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段图解分数应用题

合集下载

利用线段图如何巧解分数应用题

利用线段图如何巧解分数应用题

利用线段图如何巧解分数应用题作者:张华科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4期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淞江学校张华科【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应用题是其中的重难点内容。

很多学生在遇到稍有难度的分数应用题时很难有效应对,而遇到难度较大的应用题时更是无从下手。

线段图解法在分数应用题中的应用,给予了学生更直观的知识感受,更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数量与单位“1”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线段图;巧解;分数应用题数学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应用技能。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应用题中有着充分地体现。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小学应用题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应用线段图解法成为最为常见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通过线段图解复杂的应用题,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线段图应用现状分析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六年级,在系统学习分数乘除法、比、百分数等知识后,其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而解题中线段图的应用情况,笔者发现有23%的学生在应用题的解题中采用线段图法,有56%的学生则有时候会采用线段图法,而21%的学生从来不画线段图。

结合上述结果分析,小学生在运用线段图解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问题重重,其中包含学生缺乏对应用线段图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主动意识,缺乏利用线段图理清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还发现学生在进行分数应用题解题过程中,运用线段图作答只是为了达到题目要求或者是教师要求,且学生在画线段图时所反映出的数量关系也不太明确,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在线段图中正确表示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准确地画出了线段图,但没有理清题意,无法列出对应的解题算式,导致无法得出正确答案。

二、线段图在分数应用题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一)优化解题思路,简化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效率在应用题作答中,理清解题思路最为关键,通过线段图优化解题思路,简化解题步骤,更利于解题效率的提升。

分数应用题讲解

分数应用题讲解

分数应用题讲解什么是单位 在小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单位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解应用题过程中,一定要明确 单位1 的概念。

单位1 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它表示一个整体;比如我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 ,这个时候,这一整块蛋糕就是 单位1;整个班级人数,全部的路程长度,所有的工作量,一本书的页数,树的棵数 等等都是常见的单位1。

如何确定单位1可以从应用题中总结规律,找到最快判别 单位1 的方法。

首先来看关键词:“比” “的” “比XX 的多或少”例题1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 2 千米,这时“未修的”比“已修的”多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在这道应用题中,“比”字后面的是“已经修好的长度”,“的”字前面的也是“已经修好的长度”,因此单位1 是已经修好的长度。

在这道题中,我们不把全长作为单位1。

解析:未修的里程 “比” 已修的里程多 , 因为已修里程为 2 km ,所以未修里程是 km, 全程就是 已修+未修 = km.画线段图如下:答:全程长 km 。

例题2爸爸买了一箱猕猴桃 40 千克,第一天吃了 的 ,第二天比 少吃了 ,第二天吃了多少千克?这里要抓住关键的两句话(下划线的两句)。

第一句:“的”字前面的是 单位1,第二句:“比”字后面的是 单位1解析:第一天吃了 kg,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吃 kg, 故第二天吃了 kg.画线段图如下:kg113151512+2×=512522+2=52452已修:未修:————2km—————1/5×2452这箱21第一天4140×=212020×=41520−5=1540第一天:第二天:————1/2———⋯1/4×1/2⎭⎪⎬⎪⎫1第一天 kg第二天 kg答:第二天吃了 15 千克。

在做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应用题时,第一步就是明确单位1,通过“比”字后或前的几个字明确好单位1,当然一个复杂的应用题中不止一个单位1,需要分开讨论。

数学课件《画线段图解分数应用题》

数学课件《画线段图解分数应用题》

课本P18 第5题
单位“1”
杨树: 柳树: 槐树:
杨树的 9
10
柳树的 2
3
画线段图解应用题时,要注意:
1、画两条线段图时,要上下并列画。 2、两条线段图各端点要对齐。 3、线段要按要求平均分。 4、各线段的名称要写清楚。 5、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显示完整、清楚。 6、量与率的数据,方向相反。 7、要用直尺画大括号。 8、增加的部分画实线,减少的部分画虚线。 9、合理安排书写空间,排版要整洁美观。
画线段图解应用题
1、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长 1 ,鸭的孵化 3
期是多少天?
答:鸭的孵化期是28天。
鸡: 鸭:
单位“1”
21天

1 3
?天
2、小军的飞机模型在空中飞行了6分钟,小峰的飞机模型 飞行时间比小军的短 1 ,小峰的飞机模型飞行了几分钟?
3
答:小峰的飞机模型飞行了4分钟。
小军: 小峰:
kg放入第二袋,那么两袋面粉同样重,两袋面粉一共重多 少千克?
答:两袋面粉一共重28.5千克。
第一袋: 第二袋:
15kg
3
取出 4 kg
?kg
3
放入 4 kg
课本P16 第7题
430千米/时
磁悬浮列车:
?千米/时
普通列车:
慢 36
43
课本P17 第3题
广州:
北京:
单位“1”
1608小时
1
多2
?小时
2012: 2015:
单位“1”
2000人
1
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人
5、有两筐苹果,第一筐重30kg,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 1 2

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

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再解答。

1、一种电脑,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52,正好降低了800元,这种电脑原价多少元?2、某养兔专业户,养的白兔比黑兔多12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2,这个专业户养白兔多少只?3、甲仓库存粮60吨,乙仓库比甲仓库少52,两个仓库共存粮多少吨?4、普通客车和快车每小时共行132千米,普通客车的速度相当于快车的65,普通客车和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5、三个工人一天共做螺钉148个,其中甲做的个数是乙的32,丙做的个数是乙车的54,甲、乙、丙三人各做了多少个螺钉?6、刘师傅第一天做零件80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做了10个,两天共完成了总任务的6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7、刘星做一批小红花,当做完这批花的83时,再做10朵就完成了一半,刘星应做多少朵?8、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5天,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252,已完成了260个,还要加工多少个?9、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做好530个,比计划的73多80个,计划加工多少个?10、某商店第一天卖出所有油的51,第二天卖出40千克,第三天卖出所有油的41,三天共卖出124.6千克,这个商店共有油多少千克?11、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83,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03,两天修的比全长的一半还多2.8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某班有学生55人,调出女生人数的61后,这时男女生人数相等,这个班原来有男女生各多少名?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

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

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

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

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

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

小六培优专题20-分数应用题(图示法)

小六培优专题20-分数应用题(图示法)

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一、夯实基础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它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往往可以从图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运用图示法教学应用题,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图示法不仅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分数应用题中的“对应量和对应分率”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途径,而且通过画图的训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典型例题例1.一条鱼重的53加上43千克就是这条鱼的重量,这条鱼重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从题意可以知道,这条鱼的重量是单位“1”,用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从图上可以看出43千克对应的分率是(1-53)。

鱼的重量:43÷(1-53) = 187(千克)。

答:这条鱼重187千克。

例2.一桶油第一次用去51,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22千克。

原来这桶油有多少千克?分析与解: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桶油的千克数×(1-51-51)=20+22 则这桶油的千克数为:(20+22)÷(1-51-51)=70(千克)。

答:原来这桶油有70千克。

例3.缝纫机厂女职工占全厂职工人数的207,比男职工少144人,缝纫机厂共有职工多少人?分析与解: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与具体数量144人的相对应的分率。

从线段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女职工占207,男职工占1-207=2013,女职工比男职工少占全厂职工人数的2013-207=103,也就是144人与全厂人数的103相对应。

全厂的人数为:144÷(1-207-207)=480(人)答:缝纫机厂共有职工480人。

小升初培优冲刺(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一、熟能生巧1.张亮从甲城到乙城,第一天行了全程的40%,第二天行了全程的920,距乙城还有18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2.李玲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18页,这时正好看了全书的一半。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小学数学应用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尤其是分数类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如果教师一味的从字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虽然自己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难以理解掌握,事倍功半。

即使是学生理解了,也只是局限于会做某个题了。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个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利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应用题中各量之间的对比关系,从而能够轻松的根据分数乘除法意义的不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愉悦的学习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应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有什么作用?1、借助于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到具体、形象、直观图形。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而且社会经历又少,给理解题意带来很大的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形象,具体。

借助线段图,可以化知识为能力。

线段图不但使学生解答应用题不再困难,而且借助线段图,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如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根据线段图来编应用题,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直接根据线段图进行列式计算。

2、借助线段图,可以化难为易,判断准确。

有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清,借助线段图可以准确的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解出要求的问题。

借助线段图,可以化繁为简,发展学生思维。

有些应用题数量较多,数量关系学生感觉比较乱,学生容易混。

线段图画的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艺术能力的训练。

二、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1、从中低年级培养,从简单题入手,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基础。

用画线段图解决分数问题

用画线段图解决分数问题

己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多)几分之几的问题-----运用线段图解决复杂的分数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己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多)几分之几的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己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多)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1.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并说说两者之间数量关系式。

(1)桃树棵树是杏树棵树的 3/5 ,桃树棵树比杏树少()【单位“1”是(),比较量是()。

数量关系式()】(2)甲数比乙数少 1/3 ,甲数是乙数的()【单位“1”是(),比较量是()。

数量关系式:()】(3)把( )看做单位“1”,用去的占总数的( ),还剩总数的( ),还剩多少千克,列式是( )。

师:请同学们观察后,自己独立思考。

汇报时,让你找到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根据关键句能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2、你还会画线段图解决下面问题吗?(1)小汽车有400辆,大客车比小汽车多 1/4 ,大客车有多少辆?(2)、院子里有鸡40只,鸭比鸡少 1/8 ,鸭有多少只?(3)、为迎接运动会,同学们做了25面黄旗,30面红旗,做的红旗比黄旗多多少面,多几分之几?(4)、一件衣服现在360元,比原价便宜了60元,便宜了几分之几?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小汽车有400辆,大客车比小汽车多 1/4,大客车有多少辆?师:第一步,请同学们先找出关键句,确定出单位“1”是谁?生:关键句是大客车比小汽车多 1/4 ,小汽车有400辆是单位“1”的量。

用画线段图的办法巧解分数应用题

用画线段图的办法巧解分数应用题

2014-01课堂内外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学生对稍有难度的应用题就找不准对应率,对难度较大的应用题则更无从下手。

但借助线段图学生就能容易理解有关数量与单位“1”的对应关系,故在教学中,应重视画线段图教学。

下面就我解分数应用题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一、画线段图,找准量率对应关系,提高解题速度例:某工厂10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10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分析:“10月份用水比原计划节约了19”,可以把原计划用水吨数看作单位“1”,先画表示“原计划用水”的线段,才能画出比它少19的“实际用水”的线段。

?吨480吨1-19比原计划节约19原计划用水:实际用水: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480吨相当于原计划用水的(1-19),求原计划用水吨数,列式为:480÷(1-19)由上题可以看出,借助线段图能巧妙地寻找分数应用题中的对应关系,使解题的症结化解,对分析应用题的重点、难点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

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画线段图,从图中找量率列算式外,还必须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分率的加、减与题目的叙述的关系,使学生悟出:提高、增长、重、多、超、盈利、上升、收入等含有“多”的意思,一般“1+?”;节约、减少、下降、轻、短、支出、降低、亏损等含有“少”的意思,一般都用“1-?”找分率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解题列式的速度。

另外还要注意,有些题目的具体数量,用线段表示不容易确定线段的长短的比例,我们就要采用先画分率,再画具体数量的方法来画线段。

如:张静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50页,第二天打了40页,还剩58没有打,这份稿件共有多少页?画线段图时50页和40页,不容易画准它们的长度,就要先画还剩的58,再在其余的(1-58)里面画50页和40页就方便多了。

11-58(50+40)页还剩58共有?页二、画线段图,优化解题思路,简化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效率例:某工程队修一条高速公路,前5个月修了20千米,正好修了全长的14,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公路还需几个月?(请用最简单的方法解答)按一般分析计算,往往先求出每月修的距离,然后再用剩下的距离除以每月修的距离,这样分析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练习
1、小华有课外书120本,小平课外书的本数是小华的4/5,小兰课外书的本数是小平的3/4。

小兰有课外书多少本?
2、一种国产冰箱原来每台售价27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 1/10 ,现在每台多少元?
3、某校食堂运进350kg白菜。

第一天用去 1/5,第二天用去1/7 。

两天一共用去多少千克?
4、一根电缆,第一次用了全长的1/3,第二次用了全长的2/5 ,还剩80米,这跟电缆长多少米?
5、一辆公共汽车到达某战后,全体乘客中有3/8的人下车,又上来21人,这时的乘客反而比原来多了6人。

原来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6、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6,第二周修了全长的2/3 ,两周共修了150米。

这条路一共长多少米?
7、一堆砖,用去了它的 3/10后,又增加了340块,这时砖的总块数是原来的11/10 ,用去了多少块砖?
8、一根绳子剪去1/4后,又接上5米。

这样比原来短了3/16 ,原来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9、小敏看一本书。

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又看了余下的1/2,这是还剩80页没有看。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0、赵明读了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8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12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读了 6页,这时正好读完全书的一半。

这本书有多少页?
11、张亮从甲城到乙城,第一个小时行了全程的2/5,第二个小时行了全程的9/20,距乙城还有18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乙车行的路程占甲车行的2/3,相遇后甲车又行了 96千米,共行了全程的4/5,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