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分析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学校作为人类综合性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将现代建筑理

念和人性化设计融合,能够使学生的成长需求得以满足,其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现代理

念融合的意义,然后就如何就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现代理念融合的要点进行探究,以此为提高学校建筑设计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建筑美学;人情化;融合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有的学校建筑设计过于死板的现象,且建筑设计缺乏

人性化,这就导致学生体会不到建筑的美感,且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相符。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师认识到在建筑中渗透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其能使人的内心情感表达需求得以满足。将现代理念渗透到学校建筑设计当中,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效果与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了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现代

理念的融合,以此为学校建筑设计者提供一些参考。

1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现代理念融合的意义

建筑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有很多的建筑设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

内涵,如,祠堂、伟大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建筑设计具有独特的美感,且能够

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的场所,它的建筑设计也需要注重

美感,与此同时,需要将人性化渗透其中,以此满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求,

因此,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现代理念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够为学生舒

适与温馨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获得依赖感与安全感,且有助于保证学校教育活动

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其在知识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教育质量

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学校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说明

了校园建筑有着人情化特点,人们在使用校园建筑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如,阶梯

教室的使用,其需要人性化解决。在校园建设设计中融合现代理念,能够满足学

生日常活动需求,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建筑视觉层次的美,且在历史传承教育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校园建筑设计中应当充分体现建筑现代理念。

2建筑现代理念的融合

2.1设计目标的科学制定

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在将建筑现代理念相融合,应将设计目标科学制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中小学的地理情况,还要对环境、人文及建筑

统一予以重视,需要将时空、使用者之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有效解决。另外,在

实际设计中应保证实现建筑主要功能,还要对环境、资源利用率予以重视,在设

计过程中应将教书育人的设计原则落实到位,以此使建筑设计满足学生日常活动

需求。还需要注意校园建设亲切感、亲和感的增强,使学生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得

以增强。

2.2功能布局的和谐美

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将学校功能放在第一位,因此,学校建设设计应将

有限的空间利用起来,将死板的建筑布局予以改变,体现功能布局的和谐美。通

过合理的利用校园空间,使学校教育活动展开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使学生的日

常生活需求得以满足。以重庆树人小学重建项目为例,其在空间布局中,最大化

集约用地,尽量腾出绿化活动场地。将运动场等室外活动空间放置在邻街侧,形

成街道与教学区的缓冲空间,减少街道噪音对教学空间的影响,使教学区形成相

对安静的环境,同时运动场地作为街道空间的延伸,使得街道更加开阔,视觉感

受更佳。

3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的要点

3.1教学中主体建筑的设计

(1)建筑主朝向需要和本地区的最佳朝向相符合,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中,对

宿舍、教室、办公区域以及阅览室的朝向要求是比较高的。设计师需要根据各个

不同的功能主体,结合基地所处地理位置,提出合理适用的规划布置方案,保证

日照充足的同时,还要使建筑物的通风、采光、隔热、隔声等需求得到满足。例

如宿舍的位置规划,尽量避免和主校门靠近,体现动静分区,营造宿舍安全、安

静的休息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对于教学楼设计,现阶段中国普遍采

取矩形教室的设计形式,其净深通常采用6.9~7.8m,而长度通常采用8.8~9.6m。

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与当地的光照特征相结合,外窗设计要符合规范有关窗地面积

比要求等。

(2)对于建筑中日照间距、防噪与防火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精心设计。而且

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方案需要与校园周边条件相结合并对防噪的距离实施设置,教

室的布置满足规范关于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小于2h以及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

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小于25m等要求。另外,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严格实施防火间距要求。

(3)主体建筑空的间设计需在满足上述建筑物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和城市规

划以及校园的功能分区相契合,重视与现实校园现状条件结合对于照明系统、给

排水系统、防雷系统、环境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实施设计。

3.2单体建筑设计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面讲究运用灰空间的设计方式对建筑内外的空间界限

进行弱化与虚化,使得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构成灵动的整体,且建筑内外一致协

调得到实现。经过灰空间的设计,能够使得中小学建筑内外空间的隔阂被有效消除,对内外空间进行有效柔化,例如以楼梯、连廊、立面开洞以及步行桥等多种

形式对室内外的空间进行有机的连接,使学生感到丰富多彩的空间体验,在建筑

空间的层次感增加同时,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潜移默化培

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具体设计策略如下:教学楼的端头位置设置

相应楼梯间,利用敞开式方式实施设计;各个单体建筑连接位置实施扩大化半敞

开的处理方式或者是利用平台实施连接,使得单体建筑间有效的连接增加;为方

便学生的活动,对走廊活动平台进行设计时,应当采取敞开式的空间构成方法,

使学生的活动空间能够扩大,打造出流动的活动空间。

3.3构建流畅的交通流线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目标在于能够更好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而且中小学

校园使用人数是比较多的。所以,设计畅通的交通路线是极其关键的,而且与学

生有序的通行以及学校活动正常的开展具有直接关联。总的来说,中小学中建筑

空间无论建筑单体内部的交通流线还是学校内各建筑之间的交通流线都应该是简明、直接与通透的,以确保各种人流能够有序顺畅通行,包括设置相应安全通道,保证在紧急情况时学校师生能够及时安全地疏散。在中小学的上下学时间是人流

比较集中的时间段,需要确保学生能够顺畅有序进出校园,避免学生滞留在校内

或是生活区域,对学校师生的通行造成影响,确保师生能够及时入校。除此之外,为确保学校食堂与总务室等的正常运作,设施用品以及食材等应该设置专门运输

通道,这个运输通道避免处在校内的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域,以免对学生

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用设计规划手段有效避免运输设施和食材机动车进入学生的

学习与生活范围内,为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学习条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和其他建筑设计相比,中小学的建筑设计需更多融入健康、人文

与绿色的设计观念,需设计师更加精心进行设计,创作出人性化、生态性以及现

代化的校园空间,彰显中小学建筑的时代特征,使校园建筑设计能够与中小学的

教育行政、教学需要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华乃斯,张宇.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中小学教学空间模块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10):60-62.

[2]张涛.当前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77-78.

[3]江磊.对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设计研究的思考[J].居业,2015(10):46-47.

[4]杨建德.对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设计研究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178.

教学楼平面设计分析(精彩7篇)

教学楼平面设计分析(精彩7篇) 教学楼平面设计分析篇一 题目: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是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构造方法,研究确定建筑方案,完成建筑设计的平、立、剖面及细部构造图的绘制,并编写设计说明,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和锻炼学生设计、绘图、编写说明和表达设计总图的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课程,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题目要求: 1、工程名称:某中学教学楼 2、工程地点:郑州市拟建位置详见附图 3、建筑面积及层次:4000-5000m2,层次为4-5间,局部可为6层,层高为3.4-3.6m,底层可为3.9-4.2m,阶梯教室层高4.6-4.8m。 4、功能要求:教学楼主要由教室和实验室组成,教室的采光要均匀,通风要好,教室与教室间、教室与走廊间要有良好的隔声条件,对音乐教室的隔声要求尤其要高,多功能大教室可考虑按电化教室及职工会议室设计,试验室地面要耐酸碱,墙面要做1.2-1.5m高的墙裙,室内有上下水管、污水槽及洗手盆;接电源,并设有准备室。 (1)标准班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一个教室)18个,每个50人(65-72m2)。 (2)实验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5个(72-96m2)。 (3)电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4个(72-96m2)。 (4)阶梯教室(兼电教室)约150-200座1个。 (5)音乐教室:约100座1-2个。 (6)图书资料室:约80-100m2,3个(包括书库)。(7)教研室:单开间或二开间,每层设2-3个。 (8)各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个,卫生间设前室,面积及数量按国家规范确定。 (9)底层设大厅,面积按规范规定,其他层设过厅,门卫值班设在大厅内,可设阅报栏。 (10)屋面为上人屋面。 (11)结构形式:框架或混合结构。 (12)建筑设计时,应重视防火问题。 教学楼是建在330×450m的新建校园内,建筑立面造型及外装修力求朴素大方、活泼开朗,明快富有生机。 (三)生活服务设施: 由于场地比较开阔,考虑生活设施,要求在适当位置设计面积为350-400m2的餐厅,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或部分框架结构,横向总跨为15-24m,纵向总长为20-30m,并设餐厅、厨房、库房、锅炉房等。 (四)建筑标准: 1、建筑等级ⅱ级。 2、防火等级ⅱ级。 3、采光等级ⅱ级。 (五)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中小学校建筑中的建筑安全设计

中小学校建筑中的建筑安全设计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文章通过案例结合中小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分析学校设计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减少、避免隐藏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安全,打造一个绿色、安全校园环境。 关键词:学校;疏散楼梯;栏杆;玻璃 引言 学校的安全设计是中小学校设计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安全设计从大到小可以包括区域安全、总体安全、单体建筑安全。本文结合笔者的具体实践及社会上发生的具体案例,同时围绕国家、地方建筑规范,针对中小学校的安全设计试做论述,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下面主要从区域安全、总体安全、单体建筑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中小学建筑安全设计的原则分析 第一,科学性原则遵循。对中小学的建筑安全设计就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在这些合理性的原则遵循下,对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质量才能有效保证。首先要能注重科学规划的原则遵循,这是建筑设计的质量保障基础。学校的建筑建设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的重要场所,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就要能从多个层面加强考虑,在设计中要能够周密的规划以及科学性的取舍。在建筑设计方面能够遵循最新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建设标准等,在科学性的规划设计方面,才能真正有利于设计的质量水平提高。第二,精细化原则遵循。对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的原则遵循,由于建筑设计是系统化的工程,实际设计中就要能考虑到方方面面,只有注重精细化的设计,才能保障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在设计中不只是要能够对设计的安全性得以保障,还要能够将创新性得以体现,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学生的关爱在建筑设计环节得以体现,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三,安全性原则遵循。中小学的建筑设计方面,对安全性的设计原则要充分遵循。学校建筑属于公共性建筑,并且和政府办公以

当前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摘要: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设计与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体制 息息相关,学校设施、环境会对周边环境、交通及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等产生长 效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如何将个性化、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融入到中小学 建筑设计中,以确保中小学建筑能更好的展现时代风貌,值得业界引起重视。为 了与教育发展相适应,本文对中小学设计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中小学设 计的新探索。 关键词:新时期;中小学;设计规划 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为了满足学校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理念和 模式的趋势指引,创造出适应现代中小学教育变革的建筑已成为新世纪中小学建 筑设计的重点。建筑空间进化为学习空间,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观念和综合能力具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当代中小学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各种教与学活动的物 质需要,还要赋予学校环境人文性和艺术性,这为中小学建筑设计带来了一系列 挑战。 1我国的中小学建筑设计问题 1.1 中小学校的建设标准较低,规范相对滞后。 我国中小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依旧停留在工业社会对于学校建筑的要求——满足大规模集体授课。相对信息时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具有很大 的滞后性。这导致很多设计理念在规范的限制下无法实行。 1.2 学校的布局安排不够合理 一般入学会选择老城区进行入学,这就造成老城区交通压力以及就学的压力 非常大,在这一定情况下会使交通非常不便捷。存在这种问题的主要因素为老城 区的布局规划不够合理,很难与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导致学区周围存在拥堵的 交通问题。 1.3 用地规划较为紧张,学校功能不健全 现今,城市建设之中的土地资源比较缺乏,再加上非常多的建筑开发以及老 城区改造就使学校规划用地较为紧张。在确保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活动空间以及 绿化空间极大减少,学校环境比较单一,空间没有层次性。这也是建设标准较低,导致规划用地不足而造成了设计中的各种不合理。 2现代中小学建筑设计理念 2.1 重视资源聚集 从学校研究角度来说,图书馆已成为多功能的知识资源聚集中心,其在建筑 位置上也呈现聚拢、靠近状态,以实现知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的。另外, 中小学逐渐呈现合并的现象,图书馆、少年宫,辅导机构等在学校周边环境不断 产生,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资源聚集的特点。 2.2 多维度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注重发展的质量;实现教育的持续进步。从中 小学建筑设计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按照可持续性的原则进行设计,具体表 现为:①能源消耗量巨大,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环保,多数为高耗能材料;②学 校建筑设计并未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③近年来中小学班级建设规模扩大,而生均面积未扩大,盲目建设使得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利于促进建筑的可持 续发展,也不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1 定义及类型 1、中小学校 中小学校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 完全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非完全小学: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 初级中学: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高级中学: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 完全中学: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其中,1年级~3年级属义务教育。 九年制学校: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2、每班人数 2 总体规划 1 场地 1、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2、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m。 3、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 2 用地 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1)、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 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 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 (2)、体育用地 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和场

浅谈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构思

浅谈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构思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工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学校是一个地方,一种互动的场所,在由过去的私塾到今天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校园的转变过程中,学校建筑的形式在演变,空间的形态在变,但其教育与传承、交流与共享的本质不变,学生在这里学习、成长、交流、分享、运动、嬉戏,先贤的精神与文化也在这里渊源流传。学校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以及服务人群的特殊而呈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建筑总体呈现出简单、便利的特点,没有过多的修饰,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和老师,方便其学习工作和生活。校园建设是一个软硬件设施相互配合的工程,设计师应努力在规划设计中让软硬件设施相互协调,要保证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特别是要了解对所设计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才能设计出适应未来发展的教学建筑和教学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分析了东北的某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的特点,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构筑流畅的交通路线,以及功能分区明确的校园规划设计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构思,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 【关键词】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设计构思 1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设计工作,中小学综合建筑的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项目概况 东北的某中小学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在吸取国际先进教学元素的前提下融合国内教育现状,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我们将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分别布置在南北两端,在它们的中间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广场。然后我们把九年一贯中小学中低年级和高年级可以共享的设施趣味的安排在了广场当中,另外一些利于贯彻现在的素质教育方针的设施也布置在这里。使这里成为整个校园的中心。这里是孩子们拥抱自然的场所,或躺、或坐、或憩、或戏。这些与自然亲近的室内外空间的穿插,可激发自发性的多样交流方式。 场地北侧为宽30米的城市主干道,其他两侧为城市次级道路,西侧规划用地为多层住宅。整个场地在近400米长度的南北向上有7米高差,北半部坡度较缓。 场地优势:基地轮廓方整便于设计,周围交通便利。 场地劣势:北侧为冬季寒冷受风面,并受繁忙交通影响。 综合以上,我们将学校的主入口布置在基地东侧,面向低层住宅,以取得更宽敞的出入口空间感觉,这样还避免了北侧干道的拥挤交通。新的入口后退城市道路布置,为学生的集散和家长接送子女提供了便利。 3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的特点 3.1教学空间的灵活设计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的进行改变。为了更好的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学校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改革到如今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识文断字还要会做人做事,并把理论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传统的教室设计的比较死板,师生之间的沟通受到阻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互动,而不能主动去学习。所以教育的改革不能从单一方面考虑而要从教学方式、内容以及时间等多方面考虑,而且还要能够适应场地并且能够很好的利用。

中小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浅析-6页精选文档

中小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浅析 引言 汶川大地震中,中、小学教学楼的倒塌触目惊心,众多师生遇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分析和总结其倒塌破坏的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和提高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设计水平,保证地震中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结构设计师的责任和使命。笔者对已完成的相似项目进行整理,针对中、小学教学楼建筑特点,总结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讨论。 一. 概述 中、小学教学楼(以下简称教学楼)一般有教室、实验室、音体室、计算机室、活动室、办公室等教学用房,很多方案中设有风雨操场、阶梯教室等大空间教学场所。教学楼建筑平面布置形式有外廊式和内廊式,高度一般为3~4层,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形式。外廊式为双跨布置即大跨教室、小跨走廊(早期多为单跨加悬挑,因结构抗震不利,不宜采用);内廊式一般以内走廊或回形(中空)走廊连通两侧教室,外廊形式采光、通风性能较好,但其抗震性能不如内廊式多跨结构体系。 二. 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结构抗震设计应注重“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着眼于提高建筑物的总体抗震能力,从总体平立面布置到细部薄弱部位加强,从理解设计规范要求到正确分析计算结果,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加强抗侧力构件的延性设计,以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中建筑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要求,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值得一提的是,

地震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特点,实际地震烈度往往高于设防烈度,而目前的建筑抗震设计理论还不够严谨,所以不能过分的相信和依赖计算机软件,不能认为只要计算结果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设计就算成功。结构设计师必须正确判断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切实贯彻“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理念,遵循相关规则,严格执行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和规定,才能实现其抗震设防目标,保障地震中生命和财产安全。 教学楼同其它类建筑相比人员密度高、活动频繁、流动量大,且中、小学学生自救能力比较差,一旦遭遇地震灾害,会引起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其次,建筑师往往贯彻开发商意愿,追求建筑的新颖与奇特,设计出不利于抗震的建筑平立面及屋面飘架造型,因此,在教学楼设计过程中以下几方面需特别注意: 1. 抗震缝设置 结构专业应尽早介入配合建筑方案,根据体型复杂程度、平立面不规则特点,在适当地方设置防震缝,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前提下,改善平立面规则性、整体性指标。 2. 平面布置 教学楼中阶梯教室、风雨操场、图书资料阅览室等教学场所有别于普通教室,表现在空间分隔、净高要求不同,荷载差异较大,各功能房间如随意布置会造成建筑物沿高度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不均匀,在刚度差的楼层形成抗震薄弱层,对抗震不利,所以在同一抗震单元内房间使用功能尽量相同,每层的建筑平面布置相似,避免错层、转换等复杂结构形式,建筑物沿竖向刚度做到均匀和等强,有利于建筑抗震。教学楼平面布置还应避

浅析当代学校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应用

浅析当代学校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学校是一个互动的场所,担负着教育与传承、交流与共享的重要使命。从过去的私塾到现代化、信息化的校园,学校建筑的形式与空间的形态不断变化,但其价值与意义却历久弥新。在学校里,学生不仅学习成长,更能够交流分享、 运动嬉戏,感受先贤的精神与文化。学校建筑的设计也因其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 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总体简约便利,无过多修饰,旨在为学生和 老师提供便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发展与应用; 引言 随着国家对国民教育的重视日益提高,教育地位得到普遍提升,国家和社会 对教育软硬件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在了解学校建筑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还需 要考虑到各学校的地理环境、需求和特色,关注建筑与人情感的互动、建筑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建筑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提 高资源利用率应成为核心,而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各种综合利用方式也应 得到充分重视。这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决策,也是呼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 形势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重要措施。这一决策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 1.当代学校建筑的基本设计理念 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相联系,我们可以得知,教师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相匹配了。当今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学 校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全面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好的教师就是兴趣,因此, 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场所已突破了传统的学习限制,从教室向教室外转移;在课 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小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doc

中小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轻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娱乐机会,培养学生在不同班级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中的交往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显然,教育空间的发展在教育的和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校的教育空间也正在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而向着授课空间与其他各功能空间的融合发展。 ﻭ式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学建筑特点ﻭﻭ 1小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ﻭﻭﻭ在教学空间最重要的教室空间处理上,我国分班式教学模式下的国内小学教室课桌椅布置往往占据了教室的整个空间,忽视交流空间以及学生展示空间对于学生成长交流的重要性。而式教育模式下的学校的教室空间则具有较强灵活性和多元性,如千叶市立打濑小学校,秉承着教育追求交流无障碍的教学理念,全式的教室空间都围绕着庭院设计,无形中为学生教师的相互交流创造了空间).在音乐教室、活动空间、实验室等设计上多采用大尺度天窗,侧向采光,移动式隔墙,功能性家具,使得各个功能空间的性和连通性大大增强。较之传统的封闭式教室,式空间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用具、学习材料,能够为学生营造具有激发性、美感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长期持续性学习活动的场所及休闲、娱乐的空间.分班式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教室空间设计大可借鉴其特点,将教室进行有机的分割,如加些隔断,布置些可移动的桌椅,以创造出不同空间的组合形式,使教室空间的氛围充满乐趣。并且在教室侧向开窗设计时,关注学生,使其能更好地进

行交流,而不仅仅只是对采光通风加以设计.在流线的设计上立打濑小学也非常善于变化,功能性走廊的空间设计使流线与功能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各功能用房以廊道相互连通,流线便捷.室内外各式的楼梯布置与各个功能用房的水平流线合理组织,使得空间上的联系更为紧密,流线更具有指向性。三个教室内各异的环形流线与桌椅布置相互统一,满足了师生在进行不同教学内容时的需求。国内小学在设计教室活动流线时往往设计成数条纵向流线,学生教师交流过程中因为流线的单一死板显得颇有距离感.在小学教室的流线设计时应该多采用模块式、马蹄式、方形或圆形等排列。通过桌椅的不同组合形式淡化“黑板一讲台”的空间中心感,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向对话走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材料、学生个体与教师的度对话,为学生在教室里流动与交往提供环境保障。 2中学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岩出山町立岩出山中学校全敞开式的设计使得教室仿佛以被服务主体的角色被各类服务用房所包围,让学生不受空间的,自由地进行交流学习。它实现了教室与教室之间的半连通、教室与走廊空间的全连通。这种连通关系主要通过班级教室的移动性软墙得以实现,其最显著的优势就是打破了原有班级教室空间的固定化和封闭性,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班级教室内部。式学校从教学环境的显性特征上看,打开了教室与走廊之间的墙壁,实现了教室走廊的,了年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水

安全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解析

安全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解 析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学校建筑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敏感的焦点,在创造出一个人性化、个性化的校园空间同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行为的特点,从设计角度减少隐藏的危险性,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安全的校园环境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关注。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如何在满足国家规范、方案设计理念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因设计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设计师思考和探索的。本文就安全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校;安全;设计要点 引言 学校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做好建筑质量的把控,还需要做好空间组合的探索,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为学生的活动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多元化、实用性已经日渐成为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学校建筑的优化设计同样不能忽视空间组合的灵活应用。 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特点 (1)建筑立面形态的设计特征。在经济因素影响下,我国传统中小学校的建筑在立面形态设计上比较缺乏创意,一般习惯采取单一平面机械排布的方式,通过混凝土、涂料、瓷砖等方式装饰,虽然保证了经济安全的优点,但在美观与艺术性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不仅缺少个性化的审美特征,导致学校的人文气息与文化厚重感难以体现;而且学校建筑与周边环境并未形成和谐统一的状态,破坏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方案2024年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工程,涉及学校教学、生活、 活动等各个方面。设计规范方案是为了保证学校建筑的安全、舒适、实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而制定的。下面是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方 案的一些建议。 首先,在教学区的建筑设计上,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和需要设置教室、 实验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等。教室的设计应符合教学需要,包括适当 的采光、通风、隔音措施,合理的座椅和桌面高度,以及充足的空间布局。实验室应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例如防火、通风等安全设施。图书馆应保 证宽敞明亮,配备适当的书架和座位,便于学生的阅读和学习。 其次,在生活区的建筑设计上,应包括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和操场等。宿舍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和舒适,提供适当的床位和储物空间,并设置防火设施和安全通道。食堂的设计应符合食品卫生和供餐需求,包 括灶具、餐具和储存设施等。浴室的设计要保证通风良好,提供热水设施,并符合卫生要求。操场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和多功能性,为学生提供良好 的运动环境。 此外,还应考虑到学校建筑的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学校建筑的功能 布局应合理,便于学生和教职工的日常活动,例如设置行政办公区、教师 休息室、学生活动室等。交通组织应考虑学生和家长的出行需求,设置足 够的停车位和便捷的交通通道,确保安全和顺畅。 在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上,应注重环保和节能。选择符合国家相关 标准的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选择节能设备和采取节能措施,例如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学校的 能耗。

总之,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生活和活动等多个方面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实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教学的开展。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研究 刘清源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研究刘清源 摘要:自古以来,学校就是教学育人的地方,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 习和生活,因此,在设计中小学建筑时一定要注意校园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本篇 文章从现代中小学建筑设计的理念入手,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建筑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理念;设计要点; 引言: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 成长至关重要。想要校园文化蓬勃发展,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效 率有所提升,就需要有良好的校园建筑基础。当前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人们应当不断提升思维认知,让思想和时代同步,将 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运用到中小学的学校建筑设计当中,让中小学建筑更加多 元化。 1 现代中小学建筑设计理念 1.1 重视资源聚集 从学校研究角度来说,图书馆己成为多功能的知识资源聚集中心,其在建筑 位置上也呈现聚拢、靠近状态,以实现知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另外,中 小学逐渐呈现合并的现象,图书馆、少年宫,辅导机构等在学校周边环境不断产生,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资源聚集的特点。 1.2 绿色设计理念 当前来说,绿色理念也在建筑设计当中有着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中小学校园 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所以绿色理念对于中小学校园建筑的设计布局非常适用。 在绿色设计理念之下,应当合理利用资源,尽量建设污染排放,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具体来讲,就是加强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度,在建筑周围设计原生态系统 环境。和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中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进行中小学 学校建筑规划时,要通过合理的资源设计和利用方案,让建筑和空间有足够的舒 适度,让校园环境保持在空气通常、温度适宜的状态之下。 1.3 归属感 归属感的一重要个属性来自于人对物的识别程度,主要包括气味、色彩以及 声音的识别,熟悉的物质自然识别程度更高,且归属感更强。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识别感主要依靠色彩的尺度把握,这一点对是在校师生产生归属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不同的使用要求下,学校建筑设计人员应尊重当地的建筑文化和环境,努力营造出具有归属感的中小学建筑。 1.4 动态设计理念 对于中小学校园建筑的设计规划来说,动态设计可以让校园环境更加灵活多变,符合校园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和其他的建筑物不同,校园建设独有的发展机 制和发展规划,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前来说,校园建设呈现 总体结构的发展态势,所以说,了解自身环境条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利用,利 用动态的设计理念,展现校园空间的多边形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2 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的要点 2.1 严格按照规范开展中小学建筑设计 中小学的建筑安全设计应严格遵循国家规范,并满足关于校园安全的规定, 并应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目前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规范相对滞后,目前的依

关于学校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学校建筑设计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地位不断地提升,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软硬件投入。教育也迎来了它从未有的春天,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工作者,也接触到了更多的学校建筑设计的任务。现在就学校建筑设计引发的一些思考,结合自己工作的一些实际工程安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学校建筑;建筑设计;节能设计;思考 1学校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及实际情况分析 1.1中小学校建筑的规模及布点 一般小学为六年学制,正常情况下分为12班、18班、24班等。中学分为18班、24班、30班等。学校的布点应根据各区、居民点及小区规划人口数量,均匀合理布点。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选择学校校址应考虑周围环境安静、卫生、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有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中小学校建筑总平面布局:学校用地由校舍建筑用地、体育活动用地、实验及绿化用地等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布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明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和影响。校舍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组成。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及体育活动室几部分组成。普通教室是教学用房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教室的设计不仅要有足够铁面积,而且座位布置排列应合理。教室应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但要避免阳光直射。教室应有良好的声环境,避免外界噪声的影响。教室还应有良好的室内温度要求,夏天有良好的通风,冬季有采暖和换气设施。中小学建筑的实验室和各种专业教室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充分满足不同功能使用的各种需要来布置平面及各种设备。 1.2高等学校建筑 高等学校有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等三类。高等学校的总平面布置主要应考虑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环境优美,且要考虑发展用地。高等学校分为教学中心区、科学研究区、体育活动区、实习工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六大部分。教学中心区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校区核心。校区主体建筑可以是教学主楼,也可以是图书馆、科研中心等部分。高等学校教学建筑主要包括一般性教学建筑,主要指普通教室及公共教室。专业性教学建筑,主要指各种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科研性建筑、实习工厂等四部分。图书馆建筑是高等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设计要突出使用功能,宜采取开放型布局,以开架阅览为主,同时应考虑图书馆工作自动化、图书借阅、阅览现代化设备的发展趋势,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分析

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民众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提升,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成绩,更关心孩子的成长。学校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为学生活动成长提供重要 场所。想要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建筑设计的需求,敢于 创新设计,让学生能够得到多样化发展,学会独立的思考。本文将结合陈景润实 验小学富兴校区的的设计,讨论如何设计学校建筑,让建筑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 可行性。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功能;创新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展开其他活动的重要场合,同时学校的布局和建筑的设计 也是学校教学风格、校园精神以及校园文化的体现。当前人们不止关心学生在学 校学习条件如何,更关心学生能否在学校展开充分的课外活动,良好的建筑设计 能让学生身心良好发展。因此学校建筑设计成了近些年人们关注的重点,学校的 建筑设计能够将学校人文特点展现出来,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学校 的人文气息,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当中,对学生自由健康的成长 有着很大帮助。 1. 学校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1. 教学空间灵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这就对课堂设计提 出了更多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校要积极探索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例 如探索式教学、合作教学、信息化教学等等,这就要求教室能够有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开展这些新型教育活动。当前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是信息化教学,多媒 体技术设备在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需要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等诸多设备,因

此在进行学校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教室的功能性和空间,为有效的开展以信息化教学为首的多种新模式教学提供条件。 1. 人文气息浓厚 学校建筑承载着无数学子的记忆,其显著特征便是浓厚的人文氛围。学校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应该着重将一些文化元素进行突出表现,使得学校建筑和其他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除了教室之外,校园的公共区域是给学生们进行活动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们交流学习和情感的时候都要借助公共区域进行,因此,校园建筑设计同样应该重视这些位置,用人文口号和文化雕塑将这些位置进行充实,使得学生在校园内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渗透。学校建筑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特性,将人文理念融合到建筑当中,使得学校内的人文氛围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学校的教育功能得以体现[1]。 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多使用一些充满人文气息的元素,可以让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让学校建筑设计的设计水平得以体现。在审查学校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理解学校所需求的人文氛围,保证设计文件在进行实际建设的时候,能够将这些特点体现出来。 1. 生态设计特征显著 当前生态设计理念已经成为设计建筑群时必须要贯彻落实的理念,设计学校建筑也不例外。从本质上来讲,进行生态化设计和进行创新设计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加强生态化建设能够为校园建筑创新设计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护理,是未来校园建筑设计中重要的方向。对于学校来说,体现生态设计理念的地方就在于如何让学校建筑能够更高效的利用自然能源和资源,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如何做好校园建筑的节能环保,让建筑的节能效益能够提升。 1. 学校建筑设计工作的原则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中小学建筑是基础教育的载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空间,是青 少年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活动空间,新时期的校园设计要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与创新能力的观念,去设计更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建筑设计,除 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 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 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关键词:学习空间;发展空间;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功能、技术与艺术 对于校园建筑设计而言,人文层次是高于物质层次的更高追求,既要满足物 质形态方面的需求,更要满足人文形态方面的建设。人文理念如何营造校园环境 的氛围,并具备舒适宜人与深厚的人文气息环境,已经成为设计中功能布局、交 通组织、景观设计等共同需要被解决的问题。首先就要对我国的教育理念进行探索,在近十年间,过于教育制度和举措都一直处在不断的尝试、改革之中。由从 前单纯知识灌输的应试教育发展至今日,越发向着开放自由的方向改变。我们的 设计也要跟随教育的步伐与之适应和匹配。 一、总平面设计 1.教学、图书、实验楼应布置在校园中安静的部位,并有良好的朝向。 2.办公部分应安排在对外联系便捷、对内管理方便的位置。 3.生活服务用房,为保障其对外联系方便及不干扰校内的正常活动,应设有 独立出入口,能自成一区,与教学用房有距离。 4.体育活动用房应接近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形成体育活动区。 5.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 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6.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7.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8.在建筑用地范围内,建筑组合尽量紧凑集中,以节省建筑占地面积,为保 证体育活动场地创造条件。 9.道路系统简明直接即满足正常情况人流顺畅,也保证紧急情况人员疏散安全。结合建筑布局做好景观规划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 充分利用和保留学校用的原有的自然条件,预留发展用地。 二、学校出入口设计 1.学校出入口应面向其所服务的住宅区或大量来校的部位。 2.学校入口应设于靠近交通方便,上下学安全,车流量较小的街道内。如必 须将主入口设于干道,应避免与大量车流出入的单位为邻。 3.利于安排教学用房,体育活动场地。利于学校功能分区及道路组织。 4.入校后直达教学楼,不应有横垮体育场及绿化区的可能性;学生进校后也 能不经过教学区到达体育活动场地。 5.出入口是大留学生集散场所,且时间集中。应有足够宽的校门。 6.校门外应设置视野开阔的,较为宽敞的缓冲空间。 三、建筑空间的设计 设计思路的组织:建筑设计中几组关系的思考功能与空间形态的关系由一种功能决定形式的线性制约,过渡到功能与形式组合的良性互动多组空间体量的关

针对现代教育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分析中小学的建筑设计-教育文档

针对现代教育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分析中小学的建筑设计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中小学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小学校变得更加越来越重要,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越来越多新的中小学校便出现了,而老的中小学校也再努力改善其学校。因此,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如何改善,建筑如何设计就成了热门话题。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现代教育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分析中小学的建筑设计。 1。中小学建筑设计与教育理念经营模式的关系 不仅是中小学校,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经营模式,每个学校也都有其独特的建筑设计.然而,学校建筑设计与教育理念和经营模式有着很重要的联系,一个学校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为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经营模式所服务的,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应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不应该只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交际能力和解决困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而学校的经营模式主要是运用集成、整合、配置、控制、占有等经营手段,有效开发学校的课程、师资、教学技术、学校管理技术等教育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到自己学校的教学、教育和管理中,以提高教学、教育和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事实证明,一个学校好的教育理念和经营模式不只是会显示一个学校的建筑设计,也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特点,更能大大加强学校的影响力,有助于学校的快速

发展。 2.我国常规学校设计的现状与教育弊端 面对我国的学校建设,我国领导人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学校建的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尤其是在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壳板块比较活跃的地区,要更加严格的对学校建筑进行设计,关于学校的建筑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取材安全、安全通风和安全通道。取材安全是指选取的装修材料要安全不要有有毒成分,桌椅等要避免买那些有尖锐棱角的等等。通风是指学校要设计好通风设施,窗户的玻璃要选对人体无害最好是透明的,由于人体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就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通风就变得非常重要,而且通风会使孩子感到清醒,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学习新的知识。安全通道是指孩子们上下学走的走廊,要设计的宽敞,并且要设计许多带有安全通道字样的警示灯,最好是绿色的,既起到照明的作用,又可以增添走廊的活跃感,大家应该注意到我以上所说的核心都是以安全为核心,然而我国常规学校还有很多的安全方面的问题,这里有一则实例:合肥工业大学在承接了对淮北市濉溪县中小教学楼房的安全检测工作,发现了当时濉溪县中小学教学楼安全检查总体情况表现为:有些楼房设计不完全,有些建筑没有按照图纸上的进行施工,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图纸。所有学校建筑的完整性也不是很好,抗震效果也不强等,对于这些问题,引发了许多人的许多想法,是不是还有许多学校是如此呢?还好后期该学校都进行了完善,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5篇范例][修改版]

第一篇: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 一、学校总平面设计 (一)学校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 3. 音乐教室、琴房和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4. 学校的门不应开向城市主干道,门外应留有一定缓冲距离。 5. 建筑间距:2h日照;两边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的距离≥25m。 (二)学校总平面各组成部分 1. 建筑用地: 2. 运动用地:距教学楼厕所超过90m时应设室外厕所,其面积为15%×总学生数。 3. 绿化用地:包括实验园地、发展用地以及道路、园林绿地 (三)学校总平面布置方式: 二、教学楼设计 1. 普通教室:分班教室,排距900,纵走道600,第一排距黑板≥2000。最后一排距黑板≤8500 2. 专用教室:实验室和准备室、语言教室和准备室、音乐教室和乐器间、练琴房、舞蹈教室、微机室、美术教室、史地、书法和自然教室等。 23. 公共教室:多功能厅、阶梯教室、合班教室、图书阅览室;≥50人或≥50m的房间要开 设相距≥5m的两个门。 4. 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行政办公楼应靠近校区大门,方便对外联系;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休息室的区别。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休息室应设洗手盆和挂衣钩等。 三、辅助用房和水平垂直交通设计

1. 卫生间:小学:女生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2个小便器; 中学:女生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2个小便器;厕所内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教学楼内厕所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 教学楼内宜分层设饮水处,每50人设一个饮水器,饮水处不应占用走道的宽度。 2. 走廊:外廊栏杆高1100(中学),1000(小学),宽2400~3000 3. 门厅:公共集散地 4. 楼梯和出口:两个出口间的距离≤30m(至防烟或封闭楼梯间+5m),袋形走道≤20m(至防烟或封闭楼梯间+2m);踏步尺寸150×300,楼梯栏杆高:900(室内),1100(室外);楼梯间开间3000~3900,多为平行双跑。 更详细的内容同学们自己查资料,可主要参考李风编著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和相应的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 四、图片讲解 第二篇: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6.3.2条规定:中小学校不得采用螺旋或扇形踏步,所以学校不能使用旋转楼梯。 高规6.2.6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 多规7.4.7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 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文规定:“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度,且每级离扶手25㎝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时可不受此限。”这是因为如果螺旋楼梯的踏步在内侧坡度过陡且每级踏面深度过小时,就不能保证火灾发生时,人员在不冷静、拥挤的情况下,全部安全的疏散撤离,除非在螺旋楼梯内侧的踏面宽度达到人脚能站稳时,对人员疏散影响不大时,才可以作为疏散通道使用,但是不提倡用楼选楼梯作为疏散楼梯使用。 【例l】某建筑物开间3300mm,层高3300mm,进深5 100mm,开敞式楼梯。内墙240mm,轴线居中,外墙360mm,轴线外侧为240mm,内侧为l20mm,室内外高差450mm,楼梯间不通行。 【解】 1.本题为开敞式楼梯,初步确定b=300mm,h=150mm,选跑楼梯。

教育建筑学校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教育建筑学校初步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总述 第二章建筑设计 第三章结构设计 第四章给排水设计 第五章电气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消防设计专篇 第八章环境保护、卫生防疫专篇第九章无障碍设计专篇 第十章绿色节能专篇 第十一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二章公共停车库设计专篇第十三章海绵城市专篇 第十四章安防设计专篇 第十五章新型工业化设计专篇 第一章总述 一、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第330100201600195号); 2、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批复,江发改{2015}62号; 3、电子版红线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6、《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11、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规范、规定及标准。 二、项目概述 本项目位于xx地块,地块北至xx路,东至XX,南邻XX。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3029平方米,约合34.5亩。总建筑面积338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271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136平方米。 三、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随着住宅小区建成入住以及外来务工人口的增加,必将给该区域带来大量的中学阶段适龄学生和外来借读生,然而,该片区基层教学设施缺乏,

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针对xx 片区基础教育设施不足现状情况,XX教育局将本项目列入教育配套设施进程计划。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完善片区教育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与周边地域环境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同时也不失建筑本身的特色。该建筑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适宜,交通便利,总体规划上满足学校私密性的同时也满足了家长接送孩子方便需求。 建筑的空间布局使每个教学用房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校园内配套设施完善,典雅的色调和丰富的垂直绿化营造出具有丰富自然韵味的现代化气息而又富有生机的学校性格。 四、现状分析 项目拟建场地呈不规则布局,目前主要为现状空地,周边用地为规划幼儿园用地、规划住宅用地、市政配套用地、配套服务用地及道路用地为主。 五、设计重点、难点分析 1、设计重点分析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世界,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必然要让位于对学生素质、才能与思想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方式。在整个校园的设计中我们重视自然和人文的结合,以探索式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素质,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家园”成为我们创作的核心思想。 (1)我们抓住中学空间环境的本质,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组合上的自然生态特征和整体理性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空间设计中不单单着重于室外环境,同样着重打造建筑内部充满生机的活动空间,营造充满互动与活泼的共享空间。 (2)中学是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力求体现该学校独特的教学氛围,也充分表达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培养孩子对自然生态绿色的美好印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观。(3)节能、环保、绿色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本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是:被动节能技术优先,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因此在设计中,应用建筑设计手法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有效通风和夏季遮阳,并合理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形体的选择上,在节能建筑与教育建筑之间寻找契合点,让建筑的形体既能实现我们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节能体形系数。 2、设计难点分析 (1)本地块整体形状呈梯形布局,且整体呈北偏西XX度左右倾斜,如何在地块内部充分利用地形使学校教学区普通教学用房获得有利朝向,成为本次设计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2)本项目为30个班的中学,根据《学校生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表》(《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本地块生均规划建设用地未达到标准三类。地块偏小,如何在设计中综合考虑,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