据我所掌握的材料作一些说明。

这里,只就在党的教育下我所能认识到的,谈一谈他的文艺思想几个最主要的错误。


胡风文艺思想主要错误之一,就是否认文艺服从政治的原则,否认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否认党对文艺运动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面明确指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


此,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


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艺服从政治的原则,是毛主席明确指示的,是胡风一贯坚决反对的。

胡风片面地、过份地强调文艺的特殊性质和特殊作用,到了神秘化的程度。

他主张,文学艺术上的现实主义是完全独立的,不受作家世界观影响的;作家只要通过现实主义,就可以达到马克思主义;掌握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生活经验的不足也不成问题;作家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和人民结合,改造自己的思想,转变自己的阶级立场的过程;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可以为政治开路,推动政治前进,等等等等。

总之,按照他的说法,文艺简直是万应仙丹,包医百病,无论你提出什么政治的、社会的、思想的、实践的问题,他都说可以仅仅在文艺领域之内,在创作过程之中,用他所说的那种“现实主义”来解决。

他特别强调“实践”,而他这个“实践”,说来说去就只是“文艺实践”。

胡风善于玩弄花样,有时似乎也承认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原则。

可是,他千方百计地歪曲“政治”这个概念的意义。

解放初期,阿垅提出“艺术即政治”的口号,要用艺术来取消政治。

对于这个口号,胡风直到今天还是公开地、狂热地支持,这就表明胡风所承认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绕了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