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经营(1)
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摘要】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不同领域或行业开展业务以实现多角度发展的经营策略。
本文将从多元化经营的定义、优势、挑战、策略以及成功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多元化经营的优势包括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扩大市场份额等,但也伴随着挑战,如资源分散、管理复杂度增加等。
针对多元化经营的挑战,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策略,例如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业务、加强统一管理等。
成功案例分析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多元化经营的实践和效果。
结论部分将总结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性和应对方法,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借鉴和指导。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应对挑战并实现优势发挥。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企业、定义、优势、挑战、策略、成功案例、结论1. 引言1.1 引言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在不同领域或行业中开展业务的经营策略。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行业变化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以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和降低经营风险。
多元化经营的优势包括:可以降低行业集中度带来的竞争压力、拓展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等。
多元化经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管理困难、资源分散、跨行业经验不足等。
为了有效应对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挑战,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如重视核心业务的发展、寻求协同效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
成功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多元化经营的实践和运作,从而借鉴他人经验,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一项全面考量各种因素的经营策略,只有在理解其优势和挑战,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措施时,企业才能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成功。
2. 正文2.1 多元化经营的定义: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进入不同行业或领域,开展不同类型的业务来实现业务多元化,从而降低经营风险,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策略。
多元化经营可以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技术多元化等多个方面。
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

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主业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涉足其他产业或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风险分散和增加公司价值的一种战略选择。
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中,多元化经营战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下面将就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意义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通过将业务多样化分布在不同行业或领域,可以降低企业对特定行业市场的依赖度,减少因行业不景气或其他不可预测因素导致的风险损失。
其次,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进入不同的产业或行业,在资源配置上可以更灵活地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再次,多元化经营可以增加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通过经营不同的业务,企业可以扩大产品或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市场份额,增加公司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
最后,多元化经营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
通过进入新的产业或领域,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通过分析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可以找到合适的多元化发展方向,确保新的业务能够与原有主业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其次,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多元化经营方式。
多元化经营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并购、联营、合资等,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优势。
再次,企业要重视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工作。
在进入新的行业或领域之前,企业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市场规模等信息,同时评估风险和潜在利润,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企业要注重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
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统一管理体系,并注重不同业务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工作,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多元化经营优点介绍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多元化
经营优点介绍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不知道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化经营优点介绍吧。
1. 分散经营风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盈亏自负。
由于宏观市场的变化很难准确预测,如果某企业经营的产品单一、经营专业领域集中,一旦市场中该产品、专业遭遇危机,那该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相反,如果某企业经营范围较宽、产品多样,则该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因此,很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进入更多的行业、生产更多类型的产品、提供更多样性的服务,以确保企业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
2. 争取协同效应
因协作的作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结合在一起,能
产生大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简单加和的效果,即“l+1>2”,这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
多元化发展能帮助企业获得管理、广告、商誉、销售等各方面的协同效应,使企业的人员、设备、资源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另外,多元化经营可以让企业获得批量采购原材料、设备等的规模经济,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3. 充分利用富余资源
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员素质的提升、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改进、企业发展方向的变化等,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富余资源,包括设施设备等有形资源、信誉等无形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
这些富余的资源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会造成企业大量人、财、物的浪费,成为企业的负担。
如果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战略,这些富余的资源就能得到充分利用,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方案分析与总结

(1)多元化经营(1) diversification多元化经营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他指出“多元化是用新的产品去开发新的市场,多元化经营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产品数量而言”。
这种定义现在看来是不准确的,因为产品高度相关的企业和产品高度不相关的企业,即使两者的产品种类数量相同但两者的多元化程度肯定是不同的。
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多元化是企业在原有产品生产的前提下扩展其生产活动,开发新产品的生产。
企业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的增加都属于企业的多元化”。
他的理论弥补了安索夫的不足,但是却将企业一体化和多元化混为一谈。
随着多元化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多元化经营出现了以下的定义:多元化经营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营效益或为了进行长期的经营,通过发开具有潜力的产品,合并其他的企业,从而丰富其产业结构的经营模式,是企业为了谋求发展的一种长期战略规划。
Diversification is the earliest scholar ansoff in 1957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e pointed out that \"diversification is to develop new markets with new products, diversification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roducts, mainly for enterprises\". This definition is now appears to be inaccurate, because the product is highly relevant enterprises and products highly relevant, even if the two products is the same number but the degree of diversification is certainly different. Penrose in 1959 in the enterprise growth theory, put forward \"under the premise of diversification is the enterprise in the production of original products to expand its production activities, production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nterprise final product increases, the increase of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belong to enterprise diversification. His theory made up for the inadequacy of ansoff, but the enterprise 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diversifica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Diversification appeared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diversification is one of the largest business companies in order to obtain benefits or for long term business, through hair open potential products, combined with other enterprises, so as to enrich its business mod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seek the development of a long-term strategic planning.多元化经营可以分为:相关多元化经营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风险管理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风险管理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定义及形式企业在经营业务时,将重点不仅局限在某一特定产品或业务领域,而是在多个领域进行经营业务的方式,称为企业多元化经营。
企业多元化经营可以体现出企业的多样性,适应市场变化和风险的承受能力。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形式包括:产品多元化(不仅仅提供某一类产品,而是提供多种不同类型产品),产业多元化(企业拥有多种不同行业的产品),地理多元化(企业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资产多元化(企业拥有多样化的资产组合)。
二、多元化经营带来的风险事实上,虽然企业多元化经营能够减少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市场风险,但是也会带来新的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短缺风险:当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时,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
如果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如人力、资金、技术等,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这也是多元化经营中难以预料的风险之一。
2.管理风险: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时,需要管理更多的产品线、业务领域或地区。
如果企业无法有效管理其多元化业务,将会使企业面临无法预测的风险。
3.产品兼容性风险:企业进行产品多元化经营时,需要保证不同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以便产品能够顺利地相互配合。
如果企业无法控制产品兼容性,将会影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4.品牌价值风险: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时,需要保证其现有品牌的稳定性和增值能力。
如果企业无法保持品牌价值,将会导致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逐渐增加。
三、风险管理为了确保企业多元化经营取得成功,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以下是企业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1.策略管理: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和目标,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
2.资源分配:企业需要合理分配资源,以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此外,企业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3.团队建设:企业需要成立专业的团队,以负责不同领域的经营业务。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以更好地应对多元化经营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企业多元化经营特点和意义

企业多元化经营特点和意义企业多元化经营特点和意义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其实是通过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所提出,多元化经营通常也会被称为多角化经营或者多样化经营。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特点和意义,一起来看看吧!企业多元化经营特点和意义一、现代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特点(一)多元化经营的优点1、分散企业单一经营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范围单一,就会使企业对于某一市场产品过分依赖,企业利润也会容易受到波动,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作用就是要使企业的利润波动减少,风险降低,造成企业在某一产品或者某一块经营范围出现失败的时候,还可以在其它产品和经营领域的成功前提下获得相应的弥补,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扩大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联合生产的成本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之和小很多,这样的话,多元化经营就能够使生产成本节省下来,使企业的资源实现共享,例如,在广告投入方面,可以通过对已有顾客对企业的认知进行利用,使较大开销的广告费用得以节省。
(二)多元化经营的弊端1、管理质量下降因为企业在很多行业中都拓展了相关的业务,这样的话,分支机构会迅速增加,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复杂化,协作能力也有所下降,最终使企业由于管理负荷的不断增加,造成企业管理质量不断下降,同时,在集权和分权的界定以及不同业务单位业绩评价中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复杂化。
2、企业资源分散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算是大型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也都是有限的,而多元化的发展肯定会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分散到不同的业务领域中,资源的分散使企业的每一个行业领域都不能得到较为充裕的资源,因此,在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中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3、企业的运作费用提高一个企业在另一个不同行业的经营领域发展中,投入资源是必然的,开始经营和产出效益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额外费用会被大量的耗费掉,并且企业从一个行业领域发展到另一个行业领域经营,就很有可能使顾客认知得以增加,从而使企业的运作费用得以提升,所以,企业要实施多元化经营就需要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来。
公司为什么实行多元化经营(1)

公司为什么实行多元化经营关于公司为什么实行多元化经营已经有许多争论。
其中市场势力观和资源观,都赞成利润最大值化,但是只有后者赞成对资源的有效率使用。
另一个,代理观点,在性质上是属于管理类的提法,但是它既不赞成利润最大值化也不赞同效率。
一、市场势力观传统地,经济学家对多元化感兴趣是源于它的潜在的反竞争效果。
这种观点认为“多元化的公司将会壮大是以牺牲非多元化企业的利益为代价的,并不是通过自身效率的提高,而是因为它们可以获得多角化力量”。
一个生产许多产品、而且经营涉及许多市场的公司,不需要为了制定商业政策而关注某一特定的市场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而且不需要在它的每一个产品的销售中都取得最大的利润,因为这已经在商业计划中提前安排了。
公司可能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拥有力量不只由于那个市场在组织中的地位,也由于它的活动范围和特性。
公司可以运用一些不同于垄断的战术来开发,扩充及保护它的力量。
在爱德华之后的经济学家已经强调三个方法使多元化经营公司在反竞争的方式下屈服于市场力量:交叉资助,即用一个市场里取得利润(有时被称为“深口袋”)来支持其他掠夺订价的活动;共同自制,即竞争者们在多元的市场中互相依赖而且不进行激烈的竞争;互相购买,即在大的多元化公司之中的相互保持关系而对较小的竞争者关闭市场。
值得担心的是这几种方式将会导致竞争减少和工业的高度集中。
把一个重要的条件加入到这些争论之中,指出合并的力量在它的个体市场中发挥相当于一个公司的市场力量的功能。
为了在不同市场中行使权力,一个公司一定首先在它的个体市场中对力量进行一些衡量。
换句话说,在若干市场中拥有地位的公司,在总的说来,有密集而牢固的力量。
大体上,赞成市场势力观点的作家已经趋向于强调多元化的结果, 而不是它的原因。
他们趋向于强调在某一方式下实行多元化经营会不引起竞争,没必要给与它动机,也不用管它包不包括效率。
许多学者甚至认为这条线索的推理过程有争议,不是仅仅基于市场力量的效果, 而应该观察多元化和企业的绩效的肯定关系。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相关推荐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经营不只局限于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而实行跨产品、跨行业的经营扩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弊:1、丧失“拳头产品”规模效益。
在我们,特别是江浙地区,一些不起眼儿的工厂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成以上。
这些都是做精、做透的结果。
2、不便管理。
人员、成本控制等诸多环节都会给经营管理者提出严峻考验。
尤其是在第四点提到的整体多元化经营中,管理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
利:1、便于产业转移。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陆续产生了一些高技术新兴产业。
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在原基础上向新兴产业扩展,一可减轻原市场的竞争压力,二可逐步从增长较慢、收益率低的行业向收益率高的行业转移。
2、促进企业原业务的发展。
脚手架行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展服务项目,往往可以达到促进原业务发展的作用。
上中下游的产业链相对集中,特别是建筑器材等产品的集中产区,多产品经营是最终用户喜欢合作的一种方式。
当市场紧俏货源紧张的时候,甚至不在“货比三家”。
3、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
经济学中“鸡蛋和篮子”的问题。
扣件厂家或架子管厂家生产的产品热销、滞销的年景都会遇见,扣件租赁公司或架子管租赁公司有“一管难求”的局面,也有存货几百几千吨的年景。
生产、租赁相结合有效规避年景问题。
行动一:多元化统一认知。
这是施工企业进行多元化必须进行的行动。
也就是说,欲想多元化,必须统一高层团队对于多元化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会、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在班子成员中达到应知、应会。
所以,高层班子要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一问:是否出现了市场空白点或某一产业内没有强势企业?二问:我们在原行业中的竞争力是否下降?三问:我们不进行转型是否将面临危机?四问:我们在原行业中的份额是否难以继续扩大?五问:我们是否需要新的利润增长点?六问:是否出现了迅速成长的新兴产业?班子成员对于这几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多元化的统一认知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多元化经营
1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辨析
1.1多元化经营的内涵
多元化的概念是上个世纪50年代安索夫提出,迅速被企业界所接受
并实施。
多元化经营相对于专业化经营而言,是指一家企业同时经营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服务。
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都是资本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寻求资本
最大增值的途径。
多元化经营战略可分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
两大类。
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从事的行业之间可以协调共享产品、服务、技术或分销渠道等资源,多元化产业之间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
而不相关多元化是各行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和可共享的资源。
1.2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投资
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投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极容易混淆。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被认为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典范。
GE涉足广电传媒、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照明电器、金融等多个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这些不同行业的公司聚集在GE旗
下并受其控制,打着深刻的GE印记,有的还使用GE品牌。
与GE不同,美国巨富巴菲特仅仅作为投资者投资于多个行业,如饮料、剃须刀、
保险、纺织等。
巴菲特所投资的公司都很独立,不使用同一个品牌,
彼此之间很少有相似点。
因此,我们通常把后者称为“多元化投资”,与GE的“多元化经营”区分开来。
1.3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优劣比较
1.3.1多元化经营的利与弊
因为多元化经营存有规避风险的种种优势,在20世纪60年代和70
年代,多元化经营在西方以前风行一时,从80年代开始,我国有很多
企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些大企业,尤其是财力雄厚的集团公司,
为了规避风险在经营战略上往往采取多元化经营,认为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应,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有的企业本来就具有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优势,其多元化性质属于相关多元化,内部的几种业态可以互为用户,形成经营链,实现“肥水不外流”,做到凡事不求人。
不过,很多企业又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企业的兴衰是客观而严峻的事实。
从全球《财富》500强来看,很多实行多元化原则的企业的排名纷纷后退,在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仅通用电气是多元化经营的。
我国企业的多元化浪潮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从披露经营情况的上市公司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TCL、海信、厦华、澳克玛、康佳等先后进入IT行业,但至今未有一家可以与IT专业企业匹敌。
这些实行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企业大多是掉进了一个多元化陷阱。
1.3.2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
(1)来自原有经营产业的风险。
企业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的实施往往意味着原有经营的产业要受到削弱。
这种削弱不仅是资金方面的,管理层注意力的分散也是一个方面。
不过,原有产业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新产业在初期需要原产业的支持,若原产业受到迅速的削弱,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将面临危机。
(2)市场整体风险。
多元化经营通过“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去化解经营风险——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不过,市场经济中的广泛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多元化经营的各产业仍面临共同的风险。
也就是说,“鸡蛋”仍放在一个篮子里,只不过是篮子稍微大了一些罢了。
在宏观力量的冲击之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分散反而加大了风险。
(3)行业进入风险。
行业进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过程。
企业在进入新产业之后还必须持续地注入后续资源,去学习这个行业并培养自己的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
另一方面,行业的竞争态势是持续变化的,竞争者的策略也是一个未知数,企业必须相对应地持续调
整自己经营策略。
所以,进入某一行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很难用通常的投资额等静态指标来衡量行业的进入风险。
(4)行业退出风险。
企业在多元化投资前往往很少考虑到退出的问题。
不过,如果企业深陷一个错误的投资项目却无法做到全身而退,那么很可能导致企业全军覆没。
一个设计良好的经营退出渠道能有效地降低多元化经营风险。
摩托罗拉当初看好卫星通信业务而发起了“铱星”计划,当最后“铱星”负债数十亿而陨落时,摩托罗拉却因一开始就将“铱星”项目注册为独立的实体而只承受了有限的责任和损失。
(5)内部经营整合风险。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把不同行业对其管理机制的要求以某种形式融合在一起。
多元化经营多重目标和企业有限资源之间的冲突,使这种管理机制上的融合更为困难,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最终趋于内部冲突的妥协。
百事可乐的“快餐+可乐”多元化经营就面临着两个产业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冲突,最终只好成立两个公司独立经营。
2多元化经营的策略
2.1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陷阱
经营者们往往是抱着一种规避风险的态度实行多元化经营,但是很容易就掉入陷阱。
以下是我们需要防备的几种陷阱:
(1)一切只向“钱”看。
营销战略应该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的关系全局胜负问题的决策,要解决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方向和市场方向问题。
(2)企业领导缺乏理智,盲目自我膨胀,把企业办成大社会。
当企业经营取得良好效益,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企业领导自我陶醉,误认为自己在现有领域获得极大成功,在其他行业也能大有作为,便盲目进行一系列多元化扩张,没有考虑企业的能力和可行性,使企业掉入多元化陷阱。
(3)急于寻求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企业成为市场领先者或挑战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一定高度,决策者担心在目前市场上没有发展余地,急于寻求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4)观念误区。
认为只要多元化经营就可以分散经营风险,而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并加以权衡,多角化不但不能给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反而加大风险力度。
2.2采用多元化经营应考虑的条件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必须要有谨慎的权衡,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业务的相关性,非相关的多元化无疑是种冒险。
企业在自己原有的经营领域中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已属艰难,而要进入与己无关的领域更是不易。
这里的相关性涉及的是资源,而非产品,因为产品相关是比较常见的。
多元化业务组合是以资源为基础,而不是以产品为基础。
(2)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共享性。
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多元经营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平台,只有使其能为各种行业共享,多元化经营才有可能成功。
例如夏普公司就是依靠领先的光电技术开发液晶显示器,使之应用于几种电子产品3。
(3)良好的成长性。
韦尔奇曾说,如果在一个领域不能做到第一或第二的地位,就无法规避风险,就不要进入这个领域。
海尔集团也非常明确地规定,凡进不了前三名的坚决放弃。
凡不具成长性、不能名列前茅的多元化项目就存有很大的风险。
3结论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点,是危险与机会并存的关键点。
是企业发展中的探索甚至是探险,应避免吃不到馅饼反掉进陷阱。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树枝是核心产品,较小的树枝是经营
单位,而树叶、花、果实则是最终产品。
提供哺育、营养和稳定性的根系就是核心能力。
粗壮的树干才能支持繁茂的树枝树叶。
总之,企业要进行多元化经营首先要把握好企业的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把摊子铺大,进行多元化经营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扩张,掉进多元化陷阱中。
企业多元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