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OE策略及PB-ROE策略探讨价值投资
ROE和PB(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

ROE和PB(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ROE和PB 如果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稳定在5%,那么以1倍PB买入,就相当于买入一份年复利为5%的理财产品,己经具有投资价值。
如果该公司的PB是2倍,那么年收益率就约为2.5%,没有投资意义。
根据年复利率5%的标准,我们可以通过ROE与PB两个指标进行估值。
ROE越高,PB也应该越高。
那么,现在有两家公司,A公司ROE长期稳定在5%左右,1倍市净率;F公司的ROE 长期稳定在30%左右,6倍市净率;究竟买入那家公司更好呢?简单的看,买入A公司一年以后的收益率在5%,F 公司的收益率也是5%.但从长远来看,复利威力就表现出来了。
反过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高ROE必然对应着高PB,因为ROE/PB=全社会平均投资保酬率。
如果某一年全社会平均投资保酬率是10%,而F公司能有30%的净资产收益率,那么任何PB低于3倍的价格都会引来投资需求,从而推升股价,使之投资该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趋于10%。
当然,一家企业有高ROE必然会引来竞争者,如果这家企业没有很宽的护城河,其高ROE就难以为继,从而导致其ROE的回落。
随着ROE的回落,PB也随之下跌,所以以高PB买入一家企业会面临业绩和估值双杀的风险,不可不查矣!反之,以低PB买入一家低ROE的企业,随着这家企业的业绩上升,其ROE也不断上升,从而带来PB的上涨,投资者可以获得业绩和估值的双击!总而言之,业绩看ROE,估值看PB,是我们投资制胜的不二法则。
这是我从基金的净值和净值增长率中得到的启示。
我发现,开放式基金我们都是以1倍PB进行申购的,而对于封闭式基金我们可以折价即PB小于1倍的价格买到,而股票能以PB小于1倍的价格买到的机会就不多见了,也就是说股票被低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风险提示:产品涉及各种信息、资讯以及投资建议,仅作为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的参考和借鉴,投资者自行承担据此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投资前的基础分析PEPBROE等指标解读

投资前的基础分析PEPBROE等指标解读投资前的基础分析:PE、PB、ROE等指标解读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基础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PE、PB、ROE等指标是投资分析中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价值以及投资潜力。
一、PE(市盈率)市盈率是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工具之一,它反映了市场上投资者对该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
市盈率的计算公式为:PE = 市场价 / 每股收益(EPS)市场价是指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每股收益是指公司每股的净利润。
一般来说,市盈率越高,说明投资者对于该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持有更高的预期。
例如,某公司的市盈率为15倍,那么意味着投资者愿意为每一单位的公司收益支付15倍的价格。
如果市盈率较低,可能意味着市场对公司的预期较为保守,投资者可以考虑低买高卖。
二、PB(市净率)市净率是用来评估一家公司当前市值与其净资产的关系,也就是公司市值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倍数。
市净率的计算公式为:PB = 市场价 / 每股净资产市场价是指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每股净资产是指公司每股的净资产。
市净率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一家公司的估值水平,低市净率常被认为是价值投资的机会。
如果一个公司的市净率低于1,说明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其净资产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净率较低的公司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在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经营状况等因素。
三、ROE(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用来衡量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运作效率的指标,它为投资者提供了评估公司盈利质量的重要参考。
ROE的计算公式为:ROE = 净利润 / 净资产净利润是公司的利润总额,净资产是指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和负债。
ROE越高,说明公司利润相对于净资产的比例越高,反之则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通过对ROE的分析,投资者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如果一家公司的ROE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说明其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运作效率,有可能是投资的潜力股。
简述ROE-PB-PE及其它

简述ROE-PB-PE及其它
股市里价格表现总体上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市场股价不断波动的层面,另一个就是股票代表的公司经营层面。
如果还想再加上一层的话,那可能是时间推移对某个行业的看法发生改变,从而修正这个行业的整体的估值水平。
如果长持一只股票,过滤掉市场股价波动因素,收益会是什么呢?有人说持有者的收益大致和净资产回报率ROE相同。
但是买进高回报率ROE是有价码标签的,这个标签就是市净率PB。
正解是长持者收益率大致为ROE/PB。
这个ROE/PB就是1/PE盈利收益率,所以也可以说长持者收益率大致为盈利收益率1/PE。
看来1/PE这个指标不简单。
可不是吗?美国对冲基金Gotham Capital创立人J. Greenblatt提出的神奇公式便是1/PE!只不过他把这个盈利收益率拓展到企业价值估值体系,用的是EBIT/EV,背后的总体思想是一致的。
不过价值离不开Growth-成长性,成长性体现在哪里呢?下面这个公式体现了g的位置:
PB=(ROE-g)/(COE-g)……(COE即股权成本,~8-12%)
延伸一下:只有ROE>COE,成长g才会使PB变大,才创造价值。
而ROE<COE,成长性g越大,PB就越小,这是毁灭价值的方向。
简单的公式,是不是可以很强大呢?简单的定价估值的框架就有了。
注:哥谭资本(Gotham Capital) 的Greenblatt 从1985年到2006年达到了令人侧目的年化40% 投资回报,他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客座教授。
ROEPB=全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

ROEPB=全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ROE和PB 投资心得如果一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长期稳定在5%,那么以1倍PB 买入,就相当于买入一份年复利为5%的理财产品,己经具有投资价值。
如果该公司PB是2倍,那么年收益率就约为2.5%,没有投资价值。
根据年复利率5%标准,我们可以通过ROE与PB两个指标进行估值。
ROE越高,PB也应该越高。
现在有两家公司,A公司ROE长期稳定在5%,1倍市净率;F公司的ROE长期稳定在30%,6倍市净率;究竟买入那家公司更好呢?简单看,买入A公司一年以后收益率在5%,F公司的收益率也是5%.但从长远来看,复利威力就表现出来了。
虽然第一年6个方案的收益率都是5%,但10年后,按照6倍市净率买入ROE为30%的公司,收益率达到213%,而1倍市净率买入ROE为5%的公司,收益率只有63%, 可见,在估值时,我们可以给高ROE的公司更高市净率估值.反过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高ROE必然对应高PB,因为ROE/PB=全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
如果某一年全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是10%,而F公司能有30%净资产收益率,那么任何PB低于3倍的价格都会引来投资需求,从而推升股价,使之投资该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趋于10%。
当然,一家企业有高ROE必然会引来竞争者,如果这家企业没有很宽的护城河,其高ROE就难以为继,从而导致ROE 的回落。
随着ROE的回落,PB也随之下跌,故以高PB买入一家企业会面临业绩和估值双杀的风险,不可不察矣!反之,以低PB买入一家低ROE的企业,随着这家企业的业绩上升,其ROE也不断上升,从而带来PB的上涨,可以获得业绩和估值的双击!总之,业绩看ROE,估值看PB,是投资制胜的不二法则。
这是我从基金的净值和净值增长率中得到的启示。
我发现,开放式基金都是以1倍PB进行申购的,而对于封闭式基金可以折价即PB小于1倍的价格买到,而股票能以PB小于1倍的价格买到的机会就不多见,也就是说股票被低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看看片仔廣以10倍市净率在交易,是贵还是便宜呢?牛刀:中国房价是资本的游戏中国现在的房价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没有人说得清楚。
pb-roe在a股市场的有效运用

pb-roe在a股市场的有效运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PB-ROE 的含义和作用
2.PB-ROE 在 A 股市场的运用
3.PB-ROE 的优缺点
4.如何有效运用 PB-ROE 进行投资决策
正文
PB-ROE(市净率 -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种在 A 股市场中被广泛运用的财务指标,它是通过比较公司的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的投资价值。
PB-ROE 的含义是指公司的市净率是否高于其净资产收益率,如果市净率高于净资产收益率,那么投资者可能高估了公司的价值,反之则可能低估了公司的价值。
在 A 股市场中,PB-ROE 被广泛运用于股票分析和投资决策中。
投资者可以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公司的 PB-ROE,来找出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从而进行投资决策。
此外,PB-ROE 也可以用来验证其他财务指标的结果,例如市盈率和市销率等。
PB-ROE 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帮助投资者避免高估或低估公司价值。
同时,PB-ROE 也是一种较为稳定和可靠的财务指标,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然而,PB-ROE 也有其缺点,它不能反映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也不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要如何有效运用 PB-ROE 进行投资决策呢?首先,投资者需要计算和比较不同公司的 PB-ROE,找出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
其次,投资者需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和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最后,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总的来说,PB-ROE 是一种在 A 股市场中非常有效的财务指标,它能够帮助投资者找出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进行投资决策。
25%的roe,pbde合理估值

25的ROE,PBDE合理估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ROE(净资产收益率)和PBDE(市净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和估值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围绕25的ROE 和PBDE合理估值展开讨论。
1. ROE概述ROE是衡量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每一元净资产所创造的利润。
通常情况下,ROE越高表示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认为ROE在15以上为良好,25以上为优秀。
2. ROE与企业发展高ROE不仅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强,还可以带动企业的成长。
因为高ROE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3. PBDE概述PBDE是市净率的倒数,它是衡量企业估值水平的指标,PBDE越低表示企业估值越低,投资价值越大。
一般情况下,PBDE在1以下为低估值,1-2为合理估值,2以上为高估值。
4. ROE与PBDE关系ROE和PBDE有着密切的关系,高ROE通常会带来低PBDE,因为高盈利能力会增加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投资吸引力,从而提高其估值水平。
5. 25的ROE和PBDE合理估值25的ROE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优秀盈利能力水平,而对应的PBDE合理估值则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来定。
一般来说,25的ROE对应的PBDE应该在1-2之间。
6. 25的ROE和PBDE合理估值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来说,发现一家ROE达到25且PBDE低于2的企业,意味着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而对于企业来说,25的ROE和合理的PBDE估值将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融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7. 总结ROE和PBDE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和估值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和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5的ROE和合理的PBDE估值是投资者追求高投资回报的机会,也是企业提升市值和发展能力的有力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和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25的ROE和PBDE合理估值的意义和影响,从而为投资和经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如何利用PE、PB、ROE对公司进行估值及如何构建投资组合1

如何利用PE、PB、ROE对公司进行估值及如何构建投资组合价值投资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虽然是公认的康庄大道,但是真正步入其中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一是找不到核心指标,二是不理解指标的含义,三是不知道具体如何运用,四是不明白相互之间的关系,五是不知如何构建组合并坚持、坚定执行。
这五层可以说层层递进,好多人连第一步还没理清思路,就更谈不上后面的进阶之道。
我们从这五个方面深入浅出,以我的理解跟大家做交流,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核心指标及含义:PE(市盈率)、PB(市净率)、ROE(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核心指标。
为什么选这三个指标呢,我跟大家举个例子做形象的表述。
比如你投资了一个项目,本金投入100万(相当于净资产),一年盈利20万(收益),那么就是5年左右回本,大家看到这个项目不错,纷纷加入,这个时候投资门槛调高了,需要本金投入200万(相当于项目售价,也类似于二级市场的股价)。
这其中的三个数据我们做下梳理,PE=5,PB=2,ROE=20%。
那么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PE=股价/收益,PB=股价/净资产,ROE=收益/净资产。
我们去判断或研究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价值最终会反映到这三个数据上,有人会有疑虑,这三个指标有没有缺陷或遗漏呢,这个也是有的,不过这三个指标综合运用后带企业或公司的整体研判会相对合理些,下面我们先做一张思维导图,然后从每个指标配合相应案例做具体剖析。
从图中及各项指标的本身含义来看,这三个指标基本山涵盖了公司各项财务指标所最终反映的结果(即盈利性、成长性及公司估值),而其中核心指标又是ROE,这个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都会对公司的估值产生影响,但是最核心的还是ROE即公司的成长性或成长能力。
试想一个公司没有了成长性,盈利能力从哪儿来,我们还会不会给出这个公司这么高的估值呢,比如二级市场的一些传统行业或周期行业,虽然PE或PB很低,但成长性不高,那么参与的资金或者机构会给出这些行业相关的公司很高的定价么(这个可以历史截止到目前的空间波动幅度即价格最高最低值看出来,他们波动率相对而言是缩小的,对比医药、酿酒等大消费类成长个股这一点能明显看出来),下面我们再结合相关案例对这几个指标进行细分和研究。
以ROE为核心的价值投资体系

前言在开始正式介绍这套投资体系之前,不妨先做个游戏,轻松一下。
今年是虎年,就讲讲打虎。
如果问“武大郎能不能打死老虎”,首先正常的第一反应应当是“武大郎,不会吧,你问的是武松吧”,因为在你的印象中,武大郎打虎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武松却是一个人人兼知的打虎英雄。
在得到进一步确认是武大郎之后,你就会想了“那要看打的是什么老虎了”,那么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已经有答案了,“武大郎只能打死一只老虎幼仔,一旦碰到大老虎,死的是谁就不言自明了”。
所以说武大郎打死老虎确实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其被老虎吃掉却是一件大概率事件,而武松打死老虎是大概率事件(至少大于武大郎吧),因为其练就了一套打虎神功。
股市就像一只老虎,而游戏参与者可能是武大郎,也可能是武松,想必每一个股票参与者都会经常听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往往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参与者都是善良的,都有一个美好的初衷(这个美好的初衷源于人往往会往好的方面想,不妨扪心自问看看)。
既然我们明知道山有老虎,就得学会保护自己,练就一套打虎神功,否则绕道通过吧,生命诚可贵啊。
在投资中,这套打虎神功也就是一个系统的投资体系。
在笔者看来,投资方法本身并无所谓好坏,但必须要有一个体系,经得起逻辑推导,并且适合自己。
笔者入市三年有余,曾经历了全民兼股、遍地是黄金的大牛市,也经历了谈股色变的大熊市,虽少有成功之经验,但有失败之教训,逐渐懂得了其中的厉害,风险之可怕,故痛定思痛,和志同道合之士,共谋投资之大计,小有所悟,为求完善,书之成文,望有意者不吝言辞,批评指正,笔者感激不敬。
正文以ROE为核心的价值投资体系,顾名思义,是因为该体系对股票的研究以ROE为核心指标,并且奉行价值投资策略。
ROE(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 ders’ Equity ),即净资产收益率,也称股东权益报酬率。
它是衡量公司内部财务、行销和经营绩效的综合性指标,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反映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为股东创造财富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风证券徐彪:“好公司”与“便宜的好公司”谁更胜一筹?权益市场最关心的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莫过于反映权益资产回报率的指标ROE。
近两年,价值投资的兴起也使得ROE倍受重视,高ROE的公司代表着盈利能力强的“好公司”,叠加了PB因子的PB-ROE模型代表着“便宜的好公司”。
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怎么理解“好公司”与“便宜的好公司”?2、ROE策略和PB-ROE策略在个股层面和行业层面应用的有效性如何?3、有哪些个股和行业长期表现出较高的盈利水平?怎么理解“好公司”与“便宜的好公司”首先,关于“好公司”:ROE是最好的度量指标。
巴菲特表达一个理念:衡量一个公司是否优秀,如果只用一个财务指标,那就是ROE。
这与其钟爱消费股的做法是一致的,消费股长期ROE普遍较高,且能穿越周期,易出长期牛股,201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重仓股中,苹果ROE达37%,卡夫亨氏18%,可口可乐长期R OE在25%附近(17年ROE下滑主要受税改和非经常损益影响)。
当前,A股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ROE(TTM)分别为11.1%、9.7%和7.2%,可以认为如果一个公司长期的ROE保持在15%以上,基本上能算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了。
ROE的提升主要通过业绩高增长来实现。
从公式ROE=EPS/BV看,高增速作用于分子端,EPS上升带来ROE上升;高分红作用于分母端,留存收益下降,导致股东权益降低,ROE上升,但这种途径作用有限。
一个公司分红与否,主要取决于其留存收益的投资收益率能否超过WACC.ROE体现了企业内在的盈利增长潜力,决定了盈利长期复利增长的极限速度,因为可持续增长率g=ROE*留存收益率/(1-ROE*留存收益率)。
其次,关于“便宜的好公司”:为了“便宜”,可能需要让渡一定的“好”。
假设公司遵循剩余股利政策,股息支付率d,可持续增长率g,必要回报率r,PB= P/BV,ROE=EPS/BV,P=EPS*d*(1+g)/(r-g),可推导得:ROE高的公司,理论上PB一般也较高;较难出现ROE较高而PB长时间处于低位的情况。
假设d=0.5,r=10%,g=7.2%,PB和ROE的理论值如下表。
其中,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将成长股定义:预计保持至少7.2%的增长率,这就意味着10年之后的收益将翻倍。
这里要说明的是,PB和PE对可持续增长率g和贴现率r 都很敏感,当g=7.2%时,ROE=15%对应的PB=2.9,PE=19.1;当g提升到8%的时候,ROE=15%对应的PB和PE分别提升到4.1和27倍。
PB反映的是资产(BV)的溢价,不同于PE反映的是预期(EPS)的溢价,PE下降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PB提升。
举个例子,当预期增速g=8.0%,ROE=12%对应的PB=3.2,PE=27;当ROE提到了20%,但预期增速g降至6%,这时PE降至17. 8,但PB却提升至3.6。
这就说明了,有时候较高的PB并不一定意味着贵了,需要结合盈利质量(ROE)来看,典型的比如白酒和白电行业长期ROE均在20%上下,PB在4-5倍。
进一步,我们将个股的PB和ROE画成散点图,用ROE=15%和PE=20X两条线分为四个区域。
其中,高ROE的个股如果以过高的PB买入,可能难以实现盈利,如图右上区域;低ROE的个股以足够低的PB买入,也可能因低成长而长期处于较低PB的状态,如图左下区域。
理论上以低价买入高质的“高ROE+低PB”组合最好,可认为是便宜的好公司,如图右下区域;相反“低ROE+高PB”组合最差,如图左上区域。
从行业角度分析。
(1)ROE>15%且PE<30倍的二级行业有:白电、饮料制造、水泥制造、食品加工、保险、钢铁、金属非金属材料,这些行业盈利水平较高且估值较低,性价比较好。
(2)ROE<15%且PE>40倍的二级行业有:互联网传媒、医疗服务、船舶制造、通信运营、餐饮、航天装备、航空装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生物制品、种植业、地面兵装、石油开采和半导体,这些行业估值相对较高,其中的成长行业得结合成长性来考量。
理论上,越往右下方的行业其性价比越高,但不同行业的估值体系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周期行业在PE或PB很低的时候,可能面临着一轮周期繁荣的结束;而TMT行业由于有大量的研发开支,处于成长期,其ROE水平通常较低,估值也较高。
在前一部分,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通过ROE选择“好公司”以及通过PB-R OE选择“便宜的好公司”都不失一种可行的策略。
那么,接下来,我们分别构建了ROE与PB-ROE策略组合,从2009年开始回测,对比分析两个策略组合的表现。
1、组合构建要点(1)分析时间和对象:2009.05.04-2018.06.08;剔除每期上市时间小于一年的标的;剔除在组合调整日前后长期停牌的标的;剔除借壳标的;(2)组合调整日期:为每年的4月30 日(一季报披露完成)、8 月31日(半年报披露完成)、10 月31日(三季报披露完成)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组合调整了27次,共28期,不考虑交易的手续费用;(3)指标所属报告期:ROE(TTM)由最新四个季度财报数据滚动计算,PB(LF)由最新财报数据计算;(4)策略一:选取每期ROE(TTM)排名前100支标的,为了排除负债过高或前期亏损导致ROE异常高的情况,我们剔除了ROE在50%以上的标的;(5)策略二:先筛选ROE(TTM)排名前300名标的,再按PB(LF)由小到大排序,选取前100支标的。
2、ROE策略的长期超额收益高于PB-ROE策略,有高收益低风险特征ROE策略和PB-ROE策略均有显著的超额收益,且纯ROE策略长期收益要好于PB-ROE策略,主要是由于成份结构的差异。
自2009年起,策略组合调整了2 7次,共28期。
按等权重计算,ROE策略的年化收益率为14.1%,PB-ROE策略为12.9%,均高于同期沪深300的年化收益率4.2%。
按总市值加权计算,ROE策略的年化收益率为14.8%,PB-ROE策略为10.9%,也是大幅高于同期沪深300的年化收益率4.2%。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长期来看,投资于好公司收益率是最高的。
加入了PB估值因子,收益率反而下降了,主要是由于PB-ROE组合中较多的地产股和银行股,不同于ROE组合中以消费股为主。
2010年以来出于对资产质量以及宏观经济的担忧,这些行业一直处于较低估值的状态,往后看,随着资产质量的改善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银行和地产中的优质龙头是具备投资价值的。
另外,也要客观的看到,部分行业比如贸易、铁路港口等,随着经济降速以及结构的转变,其盈利能力较难有大的提升,可能长期处于“低ROE+低PB”的区域中,一味地追求低PB,也可能会陷入“价值陷阱”。
从各期的胜率(即28期中跑赢沪深300的比例)角度看,ROE策略和PB-ROE 策略胜率分别达到77%和85%。
ROE-等权、ROE-加权、PB-ROE-等权、PB-RO E-加权四个策略的胜率分别为67.9%、76.9%、69.2%和84.6%。
PB-ROE策略的胜率高于ROE策略,加权策略胜率要大幅超过等权策略。
从风险收益角度分析:ROE策略具备高收益和低风险特征。
ROE策略的波动率要小于PB-ROE策略,而且夏普比率也要高于PB-ROE策略。
进一步分析,近两年持续的蓝筹风格对ROE策略和PB-ROE策略有何影响?这里我们来对比两个时点的净值。
第一个时点是2016年4月30日:ROE-等权、ROE-加权、PB-ROE-等权、P B-ROE-加权四个策略的净值分别为2.96、1.99、2.62和1.78,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75%、77%、140%和57%(同期沪深300涨幅+21.6%),这时ROE策略已大幅跑赢PB-ROE策略,且等权重组合表现更好。
第二个时点是2018年6月8日:四个策略的净值分别为3.33、3.51、3.03和2.57,较前一个时点净值涨幅分别为12.4%、76.9%、15.5%和43.8%,超额收益为-7.3%、+57.2%、-4.2%和+24.1%(同期沪深300涨幅+19.7%)。
可见,2016年以来的蓝筹行情中,加权策略的表现好于等权策略(蓝筹股的权重更高),且大幅跑赢沪深300,其中,ROE-加权策略的超额收益达57.2%。
3、长期盈利能力强且表现稳定的公司有哪些?由前面的分析知道,不论是ROE策略,还是PB-ROE策略,长期均能显著跑赢沪深300。
进一步讨论,具体到个股层面,有哪些标的能够长期稳定入围组合?在了2009年以来的28期组合,入围次数排在前50位的标的中,两各策略的选择结果有明显差异。
从个股角度看,ROE策略中,入围次数最高的前十支为:贵州茅台、格力电器、华东医药、承德露露、双汇发展、洋河股份、德赛电池、宇通客车、青岛海尔和大华股份。
其中茅台每次都入围,格力仅在2016年有一次因停牌未入围。
PB-ROE策略中,入围次数最高的前十支为:宇通客车、青岛海尔、格力电器、江铃汽车、荣盛发展、建设银行、九阳股份、福耀玻璃、兴业银行、工商银行。
从行业分布角度看,ROE策略中,50支标的分布前五的行业为:医药(9支)、食品饮料(9支)、家电(5支)、汽车(4支)和地产(4支);而PB-ROE策略中,分布前五的行业为:地产(12支)、汽车(8支)、银行(7支)、家电(5支)和交运(3支)。
可见,ROE策略组合以消费行业为主,而PB-ROE组合中地产、银行的占比较高;且R OE策略的成份股更稳定,表现为入围标的更集中。
综上,有以下几个结论:(1)ROE策略和PB-ROE策略相比沪深300均有显著的超额收益,组合胜率分别达到77%和85%;且超额收益在2016年以前就很明显。
(2)ROE策略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特征:长期收益率更高,且波动率更小、夏普比率更高。
主要源于行业结构的差异:ROE策略组合以食品饮料、医药和家电等消费行业为主,而PB-ROE组合中地产、银行、公用事业的占比较高。
(3)2016年以来的蓝筹行情中,ROE策略和PB-ROE策略表现相当;2016年以前等权策略更优,2016年以后加权策略大幅逆袭。
(4)通过ROE和PB-ROE选股,虽然会遗漏部分绝对低估的烟蒂股和处于投入期的成长股,但是这些个股的挖掘风险也是相当高。
另外,可再结合现金流和资产质量对ROE策略选出的池子进一步分析,排除一些有经营困境或盈利趋势性走弱的公司。
前面一部分,我们从个股角度回测和对比了ROE单因子策略和PB-ROE策略的有效性,推演到行业层面,是否有同样的收益特征?1、组合构建要点(1)分析时间和对象:2009年-2018年;申万二级行业,共102个;(2)组合调整日期:为每年的4月30 日(一季报披露完成)、8 月31日(半年报披露完成)、10 月31日(三季报披露完成)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组合共调整了27次;(3)指标所属报告期:ROE(TTM)由最新四个季度财报数据滚动计算,PB(LF)由最新财报数据计算;(4)策略一:将102个行业的ROE(TTM)分层为:前20%、20%-40%、40%-60%、60%-80%和80%-100%,等权重计算各分层组合的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