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合集下载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宿州市泗县二陈小学联系电话7281201孟收获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尤其是做孩子们的工作更需要艺术。

为此我阅读了多期《中国教师报》,这是一份以中国教师为名,零距离的贴近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报纸。

她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地善待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一、《中国教师报》让我懂得了教师要学会了解学生《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句话应用在教育工作中也是一样合适。

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教师报》让我体会到了了解学生是一门艺术。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特点。

要深入的了解学生必须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照顾和利用学生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确保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能力。

二、《中国教师报》让我领悟到教育学生要有耐心教育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工程,急是急不来的。

学生的转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需要的慢慢的、耐心的等待,切莫急功近利。

平时我们要仔细观察、把握学生在思想和学习上的动向。

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倡导教育,不要打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尤其是学生,年龄还小、思想还不成熟。

教师作为学生的监护人要及时的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或心理上的疏导。

只要学生的状况能比原先有所改善就是在进步。

同时,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耐心的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中国教师报》让我明白了要热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

他们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

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一直非常喜欢这句话。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优秀7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优秀7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优秀7篇)《中国教师报》读后感篇一本学期,我阅了《中国教师报》,这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

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像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

无论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

闲暇之余,我便抓紧时间阅读《中国教师报》。

慢慢地,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让我领略到国内、外教育不同的的无限风光;“深度访谈”使我感受到教育的伟大力量;“教师论坛”给了我与名师心与心交流的机会……每一次读,我都受益匪浅。

我品味到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知识大餐”,她激励着我不断地学习,更让我享受到了一份温馨,一份淡然,一份美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教学理念在逐步改变,教学生活也格外丰富多彩了。

《中国教师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同行,认识国内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机会,让我们认识、了解到广大校外、国内同行工作者们的教学状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自身教学,改进自身不足,有效地促进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国教师报》给我们这群最广大社会专门群体却是最容易被人淡漠的群体提供了表达思想、总结经验、倾吐对教育的思与学的情感园地,它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最后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加强和促进了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省视自己的教学,为以后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表达的空间与舞台。

感谢《中国教师报》,她让我拂去心灵的灰尘,端正了一个教师的心态,点亮心灯,不为名利所累,让我做一个面带笑容的老师,时刻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感谢《中国教师报》,她不仅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让我更加理智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随着阅读的深入,在不断陶冶中,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正确对待学生,学会了乐观对待生活。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8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8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一):一年来,《中国教师报》成了我贴心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许多教育智慧,他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时时在促我成长,助我进步!谢谢你――《中国教师报》!作为全国老师自己的报纸的《中国教师报》,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像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的教师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贴近我们的实际。

因此,无论版式还是资料,都令人耳目一新。

闲暇的时光,总是惬意的,我跟往常一样喜欢随手翻看报纸,这天随手翻开《中国教师报》时,课改中国行这几个大标题映入我的眼帘,深深吸引着我。

个性报道分为四篇:调查篇、专家篇、志愿者篇和花絮篇。

而这几篇里面打动我的是志愿者篇,标题《课改路上,我们一齐行走》,从这些志愿者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课改的热情与期望,这与我校一向以来倡导课程改革的观念不谋而合,瞬间触动了我这根麻木的神经,引发我的思考:一、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学校一向倡导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每周的听评课活动。

此刻细想起来,似乎自己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走,这条路走得很吃力、很迷茫。

刚开始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潜力的培养,只重视单元里面四篇课文的讲解,甚至将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而忽视园地里面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条让人耳目一新的课程理念,听评课活动中,听到专家的评析,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

让学生质疑课题,带着疑问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等等。

但我有时候发现自己真的只是在走这样的一个形式,没有真正去关注过孩子在讨论什么,没有好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如何讨论。

这样的课堂看似十分的热闹,而实际上还不如以前脚踏实地的学习一点知识。

所以,新课改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真正认识课程理念,正确解读课程理念,将新课程理念真正意识化。

关于中国教师报有感征文

关于中国教师报有感征文

关于中国教师报有感征文篇一:中国教师报征文《中国教师报》是一份适应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发挥引导教师、帮助教师、为教师服务作用的报纸。

它始终坚持“零距离贴近教师”的办报宗旨,努力做到贴近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际,让我受益匪浅。

阅读之后,我回顾过去,重新审视自己,思考如何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

首先要敬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师一定要端正的一个观点就是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把教师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将它置于人生目标,人生追求的崇高位置,真正将它看做是育人的重大工程,它所担待的责任是一种未来的希望。

教师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集中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社会利益的一个准则。

的确,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去更多地去思考怎样把课上得更好,怎样才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

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自我。

无论领导安排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去完成。

因为热爱教育,所以会积极地去探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技能。

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

其次,要爱生。

一位教育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因为别人的孩子跟自己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要做到从心底来爱护他们,那是真的很不容易的。

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爱,我认为要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最基本的就是热爱学生,没有学生,又何谈教育呢?学生,通常似乎都是被划分为两类的,一类是众多人的宠儿——“优秀生”,另一类则是永远被大家遗忘在角落里的“学困生”,这个称呼似乎还近乎人情,有些老师甚至就会毫不客气地称他们为“差生”,这样严格地分级称呼对于孩子来说,是一辈子背负的阴影,在他们幼小脆弱的自尊心上烙下了生铁铁的印记。

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1一提到<<中国教师报>>,我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早相识《中国教师报》缘于偶然。

一开始接触我便对《中国教师报》有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

因为《中国教师报》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智慧的报纸,她以“零距离贴近教师”的办报理念和“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办报宗旨,引导教师成长。

而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我广泛地阅读了与教师教学业务相关的书刊杂志其中给我帮助最大,我最喜欢的是《中国教师报》。

每期的《中国教师报》都让我如获至宝,这里有一线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有课改先锋的经验介绍和优秀案例,有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客观深入的分析等等。

其中关于教学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总让我倍受启发。

如:“和谐课堂”、“创新思维”、“网络资源”、“发散思维”令我耳目一新;放飞理想、轻松作文、激情课堂令我激情迸发;“对话”、“成长”、“教师论坛”让我怦然动心。

报上,一篇篇教师的心得体会和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反思让我豁然开朗。

我经常在备课或评卷感到疲乏之时去阅读,让自己放松一下;在遇到一些困惑无能为力之时去阅读,寻找突破口和解决之道;在夜晚临睡前去慢慢去品读,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并有意识的去改变。

《中国教师报》引领我走在课改的前沿,报纸上许多同行的先进课改经验常常被我借鉴到自己的课堂,特别是引进一些科研型教师的教学理念,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效果。

行走在课改的道路上,更时时离不开学习和借鉴,《中国教师报》就象一个窗口,为我展现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幅幅壮丽篇章!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模式,如一盏盏照亮前行路上的明灯,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改革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光明前景!《中国教师报》给我心灵的洗礼。

许多优美的__让我感到不已。

读了《肩上的分量和心中的责任》一文让我明白教育是一种呵护,是一种唤醒,是将心灵点燃,这些与我们的高效课堂理念相一致。

2023中国教师报读后感6篇

2023中国教师报读后感6篇

2023中国教师报读后感6篇中国教师报读后感1一个有幸的机会,让我认识了《中国教师报》。

那是一次学校召开每周布检会后,语文组教研组长叫住我,让我写一篇有关《中国教师报》的__。

我一听傻眼了,还有这份报纸?我可从来都没听说过。

说来羞愧,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很少,以前理解外界新知的唯一的方式便是《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等少量教育刊物,以及网络上超多的相关教育__。

这些都是应对广大社会群体,并没有专门针对教师的刊物。

带着教研组长给我的任务,我去学校阅览室找《中国教师报》。

当我静下心来,在阅览室找到这份报纸读完后,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

这份报纸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

无论版式还是资料,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怎会不喜欢?首先,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

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

其次,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

第四,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潜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构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

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1学校一年前,为我们每一位教师订阅了一份《中国教师报》,一期期翻阅下来,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

这份报纸原名《中国教育资讯报》,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

无论版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怎会不喜欢?首先,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

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

其次,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它具有时代气息,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反思多多。

第四。

它具有科普性与知识性。

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最后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中国教师报》的理念是:零距离的贴进教师。

报纸有很多板块专栏,有对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问题的关注;有专门针对不同教学与课程进行的设计,有疑问有反思;有教师的教学感悟,散文随笔;可我最喜欢的板块是《新观察》这个栏目,这里的文章选的非常好,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真实生活。

让我了解了一线教师心中的酸甜苦辣,让你去品味,去深思,真的是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深切体会就是:做个好教师并不难,关键要有爱心和思想。

读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读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读中国教师报读后感2022年秋季,喜爱看书的我在《中国教育报》、《教学与治理》、《德育报》等报刊杂志,几乎同时见到有关《中国老师报》的创刊消息。

当时的我,还仅仅只是记住了它的广告词,《中国老师报》----全国老师自己的报纸,这也可能是中国老师自己的的第一份报纸,再看看她的理念-----零距离贴近老师,她的办刊宗旨-----一心一意为老师服务。

我当时就想:以前征订过《老师报》,老师们都说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特别适合我们一线老师看,但是,过几久,就被它很多功利性的征文给吓跑了。

虽然这只是部分老师的观点,但至少,我心里也有这样一种担忧。

《中国老师报》,听起来觉得亲切,但会不会是糊弄糊弄我们的,上面还不知刊登些什么呢?是不是都是些政策文件呢?过不久,我正好有一篇文章要寄给《辅导员》杂志,是关于我校开展同学评价改革的文章----《欢乐成果袋》,编辑老师立刻说要发表,并建议我上“成长论坛”看看。

当我走上“成长论坛”,除了学习别人的文章,发表自己的建议外,就积极发帖子,这时候,我发觉这里有《中国老师报》的两位编辑,网名为“wury”,还有一位网名为“帘卷西风”的老师,我就给她们发短信,说自己有几篇随笔想寄给她们看看,两位热忱的编辑马上说:“好啊,欢迎上我们的论坛看看。

”我这才知道《中国老师报》的实力还很强大呢,除了报纸,还有自己特地的读者论坛,可见那里云集了许多颇有性格、颇有技能的编辑老师。

接着,我更加对她产生了新奇,知道了报纸的地址,学校也破季订阅了这份报纸,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老师报》时,心里早已拥有了几份欣喜。

正如广告上说的:“这是我们自己的报纸埃”每一期有16版,编辑阵容强大,里面精品荟萃,涉及教育热点、难点,新闻跟踪报道,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关注老师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报道了国内外的最新教育动态,信息量掩盖面特别广……我一页一页、细心地读过去,有新奇转为惊态,有惊态转为感慨,再有感慨触发了很多灵感……读着每一期的报纸,我知道了前卫的教育理念,了解了教改动态,知道了班级工作的新方法,很多在新课程实施中迷惑的东西在看了杨伟广老师主持的“创新课堂”栏目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分析后,立刻豁然开朗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只要我不放弃他们,绞尽脑汁去帮助孩子们,尽我所能拉孩子们一把,他们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米丽霞老师--这个草原深处的课改人,用她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个伟大而又平凡的职业。

米丽霞老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即使遇到确实令人“头疼”的学生,她会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来改变学生,她坚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

米老师的事迹让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怎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在教学工作十余载的我,也秉承着这种“不放弃”的信念,哪怕看见孩子们进步一点点都感到无比的高兴。

记得自己曾经教过的一个小女孩,她长得廋廋小小的,上课的时候眼神里总是有一种不自信,不敢发言。

课后,我找到了她,鼓励她大胆发言,错了没关系。

渐渐的,我发现她敢说话了。

这个女孩是个学困生,科科都不好,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每次听写单词,她的本子上几乎找不到几个对号。

这个女孩来听写,一开始一次听写五个,听不下来,四个、三个、二个……还是听写不下来,看见她一次次穿梭于班级和办公室之间,我的心里很心疼这个女孩,我就说:“刘红,你一次听写一个就行。

”有的时候,甚至连听写一个单词也要好几次,每次我都鼓励她,给她加油,
更告诉同学们不能嘲笑她。

慢慢地,这个并不聪明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我能感觉到她还是很爱学英语的。

只要课后有时间我就会找她,和她一起记,一起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升初考试中,她的英语成绩60分,在别人眼里虽然少的可怜,可是却是她所有学科里的最高分。

通过这件事,更让我感受到,每个孩子不可能都那么完美,只要我们用心付出,不放弃孩子,尽我们所能拉孩子一把,那么他们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苑中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