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密度中考习题精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密度练习题(一).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密度练习题(一)1.某同学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其余操作正确,则测量值和真实值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小敏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比较______。
3.将一铜块加热,它的质量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_______。
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____________。
6.在已知空气密度的前提下,要测量一墨水瓶中空气的质量,现有器材为天平(带砝码),水、空墨水瓶,请回答:(1)此题的关键是通过测量,测出盛。
(2)满水的墨水瓶中水的_________,算出_______,从而知道瓶的容积V瓶=___________。
空气质量的表达式:m空气7.一个空瓶恰好能装下1kg的水,那它肯定也能够装下1kg的()A.酒精、B.豆油、C.酱油、D.汽油8.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 1kg/m3、B. 2kg/m3、C. 2.2kg/m3、D.2.5kg/m39.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甲的半径是乙的2倍,则甲球密度是乙球密度的()A. 1/2、B. 1/4、C. 1/8、D. 2倍。
10.某金属块的质量是3.12×103kg,体积是400dm3,求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kg/m3。
1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
问:(1)1000kg 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12.体积是5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54g,问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7×103kg/m3)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ρ铝13.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600g,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00g,这种液体的密度多大?14.一个空瓶装满水后为188g,如果在瓶内先放入79g的某金属片,然后装满水,总质量为257g,求该金属片密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3节 物质的密度(一)练习 苏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一)练习(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一)练习(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一)练习(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物质的密度(一)【基础巩固】1.在密度单位中,1 g/cm3=_______kg/m3.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180 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kg/m3.2.一块钢板的密度为7.9×103 kg/m3,测得它的质量为39.5 kg,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m3.若将该钢板截去1/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g/cm3.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
5 g/cm3=1.5 g/cm3×1000=1。
5 g/m3B.2×103 kg/m3=2×103×1000 g/cm3=2×106 g/cm3C.3 g/cm3=3×106 m3/103 kg=3×103 g/m3D.2。
5 g/cm3=2.5×10-3 kg/10-6 m3=2.5×103 kg/m34.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3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A.2倍B.3倍C.6倍D.16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如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相同/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写一个即可).(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优】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甲/乙),甲的密度是_______g/cm3.8.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_______;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9.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 cm3的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密度中考习题精选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密度中考习题精选可能用到的密度:铝2.7×103 kg/m3 铁7.9×103 kg/m3铜8.9×103 kg/m3铅11.3×103 kg/m3一、填空题(2×13=26)1.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A.0.5g B.5g C.50g D.500g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质量B.速度C.密度D.路程3.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4.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平横梁就可以称量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称量5.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8.9 x 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 x 103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8.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9.一刻度准确的天平,若其砝码生锈了,那么用它称东西时,其读数_【 】A.将比实际质量大B.与实际质量相同C.将比实际质量小D.大小难以确定10.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 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1)B.(2)或(4)C.(3)D.都不能省去11.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线。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 .一块冰渐渐熔化成水 C .一杯水不断地蒸发2. 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3. 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 A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C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4. 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 A . 50 m 3 B . 50 dm 35.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3: A . 5: 9 B . 4: 56. 外形大小相同的铜球、铁球、铝球,已知p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C .钢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7. 几种液体的密度见表 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D . 50 mm 31: 3,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D . 9: 5 铜〉p 铁> p 铝,称得它们的质量也恰好相等,B .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 D .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丙、丁四种量筒的规格见表 2.若要( ) D .丁6.3物质的密度/?/ckg * m -a >K 8X It?o.m tax Wo. 71 X 103* 1几种融侔的爾废 皿倒种姿分ir 値/冷•V50 51005 内 250 5T500L&* 2 买搐烹畳简的规幡8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密度为 其质量为0. 52 kg ,要达到上述要求, A .加水 B .加盐 C .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D .无法判断 9.两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液体,以如图所的示方式放置时液面齐 平,那么,甲、乙两试管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情况是 ( A .甲的密度大 063 x 103kg /m 3的盐水.现已有 500 mL 的盐水,( )1. ,采取的方法是 C B .乙的密度大 C . 一样大 ) D .无法比较 甲 乙4页使其向左移动 使其向右移动 请估算一下一个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 100 g 的煤油,则应选用A .甲B .乙C .丙( ) B .将一团橡皮泥捏)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若指针向右偏,他应该 ( ) 乙、八年级物理 第2页 共4页1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如 果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 A • 1: 8B • 8: 1C • 2: 1D • 1 : 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 •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 _________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 遨游太空时,他们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是 ____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的.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一个铜块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了,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下同),质量 — _______ __,密度— ___________ 一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的密度是2. 7x 103kg /m 3,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质量为1kg 的铝块截去 1/3后,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 kg /m 3;空气的密度 129 kg /m 3= ____________ g /cm 3・14 •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5820c927284b73f3425020.png)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五一节”期间,李老师去重庆矿石公园游玩时拾到了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小矿石(ρ石>ρ水)并带回了学校,同学们对这块小矿石很好奇,于是李老师提议大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它的密度。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细线、水、烧杯等。
(1)方案一:小方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小矿石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 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②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质量m 为_____g ;③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浸没入水中,放入小矿石前、后水面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 3; ④ 该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kg/m 3;(2)方案二:小东同学在小方同学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图丁所示的实验器材,按以下的步骤也测出了这块小矿石的密度。
① 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② 将量筒中已浸没足够长时间的矿石提出,迅速将矿石表面的水擦去并浸没在图丁的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水未溢出),天平平衡时示数为m 2;③ 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 (用m ,m 1,m 2及水的密度ρ水表示);(3)不计细线的影响,上述两种测量方案中,误差相对较小的是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
若用另外一种方案,则密度的测量值跟准确值相比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水平 左 39 15 32.610⨯ 21-m m m ρ水 二 大【解析】 【详解】(1)[1][2]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从图甲可以看到,指针往右偏,说明右端较重,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测试题(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小明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站在实验桌前俯视读数,读取水的体积为60mL,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为()A. 大于60mLB. 小于60mLC. 等于60mLD. 无法确定2.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5,体积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 9∶10B. 2∶5C. 10∶9D. 5∶2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A.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 不同种物质,质量跟密度成正比D.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4.下列单位中是密度单位的是()A. 毫升B. 千克/立方米C. 米/秒D. 千克5.把一块实心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子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放入盛满水的同样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A. 大于10gB. 等于10gC. 小于10gD. 无法确定6.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为乙的倍,乙的质量为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为乙的体积的()A. 0.4倍B. 0.8倍C. 1.25倍D. 5倍7.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由说明书可知工艺品中铜的质量为89g,已知铜的密度为8.9g/cm3,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141g,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40mL 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则玉石的密度为()A. 2.6×103kg/m3B. 1.7×103kg/m3C. 2.0×103kg/m3D. 3.5×103kg/m39.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小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D.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10.取50g水和40g酒精倒入烧杯充分混合,已知酒精的密度为,则该混合液的密度可能为()A. B. C. D.11.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B. C. D.12.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点表示出来,根据图示信息同学们认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m4;④V1=V2>V3>V4。
苏科八下物理 密度典例(答案附与后)(1)

密度典例1.金的密度是19.3 g/cm3,银的密度是10.5 g/cm3,则金银合金的密度不可能是()A、29.8 g/cm3;B、19 g/cm3;C、18 g/cm3、D、11 g/cm3.2.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5.0g/c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3,银的密度是10.5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B.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C.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D.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3.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200g,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2=215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3=190g,求石子密度。
4.小明用电子秤、柱形容器、刻度尺和水等器材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往柱形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柱形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1;(2)用刻度尺测出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h1;(3)倒去柱形容器内的水,擦干容器,放到电子秤上称,往其中缓缓倒入待测液体, 直至(4)(5)待测液体的密度p=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5.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一个合金物体(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合金物体的密度为()A. B. C. D.6.(2020江苏无锡期中)2020年3月9日,美国原油市场价格暴跌,某种原油价格跌幅为64元1桶(1桶约为160升),折合1吨原油收购价跌了500元,当天该品种石油的密度约为 ( )A.750kg/m3B.800kg/m3C.880kg/m3D.900kg/m37.2020年12月底我市下了一场大雪,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①积雪的厚度②脚印的面积③脚印的深度④冰的厚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冰的密度,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出雪的厚度为h1脚印的深度为h2,就可以估算出积雪密度P= P冰.9.(2020春•高邮市期中)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 物质的密度 练习(包含答案)

6.3 物质的密度练习一、单选题1.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密度为0.16kg/m3,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则()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B. 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C. 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2.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3.冰雕是一种以冰为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属于造型艺术。
如图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的刀具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A. 冰的质量变大B. 冰的质量不变C. 冰的密度变大D. 冰的密度不变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D. 甲的密度为0.5×103kg/m35.对于密度公式ρ=m的正确理解为()VA.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B. 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反比C.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体积V成反比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6.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3,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5之比是()A. 5:12B. 20:3C. 3:20D. 12:57.把相同质量的水、酒精、盐水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则液面最高的是()A. 水B. 酒精C. 盐水D. 无法判断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 5:2B. 5:4C. 2:5D. 4:59. 一只质量为60kg 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 ,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2;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 ,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 ρ3B. ρ4C. ρ5D. ρ6二、填空题10. 体积为1米 3冰块的质量为______千克,全部融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米 3.(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 3)11. 甲、乙两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 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______ρ乙(选填“>”“<”或“=”);甲物质的密度为______kg/m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密度中考习题精选
可能用到的密度:铝2.7×103 kg/m3 铁7.9×103 kg/m3
铜8.9×103 kg/m3铅11.3×103 kg/m3
一、填空题(2×13=26)
1.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A.0.5g B.5g C.50g D.500g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质量B.速度C.密度D.路程
3.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4.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
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平横梁就可以称量
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称量
5.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 x 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 x 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8.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9.一刻度准确的天平,若其砝码生锈了,那么用它称东西时,其读数_【 】
A.将比实际质量大
B.与实际质量相同
C.将比实际质量小
D.大小难以确定
10.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 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B.(2)或(4)
C.(3)
D.都不能省去
11.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线。
由图可知,A 、B 、C 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ρ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 .ρA <ρ
B <ρ
C B .ρA <ρB >ρC
C .ρA >ρB >ρC
D .ρA >ρB <ρC
12.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中的水银,主要是应用其密度大
B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主要是应用其硬度大
C .蹦床上的弹簧,主要是应用其弹性好
D .用铝做奥运火炬外壳,主要是应用其导电性好
13.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二、填空题与实验题(2×28=56)
13.铝的密度是 kg/m 3,其物理意是 。
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 ,水的体积 ,密度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等质量的空心铅球、铜球、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则
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
15.吉林省发改委对吉林省6~8月份的汽油价格进行了微小调整。
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 (选填“上调”或“下调”)。
16.用量杯先后盛体积不同的某种液体,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的量杯与其中
液体的共同质量m 跟量杯内液体的体积V 的图像,如图2-2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
(1)量杯的质量是 ;
(2)60cm 3的这种液体的质量是 。
物质 密度(Kg.m -3) 物质 密度( Kg.m -3)
纯水 1.0×103 冰 0.9×10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铅 11.3×103 图2-2
17.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错误
..的操作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________________ _____。
18.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4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______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某工厂要用截面积为25mm2的铜线8000米,应买这种铜线千克。
20.已知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现在准备了8个容量为1.25升的饮料瓶去商店采购食
油,最多可装_______千克食油。
21.红薯是重要农作物,它的密度是多大呢?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小丽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量一块红薯的质量,她在天平右盘放上适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较大,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她应_____ ____ .天平平衡后,游码的位置和所用的砝码如图所示,则这块红薯的质量为_________g.小丽又用排水法测得这块红薯的体积为230cm3,则她测出的红薯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kg/m3.
三、计算题(23题5分 24题8分 25题5分)
22.连接南通和苏州的苏通长江大桥是当今世界最大跨径的斜拉桥。
如图所示。
大桥有两个主塔,每个主塔桥墩的墩下由131根120m的混凝土桩组成,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桥梁桩基础,一根长120m、横截面积为6m2的混凝土桩灌注了多少t混凝土?(混凝土的密度为2.5 103 kg/m3)
图2-3
23.“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25有一个正方体金属块,不知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为确定其“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某同学,该同学想,测出这种物质的密度,不就可以判断了吗?他首先找来一把最小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仔细测出其边长为31.11mm,他得意地想,我的这个测量结果绝对没有误差。
接着,算出金属块体积为30.1。
然后用天平称出金属块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小明读出示数为81.8g,根据密度公式算得ρ≈2.7g/cm3,于是,他肯定地说这个正方体是铝。
请你指出该同学在鉴别物质实验中的五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