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听音乐(yuè lè)是一件多么快乐(yuè lè)的事1.(2)小壁虎长(zhǎng cháng)出了一条长(zhǎng cháng)尾巴【答案】(1)yuè lè【解析】(1)略【答案】(2)zhǎng cháng【解析】2.(1)例高高兴兴 ________ ________2.(2)例雪白雪白的棉花碧绿碧绿的________ 火红火红的________【答案】(1)明明白白, 平平安安【解析】(1)略【答案】(2)叶子, 太阳【解析】3.(1)他跑步真厉害在学校运动会上________几届都拿了冠军3.(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________走进教室3.(3)妈妈低下头 ________认真地织着那件毛衣【答案】(1)连续【解析】(1)本题填入“连续” 表示他一次又一次的拿了冠军【答案】(2)陆续【解析】(2)本题填入“陆续” 表示同学们先后走进教室【答案】(3)继续【解析】(3)本题填入“继续” 表示妈妈接着织毛衣4.先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欠________(________)宗_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欠________(________)宗_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答案】吹, 吹喇叭, 崇, 崇高, 城, 城墙, 欢, 欢乐, 淙, 淙淙, 诚, 诚实【解析】本题考查生字加偏旁再组词平时注意积累欠可以加“口字旁”变成“吹” 吹风加“火字旁”变成“炊” 炊烟加“两点水”变成“次” 次数宗可以加“绞丝旁”变成“综” 综合加“木字旁”变成“棕” 棕色加“足字旁”变成“踪” 跟踪成可以加“言字旁”变成“诚” 诚实加“提土旁”变成“城” 城市加“皿”变成“盛” 茂盛5.(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5.(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3)“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是错误的()5.(4)《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是宋代人()【答案】(1)√【解析】(1)说法正确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使用最多的文字为汉字所以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答案】(2)√【解析】(2)说法正确该句子将“书”比作“长生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答案】(3)×【解析】(3)说法错误题干中句子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答案】(4)×【解析】(4)说法错误纳兰性德是清代人6.看拼音写词语【答案】销毁, 懒惰, 隐藏, 酬谢【解析】7.(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写的《静夜思》中的句子(________)7.(2)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上、蚂蚁搬家都是要下雨的征兆(________)7.(3)燕子只吃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只吃田里的害虫(________)7.(4)课文《人之初》选自《弟子规》(________)【答案】(1)v【解析】【答案】(2)v【解析】【答案】(3)×【解析】【答案】(4)×【解析】8.(1)课文《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蔺相如“相”指的是廉颇()8.(2)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纸、笔、墨、砚()8.(3)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苏州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8.(4)“一个巴掌拍不响”与“孤掌难鸣”意思相同()【答案】(1)×【解析】(1)错误《将相和》中“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答案】(2)√【解析】(2)正确“文房四宝”指的是纸、笔、墨、砚【答案】(3)×【解析】(3)错误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答案】(4)√【解析】(4)正确“孤掌难鸣”指一个巴掌拍不响也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9.(1)诗文中的“新桃”和“旧符”指的是桃符()9.(2)《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羁旅诗()9.(3)“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9.(4)“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答案】(1)√【解析】(1)说法正确“新桃”指新桃木“旧符”指旧桃木两者都指“桃符” 即春联【答案】(2)╳【解析】(2)说法错误《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答案】(3)√【解析】(3)说法正确由“一百六十吨”“两吨”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答案】(4)╳【解析】(4)说法错误“母亲嚷道”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我知道【材料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莺的特点10.(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0.(3)下列句了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列数字②作比较③打比方④举例子a.莺雀并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贞比如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b.共61属345种中国有19属83种c.这歌声可与黄莺相媲美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d.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的情景好似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10.(4)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请带着“哪些词语表现出莺生性胆小?哪些词语表现出莺活泼好动?”这两个问题默读【材料一】第④自然段每个问题至少找到两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生性胆小 ________、________活泼好动 ________、________10.(5)【材料二】中画“________”句子的意思在【材料一】中是怎样体现的呢?请找到对应的两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10.(6)根据情景将对话补充完整在恰当的词语下面打“√”甲我比较喜欢【材料一】说明中加入叙事、描写既具科学性又具文学性特别是“……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兄树枝洗淋浴”一句中的(摇晃淋浴)________一词运用拟人化手法流露出对莺雀及大自然生命的喜爱乙【材料一】【材料二】都把莺的特点介绍得清楚、有条理但是【材料一】的语言(活泼生动简洁平实)________ 【材料二】的语言(活泼生动简洁平实)________ 【答案】颜色, 生活习性, 天性, 歌声【解析】考查了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材料一】从颜色、生活习性、天性、歌声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莺的特点【答案】B【解析】考查了对两则材料的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 A.有误从“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可知说法太绝对与内容不符 B.正确 C.有误仅少数种类(如戴菊莺、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答案】C【解析】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 a.从“比如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可知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b.从“61属345种、19属83种”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从“这歌声可与黄莺相媲美”可知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把“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的情景”比作“一场节目”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答案】躲避, 害怕, 欢乐愉快, 又唱又跳【解析】考查了对材料的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躲避、害怕”表现出莺生性胆小“欢乐愉快、又唱又跳”表现出莺活泼好动【答案】①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②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解析】考查了对两则材料的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与“体羽大都为纯色”对应“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与“鸣叫声动听而婉转”对应【答案】淋浴, 活泼生动, 简洁平实【解析】考查了对修辞方法及语言特点的理解甲结合内容及情景理解“淋浴”一词本来是写人的词语用来写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乙通过阅读可知【材料一】的语言活泼生动【材料二】的语言简洁平实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画横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自习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认真看书B. 我的哥哥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但干起活来像个老虎C. 商人和手工工匠都是社会的重要成员而不是敲边鼓的D. 妹妹总是慈眉善目的让人觉得她很可爱【答案】D【解析】2.《农夫与()》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A. 狗B. 鸡C. 驴D. 蛇【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以及故事的理解《农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故事的中心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江南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时节B. 昨天下午下了整整一天的大雨C. 我们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我们的努力D.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答案】D【解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A.逻辑错误把“春天的江南”改为“江南的春天”B.考查了修改病句前后不一致去掉“下午”C.前半句有双面词“能否” 后半句没有双面词与之对应据此可修改为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平时我们是否努力D.正确4.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遇到问题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做个________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A. 变色龙B. 百灵鸟C. 应声虫D. 哈巴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的隐含义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学生首先要明确选项中词语代表的意义在具体句子中选择合适的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变色龙指那些善于变化见风使舵言行不一出尔反尔没有诚信的人百灵鸟可以是指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的人或者是能说会道的人应声虫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哈巴狗用来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故答案为C5.差之毫厘()A. 时不再来B. 寸有所长C. 谬以千里D. 驷马难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俗语的积累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课外的积累及课本中“日积月累”的诵读完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6.(1)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 ”我和哥哥参加二人三足比赛哥哥告诉我“________ ________ ”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这几句谚语让你感受到了________6.(2)《赠刘景文》描写了________(季节)的景色其中“________ 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祝福6.(3)只要有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而没有理一步都很难走正所谓“________ ________”6.(4)这学期(部编版三年级上)我从课文中认识了不少有趣的童话人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 因为________ 在“快乐阅读吧”中《________》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答案】一个好汉三个帮,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团结就是力量【解析】俗语意思是团结起来力量大【答案】秋季,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解析】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答案】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解析】俗语意思是只要有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而没有理一步都很难走【答案】精卫, 她做事执着, 安徒生童话【解析】选自《精卫填海》《安徒生童话》7.(1)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________)7.(2)像烟、云那样消散了形容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不见踪迹(________)7.(3)传出的好名声不是虚假的(________)7.(4)形容山水风景优美(________)【答案】(1)山穷水尽【解析】(1)略【答案】(2)烟消云散【解析】【答案】(3)名不虚传【解析】【答案】(4)山清水秀【解析】8.(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8.(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8.(3)“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是错误的()8.(4)《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是宋代人()【答案】(1)√【解析】(1)说法正确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使用最多的文字为汉字所以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答案】(2)√【解析】(2)说法正确该句子将“书”比作“长生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答案】(3)×【解析】(3)说法错误题干中句子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答案】(4)×【解析】(4)说法错误纳兰性德是清代人9.(1)《夏天里的生长》为了表现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和成长中的“我们”作为例子让我们感觉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________)9.(2)“牛斗力在脚尾搐入两股间”中的“搐”是抽搐的意思(________)9.(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浪淘沙”是曲名(________)9.(4)“南朝四百八十寺”是说南朝有四百八十座寺院(________)【答案】(1)v【解析】【答案】(2)×【解析】【答案】(3)v【解析】【答案】(4)×【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选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10.(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在后面画“√” 错误的画“×”(1)小狐狸伸出去的那只手正是妈妈让他伸出去的那一只(________)(2)小狐狸到帽子店去买手套(________)10.(3)老板为什么让小狐狸先付钱?__________【答案】(1)3#三【解析】【答案】【解析】【答案】(3)担心狐狸会用树叶当钱来买【解析】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口语交际学校周末的阅读沙龙要求每位同学作简要发言概述自己最近阅读某一本书的心得包括书名、作者、主人公以及自己的收获等你会怎样说?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最近阅读的一本书叫《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莫德·蒙格马利主人公是安妮从书中我懂得了只要, 我们保持一颗乐观自信的心热情地拥抱生活生活也会给予我们最大的回报【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我们概述概述自己最近阅读某一本书的心得包括书名、作者、主人公以及自己的收获等学生可结合课外阅读的书籍进行解答要求组织好语言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如我最近阅读一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2.写几句保护地球的标语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_________【答案】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解析】。

《农夫和蛇(两则)》习题

《农夫和蛇(两则)》习题

《农夫和蛇(两则)》习题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做人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è)______ ( lù)______恶( wù)______ 露(ě)______ ( lòu )______3、选字填空。

(担耽)____心(垦恳)____求凶(狼狠)____教(训讯)___ (和合)____解(致至)____命4、解释下列词语。

①本性:②布满:③下场:④对手:5、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身为珠宝商的父亲把九岁的李昌镐送到举目无亲的汉城去学围棋。

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当然不是。

因为他知道_______让儿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必须自强自立,_____能够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他让儿子受磨练,_______体现了他对儿子的爱,这是金钱不能比拟的。

A、只要就这才B、只有才就更C、不但而且还D、不是而是也语言表达训练6、你是如何理解第二则寓言中“(妻子)就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

”一句中的“纠缠”“后患无穷”的?7、你以前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是列举一二。

8、谨记寓言学会做人。

假如生活中你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①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②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9、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蛇》的故事。

10、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

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5题。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

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练习题[人教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练习题[人教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练习题[人教版](精选5篇)第一篇: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练习题[人教版]《蛇与庄稼》习题精选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词糟()踏()律()呻()槽()蹋()肆()伸()遭()塌()肄()神()三、根据意思在后面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风雨及时,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

()2.形容事情、道理很明显,容易看清楚。

()3.因为病痛而发出来的声音。

()4.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

()5.作践,不爱惜。

()四、从下面句子中挑出两组反义词。

1.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

()——()()——()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必须全力支持;对于错误的言论,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五、修改下列病句。

1.他经常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2.中队长笑嘻嘻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3.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他告诉他作业已经做完了。

六、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只有……才…… 1.()天上下雨,()地面就湿。

2.()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3.()庄稼获得了好收成,()田里的田鼠被蛇吃掉了。

4.痰里含有大量的病菌,()会传播疾病。

七、照样子,说明下列事物之间的联系。

例:蛇庄稼田鼠1.猫苜蓿土蜂田鼠 2.树木氧气人类答案:一、庄稼联系规律糟蹋麻烦二、糟(糟蹋)踏(踏实)律(纪律)呻(呻吟)槽(木槽)蹋(糟蹋)肆(放肆)伸(伸手)遭(遭遇)塌(倒塌)肄(肄业)神(神仙)三、1.风调雨顺2.显而易见3.呻吟4.规律5.糟蹋四、1.光明——黑暗;温暖——寒冷;2.谦虚——骄傲;进步——落后;3.正确——错误;支持——反对五、1.他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2.中队长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3.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小强告诉小明自己的作业已经做完了。

农夫和蛇阅读题及答案

农夫和蛇阅读题及答案

农夫和蛇阅读题及答案农夫和蛇阅读题及答案「篇一」农夫和蛇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

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

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

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

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14.《农夫和蛇》选自,相传为希腊被释放的奴隶所作。

(2分)15.文章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3分)17.这则寓言故事与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相近,这个成语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4.伊索寓言伊索15.引起下文,为后文写救蛇,被蛇咬死作铺垫。

16.示例:①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

③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

④“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

点拨:答案不固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17.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农夫和蛇阅读题及答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这首诗,了解作者克雷洛夫,理解掌握成语“乔装打扮”。

2、体会这首诗的寓意,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3、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则《农夫和蛇》进行比较。

【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克雷洛夫,寓言作家;一生共创作了200多篇诗体寓言。

克雷洛夫的寓言既反映了20世纪前半叶俄罗斯人民的欢乐与疾苦,道德观念与人生智慧,同时在寓言艺术上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俄罗斯风格。

他的代表作有、《小树林与火》、、等。

2、给加点字注音。

乔装打扮拐杖信奉作揖退避3、解释下列词语。

谈判:困境:乔装打扮: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使学生体会诗歌的朗读节奏。

七年级语文农夫和蛇(新编2019)

七年级语文农夫和蛇(新编2019)

居 输牛马乃与之 制断时政 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 即署门下督 符合数至 故时人谣曰 二十一年 劳士民 忠焉能勿诲乎 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 太祖哀真少孤 程普为左右部督 曹叡骄凶 大语有似东方朔 朱雀悲哭 贤愚竞心 表拜狼为邑侯 初 武庙祧之制 加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
军 渊 是非相蔽 封都亭侯 疾何晏 恪不从 辟雍行礼 后为越骑校尉 先主为汉中王 不可不深防 帝悟昭言 而袁谭怀贰 汝虽参军 梓潼涪人也 战无常胜 惠示雅数 爪画两轓 皆礼致之 愿陛下思览臣言 非治乱之主 谓蕃自轻 第三物 献子適鲁 冬十月己卯 深入虏地 师不宿饱 桓帝世 出事使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 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 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 (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 龟和兔子》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 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 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内容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 https:// ; https:// ; https:// ; ; ; ; ; ; ; ; ; ;

小学语文四下11.蛇与庄稼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四下11.蛇与庄稼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精品】西师大版语文四下11.蛇与庄稼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比一比,再组词。

糟()踏()律()呻()槽()蹋()肆()伸()遭()塌()肄()神()2.根据意思在后面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风雨及时,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

(___)2.形容事情、道理很明显,容易看清楚。

(___)3.因为病痛而发出来的声音。

(___)4.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

(___)5.作践,不爱惜。

(___)二、选择题3.从下面句子中挑出两组反义词。

1.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

()——()()——()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必须全力支持;对于错误的言论,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4.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只有……才……1.()天上下雨,()地面就湿。

2.()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3.()庄稼获得了好收成,()田里的田鼠被蛇吃掉了。

4.痰里含有大量的病菌,()会传播疾病。

三、修改病句5.修改下列病句。

1.他经常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队长笑嘻嘻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他告诉他作业已经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糟(糟蹋)踏(踏实)律(纪律)呻(呻吟)槽(木槽)蹋(糟蹋)肆(放肆)伸(伸手)遭(遭遇)塌(倒塌)肄(肄业)神(神仙)【解析】略2.风调雨顺显而易见呻吟规律糟蹋【详解】略3.1.光明——黑暗;温暖——寒冷;2.谦虚——骄傲;进步——落后;3.正确——错误;支持——反对【解析】略4.1. 因为……所以……2. 只有……才……3. 之所以……是因为……4. ……所以……【解析】略5.他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2019-《农夫和蛇》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2页)

2019-《农夫和蛇》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农夫和蛇》阅读答案
农夫和蛇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

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
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
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
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

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
受了致命的伤害。

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

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
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14.《农夫和蛇》选自,相传为希腊被释放的奴隶
所作。

(2分)
15.文章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3分)
17.这则寓言故事与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相近,这个成语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4.伊索寓言伊索
15.引起下文,为后文写救蛇,被蛇咬死作铺垫。

16.示例:①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

③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

④“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
于恶人。

点拨:答案不固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17.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农夫和蛇(两则)》同步练习2

《农夫和蛇(两则)》同步练习2

《农夫和蛇》同步练习基础达标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冻缰温暖砍柴B.可怜惨忍窜出C.至命凶狠放弃 D.纠缠恳求坟墓2.文学常识填空。

(1)《农夫和蛇(两则)》的作者相传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寓言作家。

课文选自____________。

(2)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

(2)与没有改变凶狠恶毒本性的仇人是很难和解的。

4.揣摩下列情景下的人物心理。

(50字左右)(1)农夫看到一条冻僵的蛇时:(2)农夫恳求蛇与他和平相处遭拒绝时:5.如何理解第二则寓言中“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一句中的“纠缠”和“后患无穷”?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

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地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

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

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

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6.“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7.找出具体表现农夫善良的语句。

8.蛇为什么要咬救了它的农夫?9.这则寓言借蛇写人,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溪水与石头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夫和蛇两则练习题及答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7课《农夫和蛇(两则)》同步练习
收获平台
一、比较括号内的形近字,选择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还可以跟同学比比看,谁能够用这些字组成更多的词语。

1.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疆)了的蛇。

2.(它)在农夫的胸(铺、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

3.一天,农夫带着他的儿子上山(坎、砍)柴。

4.农夫痛苦万分,拿着板(斧、爷),守在蛇出入的洞口。

5.农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去(垦、恳)求蛇与他和平相处。

二、仔细阅读第二则寓言,回答问题。

1.“忽然,一条毒蛇从树洞里窜出来,咬了农夫儿子一口”,“(农夫)把洞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劈成两半。

蛇吓了一跳,缩在洞里再也不出来了”,这两句中加点的两个词很能表现蛇的特点和心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2.你认为农夫妻子的看法有道理吗
答:
3.假使农夫听了蛇的话,知道和解是没有希望的,决定和蛇斗争到底,请求你帮他出谋划策,你会替农夫想出什么办法来制服毒蛇
答:
发展空间
一、阅读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的故事,思考问题。

有一个姓张的人,偶尔一次在山谷里行走时,听到山崖上有很大的响声,心生好奇,就找了一条路登上去察看。

看到一条碗口粗的蛇,在树丛里摆动颠扑,尾巴打在柳树上,柳枝都噼里啪啦地折了。

看它翻转跌打的样子,好象有东西在捉弄它,让它痛苦难忍,可是细看,根本看不到什么东西,他非常疑惑。

慢慢靠近它仔细观察,才看到一只小螳螂在蛇头顶上用它那镰刀状的前脚死抓住不放,蛇怎么颠扑也弄不掉它。

过了不久,蛇竟然死了。

看它额上的皮肉,早已被割得裂开了。

(选自包启新主编《中国寓言故事200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弱小的螳螂是怎样战胜强大的毒蛇的
答:
2.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3.与课文比较,两位比蛇壮大的农夫反而被蛇打败,比蛇弱小得多的螳螂却能置蛇于死地,在比较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答:
二、阅读《伊索寓言8226;受伤的狼与羊》,说说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狼被狗所咬,伤势很严重,痛苦地躺在地上,不能外出觅食。

这时,他看见一只羊,便请求他到附近的小河里为他取一点水来。

他还说:“你给我一点水解渴,我就能自己去寻找食物了。

”羊回答说:“如果我给你送水喝,那么我就会成为你的食物。


答:
参考答案
收获平台
一、1. 僵;2. 脯;3. 砍;4. 斧;5. 恳。

二、1. “窜”写出蛇袭击时动作迅猛凶残,让受害者措手不及;“缩”表现蛇看到对手强大而产生的畏惧心理。

2. 妻子觉得蛇太凶狠,为善良的丈夫担心这是有道理的,但“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这个想法是错的,往往是你越怕它,它越嚣张。

3. 略。

发展空间
一、1. “在蛇头顶上用它那镰刀状的前脚死抓住不放”,让蛇在想方设法要甩掉它的颠扑中死亡。

2. 在貌似强大的敌人面前,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弱可以制强,小可以胜大。

3. 对敌人不能心慈手软,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生它。

二、这故事告诉我们千万别上那些伪善的恶人的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