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纸的本领大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理解纸的承重原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纸是大力士”,主要探索和理解纸的承重原理。

教学准备:1. 各种类型的纸(如报纸、卡纸、面巾纸等)。

2. 一些轻质的物品(如书本、积木等)用于测试纸的承重能力。

3. 录音机或手机播放关于纸的制作过程和特性的视频。

4. 记录表格和画笔,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或者谜语的方式引入“纸是大力士”的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播放关于纸的制作过程和特性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

3. 实验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不同类型的纸和轻质物品。

让他们尝试在纸上放置物品,观察并记录哪种纸能承受更多的重量。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纸承重能力不同。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和父母一起进行类似的实验,比如用纸做桥梁,看看哪种设计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教学总结:回顾本次科学活动,强调纸虽然看起来薄薄的,但其实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

同时,也提醒幼儿在生活中要珍惜纸张,做到节约用纸。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了解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2. 分析幼儿的实验记录和分享讨论,评估他们对纸的承重原理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延伸活动情况,进一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纸的本领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纸的本领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纸的本领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纸的本领大》是一节针对幼儿园中班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涉及教材中“奇妙的世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纸,了解纸的特性,探索纸的承重能力,以及讨论纸的用途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纸,如白纸、报纸、硬纸板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使其理解不同纸的特性。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承重能力,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不同纸的特性和承重能力。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不同纸的特点,并学会珍惜纸张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纸张(白纸、报纸、硬纸板等)、小物品(如积木、硬币等)、尺子、剪刀、胶水。

2. 学具:小篮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用报纸做的纸袋,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由什么做的呢?”引导幼儿观察、回答。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分别展示白纸、报纸、硬纸板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讲解不同纸的用途,引导幼儿了解纸的多样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纸的承重实验,让幼儿用不同种类的纸折叠成容器,放入小物品,观察哪种纸承重能力最强。

(2)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学会用表格记录数据。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5. 创意活动(10分钟)教师提出创意任务,让幼儿用废旧的报纸、白纸等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本领大》2. 内容:不同纸的特点纸的承重能力实验珍惜纸张资源,环保行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找一找家里的纸制品,记录下来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2. 答案:示例:报纸——阅读、包装;白纸——画画、写字;硬纸板——制作玩具、包装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幼儿对纸的认识和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
教学目标:
1. 了解纸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2. 掌握纸的用途和特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足够的纸张、铅笔、橡皮、剪刀等材料。

2. 准备一张大纸板,用于做实验时的展示。

3. 提前准备好实验步骤和展示材料。

教学过程:
引入:老师提问,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你们知道纸是什么东西吗?它有哪些用途?
导入:老师展示一张纸,让学生观察,了解纸的外观和质地。

然后,提问,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展示:老师用纸板制作一个原型,展示纸的制作过程。

首先,老师准备好纸浆,然后将纸浆均匀地铺在纸板上,再用刮刀将纸浆压实,使其变得平整。

接下来,将纸板倒扣在干净的地方,晾干纸浆。

最后,取下纸板,纸就制作好了。

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提前准备好的纸浆制作一个小块纸。

学生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纸板进行实验,观察纸的质地和厚度的变化。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学生们可以讨论纸的特点和用途。

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纸的本质特点是什么?纸有哪些用途?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纸写一篇关于\。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一、教学内容《纸的本领大》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不同类型的纸张,了解纸张的来源和用途,探索纸的吸水性和坚韧度等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纸张,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纸张的来源、类型和用途,探索纸的吸水性和坚韧度。

难点:让幼儿理解纸张的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纸张、显微镜、放大镜、水、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纸张,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讨论纸的用途。

2. 讲解纸张的制作过程(10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讲解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

3. 探索纸张的吸水性(10分钟)教师演示不同类型的纸张吸水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探索纸张的坚韧度(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纸张拉力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纸张的坚韧度。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有的纸吸水性好,有的纸吸水性差?”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进行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张的来源2. 纸张的类型3. 纸张的用途4. 纸张的吸水性5. 纸张的坚韧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使用的纸张,记录它们的名称和用途,明天与同学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是否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 课后可以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份以纸张为主题的手工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的科学《纸是大力士》教案

幼儿园中班的科学《纸是大力士》教案

02
一些高质量的纸在去除外力后,几乎可以完全恢复原状。
03
纸的反复变形会降低其恢复能力,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变 形。
变形与恢复原理
纸的变形主要是因为其内部纤 维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 和重新排列。
纸的恢复能力则取决于纤维结 构的弹性和纤维间的结合力。
通过改变纸的制造工艺或使用 特殊添加剂,可以提高其变形 恢复能力。
2. 准备容器
将容器填满水,确保水面高度足够让纸张 完全浸入。
4. 观察记录
观察纸张在水中的变化,特别是纸张吸水 后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的变化。用尺子测 量纸张完全浸湿所需的时间。
3. 开始实验
将选定的纸张轻轻放入水中,同时启动计 时器。
实验结果分析
吸水速度
比较不同纸张完全浸湿所需的时 间,分析吸水速度与纸张类型的 关系。一般来说,表面粗糙、质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制作纸桥 • 使用A4纸,将其折叠成M型或W型,以增加纸的承重力。
• 使用胶水或双面胶将折叠后的纸固定在两个支撑点上,形成一个纸桥。
实验步骤与操作
2. 测量与记录 • 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纸桥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下来。
• 在纸桥上方放置书本或其他重物,逐渐增加重量,直到纸桥崩塌。
纸的分类
按原料分类
可分为植物纤维纸、合成纤维纸、 金属箔复合纸等。
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文化用纸、包装用纸、工业 用纸、生活用纸等。
按生产方式分类
可分为机制纸和手工纸。机制纸是 通过造纸机生产出来的,而手工纸 则是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的。
纸的用途
文化用途
用于书写、印刷、绘画等领域,如书籍、报 纸、杂志、笔记本等。
02 纸的基本特性与分类

纸的本领大中班科学教案(1)

纸的本领大中班科学教案(1)

纸的本领大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单元“纸的本领大”,涉及第三章“日常生活材料探索”的第二节“纸的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纸的来源、种类、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探索、体验纸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种类的纸及其特性。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探究欲望,提高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和合理使用纸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纸的基本知识,了解纸的来源、种类、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观察、探索、体验纸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张样品、图片、视频、PPT、实验材料等。

学具:彩纸、画笔、剪刀、胶水、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纸的来源”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纸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纸的来源、种类、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一(10分钟):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纸,用放大镜观察纸的纹理,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实践活动二(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纸的变形”实验,观察纸在湿润、干燥、折叠等状态下的变化。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用纸制作简单的玩具,如小船、飞机等。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纸的来源、种类、特性及用途。

2. 纸的观察与探索方法。

3. 纸的变形实验。

4. 纸制玩具制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纸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纸制品,记录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观察、实验、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纸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纸的认识和运用情况,适时进行拓展延伸。

中班科学活动纸的本领大教案(全文(1)

中班科学活动纸的本领大教案(全文(1)

中班科学活动纸的本领大教案(全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主题为“纸的本领大”。

详细内容涉及纸的来源、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纸的来源、种类和性质,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种类和性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样品、放大镜、显微镜、纸制品(如纸杯、纸盒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中的纸样品,引导幼儿讨论纸的用途。

提问:“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纸都有哪些种类?”“纸有什么本领?”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纸的来源、种类和性质,结合实物展示,使幼儿更直观地了解。

介绍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纸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纸的纤维结构。

记录观察结果,讨论纸的性质。

4. 动手实践(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纸杯、纸盒等纸制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邀请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纸的来源、种类、性质。

2. 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制作纸制品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纸制品,记录其用途和性质。

答案:如纸巾、报纸、书本等,记录其吸水性、韧性、硬度等性质。

2. 作业题目:以“节约用纸”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

答案:幼儿可自由发挥,通过画笔表达节约用纸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动手实践,使幼儿对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的本领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纸的本领大”。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种类和用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的基本特性和种类,知道不同种类的纸有不同的用途。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种类的纸有不同的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纸样品(如:打印纸、餐巾纸、牛皮纸、瓦楞纸等)、纸张制作的小玩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纸样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打印纸为例,讲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及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纸样品,介绍其特点和用途。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纸张制作的小玩具,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纸张的柔韧性和可塑性。

6. 情景剧表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纸的奇妙之旅》,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特点、种类、用途2. 节约用纸,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纸制品,并介绍它的特点和用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培养幼儿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种类的纸有不同的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教案:纸的本领大
[设计思路]
在家庭生活中,在幼儿园里,幼儿经常会接触到如玩具盒、鞋盒、水果箱等硬纸板材料,对这类形状不一,大小、颜色、用途迥异的材料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就想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接触和认识不同的纸。

本次活动将幼儿平常非常熟悉的图画纸、面巾纸和硬板纸一起作为操作对象,让幼儿在自由操作中通过比较加深对这三种纸的认识。

考虑到小班幼儿在自由操作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整个活动设计成竞赛的形式以增强他们活动过程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活动目标]
1.感受硬板纸、图画纸和面巾纸的不同质地,初步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2.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并乐于动脑思考问题。

3.在竞赛中体验团队的荣誉感和竞赛的精神。

[活动准备]
1.三组操作材料:一组为一筐硬板纸,一组为一筐图画纸,一组为一筐面巾纸。

(每组材料中都有一些进行过对折,另有一些画有苹果轮廓)
2.每小组两个小筐蜡笔,每个幼儿一个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3.竞赛记录表一份(教师用)。

[活动过程]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三组小朋友,要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比赛!出示教师记录表,分别是搭房子,给苹果宝宝穿衣服和给鸡蛋宝宝擦脸,看看哪一组会赢!
2.完成任务
(1)比赛搭房子: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用本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

期间教师适当提示对折纸的用途,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看哪一组的房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赛给苹果宝宝穿衣服:鼓励幼儿用蜡笔给绘画在纸上的苹果宝宝涂色,看看哪一组的涂色最快最好。

(3)比赛给蛋宝宝擦脸:鼓励幼儿用本组的材料帮蛋宝宝擦干净脏脏的脸,看看哪一组擦得又快又干净。

3.每一次小活动结束,教师除评出最好的作品外还要对其他作品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

并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创作进行简要地说明和点评。

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辨别不同质地的纸张具有不同的用途。

[活动延伸]
找一找幼儿园里和家里还有哪些纸,它们的质地和用途有哪些。

[效果评析]
1.形式活泼生动新颖这次活动设计为小组竞赛的形式,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充分调动
了幼儿积极动脑动手的主动性,有效促进了幼儿的主体活动和能力发展。

2.借助三个小的活动载体,通过幼儿的亲身操作实践,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进一步明确并加深了对不同纸的认识,明确了不同类型纸的不同作用。

3.对于每一个小组的作品,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

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激发了他们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