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临床)

合集下载

2024视疲劳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文)

2024视疲劳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文)

2024视疲劳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文)病因及症状造成视疲劳的原因一般可分为三类:眼部因素,如屈光状态、双眼视功能问题;环境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如在不同环境中的光、声、化学物质刺激等)和内在因素(如全身性疾病、生活节奏等);精神(心理)因素,如紧张、忧郁、性格、人际关系等。

1、眼部因素(1)屈光不正: 未矫正或未给予准确矫正的屈光不正患者,为看清外界目标往往过度或不当使用其调节和聚散,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

(2)老视: 随着年龄增加,人眼的调节能力会逐渐下降,产生老视现象。

老视患者调节幅度偏低,若此时未进行合理的阅读附加,则会导致近距离视物障碍,因此长时间近距离工作、阅读小印刷字体或在较昏暗的环境下阅读时会产生视疲劳症状。

(3)非老视性调节功能异常1)调节不足: 调节不足为非老视性调节功能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5%~85%,常见于青、中年患者,可因功能性、屈光性(包括远视、未戴矫正镜的近视、屈光参差等)、眼部或全身疾病等因素导致副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导致调节不足。

一般而言,调节幅度若低于相应年龄的范围,调节灵活度功能表现为负镜通过减慢,负相对调节(NRA)正常,但正相对调节(PRA)减低,且调节滞后偏高。

对于调节幅度过低者,须给予适量正附加镜,可显著改善症状。

若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的追加检测提示调节功能递减性改变,须在给予正附加镜的同时进行视觉训练(主要为调节功能训练),以避免对正附加镜的依赖,导致调节功能进一步下降。

2)调节灵活度不足: 调节灵活度不足是指对交替变化的调节刺激不能做出快速与精确的调节反应,调节反应的潜伏期和速度异常,表现为调节反应迟钝。

此类异常多为功能性障碍,可能由于调节不足所引起。

此外,眼局部因素和全身性因素均可诱发调节灵活度不足,如屈光不正、两眼视力不等、隐斜视等。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由看近转为看远或由看远转为看近时感到视物模糊。

临床检查可发现患者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正常,但调节灵活度明显减弱,正负相对调节均低于正常。

视疲劳研究概述

视疲劳研究概述

状态欠佳时出现。临床表现 : ①视觉障碍 : 读写 不能持久 , 视 物不清或重影 1 1 ( 1 9 % ) 阅读 时闭一 只眼或遮 盖一 7 例 9 .4 , 只眼 , 单眼 阅读 , 视力疲劳 能够减轻 。② 眼部不适 : 眼胀 、 眼痛 、 眼干流泪 、 痒及 异物感 13例 ( 7 6 % ) 短时 阅读之 6 8 .3 , 后就会 出现视 力模糊 , 偶尔近距离 出现交叉复视 J 。③眼表
视疲劳症状 分为 3级 : : 眼后 出现 眼部 酸 、 轻 用 胀等 眼部 症 状, 休息后很 快恢复 , 对学 习和工 作无 明显影响 ; 有明显 中: 的眼部症状 、 响学 习和工作 ; : 影 重 除有 明显 的眼部症状和视 作业不能持久外 , 尚有记忆力减退 、 眠等全身不适 , 失 严重影 响学 习、 工作和生活 。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3期
20 0 7年 6月







I. 7 ⅣD. f2 3
J OUR L OF GA NA NNAN MED C I AL UNI RS VE nY
j UN. 0 7 20
视 疲 劳 研 究 概 述
1 视疲劳 的发病 情况及 其诊 断标 准
发病症状表现呈阶段性及 多样化 , 常在用 眼过度及身心
视疲劳 的中医辨 证诊断标 准 , 照陈 翠屏 、 参 曾庆华 等 的
诊 断标准制定 : 久视后 出现眼胀 、 眼痛、 头晕 、 眼眶胀痛、 时现 昏花等症状 。在此 眼部症状 的基础上 , 肾不足 者 , 症见 肝 兼
( .8 J 69 %) 。④合并全身症状 , 头痛 、 失眠 、 记忆力下 降 12 3

6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6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减少角膜鳞状化生,恢复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增加角膜糖原,促进受损上皮屏障功能的修复及正常眼表,增加患者舒适度。

使用Smavt PLUG泪道塞栓治疗干眼比任何其他方法都简单,有效地保存泪液,植入后无任何外露部分,不会擦掉或脱落,一般在植入6个月左右,患者感干眼症状明显改善,眼表逐渐恢复。

015%环孢霉素治疗中重度干眼,可明显减轻干眼患者眼表及泪腺的炎症,改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

环孢霉素是一种脂溶性真菌代谢物,有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微溶于水,能大量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和脂质中,由于其良好的亲脂性,局部滴眼能顺利通过角膜上皮,但很难通过亲水性的角膜基质,仅有极少量进入前房[1],由于药物在眼表组织中的蓄积作用,局部滴眼足以获得稳妥而良好的疗效,且环孢霉素作为一种脂溶性真菌代谢物,本身具有抑制镰刀菌、曲霉菌等真菌生长的作用[2],所以患者使用时不要担心会出现很严重的药物作用和长期使用造成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干眼症的治疗是有效的,医生和患者需要信心,树立坚持用药,症状一定能改善的观点,病情好转后坚持用药一段时间防止反复。

[参考文献]1赵京城.环孢霉素A在眼部的局部应用.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0,14:193-198.2曾庆延.抗真菌治疗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27:75-78.(编辑:丁平)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陈志1,张亚飞1,余秀梅2,孙志海2[摘要]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眼疲劳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6例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患者,分别对用药前、用药后3天、7天、14天,评估患者症状和体征,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分。

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总积分、异物感、烧灼感、眼痛、充血、视力模糊、畏光,各项指标于用药后3天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

所有病例未发现全身和眼部不良反应。

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快速有效缓解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方便。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及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及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和看 电视 使 眼调节 力过度所 造成的屈光 不正。我 国是近视 眼的高发地 区 ,青 少年近视 发病率在我 国逐年上升 ,有关资料表 明 ,我 国青少年 近视患病率 高达5 0 % ̄ 6 0 %,大学甚至达  ̄ 1 7 0  ̄ , / o - 9 0 %口 】 。 台湾地 区1 9 9 5 年报道7  ̄ 1 8  ̄年龄组近视 眼的患病率为5 3 . 9 %L 3 】 。加之不正确佩 戴隐形 眼镜 、美 瞳 ,加重 近视 及引发各 种眼病 ,近视眼正在逐 渐成为一个 公 共卫生 问题 。西 医主要 采取光学矫 正 ,手术 治疗为主 ,青少年正处 于 身体发育 阶段 ,眼调 节能力较 强 ,屈光手 术并非首选 ,而且不 良 反 应
本组共中药离子导人治疗总数1 7 8 2 例次,其中近视7 8 5 例次,视
疲 劳引发眼 干涩 、眼胀痛 7 0 6 例次 ,弱视2 9 4 例 次。均为9 3 例 1年龄4 - 6 2 岁 ;病程 半个月 至 l 0 年 ;初诊 视力0 . 1  ̄ 0 . 8 者2 1 5 8 只眼 ,治疗时 间最短 1 次,最长1 年。
屈光 如故。 2 . 2 治疗结果
拿疗法和 采用 中药整体 辨证论治 外 ,可采用 眼贴 、中药 离子导入 的方 法治疗 。我科2 0 0 9 年 引进华亚 公司生产 的D Y多功能 眼病治疗 仪 ,通
过中药离子导人法治疗青少年近视、视疲劳,中药离子导人配合增视
仪等综合治疗治疗弱视 ,效果较好 。现 报道如 下。 1临床 资料 1 . 1一 般资料
见表 1 。近视 :7 8 5 例1 5 7 0 只 眼中 ,治愈 1 9 8 例 ,有效5 6 9 例 ,无效
1 8 例。视疲劳:7 0 6 例1 4 1 2 只眼,治愈1 1 2 例,有效4 0 9 例,无效0 例。

视疲劳PPT医学课件

视疲劳PPT医学课件
神经因素
副交感神经和视皮质的高度兴奋与视疲劳的发生有关。 Nakanura的研究显示视疲劳患者的瞳孔平均直径小于对照组,同时调节性暗焦点则较对照组增大,显示虹膜及睫状肌存在异常副交感神经兴奋,认为副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可导致视疲劳。 Evans的研究认为视皮质的高度兴奋也同样可以产生视疲劳 返回
二、环境因素 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光线与色觉异常刺激,包括照明不足致对比度下降,照明过强致眩光和光辐射等,以及色觉搭配失调或异常等都可能出现视疲劳,最典型的就是视频终端综合征。
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阅读 阅读环境照明不足 VDT工作环境
三、精神、心理和全身因素 精神和心理状态及某些全身因素与视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精神压力大、神经衰弱或有神经官能症的人更易出现视疲劳。副交感神经与视皮质的高度兴奋也与视疲劳有关。此外,某些特殊时期(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都可能出现视疲劳。
视疲劳的定义: 由于各种病因使得人眼视物时超过其视觉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导致用眼后出现视物障碍、眼部不适或伴有全身症状等以至于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一组症候群。 视疲劳以患者主观症状为主,眼或者全身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因此,它并非独立的眼病。 视疲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出现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头痛、恶心、眩晕。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征。
流行病学资料
近年来,视疲劳患者逐年增多。 小学生发病率21.8%。 大学生发病率38%。 电脑操作者46.3%。
视疲劳病因
不良习惯 脖颈过度前倾阻碍颈动脉血供;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 俯卧或躺着阅读。
视疲劳症状
眼部不适

眼疲劳 病情说明指导书

眼疲劳 病情说明指导书

眼疲劳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眼疲劳概述眼疲劳(eye fatigue)又称视疲劳,多是由于用眼过度或眼部其他疾病导致的眼球视物不适。

主要症状是眼睛胀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对因治疗为主,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英文名称:eye fatigue其它名称:视疲劳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视疲劳本身是不会遗传的,但有眼疲劳症状的部分眼部疾病可能会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眼常见症状:眼睛胀痛、眼眶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主要病因:用眼过度、其他眼病、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检查项目:视力检查、眼球运动度检查、头颅 CT 检查、检眼镜检查、眼压检查重要提醒: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做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症状。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眼疲劳的发病特点三、眼疲劳的病因病因总述:眼疲劳主要与用眼过度、眼睛其他疾病、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此外,身体虚弱、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等全身因素也可导致眼疲劳。

基本病因:1、眼部因素(1)屈光方面问题:如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未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等。

(2)调节功能障碍:如老视眼、调节衰弱、调节痉挛等。

(3)眼肌功能障碍:如外隐斜、内隐斜、集合无力、融合无力等。

(4)眼病所致的视力不良:如角结膜干燥症(干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等。

(5)用眼过度:一目标注视过久。

2、环境因素如环境光线过强或过暗、阅读材料过于细小、字体与背景对比度低、视标不稳定、长期工作在显示器前(显示器终端综合征)。

编辑、作家、IT 人员、矿工以及经常玩手机、打电子游戏的人容易出现眼疲劳。

3、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对眼疲劳有很大的影响。

精神压力过大、神经衰弱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眼疲劳。

其次副交感神经和视神经的兴奋也对眼疲劳有一定的影响。

天麻颈脑宁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天麻颈脑宁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天麻颈脑宁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陈剑姝;张殷建【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icacy of TianMa JingNaoNing tablets in treating asthenopia. Methods: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ianMa group, who took TianMa JingNaoNing tablets, five pills, three times per day;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odium hyaluronate eye drops, four to six times per day, to observe the integrals of the symptoms and body signs as well as clinical effects after treating for one month. Results:Clinical symptoms of TianMa group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disease reached 96.67%, higher than 93.33%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 in clinical effects (P<0.01), among them, TianMa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integrals of body symptoms (P<0.01);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meaning in the improvement of eye symptom integrals(P>0.05);the contr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ianMa group in the integrals of corneal epithelium exfoliation (P<0.01); the difference showed no statistical meaning between both groups in the integrals of bulbar conjunctiva congestion (P>0.05). Conclusion:TianMa JingNaoNing tablets could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body signs of asthenopia obviously, especially the symptoms and body signs.%目的:观察天麻颈脑宁片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

配镜引起的视疲劳临床分析

配镜引起的视疲劳临床分析

2 5 DS 3 称 为 散 光 。 光 可 有 角膜 或 晶状 体 产 生 。 临 床 中 , 常 遇 到 一 片 度 数 为 + .0 ,眼 镜 片 光 学 中 心 距 离 6 mm ,瞳 孔 距 离 为 散 在 经 2 a 重 调 配 些 戴 眼 镜 以 后 头 痛 、恶 心 , 物 高 低不 平 、模 糊 等 现 象 ,J发 视 7 rm。 新选 择 眼 镜 架 , 节 光 学 中心 与瞳 孔 距 离 桕 适 应 , 视 ; l 物疲 劳 。 们对 这 些 患者 进 行 详 细 检 查 , 将 分 析 结 果 汇 报 如 下. 镜 后 感 觉 良好 。患 者 ,男 5 岁 , 眼在 市 场 上 买 的 3 0 花 镜 , 我 现 O 花 0度 戴 镜 后 眼 镜 发胀 ,右 眼 视 力 0 6 . ,左 眼 视 力 0 7 . 。右 眼 为 单 纯 远 1临床资料 本 文 资 料 来 自我 院验 光 配镜 部 。 视 ,左 眼 为 复 性 远 视 散 光 。 12 1 视 用 凸透 镜 矫 正 , 度远 视 或 中 年 以 上 远 视 者 应 带 . .远 中 1 1 儿 女 , 0 , 了 在 某 眼镜 店 新 配 的 眼 镜 后 , .患 l岁 戴 出现 头 镜 矫 正 视 力 ,消 除 视 疲 劳 及 防 止 内斜 视 的 发生 。给 患 者 重 新 配 痛 、眼 胀 现 象 后 来 院 就 诊 ,右 眼 视 力 0 3 . ,左 眼 视 力 0 3 . ,无斜 视。 镜 , 用 右 眼 + .0 ,左 眼 +O 5 DC: +10 D 远 2 0 DS .0 .0 S× 5 , 。 近 1 1 1 患 儿 在 我 院 重 新 配 镜 , 儿 验 光 前 每 晚 用 1 的阿 用 右 眼 + .0 , 眼 + .0 S= +10 DCX 5 。矫 正 视 力 . .该 患 % 4 0 DS 左 25 D .0 。 托 品 眼 膏 连 续 散 瞳 三 天 后 检 影 , 般 散 瞳 用 1 酸 环 戊 通 滴 眼 正 常 ,戴 镜 后 感 觉 良 好 。 一 %硫 液 , 5 1 ml 滴 一 次 , 三 次 , 散 瞳 完 要 立 即 压 迫 泪曩 区 , 每 ~ 0 n 共 滴 2 结 果 防止药液从鼻粘膜吸 收后产生全身副作用 , 皮肤和粘膜干 燥 、 如 有 的患者镜片光学 中心距离 比瞳孔距 离大 , 的患者镜片 有 现 因 发 热 、 奋 和 心 动 过 速 , 部潮 红 , 有 发 生 , 立 即 停 用 阿托 光 学 中心 距 离 比 瞳 孔 距 离 小 。 在 流 行大 眼镜 架 , 而 多 数 患 者 兴 验 如 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视觉紧张和视疲劳的原因。
10:59
19
视功能因素
追随运动和扫视运动失能:
扫视运动和追随运动不良或对追随反射需求的徒然增加,能增加视觉系统 的紧张程度,患者经常表现为阅读困难,阅读时出现漏字、窜行和定位困难症状, 患者经常借助于手指帮助定位,缓解不适。在观看和体育比赛活动时,即可表现
出明显的症状。
素, 在验光过程中经常遇到此类情况, 有时双眼屈光程度相等,但感觉物象大小
不等, 因而造成一种紧张性视疲劳。
10:59
16
视功能因素
双眼异向运动(辐辏)功能失调:
包括以下六种类型:①辐揍不足;②辐揍过度;③散开不足;④散开过度;
⑤单纯性外斜;⑥单纯性内斜;
其中辐揍不足是肌性视疲劳最常见原因,人群中发生率为3~5%; 双眼异向运动失调也可致融合功能下降,主要是运动融合下降;
10:59
20
疾患因素

干眼症:研究发现视疲劳患者中患有干眼症的比例远高于调查人群;干 眼症患者存在视疲劳症状的比例同样高于调查人群,表明干眼症和视疲
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上睑下垂: Finsterer在对此种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其常伴视物模糊、
泪液增加和视疲劳的症状。尤其对于严重者(下垂幅度>4mm),症状更为
10:59
15
屈光因素 三

双眼影象不等:由于屈光参差或者是一些发育的因素, 可致双眼视网膜成 像大小不等或形状不同。

双眼影象不等:由于屈光参差或者是一些发育的因素, 可致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
不等或形状不同,。两眼视网膜像的轻度差异是属于生理性的, 但超过一定程度, 传到视觉中枢, 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视觉和全身症状, 这也是视疲劳的一种常见因
10:59
13
屈光因素 一

屈光不正:视觉器官为了代偿低度屈光不正过度努力;验配不当
屈光不正:轻度屈光不正引起的视疲劳,是由于视觉器官为了代偿屈光不正过度努

力所形成的一系列综合反映。而当屈光和眼肌的缺陷较小, 患者能够用主观努力
的办法, 进行或大或小的调节或矫正时, 眼睛在无意识的状态下, 在尽最大的努 力去克服这种缺陷, 这种不自主的持续紧张最容易引起视疲劳。
中 重
10:59
• 眼部症状明显、影响学习和工作
• 除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和视作业不能持久外,尚有记 忆力减退、失眠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学习、工作 和生活
11
诱发视疲劳的因素
12
环境因素

一、照明:照明强度不足;照明分布不均,注视物与背景对比度下降等

二、工作性质:长时间近距离工作、VDT工作环境等
视疲劳



人民日报:
【我们玩手机,还是手机玩我们?】
1.手机脖,由于长时间把玩手机又不注重姿势引起的。 2.“爱疯”手,手指越来越不听话了,时不时就钻心地疼。 3.手机眼,视疲劳诱发近视、干眼症甚至老花眼等; 4.幻听症,不管在哪,经常都会感觉自己的手机在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你有这些问题吗?
10:59
因素影响,更易发生视疲劳。
10:59 23
视疲劳的诊断

关于视疲劳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大多数文献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①暂时性视力减退或复视。 ②眼部疲倦,灼热感,发痒,干涩不适及胀痛。③眼部常有反射性充血,结膜轻度充 血,泪多,睑缘红肿糜烂等。④反射性头痛,或其他类似神经衰弱症状。
视物模糊、复视等。眼部以外的症状有头痛、颈肩背酸痛。

出现上述一种或几种表现,即可称之为视频显示终端(VDT)综合征,也称 为计算机视觉综合征。
10:59
7
视觉工作负荷
视觉工作依赖于两个因素 调节 (D)×时间 (h)
例如:

≈ Energy (能量)
阅读8小时,阅读距离是33cm(+3.00D),眼睛所承担的视觉负载为 +3.00D X 8 = 24Dh
3.00D调节,余下约2.00D储备调节,不足调节幅度的1/2,故视近困难的
10:59
问题开始出现,特别是在长时间阅读情况下。
31
调节微波动
正常状态HIGH AMPLITUDE OF MICRO-FLUCTUATIONS
人类在注视目标物体时所引发的调 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某一 个平均值上下范围变化,这种变化 叫作“调节微波动”,这种变化既 无法感知,也无法控制
2
《脑视觉》王育良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电脑失写症



电脑失写症是由于在电脑上敲字缺少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 ,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从而造成“失写” 的现象。 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的 印记,而且对人的意志、耐力、毅力和神经系统稳定功能也 是必不可少的训练。 而在电脑上敲字,则无法形成这种印记,会造成一种辨识抽 象意义的困难。尽管许多人在敲电脑的时候得心应手,但大 脑中缺少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逻辑性和语言功能产生 某种障碍。


以及采用赵家良教授主编的《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 》: ①轻度: 自觉
眼部不适、视物模糊、眼部发干、烧灼感、流泪等; ②重度:自觉眼痛、头痛,
记忆力减退或失眠等精神症状。根据病史以及除屈光、调节和眼肌方面的眼病外, 眼部无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情况,可做出诊断。
10:59 24
视疲劳的一般诊断


眼部不适:眼酸、眼胀、眼痛、眼干、流泪、痒及异物感等。

眼表病变:慢性结膜炎、麦粒肿、霰粒肿及睑缘炎等。

合并全身症状:头痛、眩晕、恶心、胃部不适、急躁、心悸、失眠、
记忆力下降、其他神经官能症等。
10:59
10
视疲劳症状分级

• 用眼后出现眼部酸、胀等症状,休息后很快恢复, 对学习和工作无明显影响

Evans[5] 在Meares-Irlen 综合征的研究中认为视皮层的高度兴奋同样也
22
10:59 可产生视疲劳。
心理及全身因素

心理障碍、癔病

精神状态:社会的承认、人际关系、性格特征、精神压力等

全身状况: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征、体质虚弱、干燥综合征早期 、
颈椎综合征、病灶感染 、等均可使眼的耐受力降低,再加上眼部的某些
主观指标: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询问、记录; 客观指标: 一般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屈光状态等; 眼肌检查:隐斜、调节、辐辏、同视功能、融合力等; 其他视功能:眼压、视野、裂隙灯检查等。

10:59
25
视疲劳的分类

1、调节性视疲劳 2、肌性眼疲劳 3、隐斜性视疲劳 4、运动性视疲劳 5、屈光参差性视疲劳
调节储备不足调 节幅度的1/2
调节微波动异常
10:59 30
调节储备

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幅度始终在逐步下降,但因不影 响近距离工作,常不被人觉察。


最小调节幅度 = 15 – 0.25×年龄
+3.00 — 【(15 – 0.25*年龄)/2】
例如40岁时,因调节幅度约为5.00D,在看33cm的近目标时约需付出
辐揍调节是评估患者异向运动功能的重要参数
10:59
17
视功能因素
调节功能障碍:
调节功能障碍最主要的因素是调节不足: ①真性调节不足:常见于老视前期和老视患者; ②假性调节不足:患者可能是为了维持双眼单视而放松调节致使调节近点远移,以 近视力的清晰度为代价,表现为高AC/A; ③调节疲劳或衰弱:患者维持近距离工作所必需的调节持久力下降;
8
10:59
视疲劳的定义

视疲劳综合征:视觉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之后出现的一种持续衰弱状态, 是和眼睛局部微小因素 、全身状况 、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而突出表现在 眼部的一组症候群 ,应属于一种心身障碍性疾病
10:59
9
视疲劳的临床症状

视觉障碍:视物不能持久、远近不能调节、视物变形、视物不清或重 影、视力不稳等。
27
10:59
验光注意事项

保持主视眼,眼别不变 检查眼位:内隐斜近视低矫,远视足矫; 外隐斜近视足矫,远视低矫

检查调节与AC/A:过高近视低矫,远视足矫;
过低近视足矫,远视低矫 双眼调节要平衡


注意散光轴向:顺规低矫,逆规与斜向足矫
10:59
28
抗疲劳镜片 与 视疲劳的可能原因
29
视疲劳出现的可能原因
10:59
14
屈光因素 二

高阶像差增高与对比敏感度下降: 一些较敏感的人能感觉到在视网膜黄 斑中心凹处形成的是一个弥散光环, 而非很锐利的焦点。

轻度的球像差或周边像差: 眼睛的光学系统显然非常精致, 但在一些较敏感的人 就能感觉到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形成的是一个弥散光环, 而不是一个很锐利的 焦点。另外, 视网膜周边部的像总不如中心凹处的成像清楚。这些生理性光学缺 陷, 一般在正常人感觉不到, 但在较敏感的人感觉比较明显, 可清楚地描述出来, 产生一种视觉干扰,因此而引起视疲劳。
严重。
10:59 21
神经因素

Nakamura[3] 研究显示视疲劳组有明显的瞳孔紧张;同时视疲劳患者调节 性暗焦点明显增大,显示虹膜或睫状肌存在着异常副交感神经兴奋,可能是 形成视疲劳的因素之一。

Kinoshita[4] 的研究同样认为视疲劳患者瞳孔紧张和较高的张力性调节,是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结果。
成年人的视觉特征

工作压力带来的紧张: “努力”“集中思想”和“精神紧张”,很“用心”的去看、去读,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