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合集下载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1. “其”可以作代词用呢!比如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里的“其”就是代指前面的“人”呀!就好像你有个宝贝,别人说“你的宝贝怎样怎样”,这里的“你”不就是类似“其”嘛,能明白不?
2. 嘿,“其”还能表示揣测语气哦!像“其皆出于此乎”,不就有点带着疑问在猜测的感觉嘛!这不就像是你猜某个东西是不是在那里一样嘛?
3. 哇塞,“其”也能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呀!例如“其孰能讥之乎”,这多有力度呀!就好像别人质疑你,你很坚定地反问“谁能说我不对呢”,那种感觉懂吧?
4. “其”还能作为指示代词呢!像“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这里前后两个“其”用法可不一样哦!这就好比一件东西,一会儿指这个部分,一会儿又指那个部分。

5. 哟,“其”也可以表示假设呀!比如“其济,君之灵也”,就是一种要是怎样就怎样的意思呀!就像说如果那样的话,会怎么怎么样,很神奇吧?
6. 还有呢,“其”能表示选择语气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两个“其”用得很有意思呀,就好像让你在两个里面选一个一样。

7. 哈哈,“其”有时候也能表示婉商语气呀!比如“吾其还也”,是不是感觉有点商量的感觉?就像你和朋友说“我还是回去吧”。

8. 最后呀,“其”还可以表示期望语气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多有期望在里面呀!就像长辈对你说“你可别忘记呀”那种感觉。

总之呀,“其”的用法可多啦!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文言虚词其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其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其字的用法归纳一、文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虚词,也称为文言助词,是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一类特殊词语。

与实词相对,虚词在语法功能上起到连接、修饰等作用。

其中,"其"字是文言虚词中常见而重要的一个。

本文将归纳整理"其"字在古代文言中的主要用法和作用。

二、"其"字作定语的使用方法1. "其"字作为形容词性定语例如:“其色青如世人邦人之丧心。

”(刘禹锡《劝农》)在这个例子中,"其色青如世人邦人之丧心"意思是说他们的颜色像普通人民或国家遭遇不幸时的心情。

2. "其"字作为名词性定语例如:“父母呼曰先生。

”(刘禹锡《竹杖子》)这句话中,“先生”一词被“父母呼曰”的描述所修饰。

意思是指对方年长,自己尊敬地称之。

三、"其"字表达所有关系1. "其"字用于表示所属关系例如:“夫妇俱嗣舅氏。

”(唐太宗《时食人记》)这句话中,“嗣舅氏”表示这个夫妇是由他们的舅舅继承的。

2. "其"字用于表示所发出的东西例如:“急以行其曲房马,分善大水。

”(唐章怀太子)这里,“其曲房马”表示调派到曲房的马匹。

四、"其"字作为代词的用法1. "其"字可用作代词,指示前文提到或已知的事物。

例如:“夫山之为美也;壑幽而鸟从来者。

”(罗隐《登山》)这里,“其”指示了前文提到的“山”。

2. "其"字也可以泛指所属关系中未知的事物。

例如:“三河既平……籍田宅以振贫穷,余即以言邑之利而还私ョ焉。

”(刘禹锡《司空表视困延革之意兼献什伯赞康丰义行军参虚益十首互序鼓励)在这句话中,“其中利”的意思是说城市中有利可图但个人尚不明白数量。

五、总结通过对文言虚词"其"字使用方法及作用的归纳,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字在古代汉语中广泛且重要的运用。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文言虚词其是指在古文中常用的一类虚词。

在古文中,虚词其主要用来连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可以提供语法上的连接作用。

在文言中,虚词其常常用在名词和动词之间,表示动作的承担者。

例如:“君子之道,其至也简。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君子”是承担“道”这个动作的主体。

虚词其还可以用在形容词和名词之间,表示形容词所修饰的名词。

例如:“君子之仁,其至也温。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仁”是一种“温”的品质。

另外,虚词其还可以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间,表示动词的状态或性质。

例如:“君子之言,其至也达。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言”是“达”的性质。

除了以上的用法之外,虚词其还有一些其他的用法。

例如,它可以用在名词和名词之间,表示同类比或并列。

例如:“君子之德,其至也崇。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德”和“崇”是同类比的两个名词。

此外,虚词其还可以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表示动词的宾语。

例如:“君子之礼,其至也敬。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礼”是“敬”的宾语。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文言虚词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语法结构,在文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来连接词语,还可以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文言时,我们要认真学习虚词其的用法,并加以区分,这样才能写出结构严谨、语意明确的文章。

另外,在使用虚词其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虚词其前面通常要加上“之”,表示所指的内容;虚词其后面通常要加上“也”,表示比较或并列。

此外,虚词其还有一些其他的搭配规则,比如“至”和“简”的用法等。

在学习文言时,我们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以免出现语法错误。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其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结构,在学习文言时我们要认真学习它的用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文言能力,写出精美的文章来。

除了虚词其之外,文言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虚词,例如“之”、“也”、“而”等。

文言文中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中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中虚词其的用法一、文言文中“其”的用法概述在文言文中,虚词“其”是属于代词类的一个字。

它能够指示前面所提到的事物或人,并起到连接作用,使上下文更加连贯。

虚词“其”在句子中的位置灵活多样,能够出现在主语、宾语、定语等不同成分之前,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变换使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介绍文言文中“其”的常见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其”作为代词使用1. 代替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事物或人在很多情况下,“其”代指前文提到过的名词或动词短语,起到重复的作用。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演义》)这里,“其”就代替了前面提到过的“臣”,表示皇帝对臣子的尊重。

2. 表示某种属性或状态有时候,“其”可以表示被修饰名词或动词短语所具有的属性或状态。

例如:“建章立制,惩罚奢侈讲究节俭,喜好笃实。

”(《汉书》)这里,“其”表示的是节俭、笃实这样的品质。

3. 作为复合代词修饰名词“其”还可以与其他成分组合形成复合代词,一起修饰前面的名词或动词。

例如:“夫风雅士,世之辩仕也。

”(《二刻拍案惊奇》)这里,“世之辩仕”中的“之”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们”,而“其”则是修饰该复合代词。

三、“其”作为连词使用除了作为代词使用外,“其”也可以作为连词使用,用来连接上下文,表示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

1. 表示因果关系在一些文言文句子中,“其”常常用来表达因果关系。

例如:“穷者宋儿以吝啬称楚留香侠义事行损财助人。

“(《楚留香传奇》)这句话中,“因穷者吝啬”的原因,通过“以”的连接,“造成了助人行损财”的结果。

2. 表示所举例证有时候,“其”也可以用来引出例证,支持前面所提到的观点或论述。

例如:“曹过命郎午于彤堂之上饮,而不得管仲为驱也。

”(《战国策》)这句话中,“其”引出了“曹过命郎午不得为驱”的例证。

3. 用于复合句中在复合句中,“其”可以连接主句和从句,起到衔接的作用。

例如:“父母之年,正当养育子女之时。

”四、“其”使用注意事项1. 注意代词一致性在使用“其”时,要注意保持代词的一致性。

文言文虚词其的翻译

文言文虚词其的翻译

夫文言文,古奥难解,虚词之用,尤显微妙。

其中,“其”字,为虚词之典型,用法多变,翻译亦需斟酌。

今试论之。

“其”,古汉语虚词,有代词、指示代词、语气词等用法。

以下分述之。

一、代词用法1. 人称代词“其”字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此句中,“其”字指代孔子。

2. 物主代词“其”字作物主代词,可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楚王闻之,曰:‘是其故也。

’”(《战国策·齐策》)此句中,“其”字指代楚王。

3. 指示代词“其”字作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些”。

如:“今者天下大乱,生民涂炭,吾欲起兵讨之,其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此句中,“其”字指代那天下大乱。

二、指示代词用法“其”字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样、如此”。

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此句中,“其”字指代这样。

三、语气词用法“其”字作语气词,可译为“岂、难道、怎么、实在、确实”。

如:“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此句中,“其”字作语气词,表示疑问。

翻译“其”字,需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以下方法:1. 直译法对于“其”字所代表的对象明确,可直接翻译为对应的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或指示代词。

如:“吾友其贤也。

”(直译为:我的朋友他贤能。

)2. 意译法对于“其”字所代表的对象不明确,或表示语气、强调等,可意译为“那、这样、如此”等。

如:“子路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译为:子路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而忘记吃饭,快乐而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3. 调整语序法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

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 其”字的用法
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它的
代词,他们,指游客
2、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3、而余亦悔其随之
代词,指自己
4、…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代词,其中
5、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 其”字的用法
1、吾其还也 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以 ”字的用法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 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
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4.表示修饰关系,手段或方式。① 樊哙侧其盾以撞。
“ 以 ”字的用法
(五)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 以 ”字的用法
(六)复音词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因此\", 【有以】 “有什么办法用来……”
“ 以 ”字的用法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 以பைடு நூலகம்”字的用法
(四)动词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1.以为,认为。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2.用,任用。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3、路漫漫其修远兮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初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虚词其作为连词的用法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②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文言虚词其作为副词的用法1.其,岂(岂)也。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春秋.左传鲁文公四年》。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④其为死君乎?--《左传肴之战》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2.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加重语气的助词)--《战国策魏策四》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汝其善抚之。

(其:可要。

一说表示期望。

)--《与妻书》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还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

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 --《伶官传序》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1、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国语卷十四晋语八》-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

梁惠王下》文言虚词其作为代词的用法1.用作第三人称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他的。

文言词语其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

文言词语其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

文言词语其"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
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代物,译作“他(他们)”“他(他们)的”“她(她们)”“她(她们)的”“它(它们)“它(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②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可译作“我”“我的”
蹲其身,使与台齐(代作者自己)(《童趣》)
3.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①其人视端客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③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语气副词
1.加强揣度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能”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加强疑问、反问或诘问语气,可译为“岂”“难道”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马说》)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之“ 句位分析法”
一此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在句中,且在动词后般是代词。

(结合本页“技法攻略”表格中的内容理解)
又如“焉”,在句首时,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可译为“哪里”,表反问语气;在句末且在动词后,如“忽啼求之。

父异焉”(《伤仲永》),作代词,相当于“之”;尤其要注意”焉”在句末动词后,有时作兼词,有“于此的意思,如“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刘金山郭玉梅文言虚词“其”,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也是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一。

它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一、代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两种。

(一)人称代词 1.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做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二)指示代词 1.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如: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2.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例如: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③吾其还也。

(表婉商)(《烛之武退秦师》)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伶官传序》)三、连词 1.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2.在“其……邪?其……也”这种固定形式中,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如: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②静女其姝。

(《邶风·静女》)【“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以上四种用法,最容易混淆的是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

(一)“其”放在句首,区分方法有三种:1.若“其”后紧跟了代词、人名或其他的称谓词,那“其”一定不能再做代词。

例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其中的“孰”和“谁”都是代词,“李将军”是对人的称呼,那“其”只能是副词。

2.若“其”后无代词、名词或其他表示人的称谓的词,则看句末有无“乎”“欤”“何”等语气词,同时要辨别是否是“其”的语气词,若是,则与“其”共同来表达某种语气,那么“其”是副词。

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揣测)若不是,则不一定是表语气的副词,例如“其霸何也”,意思是“他能称霸是为什么呢”,“也”是“何”的语气词,而不是“其”的语气词。

3.“其……者”,固定形式,“其”做代词。

例如“其馈遗清者”(柳宗元《宋清传》),译成“那些赠送给宋清财物的人”。

(二)“其”放在句中,有两种情况: 1.若“其”放在动词或介词后,处在宾语的位置,则是代词。

例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2.若“其”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则是副词。

例如“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其”表揣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