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电磁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高考物理电磁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高三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电磁场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

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磁场边界与x轴的交点A处以速度v沿-x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从磁场边界与y轴的交点C处沿+y方向飞出。

(1)请判断该粒子带何种电荷,并求出其比荷q/m;(2)若磁场的方向和所在空间范围不变,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变为B’,该粒子仍从A处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但飞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对于入射方向改变了60°角,求磁感应强度B’多大?此次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用时间t是多少?电子自静止开始经M、N板间(两板间的电压A点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入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中,电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P偏离入射方向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高考)如图所示,abcd为一正方形区域,正离子束从a点沿ad方向以=80m/s 的初速度射入,若在该区域中加上一个沿ab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则离子束刚好从c点射出;若撒去电场,在该区域中加上一个垂直于abcd平面的匀强磁砀,磁感应强度为B,则离子束刚好从bc的中点e射出,忽略离子束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计离子的重力,试判断和计算:(1)所加磁场的方向如何?(2)E与B的比值BE/为多少?制D 型金属扁盒组成,两个D 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窄缝。

两个D 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有高频交变电压。

图乙为俯视图,在D 型盒上半面中心S 处有一正离子源,它发出的正离子,经狭缝电压加速后,进入D 型盒中。

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半周,再经狭缝电压加速。

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到达D 型盒的边缘,获得最大速度,由导出装置导出。

已知正离子的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加速时电极间电压大小为U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D 型盒的半径为R 。

每次加速的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

正离子从离子源出发时的初速度为零。

电磁场课后习题答案

电磁场课后习题答案

电磁场课后习题答案电磁场课后习题答案电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电荷、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电磁场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这些习题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给出一些电磁场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其运动半径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与向心力相等。

洛伦兹力的大小为F = qvB,向心力的大小为F = mv²/R,其中q为电荷量,v为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m为质量,R为运动半径。

将这两个力相等,可以得到qvB = mv²/R,整理得到v = qBR/m。

因此,速度与运动半径之间的关系是v 与R成正比。

2. 一个长直导线中有一电流I,求其所产生的磁场强度B与距离导线距离r之间的关系。

答:根据安培定律,长直导线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和距离的关系为B =μ₀I/2πr,其中B为磁场强度,I为电流,r为距离,μ₀为真空中的磁导率。

可以看出,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关系是B与1/r成反比。

3. 一个平面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振幅分别为E₀和B₀,求其能量密度u与E₀和B₀之间的关系。

答: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密度与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关系为u = ε₀E₀²/2 +B₀²/2μ₀,其中u为能量密度,ε₀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μ₀为真空中的磁导率。

可以看出,能量密度与电场强度的振幅的平方和磁场强度的振幅的平方之间存在关系。

4. 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两板间的距离为d,若电容器中充满了介电常数为ε的介质,请问在电容器中存储的电能与电容、电压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平行板电容器存储的电能与电容、电压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为W =1/2CV²,其中W为存储的电能,C为电容,V为电压。

当电容器中充满了介质后,介质的存在会使电容增加为C' = εC,因此存储的电能也会增加为W' =1/2C'V² = 1/2εCV²。

电磁场理论习题及答案

电磁场理论习题及答案

电磁场理论习题及答案电磁场理论是电磁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在空间中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在学习电磁场理论时,习题是巩固和深化理解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磁场理论的习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理论。

一、电场和电势1. 问题:一个均匀带电球体,半径为R,总电荷为Q。

求球心处的电场强度。

答案:根据库仑定律,电场强度E与电荷Q和距离r的关系为E = kQ/r^2,其中k为库仑常数。

对于球体内部的点,距离球心的距离r小于半径R,所以电场强度为E = kQ/r^2。

对于球体外部的点,距离球心的距离r大于半径R,所以电场强度为E = kQ/R^3 * r。

2. 问题:一个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线,线密度为λ。

求距离线上一点距离为r处的电势。

答案:根据电势公式V = kλ/r,其中k为库仑常数。

所以距离线上一点距离为r处的电势为V = kλ/r。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1. 问题:一根无限长的直导线,电流为I。

求距离导线距离为r处的磁感应强度。

答案: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磁感应强度B与电流I和距离r的关系为B =μ0I/2πr,其中μ0为真空中的磁导率。

所以距离导线距离为r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 = μ0I/2πr。

2. 问题:一根长为L的直导线,电流为I。

求距离导线距离为r处的磁场强度。

答案:根据比奥萨伐尔定律,磁场强度H与电流I和距离r的关系为H = I/2πr。

所以距离导线距离为r处的磁场强度为H = I/2πr。

三、电磁场的相互作用1. 问题:一个半径为R的导体球,带电量为Q。

求导体球表面的电荷密度。

答案:导体球表面的电荷密度σ等于导体球上的电荷总量Q除以导体球表面的面积A。

导体球表面的面积A等于球的表面积4πR^2。

所以导体球表面的电荷密度为σ = Q/4πR^2。

2. 问题: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两个平行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为d,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

一块电介质板插入到电容器中间,使得电容器的电容增加了n倍。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教程(第2版)习题解答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教程(第2版)习题解答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教程》(第2版)习题解答第1章1.1 解:(1)==A B=C(2))))23452A x y zB y zC x z ==+-=+=-,,;A a a a a a -a a a a a A(3)()()+2431223x y z x y z =+-+-+=--=+;A B a a a a a a A B (4)()()23411x y z y z ⋅=+-⋅-+=-;A B a a a a a (5)()()234104x y z y z x y z ⨯=+-⋅-+=---;A B a a a a a a a a (6)()()()1045242x y z x z ⨯⋅=-++⋅-=-;A B C a a a a a(7)()()()x 2104522405x y z x z y ⨯⨯=-++⨯-=-+A B C a a a a a a a a 。

1.2解:cos 68.56θθ⋅===︒;A B A BA 在B 上的投影cos 1.37B A θ===A ;B 在A 上的投影cos 3.21A B θ===B 。

1.3 解:()()()()()()()4264280⋅=-++-=正交A B 。

1.4 解:1110x x y y z z x y y z z y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0x x y y z z ⨯=⨯=⨯=;a a a a a a x y z y z x z x y ⨯=⨯=⨯=;,a a a a a a a a a 。

1.5 解:(1)111000z z z z ρρϕϕρϕϕρ⋅=⋅=⋅=⋅=⋅=⋅=,,;,,a a a a a a a a a a a a ;000z z z z z ρρϕϕρϕϕρρϕ⨯=⨯=⨯=⨯=⨯=⨯=,,;,,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n(x2
y2
z2)
(x2 y2 z2)2 (x2 y2 z2)
(n 3)rn
【习题 1.20 解】
1
已知 r (x2 y2 z2 )2
r xex yey zez
所以
(1)
r
(ex
x
ey
y
ez
z
)
(
xex
yey
zez )
ex ey ez
xyz
Bx ex By ey Bz ez
取一线元: dl exdx eydy ezdz
则有
B dl
ex ey ez Bx By Bz 0 dx dy dz
则矢量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
dx dy dz Bx By Bz
或写成
dx dy dz =k(常数) a2 z a3 y a3x a1z a1 y a2x
对(3)(4)分别求和
(4)
d (a1x) d (a2 y) d (a3 z) 0 xdx ydy zdz 0
d (a1x a2 y a3 z) 0 d(x2 y2 z2) 0
所以矢量线方程为
a1x a2 y a3 z k1
x2 y2 z2 k2
【习题 1.6 解】
ex ey ez A B (ex 9ey ez ) (2ex 4ey 3ez ) 1 9 1
2 4 3
31ex 5ey 14ez
【习题 1.3 解】
已知 A ex bey cez , B ex 3ey 8ez ,
(1)要使 A B ,则须散度 A B 0
所以从 A B 1 3b 8c 0 可得: 3b 8c 1
即 12ex 9ey ez • aex bey 12a 9b 0 ⑴

高等电磁场理论习题解答(作业)

高等电磁场理论习题解答(作业)

第一章基本电磁理论1-1 利用Fourier 变换, 由时域形式的Maxwell方程导出其频域形式。

(作1-2—1-3)解:付氏变换和付氏逆变换分别为:麦氏方程:对第一个方程进行付氏变换:(时谐电磁场)同理可得:上面四式即为麦式方程的频域形式。

1-2 设各向异性介质的介电常数为当外加电场强度为(1) ;(2) ;(3) ;(4) ;(5)求出产生的电通密度。

(作1-6)解:将E分别代入,得:1-3 设各向异性介质的介电常数为试求:(1) 当外加电场强度时,产生的电通密度D;(2) 若要求产生的电通密度,需要的外加电场强度E。

(作1-7—1-8)解:即:.附:又所以1-6 已知理想导电体表面上某点的电磁场为试求该点表面电荷及电流密度。

解:由已知条件,理想导体表面某点:(1-6-1)(1-6-2)知该点处的法向单位矢量为: (1-6-3)理想导体表面上的电磁场满足边界条件:(1-6-4)(1-6-5)将(1-6-2)、(1-6-3)式代入(1-6-4)式,得该点处的表面电流密度为:(1-6-6)将(1-6-1)、(1-6-3)式代入(1-6-5)式,得该点处的表面电荷密度为:(1-6-7)1-9 若非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的介电常数为, 试证无源区中的时谐电场强度满足下列方程:(作1-9)证明: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无源区)的时谐电磁场满足(1-9-1)(1-9-2)对(1-9-2)式两边取旋度,并利用(1-9-1)得又所以 (1-9-3)又在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即 (1-9-4)将(1-9-4)代入(1-9-3),得即第2章平面电磁波2-1 导出非均匀的各向同性线性媒质中,正弦电磁场应该满足的波动方程及亥姆霍兹方程。

解:非均匀各向同性线性媒质中,正弦电磁场满足的Maxwell方程组为(2-1-1)(2-1-2)(2-1-3)(2-1-4)对(2-1-2)式两边取旋度,并应用(2-1-1)得即对(2-1-1)式两边取旋度,并应用(2-1-2)得所以非均匀各向同性媒质中,正弦电磁场满足的波动方程为 (2-1-5)(2-1-6)由(2-1-4)式得即 (2-1-7)由(2-1-3)式得即 (2-1-8)利用矢量关系式,并将(2-1-7)(2-1-8)式代入,得电磁场满足的亥姆霍兹方程为(2-1-9)(2-1-10)均匀介质中,无源区中2-4 推导式(2-2-8)。

电磁场原理习题与解答(第5章)

电磁场原理习题与解答(第5章)

第五章习题答案5-2 如题图所示,一半径为a 的金属圆盘,在垂直方向的均匀磁场B 中以等角速度ω旋转,其轴线与磁场平行。

在轴与圆盘边缘上分别接有一对电刷。

这一装置称为法拉第发电机。

试证明两电刷之间的电压为22ωBa 。

证明:,选圆柱坐标, ρφe vB e B e v B v E z ind=⨯=⨯=其中 φρωe v=22ωρρωρερρa B d B e d e v B l d E aal ind====⎰⎰⎰∙∙∴证毕 5-3解:5-4 一同轴圆柱形电容器,其内、外半径分别为cm r 11=、cm r 42=,长度cm l 5.0=,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为04ε,极板间接交流电源,电压为V t 10026000u πsin =。

求s t 0.1=时极板间任意点的位移电流密度。

解法一:因电源频率较低,为缓变电磁场,可用求静电场方法求解。

忽略边沿效应,电容器中的场为均匀场,选用圆柱坐标,设单位长度上内导体的电荷为τ,外导体电荷为τ-,因题图5-2zvρ此有ρρπετe 2E 0=21r r <<ρ1200222121r r d dl E u r r r r lnπετρρπετ===⎰⎰∙1202r r u ln=∴πετ所以ρρer r u E 12 ln =, ρρεer r u D 12ln=2A/mρρππρερεe t 10010026000r r e tu r r tD J 1212dcos ln ln ⨯=∂∂=∂∂=当s t 1=时2512A/m10816100100260004108584ρρρππρe e J d--⨯=⨯⨯⨯⨯=.cos ln .解法二:用边值问题求解,即⎪⎩⎪⎨⎧=====∇401u 02ρϕρϕϕ 由圆柱坐标系有0)(1=∂∂∂∂ρϕρρρ(1)解式(1)得 21ln c c +=ρϕ由边界条件得: 4u c 1ln -= u c 2=u 4u +-=∴ρϕln ln所以 ρρπϕe 4t10026000Eln sin =-∇=ρρπεεe 4t 100260004E D 0ln sin ==ρπρπεe 1004t 100260004t D J 0D⨯=∂∂=ln cos当s t 1=时)(.25D mAe 10816J ρρ-⨯=5-5由圆形极板构成的平板电容器)(d a >>见题图所示,其中损耗介质的电导率为γ、介电系数为ε、磁导率为μ,外接直流电源并忽略连接线的电阻。

(完整版)大学物理电磁场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大学物理电磁场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学物理电磁场练习题含答案前⾯是答案和后⾯是题⽬,⼤家认真对对. 三、稳恒磁场答案1-5 CADBC 6-8 CBC 三、稳恒磁场习题1. 有⼀个圆形回路1及⼀个正⽅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形的边长相等,⼆者中通有⼤⼩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中⼼产⽣的磁感强度的⼤⼩之⽐B 1 / B 2为 (A) 0.90. (B) 1.00.(C) 1.11. (D) 1.22.[]2.边长为l 的正⽅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 ,此线圈在A 点(见图)产⽣的磁感强度B 为(A) l I π420µ. (B) l Iπ220µ.(C)l Iπ02µ. (D) 以上均不对.[]3.通有电流I 的⽆限长直导线有如图三种形状,则P ,Q ,O 各点磁感强度的⼤⼩B P ,B Q ,B O 间的关系为:(A) B P > B Q > B O . (B) B Q > B P > B O .(C) B Q > B O > B P . (D) B O > B Q > B P .[]4.⽆限长载流空⼼圆柱导体的内外半径分别为a 、b ,电流在导体截⾯上均匀分布,则空间各处的B ?的⼤⼩与场点到圆柱中⼼轴线的距离r 的关系定性地如图所⽰.正确的图是[]5.电流I 由长直导线1沿平⾏bc 边⽅向经a 点流⼊由电阻均匀的导线构成的正三⾓形线框,再由b 点沿垂直ac 边⽅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若载流直导线1、2和三⾓形框中的电流在框中⼼O 点产⽣的磁感强度分别⽤1B ?、2B ?和3B表⽰,则O 点的磁感强度⼤⼩(A) B = 0,因为B 1 = B 2 = B 3 = 0.(B) B = 0,因为虽然B 1≠ 0、B 2≠ 0,但021=+B B ??,B 3 = 0.(C) B ≠ 0,因为虽然B 2 = 0、B 3= 0,但B 1≠ 0.(D) B ≠ 0,因为虽然021≠+B B ?,但B 3≠ 0.[]6.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半径⽅向经a 点流⼊⼀电阻均匀的圆环,再由b 点沿切向从圆环流出,经长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已知直导线上电流强度为I ,圆环的半径为R ,且a 、b 与圆⼼O 三点在同⼀直线上.设直电流1、2及圆环电流分别在O 点产⽣的磁感强度为1B ?、2B ?及3B,则O 点的磁感强度的⼤⼩(A) B = 0,因为B 1 = B 2 = B 3 = 0.(B) B = 0,因为021=+B B ?,B 3= 0.(C) B ≠ 0,因为虽然B 1 = B 3 = 0,但B 2≠ 0. (D) B ≠ 0,因为虽然B 1 = B 2 = 0,但B 3≠ 0.(E) B ≠ 0,因为虽然B 2 = B 3 = 0,但B 1≠ 0.[] v7.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切向经a 点流⼊⼀个电阻均匀的圆环,再由b 点沿切向从圆环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已知直导线上电流强度为I ,圆环的半径为R ,且a 、b 和圆⼼O 在同⼀直线上.设长直载流导线1、2和圆环中的电流分别在O 点产⽣的磁感强度为1B ?、2B ?、3B,则圆⼼处磁感强度的⼤⼩(A) B = 0,因为B 1 = B 2 = B 3 = 0.(B) B = 0,因为虽然B 1≠ 0、B 2≠ 0,但021=+B B ??,B 3 = 0.(C) B ≠ 0,因为B 1≠ 0、B 2≠ 0,B 3≠ 0.(D) B ≠ 0,因为虽然B 3= 0,但021≠+B B ??.[]8.a R r OO ′I在半径为R 的长直⾦属圆柱体内部挖去⼀个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体,两柱体轴线平⾏,其间距为a ,如图.今在此导体上通以电流I ,电流在截⾯上均匀分布,则空⼼部分轴线上O ′点的磁感强度的⼤⼩为(A) 2202R a a I ?πµ (B)22202R r a a I -?πµ(C) 22202r R a a I-?πµ (D) )(222220a r Ra a I -πµ []参考解:导体中电流密度)(/22r R I J -π=.设想在导体的挖空部分同时有电流密度为J 和-J 的流向相反的电流.这样,空⼼部分轴线上的磁感强度可以看成是电流密度为J 的实⼼圆柱体在挖空部分轴线上的磁感强度1B ?和占据挖空部分的电流密度-J 的实⼼圆柱在轴线上的磁感强度2B ?的⽮量和.由安培环路定理可以求得02=B , )(222201r R a Ia B -π=µ 所以挖空部分轴线上⼀点的磁感强度的⼤⼩就等于)(22201r R IaB -π=µ 9. πR 2c3分10.221R B π-3分11. 6.67×10-7 T 3分7.20×10-7 A ·m 2 2分12. 减⼩ 2分在2/R x <区域减⼩;在2/R x >区域增⼤.(x 为离圆⼼的距离) 3分13. 0 1分I 0µ- 2分14. 4×10-6 T 2分 5 A 2分15. I0µ 1分 0 2分2I0µ 2分16. 解:①电⼦绕原⼦核运动的向⼼⼒是库仑⼒提供的.即∶ 02202041a m a e v =πε,由此得 002a m e επ=v 2分②电⼦单位时间绕原⼦核的周数即频率000142a m a e a ενππ=π=v 2分由于电⼦的运动所形成的圆电流00214a m a e e i ενππ== 因为电⼦带负电,电流i 的流向与 v ?⽅向相反 2分③i 在圆⼼处产⽣的磁感强度002a i B µ=00202018a m a eεµππ= 其⽅向垂直纸⾯向外 2分17.1 234 R ROI a β2解:将导线分成1、2、3、4四部份,各部分在O 点产⽣的磁感强度设为B 1、B 2、B 3、B 4.根据叠加原理O 点的磁感强度为:4321B B B B B +++= ∵ 1B ?、4B ?均为0,故32B B B ?+= 2分)2(4102R I B µ= ⽅向? 2分 242)sin (sin 401203R I a I B π=-π=µββµ)2/(0R I π=µ ⽅向 ? 2分其中 2/R a =, 2/2)4/sin(sin 2=π=β 2/2)4/sin(sin 1-=π-=β∴ R I R I B π+=2800µµ)141(20π+=R I µ ⽅向 ? 2分 18. 解:电流元1d l I ?在O 点产⽣1d B ?的⽅向为↓(-z ⽅向) 电流元2d l I ?在O 点产⽣2d B ?的⽅向为?(-x ⽅向) 电流元3d l I ?在O 点产⽣3d B ?的⽅向为? (-x ⽅向) 3分kR I i R IB π-+ππ-=4)1(400µµ 2分 19. 解:设x 为假想平⾯⾥⾯的⼀边与对称中⼼轴线距离,++==Rx RRxrl B r l B S B d d d 21Φ, 2分d S = l d r2012R IrB π=µ (导线内) 2分r I B π=202µ (导线外) 2分)(42220x R R Il -π=µΦR R x Il +π+ln20µ 2分令 d Φ / d x = 0,得Φ最⼤时 Rx )15(21-= 2分20. 解:洛伦兹⼒的⼤⼩ B q f v = 1分对质⼦:1211/R m B q v v = 1分对电⼦: 2222/R m B q v v = 1分∵ 21q q = 1分∴ 2121//m m R R = 1分21.解:电⼦在磁场中作半径为)/(eB m R v =的圆周运动. 2分连接⼊射和出射点的线段将是圆周的⼀条弦,如图所⽰.所以⼊射和出射点间的距离为:)/(3360sin 2eB m R R l v ==?= 3分2解:在任⼀根导线上(例如导线2)取⼀线元d l ,该线元距O 点为l .该处的磁感强度为θµsin 20l I B π=2分⽅向垂直于纸⾯向⾥. 1分电流元I d l 受到的磁⼒为 B l I F=d d 2分其⼤⼩θµsin 2d d d 20l lI l IB F π== 2分⽅向垂直于导线2,如图所⽰.该⼒对O 点的⼒矩为 1分θµsin 2d d d 20π==lI F l M 2分任⼀段单位长度导线所受磁⼒对O 点的⼒矩+π==120d sin 2d l l l I M M θµθµsin 220π=I 2分导线2所受⼒矩⽅向垂直图⾯向上,导线1所受⼒矩⽅向与此相反.23. (C) 24. (B)25. 解: ===l NI nI H /200 A/m3分===H H B r µµµ0 1.06 T 2分26. 解: B = Φ /S=2.0×10-2 T 2分===l NI nI H /32 A/m 2分 ==H B /µ 6.25×10-4 T ·m/A 2分=-=1/0µµχm 496 2分9. ⼀磁场的磁感强度为k c j b i a B ?++= (SI),则通过⼀半径为R ,开⼝向z 轴正⽅向的半球壳表⾯的磁通量的⼤⼩为____________Wb .10.在匀强磁场B ?中,取⼀半径为R 的圆,圆⾯的法线n ?与B ?成60°⾓,如图所⽰,则通过以该圆周为边线的如图所⽰的任意曲⾯S 的磁通量==Sm S B ?d Φ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质点带有电荷q =8.0×10-10 C ,以速度v =3.0×105 m ·s -1在半径为R =6.00×10-3 m 的圆周上,作匀速圆周运动.该带电质点在轨道中⼼所产⽣的磁感强度B =__________________,该带电质点轨道运动的磁矩p m =___________________.(µ0 =4π×10-7 H ·m -1)12. 载有⼀定电流的圆线圈在周围空间产⽣的磁场与圆线圈半径R 有关,当圆线圈半径增⼤时,(1) 圆线圈中⼼点(即圆⼼)的磁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圆线圈轴线上各点的磁场________如图,平⾏的⽆限长直载流导线A 和B ,电流强度均为I ,垂直纸⾯向外,两根载流导线之间相距为a ,则(1) AB 中点(P 点)的磁感强度=p B ?_____________.(2) 磁感强度B ?沿图中环路L 的线积分 =??L l B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条⽆限长直导线载有10 A 的电流.在离它 0.5 m 远的地⽅它产⽣的磁感强度B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长直载流导线,在离它 1 cm 处产⽣的磁感强度是10-4 T ,它所载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根长直导线通有电流I ,图⽰有三种环路;在每种情况下,??l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路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路c ).设氢原⼦基态的电⼦轨道半径为a 0,求由于电⼦的轨道运动(如图)在原⼦核处(圆⼼处)产⽣的磁感强度的⼤⼩和⽅向.17.⼀根⽆限长导线弯成如图形状,设各线段都在同⼀平⾯内(纸⾯内),其中第⼆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圆弧,其余为直线.导线中通有电流I ,求图中O 点处的磁感强度.18.z y xR 1 321d l I ?2d l I ?3d l I ?O如图,1、3为半⽆限长直载流导线,它们与半圆形载流导线2相连.导线1在xOy平⾯内,导线2、3在Oyz 平⾯内.试指出电流元1d l I ?、2d l I ?、3d l I ?在O 点产⽣的Bd 的⽅向,并写出此载流导线在O 点总磁感强度(包括⼤⼩与⽅向).19.⼀根半径为R 的长直导线载有电流I ,作⼀宽为R 、长为l 的假想平⾯S ,如图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6 dF = (dp ⋅ ∇) E = ( P ⋅ ∇) EdV , ∇E2 = ∇ ( E ⋅ E ) = 2( E ⋅ ∇) E , 体 积 受 力 f = ε − ε0 ∇ E2 。 2
2 .7 建 立 直 角 坐 标 系 ,令 n12 = ez ,坐 标 平 面 xOy 与 边 界 面 重 合 ,在 边 界 面 上 取 单 位
这 是 平 面 z = z0 ( z0 是 任 意 常 量 ) 内 所 有 点 绕 z 轴 旋 转 的 圆 周 运 动 。
1.4 ∂f = ∇f ⋅ t° = 2(2x + 5y + 7z) , ∂f
= 28 。
∂t
∂t (1,1,1)
1.5 在 曲 面 u = C 上 任 意 点 r = ( x, y,z) 的 邻 域 取 增 量 Δr = (Δx,Δy,Δz) , 则
⎞ ⎟⎠
+
1 sinθ
∂ ∂θ
⎛ ⎜⎝
sinθ
∂ϕ ∂θ
⎞ ⎟⎠
+
1 sin 2θ
∂2ϕ ∂φ 2
⎤ ⎥ ⎦
,得
( 1)
ρv
=
0 ,( 2)
ρv
=
ε0
A cos3θ sinφ sin 2θ
,( 3)
ρv
=
q
⎛ ⎜
δ
(
r
)


a2 4π r
⎞ ⎟
e−
ar


( ) ∫ 2.4
根 据 ϕ (P) −ϕ (Q) =
<0, ∇⋅F <0。
1.10
∇×(
f
F)=
f
⎛ ⎜ ⎝
∂Fz ∂y

∂Fy ∂z
⎞ ⎟ ex ⎠
+
f
⎛ ⎜⎝
∂Fx ∂z

∂Fz ∂x
⎞ ⎟⎠ ey
+
f
⎛ ⎜ ⎝
∂Fy ∂x

∂Fx ∂y
⎞ ⎟ ez ⎠
+
⎛ ⎜ ⎝
∂f ∂y
Fz

∂f ∂z
Fy

⎟ ⎠
ex
+
⎛ ⎜⎝
∂f ∂z
Fx

∂f ∂x
Fz
u (r + Δr ) − u (r ) = ∂u dx + ∂u dy + ∂u dz = ∇u ⋅ dr = 0 。
∂x ∂y ∂z
而 dr 是 曲 面 点 ( x, y,z) 处 的 切 向 方 向 , 所 以 矢 量 ∇u 垂 直 于 等 值 面 u = C。
1.6
dF dt
=
∂F ∂t
+
(∇F ) ⋅ v
切 向 矢 量 η , 使 τ = n12 ×η , 这 样 当 n12 × ( E1 − E2 ) = 0 时 , 必 有 τ ⋅ ( E2 − E1 ) = 0 ; 反
=
−4π m δ(r )

1.9 对 于 图( a),作 以 点 P 为 球 心 的 球 面 S , v∫S F ⋅ dS > 0 , ∇ ⋅ F > 0 。对 于 图( b),
作以点 P为几何中心的直圆柱面 S,取圆柱的轴线与矢量 F 的方向平行,
v∫ ( ) F ⋅ dS = πa2 S
F右底面-F左底面
习题参考解答
( ) 1.1
v = dr = −ω dt
exsinω t− eycosωt

a = d2r = −ω2r 。 dt2
1.2
T = dr , T D = T
dt
T
= −sinω t ex + cosω t ey 。
1.3 这 是 平 行 平 面 场 , 矢 量 线 方 程 为 v × dr = −ez ( x dx + y dy) = 0 , 积 分 后 y2 + x2 = C2 。
定律的积分形式,当
r
<
a
时,
E
=0;当
r
>
a时,
E
=
Q 4πε 0 r 2
er 。
2.2 建 立 圆 柱 坐 标 系 ,原 点 O 位 于 长 直 导 线 中 心 , z 轴 与 长 直 导 线 重 合 。设 l = 2a ,
r = xex + yey + zez , r′ = z′ez , 则
E
=
=
0

vn
=
v

∇F ∇F
= v ⋅ ∇F ∇F
=− 1 ∇F
∂F 。 ∂t
1.7 在 a (t ) ⋅ a (t ) = a2 两 端 对 时 间 t 求 导 数 , 得 2a ⋅ da = 0 , 即 a ⊥ da 。
dt
dt
1.8

⋅F
=


⎛ ⎜⎝

mr r3
⎞ ⎟⎠
=
m∇


⎛ ⎜⎝
1⎞ r ⎟⎠
( ) y 为 变 量 的 方 程 组 是
dx = ( x − a) R13 + ( x + a) R23
dy
y R13 + R23

dz dy
=
z(通解为 y
z
= C1 y
)。此
方 程组的图 形见习题 1.13 图, 要注意零 点附近电 场线的变 化。
+q
+q
习 题 1.13 图
2.1 作 以 点 O 为 球 心 ,以 r 为 半 径 的 球 面 S 。球 面 上 电 场 可 写 为 E = E er 。根 据 高 斯


∇×B
=
μ0 I πa2
ez
;当
ρ
>
a
时,
B
=
μ0 I 2πρ


∇×B
= 0。
1.13 选 取 直 角 坐 标 系 , 取 两 个 点 电 荷 分 别 位 于 点 ( − a,0,0) 和 ( a,0,0) 。 点 P ( x, y,z) 处
的电场强度
E
=
q 4πε 0
⎡⎛ ⎢⎜ ⎢⎣⎝
⎞ ⎟⎠
e
y
+
⎛ ⎜ ⎝
∂f ∂x
Fy

∂f ∂y
Fx

⎟ ⎠
ez
=
f
∇×F
+∇
f×F

1.11

1)
( A∂B ∂x
+
Ay
∂B ∂y
+
Az
∂B ∂z

A(∇

B)


2)
( A⋅∇)ϕ
=
Ax
∂ϕ ∂x
+
Ay
∂ϕ ∂y
+
Az
∂ϕ ∂z
=
A ⋅ ∇ϕ

1.12

ρ

a
时,
B
=
μ0 I ρ 2 π a2
Q
P E0 ⋅ dr = E0 ⋅ rQ − rP
, 令 rQ = 0 , ϕ (Q) = 0 , 得 ϕ ( P) = −E0 ⋅ r 。
2.5
p1 在
r2 处 产 生 的 场 强 为
E1
( r2
)
=
3(
p1
⋅ R)R −
4πε0 R5
R2
p1

p2 受 力 为
F21 = ∇ ⎡⎣ p2 ⋅ E1 (r2 )⎤⎦ 。
ρl 4πε 0
⌠a ⎮ ⌡−a
r − r′ r − r′3
dz′ =
ρl 4πε 0 ρ
⎡ ⎢
(
z
+
a
)

⎢ ⎣
ρ2 +(z
− ρez
+ a)2

(z − a)eρ ρ2 +(z
− ρez
− a)2
⎤ ⎥。 ⎥ ⎦
2.3
利用
ρv
=
−ε 0 ∇ 2ϕ
=
− ε0 r2
⎡∂
⎢ ⎣

r
⎛ ⎜⎝
r
2
∂ϕ ∂r
x+a R13
+
x−a R23
⎞ ⎟ ex ⎠
+
⎛ y⎜

1 R13
+
1 R23
⎞ ⎟ey ⎠
+
⎛ z⎜

1 R13
+
1 R23
⎞ ⎟ ez ⎠
⎤ ⎥ ⎥⎦
其 中 , R1 = ( x + a) ex + yey + zez , R2 = ( x − a) ex + yey + zez ; 在 点 (0,0,0) 处 E = 0 。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