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术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直肠造口护理记录怎么写

直肠造口护理记录怎么写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
而某些结肠癌患者,因术中I期行肠道吻合风险较大,故需先行肠道改道术,待第一次手术后半年左右再行肠道II期吻合术。
对于低位直肠癌以及肠道改道的结肠癌患者,术后造口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饮食:原则上不需要忌口。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或胀气性食物。
有条件者可每日喝1-2杯酸牛奶调节肠道菌群。
对于每增加一种新食物,最好第一次不要进食太多,无不良反应后才逐渐加量。
大便量少时,可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出现腹泻。
沐浴:通常患者造口处皮肤愈合后就能洗澡。
沐浴时最好使用无香精的中性沐浴液,洗净后,擦干造口处皮肤换上新的造口袋即可。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常见的并发症有造口出血、造口周围皮肤病、造口狭窄、造口旁疝等。
1、造口出血时可外敷云南白药,尽量避免用干纸擦拭造口粘膜,必要时可用水洗。
2、造口周围皮肤病多为粪便外溢刺激局部皮肤,或是周围皮肤与造口袋接触后过敏所致。
表现为局部皮肤皮疹、溃疡和红肿等。
此时应彻底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外敷氧化锌软膏或如意金黄散等,也可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造口处皮肤。
同时正确使用造口袋,避免排泄物外漏等。
3、造口狭窄常见病因是造口结肠浆膜炎导致造口处缩窄,或是因为切口感染等引起瘢痕增生所致。
轻度狭窄可经手指扩张造口解决,具体做法是带上手套根据造口狭窄程度选用粗细合适的手指,缓慢伸入造口约4-5cm,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坚持2月左右狭窄可有效缓解。
此外,患者可张口呵气,防止腹压增大。
对于瘢痕增生引起的狭窄,或是经上述方法无效的造口狭窄,建议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4、造口旁疝多见于老年患者,多因腹壁强度减弱及腹压持续增加所致。
病情初期表现为造口周围肿块,之后逐渐增大,并在站立、行走、咳嗽时出现,平卧位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还纳后消失。
肠造口的术前护理

肠造口的术前护理肠造口术前护理是指在患者行肠造口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减少手术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下面详细介绍肠造口的术前护理内容。
1. 术前教育:护士应向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详细介绍肠造口的手术过程、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等,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2. 术前准备:患者应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等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3. 饮食控制:在手术前一天,患者需要进行肠净化,以确保术中肠道干净。
此时需要给予患者低渣、低脂、高蛋白的流质饮食,以减轻手术风险。
4. 清洁皮肤:术前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清洁,一般采用无菌的洗剂或消毒液进行清洁,注意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5. 寻找合适的位置: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手术。
一般可选用腹部正中线、右下腹部和左下腹部等位置进行造口。
6. 安全护理:术前需要检查患者的术前订购单,确认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特殊注意事项等,并记录到病历中,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7. 视听辅助器械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设备、手术灯、全身麻醉器械等,以备手术时使用。
8. 心理护理:术前护理还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操作。
9. 体位调整:术前护理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使其处于适合手术操作的姿势,如平卧位、仰卧位等。
通过以上的术前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手术环境,减少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术前护理规范,保持环境清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肠造口的护理常规

肠造口的护理常规一、目的为规范诊疗护理操作及疾病护理常规,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二、范围全科护理人员三、定义因治疗需要,手术时将患者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以排泄粪便或尿液的手术方式,称之为肠造口术(enterostomy)。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实施的手术之一,是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肠造口护理的对象是行肠造口术的患者,也就是有人工肛门以及有人工膀胱的患者。
四、内容(一)护理目标帮助肠造口患者本人能够切实把握造口的状况,早期发现异常,恰当地使用和管理造口袋,预防造口周围皮肤炎定等。
(二)护理重点步骤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程度、经济状况。
2、确认患者或家属对造口护理方法和知识的掌握。
3、监测和评估造口类型,造口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观察肠道功能康复及尿路排泄功能,早期发现并发症:(1)观察造口部位的颜色、大小、是否水肿、有无出血,早期发现异常。
(2)观察造口周围缝线,缝合线有无脱落、有无出血或化脓,早期发现皮肤黏膜分离并发症、感染。
(3)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瘙痒、疼痛、发红、糜烂、变色,早期发现造口周围皮炎情况。
(4)观察造口袋的使用情况,造口底盘的溶解状况,有无渗漏,确认造口袋的安全性,把握更换的频率。
(5)观察造口袋里的排泄物,检查有无黏液、血液,有无排气、排便;检查排液量及其性状,掌握肠道功能的恢复或尿路排泄功能的情况。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做好病情及治疗的解释和说明。
配合自我护理的进程,就患者自身必须做的事项进行具体说明。
5.准备私密和光线充足的环境。
调节室温,避免患者受凉。
6.准备物品。
1只一件式开口造口袋或1套两件式造口袋(底盘和造口袋)、便袋夹(必要时)、剪刀、造口量度表或刻度尺、清水或温水(约200mL)、擦手纸、2只弯盘或垃圾袋、垫单(必要时)。
7.指导或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更换造口袋时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由护士更换时,患者可取仰卧位;一般饭后2〜3h内不更换造口袋。
人工造瘘口的护理记录

人工造瘘口的护理记录
1.观察造口有无异常,正常的肠黏膜是先红色;保持造口清洁,用生理盐水或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造瘘口。
2.指导患者用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用温纱布或棉绸由内向外清洗,并在造口周围涂造口粉,保护造口周围皮肤。
3.日常沐浴洗澡指导:使用有底板的造口袋,只要在底板与皮肤接触处封上一圈防水胶布即可安心沐浴。
4.生活指导:首先嘱病人应检查造口袋是否封闭,有无渗漏,并排除袋内排泄物,造口袋内排泄物满了三分之一,应及时倾倒。
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造口受压。
5.嘱病人衣服要柔软舒适,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健康指导
1.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的各种慢性炎症及癌前病变
2.根据病人情况调节饮食,保肛手术者应多吃新鲜蔬菜、睡过,多饮水,避免高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参加适量体育锻炼,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自我封闭,尽可能融入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中。
4.加强对患者家属的造口护理教育,以协助患者提高造口护理能力。
5.让病人掌握人工肛门袋的应用方法。
用肛袋前应先以清水将周围皮肤洗净,肛袋松紧适宜,随时清洗,避免感染和减少臭气。
6.术后三个月忌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以免损伤吻合口。
肠造瘘口的护理记录书写范文

肠造瘘口的护理记录书写范文英文回答:Ostomy Care Log.Patient Name:Medical Record Number:Date of Surgery:Type of Ostomy:Colostomy.Ileostomy.Urostomy.Ostomy Appliance:One-piece appliance.Two-piece appliance.Drainable pouch.Closed pouch.Ostomy Care Routine:Daily:Inspect the ostomy site: Look for any redness, swelling, or drainage.Clean the ostomy site: Use warm water and gentle soap to clean the skin around the stoma.Change the ostomy appliance: Follow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changing the ostomy appliance.Document: Record the date, time, and any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the care.Weekly:Inspect the stoma: Look for any changes in the size, shape, or color of the stoma.Check the fit of the appliance: Make sure the appliance is fitting properly and not causing any skin irritation.Check for leaks: If there are any leaks, adjust the appliance or change it to a different size.Document: Record the date, time, and any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the care.Monthly:Assess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ostomy: Consider the patient's overall health, diet, and any complications thathave arisen.Document: Record the date, time, and any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the assessment.Additional Notes:Diet: The patient's diet may need to be adjusted to manage the output from the ostomy.Skin Care: The skin around the ostomy site should be kept clean and dry to prevent infection.Emotional Support: Patients may need emotional support and counseling to cope with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of living with an ostomy.中文回答:肠造瘘口护理记录。
肠造口的术前护理

肠造口的术前护理肠造口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肠道疾病的手术,在术前护理方面非常重要。
术前护理能够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以下是肠造口的术前护理内容。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肠造口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患者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患者还需停止服用一些特定的药物,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以减少手术出血的风险。
2. 皮肤护理在手术前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进行皮肤护理。
特别是对于患有皮肤病变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皮肤的清洁和护理,以减少手术后感染的风险。
患者需要每天洗澡,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洁皮肤,特别是在腹部和骨盆区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营养支持在肠造口手术前,患者需要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的创伤和恢复过程。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4. 肠道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以清空肠道,减少手术中的污染风险。
肠道准备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制备两种方法来进行。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肠道准备,并注意减少食物残渣和粪便的残留。
5. 心理护理在肠造口手术前,患者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的焦虑和紧张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患者也可以通过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来缓解焦虑和紧张。
6. 家庭环境在手术前,患者的家庭环境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准备。
家庭成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家庭需要提前准备好医疗用品和生活用品,以便术后的康复和护理。
7. 手术教育在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手术教育。
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和风险,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
患者需要了解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过程,以便做好心理准备。
肠造口护理常规

肠造口护理常规相关知识1 肠造口是由于疾病治疗的需要,重新构建的一个排出粪便的人为肠道开口。
2 肠造口根据解剖部位分为空肠造口、回肠造口、结肠造口(横结肠、乙状结肠);根据时间分为临时性造口、永久性造口,根据结构分为单口造口、襻式造口与双口造口。
术前管理1 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如年龄、性别、应对适应能力、自我形象、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等)和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2 借助造口模型展示造口类型、外观、排泄、在腹部的位置,向患者及家属展示造口袋及附件产品,介绍单件式造口袋及双件式造口袋的优缺点及应用。
3 术前1天行造口定位3.1造口应位于腹直肌内,一般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内1/3处,腹腔镜手术患者可与主管医生共同决定,可使手术操作口与造口位置重合。
3.2应使患者自己能看见造口,并位于腹部脂肪层的顶点,无皱褶处,远离疤痕,面积足够贴袋。
3.3非专科病房可请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访视。
术后管理1 术后第1~2天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如何观察造口外观和排泄物;造口袋夹子的使用和造口袋排空方法,造口袋内排泄物满1/3时应予排空;向患者及家属提供《造口宣教单》,准备好更换造口袋的用物(专用的剪刀、小毛巾和脸盆等)。
2 术后第2天在此向患者和家属展示造口袋,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3 更换造口袋3.1第一次更换造口袋的时间:术后第3天,襻式造口支撑杆放置约7~10天行第二次更换时遵医嘱予拆除。
3.2评估患者的参与意识,确定术后照料者,鼓励患者和术后照料者学习造口袋的更换和注意事项。
3.3更换步骤及注意事项(详见造口袋更换操作规程)。
4 造口并发症观察及处理4.1肠造口缺血坏死:正常的颜色应呈粉红、湿润状,如同口腔内部的黏膜组织,若有变紫变黑表示有缺血状况,需立即联系医生及时处理。
4.2造口出血:少量出血用棉球或纱布稍加压迫即可止血,出血多时应请及时联系医生。
4.3肠造口狭窄:轻度狭窄可用手指每日扩肛两次直到能插入食指第二节为止,重度狭窄则需手术处理。
回肠造口还纳术手术记录

回肠造口还纳术手术记录
病史:患有结肠癌,曾接受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但病情一直未能得到控制。
术前准备
患者于入院后接受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腹部CT等。
经过评估,患者被诊断为晚期结肠癌,肿瘤已经侵犯了肠道壁,导致肠梗阻和腹泻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情况,我们决定给他进行回肠造口还纳术。
手术过程
1. 麻醉: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痛和舒适。
2. 切口:在患者的腹部进行了横向切口,大约有10厘米长。
3. 探查:手术医生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进行了探查。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的结肠已经被肿瘤侵犯,需要进行切除。
手术医生进行了结肠切除,并在回肠和横结肠之间建立了一个回肠造口。
4. 连接:接下来,手术医生将回肠造口与横结肠进行连接,以确保粪便可以顺利通过。
5. 缝合:手术医生进行了缝合,以确保切口的愈合和术后恢复。
术后恢复
患者在手术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和治疗。
在术后的第二天,患者开始恢复饮食,并逐渐恢复了体力和精神状态。
患者在术后第七天出院,接受了术后随访治疗。
结论
回肠造口还纳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在术后,患者需要接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以确保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造口术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既往史。
2、评估患者腹壁情况,术前肠造口初步定位。
二、护理措施
1、造口开放前的护理: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注意观察有无肠段回缩、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
2、保护腹壁切口:结肠造口开放后给予粘贴造口袋,保护切口,避免切口被大便污染而导致感染发生。
3、正确使用造口袋,保护造口周围皮肤: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件式或二件式造口袋;②定时更换造口袋,避免渗漏,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现象。
并对症处理;③教会患者或家属造口袋的使用方法及技巧,鼓励自我护理。
4、饮食指导:①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油腻饮食以防腹泻;②避免进食胀气性或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③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少吃芹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阻塞造口。
5、预防人工肛门狭窄,扩肛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直至正常。
6、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逐渐
适应造口并恢复正常生活,参加适量运动和社交活动,消除其顾虑。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教会患者或家属造口袋的使用方法及技巧,讲解造口产品的类型及使用方法。
2、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造口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四、注意事项
1、做好造口周围皮肤的准备。
2、应用温水或温和的清洗剂清洗造口及其周围皮肤,不宜使用消毒液。
3、裁剪底盘时,注意大小适宜,一般比造口大1-2厘米。
4、粘贴造口袋前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爽,将皮肤撑平后粘贴,然后按压粘胶数分钟以加强黏附力。
5、造口周围皮肤若存在凹陷、瘢痕或皱褶,可用防漏膏或防漏条将凹陷或瘢痕填平,再粘造口袋。
贴袋后平卧30分钟,待粘贴牢固后再活动。
6、避免频繁更换造口袋或强行剥离造口袋粘胶而造成皮肤机械性损伤。
7、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⑤因疾病或治疗而出现某种症状时,记录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处置及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并记录。
4)抢救患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5)及时打印重病护理记录并签名。
护理查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