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共26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弗米尔》ppt课件

• 翻译行为的根本方式〔赖斯和弗米尔 1984〕
• 1.目的语文本由其目的而决议。 • 2.目的语文本是为目的语文化提供信息,
目的语言语涉及的是原语文化和言语提供 的信息。
• 3.译文文本不会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为原文 文本提供信息。
• 4.译文文本必需 与原文文本在语义上坚 持一致。
• 5.以上原那么中,目的论居于主导位置。
• 表的<普通翻译实际的框架> , 这篇学术论文 是目的论的奠基文献。 1984年, 弗米尔与其 教师赖斯合著 <普通翻译实际根底>本书第一 部分详细引见了弗米尔的目的论, 是研讨目的 论的重要文献。
“目的〞含三种意义: 译者的目的 译文的交际目的 运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到达的目的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theory
5000- year ( splendid ) civilization has made the ( picturesque) sights more enchanting / enhanced the beauty of the sights。 这两段译文长短不同, 用词也有差别。相对于译文二来说, 译文一堆积了很多的描 画词、大字眼。原文如优美的散文, 符合汉语言语的审美特点。而译文二更符合 英文读者的习惯。 从上文的翻译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翻译的胜利与否,决议于欲到达的目 的能否完成, 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 而不是对等, 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的一 种, 也就是结果断定方法, 目的决议手段。 Vermeer 以为目的论的法那么是: 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消费, 并应该效力于该 目的, 译文的接受者是决议翻译目的的重要要素之一, 作为译者, 为了保证译文与 原文一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甚至优于原文, 应留意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异同, 努力 消除文化差别对译文呵斥的负面影响, 从而到达翻译的目的。
reiss的翻译理论

二、 form-focused text 表情文本
Reiss proposes that “form-focused texts are texts based on formal literary principles, and texts which express more than they state, where figures of speech and style serve to achieve an esthetic purpose” . Such texts basically are artistic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literary prose such as essays, biographies and belles-lettres; imaginative prose such as short stories, novellas and romances, and poetry in all its forms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www1pptcomjiaoan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赖斯的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归纳如下
Katharina Reiss's Text Typology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 Reiss put forward text typology theory, and claimed that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should va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xt types based on Karl Bühler’s (德国心理学家布勒)model of language functions.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

1 The TT of an informative text should transmit the full referential or conceptual content of the S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in plain prose, without redundancy and with the use of explicitation when required.
Katharina Reiss 卡特琳娜·莱斯
卡 特 琳 娜 ·莱 斯 ( 1923- ) : 毕 业 于 德 国 海 德 堡 (Heidelberg, 德国西南部城市)大学翻译学院, 长期在大学从事翻译研究与教学工作。她是20世 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德国功能学派注重文本的类型以及译文功能。 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莱斯(Katharina Reiss):
➢ 2 Creative composi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language. The author or sender is foregrounded, as well as the form of the message, and the text type is expressive.
4 Audio-medial texts require the supplementary method, supplementing written words with visual images and music.
翻译批评:
如果翻译以文本为取向,那么就应该根据适合 其文本功能的相应标准来对它进行评论;如果 翻译是以目的为取向,那么对它的评论也应该 由功能类别引出的标准来进行,并根据翻译服 务的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功能来调整方法。无论 是文本取向的还是目的取向的翻译都要受到主 观因素的影响,受到阐释过程和译者个性等主 观条件的影响。翻译批评同样摆脱不了这样的 主观影响,因此只有把这些主观因素考虑在内 翻译批评才是客观的。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

Katharina Reiss 卡特琳娜·莱斯
卡 特 琳 娜 ·莱 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23- ) : 毕 业 于 德 国 海 德 堡 (Heidelberg, 德国西南部城市)大学翻译学院, 长期在大学从事翻译研究与教学工作。她是20世 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德国功能学派注重文本的类型以及译文功能。 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莱斯(Katharina Reiss):
4 Audio-medial texts require the supplementary method, supplementing written words with visual images and music.
➢ 2 Creative composi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language. The author or sender is foregrounded, as well as the form of the message, and the text type is expressive.
莱斯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阶段(phase of analysis)和再次词语表现阶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二者都是从功能角度来阐释的。
在分析阶段,译者必须首先分清源文本的功能, 这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确定源文的功能类别; 二是确定源文的文本体裁;三是分析语言风格。
再次语言表现或再语符化阶段是利用词汇、分 句、句子、段落等组织好目标文本的线性结构 (主要要考虑能否实现译者追求的对等功能)。
• 视听类语篇需要采用“辅助”方法,给文 字加上视像和音乐。
• 莱斯罗列了一系列言内和言外的指导标准,来 评估译文的充分性:
卡 特 琳 娜 ·莱 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23- ) : 毕 业 于 德 国 海 德 堡 (Heidelberg, 德国西南部城市)大学翻译学院, 长期在大学从事翻译研究与教学工作。她是20世 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德国功能学派注重文本的类型以及译文功能。 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莱斯(Katharina Reiss):
4 Audio-medial texts require the supplementary method, supplementing written words with visual images and music.
➢ 2 Creative composi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language. The author or sender is foregrounded, as well as the form of the message, and the text type is expressive.
莱斯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阶段(phase of analysis)和再次词语表现阶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二者都是从功能角度来阐释的。
在分析阶段,译者必须首先分清源文本的功能, 这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确定源文的功能类别; 二是确定源文的文本体裁;三是分析语言风格。
再次语言表现或再语符化阶段是利用词汇、分 句、句子、段落等组织好目标文本的线性结构 (主要要考虑能否实现译者追求的对等功能)。
• 视听类语篇需要采用“辅助”方法,给文 字加上视像和音乐。
• 莱斯罗列了一系列言内和言外的指导标准,来 评估译文的充分性: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PPT课件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 类型翻译
翻译学 张莉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 吴艾玲
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e Reiss)是德国功能翻译论的创始人,在《翻译批评— — 其潜能与局限》一书中,她已经把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提出功能翻译理论的 思想,所以说,该书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
[2]吴冰,王青伦. 莱斯文本类型理论在应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6,(03):79-84.
[3]袁毅. 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01):70-74.
[4]吴艾玲.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05):59-63.
莱斯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共性
受奈达影响,二者翻译方法都是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之上,都认为文本分析是翻 译的基础,提出对于不同功能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对翻译性质的认定相同,都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不仅都注重文本的功能,而且都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 都意识到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承认翻译时会出现意义的走失。 都很关注客观的翻译批评,而且都提出了批评的方法
我国对“听觉媒介”文本的翻译研究情况
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 袁 毅
1.莱斯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简述
纽马克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类: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召唤功能,美学功能,应酬功能,元语言功能,其中
前三类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据此,纽马克对文本进行如下划分, 表情类文本: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随笔、个人通信等; 信息类文本: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著)、会议纪要等; 召唤类文本:告示、说明书、广告、宣传、劝导性文字、通俗小说等。
翻译学 张莉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 吴艾玲
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e Reiss)是德国功能翻译论的创始人,在《翻译批评— — 其潜能与局限》一书中,她已经把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提出功能翻译理论的 思想,所以说,该书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
[2]吴冰,王青伦. 莱斯文本类型理论在应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6,(03):79-84.
[3]袁毅. 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01):70-74.
[4]吴艾玲.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05):59-63.
莱斯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共性
受奈达影响,二者翻译方法都是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之上,都认为文本分析是翻 译的基础,提出对于不同功能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对翻译性质的认定相同,都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不仅都注重文本的功能,而且都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 都意识到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承认翻译时会出现意义的走失。 都很关注客观的翻译批评,而且都提出了批评的方法
我国对“听觉媒介”文本的翻译研究情况
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 袁 毅
1.莱斯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简述
纽马克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类: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召唤功能,美学功能,应酬功能,元语言功能,其中
前三类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据此,纽马克对文本进行如下划分, 表情类文本: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随笔、个人通信等; 信息类文本: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著)、会议纪要等; 召唤类文本:告示、说明书、广告、宣传、劝导性文字、通俗小说等。
目的论PPT介绍

在费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 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费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运用原则
目的原则(skopos rule) 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目的原则
Yo u 'l l n o t i c h o w k i n d n e w S a n a ra i s t o yo u r h a i r. S e e i t . Fe e l i t . S a n a ra's n a t ural ly d e r i ve d f o rmulati ons b r i 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leaving it manageable and healthy.
继威米尔之后,曼塔利和诺德对目的论 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前者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 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
后者则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
忠诚指的是译文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 致,关切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 者的忠诚。
忠诚原则对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进 行了限制,同时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 对翻译任务的协商,使目的论的激进功 能主意倾向得到了纠正,进一-红彦、任晨斯 PPT制作:程艳敏、蔡玉洁
目录
CONTENTS
费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运用原则
目的原则(skopos rule) 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目的原则
Yo u 'l l n o t i c h o w k i n d n e w S a n a ra i s t o yo u r h a i r. S e e i t . Fe e l i t . S a n a ra's n a t ural ly d e r i ve d f o rmulati ons b r i 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leaving it manageable and healthy.
继威米尔之后,曼塔利和诺德对目的论 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前者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 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
后者则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
忠诚指的是译文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 致,关切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 者的忠诚。
忠诚原则对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进 行了限制,同时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 对翻译任务的协商,使目的论的激进功 能主意倾向得到了纠正,进一-红彦、任晨斯 PPT制作:程艳敏、蔡玉洁
目录
CONTENTS
凯瑟琳娜·莱斯功能翻译理论评介

[摘 要 ] 凯 瑟琳 娜 ·莱斯 是 德 国功 能 派 翻 译 理 论 的 创 始 人 ,她 在 其 《翻 译 批 评 :潜 力 与 制 约 》一 书 中提 出
该 理 论 的 雏 形 ,后 来又 提 出与 翻 译 有 关 的 文本 类型 学 ,并 逐 步 从 “对 等 论 ”走 向 了“译 文 功 能论 ”。这 些理 论 都 为
2O世 纪 7O年 代 的 德 国 出 现 了 一 种 崭 新 的 翻 译 理 论 —— 德 国 功 能 派 翻译 理 论 。它 针 对 翻译 语 言学 派 中 的薄 弱 环 节 ,广 泛 借 鉴 交 际 理论 、行 为 理 论 、信 息 论 、语 篇 语 言 学 和 美 学 的 思想 ,将研 究 的视 线 从 源 语 文 本 转 向 目标 文 本 ,成 为 当 代德 国译 学 界 影 响 最 大 、最 活 跃 的 学 派 。该 学 派 的 主 要 代 表人 物 有 凯 瑟 琳 娜 ·莱 斯 (Katharina Reiss)、汉 斯 · 弗米 尔 (Hans Vermeer)、贾 斯 塔 ·霍 茨 一 曼 塔 里 (Justa Holz— Manttari)和 克 里 斯 汀 娜 ·诺 德 (Christiane Nord)。 而莱 斯 作 为 德 国功 能 翻 译 理 论 的 创 始 人 ,在 批 判 地 汲 取 前 人理 论 的基 础 上 提 出 了功 能 派 翻 译 理 论 的 雏 形 ,更 为 该 流 派 的核 心 理 论 ,即 目 的论 (skopos theory)的 诞 生 奠 定 了理 论 基 础 ,可 以说 是 德 国译 学 界 一 位 “继 往 开 来 ”的 人 物 。对 其 翻译 理 论 的 研 究 不 仅 有助 于人 们 更 清 楚 地 了解 功 能 翻 译 理 论 的 来 龙 去 脉 ,还 能 为 今 后 的 理 论 拓 展 和 实 践 运 用 铺 平 道 路 ,因而 十分 有 意 义 。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 The purpose aimed at by a particular translation strategy or procedure (for example, ‘to translate literally in order to show the structural particularitie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pragmatic texts (instructions for use, advertisements) tha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Different or even contradictory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transfer procedures are thus set up for different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功能加忠诚理论 (function plus loyalty)
感谢下载
6
Basic Aspects of Skopostheorie
感谢下载
7
Skopos Rule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s.”
感谢下载
8
翻译会遇到的三大类purpose
• The general purpose aimed at by the translator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perhaps ‘to earn a living’)
•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aimed at by the target text in the target situation (perhaps ‘to instruct the reader’)
pragmatic texts (instructions for use, advertisements) tha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Different or even contradictory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transfer procedures are thus set up for different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功能加忠诚理论 (function plus loyalty)
感谢下载
6
Basic Aspects of Skopostheorie
感谢下载
7
Skopos Rule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s.”
感谢下载
8
翻译会遇到的三大类purpose
• The general purpose aimed at by the translator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perhaps ‘to earn a living’)
•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aimed at by the target text in the target situation (perhaps ‘to instruct the read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批评:
如果翻译以文本为取向,那么就应该根据适合 其文本功能的相应标准来对它进行评论;如果 翻译是以目的为取向,那么对它的评论也应该 由功能类别引出的标准来进行,并根据翻译服 务的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功能来调整方法。无论 是文本取向的还是目的取向的翻译都要受到主 观因素的影响,受到阐释过程和译者个性等主 观条件的影响。翻译批评同样摆脱不了这样的 主观影响,因此只有把这些主观因素考虑在内 翻译批评才是客观的。
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Hans J Vermeer):目 的论;霍斯-曼特瑞(Justa Holz-Manttari):翻 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功能加 忠诚理论。
她发表了大量有关翻译的论文和评论,主要著作:
Moglichkeiten und Grenzen der Ubersetzungscritik.
• 单纯事实的交流:信息、知 识、观点等。这时用来传递 信息的语言维度是逻辑的或 者所指的(referential),交 际中的焦点是内容或“主 题”,此时的文本类型称为 信 息 型 文 本 ( informative text)
• 创造性行文:作者使用了语 言的美学特点。文本作者或 “发送者”被置于一个很显 著的位置,文本的形式也变 得十分重要时的文本称为表
切斯特曼:语篇类型的功能性特征及其相应的翻译 方法
语篇类型
信息类
表情类
操作类
语言功能
信息性(描述 表情性(表达 吁请性(对接
物体和事实) 发出信息者的 受语篇者发出
态度)
召唤)
语言维度
逻辑性
审美性
对话性
语篇重点
关注内容
关注形式
关注吁请效果
译文应该
传递指示内容 传递审美形式 唤起所需反应
翻译方法
“直白语言”, “同一”策略, “顺应”,等 按需要明晰化 采用原语作者 效
Katharina Reiss 卡特琳娜·莱斯
卡 特 琳 娜 ·莱 斯 ( 1923- ) : 毕 业 于 德 国 海 德 堡 (Heidelberg, 德国西南部城市)大学翻译学院, 长期在大学从事翻译研究与教学工作。她是20世 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德国功能学派注重文本的类型以及译文功能。 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莱斯(Katharina Reiss):
• 莱斯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仍 以对等(equivalence)这个概 念为基础,但她更关注的是文 本层面的交际和对等。起初, 她的功能主义方法主要是为了 建立一套系统的翻译评估体系。 她借用了德国心里学家布勒 (Karl Buhler)的语言功能三 分法(描述、表达、诉请), 对文本类型进行分类: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翻译批评——潜能与局限性》/《翻译批评——潜 力与制约》/《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翻译批 评——前景与局限》)。这是卡特琳娜·莱斯的经典之 作 。 该 书 于 1971 年 以 德 语 出 版 , 1978 年 再 版 , 在 2000年被Erroll F. Rhodes译成英文。该书建立了一个 以语言的功能为基础 ,同时又兼顾诸多非语言因素和其 他主客观因素的翻译批评理论。本书对翻译研究的主 要贡献在于 ,作者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 ,提出了对译文 的相应的评判标准 ,因而较为系统客观。本书的主要缺 点则是 :它属于规定语言学的范畴 ,且忽略了文化因素 对翻译的影响。
莱斯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阶段(phase of analysis)和再次词语表现阶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二者都是从功能角度来阐释的。
在分析阶段,译者必须首先分清源文本的功能, 这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确定源文的功能类别; 二是确定源文的文本体裁;三是分析语言风格。
再次语言表现或再语符化阶段是利用词汇、分 句、句子、段落等组织好目标文本的线性结构 (主要要考虑能否实现译者追求的对等功能)。
• 引起行为反应:吁请功能文本 的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文本的 读者或“接受者“按某一种方 式行事。语言的形式是对话式 的,其焦点是“吁请”,因此 这 是 操 作 型 文 本 ( operative text)
• 视听类(audio-medial)语篇: 如电影、视觉和语音广告,即 上述三类文本辅以视觉形象、 音乐等。
• 莱斯:“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 方法”
• 信息类语篇的译文应该传递原语指示性或 概念性的内容。翻译应该语言直白无冗余, 并根据需要使用明晰化技巧;
• 表情类语篇的译文应该传递原语的审美性 和艺术形式。翻译应该使用“同一”策略, 即译者应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
• 操作类语篇的译文应该使目的语接受者产 生预期的反应。翻译应该采用“顺应”策 略,以期对译文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
翻译的对等问题:
她指出理想的目标文本应该从概念内容、语言 形式、交际功能上与源文本对等,但在实践中 她又发现有些方面是不可能实现对等的,而且 有时也是不应该追求的。于是她认为,有时因 特殊需要,目标文本的功能会与源文本不同, 这时应该考虑的就不是对等原则,而应该是目 标文本的功能特征。
莱斯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翻译的性 质),受奈达的影响,莱斯的翻译方法是建立 在对等的基础之上的,认为文本是翻译的基础, 提出对于不同功能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 法。她不仅注重文本的功能,而且还非常重视 读者的反应,莱斯认为译文的形式要以目的语 的用途为中心,要给译文的读者提供他们熟悉 的语言表达形式。与此同时,莱斯意识到翻译 和文化的关系,承认翻译时会出现意义的走失, 这是不可避免的。
• 视听类语篇需要采用“辅助”方法,给文 字加上视像和音乐。
• 莱斯罗列了一系列言内和言外的指导标准,来 评估译文的充分性:
• 言内标准(intra-linguistic criteria):语意、词汇、 语法和风格上的特点;
• 言外标准(extra-linguistic criteria):情景、主 题、时间、地点、接受者、发出者及“情感暗 示”(幽默、讽刺和情感等)